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業(yè)01 機械運動(解析版)-2024年八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練_第1頁
寒假作業(yè)01 機械運動(解析版)-2024年八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練_第2頁
寒假作業(yè)01 機械運動(解析版)-2024年八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練_第3頁
寒假作業(yè)01 機械運動(解析版)-2024年八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練_第4頁
寒假作業(yè)01 機械運動(解析版)-2024年八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限時練習(xí):30min完成時間:—月—日天氣:

寒假作業(yè)01:機械運動解析版

積累程用|

1.長度的單位:長度的單位是米(m),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jam)、納米(nm)|

等。

2.刻度尺的使用

(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如已磨損應(yīng)從其他清晰刻度線量起。(2)看刻度尺的量程(測量范圍)/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確程度。

3.機械運動:在物理學(xué)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機械運動。參照

物: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先選定一個物體作為標(biāo)準(zhǔn),這個選定的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

4.速度的定義:將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稱為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

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公式:v=-o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f表示時間。

t

5.勻速直線運動:我們把物體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

M鞏固提升練

1.如圖1是小明使用分度值為1毫米的刻度尺測量橡皮的長度,正確的視線方向是,橡皮的長

度是cmo如圖2中停表的示數(shù)為So

【答案】B2.50337.5

【詳解】[1]在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正確的視線方向是B。⑵由題知刻度尺的分度

值為1毫米,右側(cè)與3.50cm對齊,左側(cè)與1.00cm對齊,橡皮的長度是2.50cm。[引秒表中間的小表盤上,

每個小格代表0.5min,偏向“6”一側(cè),過了半分鐘,小表盤的讀數(shù)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盤上,大表盤指針

的讀數(shù)為37.5s,停表的讀數(shù)為5min37.5s=337.5s

2.請你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3nm=m;(2)2km=m;(3)600min=h。

【答案】3xl(y92xl0310【詳解】(1)[1]由ImWO'nm,故3nm=3xl(T9m。(2)⑵由

1km=1000m,故2km=2xl(ym。(3)[3]由Ih=60min,?600min=600x—h=10ho

3.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刑偵隊警察往往用這個方法估測罪犯身高。圖是作案嫌

疑人在現(xiàn)場留下的腳印,警察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cm,作案嫌疑人腳掌的長度是cm。

【答案】0.125.10

【詳解】⑴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即0.1cm。⑵由圖可知腳掌的長度測量從零刻度線開始,

且分度值為1mm,則讀數(shù)為25.10cm。

4.“太陽從東方升起”是以為參照物;“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為參照物?!俺逼鸪甭洹?/p>

是以為參照物的。

【答案】地球云岸邊

【詳解】[1]太陽從東方升起,以地球為參照物,向上升起。[2]月亮在云朵中穿行,以云朵為參照物,月亮

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3]潮水起落,是以岸邊為參照物,其位置有升有降,是運動的。

5.甲乙兩人從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他們的s-r圖象如圖所示。則甲的速度為m/s;

計時5min,甲乙兩人相距m;若甲乙兩人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則他們運動的時間之比為。

【詳解】[1]由圖可知,甲從5min后開始運動,則甲運動了0.6km=600m所用時間Z=10min-5min=5min=300s

s申600m,

甲的速度上=e=W^=2m/s⑵由圖可知,第5min時,乙運動通過的路程為0.3km,甲沒有運動,甲乙

而300s

兩人相距0.3km=300m[3]由圖可知,乙在20min內(nèi)運動的路程是1.2km=1200m乙的速度

巳二六二。八二八=1而S甲乙的速度之比”:Vz=2m/s:lm/s=2:1若甲乙兩人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則

力乙20x60s

3

他們運動的時間之比為

4

v乙

6.某同學(xué)欲測量一根細(xì)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

A.將細(xì)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xì)銅絲的長度//;

B.用刻度尺測出鉛筆桿上銅絲繞圈總長度/2;

C.用銅絲的長度除以銅絲的圈數(shù),即得細(xì)銅絲的直徑4

D.將細(xì)銅絲緊密纏繞在鉛筆桿上;

E.數(shù)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細(xì)銅絲的圈數(shù)

(1)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一,其中錯誤的步驟是C,應(yīng)將C步驟改正為—;

(2)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應(yīng)是—。

【答案】A用銅絲的繞圈總長度L除以銅絲的圈數(shù),即得細(xì)銅絲的直徑DBEC

【詳解】(1)口]⑵正確測量方法:找一支圓鉛筆,把細(xì)銅絲捋直,將金屬絲在鉛筆上依次緊密繞適當(dāng)?shù)娜?/p>

數(shù)力,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這個線圈的長度L再將線圈長除以圈數(shù)所得的商就是金屬絲的直徑〃=人

n

故沒有必要的步驟是將細(xì)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xì)銅絲的長度",故A步驟不必要;應(yīng)該是用銅絲的繞

圈總長度L除以銅絲的圈數(shù),即得細(xì)銅絲的直徑。(2)[3]實驗測量的順序為先將金屬絲在鉛筆上依次緊密

繞適當(dāng)?shù)娜?shù)小測量出這個線圈的長度L,再計算d=人。

n

7.關(guān)于誤差和錯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測量儀器的不規(guī)范操作會造成實驗誤差

B.精心設(shè)計,并使用科學(xué)的實驗測量方法,就不會產(chǎn)生誤差

C.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誤差是可以避免的

D.利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辦法可以減小實驗誤差

【答案】D

【詳解】A.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會造成實驗錯誤,而不是誤差,故A錯誤;B.精心設(shè)計,并使

用科學(xué)的實驗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故B錯誤;C.在測量中,錯誤是可避免的,誤

差是不可以避免的,故C錯誤;D.利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此外改進(jìn)測量方法,選

用更精密的儀器也可以減小誤差。故D正確。故選D。

8.下列關(guān)于運動和靜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球同步衛(wèi)星圍繞地球運行時,以地面為參照物,衛(wèi)星是運動的

B.飛機在空中加油時,以地面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時,以云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

D.漂流而下的船,以河岸為參照物,船是靜止的

【答案】C

【詳解】A.地球同步衛(wèi)星和地球是相對位置不變,所以以地面為參照物,衛(wèi)星是靜止的,故A錯誤;B.飛

機在空中加油時,飛機相對于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所以以地面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運動的,故B錯誤;

C.月亮在云中穿行時,月亮相對于云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所以以云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故C正確;

D.漂流而下的小船,相對于河岸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所以以河岸為參照物,小船是運動的,故D錯誤。

故選C。

9.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為3:1,通過的路程之比為2:3,那么甲、乙兩物體

運動的時間之比是()

A.2:9B.2:1C.9:2D.1:2

【答案】A

s甲

【詳解】由v=£可得,運動的時間之比為匣=&=匣X么=2x^=2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

t壇幺s乙啕339

v乙

10.《鏡花緣》中有這樣一句話:“去歲一陣大風(fēng),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籬笆外去”。作者選擇的參照物是

()

A.井B,籬笆C.樹木D.房屋

【答案】B

【詳解】井之所以大風(fēng)前在“我家院里”,而大風(fēng)后,之所以看到“井”會被“吹到籬笆外去”,井相對于籬笆來

說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說明說這句話和相信這句話的人是以籬笆為參照物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

意。故選B。

11.如圖是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面額10元的銀質(zhì)圓形紀(jì)念幣,小明用刻度尺測出它的直徑為39.9mm,則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A.1cmB.1mmC.InmD.Ijim

【答案】B

【詳解】長度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刻度尺測出它的直徑為39.9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

為1mm。故選Bo

12.運動會前體育老師需要畫百米跑道,為了使測量更準(zhǔn)確應(yīng)選用下列工具中的()

A.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30cm的鋼尺

B.選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lm的鋼尺

C.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150m的卷尺

D.選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50m的卷尺

【答案】D

【詳解】測量百米跑道,最大測量值應(yīng)比100m要大,其精確度要求并不太高,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

即可。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

13.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魚,速度可達(dá)108km/h,陸地上跑得最快的獵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飛行最快的褐

海燕,每分鐘能飛行5km。比較它們的速度大小,則()

A.獵豹最大B.旗魚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樣大

【答案】C

108s,40m/八,

【詳解】旗魚的速度匕=1081<向11==向5獵豹的速度匕=,=「=40m/s褐海燕的速度

3.6is

也=3£±~83.3m/s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

t360s

14.某學(xué)習(xí)小組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

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根據(jù)圖像可以判斷()

B.2s~5s內(nèi),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C.0~5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4m/s

D.0~7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

【答案】C

【詳解】A.由圖知道,5~7s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s/=6m-2m=4m故A錯誤;B.由圖知道,2s~5s內(nèi),小車

的路程不變,所以此時段小車靜止,故B錯誤;C.由圖知道,0~5s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2=2m,所用時間

f2=5s;則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等=04m/s故c正確;D.由圖象知道,Os~7s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是

t25s

6m,小車的平均速度為v=f=0.86m/s故D錯誤。故選C。

t7s

15.小明用刻度尺正確操作,測得某物體的長為12.3cm,關(guān)于該測量結(jié)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結(jié)果是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的

B.該結(jié)果是用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測量的

C.該結(jié)果中的“3”不是估讀的

D.該結(jié)果不存在誤差

【答案】B

【詳解】AB.小明用刻度尺正確操作,測得某物體的長為12.3cm,該結(jié)果的倒數(shù)第二位2表示2cm,所以

是用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測量的,故B正確,A錯誤;C.該結(jié)果中的最后一位“3”是估讀的,故C錯誤;

D.誤差是由測量方法、測量工具、人眼估計不是十分準(zhǔn)確引起的,該結(jié)果存在誤差,故D錯誤。故選B。

16.小澤用同一刻度尺測量同一課桌的寬度4次,結(jié)果分別為48.13cm、48.31cm、48.10cm、48.11cm,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測量結(jié)果中沒有錯誤數(shù)據(jù)

B.最后結(jié)果應(yīng)記作48.11cm

C.48.1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

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答案】B

【詳解】A.根據(jù)題意知道,48.31cm與其他3個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是錯誤的測量結(jié)果,故A錯誤;B.去掉

錯誤數(shù)據(jù),課桌的寬度為4813cm+48.:cm+48.11cm-4811cm故B正確;C.48.10cm最末位的“0”是估計

值,長度測量時,要求最后有且只有一位估計值,當(dāng)刻度正好在整數(shù)刻度時,我們就應(yīng)估讀為“0”,即“0”

不可以去掉,故C錯誤;D.由數(shù)據(jù)知道,此刻度尺的估讀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為1mm,故D錯

誤。故選B。

17.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

(1)該實驗原理是;

(2)除了圖中的器材以外,還應(yīng)該有的測量器材是

(3)實驗中,應(yīng)使斜面保持(較大/較?。┑钠露?,以減小測量_____(時間/路程)的誤差;圖中A8

的距離為cm;

(4)小車經(jīng)過AC中點時速度為叼,經(jīng)過中點時速度為丫2,則叼(>/</=)V2;

(5)當(dāng)小車通過了2點才停止計時,測得段的平均速度將會偏(大/?。?/p>

(6)圖中能夠準(zhǔn)確反映小車從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運動情況的是o

【詳解】(1)口]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需測量小車運動的距離和運動的時間,再通過計算得出小車的平均

V

速度,因此實驗的原理是v=:。(2)⑵常用刻度尺測量路程,秒表測量時間。(3)[3][4]斜面的坡度越大,

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就越短,不方便測量時間,因此實驗時為了減小測量

時間的誤差,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較小。的距離為=80Ocm-40.0cm=40.0cm(4)[6]小車從A位置由

靜止滑下時,做勻加速運動,AC中點在中點的后方,由于速度越來越快,則經(jīng)過路程AC中點時的速度

大于經(jīng)過路程中點時的速度,即刃>口。(5)[7]過了B點后計時,所計時間偏大,根據(jù)公式尸士可知,

I

在路程不變的情況下,時間偏大,速度就會偏小。(6)[8]小車在斜面下滑過程中的速度越來越快。即小車

全程做變速直線運動,圖像A表示物體靜止,圖像B表示物體勻速運動,圖像D表示物體加速運動,圖像

C表示物體勻速運動。小車做加速運動,故符合的圖像為D。故選D。

18.在測量紙錐下落速度的實驗中,取兩張等大的圓形紙,剪去兩個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圖甲所示,再將

它們做成圖乙所示的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

6咤?\

70-E

8喉*

'、、單位:cm,

(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可將紙錐按如圖乙(選填"A”或“8")所示的位置釋放;若紙錐從同一

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第一種方法是:通過比較下落至地面的時間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第二種方法是

比較同一時刻紙錐下落的距離來比較下落的快慢。其中第種比較方法與物理學(xué)中速度的定義方法相接

近;

(2)在測量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下落的時間較難測出,可以換用錐角較(選填“大”或“小”)的紙錐進(jìn)行實驗;

(3)用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的相機,拍得如圖丙的照片,右側(cè)為紙錐從E到F過程的放大圖,這種相機

說明書上的描述如下:“每秒鐘曝光5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紙錐從A到尸的速度變化情況是,從

E到尸過程中,紙錐運動的路程是cm,速度是m/s;

(4)若紙錐從£到廠過程速度保持不變,它完全通過刻度尺上“70”到“80”段所用時間是。

【答案】A二大速度越來越大20.010.15s

【詳解】(1)口]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應(yīng)讓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A所示的位置中兩個紙

錐的起點相同,所以將紙錐按如圖乙A所示的位置釋放。[2]由于速度是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的大小,所

以比較同一時刻紙錐下落的距離來比較下落的快慢,更接近速度的定義方法,故選第二種比較方法。(2)⑶

錐角較大的紙錐受到空氣阻力更大,下落速度更慢,下落的時間更長,方便測量時間,所以可以換用錐角

較大的紙錐進(jìn)行實驗。(3)[4]由于每次曝光間隔時間相等,所以由A到尸每兩個紙錐間隔時間相同,由圖

可知,每兩個紙錐間隔距離越來越大,所以紙錐從A到尸的速度越來越大。[5]由丙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

值為1cm,E點對應(yīng)刻度為60.0cm,尸點對應(yīng)刻度為80.0cm,所以從E到歹過程中,紙錐運動的路程

s20.0cm0.2m

V=——------------------

s=80.0cm-60.0cm=20.0cm[6]每秒鐘曝光5次,所以速度tJ_s&

(4)⑺由丙圖可知,紙錐的長度為5.0cm,速度保持不變,它完全通過刻度尺上“70”到“80”段所用時間

480cm-70cm+5.0cm0.15m八,一

^=—=---------------------------=---------=0.15s

vIm/slm/s

a能力培優(yōu)練

19.小明騎自行車上學(xué),先以攻的速度走完全程的一半,又以V2的速度走完剩余路程,則小明上學(xué)全程的

平均速度是o(用V/,也的符號表示)

【答案】缶

一1C

【詳解】設(shè)全程路程為S,則物體在前一半路程的運動時間;一-上物體在后一半路程的運動時間

1-v,-2v,

t2」物體全程用的時間t=:+:=中+幻物體全程的平均速度

2~V,-2V22vi2V22匕嶺

_s_s_2V[V2

t5(V[+v2)V]+v2

2VJV2

20.圖中為新型冠狀病毒在30萬倍電子顯微鏡下成的像,將該病毒圖像用刻度尺進(jìn)行測量,該病毒圖像的

整體寬度為cm。若使用透氣孔徑為3.0皿1的口罩,(填“能”或“不能”)有效遮擋新型冠狀病毒。

【答案】3.60不能

【詳解】[1]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lmm,即此刻度

尺的分度值為1mm;病毒圖像左側(cè)與3.00cm對齊,右側(cè)與6.6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

L=6.60cm-3.00cm=3.60cm=0.0360m⑵由30萬倍電子顯微鏡下病毒所成的像與刻度尺比對情況圖可知:病

毒的實際寬度為4=與而6~=L2xlO'm=0.12即<3仙m

所以不能有效遮擋新型冠狀病毒。

21.一列長為360m的火車勻速穿過一條長1800m的隧道,測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108s。求:

C1)火車的運行速度;

(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

(3)穿過隧道后,列車?yán)^續(xù)前進(jìn),面對山崖鳴笛一聲,2s后聽到回聲,求聽到回聲時距山崖多遠(yuǎn)?

【答案】(1)20m/s;(2)72s;(3)320m

【詳解】(1)火車完全通過隧道時行駛的路程車=1800m+360m=2160m火車的運行速度

v=£L=2160m=2()m/s

tx108s

(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路程S2=L凝-L至=1800m-360m=1440m所需的時間

.s,1440mr

t,===--------=72m/sJ

"v20m/s

(3)2s時間內(nèi)聲音傳播的距離sk=v"=340m/sx2s=680m鳴笛后火車通過的路程為s至=v-=20m/sx2s

聲音的傳播路徑$聲>

=40m各距離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聽到回聲時距山崖的距離

嗚笛處聽見回聲處6

s車)=]x(680m-40m)=320m

答:(1)火車的運行速度為20m/s;(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為72s;(3)聽到回聲時距山崖的距

離有320m遠(yuǎn)。

22.甲、乙兩同學(xué)想測量一卷筒紙的總長度,考慮到紙筒上繞的紙很長,不可能將紙全部放開拉直了再用

尺測量,甲同學(xué)的方法是:首先從卷筒紙的標(biāo)準(zhǔn)上了解到,卷筒紙拉開后紙的厚度為%然后測出卷筒紙內(nèi)

半徑為r,外半徑為R,則卷筒紙的總長度L,為多少?(用題目中出現(xiàn)的字母表示)

乙同學(xué)的方法是:首先測出卷筒內(nèi)半徑為,,外半徑為R,然后拉開部分卷筒紙測出它的長度為及此時卷筒

紙的外半徑由一開始的R減小到Ro,則卷筒紙的總長度Lz為多少?(用題目中出現(xiàn)的字母表示)

【答案]1(“一/)(女-產(chǎn)K

d

【詳解】解:①甲同學(xué)的方法:不可能把紙拉直再測量長度,但卷成筒狀的紙的橫截面積是由紙的厚度和

長度疊加而成的;則測出橫截面積的大小為S=〃(&-/)紙的厚度為4紙的總長度(L)的計算表達(dá)式

②乙同學(xué)的方法:卷筒紙的橫截面積的大小為5=萬(代-產(chǎn))被拉開的部分卷筒紙橫截面積的大小為

S'="—W)紙的厚度為d="=MR;紙的總長度(L)的計算表達(dá)式

A)A)

s_兀(N-/)_(評-產(chǎn))4

乙一萬一1(-2-封)一片-W

F

答:甲同學(xué)的方法測出卷筒紙的總長度L甲為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