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礦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李鳳鳴)課件_第1頁
典型礦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李鳳鳴)課件_第2頁
典型礦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李鳳鳴)課件_第3頁
典型礦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李鳳鳴)課件_第4頁
典型礦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李鳳鳴)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典型礦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2012年3月22日典型礦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2012年3月22日1一.典型礦床二.典型礦床研究的內容三.典型礦床表達四.典型實例提綱一.典型礦床二.典型礦床研究的內容三.典型礦床表達四.典型實2一.典型礦床典型一詞,在希臘文中原是模子的意思。同一個模子可以塑鑄出許多同樣的東西,典型也是通過某一個單個的形象反映了某一群或某一類人的性格特征。因此,典型雖然是個別的,卻具有普遍性

礦床有不同的成因類型(或工業(yè)類型),某一礦床的成礦地質特征能概括一組相似礦床賦存的地質位置,形成的地質條件和控礦因素、找礦標志的共性和一定理性認識者稱典型礦床。

典型礦床研究就是歸納具有某類礦床共性和一定理性認識的實際資料,目的是為了準確掌握礦床的成礦地質環(huán)境、礦床成礦特征、礦床經(jīng)濟技術條件,主要控礦因素和找礦標志,建立礦床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綜合分析成礦規(guī)律,由已知區(qū)推向未知區(qū)進行類比預測和評價。

一.典型礦床典型一詞,在希臘文中原是模子的意思。同一3選擇典型礦床的原則典型礦床是歸納“礦床類型”、“礦床式”的基礎,也是總結區(qū)域成礦規(guī)律、建立區(qū)域成礦模式的基礎。因此,選擇典型礦床需考慮:

①代表性;②完整性;③特殊性;④專題性;⑤習慣性。

選擇典型礦床的原則典型礦床是歸納“礦床類型”、“礦4在一個地區(qū)開展成礦規(guī)律研究,典型礦床選擇還應:◆按礦床類型擇定每類中的一個或兩個以上的礦床作為典型礦床;◆礦產(chǎn)地質工作和研究工作程度較高的礦床,至少具有成礦作用測試數(shù)據(jù)者列入選擇對象;◆當不具備第二條的地質工作程度比較低的地區(qū),可以選擇由礦產(chǎn)勘查工程已經(jīng)控制的,已達一定規(guī)模的、具有基礎地質資料的(泛指礦區(qū)地質圖,典型剖面圖和礦床(體)樣品采樣化驗資料)視為典型礦床;◆在一個地區(qū)或某類礦床缺少典型實例時,允許借用鄰區(qū)或國外的典型礦床進行類比研究。在一個地區(qū)開展成礦規(guī)律研究,典型礦床選擇還應:5二.典型礦床研究的內容1、研究礦床形成的地質構造環(huán)境及控礦因素;十一項內容式可布臺鐵礦平面簡圖二.典型礦床研究的內容1、研究礦床形成的地質構造環(huán)境及控礦62、研究礦床三度空間分布特征,編制礦體立體圖或編制不同中段水平投影組合圖、不同剖面組合圖。分析礦床在走向和垂向上的變化,形成深度,分布深度,剝蝕程度;阿舍勒銅礦聯(lián)合剖面圖2、研究礦床三度空間分布特征,編制礦體立體圖或編制不同中段水73、研究礦床物質成分,包括礦床礦物組成,主元素及伴生元素含量及其賦存狀態(tài)、平面、剖面分布變化特征。(對稱)條帶狀礦石角礫狀礦石團斑狀礦石似海綿隕鐵狀礦石查崗諾爾鐵礦床礦石構造3、研究礦床物質成分,包括礦床礦物組成,主元素及伴生元素含量84、劃分礦床的成礦階段,研究主成礦元素在各成礦階段的富集變化,劃分成礦期,說明各成礦期主元素的變化式可布臺鐵礦床成礦階段4、劃分礦床的成礦階段,研究主成礦元素在各成礦階段的富集變化95、分析各成礦階段蝕變礦物組合,蝕變作用過程中物質成分的帶出帶入,蝕變空間分帶特征,分析主元素遷移過程和沉淀過程的不同蝕變特征阿希金礦蝕變分帶5、分析各成礦階段蝕變礦物組合,蝕變作用過程中物質成分的帶出106、確定成礦時代,成礦作用一般經(jīng)歷了漫長的地質發(fā)展歷史過程,有的是多期成礦,疊加成礦,因此一般情況下成礦作用時代以礦床就位年齡為代表,就位年齡包括:直接測定年齡、間接推斷年齡、地質類比年齡和礦床類比年齡,應收集重大地質事件對成礦的影響年齡。查崗諾爾大哈拉軍山組流紋巖鋯石U-Pb諧和圖6、確定成礦時代,成礦作用一般經(jīng)歷了漫長的地質發(fā)展歷史過程,117、分析成礦地球化學特征:運用各成礦階段的礦物組合、蝕變礦物組合、交代作用、同位素資料、包裹體成分、成礦溫度、壓力、酸堿度、氧逸度、硫逸度分析等資料,確定元素遷移富集的內外部條件,地質地球化學標志和遷移富集機理查崗諾爾鐵礦地球化學特征7、分析成礦地球化學特征:運用各成礦階段的礦物組合、蝕變礦物128、分析可能的物質成分來源,包括主要成礦金屬元素來源,硫來源,熱液流體來源查崗諾爾樣品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208Pb/204Pb圖解8、分析可能的物質成分來源,包括主要成礦金屬元素來源,硫來源139、確定具體礦床的直接控礦因素和找礦標志??氐V地質因素是指與礦床形成及改造有關的控制因素。地質構造是主要控礦因素之一,構造運動是成礦物質發(fā)生運動的原因和動力,構造空間是成礦物質遷移、富集的通道和儲、存、沉淀空間。構造活動的多期性和不均勻性造成成礦作用的多期次和多階段特征、礦體形態(tài)的千變萬化和礦化強度不均勻性的直接原因。構造運動和成礦作用的一致性,對成礦的控制作用有可能通過控礦構造的研究,基本掌握控礦的主要因素。9、確定具體礦床的直接控礦因素和找礦標志??氐V地質因素是指與1410、聯(lián)系沉積作用、巖漿活動、構造活動和變質作用等控礦因素分析成礦就位機制及成礦作用過程斑巖銅礦成礦機制10、聯(lián)系沉積作用、巖漿活動、構造活動和變質作用等控礦因素分1511、建立礦床成礦模式(成礦模型)切列克其沉積型鐵礦床成礦模式圖11、建立礦床成礦模式(成礦模型)切列克其沉積型鐵礦床成礦模16三.典型礦床表達建立典型礦床成礦模式及成礦要素表礦床成礦模式是礦床內外部特征的各組成要素的概括,是現(xiàn)階段對礦床形成規(guī)律的認識。礦床成礦模式亦是成礦學理論運用于具體礦床的表達形式和地質類比的基礎,具有預測性,是礦產(chǎn)勘查的“智力拐杖”,實際上礦床成礦模式也可以作為礦產(chǎn)勘查方法的組成部分。

三.典型礦床表達建立典型礦床成礦模式及成礦要素表礦17在綜合國內外同行的理論和我國實際資料基礎上,成礦模式應包括三個具體內容:——區(qū)域成礦模式;——礦床成礦模式;——找礦模型。在綜合國內外同行的理論和我國實際資料基礎上,成礦模式應包括三18礦床成礦模式內容⑴區(qū)域地質背景(大地構造單元、所在區(qū)域特征);⑵成礦環(huán)境、控礦因素:賦礦地層(時代和巖性特征)、成礦巖體(巖石組合、巖性特征及年代)、控礦構造(用地質構造圖說明);⑶礦體主要形態(tài)、產(chǎn)狀,成礦元素與共生、伴生元素空間分布特征;⑷礦石類型及礦物組合;⑸礦石結構構造;⑹礦化階段劃分及分布(用典型剖面圖說明);⑺多期成礦的疊加改造(如果存在);⑻礦化蝕變帶劃分及分布(用典型剖面圖說明);⑼成礦物理化學條件(溫度、壓力、Eh、pH、fo2、fs2等)⑽礦床成因機制(成礦物質來源,成礦物質的時空變化與運移特征,在礦床成礦模式圖上標出并說明);礦床成礦模式內容⑴區(qū)域地質背景(大地構造單元、所在區(qū)域特19成礦要素表成礦要素表20四.典型實例斑巖銅礦(一)典型礦床四.典型實例斑巖銅礦(一)典型礦床212、巖漿熔離型銅鎳礦銅鎳硫化物礦床“兩層摟”礦化結構模式圖(據(jù)肖樹建等,1990資料修改)1-閃長巖相;2-輝長巖相;3-輝橄巖相;4-深部熔離貫入式塊狀礦體;5-巖體底部就地熔離浸染狀礦體;6-巖體上中部上懸浸染狀礦化體;7-圍巖;8-第四系;9-斷層及裂隙;10-中磁密度體;11-高磁密度體;12-低阻體;13-石墨化或碳質;14-高極化體;15-巖體剝蝕面。2、巖漿熔離型銅鎳礦銅鎳硫化物礦床“兩層摟”礦化結構模式圖22日本黑礦模型(島弧弧后地區(qū)以火山巖為容巖的塊狀硫化物礦床)3、塊狀硫化物銅礦日本黑礦模型(島弧弧后地區(qū)以火山巖為容巖的塊狀硫化物礦床)3234、沉積變質型鐵礦BIF型赤鐵富礦形成機理近年來新認識:與深成流體有關上升洋流模式:上升洋流將成礦物質帶到富氧/缺氧層界面附近,二價鐵因氧化而沉淀,形成BIF。4、沉積變質型鐵礦BIF型赤鐵富礦形成機理近年來新認識:與深245、火山沉積型鐵礦5、火山沉積型鐵礦25Vent-proximalorefluid

lowersalinityhighertemperaturereducedfluideg,SullivanVentproximal近火山口礦流溫度低鹽度高溫度減少的流體例如:SullivanSiderite菱鐵礦Fe-Mndolomite鐵錳白云巖Ankerite鐵白云巖熱液流錳鉈貧瘠碳酸鹽帶菱鐵礦+黃鐵礦鐵白云巖+黃鐵礦鐵錳白云巖白云巖6、層控改造型鉛鋅礦(MVT、SEDEX)Vent-proximalorefluidlowers267、淺成低溫熱型金礦日本陵刈地區(qū)7、淺成低溫熱型金礦日本陵刈地區(qū)271、阿吾拉勒鐵礦帶

處于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鐵多金屬礦帶內。受下石炭統(tǒng)大哈拉軍山組基性-中酸性鈣堿性火山巖控制。礦帶長250km,寬20~40km。自西向東,分布有松湖、(式可布臺)、尼新塔格、查崗諾爾、智博、敦德、備戰(zhàn)等中-大型礦床,為火山沉積型,其中億噸以上大型鐵礦4處。目前,累計探獲鐵礦資源量9.2億噸(新增8.7億噸),最新預測資源量17.28億噸。松湖-5千萬噸(新增)尼新塔格-5千萬噸(新增)查崗諾爾-2.79億噸(新增2.29)智博-2.15億噸(新增)敦德-1億噸、107萬噸鋅(新增)備戰(zhàn)-2.26億噸(新增)式可布臺-2732萬噸(二)區(qū)域成礦模型1、阿吾拉勒鐵礦帶松湖-5千萬噸(新增)尼新塔格-5千萬噸28巖漿庫巖漿庫火山噴發(fā)中心淺?;鹕匠练e盆地濱淺?;鹕匠练e盆地基地斷裂基地斷裂火山管道花崗巖株及巖脈火山基地陸殼潛火山巖株敦德式鐵礦備戰(zhàn)式鐵礦上疊裂谷火山巖型富鐵礦床區(qū)域成礦模式構造背景——伊犁前震旦紀基底陸殼中阿吾拉勒石炭-二疊紀上疊裂谷帶。含礦建造——早石炭世雙峰式火山巖建造,主要為玄武質安山巖、安山巖、火山角礫巖、凝灰?guī)r及霏細巖;晚石炭世為一套海相雜色酸、中、基性火山巖夾硅質巖、碎屑巖建造。地質時代——石炭紀,即早石炭世中晚期和上石炭世早期。成礦環(huán)境——裂隙式火山活動中心地帶。礦物組合——主要為磁鐵礦,其次為穆磁鐵礦、赤鐵礦、磁赤鐵礦,伴生主要為黃鐵礦,次為閃鋅礦、黃銅礦;脈石礦物以石榴石、陽起石、綠簾石、透閃石為主。礦石構造——主要為浸染狀、塊狀、角礫狀、條帶狀、脈狀、網(wǎng)脈狀以及晶洞狀構造,以及類海綿隕鐵構造?;鹕?沉積巖型還較多出現(xiàn)似層狀構造。圍巖蝕變——火山巖型主要為石榴子石化、陽起石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透閃石化;火山-沉積巖型有硅化、絹云母化、黃鐵礦化、碳酸鹽化、菱鐵礦化、高嶺土化。控礦條件——下石炭統(tǒng)大哈拉軍山組及上石炭統(tǒng)伊什基里克組海相火山噴發(fā)-沉積碎屑巖夾碳酸鹽巖建造;古火山機構及其派生的環(huán)狀斷裂系為主要的控礦構造。典型礦床——主要有查崗諾爾、智博、備戰(zhàn)、式可布臺巖漿庫巖漿庫火山噴發(fā)中心淺海火山沉積盆地濱淺?;鹕匠练e盆地基29贊坎-喬普卡-3億(新增)老并-葉里克-3億(新增)希爾布力孜洛依阿克沙依塔合曼黑黑孜占干切列克其-0.5億(新增0.2)卡拉墩航飛區(qū)莫喀爾-1.46億(新增)2、塔什庫爾干鐵礦帶

處于塔里木西南緣。受中元古界布倫闊勒群一套綠片巖相變質碎屑巖建造控制。礦帶長700km,寬20-50km。發(fā)現(xiàn)并評價10余處中-大型礦床,其中億噸級礦床5處。由西向東,分布有切列克其、葉里克、老并(河南局)、贊坎-喬普卡、莫喀爾鐵礦,主要為沉積變質型和海相沉積型。目前,累計探獲鐵礦石6.96億噸(新增6.66億噸),預測15.56億噸。贊坎-喬普卡-3億老并-葉里克-3億(新增)希爾布力孜洛依阿30

沉積變質-熱液加富型鐵礦床海相沉積-熱液加富型菱鐵礦床區(qū)域成礦模式鐵礦層構造背景——產(chǎn)于前震旦紀基底陸殼分布區(qū)。古陸緣拉張淺海盆地和固結期的殘留海盆地含礦建造——元古代綠片巖—角閃巖相變質的海相火山-沉積巖建造(灰黑色黑云母石英片巖、片麻巖夾大理巖)。溫泉溝組弱變質碎屑巖-碳酸鹽巖建造(綠泥絹云板巖.粉砂質板巖.變砂巖.大理巖等)地質時代——古元古代。早中志留世成礦環(huán)境——產(chǎn)于陸緣拉張坳陷,鐵礦層形成于強烈中基性火山噴發(fā)活動的海底沉積環(huán)境。古陸緣拉張淺海盆地和固結期的殘留海盆地礦物組合——金屬礦物主要為磁鐵礦,次為黃鐵礦、褐鐵礦;脈石礦物為石英、角閃石、透輝石、透閃石等。主要為菱鐵礦,次為赤鐵礦、褐鐵礦;脈石礦物有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礦石構造——主要為浸染狀、塊狀、條帶(條紋)狀、似層狀構造。似層狀、條紋狀構造。圍巖蝕變——矽卡巖化、陽起石化、綠泥石化、絹云母化。白云石化、綠泥石化、絹云母化、硅化和碳酸鹽化,圍巖蝕變弱控礦條件——元古代沉積變質鐵礦的形成與海底火山噴發(fā)和地球大氧化事件密切相關;區(qū)域(動力)變質巖帶(布倫闊勒群);志留紀受古地理、古氣候(主要是溫度)沉積環(huán)境的控制,形成沉積鐵礦層,后期疊加形成菱鐵礦富礦石。

典型礦床:主要為贊坎、葉里克、莫喀爾鐵礦床;切列克其沉積變質-熱液加富型鐵礦床鐵礦層構造背景——產(chǎn)31謝謝謝謝32典型礦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2012年3月22日典型礦床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2012年3月22日33一.典型礦床二.典型礦床研究的內容三.典型礦床表達四.典型實例提綱一.典型礦床二.典型礦床研究的內容三.典型礦床表達四.典型實34一.典型礦床典型一詞,在希臘文中原是模子的意思。同一個模子可以塑鑄出許多同樣的東西,典型也是通過某一個單個的形象反映了某一群或某一類人的性格特征。因此,典型雖然是個別的,卻具有普遍性

礦床有不同的成因類型(或工業(yè)類型),某一礦床的成礦地質特征能概括一組相似礦床賦存的地質位置,形成的地質條件和控礦因素、找礦標志的共性和一定理性認識者稱典型礦床。

典型礦床研究就是歸納具有某類礦床共性和一定理性認識的實際資料,目的是為了準確掌握礦床的成礦地質環(huán)境、礦床成礦特征、礦床經(jīng)濟技術條件,主要控礦因素和找礦標志,建立礦床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綜合分析成礦規(guī)律,由已知區(qū)推向未知區(qū)進行類比預測和評價。

一.典型礦床典型一詞,在希臘文中原是模子的意思。同一35選擇典型礦床的原則典型礦床是歸納“礦床類型”、“礦床式”的基礎,也是總結區(qū)域成礦規(guī)律、建立區(qū)域成礦模式的基礎。因此,選擇典型礦床需考慮:

①代表性;②完整性;③特殊性;④專題性;⑤習慣性。

選擇典型礦床的原則典型礦床是歸納“礦床類型”、“礦36在一個地區(qū)開展成礦規(guī)律研究,典型礦床選擇還應:◆按礦床類型擇定每類中的一個或兩個以上的礦床作為典型礦床;◆礦產(chǎn)地質工作和研究工作程度較高的礦床,至少具有成礦作用測試數(shù)據(jù)者列入選擇對象;◆當不具備第二條的地質工作程度比較低的地區(qū),可以選擇由礦產(chǎn)勘查工程已經(jīng)控制的,已達一定規(guī)模的、具有基礎地質資料的(泛指礦區(qū)地質圖,典型剖面圖和礦床(體)樣品采樣化驗資料)視為典型礦床;◆在一個地區(qū)或某類礦床缺少典型實例時,允許借用鄰區(qū)或國外的典型礦床進行類比研究。在一個地區(qū)開展成礦規(guī)律研究,典型礦床選擇還應:37二.典型礦床研究的內容1、研究礦床形成的地質構造環(huán)境及控礦因素;十一項內容式可布臺鐵礦平面簡圖二.典型礦床研究的內容1、研究礦床形成的地質構造環(huán)境及控礦382、研究礦床三度空間分布特征,編制礦體立體圖或編制不同中段水平投影組合圖、不同剖面組合圖。分析礦床在走向和垂向上的變化,形成深度,分布深度,剝蝕程度;阿舍勒銅礦聯(lián)合剖面圖2、研究礦床三度空間分布特征,編制礦體立體圖或編制不同中段水393、研究礦床物質成分,包括礦床礦物組成,主元素及伴生元素含量及其賦存狀態(tài)、平面、剖面分布變化特征。(對稱)條帶狀礦石角礫狀礦石團斑狀礦石似海綿隕鐵狀礦石查崗諾爾鐵礦床礦石構造3、研究礦床物質成分,包括礦床礦物組成,主元素及伴生元素含量404、劃分礦床的成礦階段,研究主成礦元素在各成礦階段的富集變化,劃分成礦期,說明各成礦期主元素的變化式可布臺鐵礦床成礦階段4、劃分礦床的成礦階段,研究主成礦元素在各成礦階段的富集變化415、分析各成礦階段蝕變礦物組合,蝕變作用過程中物質成分的帶出帶入,蝕變空間分帶特征,分析主元素遷移過程和沉淀過程的不同蝕變特征阿希金礦蝕變分帶5、分析各成礦階段蝕變礦物組合,蝕變作用過程中物質成分的帶出426、確定成礦時代,成礦作用一般經(jīng)歷了漫長的地質發(fā)展歷史過程,有的是多期成礦,疊加成礦,因此一般情況下成礦作用時代以礦床就位年齡為代表,就位年齡包括:直接測定年齡、間接推斷年齡、地質類比年齡和礦床類比年齡,應收集重大地質事件對成礦的影響年齡。查崗諾爾大哈拉軍山組流紋巖鋯石U-Pb諧和圖6、確定成礦時代,成礦作用一般經(jīng)歷了漫長的地質發(fā)展歷史過程,437、分析成礦地球化學特征:運用各成礦階段的礦物組合、蝕變礦物組合、交代作用、同位素資料、包裹體成分、成礦溫度、壓力、酸堿度、氧逸度、硫逸度分析等資料,確定元素遷移富集的內外部條件,地質地球化學標志和遷移富集機理查崗諾爾鐵礦地球化學特征7、分析成礦地球化學特征:運用各成礦階段的礦物組合、蝕變礦物448、分析可能的物質成分來源,包括主要成礦金屬元素來源,硫來源,熱液流體來源查崗諾爾樣品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208Pb/204Pb圖解8、分析可能的物質成分來源,包括主要成礦金屬元素來源,硫來源459、確定具體礦床的直接控礦因素和找礦標志??氐V地質因素是指與礦床形成及改造有關的控制因素。地質構造是主要控礦因素之一,構造運動是成礦物質發(fā)生運動的原因和動力,構造空間是成礦物質遷移、富集的通道和儲、存、沉淀空間。構造活動的多期性和不均勻性造成成礦作用的多期次和多階段特征、礦體形態(tài)的千變萬化和礦化強度不均勻性的直接原因。構造運動和成礦作用的一致性,對成礦的控制作用有可能通過控礦構造的研究,基本掌握控礦的主要因素。9、確定具體礦床的直接控礦因素和找礦標志。控礦地質因素是指與4610、聯(lián)系沉積作用、巖漿活動、構造活動和變質作用等控礦因素分析成礦就位機制及成礦作用過程斑巖銅礦成礦機制10、聯(lián)系沉積作用、巖漿活動、構造活動和變質作用等控礦因素分4711、建立礦床成礦模式(成礦模型)切列克其沉積型鐵礦床成礦模式圖11、建立礦床成礦模式(成礦模型)切列克其沉積型鐵礦床成礦模48三.典型礦床表達建立典型礦床成礦模式及成礦要素表礦床成礦模式是礦床內外部特征的各組成要素的概括,是現(xiàn)階段對礦床形成規(guī)律的認識。礦床成礦模式亦是成礦學理論運用于具體礦床的表達形式和地質類比的基礎,具有預測性,是礦產(chǎn)勘查的“智力拐杖”,實際上礦床成礦模式也可以作為礦產(chǎn)勘查方法的組成部分。

三.典型礦床表達建立典型礦床成礦模式及成礦要素表礦49在綜合國內外同行的理論和我國實際資料基礎上,成礦模式應包括三個具體內容:——區(qū)域成礦模式;——礦床成礦模式;——找礦模型。在綜合國內外同行的理論和我國實際資料基礎上,成礦模式應包括三50礦床成礦模式內容⑴區(qū)域地質背景(大地構造單元、所在區(qū)域特征);⑵成礦環(huán)境、控礦因素:賦礦地層(時代和巖性特征)、成礦巖體(巖石組合、巖性特征及年代)、控礦構造(用地質構造圖說明);⑶礦體主要形態(tài)、產(chǎn)狀,成礦元素與共生、伴生元素空間分布特征;⑷礦石類型及礦物組合;⑸礦石結構構造;⑹礦化階段劃分及分布(用典型剖面圖說明);⑺多期成礦的疊加改造(如果存在);⑻礦化蝕變帶劃分及分布(用典型剖面圖說明);⑼成礦物理化學條件(溫度、壓力、Eh、pH、fo2、fs2等)⑽礦床成因機制(成礦物質來源,成礦物質的時空變化與運移特征,在礦床成礦模式圖上標出并說明);礦床成礦模式內容⑴區(qū)域地質背景(大地構造單元、所在區(qū)域特51成礦要素表成礦要素表52四.典型實例斑巖銅礦(一)典型礦床四.典型實例斑巖銅礦(一)典型礦床532、巖漿熔離型銅鎳礦銅鎳硫化物礦床“兩層摟”礦化結構模式圖(據(jù)肖樹建等,1990資料修改)1-閃長巖相;2-輝長巖相;3-輝橄巖相;4-深部熔離貫入式塊狀礦體;5-巖體底部就地熔離浸染狀礦體;6-巖體上中部上懸浸染狀礦化體;7-圍巖;8-第四系;9-斷層及裂隙;10-中磁密度體;11-高磁密度體;12-低阻體;13-石墨化或碳質;14-高極化體;15-巖體剝蝕面。2、巖漿熔離型銅鎳礦銅鎳硫化物礦床“兩層摟”礦化結構模式圖54日本黑礦模型(島弧弧后地區(qū)以火山巖為容巖的塊狀硫化物礦床)3、塊狀硫化物銅礦日本黑礦模型(島弧弧后地區(qū)以火山巖為容巖的塊狀硫化物礦床)3554、沉積變質型鐵礦BIF型赤鐵富礦形成機理近年來新認識:與深成流體有關上升洋流模式:上升洋流將成礦物質帶到富氧/缺氧層界面附近,二價鐵因氧化而沉淀,形成BIF。4、沉積變質型鐵礦BIF型赤鐵富礦形成機理近年來新認識:與深565、火山沉積型鐵礦5、火山沉積型鐵礦57Vent-proximalorefluid

lowersalinityhighertemperaturereducedfluideg,SullivanVentproximal近火山口礦流溫度低鹽度高溫度減少的流體例如:SullivanSiderite菱鐵礦Fe-Mndolomite鐵錳白云巖Ankerite鐵白云巖熱液流錳鉈貧瘠碳酸鹽帶菱鐵礦+黃鐵礦鐵白云巖+黃鐵礦鐵錳白云巖白云巖6、層控改造型鉛鋅礦(MVT、SEDEX)Vent-proximalorefluidlowers587、淺成低溫熱型金礦日本陵刈地區(qū)7、淺成低溫熱型金礦日本陵刈地區(qū)591、阿吾拉勒鐵礦帶

處于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鐵多金屬礦帶內。受下石炭統(tǒng)大哈拉軍山組基性-中酸性鈣堿性火山巖控制。礦帶長250km,寬20~40km。自西向東,分布有松湖、(式可布臺)、尼新塔格、查崗諾爾、智博、敦德、備戰(zhàn)等中-大型礦床,為火山沉積型,其中億噸以上大型鐵礦4處。目前,累計探獲鐵礦資源量9.2億噸(新增8.7億噸),最新預測資源量17.28億噸。松湖-5千萬噸(新增)尼新塔格-5千萬噸(新增)查崗諾爾-2.79億噸(新增2.29)智博-2.15億噸(新增)敦德-1億噸、107萬噸鋅(新增)備戰(zhàn)-2.26億噸(新增)式可布臺-2732萬噸(二)區(qū)域成礦模型1、阿吾拉勒鐵礦帶松湖-5千萬噸(新增)尼新塔格-5千萬噸60巖漿庫巖漿庫火山噴發(fā)中心淺?;鹕匠练e盆地濱淺?;鹕匠练e盆地基地斷裂基地斷裂火山管道花崗巖株及巖脈火山基地陸殼潛火山巖株敦德式鐵礦備戰(zhàn)式鐵礦上疊裂谷火山巖型富鐵礦床區(qū)域成礦模式構造背景——伊犁前震旦紀基底陸殼中阿吾拉勒石炭-二疊紀上疊裂谷帶。含礦建造——早石炭世雙峰式火山巖建造,主要為玄武質安山巖、安山巖、火山角礫巖、凝灰?guī)r及霏細巖;晚石炭世為一套海相雜色酸、中、基性火山巖夾硅質巖、碎屑巖建造。地質時代——石炭紀,即早石炭世中晚期和上石炭世早期。成礦環(huán)境——裂隙式火山活動中心地帶。礦物組合——主要為磁鐵礦,其次為穆磁鐵礦、赤鐵礦、磁赤鐵礦,伴生主要為黃鐵礦,次為閃鋅礦、黃銅礦;脈石礦物以石榴石、陽起石、綠簾石、透閃石為主。礦石構造——主要為浸染狀、塊狀、角礫狀、條帶狀、脈狀、網(wǎng)脈狀以及晶洞狀構造,以及類海綿隕鐵構造?;鹕?沉積巖型還較多出現(xiàn)似層狀構造。圍巖蝕變——火山巖型主要為石榴子石化、陽起石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透閃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