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實驗探究題(含解析)_第1頁
2026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實驗探究題(含解析)_第2頁
2026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實驗探究題(含解析)_第3頁
2026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實驗探究題(含解析)_第4頁
2026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實驗探究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探究題

一.實驗探究題(共31小題)

1.(2025?棗莊)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所用實

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安裝如圖中所示裝置時,應該先確鐵圈A的位置,確定其高度時,(選填“需要”

或“不需要”)點燃酒精燈。

(2)小明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水在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

水在沸騰過程后,吸收熱量,溫度o此時當?shù)氐拇髿鈮海ㄌ睢案哂凇薄暗?/p>

于“或”相等”)1個標準大氣壓。

時間123456789

/min

溫度rc909294969798989898

(3)小明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中的a所示,如果同組的

小紅減少燒杯中水的質(zhì)量,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可能是圖乙中的(選填“b”

“c”或"d”)O

(4)星期天小明在家燒水煮餃子,當水燒開準備下餃子時,媽媽提醒他鍋里的水有點少,于是小

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最比鍋里少),用同樣大的火直至將水再次燒開,下面能說明

其整個燒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填字母)。

2.(2025?鎮(zhèn)江)小紅用圖1所示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置于水平底座中心,激光筆可沿弧

形軌道移動,且保持激光始終射向平面鏡上的。點。

圖1圖2

實驗次數(shù)ZAOPZPOB

190°90°

265°115°

342°138°

418°162°

(1)為了在不同方向都能觀察到光的傳播路徑,應在平面鏡上方噴些。

(2)多次改變激光筆在軌道上的位置,小紅調(diào)整視角,均能觀察到反射光OB擋住入射光AO的

現(xiàn)象,如圖2所示,將長方形紙板與AO、0B所在平面重合,其底邊PQ緊貼平面鏡,在紙板上

即可顯示出入射光和反射光,多次測量紙板和平面鏡的夾角。

①上述實驗中測得的夾角均為90°,則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所在平面和平面鏡相互。

②在紙板上過。點作出底邊PQ的垂線ON,則ON與鏡面,可知ON為法線,由①、

②可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內(nèi)。

(3)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颍来斡涗泴嶒灁?shù)據(jù)如表所示,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入射光線AO逐漸

(選填“靠近”或“遠離”)法線ON;ZNOB與NAON的大小0

3.(2025?淄博)同學們利用蠟燭、細鐵絲、杯子等制作了一個蠟燭“蹺蹺板”,如圖甲。一端燭油

滴下時,此端就上升,兩端交替上下。為了尋找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同學們用鐵架臺、杠桿(已在

水平位置平衡)、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等器材進行以下探究。

(1)圖乙中杠桿水平平衡,分別改變一側(cè)鉤碼的個數(shù)或懸掛位置,發(fā)現(xiàn)杠桿不再平衡。

小聰認為: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小明認為: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為判斷誰的觀點正確,同學們利用圖丙中水平平衡的杠桿(OD>OA=OC)進行實驗,保持B處

懸掛鉤碼的個數(shù)和位置不變。

①把A處懸掛的鉤碼改掛在C處,發(fā)現(xiàn)杠桿不再平衡。與A處相比,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②把A處懸掛的鉤碼改掛在D處,發(fā)現(xiàn)杠桿仍保持平衡,這兩種情況下的距離

不變;

③由此初步判斷的觀點是正確的;

(2)明確影響因素后,同學們利用圖乙的器材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設計的表

格中。

實驗次數(shù)動力Fi/Na阻力F2/Nb

11.0102.05

21.550.515

32.0151.520

①表格中a處應填寫的內(nèi)容是;

②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

③若在圖乙中杠桿兩側(cè)鉤碼下端各加掛一個鉤碼,杠桿端下沉;

(3)交替上下的蠟燭“蹺蹺板”,一端燭油滴下時\此端上升。原因是。

4.(2025?廣州)實驗小組在探究彈簧伸長量(x)與彈簧受到拉力(F)關系的實驗中,得到如圖甲

所示的F?x關系圖象(圖線記為a)。

彈簧受到的拉力

(I)分析圖甲的數(shù)據(jù),得到實驗結(jié)論:常量(設為k),則比值k的單位

是,這根彈簧k的大小為;

甲乙丙

(2)把這根彈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彈簧的k是否會發(fā)生變化?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此產(chǎn)生了興

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學:因為是同一根彈簧,所以k不變。

乙同學:因為彈簧變短了,所以k變小。

丙同學:因為彈簧變短了,所以k變大。

為驗證猜想,他們對剩余部分彈簧進行如下探究:

①把彈簧懸掛在豎直的刻度尺旁,靜止時如圖乙,則此時彈簧長度為cm;

②在彈簧下端掛上鉤碼,某次彈簧靜止時如圖丙所示,每個鉤碼的重力為0.5N,則彈簧下端受到

鉤碼的拉力F=N,此時彈簧的伸長量x=cm;

③多次改變懸掛鉤碼的數(shù)量,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④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請在甲圖中描點,并畫出F-x圖象(對應圖線記為b);

彈簧受到的拉力F/N01.02.03.04.05.0

彈簧的伸長量x/cm01.002.003.004.005.00

⑤比較圖線a、b,可以判斷(選填“甲”“乙”或“丙”)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

5.(2025?蘇州)觀察水的沸騰實驗

(1)按圖甲組裝器材,使用大試管可以適當縮短實驗時間,也可以更好地觀察水沸騰前后

的變化。用酒精燈加熱,水溫達到88℃時開始讀數(shù),每隔Imin記錄一次,第3min時溫度計示數(shù)

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為

時間/min0I2345678

水溫/℃8890929698989898

(2)用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丙上作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3)由圖可知,水的沸點為℃;

(4)為研究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用抽氣打氣兩用氣筒、橡皮塞等組裝成如圖丁所示裝置。用氣筒

(抽氣/打氣),觀察到水再次沸騰,記錄此時的,多次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

是o

6.(2025?煙臺)在以《眼睛和眼鏡》為主題的跨學科實踐活動中:

(1)學習小組對于眼睛視物原理進行了探究實踐。請你觀察圖如圖1所示照相機和眼睛的構(gòu)造,

把照相機與眼睛功能類似的部分填入表中。

照相機膠卷光圈

眼睛晶體和角膜

(2)在探究近視眼和遠視眼成因與矯正的主題實踐中,該小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鏡

來模擬眼睛的晶狀體,打開夾子,通過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來改變橡皮膜凸起的程度,

如圖甲所示。具體操作如下:

①將蠟燭、水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水平光具座上,點燃蠟燭,使燭焰、水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

心在;

②將蠟燭放在離水透鏡較遠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記下

此時光屏所在的位置;

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鏡里加適量的水,水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此時屏上的像變得模糊,

這是模擬近視眼看遠處物體的情況。將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鏡,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這說明

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wǎng)膜的;

④將光屏移回原來標記的位置,選擇不同的眼鏡在燭焰和水透鏡之間前后移動,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

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這說明矯正近視眼應配戴透鏡;

⑤從水透鏡里向外抽取適量的水,再次實驗,探究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

(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要增強保護視力的意識,做到科學用眼,積極防控近視。請寫出一

條預防近視的措施。

7.(2025?遼寧)某同學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

(一)測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橫梁靜止時指針偏右,應向

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在分度矗中央。

(2)將裝有適量牛奶的燒杯放在天平左盤,當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中的祛碼和游碼佗位置如圖

(a)所示,則燒杯和牛奶的質(zhì)量ma=go

圖(c)

(3)將燒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圖(b)所示。

(4)測出燒杯和剩余牛奶的質(zhì)量nib=88.6go

(5)設計的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如表,表格中▲處應補充的內(nèi)容是

燒杯和牛奶的質(zhì)量燒杯和剩余牛奶量筒中牛奶的體積牛奶的密度p/(g*cm'3)

ma/g的質(zhì)量m/g▲m/gV/cm3

(6)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求得牛奶的密度p=g/cn?。

(--)測量瓷勺的密度

該同學清洗餐具時,發(fā)現(xiàn)瓷勺沉到水底,于是想測量瓷勺的密度。該同學用廚房電子秤、透明塑

料杯、細線、廚具支架和水(密度為pQ,進行如下操作:

a.用電子秤測量寬勺的質(zhì)量mi;

b.將適量的水裝入塑料杯并測出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m2;

c.按照圖(c)所示的方式組裝,讀出電子秤的示數(shù)m3。

回答下列問題:

(I)選用mi、m2、m3、p木和g中的字母表示圖(c)中驍勺所受的拉力F=,

瓷勺的密度p=.

(2)若圖(c)中瓷勺接觸杯底并對杯底有壓力,會使測得的密度偏o

8.(2025?大慶)密度計是根據(jù)“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體自重的原理”制作的。某學習

小組在研究與密度有關的實驗時,要自制一個簡單的密度計。關于密度計及相關實驗,請回答下

列問題:

(1)如圖甲,在一根一端封閉粗細均勻的玻璃管內(nèi)放一些小鉛粒使管能豎直浮于水中不動,設玻

璃管的橫截面積為S,管和管內(nèi)鉛??傎|(zhì)量為m,水的密度為p,則玻璃管在水面以下的長度hi

=(用S、m、p表示);在玻璃管與水面交接處畫上刻線并標記上1.0,

代表這個位置對應的液體密度為水的密度的1.0倍。

(2)將這個自制密度計放置于某未知液體中,管豎直漂浮不動時,如果標記L0的刻線位于液面

上方,距離管與液面交接處為h2,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密度與水的密度的比值為

(用hi、h2表示);如果標記1.0的刻線位于液面下方,距離管與液面交接處為h2(題中未畫出),

則該液體密度與水的密度的比值為(用hi、h2表示);

(3)若用上述方法在玻璃管上依次標記0.7、0.8、0.9、1.1、1.2、1.3……的刻線,分別代表液體

密度與水的密度的比值,則數(shù)值小的刻線在(填“上邊”或“下邊”),刻線分布

(填“均勻”或“不均勻”);

(4)現(xiàn)用某種密度較大的液體做成一個簡易的氣壓計,當大氣壓為po時,管內(nèi)外液面高度差為

h3,如圖丙所示?,F(xiàn)將管豎直向上提升少許,下端管口未露出槽內(nèi)液面,管內(nèi)外液面高度差將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5)將(4)中簡易氣壓計拿到山頂,發(fā)現(xiàn)管內(nèi)外液面高度差為h4,則山頂?shù)臍鈮簽?/p>

(用h3、h4、po表示)。

9.(2025?牡丹江)小丹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她將兩個相同的玩具電機A、B的轉(zhuǎn)軸用塑料管連接

圖甲圖乙

(1)如圖乙所示,閉合開美S,電流通過電機B,B中線圈在磁場中會受到依作用轉(zhuǎn)動

起來,帶動電機A中線圈轉(zhuǎn)動,小燈泡發(fā)光。此時,電機A相當于(選填“用電器”

“開關”或“電源”),這是利用了原理。

(2)若想改變電機B中線圈的轉(zhuǎn)動方向,可以通過改變來實現(xiàn)。

(3)當電機B中線圈轉(zhuǎn)動方向改變時,電機A中線圈的轉(zhuǎn)動方向也隨之改變,通過小燈泡的電

流方向(選填“會”或“不會”)改變。在電機A所在電路中添加(一種器

材),用來判斷電路中電流方向是否改變。

10.(2025?天津)喜歡篆刻的津津同學購買了一塊練習用的印章石料,他想知道這塊石料的密度,

于是從家中找到如圖所示的器材和足夠長的細線、足量的水(水的密度為po)o請你從中選用合

適的器材,帶他設計一個測量該行料密度的實驗方案。要求:

(1)寫出主要的實驗步驟及所需測量的物理量:

(2)寫出石料密度的數(shù)學表達式(用已知量和測量晟表示)。

印章石料電子秤記號第空玻璃杯刻度尺

11.(2025?揚州)小華測量手鏈上花生形狀小飾品的密度。

(1)拆下穿過“花生”的細繩,用天平測“花生”質(zhì)量,操作正確,如圖所示,“花生”的質(zhì)量

為go

(2)因“花生”體積較小,選擇分度值更小的注射器來測“花生”體積。其步驟如圖,步驟②中

搖動注射器的目的是:O

1

②放入“花生?,③緩慢推動活塞,

使水充滿注射■

質(zhì)量刻度線處裝上'活塞.

搖動注射器示數(shù)為11.0ml

(3)測得“花生”的密度為g/cm3。若在步驟③中,不慎擠出少許水,則密度測量值

偏_______

12.(2025?廣東)小明了解到有種說法“在室內(nèi)穿兩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曖”。他采用

如圖的裝置進行實驗:在甲、乙兩個相同的瓶子中裝入等體積的熱水,用兩層灰色薄棉布包

裹著甲瓶(內(nèi)層緊貼,外層相對寬松),用一層灰色厚棉布緊貼包裹著乙瓶,用數(shù)顯溫度計測量

瓶中熱水的溫度,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室溫:25.0C

時間/min020406080

甲瓶水溫/℃61.056.662.550.948.5

乙瓶水溫/℃61.055.652.349.045.7

(1)表中有一個溫度值記錄錯誤,該錯誤的溫度值是水溫會先降到41.0C的是

瓶。已知瓶中水的體積是350mL,該瓶中水的溫度降至41.0C時,其放出的熱量是J。

[c;k=4.2X103j/(kg?C),p4c=1.0X103kg/m3]

(2)如果把瓶中的熱水換成冰塊,瓶中的冰塊熔化較慢。分析實驗結(jié)果,可猜想“在室

內(nèi)穿兩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的原因可能是兩件薄衣服中間有

(3)請寫出一個生活中與你的猜想相符合的例子:

數(shù)顯溫度計

X|61.0cC

一層灰色厚

棉布(厚度

兩層灰色與兩層薄棉

蒲棉布布相當)

甲乙

13.(2025?廣東)小明在學習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后,繼續(xù)深入探究。選用表中某一規(guī)格的凸透鏡

做實驗,調(diào)整好器材后如1圖甲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凸透鏡編號焦距距m直徑/cm

①53.5

②54.5

③104.5

④154.5

(1)光屏上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O

(2)一段時間后,小明發(fā)現(xiàn)燭焰的像如1圖乙所示,此時將蠟燭向調(diào)節(jié)可以使燭焰的像

移到光屏中央。

(3)小明選的凸透鏡焦距為cm.

(4)小明將蠟燭換成F字光源,調(diào)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觀察到清嘶的像,如2

圖所示,則小明看到的像應是(選填字母)。

(5)小明認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還可能弓凸透鏡的直徑有關。若要驗證其猜想,則可在表中選取

編號為兩個凸透鏡進行實驗驗證。

14.(2025?濟南)如圖所示,半圓形滑軌垂直固定在水平底座上,紅色激光筆可以保持半徑方向沿

半圓形滑軌自由滑動;水平底座上裝有一可在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的L形支架,綠色激光筆B安裝

在支架的水平橫梁上并可以沿橫梁移動,在半圓形滑軌的圓心處放置一塊小平面鏡。小梅和小麗

在用該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

(1)打JT紅色激光筆A的兀關,讓其發(fā)出的紅色激光入射到小平面鏡上的O點,小梅觀察發(fā)現(xiàn)

此時這條紅色入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有條反射光。

(2)小梅沿半圓形滑軌移動紅色激光筆A,發(fā)現(xiàn)紅色入射光向中間位置靠近時紅色反射光也向中

間位置靠近,反之亦然。她猜想:紅色反射光與紅色入射光之間是不是有一條對稱軸呢?

為了驗證她的猜想,她打開綠色激光筆B并調(diào)節(jié)其位置,讓其發(fā)出的綠色激光從O點正上方入射

到O點,此時沒有觀察到綠色反射光。重新打開紅色激光筆A并不斷改變紅色入射光的方向,發(fā)

現(xiàn)這條綠色激光真的好像是紅色反射光與紅色入射光之間的對稱軸!

同組的小麗從周圍不同方向觀察紅色入射光、紅色反射光和綠色激光,竟然發(fā)現(xiàn)從某個方向看去

它們是重合的。這說明紅色反射光、紅色入射光和綠色激光O

(3)這條綠色激光的位置是否真的是紅色反射光與紅色入射光之間的對稱軸呢?在沒有量角器的

情況下,小麗又打開一支藍色激光筆,讓藍色激光逆著紅色反射光的方向入射到0點,如

果,就說明這條綠色激光的位置的確是紅色反射光與紅色入射光之間的對

稱軸。

(4)盡管激光筆發(fā)出的激光很亮,但觀察效果還是不理想。請寫出能夠更清楚地看到本實驗中入

射光和反射光的一種做法:o

L

綠色激光筆B形

圓紅色激光筆A

小平面鏡

15.(2025?江西)【探究名稱】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是否有關:

【問題】某同學探究完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后,還想知道浮力大小是

否與物體的形狀有關。于是,該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證據(jù)】該同學用一塊橡皮泥(不吸水)、一個彈簧測力計、燒杯、水和細線,按如下步驟進行

實驗。

①如圖a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橡皮泥的重力為N;

②如圖b所示,將橡皮泥捏成實心長方體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③如圖c所示,將同一塊橡皮泥捏成實心圓柱體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④如圖d所示,將同一塊橡皮泥捏成實心球體浸沒在w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

rv

yM

c4

Nll-jl二

ll-al-

b-il吳

』-

|43三

、

—'

_J

_——^

」rJ7r-

■_*^

■*r/-

■~^

_.

-z-z

bCd

【解釋】

(1)圖b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為N;

(2)由以上實驗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o

【交流】

(1)本實驗在其它因素都相同的前提下,只改變物體的形狀來進行探究。在物理學中,這種研究

方法稱為。

(2)在第④步實驗中,將椽皮泥從圖d位置向下移放到圖e位置時,深度增加,橡皮泥所受浮力

人?。ㄟx填“變?nèi)恕薄白冃 被颉安蛔儭保f明浮力大小與無關。

(3)若用刻度尺和彈性較好的橡皮筋來替代彈簧測力計,能否完成本實驗的探究?。

16.(2025?遼寧)小毛在測量物質(zhì)密度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操作:

A1

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145g1/0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向分度盤中線左側(cè),應該

向側(cè)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2)測量固體的密度

①將石塊放在天平的左盤,從大到小向右盤依次加減祛尺,當加入最小砧碼后,指針指向分度盤

的左側(cè),接下來的操作是,直至天平平衡。

②天平平衡后,右盤徐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則石塊質(zhì)量為g;

③將石塊放入量筒,水面的位置如圖乙,取出石塊后,量筒內(nèi)水的體積為40mL,則石塊的密度為

kg/m3,這樣測出的石塊密度將偏。

(3)小毛為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設計了如下兩個方案,請利用給定實驗器材完成相應的實驗步

驟:(在兩個方案中,你只需選擇一個方案作答即可)

方案一:器材有質(zhì)量可忽略的薄壁平底的柱狀杯、裝有水的水槽、刻度尺。

①在柱狀杯中加入適量的未知液體,使其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如圖內(nèi),測出柱狀杯中未知液

體的深度hi;

②接下來的操作是:為h?:

③未知液體密度的表達式:p=(用所測物理量hi、h2和水的密度p水表

示)。

方案二:器材有天平(已調(diào)平、無祛碼)、刻度尺、膠頭滴管、兩個分別裝有水和未知液體的相

同平底柱狀杯。

①測出杯中未知液體的深度為hi,將裝有未知液體的杯放在天平左盤,水杯放在右盤,天平右端

卜.沉,如圖丁所示;

②接下來的操作是:為h2;

③未知液體密度的表達式:p=(用所測物理量hi、h2和水的密度p水表

示)。

17.(2025?常州)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賽,球場草坪所用的自動灌溉工程得到了中國技術團隊

的支持。球場草坪種植的黑麥草,適合在濕度為50%的土壤中生長。

(-)灌溉技術

(1)傳統(tǒng)灌溉采用如圖(a)所示的噴灑技術,這會導致草葉灼傷,原因是:水噴灑在草葉上,

如圖(b)所示,透過水珠可見葉面正立、放大的(虛/實)像,水珠作為透鏡,

對陽光有作用。

(2)技術團隊選擇如圖(c)所示的地下滲透灌溉新技術,該技術既可避免草葉灼傷,乂可節(jié)水,

節(jié)水的原因是;。

(二)電阻測量

自動灌溉系統(tǒng)需要濕敏電阻Rx,小明把Rx放入濕度為50%的土壤內(nèi),設計如圖(d)所示的電路,

測量網(wǎng)的阻值。

(3)圖中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在這根導線上打“X”,并以筆畫線重新連接該導線。

(4)閉合開關S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A/B)端。

(5)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實驗②的數(shù)據(jù)如圖(e)所示,電壓表

示數(shù)為V,電流表示數(shù)為A,根據(jù)實驗①②③的數(shù)據(jù)可得:濕度為50%的

土壤內(nèi)心的阻值為C.

實驗序號①②③

電壓表示Li2.6

數(shù)/V

電流表示0.10.26

數(shù)/A

Rx/n

(三)裝置設計

(6)濕敏電阻Rx的阻值隨所在土壤濕度變化的圖像如圖(f)所示。己知:蓄電池電壓恒為6V;

電磁繼電器線圈電流大于0.2A時銜鐵被吸下,小于0.2A時銜鐵被彈回,線圈電阻不計;電動機

的額定電壓為220V。請以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g)所示的電路連接,要求:閉合開關S,當土

壤濕度低于50%時,電動機轉(zhuǎn)動送水;當土壤濕度高于50%時,電動機不轉(zhuǎn)停止送水。

(7)定值電阻Ro的阻值為

(8)生物學家正在培育新品黑麥草,能在濕度低于50%的土壤中生長,一旦成功,電路中的電阻

Ro應換用阻值更的定值電阻。

18.(2025?江西)【探究名稱】探究保溫瓶的保溫敗果與什么因素有關

【問題】有些同學喜歡用保溫瓶帶熱水到校飲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瓶內(nèi)裝水較多時,保溫效果較

好;瓶內(nèi)裝水較少時,保溫效果較差。據(jù)此,同學們猜想:保溫瓶的保溫效果可能與有

關。

【證據(jù)】針對同學們的猜想,甲、乙兩組同學分別設計了一套方案。

甲組方案:利用五個規(guī)格相同的保溫瓶(容積為2L)在同一天進行實驗

(1)上T8:00將不同體積初溫為98℃的熱水,同時裝入五個保溫瓶內(nèi);

(2)下午6:00打開五個保溫瓶,同時測量并記錄水溫,計算出水降低的溫度。

乙組方案:利用同一保溫瓶(容積為2L)分五天進行實驗

(1)每天上午8:00將不同體積初溫為98c的熱水裝入同一保溫瓶內(nèi);

(2)每天下午6:00打開保溫瓶,測量并記錄水溫,計算出水降低的溫度。

上述兩套方案,都能控制實驗時保溫瓶的保溫性能完全相同,但乙組方案不能保證每天的

完全相同。所以,同學們選擇了甲組方案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收集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水的初溫:98℃

保溫瓶編號①②③④⑤

水的體積(L)1.61.71.81.92.0

水的末溫(°C)79.081.583.085.584.5

水降低的溫度19.016.515.012.513.5

(C)

【解釋】

(1)本實驗通過相同時間內(nèi)來反映保溫瓶的保溫效果,這種研究方法稱為轉(zhuǎn)換法。

(2)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初步結(jié)論: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水量少于1.9L時,水量越多,

其保溫效果越;水晶在1.9L?2.0L時,水量越少,其保溫效果越好。

【交流】

(1)經(jīng)過討論,同學們認為水量在1.9L?2.0L范圍內(nèi)的初步結(jié)論不一定可靠,原因

是o

(2)實驗過程中,水溫下降是通過的方式改變其內(nèi)能。

(3)下列實驗中也用到轉(zhuǎn)換法的是。

A.探究真空不能傳聲

B.研究光的傳播時引入光線

C.探窕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用兩支相同的蠟燭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D.探究物體動能大小時,用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物體動能的大小

19.(2025?日照)小明“五一”假期到游樂場體驗了一項驚險刺激的游戲項目“過山車”,滿載游

客的“過山車”從軌道的最高端飛馳而下,到達大回環(huán)的頂端,再疾馳而下。體驗了“過山車”

的驚險刺激后,小明做了以下的實驗探究。

(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右側(cè)斜面上可以鋪設不同材質(zhì)的面料,右側(cè)的斜面傾角可以

調(diào)節(jié)。

①保持右側(cè)斜面傾角不變,在斜面鋪上毛巾,讓小球從左端等高線A處自由下滑,小球

(選填“能”或“不能”)到達右側(cè)等高線處;

②更換較光滑的棉布面,重復剛才的操作,發(fā)現(xiàn)滑到右側(cè)斜面最高點比第一次距離等高線

(選填“遠”或"近”)。

③繼續(xù)更換成更光滑的面料,重復上述操作……。

通過以上實驗現(xiàn)象,小明進一步推理得出:當右側(cè)斜面時,小球?qū)⒌竭_右側(cè)等高

線處。

(2)小明在上述第①次實驗中,取下毛巾,其他條件不變,只減小了右側(cè)斜面的傾角。他發(fā)現(xiàn)傾

角越小,小球在右側(cè)斜面上運行的距離越大。

進一步推理得出:當傾角為0°時,如圖乙。如果小球在水平面運動時受到的阻力為0,則小球?qū)?/p>

做運動。

英國科學家牛頓在此類研究成果上,概括總結(jié)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牛頓第一定律”,

(3)通過以上實驗,小明發(fā)現(xiàn)物體接觸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之一,為了

驗證是否還有其他影響因素,小明進一步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如圖丙、丁、戊所示,A、B

是完全相同的兩個物塊,與木板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

①實驗要求拉動物塊時均需要保持物塊做運動,此時物塊受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

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②由圖丙、圖丁兩次實驗測得F1VF2(物塊A、B一起運動),可得出結(jié)論:當接觸面的粗糙程

度相同時,接觸面受到的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③由圖丁和圖戊兩次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的關系(物塊AB一起運動),

實驗測得F2=F3??傻贸鼋Y(jié)論:。

20.(2025?寧夏)某校組織學生參觀軍事博物館,學生發(fā)現(xiàn)潛水艇的形狀如圖甲所示,頭部粗,尾

部細,由此提出疑問:若潛水艇頭部細,尾部粗,所受液體阻力是否不同。該同學選取完全相同

的模型A和B,按照圖乙組裝并進行探究,所掛重物的質(zhì)量均為0.5kg。(g=10N/kg)

(1)圖乙中兩個滑輪為(選填“定滑輪”或“動滑輪”),作用是:

模型所受拉力是N(忽略繩重和摩擦)。

(2)探究過程如圖丙所示,to時刻重物開始下落,ti時刻發(fā)現(xiàn)模型B運動較快,說明模型B在運

動過程中,所受液體阻力較o

(3)實驗中液體阻力大小是通過模型運動快慢來體現(xiàn)的,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

做,,

哂寸刻丙城寸刻

21.(2025?濰坊)小明利用實驗室器材測量兩塊大小和材質(zhì)均不相同的石塊的密度。

T戊

(1)天平調(diào)平衡后,在測量小石塊質(zhì)量時,往右盤加減幅碼過程中,加入最小祛碼后,天平指針

位置如圖甲(一)所示,將最小祛碼取出,指針位置如圖甲(二)所示,接下來正確的操作

是,直至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此時天平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質(zhì)量是

g;

(2)用細線系住小石塊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前后液面變化如圖丙所示,則小石塊的密度為

g/cin\

(3)小明發(fā)現(xiàn)利用天平和量筒無法完成大石塊密度的測量,經(jīng)思考后,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①將杠桿調(diào)節(jié)水平平衡后,在兩側(cè)各掛大石塊和彈簧測力計,豎直拉動測力計使杠桿水平平衡,

如圖丁所示,記錄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Fi;

②將石塊浸沒于盛水的燒杯中,豎直拉動測力計使杠桿再次水平平衡,如圖戊所示,記錄此時彈

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F2;

③己知水的密度為p水,計算大石塊的密度p=(用p水、Fi、F2表示)。

22.(2025?福建)學校“水培種植小屋”的蔬菜適宜生長的溫度在10?30C之間,項目式學習小組

利用熱敏電阻和電阻箱設計溫度報警電路,電阻箱是可以調(diào)節(jié)并顯示阻值的變阻器。

(1)利用圖1甲所示電路探究熱敏電阻Ri阻值隨環(huán)境溫度t變化的規(guī)律。

①根據(jù)圖I甲,用筆畫線表示導線,將圖I乙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②連接電路的過程中,應將開關:將電阻箱論阻值調(diào)至最大,起到的作

用。

③將熱敏電阻置于0C的環(huán)境中,閉合Si、斷開S2,記錄電流表示數(shù)Io;然后(描

述開關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電阻箱Ro直至電流表示數(shù)為,此時R(=Ro。

④將熱敏電阻Ri置于不同溫度的環(huán)境中,重復步驟③,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

溫度trc010203040

阻值Rt/n28001800120080060()

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

(2)根據(jù)上述探究結(jié)果,設計報警電路。實驗器材:電源(恒為12V)、熱敏電阻R:、電阻箱

Ro(0?9999ID、數(shù)字電壓表V(U27.2V時報警)、數(shù)字電流表mA(126mA時報警)、開關

一個、導線若干。

設計要求:小屋溫度t230七或tW10℃時都有一個電表報警。

①虛線框中的電路圖(圖2)是學習小組設計的報警電路,但它不能完全滿足要求,請你根據(jù)設計

要求將電路圖補畫完整。

②設計的電路中,電阻箱Ro應調(diào)為當溫度降低到10℃時電路報警,此時電流表

的示數(shù)為mA。

23.(2025?云南)小華偶然間豎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磚下面的字發(fā)生了錯位。

三塊玻璃褥

—?---------物體的位置

J2.13cm

—尸工一一塊玻璃語時像的位置

—產(chǎn)5cm兩塊玻璃磚時像的位置

1235cm

.三塊玻璃語時像的位蚩

(1)他想光斜射時才發(fā)生偏折,才會出現(xiàn)“池底變淺”的現(xiàn)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時,光線不

再偏折.懷會有“池底變淺”的現(xiàn)象嗎?卜述過程,在科學探究中叫做(選填”設

計實驗”“提出問題”或“分析論證”)。

(2)①聯(lián)想到“平面鏡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圖甲所示將玻璃磚緊貼物體擺放在水

平桌面上的一張白紙上,標記出物體的位置。按照圖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觀察物體(觀察盒上的

條形碼)。當看到物體經(jīng)玻璃磚成的像時,前后移動小卡片,使小卡片與像在同一個平面上,將

小卡片此時的位置標記在白紙上,這樣就找到了放置一塊玻璃傳時的位置。

②隨后,他將玻璃磚離開物體向觀察者移動一小段距離后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像的位置不變,說明玻

璃磚與物體的距離影響成像位置(選填“會”或“不會”)。

(3)為了觀察不同厚度玻璃的成像情況,他將第二塊相同玻璃磚緊貼在第一塊后面,如圖丙所示,

觀察并記錄像的位置:他再將第三塊相同玻璃磚緊貼在前兩塊后面,如圖丁所示,觀察并記錄像

的位置。記錄數(shù)據(jù)如圖戊所示。

①分析圖戊的數(shù)據(jù)可知,用一塊玻璃磚觀察時,像與物體的距離是cm;

②三次實驗都說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時,像的位置會觀察者(選填“靠近”或“遠離。

(4)從圖戊的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與物的距離越。

(5)從以上探究可知,從豎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實際位置(選填“淺”或“深”)。

24.(2025?貴陽)“十次事故九次快”說明汽車超速會帶來危害,汽車“多拉快跑”更是追尾事故

中的罪魁禍首,超速與超載嚴重危害了道路交通安全。

小明通過實驗探究貨車超速與超載在追尾事故中的危害,用到的器材有:小車(模擬貨車)、木

塊(模擬被追尾車輛)、徒碼若十、坡度固定的斜面。將小車從如圖中所示的A處自莊釋放,小

車在水平面上運動一段距離so后停止,so可視為剎車后運動的距離。將木塊靜置于小車右側(cè)所在

的位置B處,表明符合核載量并在限速內(nèi)的貨車不會對前車追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探究貨車超速的危害:如圖乙所示,木塊置于B處,小車由斜面頂端釋放,撞擊木塊并與木

塊共同運動一段距離si,這表明貨車超速(選填"會”或“不會”)產(chǎn)生追尾的危害。

本實驗可用木塊運動的反映追尾的危害程度:

(2)探究貨車超載的危害:如圖丙所示,木塊置于B處,將跌碼固定在小車上,仍從A處釋放

小車,觀察小車的運動情況。逐次增加跌碼個數(shù)重復實驗,發(fā)現(xiàn)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幾乎

都為so,均未與木塊撞擊。小明猜想:小車每次到達斜面底端時,雖其動能隨的逐次

增大而增大,但仍未追尾,原因可能是小車此時還不夠大;

(3)由(2)問中的實驗看出小車超載幾乎不會追尾前車,但生活中貨車超載引起的追尾事故卻

頻頻發(fā)生。請你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再設計一步實驗操作(木塊仍置于B處),證明貨車追尾前

車會因超載帶來危需。

①操作:;

②請你對可能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進行合理預設,并指出僅因超載造成追尾的危害程度在實驗結(jié)果中是如

25.(2025?六盤水)小明發(fā)現(xiàn)籃球的氣壓不足,于是用打氣筒給籃球打氣。在收起打氣筒時發(fā)現(xiàn)外

壁有些發(fā)熱。于是他想,是什么原因?qū)е麓驓馔驳耐獗诎l(fā)熱呢?小明就這個問題與同學小紅進行

「交流,聯(lián)系所學物理知識,他們提出了以下兩個猜想:

A.活塞在筒內(nèi)往復運動時,與筒壁摩擦導致發(fā)熱

B.活塞在筒內(nèi)往復運動時,不斷壓縮氣體做功導致發(fā)熱

于是他們設計了實驗進行探究,選用的實驗器材有:打氣筒、測溫槍、計時器、氣壓不足的籃球

等,分別在打氣筒的上部和卜部標注兩個測溫點,如圖所示。

請問答下列問題:

(1)打氣筒內(nèi)壁的熱量是通過的方式傳遞到外壁。

(2)活塞在打氣筒內(nèi)向下運動時的能量轉(zhuǎn)化過程,與四沖程內(nèi)燃機的沖程相同。

(3)用打氣筒往氣壓不足的籃球內(nèi)打氣,10秒內(nèi)使活塞在筒內(nèi)往復運動20次,立即用測溫槍測

出此時兩個測溫點的溫度。待打氣筒外壁溫度降至室溫(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