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鹽的化學性質(zhì)_第1頁
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鹽的化學性質(zhì)_第2頁
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鹽的化學性質(zhì)_第3頁
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鹽的化學性質(zhì)_第4頁
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學期期末必刷常考題之鹽的化學性質(zh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化學滬教版(2024)九年級期末必刷??碱}之

鹽的化學性質(zhì)

一.選擇題(共11小題)

1.(2025?東莞市模擬)向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水的質(zhì)量、碳酸鈉質(zhì)量、氯化

鈉質(zhì)量、二氧化碳質(zhì)量隨稀鹽酸質(zhì)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丙代表氯化鈉的質(zhì)量

B.a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zhì)種類為三種

C.b點時溶液中的陽離子有Na+和H+

D.加入mg稀鹽酸時,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2.(2025?市中區(qū)二模)“宏觀-微觀-符號”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方法。實踐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

硫酸氫鈉(NaHSCM)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故對該物質(zhì)展開如下探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A.根據(jù)圖1信息,硫酸氫鈉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微粒是H+

2+

B.根據(jù)圖2信息,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反應可表示為:Ba+SOl-=BaS04X

C.向硫酸氫鈉溶液中逐漸加入氫氧化鋼固體,Na+的個數(shù)可用圖3中曲線a表示

D.硫酸氫鈉溶液能與Na2c03發(fā)生反應

3.(2025?鄭州二模)某同學進行“制作葉脈書簽“的家庭小實驗時,用純堿或石灰乳浸泡樹葉并煮沸。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純堿的化學式為NaHC03

B.浸泡樹葉利用了純堿溶液或石灰乳的堿性

C.煮沸能加快葉肉腐蝕

D.可用食醋處理制作后的廢液

4.(2025?通州區(qū)一模)學習小組通過下列實驗探究NaHCO3的性質(zhì)。

實驗I加熱NaHCOa固體會產(chǎn)生氣體,將此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H取NaHCO3固體加水溶解,用pH試紙測得其溶液pH>7。

實驗m向各盛有l(wèi)mL.0.8%NaHCO3溶液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入1滴11%的CaC12溶液和6滴11%的

CaC12溶液,前者的現(xiàn)象是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后者的現(xiàn)象是有白色沉淀和氣泡產(chǎn)生。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I說明NaHCO3受熱分解時產(chǎn)生的氣體為CO2

B.實驗H說明NaHCO3在水中能解離出大量H+

C.實驗III中滴入1滴CaC12溶液的試管中未看到氣泡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氣體量少,且完全溶解在水

D.由實驗III可知,反應物相同的兩個反應,反應現(xiàn)象與反應物的量有關

5.(2025春?集美區(qū)校級期中)下列項目對應的化學知識錯誤的是()

A.生石灰可作發(fā)熱劑---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

B.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作干燥劑---濃硫酸有吸水性

C.石灰漿粉刷墻壁一一生石灰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堅硬的碳酸鈣

D.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改良酸性土壤——K2c03與酸性物質(zhì)反應

6.(2025?無錫模擬)因電線短路,巴黎圣母院曾發(fā)生過火災。木質(zhì)塔尖倒塌,大理石質(zhì)地的左塔嚴重損

毀,重要文物也有部分破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線短路產(chǎn)生的高溫使木材達到著火點

B.木質(zhì)塔尖的鏤空設計增大了木材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C.碳酸鈣高溫下分解是左塔損毀的主要原因

D.撲滅火災時,使用水基型滅火器有利于保護重要文物

7.(2025?南海區(qū)模擬)微生物礦化技術能修復石質(zhì)文物,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滴入微生物液(含等)

co=CaCO

裂縫(含Ca2t等)3

空氣

修復前修復后

A.修復原理是C。g與Ca?+結合生成CaCO3沉淀

B.微生物液的pH=7.5,則該液體呈酸性

C.修復后的石質(zhì)文物,能抵抗酸雨侵蝕

D.該技術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文物修復

8.(2025?浦橋區(qū)校級三模)常溫下,取少量實驗室制CO2的剩余溶液(稀鹽酸和CaC12的混合溶液),邊

攪拌邊滴加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Na2c03溶液(如圖),產(chǎn)生無色氣體,白色沉淀不斷增加。下列有關

錐形瓶內(nèi)溶液成分的變化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滴加Na2c03溶液前,溶液中陽離子僅含Ca?+

B.滴加Na2c03溶液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

C.滴加Na2c03溶液至沉淀完全時,溶液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1

D.滴加Na2c03溶液過程中,溶液中的Cr數(shù)目保持不變

9.(2025?天寧區(qū)校級一模)膽研(CuSO4?5H2O,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50)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中。將25.0g

膽研放于生土國內(nèi)加熱,固體質(zhì)量與成分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已知加熱到650℃時,CuSO4開始分解,

生成CuO和一種硫的氧化物,加熱到1000℃時CuO開始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x=16

B.650℃后,CuSO4分解生成硫的氧化物是SO2

1000℃

C.CuO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4CuO=2CU2O+O2t

D.受熱過程中固體物質(zhì)里Cu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逐漸增大

10.(2025春?海門區(qū)期中)有一均勻混合的Na2c03和NaHCO3固體粉末,某興趣小組分別取不同質(zhì)量的

粉末溶于水配成多組溶液,然后再向每一組溶液中逐漸滴加100g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HC1。所取的固體

質(zhì)量與生成的CO2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為NaCl、HC1

B.b點一定發(fā)生反應:Na2CO3+HCl=NaCl+NaHCOs

C.9.5g固體粉末中含有8.4gNaHCO3

D.所用稀HC1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7.3%

11.(2025?啟東市一模)某實驗小組將33.6gNaHCO3固體加熱一段時間,停止加熱后測得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

27.4go為探究剩余固體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1:加水將27.4g剩余固體溶解,滴入酚酥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

步驟2:加入稍過量的鹽酸,充分反應后將溶液蒸干,獲得固體。

已知:2NaHC03=Na2C03+H20+C02T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1加水溶解所得溶液中的陰離子為CO"、HCR、OH

B.步驟2加入稍過量的鹽酸會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變成無色

C.步驟2所得固體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11.7g

D.27.4g剩余固體中NaHCO3和Na2c03的質(zhì)量比為84:53

二.填空題(共7小題)

12.(2025?長沙二模)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你用相關的化學知識解釋:

(1)松花蛋是我國的傳統(tǒng)風味食品,用生石灰、草木灰(含有K2co3)、食鹽等腌制而成,在食用時

一般要加少量食醋,原因是。

(2)請你寫出生活中防止鐵制品生銹的一種具體方法:o

(3)“XX雪餅”包裝袋內(nèi)干燥劑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化學式:CaO),請解釋生石灰能做干燥劑的

原因:o

13.(2025春?臨澧縣期中)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生活生產(chǎn)都離不開化學。請用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

題一一“化”說五味。

(1)酸:廚房調(diào)味品中的含有大量的H+,生活中可以用它來除去水壺里的水垢。

(2)甜:奶油蛋糕,香甜可口。焙制蛋糕用到的發(fā)酵劑主要成分是小蘇打,在醫(yī)療上,可治療胃酸過

多癥,其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苦:《茶經(jīng)》中用“細、馨、苦”形容茶湯的色、香、味,茶香四溢主要體現(xiàn)微粒的基本性質(zhì)

是O

(4)辣:湖南人的餐桌上少不了辣椒。辣椒中最主要的辣味物質(zhì)是辣椒素(Cl8H27NO3)。

(5)咸:鹽是生活中的調(diào)味品,也可用于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農(nóng)業(yè)上常用15%的食鹽水來選種,現(xiàn)有15kg

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的氯化鈉溶液,欲稀釋為1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質(zhì)量為。

14.(2025?天津校級模擬)化學在生活、生產(chǎn)和推動科技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根據(jù)你掌握的化學知識

完成下列問題。

(1)典籍中的化學《齊民要術》記載“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該過程發(fā)生了(填“物理”

或“化學”)變化。

(2)《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古人曾在草木灰(含有K2co3)的水溶液中加入貝殼燒成的灰(主要成

分為CaO),CaO先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物再與K2c03反應,其生成物中能夠去污的成分來清洗絲帛。

請寫出CaO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請你推測生成物中能夠去污的主要

成分O

(3)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一個新鮮的雞蛋放在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玻璃杯中,可觀察到雞蛋

一邊冒氣泡一邊沉到杯底,一會兒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時又下沉。請寫出產(chǎn)生氣泡的化學反應方程

式O

15.(2025春?長沙期中)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比如農(nóng)業(yè)上通常用(寫化學式)改良酸性

土壤;醫(yī)療上通常用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16.(2025?路南區(qū)模擬)廚房是生活中的化學實驗室。

(1)廚房中常用的食用純堿的主要成分是(寫出化學式)。

(2)水壺中的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下列物質(zhì)溶于水能用于除水垢的是(填

字母序號)。

A.食鹽

B.檸檬酸

C.白醋

(3)松花皮蛋從明朝初期就開始出現(xiàn),做涼拌皮蛋時,放入適量的食醋,主要目的是除去皮蛋中含有

的(填“酸”或“堿”)性物質(zhì)。

(4)宋朝時期隨著冶鐵技術的發(fā)展,鐵已廣泛用于制成廚房中的鐵鍋,這是利用鐵的,而

鐵鍋容易生銹,結合生活實際,寫出一種防止鐵鍋生銹的方法o

17.(2025?汝陽縣一模)《周禮?考工記》中記載“煤餅燒蠣房成灰”(“蠣房”即牡蠣殼,主要成分為CaCO3;

“灰”稱為“蜃”)。將“蜃”加入到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的水溶液中,利用生成物中能夠去

污的成分清洗絲帛。

(1)“蠣房”(填“易”或“難”)溶于水。

(2)“煤餅燒蠣房成灰”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3)生成物中能漂洗去污的成分是(填化學式)。

18.(2025?長沙二模)化學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現(xiàn)代社會文明的重要力量,與生活、生產(chǎn)和科技發(fā)展息息相

關。

(1)打掃衛(wèi)生清洗各種器具時,可用廚房中的(填“純堿”或“食醋”)清洗水垢(水垢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2)我國是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目前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已走入千家萬戶。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CH4),寫出甲烷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o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化學滬教版(2024)九年級期末必刷常考題之

鹽的化學性質(zhì)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1小題)

題號1234567891011

答案BCABCDADBBC

選擇題(共11小題)

1.(2025?東莞市模擬)向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水的質(zhì)量、碳酸鈉質(zhì)量、氯化

鈉質(zhì)量、二氧化碳質(zhì)量隨稀鹽酸質(zhì)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丙代表氯化鈉的質(zhì)量

B.a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zhì)種類為三種

C.b點時溶液中的陽離子有Na+和H+

D.加入mg稀鹽酸時,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B

【分析】根據(jù)向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

二氧化碳,最終溶液顯酸性,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鈉、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都從零開始

逐漸增加,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t可知,生成氯化鈉與二氧化碳的質(zhì)

量比為117:44,則丙代表氯化鈉的質(zhì)量,故選項說法正確。

B、a點表示碳酸鈉未完全反應,a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氯化鈉、碳酸鈉兩種,故選項說法錯誤。

C、b點表示鹽酸過量,b點時溶液中的陽離子有Na+、H+,故選項說法正確。

D、甲的質(zhì)量減少直至為零,甲代表碳酸鈉的質(zhì)量,加入mg稀鹽酸時,碳酸鈉的質(zhì)量變?yōu)榱悖f明碳

酸鈉與加入的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鹽的化學性質(zhì)、明確反應過程中各量的變化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2025?市中區(qū)二模)“宏觀-微觀-符號”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方法。實踐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

硫酸氫鈉(NaHSCM)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故對該物質(zhì)展開如下探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是()

A.根據(jù)圖1信息,硫酸氫鈉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微粒是H+

2+

B.根據(jù)圖2信息,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反應可表示為:Ba+SOt=BaS04I

C.向硫酸氫鈉溶液中逐漸加入氫氧化鋼固體,Na+的個數(shù)可用圖3中曲線a表示

D.硫酸氫鈉溶液能與Na2c03發(fā)生反應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C

【分析】A、根據(jù)硫酸氫鈉(NaHSCM)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進行分析;

B、根據(jù)硫酸根離子和鋼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進行分析;

C、根據(jù)向硫酸氫鈉溶液中逐漸加入氫氧化鋼固體,鈉離子的個數(shù)不變進行分析;

D、根據(jù)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進行分析。

【解答】解:A、硫酸氫鈉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所以硫酸氫鈉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

紅的微粒是H+,故A正確;

B、根據(jù)圖2,硫酸根離子和鋼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釧沉淀,即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反應可表示為:Ba2++

S0l-=BaS04X,故B正確;

C、向硫酸氫鈉溶液中逐漸加入氫氧化鋼固體,鈉離子的個數(shù)不變,則Na+的個數(shù)可用圖3中曲線b表

示,故c錯誤;

D、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所以硫酸氫鈉溶液能與Na2c03發(fā)生反應,

故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

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3.(2025?鄭州二模)某同學進行“制作葉脈書簽“的家庭小實驗時,用純堿或石灰乳浸泡樹葉并煮沸。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純堿的化學式為NaHCO3

B.浸泡樹葉利用了純堿溶液或石灰乳的堿性

C.煮沸能加快葉肉腐蝕

D.可用食醋處理制作后的廢液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A

【分析】A、根據(jù)常見物質(zhì)的俗名分析。

B、純堿溶液顯堿性,石灰乳主要成分氫氧化鈣是堿。

C、煮沸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D、食醋顯酸性,能與堿性物質(zhì)發(fā)生中和反應。

【解答】解:A、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其化學式為Na2co3,而是小蘇打(碳酸氫鈉)的化學式NaHCO3,

故錯誤。

B、純堿溶液顯堿性,石灰乳主要成分氫氧化鈣是堿,浸泡樹葉利用了它們的堿性來腐蝕葉肉,故正確。

C、煮沸可以加快反應速率,從而加快葉肉的腐蝕,故正確。

D、制作后的廢液中可能含有堿性物質(zhì),食醋顯酸性,能與堿性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所以可用食醋處理制作

后的廢液,故正確。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化學基礎知識,難度不大,全面性比較強,解答本題要加強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

握。

4.(2025?通州區(qū)一模)學習小組通過下列實驗探究NaHCO3的性質(zhì)。

實驗I加熱NaHCO3固體會產(chǎn)生氣體,將此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II取NaHCO3固體加水溶解,用pH試紙測得其溶液pH>7?

實驗III向各盛有l(wèi)mL.0.8%NaHCO3溶液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入1滴11%的CaC12溶液和6滴11%的

CaC12溶液,前者的現(xiàn)象是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后者的現(xiàn)象是有白色沉淀和氣泡產(chǎn)生。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I說明NaHCOs受熱分解時產(chǎn)生的氣體為CO2

B.實驗H說明NaHC03在水中能解離出大量H+

C.實驗III中滴入1滴CaC12溶液的試管中未看到氣泡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氣體量少,且完全溶解在水

D.由實驗III可知,反應物相同的兩個反應,反應現(xiàn)象與反應物的量有關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B

【分析】根據(jù)三個實驗探究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碳酸氫鈉溶液的pH>7,

溶液顯堿性;化學反應的現(xiàn)象可能與反應物的量有關分析。

【解答】解:A、實驗I中,將加熱NaHCO3固體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因為二

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說明NaHC03受熱分解產(chǎn)生的氣體為C02,故A正確;

B、實驗II中,NaHCOs溶液的pH>7,溶液顯堿性,說明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大于氫離子濃度,NaHCC>3

在水中不能解離出大量H+,故B錯誤;

C、實驗III中,滴入1滴\CaC12溶液的試管中未看到氣泡,可能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量少,且完全溶

解在水中,故C正確;

D、實驗III中,向相同的NaHCO3溶液中分別滴入不同滴數(shù)的CaC12溶液,出現(xiàn)了不同的現(xiàn)象,說明反

應物相同的兩個反應,反應現(xiàn)象與反應物的量有關,故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根據(jù)題目中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解答即可。

5.(2025春?集美區(qū)校級期中)下列項目對應的化學知識錯誤的是()

A.生石灰可作發(fā)熱劑---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

B.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作干燥劑一一濃硫酸有吸水性

C.石灰漿粉刷墻壁一一生石灰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堅硬的碳酸鈣

D.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改良酸性土壤——K2c03與酸性物質(zhì)反應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濃硫酸的吸水性以及應用;幾種常見堿的物理性質(zhì)及用途;生石灰的性質(zhì)與用

途.

【專題】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

【答案】c

【分析】A、根據(jù)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堿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生石灰可作發(fā)熱劑,是因為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故選

項說法正確。

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實驗室常用作干燥劑,如干燥氫氣、氧氣等,故選項說法正確。

C、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而非生石灰(CaO),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

碳反應生成堅硬的碳酸鈣,因此石灰漿常用來粉刷墻壁,故選項說法錯誤。

D、草木灰中的碳酸鉀能和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質(zhì)反應,使土壤的酸性減弱,所以可用草木灰來改良酸

性土壤,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鹽和堿的化學性質(zhì)、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6.(2025?無錫模擬)因電線短路,巴黎圣母院曾發(fā)生過火災。木質(zhì)塔尖倒塌,大理石質(zhì)地的左塔嚴重損

毀,重要文物也有部分破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線短路產(chǎn)生的高溫使木材達到著火點

B.木質(zhì)塔尖的鏤空設計增大了木材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C.碳酸鈣高溫下分解是左塔損毀的主要原因

D.撲滅火災時,使用水基型滅火器有利于保護重要文物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幾種常用的滅火器.

【專題】化學與能源;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D

【分析】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增

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以促進燃燒。

【解答】解:A、電線短路產(chǎn)生高溫,當溫度達到木材的著火點時,木材就會燃燒,故A正確。

B、木質(zhì)塔尖的鏤空設計增大了木材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木材能更充分地與氧氣接觸,從而燃燒更劇

烈,故B正確。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在高溫下碳酸鈣會分解,這是左塔損毀的主要原因之一,故C正確。

D、水基型滅火器在滅火時會噴出大量的水,對于重要文物可能會造成損壞,不利于保護重要文物,故

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燃燒的條件、影響燃燒的因素以及碳酸鈣的性質(zhì)和滅火器的使用等知識,完成

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7.(2025?南海區(qū)模擬)微生物礦化技術能修復石質(zhì)文物,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滴入微生物液(含CO『等)

修復前修復后

A.修復原理是C。1與Ca?+結合生成CaCO3沉淀

B.微生物液的pH=7.5,則該液體呈酸性

C.修復后的石質(zhì)文物,能抵抗酸雨侵蝕

D.該技術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文物修復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A

【分析】A、根據(jù)圖分析。

B、根據(jù)溶液酸堿性與pH的關系分析。

C、酸雨主要含有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zhì),CaCO3會與酸發(fā)生反應。

D、該技術主要是利用與反應修復石質(zhì)文物,對于一些不耐碳酸鹽、會與碳酸鹽發(fā)生反應的文物不適用,

不是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文物修復。

【解答】解:A、從圖中可以看出,微生物液中的CO歹與裂縫中的Ca?+結合生成CaCO3沉淀,從而修

復石質(zhì)文物,故正確。

B、pH=7.5>7,根據(jù)溶液酸堿性與pH的關系,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所以該液體呈堿性,故錯誤。

C、酸雨主要含有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zhì),修復后的石質(zhì)文物主要成分是CaCO3,CaCO3會與酸發(fā)生反

應,不能抵抗酸雨侵蝕,故錯誤。

D、該技術主要是利用與反應修復石質(zhì)文物,對于一些不耐碳酸鹽、會與碳酸鹽發(fā)生反應的文物不適用,

不是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文物修復,故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反應原理、溶液的酸堿性以及物質(zhì)的性質(zhì)等知識點,完成此題,根據(jù)已有

知識解答即可。

8.(2025?潘橋區(qū)校級三模)常溫下,取少量實驗室制CO2的剩余溶液(稀鹽酸和CaC12的混合溶液),邊

攪拌邊滴加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Na2c03溶液(如圖),產(chǎn)生無色氣體,白色沉淀不斷增加。下列有關

錐形瓶內(nèi)溶液成分的變化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INa,C0,

ar溶液

CaCU和鹽酸/\

混合溶液X;±J一攪拌子

|磁[贏器|

A.滴加Na2c03溶液前,溶液中陽離子僅含Ca?+

B.滴加Na2c03溶液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

C.滴加Na2c03溶液至沉淀完全時,溶液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1

D.滴加Na2c03溶液過程中,溶液中的C「數(shù)目保持不變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D

【分析】根據(jù)題意,常溫下,取少量實驗室制CO2的剩余液(稀鹽酸和CaC12的混合溶液),邊攪拌邊

滴加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Na2c03溶液,產(chǎn)生無色氣體,白色沉淀不斷增加,碳酸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

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稀鹽酸反應完,碳酸鈉再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進行分析

判斷。

【解答】解:A、常溫下,取少量實驗室制CO2的剩余液(稀鹽酸和CaC12的混合溶液),邊攪拌邊滴

加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Na2c03溶液,產(chǎn)生無色氣體,說明剩余液中含有稀鹽酸,白色沉淀不斷增加,

說明剩余液中含有氯化鈣,則滴加Na2c03溶液前,錐形瓶內(nèi)溶液中陽離子含H+、Ca2+,故選項說法錯

誤;

B、滴加Na2c03溶液過程中,碳酸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錐形瓶內(nèi)溶液的酸

性逐漸減弱,故選項說法錯誤;

C、碳酸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稀鹽酸反應完,碳酸鈉再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

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則滴加Na2c03溶液至沉淀完全時,錐形瓶內(nèi)溶液的溶質(zhì)是NaCL故選項說法錯

誤;

D、碳酸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稀鹽酸反應完,碳酸鈉再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

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滴加Na2c03溶液過程中,錐形瓶內(nèi)溶液中含有的C「數(shù)目保持不變,故選項說法

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明確加入的碳酸鈉先與鹽酸、再與氯化鈣溶液反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9.(2025?天寧區(qū)校級一模)膽磯(CuSO4?5H2O,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50)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中。將25.0g

膽磯放于生煙內(nèi)加熱,固體質(zhì)量與成分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已知加熱到650℃時,CuSO4開始分解,

生成CuO和一種硫的氧化物,加熱到1000℃時CuO開始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650℃后,CuS04分解生成硫的氧化物是SO2

1000℃

C.CuO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4CuO=2CU2O+O2t

D.受熱過程中固體物質(zhì)里Cu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逐漸增大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B

【分析】根據(jù)提供數(shù)據(jù)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和判斷。

【解答】解:A、25.0g膽磯中硫酸銅質(zhì)量是25.0gx擺=16g,x=16,故該選項正確。

B、650℃后,CuSO4分解生成硫的氧化物的質(zhì)量是16g-8g=8g,硫元素質(zhì)量是16gx^=3.2g,氧元

素質(zhì)量是8g-3.2g=4.8g,硫的氧化物中硫原子和氧原子個數(shù)比是理:—=1:3,硫的氧化物是是

3216

SO3,故該選項不正確。

C、8g氧化銅中銅元素質(zhì)量是8gx磊=6.4g,氧元素質(zhì)量是8g-6.4g=1.6g,7.2g氧化亞銅中銅元素質(zhì)

量是7.2gx搐=6.4g,氧元素質(zhì)量是7.2g-6.4g=0.8g,因此生成的另外一種物質(zhì)中銅元素質(zhì)量是0,

氧元素質(zhì)量是1.6g-0.8g=0.8g,即一定條件下氧化銅分解生成氧化亞銅和氧氣,CuO分解的化學方程

1000℃

式是4CuO=--------2CU2O+O2f,故該選項正確。

D、受熱過程中固體物質(zhì)里Cu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逐漸增大,是因為隨著反應進行,固體中銅元素質(zhì)量不

變,而固體質(zhì)量不斷減小,故該選項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

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0.(2025春?海門區(qū)期中)有一均勻混合的Na2c03和NaHCO3固體粉末,某興趣小組分別取不同質(zhì)量的

粉末溶于水配成多組溶液,然后再向每一組溶液中逐漸滴加100g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HC1。所取的固體

質(zhì)量與生成的CO2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為NaCl、HC1

B.b點一定發(fā)生反應:Na2cO3+HCl=NaCl+NaHCO3

C.9.5g固體粉末中含有8.4gNaHCO3

D.所用稀HC1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7.3%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B

【分析】根據(jù)向該混合物溶液滴加稀鹽酸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反應:Na2cO3+HC1—NaCl+NaHCO3。

第二步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t進行分析。

【解答】解:A、當固體樣品質(zhì)量為9.5g時生成CO2的質(zhì)量最大,則說明樣品與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

反應,a點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為NaCl,故A錯誤;

B、b點時產(chǎn)生的CO2小于4.4g,說明b點時稀鹽酸不足,碳酸氫鈉部分參加反應,由于生成了二氧化

碳,故碳酸鈉已經(jīng)完全反應,b點一定發(fā)生反應:Na2cO3+HCl=NaCl+NaHCO3,故B正確;

C、當樣品質(zhì)量為9.5g時,此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最大,說明此時樣品與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設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為x,則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為9.5g-x,則碳酸鈉完全反應生成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為:

Na2CO3+HCl=NaCl+NaHCO3

10684

84

x-----x

106

一8422

則與稀鹽酸反應的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為:G^x+(9.5g-x)=9.5g+而0,

碳酸氫鈉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4.4g,可得:

NaHCO3+HCl—NaCl+H2O+CO2t

8444

22

9.5g-4.4g

444.4g

解得:x=5.3g

9.5g固體粉末中含有NaHCOs質(zhì)量=9.5g-5.3g=4.2g,故C錯誤;

D、當樣品為純NaHCO3時,設稀HC1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y;

NaHCO3+HCl=NaCl+H2O+CO2t

36.544

lOOgXy4.4g

36.5lOOgxy

444.4g

y=3.65%

當樣品為純Na2c03時,設稀HC1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z;

Na2co3+2HCl=2NaCl+H2O+CO2f

7344

lOOgz4.4g

73lOOgxz

444.4g

z=7.3%

根據(jù)以上計算可知,該稀鹽酸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在3.65與7.3%之間,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

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1.(2025?啟東市一模)某實驗小組將33.6gNaHCO3固體加熱一段時間,停止加熱后測得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

27.4g=為探究剩余固體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1:加水將27.4g剩余固體溶解,滴入酚酥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

步驟2:加入稍過量的鹽酸,充分反應后將溶液蒸干,獲得固體。

己知:2%12“。。3±N£12。。3+“2。+。。2T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1加水溶解所得溶液中的陰離子為CO歹、HCOg、OH-

B.步驟2加入稍過量的鹽酸會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變成無色

C.步驟2所得固體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11.7g

D.27.4g剩余固體中NaHCO3和Na2c03的質(zhì)量比為84:53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C

【分析】顯堿性溶液能使酚髓變紅色,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氫鈉和鹽酸

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設將碳酸氫鈉加熱一

段時間,參加反應的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為x,生成碳酸鈉的質(zhì)量為y,

2NaHCO3=Na2CO3+H20+C02T固體質(zhì)量減少

168106168-106=62

Xy33.6g-27.4g=6.2g

%168

x=16.8g;

6.2g~62

y106

y=10.6g;

剩余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為:33.6g-16.8g=16.8g,274g剩余固體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為:27.4g-16.8g=10.6g;

據(jù)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A.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酚麟,溶液變紅,說明溶液顯堿性,說明含有氫氧根離子,27.4g

剩余固體中含有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含有的陰離子是碳酸氫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故A正確;

B.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氣體

和水,過量的鹽酸還可以將堿性物質(zhì)反應完,最后溶液顯中性,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故B正確;

C.根據(jù)碳酸鈉與鹽酸、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原理及相關物質(zhì)的質(zhì)量關系如下:

Na2co3+2HCl=2NaCl+H2O+CO2t

106117

10.6gH.7g

NaHCO3+HCl=NaCl+H2O+CO2t

8458.5

16.8g11.7g

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步驟2所得固體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11.7g+ll.7g=23.4g,故C錯誤;

D.27.4g剩余固體中NaHCO3和Na2c03的質(zhì)量比為16.8g:10.6g=84:53,故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較大,掌握碳酸鈉、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zhì)及與鹽酸反應的規(guī)律等相關知識才可順利解

答本題。

—.填空題(共7小題)

12.(2025?長沙二模)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你用相關的化學知識解釋:

(1)松花蛋是我國的傳統(tǒng)風味食品,用生石灰、草木灰(含有K2co3)、食鹽等腌制而成,在食用時

一般要加少量食醋,原因是醋酸能與堿性物質(zhì)發(fā)生中和反應,從而去除松花蛋的澀味o

(2)請你寫出生活中防止鐵制品生銹的一種具體方法:刷漆(答案不唯一)o

(3)“XX雪餅”包裝袋內(nèi)干燥劑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化學式:CaO),請解釋生石灰能做干燥劑的

原因:CaO+H2O=Ca(OH)2=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生石灰的性質(zhì)與用途.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常見的酸酸的通性;常見的堿堿的通性.

【答案】(1)醋酸能與堿性物質(zhì)發(fā)生中和反應,從而去除松花蛋的澀味;

(2)刷漆(答案不唯一);

(3)CaO+H2O=Ca(OH)2=

【分析】(1)根據(jù)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以中和松花蛋的堿澀味來分析解答;

(2)防止鐵制品生銹方法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

(3)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解答】解:(1)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會與草木灰中的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

淀和氫氧化鉀,所以松花蛋中含有堿性物質(zhì)。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與堿性物質(zhì)發(fā)生中和反應,從而

去除松花蛋的澀味。

(2)防止鐵制品生銹方法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生活中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刷漆。刷漆可以在鐵制品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隔絕鐵與氧氣和水的接觸,從而防止鐵生銹。

(3)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做干燥劑是因為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化學方程式為:

CaO+H2O=Ca(OH)2。

故答案為:(1)醋酸能與堿性物質(zhì)發(fā)生中和反應,從而去除松花蛋的澀味;

(2)刷漆(答案不唯一);

(3)CaO+H2O=Ca(OH)2。

【點評】化學來源于生產(chǎn)生活,也必須服務于生產(chǎn)生活,所以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是重要

的中考熱點之一。

13.(2025春?臨澧縣期中)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生活生產(chǎn)都離不開化學。請用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

題一一“化”說五味。

(1)酸:廚房調(diào)味品中的食醋含有大量的H+,生活中可以用它來除去水壺里的水垢。

(2)甜:奶油蛋糕,香甜可口。焙制蛋糕用到的發(fā)酵劑主要成分是小蘇打,在醫(yī)療上,可治療胃酸過

多癥,其原理是NaHCO3+HCl=NaCl+H2O+CO2t(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苦:《茶經(jīng)》中用“細、馨、苦”形容茶湯的色、香、味,茶香四溢主要體現(xiàn)微粒的基本性質(zhì)是微

粒在不斷運動O

(4)辣:湖南人的餐桌上少不了辣椒。辣椒中最主要的辣味物質(zhì)是辣椒素(Cl8H27NO3)。

(5)咸:鹽是生活中的調(diào)味品,也可用于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農(nóng)業(yè)上常用15%的食鹽水來選種,現(xiàn)有15kg

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的氯化鈉溶液,欲稀釋為1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質(zhì)量為10kgo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zhì)分析和解決問題;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

方程式;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酸的通性的微觀實質(zhì).

【專題】溶液的組成及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計算;物質(zhì)的微觀構成與物質(zhì)的宏觀組成;常見的酸酸的通性;

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1)食醋;

(2)NaHCO3+HCl=NaCl+H2O+CO2t;

(3)微粒在不斷運動;

(5)lOkgo

【分析】(1)廚房調(diào)味品中的食醋含有大量的H+。

(2)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NaCD、水(H2O)和二氧化碳(CO2)。

(3)微粒在不斷運動。

(5)根據(jù)稀釋前后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分析。

【解答】解:(1)廚房調(diào)味品中的食醋含有大量的H+,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食醋中

的醋酸能與水垢發(fā)生反應從而除去水垢。故答案為:食醋。

(2)小蘇打是碳酸氫鈉(NaHCO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HC1),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

(NaCl)、水(H20)和二氧化碳(C02),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f。故答案為:

NaHCO3+HCl=NaCl+H2O+CO2t。

(3)茶香四溢主要體現(xiàn)微粒在不斷運動的基本性質(zhì),構成茶香的微粒通過運動擴散到空氣中被人聞到。

故答案為:微粒在不斷運動。

(5)設需要加入水的質(zhì)量為X。根據(jù)稀釋前后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可得:15kgX25%=(15kg+x)X15%,

x=10kg,故答案為:10kg。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化學基礎知識,難度不大,全面性比較強,解答本題要加強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

握。

14.(2025?天津校級模擬)化學在生活、生產(chǎn)和推動科技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根據(jù)你掌握的化學知識

完成下列問題。

(1)典籍中的化學《齊民要術》記載“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該過程發(fā)生了化學(填“物理”

或“化學”)變化。

(2)《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古人曾在草木灰(含有K2co3)的水溶液中加入貝殼燒成的灰(主要成

分為CaO),CaO先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物再與K2c03反應,其生成物中能夠去污的成分來清洗絲帛。

請寫出CaO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O=Ca(OH)2。請你推測生成物中能夠去污的主

要成分氫氧化鉀或KOHo

(3)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一個新鮮的雞蛋放在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玻璃杯中,可觀察到雞蛋

一邊冒氣泡一邊沉到杯底,一會兒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時又下沉。請寫出產(chǎn)生氣泡的化學反應方程

式CaCO3+2HCl=CaC12+H2O+CC)2t。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1)化學;

(2)CaO+H2O=Ca(OH)2;氫氧化鉀或KOH;

(3)CaCO3+2HCl=CaC12+H2O+CO2t。

【分析】(1)根據(jù)“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分析;

(2)根據(jù)CaO與H2O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以及Ca(OH)2會與K2c。3發(fā)生反應生成CaCO3和KOH

分析;

(3)根據(jù)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解:(1)“粟米曲作酢”,從粟米經(jīng)發(fā)酵等過程變成醋酸,有新物質(zhì)醋酸生成,該過程發(fā)生了化

學變化;故答案為:化學;

(2)CaO與H2O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Ca(OH)2會與K2c。3

發(fā)生反應生成CaCO3和KOH,KOH是強堿,具有去污能力,所以生成物中能夠去污的主要成分是氫

氧化鉀(或KOH);故答案為:CaO+H2O=Ca(OH)2;氫氧化鉀或KOH;

(3)雞蛋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產(chǎn)生氣泡,該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CaCO3+2HCl=CaC12+H2O+CO2t;故答案為:CaCO3+2HCl=CaC12+H2O+CO2t=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

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5.(2025春?長沙期中)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比如農(nóng)業(yè)上通常用Ca(OH)2(寫化學式)改良酸性

土壤;醫(yī)療上通常用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HCO3+HCl=

NaCl+H2O+CO2t=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

【專題】常見的酸酸的通性;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Ca(OH)2;NaHCO3+HCl=NaCl+H2O+CO2to

【分析】根據(jù)熟石灰的水溶液呈堿性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分析。

【解答】解: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消石灰,是一種堿,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

稱,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用來治療胃酸過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f?

故答案為:Ca(OH)2;NaHCO3+HCl=NaCl+H2O+CO2t。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因此要掌握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能夠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判斷出符合要求

的物質(zhì)的名稱或化學式.

16.(2025?路南區(qū)模擬)廚房是生活中的化學實驗室。

(1)廚房中常用的食用純堿的主要成分是Na2c03(寫出化學式)。

(2)水壺中的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下列物質(zhì)溶于水能用于除水垢的是BC(填字

母序號)。

A.食鹽

B.檸檬酸

C.白醋

(3)松花皮蛋從明朝初期就開始出現(xiàn),做涼拌皮蛋時,放入適量的食醋,主要目的是除去皮蛋中含有

的堿(填“酸”或“堿”)性物質(zhì)。

(4)宋朝時期隨著冶鐵技術的發(fā)展,鐵已廣泛用于制成廚房中的鐵鍋,這是利用鐵的導熱性,而

鐵鍋容易生銹,結合生活實際,寫出一種防止鐵鍋生銹的方法保持鐵鍋表面干燥o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及用途;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常

用鹽的用途.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1)Na2co3;

(2)BC;

(3)堿;

(4)導熱性;保持鐵鍋表面干燥。

【分析】根據(jù)已有的化學與生活的知識結合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食用純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其化學式為Na2c03;

(2)碳酸鈣和氫氧化鎂都能與酸反應。食鹽(氯化鈉)溶于水呈中性,不與水垢反應;檸檬酸和白醋

中都含有酸性物質(zhì),能與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反應,從而除去水垢;

(3)皮蛋制作過程中會使用一些堿性物質(zhì),食醋中含有醋酸,放入適量食醋主要目的是通過中和反應

除去皮蛋中的堿性物質(zhì);

(4)鐵用于制成鐵鍋,是利用鐵良好的導熱性,能將熱量均勻傳遞,便于烹飪;保持鐵鍋表面潔凈干

燥,可防止鐵與水接觸,能有效防止鐵鍋生銹。

故答案為:(1)Na2c03;

(2)BC;

(3)堿;

(4)導熱性;保持鐵鍋表面干燥。

【點評】加強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7.(2025?汝陽縣一模)《周禮?考工記》中記載“煤餅燒蠣房成灰”(“蠣房”即牡蠣殼,主要成分為CaCO3;

“灰”稱為“蜃”)。將“蜃”加入到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03)的水溶液中,利用生成物中能夠去

污的成分清洗絲帛。

(1)“蠣房”難(填“易”或“難”)溶于水。

高溫

(2)“煤餅燒蠣房成灰”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ChTcaO+COzt。

(3)生成物中能漂洗去污的成分是KOH(填化學式)。

【考點】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常見的鹽化學肥料.

【答案】(1)難;

高溫

(2)CaCO3^=CaO+CO2t;

(3)KOHo

【分析】(1)根據(jù)碳酸鈣難溶于水分析;

(2)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3)氫氧化鈣能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

【解答】解:(1)蠣房”即牡蠣殼,主要成分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