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1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教師在課堂上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隨時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培養(yǎng)健康情緒,教給學生調節(jié)情緒的小妙招,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語文教學 心理健康 教育 有人曾做過調查:30%40%的學生與同齡人在一起時未感到快樂,其中12%的學生感到不合群、孤獨,甚至有2%的中段學生感到自卑;家中來了陌生客人,不理睬,怯生的占35%左右,見了認識的長輩,不好意思,甚至躲起來的中段占17%,高段達31%;面對考試,20%左右的學生情緒緊張,高年級學生因面臨的壓力更大,擔憂更為明顯,47%出現(xiàn)輕微焦慮,24%屬于過度焦慮;15%25%的學

2、生會在別人踩了一腳時予以報復,包括語言上的(罵)和有形的(反踩一腳)行為,14%左右的學生與新朋友在一起時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顧自己玩,不善于與伙伴溝通。2由此可見,現(xiàn)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總體目標扎樣要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因而,我們有責任,也必須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酸的和甜的是魯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狐貍因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松鼠、兔子因此被迷惑,若不是小猴子敢于嘗試,他

3、們都將錯過一頓美餐。課文中是這樣描寫狐貍想吃葡萄的:它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摘到。其實,我們不難看出狐貍確實夠不到葡萄,他說葡萄是酸的,其實是給自己一種心理安慰,因為沒法完成自己的心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狐貍不過是使用了自我防御機制,免除了自己吃不到葡萄的痛苦。心理學的實證研究證明,遇逆境往好處想有助于緩解消極情緒,增進健康。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1他認為:當自我把焦慮當成一種危險或不愉快的信號時,他就會做出反應,形成自我防御機制。所謂自我防御機制,就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壓力時,同時又顧及到現(xiàn)實的要求的壓力,在這種情況

4、下,自我便漸漸形成了的一種功能,這種功能可以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用一定的方式調整自我欲望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通過調整,可以使人們同時接受自我欲望和現(xiàn)實要求,從而不導致情緒上的嚴重痛苦和焦慮。要知道,過度的焦慮則會破壞人的心理平衡,使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邏輯思維能力下降;體內腎上腺和腦垂體的過度活動、糖貯存的過度消耗,可能會出現(xiàn)胃潰瘍、胸腺退化、免疫系統(tǒng)破壞等不良后果。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就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自己的教學中。我們要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真誠去關愛他們。特別是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時刻保持良好的情緒,幫助學生保持

5、良好的情緒。同時,我們對學生要和藹可親,以誘發(fā)其良好情緒。如果教師的情緒好,學生的情緒也會跟著好,整個課堂就會歡喜踴躍,精彩無限。如果教師的情緒好了,心地寬了,創(chuàng)造的欲望就強,他的好點子就層出不窮,新招,老招不斷,就會引領著學生,突破常規(guī),演繹精彩。教師的情緒如果不好,連自己都懶得去思維,去思考,別說新招,老招也不想用,那么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學生的情緒想好,可能嗎?教育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次,我們在課堂上要善于觀察學生情緒變化,及時引導學生排除不良情緒對他們的干擾;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學生樂于學習。同時,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表揚學生的優(yōu)點,尤其是弱勢群體,更應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抓

6、住教育契機給予不同方式的贊許,鼓勵他們進取。對于弱勢群體,我們還要有一顆等待的心靈,靜待花開。第三,我們還要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培養(yǎng)健康情緒,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課本的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滲透。比如生命生命一課,通過三個簡短的事例,引導學生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其實,只要我們細心一點,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課文都是我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好素材。我們要利用它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還應教給學生一些調節(jié)情緒的小妙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就是一個排解不良情緒的好辦法。據(jù)美國心理中心網報道,發(fā)表在心理服務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寫日記能增強人的自尊心、讓人變得更自信,甚至有利于減輕社交生活中的焦慮感。3我們可以讓孩子每天都寫點日記,把自己一天中遇到的煩惱的、開心的事情寫下來。當學生遇到煩惱無法解決時,通過寫日記的形式,可以幫住學生發(fā)泄郁結的情緒。心理學中精神分析流派,認為人們的心理問題是由郁結的情感能量引起的,如果能將這股能量發(fā)泄出來,那么,人們的心理問題也就自然緩解了。同樣的,學生在寫日記的時候,回到過去的情景中,必然會喚起當時的情感體驗,而這股情感體驗就可能是學生郁結在心中的毒素。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心理毒素也就逐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