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與要求_第1頁
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與要求_第2頁
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與要求_第3頁
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與要求_第4頁
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與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與要求目錄一、總則...................................................31.1目的與意義.............................................51.2適用范圍...............................................51.3依據(jù)標準...............................................6二、基本規(guī)定...............................................92.1檢驗原則..............................................102.2檢驗責任主體..........................................122.3檢驗主要內容..........................................15三、檢驗流程..............................................173.1材料運輸與卸載........................................193.1.1到貨接收與核對......................................203.1.2外觀初步檢查........................................223.2現(xiàn)場取樣..............................................233.2.1取樣部位與數(shù)量確定..................................263.2.2樣品標識與封存......................................283.3送檢與委托............................................283.3.1檢驗委托手續(xù)........................................303.3.2樣品遞交............................................313.4檢驗過程..............................................333.4.1實驗室操作規(guī)范......................................353.4.2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373.5結果判定..............................................383.5.1實驗結果匯總........................................433.5.2合格性評定..........................................46四、主要材料檢驗要求......................................494.1水泥類材料檢驗........................................504.2鋼材及制品檢驗........................................514.2.1力學性能檢測........................................534.2.2化學成分分析........................................564.3磚、砌塊類檢驗........................................574.3.1密度、強度檢測......................................594.3.2外觀尺寸與平整度檢查................................624.4防水材料檢驗..........................................654.4.1拉伸強度與伸長率....................................664.4.2不透水性試驗........................................704.5保溫、隔熱材料檢驗....................................724.5.1導熱系數(shù)測定........................................734.5.2觀密度與壓縮強度測試................................764.6其他常用材料檢驗......................................77五、不合格材料處理........................................795.1結果反饋與標識........................................825.2退貨或隔離處理........................................845.3磨損品或降級使用探討..................................855.4記錄存檔..............................................88六、記錄與存檔管理........................................916.1檢驗單據(jù)格式與內容....................................936.2檔案建立與保管期限...................................101七、附則.................................................1037.1名詞術語解釋.........................................1047.2檢驗人員資質要求.....................................107一、總則為規(guī)范本區(qū)域內建設工程項目材料進場檢驗工作,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及相關標準規(guī)范,有效預防和控制工程質量風險,保障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流程與要求。1.1適用范圍本細則適用于本區(qū)域內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工程項目中所有進場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制品和設備的檢驗活動。無論是主體結構、圍護結構、裝飾裝修,還是機電系統(tǒng)等所涉及的材料均須遵照執(zhí)行。其中重點覆蓋的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關鍵材料,詳見表一。?表一:進場檢驗重點覆蓋材料清單(示例)序號材料類別涉及主要材料1混凝土水泥、鋼筋、砂、石、外加劑2砌體材料磚、砌塊、砌筑砂漿3木結構材料木材、連接件4鋼結構材料鋼板、型鋼、焊材、連接螺栓5防水材料瀝青、卷材、涂料6保溫材料現(xiàn)場澆筑保溫材料、保溫板7建筑門窗門框、窗框、玻璃8裝飾裝修材料地面材料(瓷磚、地板等)、墻面材料(涂料、壁紙等)9機電材料管道、管件、電線、電纜、設備基礎材料1.2重要性材料是構成工程實體的基礎,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的結構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和外觀質量。堅持嚴格的材料進場檢驗是“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檢驗,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和剔除不合格材料,從源頭上阻止不合格品流入施工現(xiàn)場,是工程質量控制的第一道關口,具有至關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1.3基本原則所有進場材料的檢驗活動,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依法依標:嚴格依據(jù)國家及地方現(xiàn)行有效的法律法規(guī)、技術標準和設計文件進行。全員參與:建立明確的檢驗Responsibility(責任),從資料核驗到實物抽檢,相關人員均需參與并負責任。過程控制:貫穿材料從采購、運輸、存儲、領用到最終使用的全過程。記錄完整:檢驗活動應有書面或電子記錄,確保可追溯。公正科學:檢驗過程應獨立、公正,檢驗方法應科學、規(guī)范。1.4依據(jù)文件本流程與要求的制定主要依據(jù)但不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的宣貫輔導手冊》相關材料的技術標準(如GB、JG、TB等)設計文件及相關專項施工方案1.5目的本細則旨在通過明確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方法和要求,規(guī)范檢驗行為,提升檢驗效率,確保所有進場的材料質量可控,為工程質量提供堅實保障,促進工程建設行業(yè)的健康有序發(fā)展。1.1目的與意義為了確保施工工程所用材料符合預定質量標準及規(guī)定的技術參數(shù)要求,需進行精細化的材料進場檢驗工作。通過實施嚴格的檢驗流程和要求,能夠確保每一批進場的材料都經過嚴格的篩選和檢測,從而確保項目的整體質量可控性得到顯著提升。此外通過對材料的入場檢驗進行系統(tǒng)性管理,還可以為后續(xù)工程質量的監(jiān)控與分析提供寶貴的數(shù)據(jù)支持。這種系統(tǒng)化的管理不僅提高了工程管理的專業(yè)化水平,還為后續(xù)項目質量控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表格描述(此處省略文檔中):目的與意義對比表:目的與意義維度描述關鍵信息點工程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提升確保材料質量符合國家和設計要求標準保障建筑安全、生命財產安全材料管理規(guī)范化規(guī)范材料采購、運輸、儲存和使用等環(huán)節(jié)的管理行為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返工風險1.2適用范圍本文檔旨在規(guī)范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與要求,適用于建設工程項目中所有材料的采購、運輸和進場驗收過程。具體包括:序號材料類型檢驗階段檢驗項目檢驗方法質量標準1鋼材采購前化學成分抽樣檢測GB/T1499.22混凝土進場前壓實度鋼筋探測儀GB/T500803磚瓦進場前強度測試手工取樣GB501074木材進場前腐蝕性測試烘干法GB/T144035化學品進場前毒性測試化學實驗GB50058本流程與要求適用于建設工程項目中的各參建單位,包括但不限于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等。通過嚴格執(zhí)行材料進場檢驗流程,確保進場材料的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和工程要求,保障建設工程的安全與質量。1.3依據(jù)標準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與要求需嚴格遵循國家、行業(yè)及地方現(xiàn)行相關標準、規(guī)范及技術文件,確保檢驗結果的科學性、合規(guī)性和有效性。主要依據(jù)標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1)國家標準(GB)國家標準是建設工程材料檢驗的最高依據(jù),涵蓋材料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等。常用國家標準示例如下:標準編號標準名稱適用材料類型GBXXX《通用硅酸鹽水泥》水泥GB1499.XXX《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光圓鋼筋GB1499.XXX《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帶肋鋼筋GB/TXXX《碳素結構鋼》結構用鋼材GBXXX《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外加劑(2)行業(yè)標準各行業(yè)標準針對特定工程領域或材料類型制定,如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等。常用行業(yè)標準示例如下:標準編號標準名稱適用領域JGJXXX《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建筑工程骨料JGJXXX《混凝土用水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JTJXXX《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公路橋涵工程材料SLXXX《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水利工程混凝土材料(3)地方標準地方標準可根據(jù)氣候條件、工程特點或地方政策補充制定,如寒冷地區(qū)、沿海地區(qū)等。例如:DBJ/T13-XXX《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適用于福建省預拌混凝土質量控制)。(4)其他依據(jù)文件除標準外,檢驗還需參考以下文件:工程設計文件:施工內容紙、設計說明中對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合同文件:材料采購合同中約定的技術指標及驗收標準。產品說明書:材料供應商提供的產品技術參數(shù)及使用說明。(5)標準更新與協(xié)調檢驗時應優(yōu)先采用最新版本的標準,若新舊標準存在沖突,應以最新版本為準。當多項標準對同一指標要求不同時,應遵循“從嚴原則”,即采用要求最嚴格的標準。二、基本規(guī)定2.1檢驗依據(jù)國家和地方有關建設工程材料質量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程。工程合同中規(guī)定的材料質量要求。相關行業(yè)的質量標準和規(guī)范。2.2檢驗范圍所有進場的建設工程材料,包括鋼材、水泥、木材、混凝土、磚瓦等。特殊或關鍵材料的檢驗應符合更高標準。2.3檢驗頻次新進場材料必須進行首次檢驗。對常規(guī)材料,每批次進場后應進行檢驗。對于關鍵材料,應增加檢驗頻次。2.4檢驗人員資質檢驗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檢驗人員應經過專業(yè)培訓,并持有有效的資格證書。2.5檢驗記錄檢驗結果應詳細記錄,包括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檢驗日期、檢驗方法、檢驗結果等。檢驗記錄應保存完整,以備查驗。2.6不合格材料處理發(fā)現(xiàn)不合格材料時,應及時通知采購部門,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對不合格材料,應按照合同規(guī)定進行處理。2.7檢驗報告檢驗完成后,應出具檢驗報告,報告中應包含檢驗結果、結論和建議。檢驗報告應由檢驗人員簽字確認。2.1檢驗原則材料進場檢驗是確保工程質量的第一道關口,必須嚴格遵循以下原則:合法合規(guī)原則:所有進場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技術標準和設計文件的要求。材料供應商必須提供合法的證明文件,如產品合格證、材質證明、第三方檢測報告等?!颈怼坎牧线M場檢驗應提供的證明文件序號證明文件類型內容說明1產品合格證證明產品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的出廠合格證明。2材質provediencecertificate證明材料的來源、化學成分、物理性能等詳細信息的文件。3第三方檢測報告由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材料性能檢測報告。4進口材料證明進口材料需提供商檢證書、出廠合格證等。5其他相關證明文件根據(jù)材料種類和合同約定,可能需要提供的其他證明文件。質量第一原則:以保證工程質量為核心,所有進場材料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和相關規(guī)范標準。檢驗過程中應嚴格把關,杜絕不合格材料進入施工現(xiàn)場。全員參與原則:材料進場檢驗工作不是某個部門或個人的責任,而應該是全體施工人員共同參與的過程。從材料采購、運輸、存儲到使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應加強質量控制,形成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體系。預防為主原則:材料進場檢驗應注重預防,通過科學的檢驗方法和嚴格的管理措施,將質量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避免因材料質量問題導致工程質量事故。記錄完整原則:材料進場檢驗應做好詳細記錄,包括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生產日期、檢驗日期、檢驗結果、處理意見等信息,并建立完整的材料進場檢驗檔案,以備后續(xù)查閱。檢驗記錄應真實、準確、完整,并簽字確認。材料進場檢驗記錄應包含以下信息:材料名稱:持續(xù)改進原則:材料進場檢驗工作應不斷完善,通過總結經驗、分析問題,不斷優(yōu)化檢驗流程和方法,提高檢驗效率和質量,形成持續(xù)改進的良性循環(huán)。遵循以上原則,可以有效保證建設工程材料的質量,為工程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2.2檢驗責任主體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責任主體根據(jù)項目管理鏈條上的不同角色而有所區(qū)分,主要包括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以及材料供應單位。明確各方的檢驗責任有助于確保材料質量的可控性,保障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各責任主體的具體職責如下:(1)施工單位施工單位作為工程建設的執(zhí)行者,對材料進場檢驗負首要責任。其主要職責包括:檢驗計劃的編制與執(zhí)行施工單位應根據(jù)工程需求和設計文件,編制詳細的材料進場檢驗計劃,明確檢驗項目、檢驗頻率、檢驗標準和不合格品的處理流程。檢驗計劃需經監(jiān)理單位審核確認后實施?,F(xiàn)場檢驗的實施對進場的材料進行外觀、尺寸、外觀質量等方面的初步檢查。依據(jù)規(guī)范和合同約定,抽取樣品進行實驗室檢測。建立材料進場檢驗記錄,詳細記錄檢驗結果。不合格品的處理發(fā)現(xiàn)不合格材料時,需立即隔離,并按照公司質量管理制度和監(jiān)理單位指示進行退貨或替換處理。同時需分析不合格原因,并落實整改措施。施工單位還需具備相應的檢驗人員資質,如持證的質量檢驗員,確保檢驗工作的專業(yè)性和準確性。(2)監(jiān)理單位監(jiān)理單位作為工程質量的監(jiān)督者,對材料進場檢驗負監(jiān)督與確認責任。其主要職責包括:檢驗計劃的審核審核施工單位提交的材料進場檢驗計劃,確保其符合規(guī)范要求和水電站工程特點。必要時,可提出調整建議。見證檢驗與平行檢驗對關鍵材料(如鋼材、水泥、防水材料等)的進場檢驗進行見證。執(zhí)行平行檢驗,隨機抽取樣品送檢,復核施工單位檢驗結果。不合格品的認定與處理監(jiān)理工程師對檢驗結果進行確認,對不合格材料發(fā)出書面通知,并監(jiān)督施工單位落實整改措施。對嚴重不合格材料,需上報建設單位進行處理。監(jiān)理單位需配備專業(yè)的監(jiān)理工程師,具備豐富的工程經驗和材料檢驗知識,確保監(jiān)督工作的有效性。(3)材料供應單位材料供應單位作為材料的生產者或經銷商,對材料的質量負出廠責任。其主要職責包括:質量保證書的提供隨材料出廠,供應單位需提供完整的質量保證書、出廠檢驗報告及合格證等證明文件。配合進場檢驗應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要求,可派員到現(xiàn)場配合材料進場檢驗,解答相關技術問題。必要時應重新取樣送檢。不合格品的召回處理對于因供應單位責任造成的不合格材料,需承擔召回、更換和賠償?shù)认嚓P責任。材料供應單位需具備相應的生產或銷售資質,并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持續(xù)供應合格產品。(4)職責協(xié)同公式為量化各責任主體的協(xié)同效率,可采用以下責任協(xié)同公式:E其中:E為材料進場檢驗綜合效能。n為責任主體數(shù)量(文中為3類)。αi為第i類主體的權重系數(shù)(施工單位0.6,監(jiān)理單位0.3,供應單位Ri為第iQi為第i通過明確量化各方的責任,可有效提升材料進場檢驗的整體水平。?(表格:建議此處省略滿足表格樣式的Markdown)責任主體主要職責典型檢驗內容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施工單位編制檢驗計劃、現(xiàn)場檢驗、不合格品處理、人員資質管理外觀檢查、尺寸測量、抽樣送檢(如水泥凝結時間、鋼筋屈服強度)《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監(jiān)理單位審核檢驗計劃、見證與平行檢驗、不合格品認定、報告編寫對關鍵材料檢驗結果復核、見證取樣、核查質量證明文件《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GB/T50319材料供應單位提供質保書、配合檢驗、不合格品召回出廠檢驗記錄、合格證、應建設單位要求進行復檢《產品質保制度》Q/TXXXX2.3檢驗主要內容建設工程材料的進場檢驗不僅是對材料質量的直接驗證,也是確保工程質量、安全與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橋梁。以下是材料進場檢驗的具體內容:材料類別checklist檢驗重點結構材料1.混凝土抗壓強度、水化熱、配合比、氯離子含量2.鋼筋抗拉強度、屈服強度、伸長率、硫磷含量3.磚塊密度、抗壓強度、尺寸偏差、孔洞設備材料1.電機絕緣電阻、額定電壓、額定功率、電機防火等級2.泵類流量、揚程、功率、壓力、密封性能安裝材料1.管材管壁厚度、材質、連接方式、標識2.保溫材料導熱系數(shù)、密度、燃燒性能、的安裝穩(wěn)定性裝飾材料1.板材含水率、耐磨性、甲醛釋放量、粗糙度2.瓷磚抗彎強度、耐急冷急熱性能、放射性指數(shù)、平整度此外材料檢驗還包括材料的批次標識、供應商資質與授權證書、合格證、年齡較大的檢驗報告、備案檢驗、清潔度、是否存在缺陷、特殊要求等。對于進口材料,批次號和“放射性”檢測也是重要項目。為確保材料的質量滿足工程的要求,檢驗過程中應實施嚴格的抽樣程序和標準控制方法。通過物理性能、化學成分、環(huán)境適應性及病毒性風險評估等多種形式的檢驗,全面評估材料的適用性和安全性。在檢驗的同時,應對材料保存良好的記錄,這些記錄至少應保留至工程竣工驗收,并在必要時接受管理部門的檢查和審查。通過細致的檢驗流程和內容,可以有效控制材料的品質,減少工程缺陷,提高整體施工質量,確保建設工程的安全與可靠性。三、檢驗流程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是一項重要的質量控制環(huán)節(jié),旨在確保進場材料符合設計要求、規(guī)范標準及合同約定。其流程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材料信息與憑證核對進場材料應附有供應商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合格證、檢測報告等。檢驗人員首先核對材料信息與相關憑證的一致性,確保材料來源可靠、文件齊全。關鍵核對點包括: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生產日期、批號質量證明文件編號、檢測日期供應商信息與聯(lián)系XX公式示例:檢驗通過率外觀與包裝檢查對材料進行現(xiàn)場外觀檢查,重點核對包裝是否完好、有無破損、受潮等情況,同時檢查標識是否清晰、完整。檢查要點表格:檢查項目檢查內容合格標準包裝完好性、密封性無破損、無滲漏標識物品名稱、生產日期等清晰、準確外觀材料表面、尺寸等符合規(guī)范要求數(shù)量與規(guī)格核對根據(jù)采購訂單或送貨單,核對進場材料的數(shù)量、規(guī)格是否與約定一致,避免錯發(fā)、漏發(fā)等問題。數(shù)量計算公式:實際數(shù)量數(shù)量偏差率抽樣檢測對關鍵或大批量材料進行抽樣檢測,檢測項目包括物理性能、化學成分、尺寸偏差等。抽樣比例根據(jù)材料類型和標準確定。抽樣比例示例:抽樣比例典型檢測項目表格:材料類型檢測項目檢測標準混凝土壓縮強度、抗折強度GB50080等鋼筋屈服強度、伸長率GB/T1499等保溫材料導熱系數(shù)、密度GB/T3323等檢測報告與結果判定檢測完成后,整理并審核檢測報告,判定材料是否符合質量標準。合格材料方可批準使用,不合格材料應隔離存放并按程序處理。判定邏輯:合格:所有檢測指標均在標準范圍內不合格:任一指標超出標準范圍記錄與存檔對檢驗過程及結果進行詳細記錄,包括材料名稱、批號、檢驗項目、檢測數(shù)據(jù)、判定結果等,并形成電子或紙質文件存檔。關鍵記錄要素:檢驗日期、檢驗人員材料批次、數(shù)量檢測數(shù)據(jù)、判定結論通過以上流程,可以系統(tǒng)化地檢驗進場材料的質量,確保建設工程的實體質量符合要求。3.1材料運輸與卸載(1)運輸要求材料運輸應嚴格遵守以下要求,確保材料在運輸過程中的質量不受損害: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根據(jù)材料的種類、數(shù)量和特性,選擇合適的運輸車輛。例如,對于易損材料應采用封閉式車輛,對于重型材料應使用特種運輸車輛。固定與防護:運輸過程中,材料應進行有效的固定和防護,防止因車輛顛簸、轉向等原因導致材料損壞??梢允褂美K索、擋板等工具進行固定。防潮與防腐:對于易受潮、易腐蝕的材料,應在運輸前進行適當?shù)陌b(如使用防水布、防腐材料等),并在運輸過程中保持車內干燥。(2)卸載要求材料卸載應按照以下步驟和要求進行,確保卸載過程安全、高效且不影響材料質量:卸載前的準備:在卸載前,應檢查卸載現(xiàn)場的周邊環(huán)境,確保無障礙物,并通知相關人員做好準備。同時檢查運輸工具的載重情況,確保在安全范圍內。卸載過程中的防護:卸載過程中,應使用合適的工具(如叉車、卷揚機等),避免直接使用鐵鏈等硬質工具拖拉材料,防止撞傷、劃傷材料。卸載后的整理:卸載完成后,應對材料進行初步的整理,如清除灰塵、檢查有無損壞等,并按照指定的堆放區(qū)域進行分類堆放。(3)卸載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為了確保材料在卸載過程中不受到損壞,應進行以下質量控制措施:材料狀態(tài)檢查:在卸載前,應對材料的狀態(tài)進行檢查,如包裝是否完好、有無明顯損壞等。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立即停止卸載并通知運輸負責人。卸載力度控制:卸載過程中,應控制力度,避免因用力過猛導致材料損壞??梢詤⒖家韵鹿接嬎愫线m的卸載力度:F其中F為卸載力度,m為材料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取9.8m/s2),μ為摩擦系數(shù)。卸載過程記錄:應記錄材料的卸載過程,包括卸載時間、卸載工具、操作人員等信息,以便后續(xù)的質量追溯。3.1.1到貨接收與核對(1)到貨通知與準備當建設工程材料運抵施工現(xiàn)場時,首先由項目監(jiān)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對材料進行到貨接收。接收方應提前(通常提前24小時)通知供應商,并準備好相關的接收工具和記錄表格。(2)核對信息接收方應核對材料的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等信息是否與采購合同或訂單一致。具體核對項目可參見【表】。核對項目核對內容允許誤差材料名稱是否與合同/訂單一致無誤差材料規(guī)格/型號是否與合同/訂單一致無誤差材料數(shù)量實際數(shù)量與訂單數(shù)量不超過5%材料生產日期是否在保質期內查驗生產批號材料包裝是否完好無損,有無破損、泄漏無破損材料隨附文件三證是否齊全(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全部齊全(3)外觀及包裝檢查對材料的外觀進行檢查,包括有無銹蝕、變形、裂紋、污染等缺陷。包裝應完好,無破損、滲漏,且符合運輸要求。如發(fā)現(xiàn)外觀異?;虬b破損,應及時記錄并拍照,通知供應商更換或采取補救措施。(4)初步檢驗對部分材料,可在現(xiàn)場進行簡單的感官檢查或使用便攜式檢測工具進行初步檢驗。例如:對于鋼筋,可用卷尺測量直徑和間距。對于水泥,可檢查包裝袋外觀,并取樣進行細度、凝結時間等快速檢測(公式參考標準規(guī)范)。(5)記錄與簽收所有核對和檢查結果均需詳細記錄在《材料進場驗收記錄表》中,相關人員簽字確認。若發(fā)現(xiàn)任何不符合項,應立即隔離該批材料,并啟動不合格品處理流程。驗收合格率公式:驗收合格率將驗收合格的材料按類別、規(guī)格分區(qū)堆放,并做好標識,方便后續(xù)的抽樣檢驗或使用。3.1.2外觀初步檢查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時,對其進行外觀初步檢查是確保材料質量、識別非合格產品、保障施工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外觀初步檢查內容應包括運輸條件、包裝狀況、材料型號、數(shù)量以及有無損傷、破損等。進行外觀初步檢查時,項目管理人員需遵循以下具體要求:檢查前準備人員準備:指定專人負責材料外觀檢查,確保檢查人員了解檢查標準和要求。檢查工具準備:根據(jù)材料特性準備相應的測量、檢測工具,例如鋼尺、角尺、筆試等。運輸與包裝檢查運輸條件:核查運輸工具是否符合要求,記錄材料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的狀態(tài)(如干燥、通風、無振動等),并觀察是否有因運輸不當造成的損壞。包裝狀況:檢查包裝是否完好無損,包裝材料是否符合規(guī)定要求,標記和標識信息是否清晰齊全。材料核查型號與規(guī)格:核對到場材料的型號、規(guī)格、技術參數(shù)是否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數(shù)量檢查:核對材料的數(shù)量是否與入庫單、采購合同相符,是否存在短缺或多余的情況。外觀質量檢查外觀完整性:逐一觀察材料的表面狀況,檢查是否存在裂紋、脫層、變形、銹蝕等現(xiàn)象。尺寸精度:使用測量工具如鋼尺、角尺等檢驗材料尺寸是否精確匹配設計或規(guī)范要求。表面缺陷:評估材料的表面缺陷,包括磨損、污漬、劃痕等,這些缺陷可能會影響材料的使用性能。在檢查過程中,須保留詳細的檢查記錄,包括但不限于材料信息、外觀檢查情況、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處理措施。如果發(fā)現(xiàn)顯著的質量問題或與要求不符的情況,應在檢查記錄中及時做出標注,并立即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防止不合格材料進入施工現(xiàn)場。初步檢查合格的材料方可進入下一步的檢驗環(huán)節(jié),若初步外觀檢查發(fā)現(xiàn)不合格情況,需及時聯(lián)系材料供應商或相關責任方進行處理,必要時調整材料進場計劃。樣例表格:項目描述材料名稱具體材料運輸條件運輸工具、途中情況包裝狀況包裝材料、標記情況型號規(guī)格實際與要求的比較數(shù)量檢查到場數(shù)量與合同、入庫單比較外觀質量裂紋、變形、銹蝕、尺寸誤差、表面缺陷描述處理措施不合格項處理的決策3.2現(xiàn)場取樣(1)取樣原則現(xiàn)場取樣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確保取樣代表性和準確性。取樣人員應具備相應的資質和經驗,嚴格按照材料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操作。取樣應避免對材料質量造成影響,并在取樣過程中進行必要的記錄和標識。(2)取樣方法根據(jù)《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標準》(JGJ/TXXX)的要求,不同材料的取樣方法有所不同。以下為幾種常見材料的取樣方法和數(shù)量要求:序號材料類型取樣方法取樣數(shù)量公式1混凝土使用混凝土取樣器,從不同部位隨機取樣n=NA(n為取樣數(shù)量,N2鋼筋從每批鋼筋中隨機抽取,確保覆蓋不同批次和供應商每批鋼筋取樣的數(shù)量不應少于【表】的規(guī)定3水泥使用取樣鏟,從不同包裝袋中隨機取樣每袋水泥取樣的數(shù)量不應少于5kg4磚從不同垛的磚中隨機抽取,確保覆蓋不同層面每垛磚取樣的數(shù)量不應少于20塊(3)取樣工具現(xiàn)場取樣應使用適當?shù)墓ぞ?,以確保取樣的代表性和準確性。常用取樣工具包括:混凝土取樣器:用于混凝土的現(xiàn)場取樣。取樣鏟:用于水泥、砂石等散裝材料的取樣。樣品袋:用于收集和運輸樣品。(4)取樣記錄取樣過程中應進行詳細的記錄,包括取樣時間、地點、材料批次、取樣人員、取樣數(shù)量等信息。記錄表格式如下:取樣記錄表取樣時間年月日時分取樣地點材料批次取樣人員材料類型取樣數(shù)量備注(5)樣品標識樣品應進行明確的標識,包括材料類型、批次、取樣日期等信息。標識應使用不易褪色的標簽,確保在運輸和檢驗過程中樣品不被混淆。?公式參考n其中:n為取樣數(shù)量N為總方量A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取樣面積通過以上方法和要求,可以確?,F(xiàn)場取樣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為后續(xù)的材料檢驗提供可靠的樣品基礎。3.2.1取樣部位與數(shù)量確定在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過程中,取樣部位與數(shù)量的確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正確的取樣能夠確保材料的代表性,進而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以下是關于取樣部位與數(shù)量確定的具體要求:取樣部位選擇:應根據(jù)材料的性質、使用部位以及工程需求來確定取樣的具體部位。對于均勻性較好的材料,如水泥、鋼材等,取樣部位應涵蓋整批材料的各個角落,確保樣本的代表性。對于結構復雜的材料或組件,如混凝土構件、預制構件等,應根據(jù)其結構特點和使用功能,在關鍵部位進行取樣。取樣數(shù)量確定:根據(jù)材料的種類、規(guī)格、批次以及工程規(guī)模來確定取樣的數(shù)量。一般應遵循相關行業(yè)標準或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確保取樣數(shù)量能夠滿足檢驗的需求。對于大宗材料,如砂石、水泥等,應根據(jù)其總量和檢驗要求,按比例進行隨機抽樣。下表提供了某些常見建設工友啊哦呢進場檢驗時取樣部位與數(shù)量的參考:材料類別取樣部位取樣數(shù)量備注水泥各個包裝袋中隨機抽取按照總袋數(shù)的1%~5%進行抽樣根據(jù)水泥總量調整抽樣數(shù)量鋼材鋼材的端部、中部及有缺陷處按照總長度的不同比例進行分段抽樣對特殊規(guī)格鋼材需要額外關注混凝土構件不同結構部位(梁、板、柱等)每個部位至少抽取一個樣本樣本數(shù)量根據(jù)構件數(shù)量而定預制構件受力復雜部位及外觀缺陷處根據(jù)構件數(shù)量及類型決定抽樣數(shù)量確保每個類型至少有一個樣本在取樣過程中,應確保樣品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同時取樣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確保取樣的準確性和代表性。所有取樣和檢驗過程都應遵循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確保工程材料的質量和安全。3.2.2樣品標識與封存在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過程中,樣品的標識與封存至關重要,以確保材料的質量和可追溯性。以下是樣品標識與封存的具體要求和流程:(1)樣品標識標識內容:樣品標識應包括以下信息: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生產廠家生產日期采購日期供應商名稱檢驗狀態(tài)(待檢、合格、不合格)復驗批次標識方法:使用清晰的標簽或二維碼標識樣品。標識應貼在樣品容器或包裝上,確保標識內容清晰可見。標識要求:樣品標識應與樣品本身一同進場,不得分離。標識內容應準確無誤,不得隨意篡改。(2)樣品封存封存條件:封存樣品應在干燥、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進行。封存環(huán)境溫度應保持在10℃-35℃之間,濕度控制在50%RH-70%RH。封存方法:使用專用的封存袋或包裝盒對樣品進行密封。封存袋或包裝盒上應注明封存日期、樣品名稱、規(guī)格型號等信息。封存時應確保樣品容器或包裝完好無損,不得破損或泄漏。封存要求:封存樣品應與其他材料分開存放,避免相互干擾。封存樣品的保管應由專人負責,確保樣品的安全和完整。如需對樣品進行取樣檢測,應在取樣前對樣品進行重新封存,確保樣品的代表性。通過以上樣品標識與封存的要求和流程,可以有效地保證建設工程材料的質量和可追溯性,為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障。3.3送檢與委托送檢與委托是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流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核心目的是確保檢驗樣品的真實性、代表性和檢驗結果的公正性、有效性。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完成送檢與委托工作。(1)送檢準備樣品選取與封樣:施工單位應會同監(jiān)理單位(或建設單位代表)對進場材料按規(guī)定批次、數(shù)量及方法進行隨機抽樣。抽取的樣品應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該批次材料的整體質量水平。抽樣方法應符合相關材料標準及《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樣品應及時封樣,確保樣品在運輸和存放過程中不受污染、損壞或混淆。封樣應使用統(tǒng)一的封樣條,并由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或建設單位代表)雙方簽字確認,填寫樣品信息(如工程名稱、使用部位、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批號、生產廠家、取樣日期、取樣人等)。檢驗項目確定:送檢項目應根據(jù)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規(guī)范(如《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2等)及設計文件的要求確定。檢驗項目應涵蓋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標,如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耐久性能等。(2)委托檢測委托方資質:建設工程材料檢驗應由施工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機構必須通過國家或省級計量認證(CMA),并在其資質許可范圍內開展檢測工作。委托程序:施工單位應向選定的檢測機構提交《檢測委托書》,并附上必要的材料證明文件(如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生產許可證等復印件,需加蓋施工單位公章)。《檢測委托書》應明確以下信息:委托單位(施工單位)信息工程名稱、地點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信息樣品信息(名稱、規(guī)格型號、批號、數(shù)量、生產廠家等)檢測項目依據(jù)的標準、規(guī)范名稱及編號檢測項目委托日期及要求報告提交日期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樣品交接與登記:施工單位將封好的樣品及相關資料送達檢測機構。檢測機構應對樣品的數(shù)量、狀態(tài)、封樣完好性及相關資料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辦理樣品接收登記手續(xù),出具《樣品收樣單》?!稑悠肥諛訂巍窇晌蟹剑ɑ蛩蜆尤耍┖蜋z測機構接收人雙方簽字確認,一式兩份,雙方各執(zhí)一份。(3)委托信息記錄表為規(guī)范送檢與委托行為,確保信息準確可追溯,建議使用《材料送檢委托信息記錄表》。工程名稱工程編號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委托日期年月日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生產廠家批號/生產日期使用部位代表數(shù)量樣品數(shù)量樣品狀態(tài)□完好□有異?!跗渌麢z測依據(jù)標準序號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標準判定依據(jù)123委托單位(蓋章)檢測機構(收樣章)送樣人聯(lián)系XX接收人聯(lián)系XX(4)注意事項嚴禁“先檢測后送樣”或“虛假送樣”,確保樣品與實際進場材料一致。檢驗項目的確定應符合強制性條文及規(guī)范要求,不得漏檢。委托的檢測機構應與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在合同或協(xié)議中約定,或經其認可。檢測機構應在約定或規(guī)定的時限內出具檢測報告,并對檢測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施工單位應妥善保管檢測委托資料及檢測報告,作為工程竣工資料的一部分。3.3.1檢驗委托手續(xù)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流程與要求中,檢驗委托手續(xù)是確保材料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下是具體的步驟和要求:(1)檢驗委托書的編制目的:明確檢驗的目的、范圍、依據(jù)和要求,確保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內容:包括檢驗項目、檢驗方法、檢驗標準、檢驗周期等關鍵信息。格式:應符合相關法規(guī)和標準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國家或行業(yè)規(guī)定的格式。(2)檢驗委托書的提交方式:可以通過書面形式(如信函、電子郵件)提交,也可以采用電子數(shù)據(jù)交換(EDI)等方式。時間:應在材料進場前完成提交,以便及時安排檢驗工作。(3)檢驗委托書的審核責任:由建設單位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機構負責審核檢驗委托書的內容。程序:對檢驗委托書進行形式審查,確保其符合相關規(guī)定;必要時,可以進行實質審查,了解檢驗項目的具體要求。(4)檢驗委托書的確認確認:在收到檢驗委托書后,檢驗機構應進行確認,并出具相應的確認文件。記錄:應詳細記錄確認過程,包括確認日期、確認人、確認內容等。(5)檢驗委托書的存檔存檔:將檢驗委托書及相關確認文件進行妥善保存,以備后續(xù)查詢和審計。保密:對于涉及商業(yè)秘密或其他敏感信息的檢驗委托書,應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6)檢驗委托書的變更與撤銷變更:如因特殊情況需要變更檢驗委托書,應及時通知原委托方,并重新辦理相關手續(xù)。撤銷:如檢驗委托書被撤銷或終止,應按照相關規(guī)定處理相關文件,并做好記錄。3.3.2樣品遞交樣品遞交是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流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后續(xù)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本節(jié)將詳細闡述樣品遞交的具體流程與要求。(1)樣品遞交的流程樣品遞交的具體流程如下:樣品制備:按照相關標準或合同約定的方法制備樣品。樣品制備應確保樣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樣品標識:在樣品制備完成后,應對樣品進行清晰、準確的標識。標識內容應包括:材料名稱生產廠家生產批號進場日期送檢單位送檢人樣品封裝:樣品封裝應使用符合要求的包裝材料,確保樣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污染或損壞。封裝材料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填寫送檢單:填寫《材料進場檢驗送檢單》,詳細記錄樣品信息,包括樣品名稱、數(shù)量、制備日期、封裝方式等。遞交樣品:將封裝好的樣品和送檢單一同遞交至實驗室檢驗人員。遞交時應注意以下事項:樣品封裝應完好,無破損或污染。送檢單填寫應清晰、完整,無涂改。遞交時應與實驗室檢驗人員進行樣品信息的核對,確保樣品與送檢單信息一致。簽收記錄:實驗室檢驗人員接收樣品后,應填寫《樣品簽收記錄》,記錄樣品接收時間、樣品狀態(tài)等信息,并由遞交人和接收人簽字確認。(2)樣品遞交的要求為確保樣品遞交過程的規(guī)范性和有效性,應滿足以下要求:樣品代表性:樣品應能代表整個批次材料的質量,制備過程中應避免人為因素對樣品的影響。樣品完整性:樣品在封裝和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完整,不得有破損或污染。標識清晰:樣品標識應清晰、準確,便于后續(xù)檢驗和追溯。送檢單填寫規(guī)范:送檢單應填寫完整、清晰,無涂改,確保信息準確無誤。及時遞交:樣品制備完成后應盡快遞交至實驗室,避免樣品因長時間放置而發(fā)生變化。核對確認:遞交樣品時應與實驗室檢驗人員進行樣品信息的核對,確保樣品與送檢單信息一致。以下為樣品簽收記錄的示例表格:樣品簽收記錄送檢單位:送檢日期:樣品名稱:生產廠家:生產批號:樣品數(shù)量:送檢人:接收人:接收時間:樣品狀態(tài):3.4檢驗過程檢驗過程是建設工程材料進場質量控制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必須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檢驗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樣品采集樣品采集應遵循隨機、均勻、代表的原則,確保采集的樣品能夠真實反映材料的質量狀況。采樣方法應依據(jù)《公路工程地質試驗規(guī)程》(JTGEXXX)或《建筑材料取樣方法》(GB/TXXX)等標準執(zhí)行。?【表】樣品采集要求材料類別采樣數(shù)量(kg)最小顆粒尺寸(mm)采樣方法水泥4≤10系統(tǒng)采樣法鋼筋10150分層采樣法瀝青2≤2隨機采樣法防水材料550分區(qū)采樣法(2)樣品制備采集的樣品應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制備,包括破碎、混勻、縮分等步驟。樣品制備過程應嚴格控制環(huán)境條件,避免樣品受潮或污染。?【公式】樣品縮分公式m其中:m2m1k為縮分次數(shù)(3)實驗檢測樣品制備完成后,應按照材料特性選擇合適的檢測項目進行實驗檢測。檢測項目包括物理性能、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等。實驗方法應依據(jù)國家或行業(yè)標準進行,常見檢測項目及方法見【表】。?【表】常見檢測項目及方法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標準編號密度烘干法GB/T14685粒度分析篩析法JTGEXXX抗壓強度荷載試驗GB/T17671化學成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GB/T14671(4)結果判定實驗檢測結果應與材料的標準要求進行對比,判斷材料是否合格。判定方法通常采用統(tǒng)計質量分數(shù)(p)表示,計算公式如下:?【公式】統(tǒng)計質量分數(shù)公式p其中:p為合格率(%)n為檢測總樣本數(shù)n1材料合格判定的標準通常為:p≥(5)檢驗記錄檢驗過程中,應詳細記錄樣品采集、制備、實驗檢測、結果判定等所有信息,形成完整的檢驗記錄。檢驗記錄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材料名稱、規(guī)格、產地采樣日期、采樣人實驗室名稱、實驗日期檢測項目、實驗數(shù)據(jù)、結果判定檢驗記錄應存檔備查,以備后續(xù)質量追溯。通過以上檢驗過程,確保進場材料的質量符合工程要求,為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3.4.1實驗室操作規(guī)范實驗室操作規(guī)范是材料進場檢驗流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確保材料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實驗室操作應遵循的具體規(guī)范:樣品接收和標識樣品接收:確保材料樣本在到達實驗室時完好無損,并且附帶必要的質量證明文件和標識標記。樣品標識:對每批次樣品進行唯一標識,包括樣品編號、進場日期、供應商信息等。樣品存儲儲存條件:根據(jù)需要檢測的材料特性,控制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其他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儲存,避免樣品損壞或變質。安全措施:確保樣品存儲區(qū)域安全,防止被盜、污染或未經授權的訪問。樣品制備制備規(guī)范:按照相應的標準或檢測規(guī)程中的規(guī)定準備樣品,確保每次檢測的樣品都是從同一批次中隨機取樣,確保代表性。樣態(tài)轉換:如果需要,將大批量樣品轉換為檢測所需的合適尺寸或樣態(tài)。樣品檢測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和設備:依據(jù)材料特性和檢驗標準,選用合適的檢測方法和檢測設備。標準操作程序:操作人員應遵守嚴格的標準操作程序(SOP),確保檢測過程的準確性。質量控制:定期進行內部質量控制,包括使用標準參照樣品進行對照實驗和實驗室間比對。結果記錄和報告數(shù)據(jù)記錄:準確無誤地記錄每次檢測的數(shù)據(jù)和相關信息,包括操作者、檢測時間、環(huán)境條件等。結果分析:結合樣本特性、檢測方法和實驗室條件,對檢測結果進行科學分析。出具報告:按照要求生成檢測報告,確保報告的準確性、清晰度和完整性。文件記錄和保存文件記錄:建立系統(tǒng)的文件和記錄管理系統(tǒng),確保所有與檢測相關的文件和記錄都得到妥善保存。文件保存期限:遵循相關法規(guī)和標準,確定文件和記錄的保存期限,并妥善進行存儲和歸檔。通過嚴格遵循上述實驗室操作規(guī)范,可以有效提高材料進場檢驗的準確性、公正性和可靠性。這一段落帥終龍工業(yè)項目的標準操作流程進行了簡明扼要的闡述,并利于后續(xù)擴展其他更多操作指南內容。3.4.2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1)數(shù)據(jù)記錄要求進場檢驗過程中產生的原始數(shù)據(jù)應按照以下要求進行記錄:記錄方式原始數(shù)據(jù)應采用紙質表格或電子文檔形式進行記錄,確保記錄清晰、準確、完整。電子記錄應使用規(guī)定的數(shù)據(jù)管理系統(tǒng)或軟件進行錄入。記錄內容記錄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材料名稱及規(guī)格生產廠名及出廠日期檢驗項目及標準檢驗結果(包括合格/不合格)檢驗人員及檢驗日期表格規(guī)范數(shù)據(jù)記錄應采用標準化的表格形式,以下為示例:序號材料名稱及規(guī)格生產廠名出廠日期檢驗項目檢驗標準檢驗結果檢驗人員檢驗日期1普通硅酸鹽水泥32.5ABC水泥廠2023-10-01強度測試≥32.5MPa合格張三2023-10-022碎石(5-20mm)XYZ石料廠2023-10-03粒徑分布5-20mm合格李四2023-10-03數(shù)據(jù)保存記錄的原始數(shù)據(jù)應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不應少于材料的質保期及工程竣工驗收后2年。(2)數(shù)據(jù)處理要求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對檢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合格率、不合格項分布等指標。公式如下:合格率(%)=(合格樣本數(shù)/總樣本數(shù))×100%不合格數(shù)據(jù)處理對于不合格材料,應進行以下處理:重新檢驗:對不合格材料進行二次檢驗,確認是否仍不合格。淘汰:確認不合格的材料應予淘汰,并記錄淘汰原因及流向。返廠:根據(jù)合同約定,不合格材料應通知生產廠返廠處理。數(shù)據(jù)追溯建立材料數(shù)據(jù)追溯系統(tǒng),確保每一批材料的檢驗數(shù)據(jù)可查證。追溯信息應包括:材料批次號供應商信息檢驗記錄處理結果記錄審核檢驗記錄應定期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包括數(shù)據(jù)準確性、完整性及規(guī)范性。審核應由非檢驗人員進行,審核結果應記錄并存檔。通過規(guī)范的data記錄與處理,可以有效確保建設工程材料的質量控制,為工程質量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支持。3.5結果判定(1)檢驗結果判定標準材料進場檢驗結果根據(jù)檢驗項是否符合設計文件、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規(guī)范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判定。判定標準應明確具體,確保檢驗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主要判定依據(jù)包括:設計文件要求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規(guī)范(如《建筑材料驗收規(guī)范》GB50300等)行業(yè)標準及地方標準本項目技術規(guī)范及驗收細則(2)合格判定當進場材料的所有檢驗項目均符合上述判定依據(jù)的要求時,該批次材料判定為合格,允許進場使用。Xi表示第iSi表示第in表示檢驗項目的總數(shù)示例:某批次鋼筋進場,檢驗了屈服強度、伸長率、重量偏差三項指標。根據(jù)國家標準GB1499.XXX,《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要求,屈服強度不低于屈服強度標準值(如fyk=360MPa),伸長率不低于伸長率標準值(如δ5=17%),重量偏差在允許范圍內。若該批次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365MPa≥360MPa,伸長率實測值18%≥17%,重量偏差符合標準要求,則判定該批次鋼筋合格。(3)不合格判定當進場材料的任一項檢驗項目不符合上述判定依據(jù)的要求時,該批次材料判定為不合格,不得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處理:隔離存放:對不合格材料進行明顯標識,并移至不合格品區(qū)隔離存放,防止誤用。原因分析:組織相關人員對不合格原因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如供應商問題、運輸損壞、儲存不當?shù)龋?。書面記錄:詳細記錄不合格材料的信息(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批號、不合格項目、檢驗數(shù)據(jù)等),并由檢驗人員、監(jiān)理工程師簽字確認。處置措施:根據(jù)不合格程度和合同約定,采取以下一種或多種措施:退貨:書面通知供應單位退貨。重新檢驗:若不合格情況允許重新檢驗(如允許一定的返工或調整),可按程序進行重新檢驗。若重新檢驗全部合格,則重新判定為合格;若仍有不合格項,則最終判定為不合格。降級使用:經設計單位批準,在滿足安全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可降級使用。廢棄:對嚴重不合格或無法降級使用的材料,進行廢棄處理,并做好記錄和監(jiān)督,防止流入市場。檢驗結果判定后,應進行如下記錄與標識:記錄:在《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記錄表》中清晰記錄每項檢驗結果(合格/不合格)、判定結論、相關人員簽字及日期。標識:對合格材料粘貼“合格”標識;對不合格材料粘貼“不合格”標識,并寫明不合格項目。標識應清晰、牢固。常用材料進場檢驗結果判定匯總表示例:材料名稱規(guī)格檢驗項目標準限值檢驗結果判定結論備注熱軋帶肋鋼筋Φ16屈服強度≥360MPa365MPa合格伸長率≥17%18%合格重量偏差±5%-2.5%合格……………水泥P.O42.5強度≥42.5MPa48.5MPa合格安定性合格合格合格負壓法/沸煮法檢驗終凝時間≤6.5h6.0h合格……………?總判定結論:該批次材料合格/不合格通過明確的檢驗結果判定流程與要求,確保進場材料的質量達標,為工程建設的質量奠定堅實基礎。3.5.1實驗結果匯總(1)匯總內容與要求在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整個實驗過程中,所有單項實驗的結果均需進行系統(tǒng)性的匯總。匯總工作應在所有實驗項目完成后立即進行,確保實驗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為后續(xù)的材料使用決策提供可靠依據(jù)。匯總內容主要包括:材料基本信息: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生產廠家、生產日期、進場批次等。實驗項目及參數(shù):根據(jù)材料特性選取的實驗項目(如強度測試、標號實驗、化學成分分析等),以及相應的實驗參數(shù)。實驗環(huán)境條件:實驗時的溫度、濕度、氣壓等環(huán)境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實驗結果記錄:每個實驗項目的具體實驗數(shù)據(jù)和計算結果,包括直接讀取的原始數(shù)據(jù)和經過處理的計算數(shù)據(jù)。實驗結果判定:根據(jù)相關標準或規(guī)范,對每個實驗結果進行合格性判定。匯總要求: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必須真實、準確、完整,不得隨意修改或刪除。實驗結果判定必須依據(jù)現(xiàn)行有效的設計文件、規(guī)范、標準進行,確保判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匯總報告應采用統(tǒng)一的格式,便于查閱和管理。匯總報告應經檢驗人員簽字確認,并加蓋檢驗單位公章。(2)匯總表格示例以下是一個實驗結果匯總表格的示例,實際應用中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生產廠家生產日期進場批次實驗項目實驗參數(shù)實驗結果記錄實驗結果判定水泥P.O42.5XX公司2023-01-01B001抗壓強度28天抗壓強度實驗值:52.5MPa,計算值:52.5MPa合格顯微結構分析光學顯微鏡觀察顆粒分布均勻,無未完全反應物合格鋼筋HRB400YY公司2023-02-15C002屈服強度屈服強度測試實驗值:400MPa,計算值:400MPa合格伸長率伸長率測試實驗值:16%,計算值:16%合格石子5-20mmZZ公司2023-03-01D003空隙率水煮法測試實驗值:42%,計算值:41.8%合格壓碎值壓碎值實驗實驗值:17.5%,計算值:17.6%合格(3)匯總公式在實驗結果匯總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計算公式。例如,在計算水泥的強度時,可采用以下公式:R其中:(4)匯總報告編寫匯總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封面:報告標題、編號、編寫單位、編寫日期等。目錄:報告的主要內容和頁碼。材料基本信息:材料的詳細描述,包括名稱、規(guī)格、生產廠家、生產日期、進場批次等。實驗項目及參數(shù):所有進行的實驗項目和相應的實驗參數(shù)。實驗結果匯總表:采用表格形式,詳細記錄每個實驗項目的實驗結果記錄和實驗結果判定。實驗結果分析: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說明材料的質量狀況,是否存在不合格項目,以及可能的原因分析。結論及建議:根據(jù)實驗結果,對材料的使用提出結論和建議。編寫要求:報告語言應簡潔、明了,避免使用歧義或模糊的詞匯。報告內容應真實、客觀,反映實際的實驗情況。報告格式應規(guī)范,便于閱讀和理解。通過以上步驟,可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匯總工作科學、規(guī)范、高效,為建設工程材料的質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3.5.2合格性評定在建筑材料的進場檢驗過程中,合格性評定是確保材料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下是合格性評定的流程與要求:不合格材料的處理1.1不合格材料的標識對于經檢驗發(fā)現(xiàn)不合格的材料,應立即標識,確保其在現(xiàn)場有明確的區(qū)分標志,防止誤用。1.2不合格材料的隔離所有不合格材料應被隔離存放,與合格材料分開進行管理和存儲,避免不同質量材料混淆。1.3不合格材料的退場如情況允許,不合格材料應退至原供應商,并能有效追蹤材料的來源和流向。同時需與供應商協(xié)商補償問題和責任歸屬,若無法退場,應進行記錄并商定處理方式。1.4不合格材料的替代在必要時,可以選用合格的同類替代產品,須經重新檢驗確認其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并辦理相應的替換手續(xù)。合格性評審記錄2.1合格材料評審表對通過檢驗的材料,應填寫“合格材料評審表”,詳實記錄材料的供應商、規(guī)格型號、檢驗狀態(tài)、檢驗結果、合格日期等信息,確保材料的相關信息可追溯。序號供應商名稱材料規(guī)格型號批號檢驗狀態(tài)檢驗日期檢驗結果合格日期1某某供應商某型號鋼材批號001已檢驗2023-05-15合格2023-05-202某某供應商某型號工程砂批號002已檢驗2023-05-16合格2023-05-212.2不合格材料評審表對經檢驗認定不合格的材料,填寫“不合格材料評審表”,明確記錄不合格原因、處理方式和責任單位等信息。序號供應商名稱材料規(guī)格型號批號不合格描述處理方式處理日期責任單位1某某供應商某型號鋼材批號002強度不足隔離存放并退貨2023-05-17供應管理部2某某供應商某型號水泥批號003過期退回供應商并記錄2023-05-18倉儲管理部材料進場合格性評價報告在材料進場后,應進行綜合評價,出具“材料進場合格性評價報告”,報告中應包含以下內容:3.1材料進場數(shù)量清單列出所有進場材料的種類、規(guī)格、數(shù)量,以及每種材料的總用量統(tǒng)計。3.2材料檢驗記錄匯總將所有已完成的檢驗報告,按照材料種類、供應商、批次等信息進行匯總整理。3.3合格材料使用范圍明確合格材料的庫存位置和使用范圍,確保合格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得到正確使用。3.4不合格材料處理情況詳細說明不合格材料的處理方式,包括隔離、退場、替換等措施,并附上相關表格和商務信息。各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上述流程與要求進行材料進場檢驗,確保所有用于建設工程的材料均滿足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四、主要材料檢驗要求為確保建設工程材料的質量,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所有進場的主要材料必須嚴格按照以下要求進行檢驗:檢驗依據(jù)主要材料的檢驗應依據(jù)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規(guī)范、設計文件以及合同約定。常見的檢驗依據(jù)包括但不限于:國家及行業(yè)標準(如GB/T、JGJ系列標準)行業(yè)規(guī)范(如《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設計文件中的材料規(guī)格、性能指標材料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合格證、檢測報告檢驗項目與頻次主要材料的檢驗項目和頻次應根據(jù)材料的重要性、工程特點及合同約定確定。一般可分為出廠檢驗和進場復驗,具體要求如下表所示:材料類別檢驗項目出廠檢驗進場復驗備注水泥強度等級、細度、凝結時間、安定性必須合格每200t或每批次應見證取樣鋼筋材質證明、力學性能(抗拉、屈服)、尺寸公差必須合格每60t或每批次重點檢查是否為合格鋼材、是否偽劣產品預應力筋強度等級、延伸率、尺寸公差、包裝與儲存條件必須合格每10t或每批次注意防銹、防機械損傷混凝土外加劑外觀、密度、pH值、含量必須合格每批次重點檢測減水劑、早強劑的性能防水材料材質證明、延伸率、抗壓強度、耐熱度必須合格每20㎡或每批次多組分材料需核對配比說明檢驗方法與判定主要材料的檢驗方法應采用標準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檢驗結果判定應符合以下公式及標準:標準要求:檢驗結果抽樣判定:當材料檢驗結果符合標準要求時,可判定該批次材料合格;若不合格,應按標準規(guī)定的加倍取樣復檢,復檢結果仍不合格則不得使用。檢驗記錄與處置所有檢驗過程和結果應詳細記錄在《材料進場檢驗記錄表》中,包括:材料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生產日期、供應商信息檢驗項目、試驗數(shù)據(jù)、合格判定檢驗人員、見證人、檢驗日期檢驗不合格的材料應按照以下流程處置:隔離存放:不合格材料應立即移至指定隔離區(qū),標識清晰。原因分析:由技術負責人組織分析不合格原因。處置方式:根據(jù)不合格程度,可采用退貨、更換批次、技術處理(如重新加工)等方式。記錄存檔:所有處置過程均需詳細記錄并存檔備查。檢驗合格的材料方可進入下道工序使用,并應建立材料追溯體系,確保質量可追溯。4.1水泥類材料檢驗在建設工程中,水泥類材料是基礎和關鍵的材料之一,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對水泥類材料的進場檢驗尤為關鍵,以下是水泥類材料檢驗的詳細流程和要求:(1)檢驗準備在水泥材料進場前,需提前通知質量檢查部門,確保檢驗工作及時展開。準備必要的檢驗工具和設備,如稱量工具、試驗模具、混凝土攪拌設備等。(2)材料核對檢查水泥的包裝標識,確認品牌、強度等級、生產日期等信息。對水泥進行數(shù)量核對,確保進貨數(shù)量與訂單相符。(3)外觀檢查觀察水泥的顏色,正常情況下應為灰白色。檢查水泥是否有結塊、受潮現(xiàn)象。查看包裝是否完好,有無破損、滲漏等情況。(4)物理性能檢驗抽樣進行物理性能測試,包括抗壓強度、抗折強度等。抽樣比例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確保樣本的代表性。(5)化學性能檢驗對水泥進行化學分析,檢測其化學成分是否符合標準。特別是對水泥中的有害物質含量進行檢測,如硫化物、氯化物等。(6)合格判定根據(jù)檢驗結果,對照國家標準及合同條款,判斷水泥材料是否合格。若檢驗結果不符合要求,需對整批材料做不合格處理,并通知供應商進行處理。?【表】:水泥類材料檢驗指標及要求檢驗指標要求判定標準抗壓強度符合國家標準及合同要求不低于標準值抗折強度符合國家標準及合同要求不低于標準值外觀檢查無結塊、無受潮等異?,F(xiàn)象觀察檢查結果化學成分分析符合國家標準及合同要求檢測報告的數(shù)值符合標準范圍………………公式:注意事項:在檢驗過程中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避免水泥粉塵對人員的傷害。檢驗結果需詳細記錄并保存,以備后續(xù)查驗。若發(fā)現(xiàn)不合格材料,需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并嚴格按照不合格品處理程序進行處理。4.2鋼材及制品檢驗鋼材及制品是建設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其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壽命。因此對鋼材及制品進行嚴格的進場檢驗至關重要,以下是鋼材及制品檢驗的流程與要求:(1)檢驗流程材料入庫驗收:供應商需按照相關規(guī)定提供合格證明、質量保證書等文件,倉庫管理人員對文件進行審核,同時對實物進行驗收。抽樣檢驗:根據(jù)GB/TXXX《金屬材料和金屬制品的腐蝕程度通用方法》進行抽樣檢驗。物理性能測試:對鋼材進行拉伸試驗、彎曲試驗、沖擊試驗等,以檢驗其力學性能?;瘜W成分分析:通過光譜分析、化學分析等方法,對鋼材的化學成分進行檢測。金相組織檢查:通過光學顯微鏡等設備,觀察鋼材的金相組織,判斷其質量。表面質量檢驗:對鋼材表面進行目視檢查、無損檢測等,確保表面無裂紋、銹蝕等現(xiàn)象。合格判定:根據(jù)以上檢驗結果,對鋼材及制品進行合格判定,確保其滿足相關標準和設計要求。(2)檢驗要求檢驗依據(jù):應依據(jù)國家相關標準、行業(yè)規(guī)范以及設計文件進行檢驗。檢驗方法:應采用合適的檢驗方法和設備,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結果記錄:對檢驗結果進行詳細記錄,包括取樣日期、取樣地點、取樣人員、試驗人員等信息。不合格品處理:對于不合格的鋼材及制品,應及時進行標識、隔離和處理,防止其進入施工現(xiàn)場。追溯體系:建立完善的質量追溯體系,確保鋼材及制品的質量問題可以追溯到具體批次和供應商。培訓與考核:對檢驗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其專業(yè)技能和檢驗水平;同時,組織考核,確保檢驗人員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4.2.1力學性能檢測力學性能檢測是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旨在驗證材料是否滿足設計文件及相關標準規(guī)定的力學指標,確保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本部分主要涵蓋檢測項目、抽樣規(guī)則、試驗方法及結果判定等內容。檢測項目力學性能檢測項目應根據(jù)材料類型、設計要求及現(xiàn)行標準確定,常見材料的檢測項目如下表所示:材料類別檢測項目執(zhí)行標準鋼筋(熱軋帶肋/光圓)屈服強度(Rel)、抗拉強度(Rm)、伸長率(A)、彎曲性能GB/T228.1、GB/T1499.2鋼結構用鋼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沖擊韌性(V型缺口,低溫或常溫)GB/T1591、GB/T2975混凝土試塊立方體抗壓強度(fcu)、軸心抗壓強度(fcp)、抗折強度(fftm)GB/T50081、GB50204連接件(螺栓、焊縫)螺栓預拉力、扭矩系數(shù)、焊縫拉伸/彎曲強度GB/T3098.1、JGJ81防水卷材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不透水性、耐熱性GB18218、GB50207抽樣規(guī)則抽樣應遵循隨機性、代表性和科學性原則,具體要求如下:批量劃分:同一生產廠家、同一批次、同一規(guī)格型號的材料為一個檢驗批,批量大小應符合標準規(guī)定(如鋼筋每批≤60t,混凝土每批≤100m3)。抽樣數(shù)量:按標準規(guī)定的最小抽樣數(shù)量執(zhí)行,例如:鋼筋:每批取2根,每根切取拉伸和彎曲試件各1組(每組3根)?;炷粒好?00盤或每100m3取1組(3塊試塊)。抽樣方法:從不同部位隨機抽取,避免人為偏差,并記錄抽樣位置、時間及人員。試驗方法力學性能試驗需在符合要求的試驗室進行,采用標準化的試驗設備和操作流程:試驗設備:萬能試驗機(精度±1%)、壓力試驗機、沖擊試驗機等,設備需定期校準。試件制備:按標準尺寸加工試件(如鋼筋拉伸試件標距L?=5d或10d),確保表面平整、無缺陷。試驗條件:溫度:常溫試驗為(23±5)℃,低溫試驗按設計溫度執(zhí)行。加載速率:如鋼筋拉伸試驗的應變速率控制在0.005~0.008/s。公式示例:屈服強度計算:Rel其中Fe為屈服力(N),S抗拉強度計算:Rm其中Fm結果判定檢測結果需與設計值及標準要求對比,判定規(guī)則如下:合格判定:所有試件的檢測結果均滿足標準及設計文件要求時,判定該批材料力學性能合格。不合格處理:若某項指標不合格,允許對不合格項目加倍抽樣復檢,復檢合格則判定為合格。復檢仍不合格或多項指標不合格時,該批材料不得使用,并作退場處理。數(shù)據(jù)記錄:試驗報告需包含試件信息、試驗條件、原始數(shù)據(jù)、計算結果及判定結論,并由試驗員、審核員簽字確認。注意事項標準更新:檢測方法及判定標準應優(yōu)先采用最新版本的國家或行業(yè)標準。見證取樣:涉及結構安全的材料(如鋼筋、混凝土),需由監(jiān)理單位見證取樣送檢。追溯性:材料進場時需留存質量證明文件(如質保書、合格證),檢測結果與文件信息需一致。通過嚴格的力學性能檢測,可有效杜絕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保障結構安全與工程質量。4.2.2化學成分分析?目的化學成分分析的目的是確定材料中各組成元素的質量和含量,為材料的質量控制提供依據(jù)。?方法化學成分分析通常采用化學分析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和光譜法等。具體方法應根據(jù)材料的性質和要求選擇。?步驟樣品制備:將待測材料進行粉碎、研磨,使其達到適合分析的粒度。稱取樣品:準確稱取適量的樣品。溶解樣品:將稱取的樣品溶解于適當?shù)娜軇┲?。滴定或稱重:使用滴定法或重量法對溶解后的樣品進行分析。計算結果:根據(jù)分析結果計算各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詳細記錄分析過程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包括樣品制備、稱量、溶解、滴定或稱重等步驟。結果判定:根據(jù)分析結果判斷材料的化學成分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注意事項在分析過程中,應確保操作的準確性和重復性,避免誤差的產生。對于特殊材料或復雜成分的材料,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分析結果應與標準值進行比較,以確保材料的質量符合要求。對于不合格的材料,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防止影響工程質量。?結論化學成分分析是建設工程材料進場檢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科學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材料的質量和性能,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質量。4.3磚、砌塊類檢驗(1)檢驗目的本部分旨在對進場的磚、砌塊類建筑材料進行質量檢驗,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以及規(guī)范規(guī)定,為后續(xù)施工提供合格的建筑材料保障。(2)檢驗依據(jù)檢驗工作應嚴格遵循以下標準和規(guī)范:《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3)《普通磚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JGJ/T9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GB8239)《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GB/T15229)《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T11968)相關設計文件及施工內容紙要求(3)檢驗項目與要求3.1一般要求材料外觀檢查:磚、砌塊外觀應平整、棱角分明、無裂縫、掉皮、脫釉、起砂等現(xiàn)象。小砌塊外觀應棱角清晰、無破損、無consultar現(xiàn)象。尺寸偏差檢查:磚、砌塊的尺寸偏差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項目尺寸允許偏差(mm)燒結普通磚長度±3燒結普通磚寬度±2燒結普通磚厚度±2小砌塊長度±3小砌塊寬度±2小砌塊高度±2強度檢驗:抽樣方案:每批進場磚、砌塊,按1000塊為一批,隨機抽取10塊進行抗壓強度檢驗。檢驗方法:將抽取的樣品送至具備CMA資質的試驗室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合格判定:所抽樣品的平均強度不得低于產品的強度等級,且任何單塊樣品強度不得低于強度等級的85%。計算公式:平均強度其中fi為第i塊樣品的抗壓強度,n3.2化學成分檢驗適用范圍:對加氣混凝土砌塊、混凝土小火磚等需要進行化學成分檢驗的材料。檢驗項目:主要檢測有害物質含量,如氯化物、硫酸鹽、放射性等。檢驗方法:采用化學分析或專用檢測設備進行。合格標準:各項化學指標應符合GB8239或GB/T11968中規(guī)定的限值要求。(4)檢驗結果處理合格材料:檢驗合格的材料應辦理《材料檢驗合格單》,方可用于施工。不合格材料:經檢驗發(fā)現(xiàn)不合格材料,應及時隔離存放,并通知采購部門處理。對不合格材料可進行重新取樣檢驗,若仍不合格,應清退出場。記錄存檔:所有檢驗記錄應按批次整理存檔,存檔時間不少于2年。(5)注意事項所有檢驗項目應在材料進場后3天內完成,特殊情況需縮短周期。檢驗過程中,應確保樣品的代表性和完好性,避免二次損傷。試驗人員應持證上崗,并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通過上述檢驗流程,確保磚、砌塊類材料的質量滿足工程要求,為建筑施工提供可靠保障。4.3.1密度、強度檢測(1)檢測目的密度和強度是衡量建筑材料物理力學性能的關鍵指標,直接關系到工程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密度檢測主要用于確定材料單位體積的質量,強度檢測則評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變形和破壞的能力。本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科學的檢測方法,確保進場材料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為后續(xù)施工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支撐。(2)檢測依據(jù)密度和強度檢測應嚴格按照以下標準執(zhí)行:《建筑材料試驗方法標準》(GB/T17671)《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砌體材料強度試驗方法》(GB/T50736)項目設計文件及相關技術規(guī)范(3)檢測設備及儀器常用檢測設備及儀器包括:檢測項目設備名稱精度要求使用規(guī)范密度檢測烘箱±1℃按標準溫度(如混凝土為105℃±5℃)進行干燥處理量筒0.1mL準確量取試件體積電子天平±0.1g精確測量試件質量強度檢測混凝土抗壓試驗機±1%F.S.試件尺寸、養(yǎng)護條件需符合標準要求萬能試驗機±1%F.S.用于金屬材料、砌體等其他材料的強度測試鋼筋拉伸試驗機±1%F.S.測定屈服強度、抗拉強度等指標(4)檢測流程4.1密度檢測取樣:按照標準比例從進場材料中抽取代表性試樣,每組試樣質量通常為XXXg。干燥處理:將試樣置于烘箱中,恒溫105℃±5℃烘干至恒重(連續(xù)兩次稱量差異小于0.1%)。質量測量:精確測量干燥后試樣的質量m。體積測量:采用排水法(量筒法)或幾何法測量試樣的體積V。計算:密度ρ計算公式:ρ單位:kg/m3。4.2強度檢測以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為例:試件制備:標準尺寸(150mm×150mm×150mm)試塊,按設計配合比制作,每組3個試塊。養(yǎng)護:標準養(yǎng)護條件(20℃±2℃,相對濕度95%以上)養(yǎng)護28d。加載測試:將養(yǎng)護好的試塊置于抗壓試驗機上,按標準速率(0.3-0.5MPa/s)加載直至破壞。數(shù)據(jù)記錄:記錄每個試塊的破壞荷載P,計算抗壓強度f:f其中A為試塊受壓面積(0.0225m2),單位:MPa。(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