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nèi)外文言文閱讀-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原卷版)_第1頁
課內(nèi)外文言文閱讀-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原卷版)_第2頁
課內(nèi)外文言文閱讀-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原卷版)_第3頁
課內(nèi)外文言文閱讀-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原卷版)_第4頁
課內(nèi)外文言文閱讀-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分類匯編(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6課內(nèi)外文言文閱讀4(原卷版)

十七、20212022學(xué)年上海市建青實驗學(xué)校高三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王維傳

①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開元九年進(jìn)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聞。與弟縉俱有俊

才,博學(xué)多藝亦齊名,圉門友悌,多士舉之。歷右拾遺、監(jiān)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

居母喪,柴毀骨立,殆不勝喪。服隔,拜吏部郎中。

②祿山陷兩都,玄宗出幸,維扈從不及,為賊所得。維服藥取?、?,偽稱喑病。祿山

素憐之,遣人迎置洛陽,拘于普施寺,迫以偽署。祿山宴其徒于凝碧宮,其樂工皆梨園

弟子、教坊工人。維聞之悲惻,潛為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

花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辟\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維以《凝碧詩》聞于行在,

肅宗嘉之。會縉請削己刑部侍郎以贖兄罪,特宥之,責(zé)授太子中允。

③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昆仲宦游兩都,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

席迎之,寧王、薛王待之如師友。維尤長五言詩書畫特臻其妙筆蹤措思參于造化;而創(chuàng)

意經(jīng)圖,即有所缺;如山水平遠(yuǎn),云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

樂圖》,不知其名,維視之曰:“《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好事者集樂工按之,一

無差,咸服其精思。

④維弟兄俱奉佛,盾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得宋之問藍(lán)田別墅,

在柳口;桐水周于舍下,別漲竹洲花塢,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

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乾元二年七月卒。

(選自《舊唐書》,有刪削)

【注】①?。褐嗅t(yī)學(xué)病名。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多士舉之()

(2)服圜()

17.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1)周口友悌()

A.婦女所居之處B.指宮廷C.指婦女、妻子D.指家庭

(2)盾常蔬食()

A.居住的地方B.儲存C.平時D.處于

18.把第②段畫線部分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維服藥取痢,偽稱喑病。祿山素憐之,遣人迎置洛陽,拘于普施寺,迫以偽署。

19.第③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biāo)識出來。

維尤長五言詩書畫特臻其妙筆蹤措思參于造化

20.安史之亂結(jié)束后,唐肅宗寬恕并重新任用王維。請根據(jù)全文內(nèi)容,探究唐肅宗這樣

對待王維的原因。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輛川圖》①記

(元)劉因

①是圖,唐、宋、金源諸畫譜皆有評識者,謂惟李伯時《山莊》可以比之,口維平

生得意畫也。癸酉之春,予得觀之。江山雄勝,草木潤秀,使人徘徊撫卷而忘倦,浩然

有結(jié)廬終焉之想,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物之移人觀者如是,而彼方以是自嬉者,固宜

疲精極思而不知其勞也。

②嗚呼!古人之于藝也,適意玩情而已矣。若畫,則非如書計樂舞之可為修己治人

之資,則又所不暇而不屑為者。魏晉以來,雖或為之,然而如閻立本②者,已知所以自

恥矣。維以清才位通顯,而天下復(fù)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畫師自居,其人品已不

足道。然使其移繪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則亦不至于陷賊而不死,

茍免而不恥,其紊亂錯逆如是之甚也!豈其自負(fù)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節(jié),將處己

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議者。

③予特以當(dāng)時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貴之所以虛左而迎,親王之所以師友而待者,

則能詩能畫、背主事賊之維輩也。如顏太師③之守孤城、倡大義,忠誠蓋一世,遺烈振

萬古,則不知其作何狀,其時事可知矣。后世論者,喜言文章以氣為主,又喜言境因人

勝。故朱子謂維詩雖清雅,亦萎弱少氣骨。程子謂綠野堂④宜為后人所存,若王維莊,

雖取而有之,可也。

④嗚呼!人之大節(jié)一虧,百事涂地,凡可以為百世之甘棠⑤者,而人皆得以芻狗之。

彼將以文藝高逸自名者,亦當(dāng)以此自反也。

(有刪削)

[注]①《輛川圖》:唐代王維的畫作。②閻立本:唐初著名畫家。他曾經(jīng)告誡他的孩子:

“勿習(xí)此末技?!雹垲佁珟煟杭搭佌媲洹0彩分畞y時,他起兵抵抗。④綠野堂:唐人裴

度的別墅。裴度平定藩鎮(zhèn)叛亂有功。⑤甘棠:指官吏值得稱頌的政績。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豈B.蓋C.然D.且

22.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本文寫法上特點的一項是()。

A.敘議結(jié)合B.用典簡明C.托古諷今D.詼諧夸張

23.請分析對比手法在第③段論述中的作用。

24.本文第②③段的議論銜接緊湊、層層深入,請就此加以分析。

25.劉因的同鄉(xiāng)劉果讀完本文后又查閱了《舊唐書?王維傳》部分相關(guān)內(nèi)容(見前一篇

文言文),對劉因的觀點不完全贊同,打算寫一段話與劉因討論,請你替劉果寫下這段

話(不必用文言寫,不超過200字)。

十八、20212022學(xué)年上海市松江一中高三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秦良玉

①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硅宣撫使馬千乘。萬歷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從征播州,

良玉別統(tǒng)精卒五百裹糧自隨。明年正月二日,賊乘官軍宴,夜襲。良玉夫婦首擊敗之,

追入賊境,連破七寨,大敗賊眾,為南川路戰(zhàn)功第一。賊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

為部民所訟,痍死云陽獄,良玉代領(lǐng)其職。

②良玉為人夠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yán)峻,每行軍發(fā)令,戎

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yuǎn)近所憚。

③崇禎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詔勤王,出家財濟餉。莊烈帝優(yōu)詔褒美,召見

平臺,賜良玉彩幣羊酒,賦四詩旌其功。會四城復(fù),乃命良玉歸。七年二月,賊陷夔州,

圍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羅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馬家寨,斬首六百,追敗之,

奪汝才大蠢,擒其渠副。賊勢漸衰。

④當(dāng)是時,督師楊嗣昌盡驅(qū)賊入川。川撫邵捷春提弱卒二萬守重慶,所倚惟良玉及

張令二軍。綿州知州陸遜之罷官歸,捷春使摻營壘,見良玉軍整,心異之。良玉為置酒,

語遜之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婦人,受國思,誼應(yīng)死,獨恨與邵公同死耳?!边d之問

故,良玉曰:“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駐重慶僅三四十里,而遣張令守黃泥洼,殊失地利。

賊據(jù)山巔,俯瞰吾營。鐵騎建甑下,張令必破。令破及我,我敗尚能救重慶急乎?且督

師以蜀為壑,無愚智知之。邵公不以此時爭山奪險,令賊無敢即我,而坐以設(shè)防,此敗

道也。”遜之深然之。已而捷春移營大昌,監(jiān)軍萬元吉亦進(jìn)屯巫山,與相應(yīng)援。

⑤其年十月,張獻(xiàn)忠連破官軍,良玉偕張令急扼之,挫其鋒。會令為賊所殖,良玉

趨救不克,轉(zhuǎn)斗復(fù)敗,所部三萬人略盡。乃單騎見捷春,請曰:“事急矣,盡發(fā)吾卒,

可得二萬。我自縻其半,半飾之官,猶足辦賊?!苯荽阂娝貌c已左,而倉無見糧,謝

其計不用。良玉乃嘆息歸。

⑥張獻(xiàn)忠盡陷楚地,將復(fù)入蜀。良玉圖全蜀形勢,上之巡撫陳士奇,請益兵守十三

隘,士奇不能用。復(fù)上之巡按劉之勃,之勃許之,而無兵可發(fā)。十七年眷,獻(xiàn)忠遂長驅(qū)

犯夔州。良玉馳援,眾寡不敵,潰。及全蜀盡陷,良玉慷慨語其眾曰:“吾以一孱婦蒙

國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賊哉!”悉召所部約日:“有從賊者,族無赦!”

乃分兵守四境。賊遍招土司,獨無敢至石碗者。后獻(xiàn)忠死,良玉竟以壽終。

⑦贊日:秦良玉一土舍婦人,提兵裹糧,崎嶇轉(zhuǎn)斗,其急公赴義有足多者。彼仗鉞

臨戎,縮月肉觀望者,視此能無愧乎!

(節(jié)選自《明史?秦良玉傳》)

15.解釋下列加點詞含義。

(1)為人俾膽智()(2)急公赴義有足多者()

16.結(jié)合文意,為下列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1)賦四詩旌其功()

A.識別B.發(fā)揮C.旌旗D.表彰

(2)捷春使以營壘()

A.壓制B.按照C.巡視D.制止

17.第⑥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biāo)識出來。

吾以一孱婦蒙國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賊哉

18.把第⑤段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會令為賊所殖,良玉趨救不克,轉(zhuǎn)斗復(fù)敗,所部三萬人略盡。

19.對于秦良玉的建議,為何第④段“遜之深然之”,而第⑤段捷春“謝其計不用”?

20.下文材料與上文《明史》的選材內(nèi)容及寫法有何不同?請推斷其原因。

二月二十辛未,羅汝才掠信陽,尋陷光州?!畮浨亓加癜l(fā)兵援夔州,萬元

吉與之合。按天啟元年,敵攻沈陽,諸將吳文杰、周敦吉等救之,石柱司秦邦屏先率兵

渡河,諸營繼進(jìn),邦屏戰(zhàn)死。

三月,四川藺賊奢崇明倡亂,遂據(jù)重慶府,已而復(fù)陷遵義,一方震驚。石柱宣撫司

掌印女官秦良玉勤王,時敵厚遺秦氏,求其助兵,秦氏斬使留銀,進(jìn)兵圍重慶。

夫沈陽戰(zhàn)死,邦屏烈矣,抑男也。至良玉,不過一女子耳。昔圍重慶,今援夔州,

其忠勇不愈于須眉者哉!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卷之二》)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左仲郛浮渡詩序

姚鼐

①江水既合彭蠡,過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壽春、合肥以傅

淮陰地皆平原曠野,與江淮極望,無有瑰偉幽邃之奇觀。獨吾郡潛、霍、司空、械眠、

浮渡各以其勝出名于三楚。而浮渡瀕江倚原,登陟者無險峻之阻,而幽深奧曲,覽之不

窮。是以四方來而往游者,視他山為尤眾。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皆以發(fā)天地之秘,

其情性闔辟,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

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往游者眾,則未知旦暮而歷者,幾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

間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隱榛莽土石之間,寂歷空港,更數(shù)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發(fā)

耶?余嘗疑焉,以質(zhì)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將往游焉,他日當(dāng)與君俱?!庇嘣唬骸爸Z?!?/p>

②及今年春,仲郛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歸,出詩一編,余取觀之,則凡

山之奇勢異態(tài),水石摩蕩,煙云林谷之相變滅,悉見于其詩,使余恍惚若有遇也。蓋仲

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

③昔余嘗與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積虛浮素,云水郁

藹,中流有微風(fēng)擊于波上,發(fā)聲浪浪,磯旖薄涌,大魚皆旁然而躍。諸客皆歌乎,舉酒

更醉。余乃慨然日:“他日從容無事,當(dāng)裹糧出游。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

循塞上而西,歷恒山、太行、大岳、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后登岷、

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

客有戲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戶輒有難色,尚安盡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應(yīng)。今

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嘗一往,誠有如客所譏者。嗟乎!設(shè)余一旦而獲攬宇宙之在,

快平生之志,以間執(zhí)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誰共此哉?

【注】左仲郛:字仲郭,安徽桐城人。浮渡:山名。該文是姚鼐為好友仲郭游浮渡山所

作詩集寫的序。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焉B.哉C.乎D.耶

22.對第①段劃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

A.要想領(lǐng)略自然的奧秘需要與萬物冥然相合。

B.只有放浪形骸的人才能與萬物相通。

C.天下山水都能與人的意趣相通。

D.缺乏意趣的人不能領(lǐng)略大自然的勝景。

23.與本文其他部分相比,第③段畫線部分的語言很有特點,請選擇一個角度加以賞析。

24.有人認(rèn)為作者在文末處才提“浮渡”是巧寫,是名家的手筆。請試作分析。

十九、20212022學(xué)年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

第一篇同松江一中的秦良玉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陸宮保適園記m

明?陳繼儒

①東坡云:“山川風(fēng)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贝松七m山川風(fēng)月者也。余謂

園之界限,不在大小,以目與足所到為界?!炯住考倭铑摺⒇U?,扶攜而游,目不及

赴,足不及領(lǐng),雖有園,無園矣?!疽摇吭O(shè)以常人而埒夸父之步,離婁之睫,則園于頃

刻判為大小?!颈咳粓@之權(quán)在目與足,而目與足之權(quán)在我。【丁】在我者不適,則雖

大士之千目,韋馱之日繞四部洲而行不止,于目于足何有口。

②先生解學(xué)士之綬東歸,治園二畝以息躬。樹無行列,石無位置,獨一小閣出于樹

杪竹條之間,玲瓏翕張,以收四面勝。先生籃輿造之,日偕魚鳥,相與詠歌以共適其中。

蓋世之雕鏤奇麗之觀,先生淡而不御,如逃三公,而共云物之變幻,草木之郁蒸。則若

先生之學(xué)問名節(jié),日引月長,所謂生則惡可以已者也。先生以我適園而不以園適我,故

杖履所至,雖撮土卷石,宛若五岳礪而五湖帶口。

③今先生八十余矣,垂老而神明不衰,其目與足矯若少年,而又與性之善適者會,

則先生之婆娑偃仰于是園也,豈減香山之池上,司馬之獨樂哉。嘻!古今之園多矣,然

皆化為落葉蔓草,而惟二公之荒坡遺跡,至今人稱之,將無為世所欣慕者不獨在園乎!

知此而后可與先生談適園口。

注釋:[1]陸宮保,指陸炳,明代松江府人。母為明世宗乳娘。官至太保,因稱宮保。

他曾保全一些文人士大夫,也曾結(jié)交權(quán)臣嚴(yán)嵩,積財百萬,莊園遍四方。

21.可分別填入第①、②、③段方框處的詞語是()

A.矣,焉,哉B.矣,哉,焉C.焉,矣,哉D.哉,焉,矣

22.小松在檢索文獻(xiàn)時,發(fā)現(xiàn)“非園之俄大俄小也,目與足所到異也?!本湮催x入本文。

現(xiàn)要將這幾句放入本文中,最合理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23.對文章第②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陸先生辭官歸隱后回鄉(xiāng)開辟適園,時而休息,時而躬耕其中。

B.陸先生在適園盡賞奇麗美景,體會天人合一,躲避公卿造訪。

C.陸先生認(rèn)為應(yīng)該停止那些生活中令人憎惡的欲望,加強修養(yǎng)。

D.陸先生能夠“以我適園”,所以即使地方狹窄也能有山河之感。

24.文本緊緊圍繞“適”字行文,層層推進(jìn),變幻多姿,請分析其思路。

二十、20212022學(xué)年上海市青浦高級中學(xué)高三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

閱讀下義,完成小題。

①史浩,字直翁,明州堇B縣人。紹興十四年登進(jìn)士第。三十年,除權(quán)建王府教授。

會金主亮犯邊,下詔親征。時兩淮失守,建王抗疏請率師為前驅(qū)。浩力言:“太子不可

將兵。”王大感悟,立俾浩草奏,請扈睥以供子職,辭意懇到。高宗方怒,覽奏意頓釋,

知奏出于浩,曰:“真王府官也?!奔榷钪惺逃穮擒榔蛞曰首訛樵獛?,先視師。

上亦欲令王遍識諸將,遂扈理如建康。

②三十二年,孝宗受禪,遷翰林學(xué)士。張浚將圖恢復(fù),浩與之異議,浩奏:“先為

備御,是謂良規(guī)。儻聽淺謀之士,興不教之師,謂之恢復(fù)得乎?”隆興元年,拜尚書右

仆射,首言趙鼎、李光之無罪,岳飛之久冤,宜復(fù)其官爵,祿其子孫。悉從之。

③先是浩因城瓜洲自遣太府丞史正志往視之正志與浚論辯。十朋亦疏史正志咫用,

并及浩自是不召者十三年。起知紹興府。持母喪歸,服闋,知福州。五年,復(fù)為右丞相。

樞密都承旨王井建議以殿、步二司軍多虛額,請各募三千人充之。已而殿前司輒捕市人,

被掠者多斷指,示不可用。軍人怙眾,因奪民財。浩奏:“盡釋所捕,而禽軍民首喧啜

者送獄?!豹z成議罪,欲取兵民各一人梟首以徇。浩曰:“始釁者軍人也,軍法從事固

當(dāng)。若市人特與抗斗爾,可同罰乎?'等死,死國可乎?'是豈軍人語。"上怒曰:''是

比朕為秦二世也。”尋求去,拜少傅。

④十年,請老,除太保致仕。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浩喜薦人才,

嘗擬陳之茂進(jìn)職與郡,上知之茂嘗毀浩,曰:“卿豈以德報怨耶?”浩曰:“臣不知有

怨,若以為怨而以德報之,是有心也?!蹦獫鸂钔跏笮惺?,詆浩尤甚,浩薦濟掌內(nèi)制,

蓋其寬厚類此。

(節(jié)選自《宋史?史浩》)

【注】①扈睥:指隨侍、護(hù)衛(wèi)皇帝出行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津其子孫(2)上知之茂嘗毀浩

17.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十朋亦疏史正志理用

A.依附勾結(jié)B.與……成為朋友C.與人攀比D.與人同列

18.第③段畫曲線部分?jǐn)嗑渥钫_的一項是()

A.先是/浩因城瓜洲白遣太府丞/史正志往視之/正志與浚論辯。

B.先是/浩因城瓜洲/白遣太府丞史正志往視之/正志與浚論辯。

C.先是浩因城瓜洲1/白遣太府丞史正志/往視之正志/與浚論辯。

D.先是浩因城瓜洲/白遣太府丞史正志/往視之/正志與浚論辯。

19.把第③段畫直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始畔者軍人也,軍法從事固當(dāng)。若市人特與抗斗爾,可同罰乎?

20.第②段中,“淺謀之士”是誰?史浩為什么說此人是淺謀之士?

21.依據(jù)相關(guān)事跡,概括史浩的主要品質(zhì)。

相關(guān)事跡史浩的品質(zhì)

為趙鼎等人伸冤(1)

建議軍人與市民不可同罰(2)

舉薦陳之茂、莫濟(3)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復(fù)魯絮非書(節(jié)選)

(清)姚鼐

①鼐聞天地之道,陰陽剛?cè)岫?。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陰陽剛?cè)嶂l(fā)()。惟

圣人之言,統(tǒng)二氣之會而弗偏。然而《易》、《詩》、《書》、《論語》所載,亦間有

可以剛?cè)岱忠?。值其時其人,告語之體,各有宜也。自諸子而降,其為文無有弗偏者。

其得于陽與剛之美者,則其文如霆,如電,如長風(fēng)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

奔騏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鐵;其于人也,如憑高視遠(yuǎn),如君而朝萬眾,如鼓

萬勇士而戰(zhàn)之。其得于陰與柔之美者,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fēng),如云,如霞,如煙,

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鵑之鳴而入寥廓。其于人也,謬乎其如嘆,

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

以殊焉。

②且夫陰陽剛?cè)?,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氣有多寡進(jìn)細(xì)①,則品次億萬,以至于不

可窮,萬物生焉。故曰:“一陰一陽之為道?!狈蛭闹嘧?,亦若是也。糅而偏勝可也;

偏勝之極,一有一絕無,與夫剛不足為剛,柔不足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

子聞樂,以為聲歌弦管之會爾;茍善樂者聞之,則五音十二律,必有一當(dāng),接于耳而分

矣。夫論文者,豈異于是乎?宋朝歐陽、曾公②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歐公能

取異己者之長而時濟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觀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學(xué)

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陳理義必明當(dāng);布置取舍,繁簡廉肉③不失法;吐辭雅馴④,不

蕪而已。古今至此者,蓋不數(shù)數(shù)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

也。先生以為然乎?

[注]①維(chfl):通“黜”,退。②曾公:指宋代散文家曾鞏。③廉肉:《禮記?樂

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jié)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笨追f達(dá)疏云:“廉,

謂廉棱,肉,謂肥滿?!北扔黠L(fēng)格峻峭硬瘦和豐滿潤澤。④雅馴:典雅,順暢。古人多

稱文辭善于修飾為“雅馴”。

22.可填入第①段括號處的虛詞是()

A.哉B.矣C.也D.耳

23.對第①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rèn)為文章是天地的精華,是由陰陽剛?cè)嵘l(fā)而來的。

B.作者認(rèn)為只有圣人的話才能使陰陽剛?cè)嶂畾鈺隙黄H。

C.作者認(rèn)為四書五經(jīng)中也偶爾有剛?cè)峥梢韵喾值那闆r。

D.作者極力贊頌具有陽剛之美的文章,而認(rèn)為陰柔的文章不免讓人感到悲哀。

24.對第②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從古到今能夠?qū)⒌览碚f明白,布局結(jié)構(gòu)有法度,語言典雅的文章并不太多,但這還

不是最好的文章。

B.從古到今能夠?qū)⒌览碚f明白,布局結(jié)構(gòu)有法度,語言典雅的文章已經(jīng)是最好的文章

了。

C.人們學(xué)習(xí)寫文章,重要的是要將道理說明白,布局結(jié)構(gòu)有法度,語言要典雅,這才

是最好的文章。

D.人們學(xué)習(xí)寫文章,首先要將道理說明白,然后再考慮結(jié)構(gòu)和語言,才能寫出好文章。

25.對第①段畫線句加以賞析。

二十一、20212022學(xué)年上海市崇明中學(xué)高三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秦士錄

(明)宋濂

①鄧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長七尺,雙目有紫棱,開合閃閃如電。能以力雄人,

鄰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市門石鼓,十人舁,弗能舉,兩手持之行。然好

使酒,怒視人,人見輒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則必得奇辱?!?/p>

②一日,獨飲酒樓,蕭、馮兩書生過其下,急牽入共飲。兩生素賤其人,力拒之。

弼怒日:二君終丕我叢,一必殺君!—E■走山澤耳.,一丕能忍君苦也!”兩生不得已,從之。

弼自據(jù)中筵指左右揖兩生坐呼酒歌嘯以為樂。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鏗然鳴。

兩生雅聞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日:“勿走也!弼亦粗知書,君何至相視如涕唾?今

日非速君飲,欲少吐胸中不平氣耳。四庫書從君問,即不能答,當(dāng)血是刃。"兩生日:

“有是哉?”遽摘七經(jīng)數(shù)十義扣之,弼歷舉傳疏,不遺一言。復(fù)詢歷代史,上下三千年,

如貫珠。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兩生相顧慘沮,不敢再有問。弼索酒,被發(fā)

跳叫日:“吾令耳壓倒老生矣!古著學(xué)在養(yǎng)氣,令人一服儒衣,一反奄奄欲絕,徒欲馳騁

文墨,一兒撫二世豪.杰?!撕慰稍?!此何可哉!君等休矣L”兩生素負(fù)多才藝,聞弼言,

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歸詢其所與游,亦未嘗見其挾冊呻吟也。

15.解釋加點字。

(1)即不能答,當(dāng)皿是刃()(2)遽摘七經(jīng)數(shù)十義扣之()

16.選擇合適的釋義:鄰牛方斗不可擘()

A.分出勝負(fù)B.分開C.冒犯D.斥責(zé)

17.選擇合適的釋義:反竄竄欲絕()

A.恢恢欲睡的樣子B.情緒低下的樣子C.反感的樣子D.氣息微弱的

樣子

18.第②段畫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biāo)識出來。

弼自據(jù)中筵指左右揖兩生坐呼酒歌嘯以為樂。

19.把第②段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勿走也!弼亦粗知書,君何至相視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飲,欲少吐胸中不平氣耳。

20.面對兩書生,鄧弼先后采用了不同的說話方式、語氣,請就第②段兩處劃波浪線的

句子分析其不同之處。

21.簡要概括鄧弼的人物特征。

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

菜園院佛殿記

曾鞏

①慶歷八年四月,撫州菜園僧可棲,得州之人高慶、王明、饒杰相與率民錢為殿于

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來乞予文以為記。

②初,菜園有籍于尚書,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踐之,求屋室居人焉,

無有也??蓷?,則喜曰:“是天下之廢地也,人不爭,吾得之以老,斯足矣?!彼煲?/p>

醫(yī)取資于人,而即其處立寢廬、講堂、重門、齋庖之房、棲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

之。獨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為,乃使其慶、明、杰持簿乞民間,有得輒記之,微

細(xì)無不受。浸漸積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棲之來居至于此,口十年矣。

③吾觀佛之徒,凡有所興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專,不肯茍成,不求速效,

故善以小致大,以難致易,而其所為,無一不如其志者,豈獨其說足以動人哉?其中亦

有智然也。若可棲之披攘經(jīng)營,摘摭①纖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其所以自致

者,豈不近是哉?噫!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學(xué)者又善殖之如此。至于世儒,習(xí)圣

人之道,既自以為至矣,及其任天下之事,則未嘗有勤行之意,堅持之操,少長相與語

日:“茍一時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為教化之漸,而待遲久之功哉!”相薰以此,故

歷千余載,雖有賢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間也。

④由是觀之,反不及佛之學(xué)者遠(yuǎn)矣。則彼之所以盛,不由②此之所自守者衰歟?與之

記,不獨以著其能,亦愧吾道之不行也已。曾鞏記。

(選自中華書局版《曾鞏集》)

【注】①摘摭:采取,采集。②由,同“就”,猶如,就是。

22.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虛詞正確的一項是()

A.乃B.竟C,則D.蓋

23.對第②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菜園并非無主之地,在尚書省有登記。

B.菜地長滿草木,牛羊隨意踐踏,大家都不愿意住在這里。

C.可棲和尚靠行醫(yī)籌錢,建造了一系列的寺廟建筑。

D.可棲還讓他的門徒到處化緣,涓滴畢受,才成就了這番功業(yè)。

24.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賞析第③段畫線句的表達(dá)效果。

25.聯(lián)系第③段具體內(nèi)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得出“彼之所以盛,不由此之所自守者衰軟”

的結(jié)論的。

二十二、20212022學(xué)年上海市川沙中學(xué)高三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①董應(yīng)舉,字崇相,閩縣人。萬歷二十六年進(jìn)士。除廣州教授。與稅監(jiān)李鳳爭學(xué)傍

端地,鳳舍人馳騎文廟前,繁其馬,用是有名。

②遷南京國子博士,再遷南京吏部主事。召為文選主事。歷考功郎中,告歸。起南

京大理丞。四十六年閏四月,日中黑子相斗。五月朔,有黑日掩日,日無光。時遼東撫

順已失,應(yīng)舉言:“日生黑青,乃強敵侵凌之征。亟宜勤政修備,以消禍變?!币驐l上

方略。帝置不省。

③天啟改元,再遷太常少卿,督四夷館。二年春,陳急務(wù)數(shù)事,極言天下兵耗民離,

疆宇日蹙,由主威不立,國法不行所致。帝以為應(yīng)舉知兵,令專任較射演武。

④已,上言保衛(wèi)神京在設(shè)險營屯。遂擢應(yīng)舉太仆卿兼河南道御史,經(jīng)理天津至山海

屯務(wù)。應(yīng)舉以責(zé)太重,陳十難十利,帝悉敕所司從之。乃分處遼人萬三千余戶于順天、

永平、河間、保定,詔書褒美。遂用公帑六千買民田十二萬余畝,合閑田凡十八萬畝,

廣募耕者,畀工縻、田器、牛種,浚渠筑防,教之藝稻,農(nóng)舍、倉廨、場圃、舟車畢具,

費二萬六千,而所收黍麥谷五萬五千余石。廷臣多論其功,就進(jìn)右副都御史。天津葛沽、

故有水陸兵二壬應(yīng)舉奏令屯田以所入充歲餉電利益興。

⑤五年六月,朝議以屯務(wù)既成,當(dāng)廣鼓鑄。乃改應(yīng)舉工部右侍郎,專領(lǐng)錢務(wù),開局

荊州。尋議給兩淮鹽課為鑄本,命兼戶部侍郎,并理鹽政。應(yīng)舉至揚州,疏請厘正鹽規(guī),

議商人補行積引,增輸銀視正引之半,為部議所格。應(yīng)舉方奏析,而巡鹽御史陸世科惡

其侵官,劾之,魏忠賢傳旨詰讓,御史徐揚先遂希指再劾,落職閑住。

⑥應(yīng)舉好學(xué)善文。其居官,慷慨任事;在家,好興利捍患。比沒,海濱人祠祀之。

《明史?列傳第一百三十》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裝其馬()(2)尋議給兩淮鹽年為鑄本()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1)教之茗稻()

A.六藝B.種植C.技能D.區(qū)分

(2)為部議所格()

A.阻止B.推究C.糾正D.格斗

17.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日生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