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診斷學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緒論一、臨床檢驗與實驗診斷的關系檢驗醫(yī)學(Laboratory medicine) 臨床檢驗(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實驗診斷(Laboratory diagnosis) 臨床檢驗:標本檢測客觀資料(結果、數據、 信息)以檢驗方法的研究和改進為重點。實驗診斷:客觀資料分析和思維客觀依據 (診療、研究、保健)以檢驗信息的臨床應用為 重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緒論一、臨床檢驗與實驗診斷的關系檢驗醫(yī)學(La二、實驗診斷學的發(fā)展簡史(一)最早和最原始的實驗診斷Hippoerates希臘名醫(yī)。時
2、間:公元前400年方法:感官直視法(色、嗅、味等)標本:尿液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實驗診斷學的發(fā)展簡史(一)最早和最原始的實驗診斷實驗診斷(二)臨床血液學檢驗1、系統(tǒng)地科學地研究血細胞從16世紀末至17世 紀初顯微鏡發(fā)明和改良開始。2、方法學變化 傳統(tǒng)的方法:以手工操作,顯微鏡,計數板為標志 現(xiàn)代方法:以血細胞自動分析儀為主要標志3、血細胞研究及檢驗方法發(fā)展簡史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臨床血液學檢驗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4、發(fā)展史的簡要過程: 顯微鏡RBCWBCPLT計數染色 血細胞功能BM穿刺針血細胞分析儀(電 阻激光光學、電學、染色相結合) 手工分
3、析儀器分析實驗診斷學CAI課件4、發(fā)展史的簡要過程: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臨床化學檢驗發(fā)展簡史19世以前觀察人體化學組成變化1918年Lichtwitz提出“臨床化學”名詞1931年Peter 等出版臨床化學專著19世紀末顯量分析和容量分析20世紀初;Folin比色分析50年代酶活力測定80年代自動化分析(超微量)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臨床化學檢驗發(fā)展簡史19世以前觀察人體化學組成變化實驗(四)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發(fā)展簡史17世紀末顯微鏡觀察微生物19世紀年代創(chuàng)巴氏消毒法(Pasteur)Lister創(chuàng)建無芯外科手術Koch 證明微生物是傳染病的致病因子細胞培養(yǎng)與染色技術1900年后病原微
4、生物分離證實1929年Fleming發(fā)現(xiàn)青霉素分子微生物檢驗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發(fā)展簡史17世紀末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實驗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抗生素殺滅病原微生物(變異)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微生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五)臨床免疫學檢驗發(fā)展簡史天花(公元713741唐代)預防天花(人痘苗、牛痘苗)細胞免疫體液免疫1901年“免疫學”名詞提出血清學(抗體:抗原)1958年Barnet克隆選擇學說T細胞亞群抗體分子結構1975年單克隆抗體制備Ig基因重排細胞因子(受體、基因、活性)分子免疫學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五)臨床免疫學檢驗發(fā)展簡史天花(公元713741唐代)實免疫學實驗診斷細
5、胞免疫檢驗:ICC,淋巴細胞亞群分類與功 能檢測。體液免疫檢驗:Ag,Ab,C等檢測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免疫學實驗診斷細胞免疫檢驗:ICC,淋巴細胞亞群分類與功 (六)實驗診斷學發(fā)展可發(fā)現(xiàn)以下特點:1、從簡單到復雜,從形態(tài)到功能,從手工到儀器(自動化)2、技術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觀念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動力3、臨床應用與實驗技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六)實驗診斷學發(fā)展可發(fā)現(xiàn)以下特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實驗診斷學的現(xiàn)狀與展望(一)自動化(例舉10種)自動血細胞分析儀 自動細胞鑒定儀自動生化分析儀 自動血鏡養(yǎng)儀自動化子發(fā)光分析儀 自動尿液分析儀自動放免分析儀 自動染色體分析儀自動酶免
6、分析儀 流式細胞儀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實驗診斷學的現(xiàn)狀與展望(一)自動化(例舉10種)實驗診斷(二)試劑商品化(1)FDA、SDA認可試劑(2)與儀器配套試劑(3)質優(yōu)價廉試劑(自評)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試劑商品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方法學的標準化國際標準化國內標準化區(qū)域內標準化原則:精密、準確、簡便、快速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方法學的標準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POCT(Point of care test):意譯: 床邊檢驗 即刻檢驗特點:操作簡便、試劑穩(wěn)定、快速、儀器設備簡單適用:急診室、診所、家庭檢測等缺點:標準化、規(guī)矩化、質檢等較差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P
7、OCT(Point of care test):實驗(五)影響因素與質量保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五)影響因素與質量保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六)循證檢驗醫(yī)學(evidence 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六)循證檢驗醫(yī)學(evidence based labo四、臨床應用:疾病診斷(病因、鑒別) 療效觀察預后判斷 預防保健科學研究 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臨床應用:實驗診斷學CAI課件 結果解釋(1)(2)同一疾病不同結果 同一結果不同疾病 結合臨床實驗診斷學CAI課件 結果解釋實驗診斷學CAI課
8、件五、學習的重點與方法 方法:掌握共性知識(先):概念性、普通性、 實用性 注意個性知識(后):特殊性、專業(yè)性、 復雜性 重點: 1、掌握各項檢驗的適應證與選用原則 2、掌握參考及其臨床意義 3、了解原理、方法、影響因素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五、學習的重點與方法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第一章 血液檢查一、血液檢查的相關知識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第一章 血液檢查一、血液檢查的相關知識實驗診斷學CAI課1、血液的基本功能(1)參與新陳代謝(2)參與各種功能調節(jié)(3)維持內、外環(huán)境的相對平衡參與機體的每一個功能活動實驗診斷學CAI課件1、血液的基本功能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血液的組成實驗診斷學CAI課件
9、2、血液的組成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血液成分改變與疾病的關系血液成分改變疾?。ㄙ|與量) (組織、器官、細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血液成分改變與疾病的關系血液成分改變疾病實驗診斷學C4、血液常規(guī)檢驗的概念變化(1)傳統(tǒng)血常規(guī): RBC、Hb、WBC、DC(手工法)(2)現(xiàn)代血常規(guī): 二分類、三分類、五分類全自動 血細胞分析儀 十多次參數至幾十項參數實驗診斷學CAI課件4、血液常規(guī)檢驗的概念變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5、血細胞分析儀簡介血細胞分析儀發(fā)展簡史:1953年 第一名血細胞分析儀由Coulter發(fā)明問世60年代 血細胞分析用于RBC、Hb、WBC、 MCV、MCH、MCHC、HCT測定
10、70年代 增加Pet測定80年代 增加DC、RDW、PCV等新項目90年代 增加Ret,計數及分類計數等成為醫(yī)學檢 驗領域的重要儀器之一。實驗診斷學CAI課件5、血細胞分析儀簡介血細胞分析儀發(fā)展簡史:實驗診斷學CAI課血細胞分析儀功能特點(1)多參數分析 20或40多項(2)精確度高 CV:5%10%(3)速度快 50120T/h(4)用血量少 250ml(個別6ul)(5)結果簡明 參數、含義報告、直方圖式或散點圖(6)質檢可靠 配套質控品、全國或全世界質控網絡監(jiān)測(7)自動清洗 各標本間互染率1%(8)報警功能 異常結果自動報警(9)有效篩查 三分類復檢30%,五分類15%,提示 異常細胞
11、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血細胞分析儀功能特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血細胞分析儀的報告方式(1)三分類報告(參數、含義報告、直方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血細胞分析儀的報告方式(1)三分類報告(參數、含義報告、直(2)五分類儀器(增加散點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五分類儀器(增加散點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DF2F-單核細胞,G-淋巴細胞,H-中性粒細胞,I-血小板DF1:A-單核細胞,B-淋巴細胞,C-中性粒細胞,D-嗜性粒細胞,E-血小板。在DF1中由于淋巴細胞或小單核細胞與嗜堿性細胞分布有重疊,故不能直接觀察。只有在VCS三維圖中才能區(qū)分實驗診斷學CAI課件DF2F-單核細胞,G-淋巴細胞,H
12、-中性粒細胞,I-血小板第二種散點圖各分類區(qū)細胞分別與血涂片中的白細胞類型相對應:噪聲、幼紅細胞、聚集血小板、淋巴與嗜堿粒細胞、大的未染色細胞(LUC),原始細胞的光散射比LUC更強、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第二種散點圖各分類區(qū)細胞分別與血涂片中的白細胞類型相對應:二、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1、紅細胞起源,演化和發(fā)育 HIV EPOTHSCBFU-ECFU-E-原紅早紅中紅晚紅成熟紅 IL-3 24-48hBM:-72h-|- blood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1、紅細胞起源,演化和發(fā)育實驗診紅細胞分化發(fā)育成熟:5天 3-5次分裂原紅RB
13、C(8-16個)Hb開始合成階段:早幼紅調節(jié):EPO/IL-3/睪丸激素/神經體液/晚幼紅紅細胞數量動態(tài)平衡 120RBC生成RBC破壞 (BM) 1/200(脾臟)紅細胞主要功能:攜O2/血液PH緩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紅細胞分化發(fā)育成熟:5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Hb的特點:MW:64458Dal數量:2.8億/RBC攜O2:1.34mlO2/g染色:淡紅色/Wright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Hb的特點:MW:64458Dal數量:2.8億/R3、RBC、Hb參考值分組 RBC Hb男性 (4.05.5)1012/L 120160g/L女性 (3.55.0)1012/L 110150g
14、/L新生兒(6.07.0)1012/L 170200g/L RBC Hb變化的關系(正色RBC) 舊制單位 RBC:Hb100:3(萬/mm3:g/dl) 新制單位 RBC:Hb1:3 (1012/L:g/L)影響因素: (1)總血容量改變:大量失血早期,血濃度改變小,難 反映貧血存在。 (2)總血漿容量改變:濃縮或血稀釋 (3)個體差異:性別、年齡、居住海拔高度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RBC、Hb參考值實驗診斷學CAI課件4、RBC、Hb檢測的臨床意義RBC、Hb量變 (1).生理性: a. 嬰幼兒(3m15y):造血原料不足 b.妊娠中、晚期 :血容量 c.部分老年人: 造血功能 (2)
15、病理性 各種貧血(三大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4、RBC、Hb檢測的臨床意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RBC、Hb 量變 (1) 相對 :血漿容量、相對性、暫時性: 嘔吐、腹瀉、 燒傷、多汗、多尿(2)絕對 (缺O(jiān)2): 生理性:胎兒、新生兒、高原生活、劇烈運動、應激等 病理性: a.代償性:多種心、肺疾患(嚴重、慢性) b.持續(xù)性:真紅(Polycythemia vera): (710)1012/L,170250g/L EPO: 腫瘤(肝癌、胃癌)、 腎疾(腎盂積水,多囊腎)實驗診斷學CAI課件RBC、Hb 量變 實驗診斷學CAI課RBC、Hb形態(tài)改變質變實驗診斷學CAI課件RBC、Hb形態(tài)改變質
16、變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6、貧血的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6、貧血的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貧血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貧血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續(xù))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續(xù))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續(xù))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續(xù))實驗診斷學CAI課件7、缺鐵性貧血檢查項目的選擇和應用實驗診斷學CAI課件7、缺鐵性貧血檢查項目的選擇和應用實驗診斷學CAI課件8、溶血性貧血的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8、溶血性
17、貧血的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9、溶血性貧血檢查項目的選擇和應用實驗診斷學CAI課件9、溶血性貧血檢查項目的選擇和應用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白細胞計數和白細胞分類1、五種白細胞形態(tài)特征及參考值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白細胞計數和白細胞分類1、五種白細胞形態(tài)特征及參考值實2、白細胞計數和分類的臨床意義中性粒細胞增多(neutrophilia)生理性增多: 見于一天內波動(下午較早晨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時,劇烈運動或勞動后、飽餐或淋浴后、高溫或嚴寒等(暫時性)。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白細胞計數和分類的臨床意義中性粒細胞增多(neutrop病理性增多:(1)急性感染:化膿性感染最常見。輕度WBC(
18、), N。中度:WBC20109/L, N極重度:WBC不高甚至減低。(2)嚴重損傷:嚴重外傷、大手術、大面積燒傷,AMI等。(3)急性大出血:見于脾破裂、宮外孕等(4)急性中毒:代謝性中毒糖尿病 癥中毒,尿毒癥和妊娠中毒;急性化學藥物中毒急性鉛毒,汞中毒,安眠藥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等。(5)急性溶血:血管內嚴重溶血等(6)惡性腫瘤:非造血系統(tǒng)惡性腫瘤,如肝癌、胃癌等(7)其他:AIHA痛風、嚴重缺氧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病理性增多: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異常增生性增多(1)粒細胞白血?。篈ML(M,M2 M3 M4 M6)。WBC一般為(1050)109/L, 100109/L較少。(2)MP
19、D(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包 括 真紅,ITP,骨髓纖維化和慢粒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異常增生性增多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中性粒細胞減少(neutropenia) WBC4 109/L稱白細胞減少,主要以N為主。N1.5109/L稱粒細胞減少癥。N0.5109/L稱粒細胞缺乏癥。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中性粒細胞減少(neutropenia)實驗診斷學CAI課件(1)某些感染: 病毒感染: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風疹、巨細 胞病毒等。 細菌性感染:ST、副ST、TB、膿毒血癥等。 其他:年老體弱、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伴嚴 重感染時,WBC(但N
20、)。(2)某些血液?。毫8?、粒缺、非白、惡熱等,也可見于惡 貧,嚴重IDA、PNH等。(3)理化因素:放射線、同位素、化學物品及化學藥物引起N。(4)My功能亢進:脾亢、某些腫瘤、Gaucher病,Niemann-Pick 病等。(5)其它:SLE,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休克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1)某些感染:實驗診斷學CAI課件淋巴細胞絕對增多的病因實驗診斷學CAI課件淋巴細胞絕對增多的病因實驗診斷學CAI課件淋巴細胞減少(Lymphocytopenia): 接觸放射線;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烷化劑、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淋巴細
21、胞減少(Lymphocytopenia):實驗診斷學C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正 常:St:sg1:13,sg以309居多核左移:st:sg比值增大,st增多,甚至出現(xiàn) 幼稚粒細胞核右移:sg增多,分析在5 以上3%時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中性粒細胞形態(tài)異常(1)中性粒細胞的中毒性改變:見于嚴重傳染病,惡 性腫瘤,嚴重中毒,大面積燒傷等 大小不均(anisougtosis) 中毒顆粒(toxic granulation) 空泡形成(Vacuolization) 核變性(degene
22、ration of nucleus) 杜勒小體(Dohler bodies)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中性粒細胞形態(tài)異常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巨多分葉核中性粒細胞:1025m,509,少數 1009,見于巨幼貧或應用抗代謝藥物后(3)棒狀小體(auer bodies):急粒、急單時可見,急淋(無)(4)其他:均與遺傳有關的異常變化。 Pelger-Hilet畸形:無分葉功能核畸形、如腎形、啞鈴形、 槍生形等。常染色體顯性性疾病。某些 感染、白血病或MDS等 Chediak-Higashi畸形:常染色體急性遺傳性疾病,患者易感 染,常伴白化病 Ader-Reilly畸形:常伴有脂肪軟骨營養(yǎng)不良或遺
23、傳性粘多糖 代謝障礙。 May-Hegglin畸形:患者粒細胞終身含有淡藍色包涵體。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巨多分葉核中性粒細胞:1025m,509,少數淋巴細胞形態(tài)異常主要見于病毒感染,如傳單,病毒性肝炎,出血熱,濕疹,過敏等。型:泡沫型型:不規(guī)則型型:幼稚型實驗診斷學CAI課件淋巴細胞形態(tài)異常主要見于病毒感染,如傳單,病毒實驗診斷學CA嗜酸性細胞增多(eosinophilia)(1)過敏性疾病:E10%見于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蕁 麻疹、食物過敏、血清病等。(2)寄生蟲病:E10%血吸蟲病、肺吸蟲病、蛔蟲病、鉤 蟲病等。 E90%見于嗜酸性粒細胞型類白反應。(3)皮膚?。簼裾睿瑒兠撔云ぱ?/p>
24、,天皰瘡,銀屑病等。(4)血液?。郝?,嗜酸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瘤,MM等。(5)某些惡性腫瘤:如肺癌等。(6)某些傳染?。盒杉t熱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嗜酸性細胞增多(eosinophilia)(1)過敏性疾?。菏人嵝粤<毎麥p少(cosinopenia)見于ST,副ST,大手術,燒傷等,或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嗜酸性粒細胞減少(cosinopenia)見于ST,副ST,嗜堿性粒細胞增多(basophilia)(1)過敏性疾?。航Y腸炎、藥物、食物、吸入 物過敏反應、紅斑及RA等。(2)血液?。郝?、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骨 髓纖維化等。(3)惡性腫瘤:特別是移植癌時。(4)其
25、他:某些內分泌癥患者如糖尿病,傳染 病如水痘、流感、天花、結核等。嗜堿性粒細胞減少(basophilopenia)無臨床意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嗜堿性粒細胞增多(basophilia)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單核細胞增多(monocytosis)(1)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 黑熱病、急性感染恢復期、活動性肺結核等。(2)某些血液病:單核細胞白血病、粒缺、MM、 惡組、淋巴瘤、MDS等。單核細胞減少(monocytopenia):無臨床意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單核細胞增多(monocytosis)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血細胞分析其他參數及臨床意義1、紅細胞比容測(hematocrit,
26、Hct) 指抗凝血經離心(2264g/30min)沉淀后,測得下沉的紅細胞在全血中所容積的百分比值。參考值:男性:0.420.49L/L,女性:0.370.48L/L臨床意義:(1)Hct:血液濃縮(如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 汗,大面積燒傷)、真紅、新生兒、高原生活、 慢性肺疾患。(2)Hct:各種類型的貧血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血細胞分析其他參數及臨床意義1、紅細胞比容測(hematoc2、紅細胞平均值參數(1)平均紅細胞容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紅細胞平均值參數(1)平均紅細胞容積(mean Corp(2)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
27、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ean Corpuscula3.紅細胞容積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反映外周血紅細胞異質性的參數臨床意義:(1)IDA與地貧鑒別:IDA-RDW 地貧:88%RDW正常(2)IDA早期診斷:IDA早期,RDW(
28、MCV,MVH正常)(3)Bessman貧血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紅細胞容積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vol4.網織紅細胞測定(reticulocyte,Ret)Ret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年青紅細胞)參考值:0.050.015/(2484)109/L。臨床意義:(1)Ret:BM紅系增生旺盛,常見于溶貧(常5%,嚴重時20%,少數40%)亦可見于急性失血(),IDA()、巨貧()及貧血試驗性治療診斷。(2)Ret:BM造血功能減低,常見于AA。亦見于骨髓病性貧血(如急白淋巴病、MM)。實驗診斷學CAI課件4.網織紅細胞測定(reticulocyte,Ret)實驗診5、紅
29、細胞沉降率測定(eryhrocyte,sedimentation rate,ESR) ESR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率。影響因素:(1)血漿多種蛋白的比例變化 RBC間排斥力:Fbg(帶正電荷) RBC間排斥力:A/b(帶負電荷)(2)紅細胞數量和形態(tài):RBCESR,RBCESR。 RBC大ESR,RBCESR。(3)其他因素:Chol,TGESR,卵磷脂ESR參考值:男性:015mm/1小時未,女性:020mm/1小時未實驗診斷學CAI課件5、紅細胞沉降率測定(eryhrocyte,sediment臨床意義:(1)生理性增快:12歲以下兒童、60歲以上老年人、婦女月 經期、妊娠3個月以上
30、與生理性貧血或Fbg 有關。(2)病理性增快: 多種炎癥性疾?。篊PR(acute phase reactant)-2- M、 CRP、1-AT、Hp、Tf、Fbg等增加。 組織損傷及壞死:AMI(ESR與心絞痛(ESR正常)鑒別 惡性腫瘤:良性腫瘤(ESR正常)與(ESR)鑒別 高球蛋白血癥:慢性腎炎、肝硬化、MM、-2-M血癥、SLE、 亞急性心內膜炎、黑熱病等。 其他:部分貧血患者、動脈住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癥等。(3)血沉減慢:臨床意義不大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臨床意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6、血小板計數(Platelet Count,Plt)參考值:(100300)109/L,臨
31、床意義:(1)Plt:Plt100109/L, Plt生成降低:AA,放損、急白、巨貧、骨髓纖維化 Plt破壞或消耗增多:ITP、SLE、惡淋、風疹、DIC、 TTP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輸血后血小板減少癥。 Plt分布異常:脾亢、大量輸血、大量輸液等。(2)Plt:Plt400109/L, 原發(fā)性增多:慢粒、真紅、ITP、骨髓纖維化早期 繼發(fā)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癥。實驗診斷學CAI課件6、血小板計數(Platelet Count,Plt)實驗診7、平均血小板體積(mean platelets volume,MPV) MPV指血小板的平均體積。用fl表示臨床意義:(1)MPV與Pl
32、t呈非線性負相關,隨著Plt增高,MPV數值越來越小。(2)Plt和MPV結合對血小板異??煞譃椋?Plt和MPV正常 Plt減少,MPV隨之增高,如血小板破壞增多 Plt增高,MPV正常,如反應性血小板增多 MPV異常增高,如地中海貧血,慢性髓性白血病 MPV異常減低,如血小板增加不良實驗診斷學CAI課件7、平均血小板體積(mean platelets volum第一章 第四節(jié) 血型檢查一、血型定義1、狹義血型:指紅細胞表面抗原的差異2、廣義血型:指各種血液成分具有抗原的差 異,即遺傳多志性標記,包括紅細胞、白細 胞、血小板及其某些血漿蛋白。3、血型系統(tǒng):由若干個相互關聯(lián)的抗原、抗體 組成的
33、血型體系血型系統(tǒng)。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第一章 第四節(jié) 血型檢查一、血型定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血型發(fā)展簡史(一百多年)(1)1900年Landstello血液相互混合試驗:將人血的凝集反應分 為三種,同時指出它們在輸血中的主要性。(2)1902年 Decastello等又加成4種反應(3)1902年 Jans Rg 根據這4人血之間的反應交互凝集現(xiàn)象而分 類,稱、和。(4)1910年 MOSS單獨的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現(xiàn)象,也分為4型(5)1921年 國際統(tǒng)一命名,即A、B、O法。由于ABO血型系統(tǒng) 的鑒定應用,使輸血治療在臨床應用上開創(chuàng)了新紀元。(6)1940年 Landsteiner 等發(fā)現(xiàn)了
34、Rh因子,即Rh系血型。(7)以后相繼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血型系統(tǒng):ABO、MNSS、P、Rh、 Lathe run、Lewis Kell、Duffy、Kidd、Diego、Yt 、I、Xg、 Domberock、Colton等(8)至今,人類紅細胞血型已有27個系統(tǒng) 400多種抗原。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血型發(fā)展簡史(一百多年)(1)1900年Landstel三、ABO系統(tǒng)抗原(一)ABO血型抗原抗體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ABO系統(tǒng)抗原(一)ABO血型抗原抗體實驗診斷學CAI(二)ABO系統(tǒng)亞型 A、B血型均有亞型,但以A亞型最多見且有臨床意義。常見的有A1 、A2、 A 3 、A x和Am,以
35、A1 和A2最重要。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ABO系統(tǒng)亞型 A、B血型均有亞型,但(三)ABO血型鑒定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ABO血型鑒定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交叉配血試驗主側:Dc+Ps次側:Ds+Pc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交叉配血試驗主側:Dc+Ps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五)ABO血型檢測的臨床意義1、安全輸血:同型輸血同亞型輸血2、新生兒溶血?。╤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 ABO系統(tǒng)母嬰血型不合:母O型,胎兒A或B型 ,約90%。 Rh系統(tǒng)母嬰血型不合:少數,約10%3、器官移植:供受體ABO血型必須相合4、其他:系統(tǒng)鑒定、法醫(yī)鑒定
36、、某些疾病的相關 性調查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五)ABO血型檢測的臨床意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六)Rh血型系統(tǒng) 1940年Landsteiner 和Wiener用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紅細胞免疫家免,所得抗血清能與85%的白人紅細胞發(fā)生凝集反應,因此認為這些人的紅細胞上有恒沙猴紅細胞相同的抗原,因此而以Rh命名之。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六)Rh血型系統(tǒng)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七)Rh系統(tǒng)的抗原和抗體 抗原:C、c、D、E、e,5種抗原性DECce 抗體:anti C、anti c、anti D、anti E、anti e 5種 通常稱含D抗原的RBC為Rh(+),無D抗原者為R
37、h()。Rh系統(tǒng)亞型: D 有臨床意義。D 只能與7%25%的抗D反應 D易誤定為Rh(),用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可 查出。Rh抗體屬IgG,系不完全抗體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七)Rh系統(tǒng)的抗原和抗體 抗原:C、c、D、E、e,5種抗(八)Rh系統(tǒng)檢測的臨床意義(1)溶血性輸血反應:Rh()者再次接受Rh (+)血液血管外溶血(2)新生兒Rh溶血?。耗笅隦h血型不合。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八)Rh系統(tǒng)檢測的臨床意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九)其他血型系統(tǒng)檢測(1)白細胞抗原系統(tǒng) 紅細胞血型抗原 白細胞特有抗原 與其它組織共有抗原 HLA:human leuk
38、ocyte antigen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九)其他血型系統(tǒng)檢測(1)白細胞抗原系統(tǒng)實驗診斷學CAI課(2)血小板抗原和抗體 血小板非特異抗原:ABO、Nn、P、Ii、HLA等 血小板特異性抗原:HPA-1、HPA-2、HPA-3、 HPA-4和HPA-5 血小板同種抗原:由輸血、輸血小板或妊娠等同 種免疫反應產生。 血小板自身抗體:PAIgG、PAIgM、PAIgA等(3)血清蛋白抗原: Ig、HP、Tf、血清酶、清蛋白等均有抗原差型,具有特異抗原。Ig與輸血反應有關。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血小板抗原和抗體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第六章 臨床免疫學檢查一、體液免疫檢查和細胞免疫檢查 檢查
39、分子:Ag、Ab、Ig,C等 檢查細胞:免疫細胞(T、B、NK、M、LAK、 TIL)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第六章 臨床免疫學檢查一、體液免疫檢查和細胞免疫檢查實驗診二、臨床常用的免疫學檢查(一)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檢測(二)M Protein(三)Complement C(四)淋巴細胞表面標志物和淋巴細胞功能檢測(五)病毒性肝炎血清標志物檢查(六)感染免疫檢查(七)自身抗體檢查(八)腫瘤標志物檢查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臨床常用的免疫學檢查(一)免疫球蛋白(immunoglo一、概述免疫學 : 自身防御 識己排異發(fā)展簡史: 免疫學的經驗時期(12世紀16世紀 人痘苗
40、預防天花)經 典 免 疫 學 時 期(18世紀末至20世紀中,實驗時期)牛痘苗(1798)減毒疫苗(1880)抗毒素(1888)補體(1894)血清學方法(1896)免疫化學(1908)抗體生成理論(1930)近 代 免 疫 學 時 期(20世紀中至60年代)細胞免疫(1935)免疫耐受(1945)克隆選擇學說(1955)免疫技術發(fā)展(1959)現(xiàn) 代 免 疫 學 時 期(20世紀60年代)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一、概述免疫學 : 自身防御 識己排異免疫學的經驗時期4.60年代的重要變動:(1)T和B細菌亞群概念 (2)免疫球蛋白分類 70年代的重要變動:(1)免疫應答細胞(T,B,M) (2)
41、T細胞亞群的發(fā)現(xiàn) (3)免疫網絡學說的提出 (4)單克隆抗體生成 80年代的重要變動:(1)抗體多樣性遺傳控制(Ig基因結構) (2)T細胞抗原受體的證明(TCR) (3)細胞因(LF,MF,IL,IFN,TNF,CSF,TGF) (4)免疫學技術發(fā)展2 細胞融合技術(McAb) T細胞克隆技術的建立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分子雜交技術的應用實驗診斷學CAI課件4.60年代的重要變動:(1)T和B細菌亞群概念實驗診斷學C免疫學與醫(yī)學 免疫學:滲透,分支,交叉 免疫病理學 免疫遺傳學 免疫藥理學 免疫毒理學 神經免疫學 移植免疫學 生殖免疫學 臨床免疫學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免疫學與醫(yī)學 免疫學:滲透
42、,分支,交叉臨床免疫學1.定義:應用免疫學的理 論和技術研究疾 病的發(fā)病機制, 診斷和治療。2.作用:生長、遺傳、衰 老、感染、腫瘤 以及自身免疫病 等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臨床免疫學1.定義:應用免疫學的理 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臨床免疫檢測的任務和范圍 臨床免疫檢測是利用抗原抗體反應檢測標本中微量物質的方法 Ag或Ab都可測定(定性或定量)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臨床免疫檢測的任務和范圍 臨床免疫檢測是利用抗原抗體表1 臨床免疫檢測的任務和范圍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表1 臨床免疫檢測的任務和范圍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免疫檢測技術的發(fā)展血清學試驗傳統(tǒng)免疫測定三大標記技術免疫微球技術免疫滲
43、濾和層析免疫全自動化檢測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免疫檢測技術的發(fā)展血傳三免免免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臨床免疫檢測的熱點熱點: 研究較多, 價值較高 (一)、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檢測 (二)、腫瘤標志物檢測 (三)、Th1、Th2檢測 (四) 、全身性炎癥反應免疫標志物 (五)、病原體和新傳染的抗原抗體檢測 (六)、細胞凋亡(apoptosis)檢測 (七)、肌紅蛋白、肌鈣蛋白與心肌缺血性損傷 (八)、淋巴細胞免疫表型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臨床免疫檢測的熱點熱點: 研究較多, 價值較高實驗診斷學三、體液免疫檢測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體液免疫檢測實驗診斷學CAI課件(續(xù))實驗診斷學CAI課件
44、(續(xù))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淋巴細胞亞群分型檢測(一)T淋巴細胞分解 CD3+ 61%85% CD4+ 28%58% CD8+ 19%48% CD4+ /CD8+ 1.660.33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四、淋巴細胞亞群分型檢測(一)T淋巴細胞分解實驗診斷學CAI表2 T細胞亞群功能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表2 T細胞亞群功能分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T細胞亞群變化的意義1、 CD4+:RA活動期 CD4+:某些病毒感染:AIV、CMV; 嚴重創(chuàng)傷、全身麻醉、大手術、 免疫抑制2、CD8+:RA、重癥肌無力、型糖尿病、 膜型腎小球腎炎 CD8+:傳單、CMV 、慢肝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
45、T細胞亞群變化的意義1、 CD4+:RA活動期實驗診3、CD4+/ CD8+:HIV、瘤型麻風病、惡性腫瘤、 感染 CD4+/ CD8+:RA活動初期、多發(fā)性硬化癥、 SLE、重癥肌無力等4、CD3+:甲亢、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重癥 肌無力、移排等 CD3+:免疫缺陷病、惡性腫瘤、SLE、某些 感染、化療、放療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CD4+/ CD8+:HIV、瘤型麻風病、惡性腫瘤、 (三)B細胞表面標志物檢測1、SmIg測定 方法:熒光顯微鏡檢測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三)B細胞表面標志物檢測1、SmIg測定實驗診斷學CAI課參考值:SmIg+ :1628% (21%) SmIgG+ :
46、413% (7%) SmIgM+ :713% (2.2%) SmIgA+ :14% (2.2%) SmIgD+ :58% (6.2%) SmIgE+ :01.5% (6.2%)意 義 :SmIg+:B細胞惡性增殖、白血病 (慢性、毛白)、 巨球蛋白血癥 SmIg+:體液免疫缺陷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參考值:SmIg+ :1628% (212、B細胞CD抗原測定: CD19、CD20、CD21、CD22測定 方法:免疫熒光法或FCM 參考值:CD19+:11.74%3.73% 意義: CD19+:B系惡性腫瘤; CD19+:體液免疫缺陷 CD20+:B細胞激活后丟失 CD21+:Cd3R/EBR
47、CD22+:存在于成熟B細胞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B細胞CD抗原測定: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五、淋巴細胞功能檢測(一)淋巴細胞轉化試驗 LTT:有絲分裂原刺激轉化 SLTT:特異性抗原刺激轉化 參考值:60.1%7.6%(T)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五、淋巴細胞功能檢測(一)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實驗診斷學CAI課(二)混合淋巴細胞反應(MLR)1、雙向反應:兩個無關個體細胞混合培養(yǎng)2、單向反應:一方抑制處理后混合培養(yǎng)3、意義:細胞免疫功能/移植排斥反應預測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混合淋巴細胞反應(MLR)1、雙向反應:兩個無關個體細(三)NK細胞活性測定(四)中性粒細胞功能檢測實驗診斷學CAI課件(
48、三)NK細胞活性測定(四)中性粒細胞功能檢測實驗診斷學六、細胞因子檢測1、CK:LK、MK、其他CK2、CK-R3、常用檢測的CK: IL-2、IL-4、IL-6、IL-8;TNF-2、 IFN、GCSF、EPO;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六、細胞因子檢測1、CK:LK、MK、其他CK實驗診斷學CA4、方法:(1) RIA或ELISA(2)DNA分析法(3)分子雜交法(4)PCR:測mRNA表達(5)定量PCR:TGF、IL-2、IL-1、TNF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4、方法:(1) RIA或ELISA實驗診斷學七、病毒性肝炎血清標志物檢查1、病毒性肝炎病原體特征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七、病毒性肝炎血
49、清標志物檢查1、病毒性肝炎病原體特征實驗診斷實驗診斷學CAI課件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肝炎病毒標志物 5種肝炎病毒的標志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肝炎病毒標志物 5種肝炎病毒的標志物實驗診斷3、乙型肝炎五次血清標志物檢測的意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乙型肝炎五次血清標志物檢測的意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1)乙肝標志物的變化特征實驗診斷學CAI課件(1)乙肝標志物的變化特征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乙肝標志物單項陽性的意義HBsAg(+):表示體內有HBV存在,有傳染性。HBsAb(+):中和性抗體,曾感染HBV,主動或 被動免疫。HBeAg(+):病毒復制、傳染性強。HBeAb(+):AB中
50、和抗體,仍有傳染性, HbeAg轉陰。HBcAb(+):非中和抗體,“窗口”期,既往感染。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乙肝標志物單項陽性的意義HBsAg(+):表示體內有H(3)“二對半”檢測的意義表6-3 HBV五項血清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意義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二對半”檢測的意義表6-3 HBV五項血清標志物聯(lián)(一)、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檢測自身免疫與自身免疫病的概念有顯著區(qū)別。健康個體自身耐受自身免疫生理自穩(wěn)自身免疫異常自身免疫病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一)、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檢測自身免疫與自身免疫病的概念有顯著自身免疫與自身免疫病的關系(三種)自身免疫引起疾病疾病引起自身免疫某些因素同時
51、引起前兩者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自身免疫與自身免疫病的關系(三種)自身免疫引起疾病實驗診斷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檢測項目1、抗核抗體(ANA):細胞核成分為靶抗原 非特異性抗DNA抗體: 抗dsDNA抗體: 70% SLE陽性,與病情正相關抗ssDNA抗體: 特異性差,見于多種疾病 抗Z-DNA抗體: 臨床意義不明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檢測項目1、抗核抗體(ANA):細胞核成分為抗ENA抗體:DNA以外的針對核內可提取性 核抗原的抗體15種以上抗原及其相應抗體抗Smith抗體:對SLE特異性高,陽性3040%抗Scl-70抗體:系統(tǒng)性硬化癥(PSS),特異性抗體;抗PM-1抗體:多發(fā)性肌
52、炎(PM),皮肌炎(DM),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干燥綜合癥(SS),SLE RA抗RNP抗體:混合結締組織病(100%+)MCTD。抗組蛋白抗體:多種自身免疫病,藥物性狼瘡。實驗診斷學CAI課件抗ENA抗體:DNA以外的針對核內可提取性 實驗診斷學2、其它自身抗體抗胞漿內線粒體抗體抗核糖體抗體抗溶酶體抗體抗紅細胞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淋巴細胞抗體抗受體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橫紋肌抗體實驗診斷學CAI課件2、其它自身抗體抗胞漿內線粒體抗體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CIC)CIC-抗原杭體復合物,易沉積于皮膚,腎臟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SLE(+)AS(+)局部免疫性炎癥反應實驗診斷學CAI課件3、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CIC)CIC-抗原杭體復合物,易沉積于(二)腫瘤標志物檢測TM種類: 30多種免疫檢測項目作用: 輔助診斷、療效現(xiàn)察、預后判斷端粒酶: 一種新的TM實驗診斷學CAI課件(二)腫瘤標志物檢測TM種類: 30多種免疫檢測項目實驗診斷表3 常見腫瘤標志物診斷價值及應用(一)實驗診斷學CAI課件表3 常見腫瘤標志物診斷價值及應用(一)實驗診斷學CAI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黑龍江佳木斯市建三江濕地機場消防應急救援大隊招聘消防車司機1人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詳解1套
- 2025江蘇南京江北新區(qū)產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招聘擬聘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奪冠)
- 揚州初中數學真題及答案
- 2025廣東云浮市郁南縣林業(yè)局招聘生態(tài)管護人員2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典優(yōu))
- 校園秋季招生筆試題及答案
- 生物歷新課標試卷及答案
- 2025年隧道橋梁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內蒙古師范大學實驗幼兒園人員招聘3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一套參考答案詳解
- 田野油畫棒課件
- 2025年中級育嬰員考試題及答案
- 女生青春期性教育核心知識框架
- 船舶消防救生培訓課件
- 2025年重慶市高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 貴州貴州磷化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3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
- 中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駐車空調鋰電池培訓
- 瓦楞紙箱包裝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冷鏈倉儲物業(yè)管理費及增值服務合同
- 2025-2030中國氫燃料電池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國際壓力性損傷潰瘍預防和治療臨床指南(2025年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