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押題預測卷:地理(北京卷01)(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中考押題預測卷:地理(北京卷01)(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中考押題預測卷:地理(北京卷01)(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中考押題預測卷:地理(北京卷01)(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中考押題預測卷:地理(北京卷01)(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押題預測卷(北京卷01)

地理?全解全析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6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

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n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

目要求。

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北極科考的目的是認識北極、保護北極。下圖為我國北極科考

站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經緯度位置最接近()

A.(66°S,17°W)B.(66°N,17°E)

C.(66°N,17°W)D.(66°S,17°E)

2.下列關于黃河站和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說法正確的是()

A.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考站的西北方向

B.兩站均位于高緯度、東半球

C.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兩站均出現極晝現象

D.兩站均可以看到成群企鵝

3.北極科考關注的是()

①旅游資源開發(fā)②冰川考察③生物多樣性保護④氣象監(jiān)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C2.B3.D

【解析】L讀圖可知,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位于北極圈附近,緯度約為66ON,位于0。經線一2(TW經線之

間,經度約為17。亞。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在經緯網地圖中,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讀圖可知,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東北方,

A錯誤;兩站的維度都位于60。-90。之間屬于高緯度,兩地經度都位于20。0以東,16CTE以西屬于東半球,

B正確;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黃河站位于極圈以內有極夜現象,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位于北極圈以外,沒

有極夜現象,C錯誤;該地區(qū)為北極地區(qū),企鵝為南極地區(qū)典型動物,D錯誤,故選B。

3.北極地區(qū)有大面積的冰川,冰川的變化可以反映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②正確;北極是眾多珍稀動植物

的棲息地。北極生態(tài)系統很脆弱,受到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許多物種的生存面臨挑戰(zhàn),所以生物

多樣性保護是北極科考的重要內容,③正確;北極地區(qū)的氣候對全球氣候系統有著深遠的影響。監(jiān)測北極

的氣象狀況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機制,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性等,④正確;而北極

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旅游資源開發(fā)可能會對北極環(huán)境造成破壞,目前不是北極科考關注的重點方向,①錯誤。

故選D。

森林蓄積量是指一定森林面積上,樹干部分的總體積。森林蓄積量越大反映該地區(qū)森林資源越豐富。

讀中國主要省級行政區(qū)森林面積與蓄積量對比圖,完成下面小題。

y

9

9W

aZ

6.AZ

9.-

6Z二

二82森林面積(萬公頃)

n0Z

固.II

9等

二H

〔森林蓄積量

8<萬立方米/公頃)

二9S

〔.s9

,zS

9.?

9一

199

9一

sc0

0.

工n.E

n苜I

口Z

IIII—Z

內蒙古黑龍江云南四川西藏廣西陜西福建新疆

4.圖中省級行政區(qū)()

A.包含了省、自治區(qū)與直轄市B.多分布在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上

C,都有陸上鄰國D.森林資源最豐富的是西藏

5.內蒙古森林面積廣大,其主要分布在(

A.大興安嶺B.內蒙古高原C.天山山脈D.祁連山脈

6.森林區(qū)過度砍伐,會導致森林質量下降。下列省區(qū)該問題最嚴重的應是()

A.云南B.四川C.福建D.黑龍江

【答案】4.D5.A6.D

【解析】4.圖中所示省級行政區(qū)包含省和自治區(qū),沒有直轄市,A錯誤;圖中省級行政區(qū)多分布在我國地

勢第一、二級階梯上,B錯誤;內蒙古、黑龍江、云南、西藏、廣西、新疆都有陸上鄰國,陜西、福建沒有

陸上鄰國,C錯誤;從圖中森林蓄積量看,森林資源最豐富的是西藏,D正確。故選D。

5.大興安嶺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降水相對較多,是我國重要的森林分布區(qū),內蒙古森林主要分布在

大興安嶺地區(qū),A正確;內蒙古高原以草原為主;天山山脈位于新疆;祁連山脈位于廿肅、青海交界處,

降水較少,森林面積小,BCD錯誤。故選A。

6.讀圖可知,黑龍江是我國重要的林區(qū),但森林蓄積量只有L4萬立方米/公頃。主要是因為過去在經濟發(fā)

展需求下,森林采伐強度較大,過度砍伐導致森林質量下降等問題較為突出,D正確;云南、四川、福建

雖然也是森林資源豐富的地區(qū),但從歷史開發(fā)情況等綜合來看,黑龍江過度砍伐問題相對最嚴重,ABC錯

誤。故選D。

每年3月,新疆阿克蘇、喀什等地的棉農已經開始澆灌,準備棉花的春播。下圖是中國三大棉區(qū)示意

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對圖中棉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疆棉區(qū)全部位于內流區(qū)B.受冬季風影響我國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C.長江流域棉區(qū)主要位于濕潤區(qū)D.黃河流域棉區(qū)不存在缺水問題

8.對圖中三大棉區(qū)農業(y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新疆棉區(qū)機械化生產大大提高生產效率B.黃河流域棉區(qū)容易受寒潮的影響

C.長江流域棉區(qū)容易受旱澇災害的影響D.三大棉區(qū)降水豐沛,利于棉花生長

9.若夏季風弱,夏季風向北移動慢且在南方滯留,容易導致()

A.南澇北旱B.全國皆澇C.北澇南旱D.西澇東旱

【答案】7.C8.D9.A

【解析】7.新疆棉區(qū)并不全部位于內流區(qū),如額爾齊斯河流域屬于外流區(qū),A錯誤。受夏季風影響,我國

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B錯誤。長江流域棉區(qū)位于秦嶺一淮河線以南,主要位于濕潤區(qū),C正確。黃河

流域棉區(qū)降水不多,用水量大,存在缺水問題,D錯誤。故選C。

8.新疆棉區(qū)地廣人稀,機械化生產大大提高生產效率,A正確。黃河流域棉區(qū)緯度較高,容易受寒潮的影

響,B正確。長江流域棉區(qū)位于季風區(qū),容易受旱澇災害的影響,C正確。新疆棉區(qū)位于西北內陸,降水較

少,D錯誤。根據題干要求應選擇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故選D。

9.若夏季風弱,夏季風向北移動慢且在南方滯留,南方降水時間長,北方降水時間短,容易導致南澇北旱,

A正確,BCD錯誤。故選A。

'綠色發(fā)展,生態(tài)優(yōu)先''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fā)展的首要任務。讀“長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示

意圖”和“長江各河段五種生態(tài)保護功能所占比”,完成下面小題。

長江各河段五種生態(tài)功能占比

10.長江上游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夏季多暴雨②地形起伏大③亂砍濫伐④植被稀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長江流域凈化水質功能最強的河段是()

A.上游B.中游C.下游D.河口

12.針對長江不同河段的治理問題,分析合理的是()

A.上游河段是污染的高風險區(qū)B.中游河段優(yōu)先開發(fā)水能資源

C.中下游河段是防災減災的最優(yōu)先區(qū)域D.入??诩把睾V饕卫硭亮魇?/p>

【答案】10.A11.A12.C

【解析】10.長江上游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長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暴雨,降水強度

大,對地面侵蝕強烈,水土流失嚴重,①正確。長江上游流經我國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地形起伏大,

水流速度快,加劇水土流失,②正確。亂砍濫伐和植被稀疏屬于人類活動及影響,③④錯誤。綜上,A①②

正確,BCD錯誤。故選A。

11.長江的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這里是長江流域凈化水質功能最強的河段,A正確。中游

河段水流減慢,泥沙沉積,河床抬高,B錯誤。下游和河口河段,地勢低平,水流緩慢,泥沙沉積下來,形

成寬闊平坦的沖積平原,CD錯誤。綜上,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上游是水土流失的高風險區(qū),這里水能資源豐富,下游是污染的高風險區(qū),A

錯誤。中游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此處河水流速變緩,泥沙容易淤塞,造成水流不暢,中游河段要優(yōu)先疏通

河道,B錯誤。中下游地區(qū)洪澇災害頻繁,是防災減災的最優(yōu)先區(qū)域,C正確。長江入??诩把睾5貐^(qū),經

濟發(fā)達,人口密集,水污染現象嚴重,這里是治理水污染的最優(yōu)先區(qū)域,D錯誤。綜上,ABD錯誤,C正

確。故選C。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發(fā)展歷史悠久。2023年11月,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安

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等入選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目前我國共有22項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位列世界

第一o讀我國部分農業(yè)文化遺產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3.下列農業(yè)文化遺產所在的省級行政區(qū)與其簡稱相關的宣傳語對應正確的是()

A.紫鵲界梯田——“豫眾不同”B.寬城傳統板栗——“冀藝精湛”

C.彩色古鹽井一“皖美消費”D.銅陵白姜種植一“晉展風采”

14.下列關于農業(yè)文化遺產所在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寬城盛產甘蔗B.銅陵氣候干旱C.新化主產小麥D.芒康高寒缺氧

15.為更好地開發(fā)和保護我國農業(yè)文化遺產,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封閉保護,禁止人們踏足B.加強保護,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

C.全部開發(fā)為現代化的農田D.全部拆毀,打造商業(yè)模式

【答案】13.B14.D15.B

【解析】13.由圖可知,紫鵲界梯田位于湖南省,簡稱湘,A錯誤;寬城傳統板栗產地是河北省承德市寬

城縣,河北省簡稱冀,B正確;彩色古鹽井位于西藏自治區(qū),簡稱藏,C錯誤;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是一

種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農業(yè)文化遺產,安徽省簡稱皖,D錯誤。故選B。

14.由圖可知,寬城位于北方地區(qū),糖料作物為甜菜,A錯誤;銅陵位于南方地區(qū),氣候濕潤,B錯誤;新

化位于南方地區(qū),主產水稻,C錯誤;芒康位于青藏地區(qū),高寒缺氧,D正確。故選D。

15.結合所學知識,完全封閉并不利于其價值的傳播和文化的傳承,A錯誤;加強保護,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B

正確;全部開發(fā)為現代化的農田會導致文化遺產的消失,還可能破壞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平衡,C錯誤;

全部拆毀,打造商業(yè)模式不僅破壞了文化遺產,還可能損害當地的生態(tài)和文化環(huán)境,引發(fā)社會的不滿和反

對,D錯誤。故選B。

“燈塔工廠”指大規(guī)模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5G等新技術,全方位推動制造業(yè)全過程、價值鏈

和商業(yè)模式轉型的示范性工廠或企業(yè),是擁有足夠的科技含量與創(chuàng)新性的“世界最先進的工廠下圖示意世

界“燈塔工廠”分布的主要國家及工廠數。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緯度O"表示國家

表示工廠數

60°廠矗⑤4"

30°-

0°-④

30°-0°60°120°180°空冷度

???????

(數據截止至2023年1月)

16.圖中“燈塔工廠”分布上()

A.集中在北半球、西半球B.亞洲工廠數量最多

C.集中在中、高緯度地區(qū)D.歐洲工廠數量最多

17.下列關于“燈塔工廠”的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對技術人才的創(chuàng)新要求高B.能耗較大,環(huán)境污染嚴重

C.對生產工藝要求越來越低D.生產成本高,運營速度慢

【答案】16.B17.A

【解析】16.讀圖可知,“燈塔工廠”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東半球,故A項錯誤;圖中“燈塔工廠”數量最多

的區(qū)域大致為東經60度至東經120度,大致是亞洲的位置,所以亞洲工廠數量最多,故B項正確,D項錯

誤;“燈塔工廠”多集中在南北緯。度至60度之間,也就是中低緯度地區(qū),故C項錯誤;故選B。

17.“燈塔工廠”發(fā)展的是高新技術產業(yè),對技術人才的創(chuàng)新要求高,故A項正確;高新技術產業(yè)能耗小,

對環(huán)境污染小,對生產工藝要求越來越高,生產成本低,運營速度快,故BCD項錯誤;故選A。

潘塔納爾濕地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內,擁有全球居住密度最大的美洲豹集群,隨著近年來厄爾尼諾現象

所導致的火災頻發(fā)和干旱持續(xù),美洲豹棲息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潘塔納爾濕地的保護和修復,很大

程度上依賴于雨季期間的降水,而由于持續(xù)干旱,濕地內的河流水位比往年低了2米左右。讀圖1和圖2

潘塔納爾濕地位置和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1圖2

18.潘塔納爾濕地()

A.位于巴西首都的東北方向B.所在地區(qū)為地中海氣候

C.可以觀賞到駱駝遷徙D.6-9月為旱季,降水較少

19.如下思維鏈框圖內序號對應內容正確的是()

A.①天氣B.②增多C,③干旱D.④上漲

20.為了更好地促進該濕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可以()

①加強宣傳,提高居民的自然保護意識;②增建新城,加大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干預;

③國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管理;④加大保護區(qū)的巡邏執(zhí)法力度,嚴禁濫捕亂殺行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8.D19.C20.C

【解析】18.讀圖可知,潘塔納爾濕地位于巴西首都的西南方向,A錯誤;所在地區(qū)為熱帶草原氣候,全

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B錯誤;這里屬于熱帶草原景觀,看不到駱駝遷徙,C錯誤;6-9月為旱季,

降水較少,D正確。綜上所述,ABC錯誤,故選D。

19.根據材料可知,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氣候異常,A錯誤;雨季降水過少,B錯誤;高溫且持續(xù)干旱,C正

確;遭遇罕見的火災,水位持續(xù)降低,D錯誤;綜上所述,ABD錯誤,故選C。

20.為了更好地促進該濕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可以加強宣傳,提高居民的自然保護意識;由國家制定相關法

律法規(guī),加強管理;加大保護區(qū)的巡邏執(zhí)法力度,嚴禁濫捕亂殺行為;①③④正確;②增建新城,加大人

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干預,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②錯誤。綜上所述,①③④正確,故選C。

第n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

21.茶與茶文化形成于我國,流傳在世界各地。結合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種茶溯源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中發(fā)現了密集的樹根根塊,經多方分析鑒定該樹根為茶

樹樹根。該項考古發(fā)現將我國開始種植茶樹的歷史上推至距今6000年前。

茶樹生長習性喜溫、喜濕、喜陰

氣溫:20~25℃最佳;氣溫高于35℃或低于5℃,生長受到抑制;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

上。

(1)結合茶樹生長習性推測,距今大約6000年前,田螺山遺址所在區(qū)域的氣候特征,與上圖中(a/b)

所示的氣候特征更相符。(1分)

文化傳播茶葉沿著商路向外傳播,并與各地的自然環(huán)境、生產生活相結合,衍生出不同的飲用方式。

下圖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

?熱帶雨林氣候薜熱帶季風氣候密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幽地中海氣候

M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岡溫帶大陸性氣候C高原山地氣候

■ffl溫帶季風氣候,寒帶氣候

(2)研習不同國家的飲茶習慣,仿照英國示例,從C?H中選擇恰當內容填入下中:(6分)

國家氣候類型飲茶習慣茶飲功效分析原因

英國A為主加牛奶補充蛋白質、鈣等B

印度①—為主加香料②—氣候濕熱

加拿大③—為主加楓糖補充能量、預防感冒④一

摩洛哥⑤—和地中海氣候加薄荷氣候干熱、盛產薄荷

A.溫帶海洋性氣候B氣候適宜發(fā)展畜牧業(yè)C.溫帶大陸性氣候D.熱帶沙漠氣候

E.熱帶季風氣候F緯度較高,氣候寒冷G.提神開胃、通氣祛濕H.清新口氣、消暑解渴

荷蘭商人將茶葉大規(guī)模引入歐洲,受到大眾喜愛。隨著茶葉貿易量的不斷增大,有人開始思考,是否

能進行茶樹的弓I種。

(3)下表為荷蘭主要氣候數據。據表完成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繪制。(5分)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氣溫/℃2.12.55.07.611.914.716.516.614.010.56.13.6

降水量/mm66.845.259.646.655.265.172.866.168.671.879.275.8

氣溫/0C降水量/mm

荷蘭_____(有/沒有)月均溫在20~25℃之間的月份,估算年降水總量約為毫米,對照茶樹生長習

性,該國_____(適合/不適合)引種茶樹。

共同發(fā)展我國茶葉產量大,品種多。表3中M、N均為中歐班列途經國家。若你負責我國茶葉出口工

作,結合下中兩國情況及2024年某月茶葉需求信息,做出貿易合作決策。

經濟規(guī)模人均GDP人均GDP教育與健康需求量單價(美

國家

全球排名(美元)增長排名支出(歐元)(噸)元/千克)

M

8528201591.77千萬約24002.2

N國45356519417845千萬約12004.2

(GDP:國民生產總值,一定時期內,某區(qū)域所有商品和服務市場價值的總和)

(4)M國發(fā)展水平(高/低)于N國,體現在___________、、等方面。為實現

共同發(fā)展,我國可與國達成茶葉貿易合作,理由為。(6分)

【答案】(1)b(1分)

(2)①一E②一G③Y?—F⑤-DH(6分)

(3)不適合(5分)

(4)教育與健康支出M需求量

大,為中歐班列途經國家,我國茶葉產量大,互惠互利;或N國單價高,為中歐班列途經國家,我國出產

高品質茶,互惠互利;或兩國均可兩國均為中歐班列途經國家,我國茶葉產量大,品種多,互惠互利)(理

由合理即可)(6分)

【詳解】(1)讀圖可知,a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b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

和少雨。根據茶樹喜溫、喜濕、喜陰生長習性,距今大約6000年前,田螺山遺址所在區(qū)域的氣候特征,與

圖1中b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更相符。

(2)讀世界氣候分布圖可知,印度以E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氣候濕熱;

在茶中加香料,可以G提神開胃、通氣祛濕的功效;加拿大以C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特點冬冷夏熱,

全年少雨。由于F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在茶飲中加入楓糖,可以起到補充能量、預防感冒的功效;摩洛

哥以D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為主,氣候干熱,盛產薄荷,在茶飲中加入薄荷,能夠起到H清新口氣,

消暑解渴的功效。

(3)根據荷蘭氣候數據,完成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繪制,如圖:

氣溫“C降水量/mm

讀荷蘭氣候數據可知,荷蘭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濕潤,沒有月均溫在20~25℃之間的月份,年降水

量在770毫米。結合茶樹生長習性,氣溫在20~25℃最佳,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適合茶樹生長,荷蘭

氣溫低,降水少,不適合引種茶樹。

(4)讀材料可知,M國人均GDP為2820美元,N國人均GDP為53565美元,M國發(fā)展水平低于N國;

體現在經濟規(guī)模、人均GDP、教育與健康支出等方面。為實現共同發(fā)展,我國可與M國達成茶葉貿易合作,

M國為中歐班列途經的國家,與我國交通便利,我國茶葉產量大,與M國合作可以實現互惠互利,促進我

國經濟發(fā)展;或與N國達成貿易合作,N國發(fā)展水平高,故我國出產的高品質茶葉,單價高,利潤大,促

進我國經濟發(fā)展,實現互惠互利;或與M國、N國合作,M國與N國均為中歐班列途經的國家,與我國交

通便利,我國茶葉產量大,品種多,與兩國合作,可實現互惠互利等。

22.傳統民居可以反映聚落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圖1為三地傳統民居景觀圖,圖2為三地氣溫曲線和降水

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西亞民居東南亞民居北極冰屋

圖1

圖2

(1)讀圖,完成表格。(10分)

地區(qū)建筑特點氣候(填字母)

西亞民居墻體①_(薄停),窗戶②—(型J、),屋頂為③_(平頂除1■頂偃1頂)。④—

多為雙層⑤—(材料)樓,下層空著或者放雜物、飼養(yǎng)牲畜,上層住

東南亞民居⑧—

人。墻體⑥—(薄惇),屋頂坡度⑦—(巾?。?/p>

北極冰屋屋頂用⑨—(材料)壘砌而成,多為圓頂,屋子的主體空間在地下。⑩―

(2)從以上三種傳統民居中任選其一,說明該傳統民居建筑特點與當地氣候之間的關系。(至少寫出兩點)

(2分)

【答案】(1)①厚②?、燮巾敘蹸⑤木⑥?、叽螈郃⑨冰塊

⑩B(10分)

(2)東南亞民居:東南亞地區(qū)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氣候濕熱,民居多為雙層木樓,

墻體較薄,人在上層居住,風大涼爽,有利于通風防潮;屋頂坡度較大,有利于排水。

北極冰屋:寒帶氣候,終年嚴寒,降水稀少,利用冰塊搭建房屋,低矮無窗戶,保溫效果好,可以抵擋極

地寒:風。

西亞民居:熱帶沙漠地區(qū)晝夜溫差大、多風沙,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厚墻可以減少白天通過墻壁

傳導進來的太陽熱量,小窗可以減少白天從沙漠地區(qū)吹來的熱風。(2分)

【詳解】(1)讀圖分析,西亞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氣候特點對應C,民居墻體厚,窗戶小,

屋頂為平頂;東南亞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氣候濕熱,氣候特點對應A;民居多

為雙層木樓,下層空著或者放雜物、飼養(yǎng)牲畜,人在上層居住,墻體較薄,屋頂坡度較大;北極地區(qū)為寒

帶氣候,終年嚴寒,降水稀少,氣候特點對應B,冰屋屋頂用冰塊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