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上海專用)自然地理(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上海專用)自然地理(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上海專用)自然地理(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上海專用)自然地理(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上海專用)自然地理(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階段檢測卷02自然地理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

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改編自2024廣西真題)歐洲冬季某日天氣形勢。(22分)

圖1示意歐洲部分區(qū)域某日某時刻海平面氣壓分布形勢。冬季受該氣壓形勢控制時,瑞士中部高原地

區(qū)(圖2)風速較大,最大風速位于萊芒沏區(qū),時速可超過100千米。這種風會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區(qū)出現(xiàn)逆

溫層,逆溫層下方常有層云(低空中呈層狀的云層)形成,當有其他條件配合時,萊芒湖畔局地還容易出

現(xiàn)冰凍現(xiàn)象,圖3為當時在瑞士旅行的中國公民王先生在萊芒湖畔拍下發(fā)生冰凍時的景觀照片。

065km

河流、湖泊

1030-等壓線/hPa山妹范國

圖1圖2

圖3

1.圖a時刻,控制英國、愛爾蘭的天氣系統(tǒng)是(選填:氣旋/反氣旋/冷鋒),天氣狀況是(選

填:晴天/陰雨),北海漁場(選填:適合/不適合)捕魚。(3分)

2.下列對大風的形成過程萊芒湖區(qū)的分析,正確的有(不定項選擇3分)

A.萊芒湖區(qū)等壓線較為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大

B.偏南風越過汝拉山脈后下沉過程中,受重力影響加速

C.湖區(qū)位于阿爾卑斯山和汝拉山脈之間,谷地呈東南一西北走向,與風向平行,加大風力

D.湖面摩擦力小,風速大

3.說明冬季受該氣壓形勢控制時,瑞士中部高原地區(qū)層云的成因。(8分)

4.指出除大風外,萊芒湖畔局地出現(xiàn)冰凍現(xiàn)象所需的自然條件。(4分)

5.王先生在萊芒湖畔于當?shù)貢r間10點把拍的街景(圖3)通過微信轉發(fā)給在上海的家人,他家人手機

收到照片的北京時間是,該日瑞士和中國的晝夜長短狀況都是。(4分)

【答案及評分標準】

1.反氣旋(1分)晴天(1分)適合(1分)

2.AD(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一個,得2分;其他情況,不得分。)

3.氣壓北高南低,偏北風越過汝拉山脈F沉增溫,高空氣溫相對溫暖:(2分)冷空氣因密度大,堆積

在阿爾卑斯山和汝拉山脈之間的谷底,底層氣溫相對較冷,形成逆溫;(2分)萊芒湖的蒸發(fā)為底層大氣提

供水汽;大氣穩(wěn)定,晴天多,夜間降溫快,低層大氣中的水汽易冷卻凝結成云;(2分)由于逆溫層的存在,

難以對流,云系難以向上發(fā)展,形成層狀云。(2分)

4.氣溫下降到0℃以下(必答點,2分);天氣晴朗;近地面大氣相對濕度較大(水汽充足);具有逆溫

現(xiàn)象,大氣對流運動微弱。(任答一點,2分)

5.17時(2分)晝短夜長(2分)

【解析】

1.圖a顯示此刻高壓控制英國、愛爾蘭,相應的的氣流狀況是反氣旋,因盛行下沉氣流,故為晴天。

北海海域等壓線較稀疏,風力較小,適合進行捕魚等海上作業(yè)。

2.圖示湖區(qū)等壓線較為密集,故風力大,A正確。根據(jù)等壓線走向和數(shù)值分布、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判

定是偏北風越過汝拉山脈后下沉過程中,受重力影響加速,而不是偏南風,B錯。根據(jù)經緯網(wǎng)判斷湖區(qū)所在

的谷地呈東北—西南走向,而不是東南-西北走向,C錯。湖面立坦,摩擦力小,風速大,D正確。

3.材料信息顯示“瑞士中部高原地區(qū)出現(xiàn)逆溫層,而逆溫層的下方常有層云的出現(xiàn),層云是指低空中

呈層狀的云層”。圖示該地氣壓北部相對較高、南部相對較低,較強的偏北風在越過汝拉山脈后順地勢向下

運動,而下沉氣流會出現(xiàn)增溫效應,使得高空氣團的性質相對較為偏暖。冷空氣密度相對較大,,易堆積在

阿爾卑斯山和汝拉山脈之間的谷地,導致下部氣團相對較冷,而上部氣團相對較暖,上下部氣團形成明顯

的逆溫層,萊芒湖的蒸發(fā)乂為其下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同時逆溫現(xiàn)象會導致風力偏小、大氣穩(wěn)定,在夜

晚時由于輻射散熱相對較強,下部氣團的水汽容易凝結成云。同時由于逆溫層的存在,對流運動相對較弱,

云層難以向上發(fā)展,最終呈現(xiàn)出層狀向四周展開,形成層云。

4.發(fā)生冰凍現(xiàn)象的首要條件是氣溫應下降到以下,同時天氣晴朗,便于夜晚快速降溫c而冰凍現(xiàn)象

需要近地面水汽相對較為充足,故需要近地面相對濕度較大,同時出現(xiàn)逆溫現(xiàn)象會減弱對流發(fā)生,增強冰

凍現(xiàn)象的發(fā)生。

5.根據(jù)圖1的經度信息,判斷瑞士位于時區(qū)中的東1區(qū),比北京時間(東8區(qū))晚(8+7)個小時。

當瑞士時間為10點時,北京時間是10+7=17時。材料顯示圖1是冬季受該氣壓形勢控制時瑞士萊芒湖畔局

地出現(xiàn)冰凍現(xiàn)象,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則晝短夜長。

二、(改編自2024山東真題)研學澳大利亞埃爾湖流域。(22分)

活動一同學們通過查閱埃爾湖流域地理環(huán)境資料,了解到埃爾湖(如圖)是澳大利亞海拔最低的地

方,湖水深度較淺。

長不利。從地質史上來看,湖水鹽度變化也比較顯著,指出應該如何利用采集的生物化石研究埃爾湖不同

時期湖水鹽度的變化。(8分)

【答案及評分標準】

1.河水(1分)陸地內循環(huán)(1分)夏汛(1分)沉積(1分)

2.AC(全部正確,得2分,否則不得分)

3.雨季,湖泊水面擴大,湖中泥炭處于漬水、缺氧環(huán)境,微生物不活躍,碳不易釋放;(2分)旱季,

湖泊水面縮小,湖床裸露,泥炭層受強烈的太陽輻射影響,蒸發(fā)旺盛,缺少水分,微生物不活躍,碳不易

釋放;(2分)湖泊水面的定期擴大,使得湖底泥炭不斷被深埋,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小,碳不易分解(2分)

4.古生代(2分)

5.冬半年(2分)按地層順序,將采集的化石排序;(2分)查詢所采集化石對應的生物對鹽度的

需求;(2分)統(tǒng)計不同地層生物化石的種類和數(shù)量。(2分)

【解析】

1.圖示眾多河流注入埃爾湖,故主要來自河水補給,但湖水最終不能注入海洋,故參與陸地內循環(huán)。

圖示多時令河注入湖泊,故湖水季節(jié)變化大。埃爾湖流域主要位丁?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區(qū)和熱帶沙漠氣候區(qū),

雨季在夏半年,出現(xiàn)湖水補給來源多,出現(xiàn)夏汛,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1月份前后為夏半年。冬半年為旱

季,流域內部分大部分河流因無降水補給,但蒸發(fā)量大,河流斷流,即河流屬于時令河。因入湖河流帶來

泥沙在地勢低平的湖床沉積,故湖水深度較淺。若是侵蝕,湖水深度應該深。

2.圖示多條入湖河流流經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區(qū),生物量大,提供大量植物枯落物等含碳物質,A正

確;熱帶荒漠植被蒞蓋率極低,生物量大,不能提供大量植物枯落物等含碳物質,C錯:圖示多條河流入湖,

且流程較長,向埃爾湖輸送的含碳物質較多,C正確;埃爾湖水面面積變化幅度大,自身水生生物量有限,

D錯。

3.由材料可知,埃爾湖雨季,湖泊水面擴大,可推測湖中泥炭處于漬水、缺氧環(huán)境,不利于微生物活

動,泥碳不易被分解.,碳不易釋放:埃爾湖旱季,湖泊水面縮小,可推測大片湖床裸露,在強烈的太陽輻

射作用下,泥炭層蒸發(fā)旺盛,缺少水分,也不利于微生物活動,泥炭不易被分解,碳不易釋放:雨季旱季

的交替使得湖底泥炭不斷積累、深埋,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小,泥炭得以保存,碳不易釋放。

4.軟體動物,即無脊椎動物,最早出現(xiàn)在古生代。

5.根據(jù)第1題的解析,冬半年入湖水量小,但蒸發(fā)旺盛,湖水鹽度大。不同的水生生物對水的礦化度

要求不同,故要研究不同時期湖水鹽度的變化,首先應按地層順序,將采集的化石排序,查詢所采集化石

對應的生物對鹽度的需求,從而根據(jù)化石生物的變化推測鹽度的變化;統(tǒng)計不同地層生物化石的種類,對

比分析,通過生物種類變化推測鹽度的變化。

三、(改編自2024廣東真題)四川仁壽縣牛角寨巖縫中多硫酸鈉。(20分)

當氣溫下降,濕度上升時,硫硝鈉會吸水形成芒硝,使得裂隙中的容積增大;當氣溫上升,濕度下降

時,芒硝會脫水產生反硝化。該過程涉及主要化學方程式為:Nafth+lOHzOwNa2s。4?10比0。四川仁壽縣牛

角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巖石表層紫色砂巖以及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裂縫中均發(fā)現(xiàn)了硫酸鈉。下

圖I示意仁壽牛角寨地質剖面圖,圖2示意2021年8月份每天等時平均溫度、平均濕度對比。

1

甲A乙-------*;SE、

10(H)-

圖例匚二I第四紀地層白堊紀地層巨目侏羅紀地層0斷層

注:地層①至⑨.表示地層年代ti新到老

圖1

34

火£

裝r

5522

024681012141618202224

時間/時

圖2

L按巖石成因,牛角寨地區(qū)地表紫色砂巖屬于巖,其風化后形成的紫色土比較肥沃的主要成土

因素是(選填:氣候/植被/母巖),該山地山篦自然帶是,但山地垂直地帶性

并不顯著,主要原因是o(4分)

2.甲區(qū)域為構造_______(選填:沉降/上升)區(qū),其東南側的地質構造是o乙區(qū)域地層年齡

空間分布特征是。甲、乙區(qū)域中區(qū)域的地表剝蝕作用更強。(4分)

3.根據(jù)硝化與反硝化的條件,說明I、II、IH階段硫酸鈉的各自的變化。(6分)

4.結合當?shù)氐臍夂驐l件,分析裂縫中硫酸鈉對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影響。(6分)

【答案及評分標準】

1.沉積(1分)母巖(1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1分)山地海拔低.,水熱狀況垂直差異?。?

分)

2.沉降(I分)斷層(I分)地層年齡中間老、兩側新(1分)乙(1分)

3.時段I:氣溫持續(xù)下降,相對濕度持續(xù)增大,利于芒硝生成。(2分)時段II:前期氣溫持續(xù)上升,

相對濕度持續(xù)減小,利于芒硝脫水生成硫硝鈉;(1分)后期氣溫持續(xù)下降,相對濕度持續(xù)增大,利于芒硝

生成。(1分)時段IH:氣溫持續(xù)下降,相對濕度持續(xù)增大,利于芒硝生成。(2分)

4.該區(qū)域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溫和濕度變化較為明顯;(2分)硫酸鈉易發(fā)生水合或脫水反應,

體積脹、縮反復交替發(fā)生;(2分)長期作用下,導致裂隙不斷擴大,對石刻雕像表層巖體產生風化作用,

破壞其完整性。(2分)

【解析】

1.砂巖是顆粒物較粗的砂土在地下膠結后形成的,屬于沉積巖。砂巖呈紫色,風化后的土壤也呈紫色,

且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故其肥沃的主要成土因素是母巖。材料顯示圖示區(qū)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故水平地

帶性自然帶為亞熱帶出闊葉林帶。圖示海拔500米左右,海拔低,水熱狀況垂直差異小,導致垂直地帶性

不顯著。

2.圖示甲區(qū)域位于斷層下降的?側,地勢低洼,易接受沉積,且地表有第四紀沉積物,故為構造沉降

區(qū)。東南側巖層斷裂并上下位移,為斷層構造。甲區(qū)域巖層向上拱起,為背斜構造,可以直接判讀巖層年

齡分布特征,也可以直接根據(jù)圖例中數(shù)碼表示的巖層年齡進行判斷。甲區(qū)域主要為自堊紀和笫四紀地層,

相較于侏羅紀地層,年代較新;乙區(qū)域為斷層上升的一側,為構造抬升區(qū),且位于背斜頂部,巖層較破碎,

易受外力剝蝕;乙區(qū)域僅有侏羅紀地層,缺失侏羅紀之后的地層,年代相對較老。故乙區(qū)域遭受的地表剝

蝕作用更強烈。

3.根據(jù)材料信息“當氣溫下降,濕度上升時,硫硝鈉會吸水形成芒硝;當氣溫上升,濕度下降時,芒

硝會脫水產生反硝化”和圖2中不同時段氣溫和濕度的變化,分段描述即可。

4.結合材料信息,牛角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氣溫和濕度變化較為明

顯;夏季氣溫高、降水多,平均濕度較大,硫酸鈉易吸水形成芒硝,體積強烈膨脹,將雕刻石像裂隙撐大;

冬季氣溫雖然低,但降水較少,多晴天,晝夜溫差較大,導致相對濕度變化大,反復發(fā)生硝化和反硝化,

硫酸鈉易發(fā)生水合或脫水反應,體積膨脹和收縮交替發(fā)生;頻繁膨張與收縮,導致雕刻石像裂隙增多、增

大,對石刻雕像表層巖體產生風億作用,破壞完整性。(類似高寒地區(qū)冰劈作用)

四、(2024上海專練)我國東部海域海況。(16分)

材料一2023年10月6日反問至9日白天,臺風“小犬"和冷空氣共同影響我國黃海、東海大部海

域和臺灣海峽等海域。

材料二圖1為水循環(huán)模擬實臉示意圖,在傾斜的模具上鋪設細沙代表“陸地”,用水槽代表“海洋”。

材料三我國東海是世界上最廣闊的大陸架區(qū)域之一。東海的海灣以杭州灣最大,流入東海的河流有

長江、錢塘江、閩江及濁水溪等。同時,它是多個洋流系統(tǒng)匯集的區(qū)域,大陸架海域東側受高溫、高鹽的

黑潮(日本暖流的分支)控制,近岸則經常受到低溫、低鹽的沿岸流影響。圖2為東海沿31°N表層海水

鹽度分布圖。

1.下列示意圖中,反映臺風“小犬”的天氣系統(tǒng)是;反映冷空氣過境的天氣系統(tǒng)是_。(單選4

分)

2.臺風從形成、移動到登陸的過程中參與了海陸間循環(huán),在圖1的水循環(huán)模擬實驗中是通過一(單

選:A.導管B.酒精燈C.冰塊)來模擬臺風參與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實驗示意圖中,若甲環(huán)節(jié)不暢通,

可能導致—(單選:A.暴雨頻發(fā)B.城市內澇C.海嘯)。(2分)

3.結合圖2,東海表層海水鹽度夏季鹽度比冬季(選填:高/低),解釋形成這種季節(jié)變化的主要

原因。(6分)

4.從海氣相互作用的角度,推測拉尼娜期間西北太平洋臺風生成數(shù)量將(選填:增多/減少),

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及評分標準】

1.C(2分)B(2分)

2.A(1分)B(1分)

3.低(2分)冬季,東海海域降水少,陸地河流匯入海洋少,鹽度高;(2分)夏季東海海域降水量

多,河流徑流匯入海洋多,鹽度低。(2分)

4.增多(2分)拉尼娜期間,東南信風增強,赤道暖水區(qū)西移;(2分)西北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

升高,易達到臺風生成所需的海水溫度條件;(2分)近海面大氣的對流運動增強,臺風易生成,故數(shù)量增

加。(2分)

【解析】

1.形成臺風的天氣系統(tǒng)是氣旋,氣旋為低壓中心,故選C,D為高壓中心,表示反氣旋;能反映冷空氣

過境的天氣系統(tǒng)是冷鋒系統(tǒng),B表示冷鋒系統(tǒng),故選B,A表示暖鋒系統(tǒng)。

2.臺風形成于熱帶洋面,伴隨大風和降水天氣,在移動和登陸的過程中通過水汽輸送的形式把海洋上

空的水汽帶到陸地,圖1模擬實驗中導管模擬的是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故選A;根據(jù)材料可知,甲表示陸地,甲

環(huán)節(jié)模擬的是地表徑流,若地表徑流受阻,會導致排水不暢,易發(fā)洪澇災害,故B正確。

3.讀圖2可知,東海表層海水鹽度夏季比冬季低。海水鹽度主要受淡水補給量、蒸發(fā)量、海水交換等

因素的影響,東海海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夏季河流帶來大量的淡水補給,降低了東海表層海水的鹽度;

冬季降水少,且河流水量少,海洋接受的淡水補給量少,海水鹽度較高。

4.臺風形成于溫暖的熱帶或亞熱帶洋面,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空

氣旋轉,上升的水汽凝結放熱促使空氣上升,使洋面的氣壓更低,空氣旋轉更猛烈,從而形成臺風。當拉

尼娜現(xiàn)象發(fā)生時,東南信風增強,赤道地區(qū)的暖水區(qū)在南半球東南風的影響下向西移動,導致太平洋西北

側海水溫度升高,海洋水汽蒸發(fā)更強烈,大氣對流更旺盛,海洋表層的氣壓降低,為臺風的形成提供了更

為充足的條件,故拉尼娜現(xiàn)象發(fā)生期間西北太平洋臺風的生成數(shù)量增加。

五、(改編自2023江西萍鄉(xiāng))山西臨汾盆地環(huán)境的演變。(20分)

第四紀期間臨汾盆地經歷過多次河湖環(huán)境的演變過程:臨汾盆地汾河沿岸早期為湖泊,形成濕泗環(huán)境

下的古上康,后來湖泊面積大幅度減小,即發(fā)生大幅度湖退現(xiàn)象,湖泊逐漸演變?yōu)楹恿?,升形成了河流階

地。臨汾盆地某地兩岸發(fā)育了階地口、T2、T3及湖蝕臺地,湖蝕臺地上有大量的黃土柱,某地理研究組根

據(jù)探測數(shù)據(jù)繪制出該地地貌沉積橫剖面圖及T3階地沉積相剖面封。經研究發(fā)現(xiàn),湖退現(xiàn)象通常與干旱氣候

和構造抬升有關,在汾河盆地古湖泊湖退過程中,曾發(fā)生過一次滑坡崩塌。

深度

呂1酶2臼J回4皿5通6

1.粘土層2.砂礫層3.粉砂4.粉砂質黏土黏土層

5,黃土6.弱古土壤7.古土壤(濕潤環(huán)境形成)

1.臨汾盆地上覆黃土是(選填:風力/流水)搬運黃沙,受地形阻攔沉積而成。古湖泊發(fā)生

湖退時的氣候(選填:干旱/濕潤)。(2分)

2.分析古湖泊出現(xiàn)大幅度湖退的同時,T3臺地沉積相出露形成臺地的機制。(6分)

3.T2、T3、黃土柱的形成先后順序是.。描述

黃土柱形成的地質過程。(8分)

4.從土壤性質角度分析T2階地的形成原因。(4分)

【答案及評分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