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

一、單選題

1.如圖是菠菜葉片橫切面結構示意圖及氣孔的兩種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②和③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B.圖乙結構主要分布于圖甲的①中

C.圖甲中的④是植物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

D.圖乙中氣孔處于A狀態(tài)時,蒸騰作用比B狀態(tài)時弱

2.下列對生物不同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曲線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釋放二班化碳的相對最

0GHIL氧氣濃度

圖四

A.圖一表示綠豆種子萌發(fā)成幼苗過程中的質量變化,乙是有機物質量的變化

B.圖二表示將狗和響尾蛇從5。(2移至25。(2的環(huán)境中耗氧量變化情況,E代表響尾蛇

C.圖三表示人體消化酶活性隨溫度變化的情況,說明人在寒冷時消化食物的能力減弱

D.圖四表示存放水果時氧氣濃度與釋放二氧化碳量的關系,H點時保存效果最佳

3.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在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時,李曉、張娜、馬俊分別在不同的時間從

同一株植物上摘取一片葉子,李曉在早晨8點摘取葉子,張娜在中午12點摘取葉子,馬俊于傍晚7點

摘取了葉子,在脫色、染色后,把三片葉子放在了一起,你能猜出誰的葉子顏色最深嗎()

A.李曉B.張娜C.馬俊D.都一樣

4.假定在一個由草原、鹿、狼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把狼殺絕,鹿群的數(shù)量將()

A.緩慢上升B.仍保持相對穩(wěn)定

C.迅速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5.下列關于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蔬菜大棚中白天適當增加照明,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蔬菜作物產(chǎn)量

B.無氧和零下低溫有利于水果的保鮮

C.合成有機物在線粒體中進行,葡萄糖氧化分解在葉綠體中進行

D.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呼吸作用過程中化學能全部轉變成熱能

6.下列選項關于生物與環(huán)境關系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B.種子休眠——生物適應環(huán)境;大樹底下好乘涼—環(huán)境影響生物

C.草盛豆苗稀一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表示的食物鏈:蟬一螳螂一黃雀

7.如圖所示是正常生長糧食作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關系圖,以下選項錯誤的是()

A.I是光合作用曲線,n是呼吸作用曲線

B.曲線I和曲線II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C.a、b、c區(qū)域表示有機物的增加或減少,若一天中a-b-c>0,則植物會積累有機物

D.遇到陰雨天氣時,區(qū)域a的面積會增大

8.在同一植株上分別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葉子,用打孔器取同樣大小的圓片,進

行脫色后,用碘處理,結果是

A.早晨摘取的葉片藍色較深B.傍晚摘取的葉片藍色較深

C.深夜摘取的葉片藍色較深D.三個圓片的藍色深淺相同

9.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顧世界各國民眾反對,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核污水中的一些有害

物質直接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并最終威脅人類。如圖是海洋中一條食物鏈的四種生物,在某一時間

點它們相對數(shù)量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數(shù)

丙丁

甲乙

丁一

甲一

丙一

示為

以表

鏈可

食物

A.該

的是

最多

積累

體內

質在

害物

中有

物鏈

該食

,則

污染

污水

被核

系統(tǒng)

生態(tài)

海洋

如果

B.

統(tǒng)

態(tài)系

的生

完整

一個

組成

可以

成分

生物

的非

周圍

他們

丁與

、丙、

、乙

C.甲

物圈

個生

至整

擴散

終會

圍最

的范

危害

污染

污水

D.核

的是(

述錯誤

下列敘

圖,

示意

結構

官或

些器

的某

物體

是植

如圖

10.

發(fā)育而

中的2

由圖丁

b是

的a和

圖甲中

A.

斷長

根不

以使

C可

B和

結構

中的

圖乙

B.

b

結構

中的

圖甲

育成

可發(fā)

將來

的③

丙中

C.圖

子的

成種

同組

、5共

3、4

構2、

中結

圖丁

D.

()

誤的是

描述錯

,下列

意圖

構示

條結

和枝

子、芽

為種

如圖

11.

發(fā)育成

中的2

圖甲

是由

圖乙

A.

10

丙中的

育成圖

的7發(fā)

圖乙中

B.

7

中的

圖乙

育成

1發(fā)

甲中的

C.圖

D.圖甲是由受精卵發(fā)育成的

12.下列有關植物生理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夜間,給種植蔬菜的溫室大棚提升溫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

B.移栽植物時,剪掉部分葉片,可以減弱呼吸作用

C.大雨過后,給農作物及時排澇或田間松土有助于植物根的呼吸

D.向盛有萌發(fā)種子的廣口瓶放入燃燒的蠟燭,立即熄滅,說明萌發(fā)種子呼吸產(chǎn)生了二氧化碳

13.下圖中的箭頭表示不同物質的運動方向,其中A,b可通過氣孔進出葉片,C,d可通過葉柄進出

葉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在光照下,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時,c通過導管運輸,d通過篩管運輸

B.在黑夜里,葉片進行呼吸作用時,a表示氧氣,d表示二氧化碳

C.在光照下,葉片進行蒸騰作用時,c和d都表示水

D.在光照下,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時,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機物

14.如圖是大豆種子在萌發(fā)成幼苗的過程中,根據(jù)其幼苗細胞干重和鮮重的變化而繪制的兩條曲線,

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曲線X的ab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fā)大量吸水

B.曲線Y的he段,質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進行呼吸作用水分大量散失

C.曲線Y中f點以后曲線上升的原因是幼苗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

D.曲線X表示幼苗細胞鮮重的變化

15.某同學學在學習了“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后,嘗試在銅錢草葉片上“作畫”(如圖)。下列

敘述不正確的是()

粽色

藍色

A.“作畫”前,需將銅錢草放置于黑暗處一晝夜

B.用心形黑紙片將葉片的兩面夾緊,置于光下

C.制作過程中酒精的作用是使葉片脫色

D.此實驗可說明植物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和淀粉

16.如圖所示,將原來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綠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02的吸收量發(fā)生改變,下列各項敘述

正確的是()

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

B.曲線BC段表示綠色植物只進行光合作用

C.在B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整段曲線表明,隨著光照強度增強,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減弱

二'綜合題

17.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提出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彰顯了大國擔當?!疤贾泻汀笔侵竿ㄟ^

多種途徑、采取各種措施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總量相等。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煤、石油等

I動植物遺體和排泄物化石健科

(1)如上圖所示,向生物圈排放二氧化碳的途徑有動植物的作用、微生物對動植物遺體

和排泄物的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燒。

(2)由上圖可知,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只能依靠植物的作用。綠色植物能夠通過葉綠

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到大氣中。

(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已出

現(xiàn)超過生物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的趨勢,通過人為干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是當務之

急。

(4)為實現(xiàn)“碳中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下列行為不可取的是—o

A.愛護植被,大力開展植樹造林B.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垃圾分類,回收處理D.經(jīng)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18.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關系示意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A

(1)圖中有條食物鏈,食物鏈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

(2)綠色植物能夠制造有機物,作為成分;細菌和真菌作為成分,將枯枝敗葉

中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A.生產(chǎn)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

(3)圖中若加入陽光、空氣、土壤等非生物部分,就構成了一個.

(4)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那么它們之間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方向是:鳥蟲.(用

箭頭表不)

(5)一般情況下,蟲與鳥的數(shù)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這說明該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

能力.

19.某水域被一種有機磷農藥污染,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該水域中該農藥的含量為5x10-12(農藥含量是指質量

分數(shù)),該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A、B、C、D、E五種生物體內也均有不同含量的農藥,經(jīng)檢測其數(shù)量分別

如表.請根據(jù)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監(jiān)測種類ABCDE

農藥含量(X10-6)0.00052.00.525.50.04

(1)該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鏈為(用字母來表示).

(2)該農藥對生物有毒害作用,上述生物中受危害最嚴重的是.

(3)如果因為農藥的毒害作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B全部死亡,則首先受到損害的是.

(4)該生態(tài)系統(tǒng)除了上述生物成分,還應有和.在地球上有多種類型的

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

20.下圖表示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中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wǎng),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水生植物

(1)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水生植物是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夠通過作用制造有機物,

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來源。

(2)上圖中,魚在水里生活,用呼吸。

(3)上圖所示食物網(wǎng)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還缺少分解者和o

(4)據(jù)圖分析,蟹可以取食浮游動物,它和浮游動物都以水生植物為食,蟹與浮游動物之間的關系

是。請寫出一條含有蟹的最短的食物鏈:0

21.野外一水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活的魚類主要是鯉魚和鐮魚,鯉魚以浮游植物為食,端魚以浮游動物為

食。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chǎn)者是,若水體因有毒物質污染,且通過生產(chǎn)者進入食物鏈,

依題意最長食物鏈中生物體內有毒物質含量最多的

是O

(2)水塘中含氧量最低的時段為(填“清晨”、“正午”或“傍晚”),原因

是o

(3)實踐表明向水塘適度施放合適的化肥能提高魚的產(chǎn)量,請從生物學角度說出理

三'讀圖理解題

22.圖一中字母A、B、C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動,圖二中數(shù)字表示葉片不同結構,分析回答:

(1)植物可以通過圖-中所示的[]作用制造有機物,這一生理活動主要在圖

二中的結構[]中進行。

(2)將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閉的黑色塑料袋內(如圖三所示),過一段時間后將其中的氣體通入澄清

的石灰水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說明了該植物幼苗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