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歷史文選(二)第二編:秦漢魏晉南北朝史籍介紹及選讀第二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史籍介紹及選文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史籍序言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史學的發(fā)展時期。主要標志有二:1、是紀傳體史書的創(chuàng)始與發(fā)展。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班固又修成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書確立了紀傳體史書的體例。2、史學獨立。經(jīng)史分家,史學獨立,取得僅次于經(jīng)學的地位。史官職責明確,陳壽為西晉著作郎,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專職史官。重要歷史資料:1、紀傳體史書;2、編年體史書;3、方志地理書;4、簡冊類:《睡虎地秦墓竹簡》、《流沙墜簡》、《居延漢簡考釋》等;5、政治哲學著作:《春秋繁露》、《論衡》。
第五章紀傳體史書的創(chuàng)始與發(fā)展紀傳體史書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1、社會歷史觀的變化是紀傳體史書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春秋以來,天命、鬼神思想衰退,“重人事,輕鬼神”的思想發(fā)展。七國之間的強弱變化無一不說明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2、編年體以時間為綱,不大集中體現(xiàn)一個人一生的貢獻。史學要發(fā)展,體例要創(chuàng)新。3、紀傳體-----以記載各類人物的活動為中心的史書體裁。便于突出各類人物的活動,從中總結得失、經(jīng)驗、教訓。紀傳體史書正是適應了秦漢時代的要求。4、司馬遷個人的努力奮斗。第一節(jié)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司馬談。漢武帝時的太史令。作者司馬遷(約前145年----前86或90年)寫作時間:前104年,中經(jīng)李陵之禍,前后大約15年。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古代史上著名的史學雙子之一。歷史考察與《史記》“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xiāng)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彼抉R遷注重社會歷史考察的求真求實的精神,對其史學思想和《史記》的寫作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肖黎先生總結為:第一,司馬遷“通過實地考察和民間采訪印證了許多歷史文獻和傳聞。”第二,“司馬遷在游歷中掌握了大量的、生動的歷史材料?!钡谌?,“這次漫游活動對于形成司馬遷的寫作風格,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钡谒模芭囵B(yǎng)了司馬遷熱愛山河、熱愛祖國的感情?!?。司馬遷《報任安書》蓋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司馬遷祠墓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史記》的體例與內(nèi)容記事時間: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首尾約三千年。第一部紀傳體通史。1、十二本紀;2、十表;3、八書;4、三十世家;5、七十列傳。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史記》的五種體例相互聯(lián)系,相互配合,構成一個完整的史書體例,開創(chuàng)了紀傳體史書的先例?!妒酚洝返某删酮殑?chuàng)體例,后世宗法。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具有世界史的性質。內(nèi)容豐富,取材廣泛。舉凡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宗教、少數(shù)民族以及各色重要人物的材料,莫不涉及。識見高明。記載翔實。論人評事,公允科學,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性。文筆生動,語言精練,是古代傳記文學的名著。魯迅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薄妒酚洝返淖⑨屓易ⅲ耗铣稳伺嵋觥妒酚浖狻罚惶扑抉R貞《史記索隱》;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日本人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今人張大可《史記研究》秦始皇本紀
《史記·秦始皇本紀》,選自《史記》卷六。按照年月的順序,編寫歷代帝王在位時期發(fā)生的主要事件,并冠于他們出生到即位的簡歷,就是“本紀”。其性質類似全書的大綱。在這篇《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了我國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秦始皇一生的歷史,大體上反映了秦始皇的功過。秦滅六國公元前230年,滅韓。秦內(nèi)史騰俘韓王安。公元前228年,王翦滅趙,燕推行荊軻刺秦計劃。公元前225年,水淹大梁,滅魏。公元前222年,王翦、蒙武俘楚王負芻,楚亡。公元前222年,滅燕、趙。王賁攻取代地,俘代王嘉。公元前221年,王賁、李信,齊王建投降。
焚書令---前213年(始皇34)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焚書”的實質其實是統(tǒng)一思想的運動。秦朝“坑儒”,和漢朝的“尊儒”,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要統(tǒng)一思想。秦始皇焚書這件事的起因,是關于淳于越提出要恢復分封制引起,而不是其他原因,所以,在事情起因上秦始皇焚書,不是為了愚民。焚書焚書政策李斯建議始皇帝支持保留技術書籍保留一套關于思想、歷史、政治的書籍民間擁有書籍違法“坑儒”令---前214年(始皇35年)始皇聞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益發(fā)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jiān)蒙恬於上郡。
“坑儒”實質辨析韓眾、侯生、盧生、徐福都是方士,其群體是方士群,460多人中,主體是方士。始皇憤怒的原因,“坑儒”之原因不是任何政治主張或學術爭論。間接證據(jù)《賈誼過秦論》: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毀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器聚之咸陽?!胺贂c坑儒”《劍橋中國秦漢史》一個虛構的傳說?!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罚悍僭姇钥有g士,六藝從此缺焉?!稘h書·儒林列傳》:燔詩書,殺術士,六學從此缺焉。引起誤解的表面原因:諸生皆頌法孔子。思考題:參考書名詞:紀傳體、史記三家注司馬遷、褚少孫試述紀傳體史書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史記》的編著宗旨、體例、內(nèi)容和成就翻譯《史記·秦始皇本紀》第三、第四段。如何評價秦朝的“焚書”辯證秦始皇“坑儒”之實質1、金德建《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2、肖黎《司馬遷評傳》,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3、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妒酚浧綔蕰分v讀《平準書》所述是漢代平準政策產(chǎn)生的由來,實際上系統(tǒng)介紹了漢武帝以前的富國政策。從中可以看到一個大一統(tǒng)的封建集權政府是如何利用權力,扼殺、限制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以求解決自身財政危機的。其主要措施是改變錢法、賣官爵和賣復徒法、官賣政策(由官賣鹽鐵發(fā)展到平準法的確立)、強制征商等,對于整個封建制度,這是一個探索過程,也給后人留下了深刻教益。《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馕,作業(yè)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于是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一黃金一斤,約法省禁。而不軌逐利之民,蓄積余業(yè)以稽市物,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至今上即位數(shù)歲,漢興七十余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故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先行義而后絀恥辱焉。當此之時,網(wǎng)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xiāng)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于奢侈,室廬輿服僭于上,無限度。物盛而衰,固其變也?!爸廖涞壑跗呤觊g,國家無事,非遇水旱,則民給家足,都鄙稟庾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被史學家稱譽為“文景之治”。武帝時期經(jīng)濟繁榮的原因武帝初年的社會: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奢侈形成原因:漢初無為而治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經(jīng)濟繁榮引起社會習俗的變化;物盛而衰,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是司馬遷的歷史觀。經(jīng)濟形勢被破壞的原因一是漢武帝好大喜功,黷武開邊。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軍費,而且,漢武帝安撫四夷的“少數(shù)民族政策”規(guī)定,被征服的四夷不必交納租稅,置新郡時又將這些租稅轉嫁給內(nèi)地百姓。另外,獎勵軍功亦是相當龐大的開支。二是漢武帝窮奢極欲,大肆興作?!镀綔蕰分斜爿d其修昆明池、作柏梁臺、廣苑囿。他還喜愛巡游,其所過之處官府競相逢迎,供奉奢華,甚至于還出現(xiàn)地方官因來不及作好招待他的準備而自殺的事情,對地方的擾亂可想而知。三是漢武帝訪道求仙,大搞封禪,其花費亦不可勝計。除本篇記載之外,還可參看《封禪書》。四是興修水利所費甚巨。“作者數(shù)萬,各歷二三朝,功未就,費亦各巨萬十數(shù)?!背酒涊d之外,還可參看《河渠書》。五是救荒賑災,動輒“其費以億萬計,不可勝數(shù)。”六是富豪奸商壟斷商品,囤積居奇,將財富用于自已的奢侈生活而不為國家的財政開支出力,追求個人利益不惜損害國家利益?!镀綔蕰分杏涊d的卜式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物,“富豪皆爭匿財,唯式尤欲輸之助費”,他還多次將財物捐給國家??墒?,雖然他被樹立為“模范人物”,“百姓終莫分財佐縣官”,愿意為國家貢獻財物的人極少第二節(jié)我國第一部紀傳斷代史--《漢書》1、班固:字孟堅(32—92)《漢書》是一部集體創(chuàng)作,起主導作用的是班固。班彪(字叔皮)、班昭(字惠班)、班超(字仲升)2、《漢書》的地位體例上:繼承了《史記》的紀傳體;改“本紀”為“紀”,改“書”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傳”,是其發(fā)展;《史記》為通史,《漢書》以一個朝代為主,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其創(chuàng)新之一;增設《古今人表》、《百官公卿表》是其創(chuàng)新之二;新增《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是其創(chuàng)新之三。內(nèi)容上:漢武帝以前的內(nèi)容多采用《史記》舊文,是為繼承;增載了許多詔令、奏疏、對策、著作和書信,是其發(fā)展;續(xù)寫了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開創(chuàng)了新的研究領域。編篡方法上:比《史記》整齊和嚴密,《史記》列傳的篇目,無一定的標法?!妒酚洝酚械囊孕諛耍械囊孕彰麡?,有的以官名標,有的以爵名標,不統(tǒng)一?!稘h書》以時代順序為主,先專傳,次類傳,再少數(shù)民族外國傳;各傳名稱,概以姓或姓名標。文學上:黃庭堅:久不讀《漢書》,便覺俗氣逼人;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語,語言亦無味也。注釋:唐代顏師古《漢書注》清代王先謙《漢書補注》今人楊樹達《漢書管窺》《漢書藝文志》選讀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jīng)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鬃釉唬骸叭缬兴u,其有所試?!碧朴葜。笾苤?,仲尼之業(yè),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茍以嘩眾取寵。后進循之,是以五經(jīng)乖析,儒學漸衰,此辟儒之患。儒家學說的特點(1)崇尚西周以來的傳統(tǒng)文化(2)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3)尊孔子為師(4)主張德治和仁政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無逾矩?!墩撜Z·為政》
一、七十年酸辣苦甜----孔子生平學史于郯子學禮于老子學琴于師襄學樂于萇弘學習禮樂老子孔子
學史于郯子學禮于老子學琴于師襄學樂于萇弘學習禮樂孔子生平----杏壇講學與國咸休安富尊容公府第
同天齊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為國以禮
⑴維護周禮、恢復周禮是孔子的最高理想和奮斗目標周禮---周公制定的一套經(jīng)濟、政治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禮節(jié)儀式。《論語八佾》“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笨思簭投Y---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非禮勿言
⑵禮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
《論語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雹钦腔謴蜑閲远Y的關鍵齊景公問政,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子路》“必也,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雹趴鬃幼鹬芄?、仰慕周禮,在政治上是保守的,是不識時務的。⑵孔子維護的是等級制,強調(diào)的是尊尊。(3)孔子捍衛(wèi)西周的禮樂文明以及向后看的思想方法,給后世儒家以深遠影響。1、仁者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xiāng)黨》⑴愛的含義⑵人的概念⑶愛有差等,親親為大愛人—愛父母—愛兄弟—愛朋友—愛眾人。子貢問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薄墩撜Z·雍也》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薄墩撜Z·顏淵》忠-----使人受利恕-----不使人受害子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敏則有功,惠則使人?!?/p>
----《論語·陽貨》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德治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邊是“彳”形符號,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這個字的意思是:行動要正,而且“目不斜視”,這就是“德”。德治君主的個人道德修養(yǎng)及個人道德人格力量決定了國家政治之前途及君民關系之命運,他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毙奚砟艘磺兄?,乃治國安邦之基礎,執(zhí)政者只有嚴于律己、勤于正己,“欲而不貪”,具有高尚之道德品質,才有治人之條件。司馬光論用人是故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古今學者各盡所能,揭示孔子思想的某一方面,希望在紛紜的世界中找到一處心靈的樂土。電視中的講述,書本上的介紹,老師的講座,都是在扮演橋梁的角色,希望大家進而閱讀《論語》,與孔子直接對話。孟子仁政說孟子認為以德服人者,是行“王道”,所謂“以德行仁者王”,可以無敵于天下;以力服人者,是行“霸道”,所謂“以力假仁者霸”,只能橫行一時而已。王霸思想流傳很久遠,連日本人都受影響,明明是以霸道侵略中國,還要假裝建設“王道樂土”。
1、王道經(jīng)濟⑴王道之始---使民無憾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⑵王道之成---恢復井田制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⑶王道的實現(xiàn)----辦好教育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王道政治---輕刑罰,尊賢使能3、王道軍事---反對戰(zhàn)爭,主張興仁義之師
“春秋無義戰(zhàn)”(《孟子·盡心下》)。
“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戰(zhàn)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辟草萊任土地者次之?!保ā睹献印るx婁上》4、評價:有利于保護小民,促進生產(chǎn)發(fā)展和緩和階級矛盾;孟子妄圖用仁愛解決以切社會問題,具有空想性;對后世影響深遠。荀子禮治思想的內(nèi)容1、法后王:天地始也,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2、尚賢使能:尊圣者王,貴賢者霸,敬賢者存,慢賢者亡,古今一也。3、富國富民: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zhí)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于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陰陽家者流,蓋出于義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于禁忌,泥于小數(shù),舍人事而任鬼神。
胡孚琛論道學道學是革新的文化,是前進的文化,是通向未來的文化,是世界大同的文化。道學不是消極的哲學,而是積極的哲學;不是弱者的哲學,而是真正強者的哲學。慈眉善目,雙耳垂肩,長髯飄拂,仙風道骨。把握住了反,就抓住了認識萬物的方法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自然與人為牛馬生下來就有四只腳,這就叫自然;用轡頭套在馬頭上,用韁繩穿過牛鼻子,在馬腳上釘上鐵蹄,這就叫人為。自然---人生的境界、理想的國家萬事萬物未經(jīng)人為干擾的天然狀態(tài),與“人為”相對。人的天然本性,或者生命存在的本真狀態(tài),也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思想,與“虛偽”相對。桃花源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荀子·勸學篇》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二、原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6屆新疆喀什市深喀第一高級中學化學高二第一學期期中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中醫(yī)藥國際市場拓展中的中醫(yī)藥健康產(chǎn)品市場拓展策略優(yōu)化報告
- 2026屆甘肅省高臺一中化學高三上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個人養(yǎng)老金制度在2025年對金融市場投資環(huán)境變化影響報告
- 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5G通信模組適配性行業(yè)標準制定研究報告
- 2025年特色主題餐廳特色餐飲區(qū)域市場研究報告
- 教育行業(yè)教育技術裝備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 2025年藥學三基三嚴醫(yī)師職業(yè)資格知識考試題與答案
- 2025-2026學年新七年級上學期開學摸底考試語文試卷(安徽專用)
- 2025中考數(shù)學押題預測卷(山東卷)含答案解析
- C919機組培訓-導航系統(tǒng)
- 醫(yī)院四懂四會消防培訓
- 保險投訴處理培訓
- 《星級酒店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探究:以W酒店為例》12000字(論文)
-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青島63)63計算題每日一練(無答案)
- 教師課堂管理行為多模態(tài)解碼:行為特征、分類識別與時序發(fā)展
- 村莊保潔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3年遼寧省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之記敘文閱讀7篇
- 萱草花奧爾夫音樂教案
- 《大學物理學》課程教學大綱(64學時)
- LY/T 3371-2024草原生態(tài)狀況評價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