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2£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通用)
專題07:古詩詞鑒賞之對比閱讀(練習)
一、基礎模擬練二、真題實戰(zhàn)練三、重難創(chuàng)新練
L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
初發(fā)白河(其二)
[明]歸有光3
胡風刮地起黃沙,三月長安不見花,
卻憶故鄉(xiāng)風景好,櫻桃初熟正還家。
【注】①歸有光,字熙甫,明朝,蘇州人,著名文學家。
詩中第一句"胡風刮地起黃沙”與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首句“北風卷地白草折",在寫景抒情方面
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分析。
【答案】兩者分別運用"刮"和"卷"寫出了風來勢猛,通過"黃沙""白草"表現(xiàn)出了北地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都運
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為下面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作鋪墊。
【導語】這首邊塞思鄉(xiāng)詩以"胡風黃沙"的雄渾意象開篇,與尾聯(lián)"櫻桃初熟”的江南風物形成強烈反差。歸有
光巧妙運用岑參式的邊塞筆法,在"風沙蔽天"與"長安無花"的蒼涼中,暗藏"茄妒之思"。結句"正還家"三字
尤為精警,將戍邊之苦與歸鄉(xiāng)之切熔鑄成含蓄深婉的意境。
【詳解】本題考查詞句賞析及對比閱讀。
在歸有光的《初發(fā)白河(其二)》中,"胡風刮地起黃沙"一句中的"刮"字極具力量感,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狂
風迅猛地席卷大地的態(tài)勢,仿若能讓人真切感受到那股強勁的風力,呼嘯著撲面而來。"黃沙”點明了風沙漫
天的惡劣景象,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天地間一片混沌,可視度極低,行人艱難前行,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與不適感,描繪出北地荒蕪、環(huán)境艱苦的畫面。詩人身處此地,內(nèi)心的漂泊之感、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安與排
斥油然而生,借由這狂猛的風沙之景,抒發(fā)了自己初到長安時內(nèi)心的孤寂與愁緒,也為后文回憶故鄉(xiāng)的美
好、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埋下伏筆。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里,“北風卷地白草折"一句,"卷"字同樣突顯了北風的凜冽與強勁,仿佛
有一雙無形卻有力的大手,將大地之上的一切肆意擺弄。"白草折"細致入微地刻畫了北風的威力,堅韌的白
草在北風面前都不堪一擊,紛紛折斷,可見環(huán)境之嚴苛。這不僅展現(xiàn)了塞外邊疆獨特而惡劣的自然風貌,
更讓讀者體會到戍邊將士們所處環(huán)境的艱難困苦。詩人借此景,一方面表達了對友人遠行塞外艱難處境的
擔憂,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自己長期身處此地的思鄉(xiāng)念親之情,為全詩送別友人的不舍與感慨以及個人的復
雜情思奠定了基調(diào)。
綜上,兩首詩的開篇之句,雖描繪的具體景致不同,一為黃沙漫天,一為白雪皚皚,但都憑借極具表現(xiàn)力
的動詞和具有典型特征的景物,精準地勾勒出北地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都運用借景抒情的寫法,達成了異曲
同工之妙。
2.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小題。
【甲】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乙】
春殘
陸游
石鏡山前送落暉,春殘回首倍依依。
時平壯士無功老,鄉(xiāng)遠征人有夢歸。
苜蓿①苗侵官道合,蕪菁②花入麥畦稀。
倦游自笑催頹甚,誰記飛鷹醉打圍③。
【注釋】①苜(mCi)蓿(xu):草名,又名金花菜,為馬飼料的一種。②蕪(wU)菁(jTng):又名蔓菁,
俗稱大頭菜,開黃花。③打圍:即圍獵。此句是懷念自己在漢中時的那段豪邁放縱的生活。
對以上兩首詩歌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甲詩頷聯(lián)通過"爭"表現(xiàn)早鶯爭搶向陽樹枝的活躍,體現(xiàn)初春生機;"啄"描繪燕子銜泥筑巢的忙碌,動
態(tài)中見春意。
B.乙詩頷聯(lián)承接首聯(lián)中的"春殘""回首","無功"與"有夢"相對,情味凄然,抒寫報國無門之嘆和思念家
鄉(xiāng)之情。
C.兩首詩頸聯(lián)都描寫春景,甲詩"漸欲"寫出花草茂盛的樣子;乙詩描寫苜蓿長得旺盛,故有“苗侵官道
合”的景象。
D.甲詩從春色湖光中,體現(xiàn)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乙詩描寫春殘景物,詩人把情、景、事,昔和今
和諧地結合起來。
【答案】C
【導語】甲詩《錢塘湖春行》以靈動筆觸繪早春湖景,早鶯新燕、亂花淺草盡顯盎然生機,洋溢喜悅;乙
詩《春殘》借春殘之景,抒壯士無功、鄉(xiāng)遠難歸之愁,今昔對比,盡顯沉郁悲涼。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辨析。
C.有誤,結合甲“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可知,此時花僅"漸欲"盛放(即將盛開),草剛"才能"
沒蹄(剛長到能遮住馬蹄),體現(xiàn)的是初春花草初萌的狀態(tài),而非"花草茂盛"。由此可知,甲詩頸聯(lián)"漸欲"
寫的是花草即將茂盛的趨勢,而非"茂盛的樣子";
故選C。
3.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小題。
【甲】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乙】
千里思
鄭錫①
渭水通胡苑,輪臺望漢關。帛書秋海斷,錦字夜機②閑。
旅夢蟲催曉,邊心雁帶還。唯余兩相思,一夕度關山。
【注釋】①鄭錫:唐朝鄧寶年間進士,官至吏部員外。②機:原意是弩機,代指武器。
下面對兩首詩詞的理解和分析不E頻的一項是()
A.兩首詩詞都描寫邊塞景象。甲詞中的"邊聲""長煙""落日""孤城"表現(xiàn)了塞外的壯闊風光,渲染了邊地
的悲涼氛圍。乙詩用"通"和"望"連接四個地方,表明詩人與中原距離遙遠。
B.甲詞中"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表達了將軍與征夫思鄉(xiāng)卻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復雜而又矛盾
的情緒。
C.乙詩寫“蟲鳴""催曉",以動襯靜,渲染了凄涼孤寂的氛圍,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凄苦之情。
D.兩首詩詞的尾句都很好地表現(xiàn)了作品的中心,即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歸鄉(xiāng)的焦慮與急切心理。
【答案】D
【導語】甲詞《漁家傲?秋思》繪邊塞秋景之異,融思鄉(xiāng)與報國矛盾,蒼涼悲壯;乙詩《千里思》借"渭水""輪
臺”等意象,以"蟲催曉""雁帶還"寫盡邊塞相思之苦,語言凝練,情感深沉,盡顯征人愁緒。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辨析。
D.有誤,結合甲"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可知,甲詞尾句既含思鄉(xiāng)之情,更突出因"燕然未勒"(功業(yè)未建)
而"歸無計”的無奈,并非單純"歸鄉(xiāng)的焦慮與急切"。結合乙"唯余兩相思,一夕度關山"可知,乙詩尾句側(cè)重
兩地相思的深沉,未體現(xiàn)"歸鄉(xiāng)的焦慮與急切";
故選D。
4.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
【甲】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乙】
村行
宋?王禹傅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①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②,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③葉落胭脂色,養(yǎng)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④似吾鄉(xiāng)。
注釋:①野興: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樂趣。②籟:大自然的聲響。③棠梨:杜梨,又名白梨、
白棠。落葉喬木,木質(zhì)優(yōu)良,葉含紅色。④原樹:原野上的樹。原,原野。
下面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詩的"早鶯""新燕"與乙詩的"菊初黃""棠梨葉落"都點明時令為早春。
B.甲詩頷聯(lián)"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以"爭""啄"二字,展現(xiàn)早春生命復蘇的動態(tài)美。
C.乙詩頸聯(lián)"棠梨葉落胭脂色,養(yǎng)麥花開白雪香"通過色彩與嗅覺的交織,描繪山村暮景的斑斕與生機。
D.甲詩尾聯(lián)"最愛湖東行不足"體現(xiàn)詩人對西湖的沉醉;乙詩尾聯(lián)"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表達出詩人對家鄉(xiāng)
的思念。
【答案】A
【導語】《錢塘湖春行》以早鶯、新燕、亂花等意象勾勒西湖早春生機,盡顯陶醉;《村行》借菊黃、棠
梨、養(yǎng)麥繪山村秋景,前寫野興悠然,后由景生情,抒發(fā)思鄉(xiāng)惆悵,皆情景交融,各具韻味。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辨析。
A.有誤,結合"菊初黃""棠梨葉落胭脂色"可知,菊花初黃、棠梨葉紅是秋季景象;結合"早鶯""新燕""淺草"
可知,甲詩描繪的是早春景色。由此可知,"都點明時令為早春"表述錯誤;
故選Ao
5.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
【甲】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乙】
西村
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zhuǎn)馬,數(shù)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①。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②黃昏。
【注釋】①醉墨痕:酒后題詩留下的痕跡。②耿:微明的樣子。
下面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聯(lián)以勸說的口吻,寫農(nóng)家豐年殷勤待客的情誼,間接抒寫自己做客時的感受。
B.乙詩頸聯(lián)前句從聽覺角度襯托西村的幽靜,后句從視覺角度流露對往昔的追憶。
C.兩首詩內(nèi)容不同,乙詩側(cè)重自然風光,甲詩除此以外更側(cè)重山村的風土人情和風俗。
D.兩首詩都表達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和贊美,同時在景物描寫中都暗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答案】D
【導語】兩首詩均寫鄉(xiāng)村,甲詩以“山重水復”的自然哲思與"春社衣冠”的民俗風情,展現(xiàn)鄉(xiāng)村生機與人情美;
乙詩聚焦"亂山桃源""林風禽語”的清幽之景,兼及舊跡回憶,風格更顯含蓄淡遠。二者皆抒對田園的熱愛,
甲詩理趣盎然,乙詩純以景勝,各有妙境。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辨析。
D.有誤,結合甲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知,詩句通過山水交織的自然景象,蘊含了“困境
中蘊含希望"的人生哲理,是典型的景中寓理。結合乙詩全詩內(nèi)容可知,詩中描繪了西村如桃源般的自然風
光(如"亂山深處〃"高柳簇橋""茂林風語”等)和詩人對往昔叩門求漿的回憶,但通篇以寫景和敘事為主,未
在景物描寫中暗含深刻人生哲理。由此可知,"兩首詩在景物描寫中都暗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表述錯誤,乙詩
無此特點;
故選D。
6.閱讀下面兩首七言絕句,完成小題。
社日
(唐)王駕
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靡。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社日
(宋)俞桂
今朝社日寒猶力,燕子還尋五柳①家。
宰肉不沾吾分薄,強斟聾酒②度年華。
【注釋】:①五柳:東晉隱士陶淵明的號。②聾酒:社日飲的一種普通的酒。
兩首詩都寫“社日”,但表達的情感不同,請結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
【答案】兩詩雖同寫社日,但一樂一哀,情感異。王駕的《社日》通過"稻梁肥""半掩靡""醉人歸"等描寫,
展現(xiàn)春社日村民豐收后的富足安樂與節(jié)日歡愉,表達詩人對農(nóng)村富足安寧生活的贊美,以及對淳樸民風、
節(jié)日歡樂的喜愛之情。俞桂的《社日》則借"寒猶力""分薄""聾酒"等內(nèi)容,寫出自己在社日時貧寒孤寂,只
能勉強飲酒度日,流露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自身際遇的無奈和落寞。
【導語】這兩首《社日》以不同筆觸勾勒出古代春社圖景。王詩以"稻粱肥""醉人歸”展現(xiàn)豐饒歡騰的農(nóng)家樂,
筆調(diào)明快;俞詩則通過"寒猶力""分薄"等詞,流露寒士疏離的寂寥感,暗含對陶潛式隱逸的追慕。一者熱烈,
一者清冷,共同構成唐宋文人觀察民間節(jié)俗的雙重鏡像。
【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歌的意象和情感。
王駕的《社日》"鵝湖山下稻梁肥”描繪了豐收的景象,稻谷和糧食都很肥美,說明這個地方物產(chǎn)豐富,生活
富足。
"豚柵雞棲半掩靡"描繪了村民的豬圈和雞窩半開半掩的狀態(tài),暗示著村民們都參與了社日的慶?;顒樱w現(xiàn)
了社會的安定和諧。
"桑柘影斜春社散",在此詩人并沒有將筆墨集中于"社日"表演的熱鬧場面,而是把"聚焦點"集中于"社散"之
時。桑樹、柘樹的影子斜斜的,長長的,既是夕陽余輝的照射,又是農(nóng)人心境的體味,"桑柘”還暗示出了山
野蠶業(yè)的火紅,可見詩人用語的藝術匠心。
"家家扶得醉人歸"直接點出每戶人家都有人喝醉,需要攙扶回家,顯示出社日的熱鬧和人們的歡樂,大家盡
情享受節(jié)日,生活安康。
王詩以"稻粱肥""醉人歸"等意象,描繪展現(xiàn)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富庶景象,表現(xiàn)富足祥和的田園生活,
展現(xiàn)春社歡聚的熱鬧場景,表達對太平盛世、百姓安居的贊美與喜悅。
俞桂的《社日》"今朝社日寒猶力”采用對比手法,描繪出在社日這一天,寒冷的力量依舊強勁。這不僅是對
天氣的客觀描寫,也可能暗示著生活環(huán)境的艱難或者詩人內(nèi)心的凄涼之感。一個"猶〃字,強調(diào)了寒冷的持續(xù)
和頑固,為全詩奠定了一種略帶清冷的基調(diào)。
“燕子還尋五柳家"中的"五柳”用了陶淵明的典故,五柳先生是隱士,表達了詩人對像陶淵明那樣的田園生活
的向往。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詩人面臨著各種生活的壓力和不如意,當他看到燕子能自由地飛翔,自己
內(nèi)心向往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現(xiàn)詩人向往隱逸生活,孤獨的境遇。
"宰肉不沾吾分薄”,詩人在社日這樣熱鬧的節(jié)日里,卻沒有分到應有的一份祭肉,內(nèi)心難免會有失落之感。
社日是大家歡聚慶祝的時刻,分享祭肉也是一種集體的儀式和情感交流,而詩人被排除在外,或者只得到
很少的份額,這種物質(zhì)上的缺失反映出他在群體中處于邊緣的地位,有一種不被重視的無奈,蘊含著詩人
的憤懣之情。
"強斟聾酒度年華""強斟"體現(xiàn)出并非心甘情愿、暢快淋漓地飲酒,而是帶有一種勉強、無奈的意味;“聾酒"
是普通的酒;"度年華"則點明了以這樣的飲酒方式來消磨時光、度過歲月。整體而言,這句詩描繪了詩人在
一種不如意的情境下,借助飲酒來排解內(nèi)心的苦悶與無奈,試圖在醉意中忘卻生活的煩惱,虛度光陰,帶
有自嘲和苦中作樂的感覺。
俞詩這首詩通過社日這一特定的節(jié)日場景,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復雜情感。以"寒猶力""分薄""聾酒"等詞表現(xiàn)
詩人在現(xiàn)實中不得志、生活不如意的失落與無奈。詩人借社日的習俗和景象,展現(xiàn)了自己在時光流轉(zhuǎn)中孤
獨、苦悶的心境,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對未來的迷茫。
7.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
【甲】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乙】
咸陽城西樓晚眺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慕葭楊柳似汀洲①。
溪云初起日沉閣②,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瓊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③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注釋】①汀洲:水中小洲。②溪、閣:指罐溪,慈福寺閣。③行人:過客,泛指古往今來征人游子。
下面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聯(lián)開篇點題,既交代了作者的行程,"客路”又暗含了旅途奔波之意。
B.【乙】詩頸聯(lián)借助"鳥""綠蕪""蟬""黃葉"等景象,營造了荒涼破敗的氛圍。
C.兩詩作者的視野都很開闊,而且都采用虛實結合、以動襯靜的手法描繪所見之景。
D.鄉(xiāng)愁是兩詩的共同主題?!疽摇吭娺€融入吊古之情,比【甲】詩的意境更為高遠。
【答案】C
【導語】這兩首詩均以景抒情,但風格迥異。王灣《次北固山下》以開闊江景寫羈旅鄉(xiāng)愁,"海日生殘夜"
一聯(lián)氣象雄渾;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則借荒蕪秦苑漢宮抒興亡之嘆,"山雨欲來"句尤顯凝重。前者明快
中見鄉(xiāng)思,后者蒼涼處寓歷史沉思。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賞析。
C.《次北固山下》中詩人視野開闊,如“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等句描繪大景,但詩中主要是寓情于景,
沒有典型的以動襯靜手法;《咸陽城西樓晚眺》中“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等展現(xiàn)開闊視野,有
虛實結合(如眼前之景實寫,由景聯(lián)想到的歷史興衰為虛寫),但也并非以動襯靜為主。所以該選項說兩
詩都采用虛實結合、以動襯靜手法描繪所見之景不正確;故選C。
8真題實戰(zhàn)練
1.(2025?湖南永州?二模)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小題。
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遺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這首詩后兩句與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彼磉_的情感有何異同?
請簡要分析。
【答案】相同點:兩首詩都體現(xiàn)了愛國情懷。戴詩"愿得此身長報國"直接表明愿意終身報效國家:范詞"燕
然未勒歸無計",用竇憲燕然勒石的典故,表達了在沒有擊退敵人、建功立業(yè)之前,無法歸家的壯志,也體
現(xiàn)了對國家的忠誠,都有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情感。
不同點:戴詩"何須生人玉門關"體現(xiàn)出一種慷慨豪邁、不惜為國獻身的精神,表明詩人將生死置之度外,一
心只為報國,沒有對歸家的眷戀。而范詞"濁酒一杯家萬里"在抒發(fā)愛國情懷的同時,還蘊含著濃濃的思鄉(xiāng)之
情。詞人借"一杯濁酒"來消解"萬里思鄉(xiāng)”之愁,在戍邊的責任與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間存在矛盾掙扎,情感更加
復雜。
【導語】這首邊塞詩以雄渾筆觸展現(xiàn)漢軍威勢,"不遺胡兒"彰顯必勝信念。后兩句升華報國情懷,以"何須
生入”的決絕對比范詞"歸無計”的無奈,同寫戍邊之志,戴詩更顯壯烈。范詞則通過濁酒、家萬里等意象流
露思鄉(xiāng)柔情,剛?cè)岣骶咛厣?/p>
【詳解】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相同點:拳拳愛國心,悠悠報國志
兩首詩都深切地體現(xiàn)出詩人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情懷。在戴叔倫的《塞上曲二首?其二》中,"愿得此身
長報國”一句直白而有力,意思是只希望自己這一生能夠永遠報效國家。詩人直抒胸臆,毫無保留地表達出
愿意終身為國家奉獻的堅定決心,將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展露無遺。范仲淹《漁家傲?秋思》里的“燕然未
勒歸無計",運用了竇憲燕然勒石記功的典故。"燕然未勒"即還沒有像竇憲那樣在燕然山刻石記功,意味著
沒有擊退敵人、建立戰(zhàn)功。這句話表明在沒有完成保家衛(wèi)國、建功立業(yè)的使命之前,無法歸家,體現(xiàn)出詞
人以國家安危為先,甘愿駐守邊疆,為國家盡忠的壯志豪情,同樣彰顯出對國家深厚的忠誠。
不同點:不同的情感側(cè)重與心境表達
戴詩"何須生入玉門關",翻譯為"何必一定要活著回到玉門關內(nèi)呢",體現(xiàn)出一種慷慨豪邁、視死如歸的精神。
詩人將個人生死完全拋之腦后,一心只想著報效國家,沒有絲毫對歸家的留戀與牽掛,展現(xiàn)出為了國家不
惜犧牲一切的決絕態(tài)度。而范詞“濁酒一杯家萬里”,意思是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這句
詞在抒發(fā)愛國情懷的同時,還飽含著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詞人試圖借"一杯濁酒"來排解內(nèi)心對萬里之外家鄉(xiāng)的
思念之愁,然而,戍邊御敵的責任與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思念相互交織,讓他陷入了矛盾與掙扎之中,使得范詞
所表達的情感相較于戴詩更加豐富、復雜。
2.(2025?遼寧盤錦?二模)對兩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甲】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江城子?前瞻馬耳九仙山
蘇軾
前瞻馬耳①九仙山,碧連天,晚云間。城上高臺,真?zhèn)€是超然②。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嬋娟。
小溪鷗鷺靜聯(lián)拳③,去翩翩,點輕煙。人事凄涼,回首便他年④。莫忘使君⑤歌笑處,垂柳下,矮槐前。
【注釋】①這首詞當作于公元1076年(北宋熙寧九年)冬天。當時蘇軾在密州已生活了兩年,此詞作于離
官別功任時。馬耳:山名,在今山東諸城市西南六十里,望其馬耳,故世取名焉。②超然:即超然臺,舊
稱北臺。南宋張浸《云谷雜記》卷三:“按北臺在密州之北,因城為臺,馬耳與常山在其南。東坡為守日,
葺而新之,子由因請名之日超然臺。"③聯(lián)拳:團縮貌。④他年:過去。⑤使君:作者自指。
A.甲詞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diào)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
和心理上表現(xiàn)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B.甲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fā)了作者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典型的蘇軾式豪
放表述風格,直接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C.乙詞開篇點題,將描繪的起點選定在馬耳山,也表明了這首詞對地點的抒懷占有一定比重。
D.乙詞不但空間開闊,也沒有被時間束縛,不管是對眼前晚景的描寫,還是下闋對過往的概述,都擴
展了詞的意境。
【答案】B
【導語】這兩首《江城子》展現(xiàn)了蘇軾詞風的多元面貌。甲詞豪邁奔放,以出獵場景為引,借孫郎射虎、
馮唐持節(jié)等典故,抒寫老當益壯的報國之志,充滿英雄氣概;乙詞則清曠超然,通過馬耳山、超然臺的景
物勾勒,融入"人事凄涼”的慨嘆,在時空轉(zhuǎn)換中流露離任時的復雜心緒。兩詞一雄渾一婉轉(zhuǎn),共同體現(xiàn)了蘇
軾"以詩為詞”的創(chuàng)作特點,將個人襟懷與自然意象高度融合。
【詳解】本題考查詞的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
B.根據(jù)甲詞"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可知運用馮唐持節(jié)赦免魏尚的典故,是委婉地表達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
派馮唐赦免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去抗擊外敵,并非"直接表達";
故選B。
3.(2025?河南商丘?二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甲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整,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乙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兩首詩同是面對三國史事的懷古之作,說說他們分別詠嘆了怎樣的歷史?表達了怎樣的懷古之情?
【答案】甲詩詠嘆了孫權不畏強敵,堅守江東的歷史,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失地的愛國之情(委婉表達了
對南宋朝廷不思進取、茍且偷安的憤慨);乙詩詠嘆了周瑜取勝的條件以及赤壁之戰(zhàn)對政治軍事形勢的重
大影響,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空有抱負卻生不逢時、無從施展的無奈。
【導語】辛棄疾《南鄉(xiāng)子》借孫權雄踞江東的史事,抒發(fā)對英雄氣概的追慕,暗含對南宋偏安的憤懣,豪
放中見沉郁;杜牧《赤壁》以折戟起興,假想東風不助周瑜的結局,暗含歷史偶然性的哲思,婉約中見機
鋒。兩詩一揚一抑,各見匠心。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甲詞《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聚焦三國時期孫權的歷史。詞里"年少萬兜鰲,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
雄誰敵手?曹劉”,展現(xiàn)出孫權年輕時統(tǒng)領兵馬,穩(wěn)固占據(jù)東南,持續(xù)與曹操、劉備抗衡,不畏強敵、堅守
江東且積極征戰(zhàn)的過往。辛棄疾身處南宋,面對山河破碎、朝廷偏安的局面,借孫權的英雄事跡,一方面
抒發(fā)渴望像孫權一樣收復失地、抗敵報國的強烈愛國情懷;另一方面,因南宋統(tǒng)治者不思進取,與孫權的
雄才大略形成反差,通過贊頌孫權,委婉諷刺南宋朝廷的懦弱與茍且偷安,表達對時局的憤慨,呼吁朝廷
振作以恢復中原。
乙詩《赤壁》圍繞三國赤壁之戰(zhàn)展開。"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
二喬",借赤壁古戰(zhàn)場的斷戟關聯(lián)周瑜借東風火攻曹軍的關鍵情節(jié),假設東風不助周瑜,推演曹操取勝、二
喬被鎖銅雀臺的結局,實則詠嘆赤壁之戰(zhàn)的勝負轉(zhuǎn)折及對政治軍事格局的深遠影響。杜牧自身有政治軍事
才能卻仕途坎坷,借這一假設性反思,以周瑜需借東風成功類比自己,曲折表達空有抱負卻因缺少機遇、
賞識,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抑郁與無奈,借古事抒發(fā)個人仕途失意的感慨。
4.(2025?遼寧鞍山?三模)閱讀下面李清照的兩首詞,完成各題。
【甲】
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
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①。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②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③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注釋:①扃:從外面關門的門閂。②秣陵:與后面的"建康"都是南京的古稱。③試燈:正月十五為元宵燈
節(jié),節(jié)前預賞,稱為試燈。
下列對兩首詞賞析不F理的一項是()
A.甲詞的“九萬里風鵬正舉"一句,借用了《逍遙游》中的典故,表達了詞人對自由的向往和對幸福的追
求。
B.乙詞首句前兩個"深"字形容庭院之深,后一個"深"字加重語氣,連用二個"深"字,有幽婉、復沓、回
環(huán)的效果。
C.甲詞"天接云濤連曉霧"一句展現(xiàn)出一幅海天相連的圖畫;乙詞"柳梢梅萼漸分明”一句描寫了早春大地
復蘇的畫面。
D.這兩首詞都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但詞風卻不相同。甲詞格調(diào)蒼涼,含蓄曲折,乙詞格調(diào)雄奇,
意境壯闊。
【答案】D
【導語】這兩首詞為李清照南渡后所作,甲詞《漁家傲》借夢境與典故,以雄奇意象抒追求自由之志,風
格豪邁,乙詞《臨江仙》用疊字與哀景,寫衰老孤寂之情,風格沉郁。兩詞同寫境遇卻因心境異而風格別,
盡顯詞人多樣創(chuàng)作魅力。
【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
D.甲詞《漁家傲》,通過"天接云濤""星河千帆""九萬里風鵬”等壯闊意象,借夢境與天帝對話,表達對自由
的向往和超脫現(xiàn)實的追求,詞風雄奇豪邁、意境壯闊,而非"蒼涼含蓄";乙詞《臨江仙》,以"庭院深深”“云
窗霧閣”等幽閉場景,結合"人老…憔悴""無意思〃等情感,抒發(fā)南渡后年華老去、孤寂愁苦的心境,詞風沉郁
哀婉、含蓄曲折,而非"雄奇壯闊"。
故選Do
5.(2025?浙江?二模)閱讀下面兩首七言絕句,完成小題。
社日
(唐)王駕
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靡。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社日
(宋)俞桂
今朝社日寒猶力,燕子還尋五柳①家。
宰肉不沾吾分薄,強斟聾酒②度年華。
【注釋】①五柳:東晉隱士陶淵明的號。②聾酒:社日飲的一種普通的酒。
兩首詩都寫“社日",但表達的情感不同,請結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
【答案】兩詩雖同寫社日,但一樂一哀,情感異。王駕的《社日》通過"稻梁肥""半掩靡""醉人歸"等描寫,
展現(xiàn)春社日村民豐收后的富足安樂與節(jié)日歡愉,表達詩人對農(nóng)村富足安寧生活的贊美,以及對淳樸民風、
節(jié)日歡樂的喜愛之情。俞桂的《社日》則借"寒猶力""分薄""聾酒"等內(nèi)容,寫出自己在社日時貧寒孤寂,只
能勉強飲酒度日,流露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自身際遇的無奈和落寞。
【導語】王駕詩繪社日豐收樂景,稻梁肥、牲畜旺,村民醉歸,盡顯農(nóng)村富足與節(jié)慶歡愉,洋溢贊美喜愛
之情。俞桂詩寫社日寒瑟處境,借燕子尋隱、分肉微薄、強飲劣酒,流露對隱逸向往及際遇無奈。
【詳解】本題考查情感理解及對比閱讀。
結合王駕《社日》"鵝湖山下稻梁肥"可知,"稻梁肥"直接點明農(nóng)田里糧食作物長勢旺盛,展現(xiàn)出豐收的景象,
側(cè)面反映出村民生活的物質(zhì)基礎富足。結合"豚柵雞棲半掩扉"可知,豬圈和雞舍的門半掩著,暗示牲畜家禽
繁多,村民無需刻意看管,體現(xiàn)出生活的安定與閑適。結合"家家扶得醉人歸”可知,春社散場后,家家戶戶
都有喝得醉醺醺的人被攙扶回家,生動描繪出村民在節(jié)日中盡情暢飲、歡樂忘形的場景。由此可知,王駕
通過一系列充滿生活氣息的細節(jié),勾勒出社日時農(nóng)村的興旺與節(jié)慶的熱鬧,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這種富足安
寧生活的贊美,以及對淳樸民風和節(jié)日歡樂氛圍的喜愛。
結合俞桂《社日》"今朝社日寒猶力"可知,"寒猶力"點明社日當天天氣依然寒冷,營造出一種蕭瑟、清冷的
氛圍,暗示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結合"燕子還尋五柳家"可知,"五柳"化用陶淵明的典故,燕子尋覓隱士的居所,
含蓄表達了詩人對陶淵明式隱逸生活的向往,隱含對現(xiàn)實處境的不滿。結合"宰肉不沾吾分薄,強斟聾酒度
年華"可知,"分薄”指自己分得的祭肉微薄,“強斟”表明勉強飲酒,"聾酒"則強調(diào)酒質(zhì)普通。這兩句直接寫出
詩人在社日中被邊緣化的貧寒處境,只能借粗劣的酒勉強打發(fā)時光。由此可知,俞桂以"寒""分薄""聾酒〃等
寒酸意象,反襯出自身在社日里的落寞與無奈,既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憧憬,也透露出對現(xiàn)實際遇的苦澀
與悵惘。
6.(2025?湖南岳陽?一模)閱讀孟浩然的兩首古詩,完成小題。
【甲】【乙】
渡浙江問舟中人①耶溪泛舟④
孟浩然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落景余清輝,輕槐⑤弄溪渚。
扁舟共濟與君同。泓澄⑥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時時引領②望天末,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
何處青山是越中③?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
【注釋】①孟浩然求仕未成,漫游吳越一帶。開元十三年秋自洛陽出發(fā),沿汴河南下,經(jīng)廣陵渡江至杭州,
然后過浙江越州(今紹興)。此兩首詩即作于此時。浙江:即錢塘江。②引領:伸長脖子遠望。③越中:
即今浙江紹興。④耶溪:即若耶溪,出若耶山,北流入運河。溪旁有浣紗石古跡,傳說西施曾浣紗于此。
⑤槎:船槳。⑥泓澄:水深澄澈。
這兩首詩的寫作時間較為接近,都是在游歷紹興一帶所作,但在寫法上頗不相同。請你任選一個角度,結
合詩句,闡述其在寫景手法上的不同。
【答案】寫景手法不同:
?甲詩(《渡浙江問舟中人》)以白描手法勾勒江景,語言簡練,意境開闊;
,乙詩(《耶溪泛舟》)用細膩描寫(如"落景余清輝")渲染溪水清幽,動靜結合,畫面感強。
【導語】孟浩然兩首游歷詩皆寫于求仕失意后,卻呈現(xiàn)迥異意境。甲詩以簡淡筆墨勾勒江平潮落之景,通
過"引領望天末”的急切眺望,流露迷茫追尋之思;乙詩則以細膩工筆描繪耶溪暮色,借"垂釣翁""浣紗女"的
靜好畫面,暗藏物我相忘的隱逸情懷。一動一靜間,盡顯詩人矛盾心境。
【詳解】本題考查寫法分析。
在《渡浙江問舟中人》中,孟浩然以"潮落江平未有風”一句,直接勾勒出潮水退去后江面平靜無風的景象,
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或復雜的修辭,而是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最直觀的畫面,這正是白描手法的體現(xiàn)。整
首詩中,詩人并未對江景進行過多的渲染或描述,而是通過“扁舟共濟與君同""時時引領望天末”等簡潔的語
句,傳達出與舟中人共渡的情景和對越中山水的期待,這種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進一步強化了白描手法
的運用。甲詩的語言極為簡練,每句詩都直接點明主題,沒有冗余的修飾。如"潮落江平未有風"一句,七個
字便描繪出了一幅完整的江景圖,語言之精煉可見一斑。詩人通過“時時引領望天末〃的動作,展現(xiàn)出對遠方
越中山水的無限向往,使得詩歌的意境超越了眼前的江景,延伸到了更廣闊的空間。同時,"何處青山是越
中”的問句,也進一步拓寬了詩歌的意境,引發(fā)了讀者對越中山水的無限遐想。
在《耶溪泛舟》中,孟浩然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來渲染溪水的清幽。如"落景余清輝"一句,詩人通過"落
景"和"余清輝"兩個意象,細膩地描繪出夕陽余暉灑在溪水上的美麗景象,使得讀者仿佛能夠親眼看到那波
光粼粼的水面。整首詩中,詩人對溪水、水物、垂釣翁、浣紗女等景象都進行了細膩的描繪,使得詩歌充
滿了生動的生活氣息和細膩的情感表達。乙詩在寫景上注重動靜結合。如“落景余清輝”是靜態(tài)描寫,展現(xiàn)了
夕陽余暉的寧靜美;而“輕槎弄溪渚"則是動態(tài)描寫,通過劃船的動作展現(xiàn)了溪水的靈動美。頷聯(lián)"泓澄愛水
物,臨泛何容與"中,"泓澄”是靜態(tài)的水深澄澈之美,"臨泛"則是動態(tài)的泛舟悠然之美,動靜相宜,使得詩
歌的寫景層次更加豐富。頸聯(lián)"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雖寫人物,但人物的活動與自然景色相融,垂釣翁
的靜坐與浣紗女的浣洗,一動一靜,共同構成了耶溪畔的和諧畫面。乙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動靜結合的手
法,營造出了強烈的畫面感。讀者在閱讀詩歌時,仿佛能夠親眼看到夕陽余暉下的溪水、悠然泛舟的詩人、
靜坐垂釣的老翁和浣紗的少女,這些生動的畫面使得詩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據(jù)此言之有理即可。
7.(2025?遼寧沈陽?二模)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小題
【甲】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乙】
定西番
牛崎
紫塞①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xiāng)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②數(shù)聲嗚咽,雪漫漫。
【注釋】①紫塞:長城,泛指北方邊塞。②畫角:樂器名。后軍中多用以報昏曉,振士氣。
下面對兩首詞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詞中用"異"字統(tǒng)領全部景物的特點,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
B.乙詞中"畫角數(shù)聲嗚咽"通過描寫畫角的聲音營造出凄涼、愁苦的氛圍。
C.兩首詞都以邊塞為題材,表達了戍邊將士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報國無門的無奈。
D.甲詞借濁酒、羌管、白發(fā)等意象抒情;乙詞用紫塞、戍樓、飛雪等意象抒情。
【答案】C
【導語】甲詞以"異"字勾勒塞外秋景,借酒、羌管等抒思鄉(xiāng)與功業(yè)未竟之愁;乙詞用月明、雪漫等意象,描
繪苦寒邊地,直抒深切鄉(xiāng)思。兩首詞皆以邊塞為背景,盡顯戍邊者復雜心緒。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辨析。
C.有誤,結合甲詞"燕然未勒歸無計"可知,甲詞有"報國未竟"的無奈;但乙詞僅通過"夢長安""鄉(xiāng)思"等直抒
思鄉(xiāng),未體現(xiàn)"報國無門",選項中"兩首詞都......報國無門"表述錯誤;
故選C。
重難創(chuàng)新練
L閱讀下列兩首古詩,完成文后的題。
【甲】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婺,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乙】
黃州
陸游
局促常悲類楚囚①,遷流還嘆學齊優(yōu)②。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③。
萬里羈愁添白發(fā),一帆寒日過黃州。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
[注]①楚囚:春秋時被俘到晉國的楚國人鐘儀,比喻被囚禁或處境窘迫的人。②齊優(yōu):齊國的優(yōu)伶。優(yōu)伶
是古代從事音樂、舞蹈等表演藝術的人,有時需要曲意逢迎,討好于人。③天意無私:大自然無所偏愛。
秋:凋零的時期。
甲詩和乙詩的最后一句話,都借孫權的典故抒懷,但表達的情感卻存在較大差異。請結合兩首詩的內(nèi)容簡
要分析。
【答案】示例1:甲詩寫孫權年少時已統(tǒng)領千軍萬馬,坐鎮(zhèn)東南,連年征戰(zhàn),表現(xiàn)了詩人對孫權的贊美,表
達渴望像英雄一樣收復河山,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乙詩寫自己處境窘迫,羈旅之愁,衰老之態(tài),表達壯
志難酬的無奈,對朝廷的失望之感。
示例2:甲詩寫詩人在北固亭懷古傷今,以"生子如當孫仲謀"來贊嘆孫權的雄才大略,表達抗金豪情以及對
國家前途的憂慮。乙詩寫詩人經(jīng)過黃州時,看到赤壁遺跡,感嘆自己的悲涼處境,以"生子何須似仲謀"表達
對未來的悲觀失望。
【導語】辛棄疾《南鄉(xiāng)子》借孫權典故,雄渾豪邁中盡顯抗金報國之志;陸游《黃州》反用其典,沉郁頓
挫間飽含壯志難酬之嘆。二者皆借古抒懷,卻因境遇不同,一慷慨激昂,一悲愴無奈,盡顯南宋詞家風骨。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與情感比較。
甲詩末句"生子當如孫仲謀"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像孫權一樣聰明、能干,有出色的才智和領導能力。
此處化用典故,表面贊孫權年少有為、抗衡曹劉,實則借古諷今,呼吁南宋統(tǒng)治者像孫權一樣抗敵,表達
自己收復河山的壯志及對朝廷偏安的憂慮。全詩登樓望景思古,此句將個人抱負與家國情懷融合,慷慨激
昂。
乙詩末句"生子何須似仲謀”意思是:即使有孫權的才能又有何用。反用典故,以"何須"否定孫權式才能的價
值,結合"赤壁終陳跡",感嘆英雄業(yè)績成過往,南宋朝廷無能,即便有人才也無用武之地。全詩寫自己如楚
囚般窘迫、漂泊添白發(fā),此句宣泄壯志難酬的無奈與對朝廷的失望,沉郁悲涼。
兩詩均借孫權典故,甲詩是積極的抗金豪情,乙詩是對現(xiàn)實的悲憤絕望,體現(xiàn)南宋文人不同的家國憂思。
2.欣賞評析。
【甲】【乙】所寫的時間都是"日暮"。下面兩首依托原詩寫的"日暮"自由體小詩,你更欣賞哪一首?
請結合原詩內(nèi)容說明理由。
【甲】日暮
黃昏一下子有了重量,
柴門掩不住山中的時光。
心中陡然間遍生春草,
明年的木屐能否把山路敲響?
【乙】日暮
沉沉的云朵壓在屋檐,
火爐上氤氤著酒的醇香!
一封請柬從心中出發(fā),
讓新酒在落雪的夜晚溫暖心腸!
【答案】示例一:我更欣賞第一首。"黃昏一下子有了重量"凸顯了詩人送別朋友后的一顆沉甸甸的心,這和
"相送罷"完全相合;"陡然遍生春草",讓詩歌有了生命,也讓"春草明年綠"有了很好的注腳!淋漓盡致地表
現(xiàn)出詩人愿和朋友一起明年春天共賞春色的深情!最后的"木屐敲響山路”是作者的殷切期盼,讓"歸不歸”
三字的情感得以微妙傳達出來。真是情致深焉!
示例二:我更欣賞第二首。小詩中的一個"壓”字更寫出天氣的陰沉,是"天欲雪"的詩意解讀。而第二句寫出
了一種情懷,一種以酒會友的情懷。"請柬從心中出發(fā)"寫出主人公的邀請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最后詩句中的“溫
暖心腸"更寫出了友情的深厚。這是"能飲一杯無"的真實寫照。
【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中意象作用的分析。
【甲】詩中的"黃昏的重量"對應原詩中的日暮帶來的沉重感,比如離別之情。"柴門掩不住山中的時光"指時
間流逝,無法阻擋。"遍生春草"春對應原詩中的“春草明年綠",表達對友人歸來的期盼。最后一句"明年的
木屐能否敲響山路"是問友人是否會歸來,與原詩結尾的疑問句相呼應;乙詩中的“云朵壓在屋檐"描繪天欲
雪的場景,"火爐上氤飄著酒的醇香"對應原詩中的新酒和小火爐。"請柬從心中出發(fā)""落雪的夜晚溫暖心腸"
對應原詩邀請朋友來喝酒的溫馨場景。比較兩者,甲詩更側(cè)重于離別后的思念與期盼,而乙詩更側(cè)重于邀
請共飲的溫暖。
示例一:我更欣賞第一首。"黃昏一下子有了重量""柴門掩不住山中的時光"描繪出【甲】詩中送別后日暮時
分山中那種靜謐、深沉氛圍,渲染出離別的惆悵。"心中陡然間遍生春草""明年的木屐能否把山路敲響"化用
原詩中,,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以想象明年友人是否歸來的情景,將對友人的思念與盼歸之情表達的含
蓄而深沉,在情感和意境上與原詩十分契合。
示例二:"沉沉的云朵壓在屋檐""火爐上氤氤著酒的醇香"營造出原詩中晚來天欲雪時,屋內(nèi)溫馨且略帶期待
的氛圍。"一封請柬從心中出發(fā)""讓新酒在落雪的夜晚溫暖心腸"緊扣原詩中作者邀請友人共飲的情景,進一
步展現(xiàn)出對友人到來的期待以及渴望與友人在寒夜共享溫暖的情誼。
3.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
【甲】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乙】
長安春望
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①千門②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喬生江上幾人還?
川原③地燒浮云外,宮闕參差落飄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④,獨將衰鬢客秦關⑤。
【注釋】①卻望:回頭望。②千門:泛指京城、③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這里指家鄉(xiāng)。④逢世難:
一作"多失意",意即遭逢亂世。⑤秦關:秦地關中,即長安所在地。
下面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卿的一項是()
A.【甲】詩首聯(lián)渲染出歡悅的氣象。"莫笑"表現(xiàn)了詩人對農(nóng)村淳樸民風的贊賞,"足"字體現(xiàn)了農(nóng)家待
客盡其所有的盛情。
B.【乙】詩頷聯(lián)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以實境襯虛夢,將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歸鄉(xiāng)的渺茫之感表現(xiàn)得
更為深刻。
C.【甲】詩以"游"字貫穿全詩,描繪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畫卷:【乙】詩以"望"字統(tǒng)攝全詩,視野開闊。
意境宏大。
D.兩首詩尾聯(lián)都借景抒情,【甲】詩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惜別之情,【乙】詩抒發(fā)詩人懷才不遇、感時
傷懷的復雜情感。
【答案】D
【導語】這兩首七律展現(xiàn)了截然不同的情感世界:陸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B6101-T 3227-2025 基于漢代文化的禮服服飾設計指南
- 人胃癌細胞系中SP表型的深度剖析:特性、機制與臨床關聯(lián)
- 八年級數(shù)學實數(shù)綜合測試試卷及答案
- 八年級數(shù)學乘法公式應用單元試卷及答案
- 八年級數(shù)學方程組應用題單元試卷及答案
- 培訓課件結尾剪輯
- 新解讀《GB-T 18993.3-2020冷熱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統(tǒng) 第3部分:管件》
- 培訓班成果匯報課件
- 智聯(lián)招聘郵儲面試題及答案
- 老年模特面試題及答案
- 2025便利店加盟的合同樣本
- 評職稱老師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內(nèi)分泌風濕免疫科進修人員出科理論考試試題及答案
- 學堂在線 高技術與現(xiàn)代局部戰(zhàn)爭 章節(jié)測試答案
- 2025年醫(yī)療器械倉庫管理培訓試題及答案
- 成都市鹽道街中學語文新初一分班試卷含答案
- 梁若瑜著-十二宮六七二象書增注版
- Inspector-1000使用培訓教材ppt課件
- 盧浦大橋PPT.
-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專業(yè)英語分類詞匯表
- 2019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一~三課文翻譯(全冊精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