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常見實驗故障解決方法_第1頁
高中化學常見實驗故障解決方法_第2頁
高中化學常見實驗故障解決方法_第3頁
高中化學常見實驗故障解決方法_第4頁
高中化學常見實驗故障解決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中化學常見實驗故障解決方法一、實驗故障的普遍性與重要性

化學實驗是高中階段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實驗過程中常因操作不當、儀器問題或原理理解不足導致故障。及時有效的故障排除不僅能保證實驗安全,還能提升學習效果。本文針對常見實驗故障提出解決方法,涵蓋儀器準備、操作步驟及異?,F(xiàn)象處理等方面。

二、儀器準備與檢查步驟

(一)玻璃儀器的檢查

(1)檢查是否完好:查看玻璃儀器有無裂紋、破損,避免使用有缺陷的儀器。

(2)檢查氣密性:對需要加熱或密閉操作的儀器(如試管、燒瓶),可通過注水法測試。

(3)清潔要求:確保儀器內(nèi)外無污漬,必要時用蒸餾水清洗。

(二)加熱儀器的準備

(1)鐵架臺調(diào)節(jié):確保鐵圈高度與酒精燈火焰中心一致,防止受熱不均。

(2)石棉網(wǎng)使用:陶瓷或石英石棉網(wǎng)需平整放置,避免直接加熱玻璃容器。

(三)試劑檢查

(1)檢查試劑純度:核對標簽,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zhì)的試劑。

(2)濃度確認:對溶液類試劑,需核對配制記錄(如0.1mol/L鹽酸配制)。

三、常見操作步驟故障及解決

(一)加熱操作故障

(1)試管加熱

-故障:試管破裂或試管口藥品飛濺。

-解決:管口略向下傾斜,先預熱后集中加熱;試管外壁無水。

(2)燒杯加熱

-故障:底部變形或溶液飛濺。

-解決:墊石棉網(wǎng)均勻加熱,避免局部過熱;液體體積不超過容積的2/3。

(二)氣體收集故障

(1)排水集氣法

-故障:收集不完全或混入空氣。

-解決:確保導管口浸沒液面以下,初始氣泡排盡。

(2)向上/向下排空氣法

-故障:氣體收集效率低。

-解決:向上排空氣法需短導管伸入集氣瓶底部;向下排空氣法需長導管緩慢插入。

(三)滴定操作故障

(1)滴定管問題

-故障:讀數(shù)誤差大。

-解決:視線與液面凹液面最低處水平;滴定前排除氣泡。

(2)指示劑選擇不當

-故障:終點顏色變化不明顯。

-解決:酸堿滴定常用酚酞(pH8-10)或甲基橙(pH3.1-4.4)。

四、異?,F(xiàn)象的應急處理

(一)儀器破裂處理

(1)小型破損(如試管口裂):立即撤離現(xiàn)場,用專用膠水修補或更換。

(2)大型破損(如燒瓶炸裂):疏散人員,用濕布覆蓋碎片防止飛濺,報告實驗室負責人。

(二)試劑泄漏處理

(1)腐蝕性試劑(如NaOH):用稀醋酸中和,再用大量水沖洗。

(2)易燃試劑(如酒精):隔絕空氣,用濕抹布覆蓋,嚴禁火源接近。

(三)加熱失控處理

-立即移開熱源,冷卻儀器;檢查原因(如酒精燈酒精過多)。

五、預防措施與總結(jié)

(一)預防措施

1.課前預習:熟悉實驗原理與步驟,減少操作失誤。

2.規(guī)范操作:遵循“先查后用、先熄后離”原則。

3.定期維護:每月檢查儀器氣密性,校準量具。

(二)總結(jié)

實驗故障的解決需結(jié)合儀器特性、操作規(guī)范及安全意識。通過系統(tǒng)訓練,可顯著降低故障發(fā)生率,提升實驗成功率。建議學生建立實驗記錄本,記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實驗故障的普遍性與重要性

化學實驗是高中階段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實驗過程中常因操作不當、儀器問題或原理理解不足導致故障。及時有效的故障排除不僅能保證實驗安全,還能提升學習效果。本文針對常見實驗故障提出解決方法,涵蓋儀器準備、操作步驟及異?,F(xiàn)象處理等方面。

二、儀器準備與檢查步驟

(一)玻璃儀器的檢查

(1)檢查是否完好:查看玻璃儀器有無裂紋、破損,避免使用有缺陷的儀器。

-具體操作:輕敲儀器聽聲音是否清脆,觀察表面是否有細微裂紋或明顯破損。對于試管、燒杯等常用器皿,需特別注意底部和開口處。如有破損,應立即隔離并報備更換。

(2)檢查氣密性:對需要加熱或密閉操作的儀器(如試管、燒瓶),可通過注水法測試。

-具體操作:將待測儀器倒置,倒入適量水(約1/3至1/2體積),用手指堵住開口,緩慢傾斜儀器。若水不流動,則氣密性良好;若有滲漏,需用密封膠修補或更換。

(3)清潔要求:確保儀器內(nèi)外無污漬,必要時用蒸餾水清洗。

-具體操作:使用試管刷清洗試管內(nèi)壁,燒杯等器皿可用洗潔精或?qū)S们逑磩┡浜纤⒆忧逑础G逑春笥谜麴s水沖洗3-5次,最后倒置晾干或在烘箱中低溫烘干。

(二)加熱儀器的準備

(1)鐵架臺調(diào)節(jié):確保鐵圈高度與酒精燈火焰中心一致,防止受熱不均。

-具體操作:調(diào)節(jié)鐵圈或鐵夾的高度,使火焰根部與儀器接觸點水平對齊。使用前檢查螺絲是否松動,必要時涂抹潤滑油。

(2)石棉網(wǎng)使用:陶瓷或石英石棉網(wǎng)需平整放置,避免直接加熱玻璃容器。

-具體操作:將石棉網(wǎng)放置在鐵架臺上,確保其與鐵圈接觸均勻。加熱時需將玻璃容器放在石棉網(wǎng)中央,避免邊緣懸空導致受熱不均。石棉網(wǎng)使用后需清潔,如有破損應及時更換。

(三)試劑檢查

(1)檢查試劑純度:核對標簽,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zhì)的試劑。

-具體操作:檢查試劑瓶標簽是否清晰,包括名稱、濃度、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對固體試劑觀察有無變色、結(jié)塊;對液體試劑搖晃后檢查有無沉淀或異味。

(2)濃度確認:對溶液類試劑,需核對配制記錄(如0.1mol/L鹽酸配制)。

-具體操作:使用移液管和容量瓶精確配制溶液時,需確保量取的水和濃鹽酸體積準確。配制后用pH試紙或pH計檢驗濃度是否達標。

三、常見操作步驟故障及解決

(一)加熱操作故障

(1)試管加熱

-故障:試管破裂或試管口藥品飛濺。

-解決:管口略向下傾斜,先預熱后集中加熱;試管外壁無水。

-詳細步驟:

1.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的試管夾上,管口傾斜角度約為45°,避免藥品回流。

2.點燃酒精燈,用火焰的外焰緩慢預熱試管外壁,移動試管確保受熱均勻。

3.確認試管無冷凝水后,將火焰集中在試管底部或藥品所在區(qū)域加熱。

4.加熱過程中持續(xù)觀察試管狀態(tài),若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移開熱源。

(2)燒杯加熱

-故障:底部變形或溶液飛濺。

-解決:墊石棉網(wǎng)均勻加熱,避免局部過熱;液體體積不超過容積的2/3。

-詳細步驟:

1.將石棉網(wǎng)平放在鐵架臺上,將燒杯放在石棉網(wǎng)中央,確保接觸面積均勻。

2.點燃酒精燈,用外焰對燒杯底部進行圓形移動加熱,避免固定一點。

3.加熱時觀察溶液狀態(tài),若沸騰劇烈可降低火焰或攪拌溶液。

4.燒杯內(nèi)液體體積不得超過容積的2/3,防止沸騰時溢出。

(二)氣體收集故障

(1)排水集氣法

-故障:收集不完全或混入空氣。

-解決:確保導管口浸沒液面以下,初始氣泡排盡。

-詳細步驟:

1.將集氣瓶裝滿水倒置在盛水容器中,用玻璃片蓋住瓶口。

2.將導管口伸入集氣瓶口下方,松開玻璃片開始收集氣體。

3.初期排出的氣泡為空氣,需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后再開始計時或記錄。

4.收集完畢后,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正置取出。

(2)向上/向下排空氣法

-故障:氣體收集效率低。

-解決:向上排空氣法需短導管伸入集氣瓶底部;向下排空氣法需長導管緩慢插入。

-詳細步驟:

1.向上排空氣法:將集氣瓶正置,短導管伸入瓶底,打開氣體發(fā)生裝置。

2.向下排空氣法:將集氣瓶倒置,長導管緩慢插入瓶口,打開氣體發(fā)生裝置。

3.收集過程中需持續(xù)觀察氣體顏色變化,確認收集完畢后蓋住瓶口。

(三)滴定操作故障

(1)滴定管問題

-故障:讀數(shù)誤差大。

-解決:視線與液面凹液面最低處水平;滴定前排除氣泡。

-詳細步驟:

1.滴定前用待裝液潤洗滴定管2-3次,裝液至0刻度以上,靜置1-2分鐘。

2.調(diào)整液面至0刻度或稍下方,讀取初始讀數(shù)(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兩位)。

3.滴定時保持滴定管垂直,用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

4.視線與液面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讀取終點讀數(shù)并計算消耗體積。

(2)指示劑選擇不當

-故障:終點顏色變化不明顯。

-解決:酸堿滴定常用酚酞(pH8-10)或甲基橙(pH3.1-4.4)。

-詳細步驟:

1.根據(jù)滴定酸堿的強度選擇指示劑:強酸強堿滴定用酚酞。

2.加入指示劑前搖勻溶液,確保顏色均勻。

3.接近終點時減慢滴加速度,逐滴加入并充分搖勻,觀察顏色突變。

4.若顏色變化不明顯,需檢查指示劑用量是否合適(通常2-3滴)。

四、異?,F(xiàn)象的應急處理

(一)儀器破裂處理

(1)小型破損(如試管口裂):立即撤離現(xiàn)場,用專用膠水修補或更換。

-詳細步驟:

1.立即停止實驗,疏散周圍人員。

2.用濕布包裹破損處,防止碎片飛濺傷人。

3.使用化學專用膠水修補或直接更換儀器。

(2)大型破損(如燒瓶炸裂):疏散人員,用濕布覆蓋碎片防止飛濺,報告實驗室負責人。

-詳細步驟:

1.立即啟動實驗室緊急預案,疏散人員至安全區(qū)域。

2.用濕抹布或沙子覆蓋碎片,防止玻璃飛濺傷人。

3.報告實驗室負責人,按規(guī)程處理廢棄物。

(二)試劑泄漏處理

(1)腐蝕性試劑(如NaOH):用稀醋酸中和,再用大量水沖洗。

-詳細步驟:

1.穿戴防護手套和護目鏡,用玻璃棒蘸取稀醋酸小心中和泄漏物。

2.中和后用大量蒸餾水沖洗泄漏區(qū)域,并通風處理。

3.若皮膚接觸,立即用大量水沖洗至少15分鐘,并送醫(yī)處理。

(2)易燃試劑(如酒精):隔絕空氣,用濕抹布覆蓋,嚴禁火源接近。

-詳細步驟:

1.立即關(guān)閉酒精燈等熱源,疏散周圍易燃物。

2.用濕抹布或沙子覆蓋泄漏處,防止揮發(fā)。

3.通風處理,禁止使用明火,必要時使用防爆風扇。

(三)加熱失控處理

-立即移開熱源,冷卻儀器;檢查原因(如酒精燈酒精過多)。

-詳細步驟:

1.立即關(guān)閉酒精燈或移開加熱裝置,用濕布覆蓋過熱儀器。

2.用冷水或冰塊冷卻儀器,防止熱輻射傷人。

3.待儀器冷卻后檢查原因:酒精燈酒精是否過多、儀器是否放置不穩(wěn)等,糾正后重新操作。

五、預防措施與總結(jié)

(一)預防措施

1.課前預習:熟悉實驗原理與步驟,減少操作失誤。

-具體內(nèi)容:預習時需記錄關(guān)鍵步驟、注意事項及可能故障,如加熱實驗需記錄試管夾高度、預熱順序等。

2.規(guī)范操作:遵循“先查后用、先熄后離”原則。

-具體內(nèi)容:每次實驗前檢查儀器是否完好,實驗結(jié)束后整理儀器并關(guān)閉熱源。

3.定期維護:每月檢查儀器氣密性,校準量具。

-具體內(nèi)容:建立儀器維護清單,包括檢查項目(如滴定管漏液、鐵架臺松動)及處理方法。

(二)總結(jié)

實驗故障的解決需結(jié)合儀器特性、操作規(guī)范及安全意識。通過系統(tǒng)訓練,可顯著降低故障發(fā)生率,提升實驗成功率。建議學生建立實驗記錄本,記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實驗記錄本應包含:

1.實驗名稱與日期。

2.故障現(xiàn)象描述(如“試管加熱時破裂,原因可能是未預熱”)。

3.解決方法(如“重新操作時先預熱試管,并控制加熱速度”)。

4.預防措施(如“后續(xù)實驗需加強預熱步驟”)。

一、實驗故障的普遍性與重要性

化學實驗是高中階段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實驗過程中常因操作不當、儀器問題或原理理解不足導致故障。及時有效的故障排除不僅能保證實驗安全,還能提升學習效果。本文針對常見實驗故障提出解決方法,涵蓋儀器準備、操作步驟及異?,F(xiàn)象處理等方面。

二、儀器準備與檢查步驟

(一)玻璃儀器的檢查

(1)檢查是否完好:查看玻璃儀器有無裂紋、破損,避免使用有缺陷的儀器。

(2)檢查氣密性:對需要加熱或密閉操作的儀器(如試管、燒瓶),可通過注水法測試。

(3)清潔要求:確保儀器內(nèi)外無污漬,必要時用蒸餾水清洗。

(二)加熱儀器的準備

(1)鐵架臺調(diào)節(jié):確保鐵圈高度與酒精燈火焰中心一致,防止受熱不均。

(2)石棉網(wǎng)使用:陶瓷或石英石棉網(wǎng)需平整放置,避免直接加熱玻璃容器。

(三)試劑檢查

(1)檢查試劑純度:核對標簽,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zhì)的試劑。

(2)濃度確認:對溶液類試劑,需核對配制記錄(如0.1mol/L鹽酸配制)。

三、常見操作步驟故障及解決

(一)加熱操作故障

(1)試管加熱

-故障:試管破裂或試管口藥品飛濺。

-解決:管口略向下傾斜,先預熱后集中加熱;試管外壁無水。

(2)燒杯加熱

-故障:底部變形或溶液飛濺。

-解決:墊石棉網(wǎng)均勻加熱,避免局部過熱;液體體積不超過容積的2/3。

(二)氣體收集故障

(1)排水集氣法

-故障:收集不完全或混入空氣。

-解決:確保導管口浸沒液面以下,初始氣泡排盡。

(2)向上/向下排空氣法

-故障:氣體收集效率低。

-解決:向上排空氣法需短導管伸入集氣瓶底部;向下排空氣法需長導管緩慢插入。

(三)滴定操作故障

(1)滴定管問題

-故障:讀數(shù)誤差大。

-解決:視線與液面凹液面最低處水平;滴定前排除氣泡。

(2)指示劑選擇不當

-故障:終點顏色變化不明顯。

-解決:酸堿滴定常用酚酞(pH8-10)或甲基橙(pH3.1-4.4)。

四、異?,F(xiàn)象的應急處理

(一)儀器破裂處理

(1)小型破損(如試管口裂):立即撤離現(xiàn)場,用專用膠水修補或更換。

(2)大型破損(如燒瓶炸裂):疏散人員,用濕布覆蓋碎片防止飛濺,報告實驗室負責人。

(二)試劑泄漏處理

(1)腐蝕性試劑(如NaOH):用稀醋酸中和,再用大量水沖洗。

(2)易燃試劑(如酒精):隔絕空氣,用濕抹布覆蓋,嚴禁火源接近。

(三)加熱失控處理

-立即移開熱源,冷卻儀器;檢查原因(如酒精燈酒精過多)。

五、預防措施與總結(jié)

(一)預防措施

1.課前預習:熟悉實驗原理與步驟,減少操作失誤。

2.規(guī)范操作:遵循“先查后用、先熄后離”原則。

3.定期維護:每月檢查儀器氣密性,校準量具。

(二)總結(jié)

實驗故障的解決需結(jié)合儀器特性、操作規(guī)范及安全意識。通過系統(tǒng)訓練,可顯著降低故障發(fā)生率,提升實驗成功率。建議學生建立實驗記錄本,記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實驗故障的普遍性與重要性

化學實驗是高中階段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實驗過程中常因操作不當、儀器問題或原理理解不足導致故障。及時有效的故障排除不僅能保證實驗安全,還能提升學習效果。本文針對常見實驗故障提出解決方法,涵蓋儀器準備、操作步驟及異?,F(xiàn)象處理等方面。

二、儀器準備與檢查步驟

(一)玻璃儀器的檢查

(1)檢查是否完好:查看玻璃儀器有無裂紋、破損,避免使用有缺陷的儀器。

-具體操作:輕敲儀器聽聲音是否清脆,觀察表面是否有細微裂紋或明顯破損。對于試管、燒杯等常用器皿,需特別注意底部和開口處。如有破損,應立即隔離并報備更換。

(2)檢查氣密性:對需要加熱或密閉操作的儀器(如試管、燒瓶),可通過注水法測試。

-具體操作:將待測儀器倒置,倒入適量水(約1/3至1/2體積),用手指堵住開口,緩慢傾斜儀器。若水不流動,則氣密性良好;若有滲漏,需用密封膠修補或更換。

(3)清潔要求:確保儀器內(nèi)外無污漬,必要時用蒸餾水清洗。

-具體操作:使用試管刷清洗試管內(nèi)壁,燒杯等器皿可用洗潔精或?qū)S们逑磩┡浜纤⒆忧逑?。清洗后用蒸餾水沖洗3-5次,最后倒置晾干或在烘箱中低溫烘干。

(二)加熱儀器的準備

(1)鐵架臺調(diào)節(jié):確保鐵圈高度與酒精燈火焰中心一致,防止受熱不均。

-具體操作:調(diào)節(jié)鐵圈或鐵夾的高度,使火焰根部與儀器接觸點水平對齊。使用前檢查螺絲是否松動,必要時涂抹潤滑油。

(2)石棉網(wǎng)使用:陶瓷或石英石棉網(wǎng)需平整放置,避免直接加熱玻璃容器。

-具體操作:將石棉網(wǎng)放置在鐵架臺上,確保其與鐵圈接觸均勻。加熱時需將玻璃容器放在石棉網(wǎng)中央,避免邊緣懸空導致受熱不均。石棉網(wǎng)使用后需清潔,如有破損應及時更換。

(三)試劑檢查

(1)檢查試劑純度:核對標簽,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zhì)的試劑。

-具體操作:檢查試劑瓶標簽是否清晰,包括名稱、濃度、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對固體試劑觀察有無變色、結(jié)塊;對液體試劑搖晃后檢查有無沉淀或異味。

(2)濃度確認:對溶液類試劑,需核對配制記錄(如0.1mol/L鹽酸配制)。

-具體操作:使用移液管和容量瓶精確配制溶液時,需確保量取的水和濃鹽酸體積準確。配制后用pH試紙或pH計檢驗濃度是否達標。

三、常見操作步驟故障及解決

(一)加熱操作故障

(1)試管加熱

-故障:試管破裂或試管口藥品飛濺。

-解決:管口略向下傾斜,先預熱后集中加熱;試管外壁無水。

-詳細步驟:

1.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的試管夾上,管口傾斜角度約為45°,避免藥品回流。

2.點燃酒精燈,用火焰的外焰緩慢預熱試管外壁,移動試管確保受熱均勻。

3.確認試管無冷凝水后,將火焰集中在試管底部或藥品所在區(qū)域加熱。

4.加熱過程中持續(xù)觀察試管狀態(tài),若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移開熱源。

(2)燒杯加熱

-故障:底部變形或溶液飛濺。

-解決:墊石棉網(wǎng)均勻加熱,避免局部過熱;液體體積不超過容積的2/3。

-詳細步驟:

1.將石棉網(wǎng)平放在鐵架臺上,將燒杯放在石棉網(wǎng)中央,確保接觸面積均勻。

2.點燃酒精燈,用外焰對燒杯底部進行圓形移動加熱,避免固定一點。

3.加熱時觀察溶液狀態(tài),若沸騰劇烈可降低火焰或攪拌溶液。

4.燒杯內(nèi)液體體積不得超過容積的2/3,防止沸騰時溢出。

(二)氣體收集故障

(1)排水集氣法

-故障:收集不完全或混入空氣。

-解決:確保導管口浸沒液面以下,初始氣泡排盡。

-詳細步驟:

1.將集氣瓶裝滿水倒置在盛水容器中,用玻璃片蓋住瓶口。

2.將導管口伸入集氣瓶口下方,松開玻璃片開始收集氣體。

3.初期排出的氣泡為空氣,需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后再開始計時或記錄。

4.收集完畢后,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正置取出。

(2)向上/向下排空氣法

-故障:氣體收集效率低。

-解決:向上排空氣法需短導管伸入集氣瓶底部;向下排空氣法需長導管緩慢插入。

-詳細步驟:

1.向上排空氣法:將集氣瓶正置,短導管伸入瓶底,打開氣體發(fā)生裝置。

2.向下排空氣法:將集氣瓶倒置,長導管緩慢插入瓶口,打開氣體發(fā)生裝置。

3.收集過程中需持續(xù)觀察氣體顏色變化,確認收集完畢后蓋住瓶口。

(三)滴定操作故障

(1)滴定管問題

-故障:讀數(shù)誤差大。

-解決:視線與液面凹液面最低處水平;滴定前排除氣泡。

-詳細步驟:

1.滴定前用待裝液潤洗滴定管2-3次,裝液至0刻度以上,靜置1-2分鐘。

2.調(diào)整液面至0刻度或稍下方,讀取初始讀數(shù)(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兩位)。

3.滴定時保持滴定管垂直,用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

4.視線與液面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讀取終點讀數(shù)并計算消耗體積。

(2)指示劑選擇不當

-故障:終點顏色變化不明顯。

-解決:酸堿滴定常用酚酞(pH8-10)或甲基橙(pH3.1-4.4)。

-詳細步驟:

1.根據(jù)滴定酸堿的強度選擇指示劑:強酸強堿滴定用酚酞。

2.加入指示劑前搖勻溶液,確保顏色均勻。

3.接近終點時減慢滴加速度,逐滴加入并充分搖勻,觀察顏色突變。

4.若顏色變化不明顯,需檢查指示劑用量是否合適(通常2-3滴)。

四、異常現(xiàn)象的應急處理

(一)儀器破裂處理

(1)小型破損(如試管口裂):立即撤離現(xiàn)場,用專用膠水修補或更換。

-詳細步驟:

1.立即停止實驗,疏散周圍人員。

2.用濕布包裹破損處,防止碎片飛濺傷人。

3.使用化學專用膠水修補或直接更換儀器。

(2)大型破損(如燒瓶炸裂):疏散人員,用濕布覆蓋碎片防止飛濺,報告實驗室負責人。

-詳細步驟:

1.立即啟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