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升初數(shù)學應用題專項突破:盈虧問題(含解析)_第1頁
人教版小升初數(shù)學應用題專項突破:盈虧問題(含解析)_第2頁
人教版小升初數(shù)學應用題專項突破:盈虧問題(含解析)_第3頁
人教版小升初數(shù)學應用題專項突破:盈虧問題(含解析)_第4頁
人教版小升初數(shù)學應用題專項突破:盈虧問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應用題專項突破13:盈虧問題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選擇題

1.四年級一些同學去劃船,他們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條船,正好每條船坐7人,如果每

條船坐9人,則有3條空船。共有()名同學去劃船。

A.118B.122C.126

D.130E.134

2.某商店同時賣出兩件商品,每件各賣得36元,其中一件賺了25%,另一件虧了25%,

則這個商店賣出這兩件商品是()。

A.虧了B.賺了C.持平D.無法判斷

3.籃球聯(lián)賽要安排男運動員住宿,當房間數(shù)一定時,每個房間住3人,則有36人沒床位;

每個房間住4人,則有13人沒床位。如果每個房間住5人,還空()個房間。

A.0B.1C.2D.3

4.有一批同學去劃船,他們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條船,正好每船坐6人,如果減少一條

船,正好每條船坐9人,則該班有()名同學。

A.32B.36C.40D.48

二、填空題

5.一盒餅干平均分給若干個小朋友,如果每人分4塊,就多出3塊;如果每人分6塊,就

少了5塊。一共有()個小朋友。

6.《九章算術》有“盈不足術”問題:今年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問:

人數(shù)幾何?大意為:有一些人共同買個物品,每人出8元,還盈余3元;每人出7元,則還

差4元。問人數(shù)是多少?答案:()人。

7.興趣小組活動,老師分給學生樹葉。如果每人分5片,則差3片。如果每人分7片,則

差25片。學生一共有()人。

8.爸爸分橘子,分給家中每人1個還剩1個,如果每人分2個還少2個。家中有()

個人。爸爸買了()個橘子。

9.買來一批蘋果,分給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分5個蘋果,那么還剩余32個;如

果每人分8個蘋果,那么還有5個小朋友分不到蘋果。這批蘋果共有()個。

三、解答題

10.將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如果每瓶插8朵,則缺少15朵;如果每瓶改為插6朵,則

缺少1朵。求花瓶的只數(shù)和月季花的朵數(shù)。

11.動物園飼養(yǎng)員把一堆桃子分給一群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10個桃子,則有兩只猴子沒

有分到;如果有兩只猴子分8個桃子,其余猴子分9個,則還差3個桃子。一共有多少只猴

子?

12.一只青蛙從井底往井口跳,若每天跳3米,則比原定時間遲2天;若每天跳5米,則比

原定時間早2天。井口到井底有多少米?

13.早在古代,我們的先輩們就已經掌握了大量的數(shù)學知識。并把他們運用到了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九章算術》中有如下描述:“今有(人)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虧)

四;問人數(shù)物價各幾何。”

譯文大致是:幾人共同出錢買東西,每人出8元則多3元,若每人出7元則少4元,求人數(shù)

和物價。

某人的解題方法為:盈虧相加得3+4=7,所出率相減得8—7=1,二者相除,得人數(shù),再

計算出物價即可。

你能根據(jù)上述文字內容,嘗試解決:“今有共買雞,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虧)

十六;問人數(shù),雞價各幾何?!?/p>

譯文大致是:幾人共同出錢買雞,每人出9元則多11元,若每人出6元則少16元,求人數(shù)

和雞的價格。

14.萬老師給在學校住校的男生分配宿舍。如果每個房間住4人,那么多出24人;如果每

個房間住6人,那么恰好住滿。學校有多少名男生住校?

15.一箱梨,如果按每千克1.6元賣,就會虧9元,如果按每千克2.1元賣,就會賺6元,

如果不賺也不虧,那每千克應賣多少元?

16.老師把一籃蘋果分給小班的同學,如果減少一個同學,每個同學正好分得5個;如果增

加一個同學,正好每人分得4個。這籃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17.糧庫運一批大米,計劃25天運完。實際每天比計劃多運20噸,結果15天就運完了。

這批大米有多少噸?

18.小朋友們種向日葵,如果每人種4棵,就多17粒種子;如果每人種6棵,就少3粒種

子。有多少個小朋友,多少粒向口葵種子?

19.四(1)班同學去旅游。他們租了一些船,如果每條船坐6人,則空出4個座位;如果

每條船坐5人,則多出4人,四(1)班共去了多少個同學?

溫馨小提示:“空出4個座位”表示"少了4人"

20.學校買來一批書獎勵三好學生,如果每人獎5本,則差8本;如果每人獎7本,則差

30本。學校有三好學生多少人?學校共買書多少本?

21.小明步行上學,如果每分鐘步行40米,就會遲到2分鐘;如果每分鐘步行60米,就提

前2分鐘到校。小明家到學校有多少米?

22.商場購進一批羽絨服,按定價的80%出售,可獲利120元;現(xiàn)在夏季是銷售淡季,商

場為了回籠資金,打定價的六折出售,則虧損96元。這款羽絨服進價是每件多少元?

23.用一根繩子測井深,將繩4折,井外每折余8米,將繩6折,井外每折余2米,井深多

少米?繩長多少米?

24.阿姨給幼兒園小朋友分餅干。如果每人分3塊,那么多出16塊餅干;如果每人分5塊,

那么缺4塊餅干。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有多少塊餅干?

25.小朋友分蘋果,每人分18個,多出2個;每人分20個,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分到蘋果。

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有多少個蘋果?

26.李爺爺給小白兔們分胡蘿卜。每只小白兔分5根,還剩159根胡蘿卜。假如每只小白兔

分10根,就有3只小白兔一根胡蘿卜也分不到,還有一只小白兔只分到4根。請算一算,

李爺爺給每只小白兔分多少根、而且每只都分到,才能使剩下的胡蘿卜數(shù)量最少?

27.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幼兒園老師給小朋友們分糖果,如果每個小朋友分到9顆,那么老師

還剩下13顆。如果一半的小朋友分到10顆,另一半的小朋友分到12顆,最后就會差15

顆不夠分。請問:共有多少顆糖果?

《應用題專項突破11:商品折扣、利潤問題-2025年小升初數(shù)學應用題專項突》參考答案

1.C

【分析】兩次的總差額是:7+3x9=34(人),兩次每條船載人的差額是:9—7=2(人),

那么船的條數(shù)是:34+2=17(條);則總人數(shù):7x(17+1)=126(人);據(jù)此解答。

【詳解】船:(7+3x9)-(9-7)

=34+2

=17(條)

共帶:7x(17+1)=126(人)

共有126名同學去劃船。

故答案為:C

【點睛】盈虧問題的解答思路是:通過比較已知條件,找出兩個相關的差數(shù),再根據(jù)盈虧問

題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夠(虧),可用公式:(盈+虧)一(兩次每

條分配數(shù)的差)=船的條數(shù)解答。

2.A

【分析】把成本價看作單位“1”,分別計算兩件商品的成本價,最后成本價和售價比較大小

即可。

【詳解】成本價1:36-(1+25%)

=36+1.25

=28.8(元)

成本價2:36-(1-25%)

=36+0.75

=48(元)

成本價:28.8+48=76.8(元)

售價:36x2=72(元)

因為76.8元>72元,成本價大于售價,所以虧本了。

故答案為:A

【點睛】分別計算出兩件商品的成本價是解答題目的關鍵。

3.C

【分析】因為每個房間住3人時,有36人沒床位,每個房間住4人時,有13人沒床位,兩

次沒床位的人數(shù)差:36—13=23(人),每個房間住的人數(shù)差:4—3=1(人),所以房間

的數(shù)量就是沒床位的人數(shù)差除以每個房間住的人數(shù)差,即23+1=23(個)。已知房間有23

個,根據(jù)每個房間住3人時,有36人沒床位,可以求出總人數(shù),從而求出如果每個房間住

5人,還空多少個房間。據(jù)此解答。

【詳解】(36—13)-(4—3)

=23-1

=23(個)

23x3+36

=69+36

=105(人)

105+5=21(個)

23-21=2(個)

即如果每個房間住5人,還空2個房間。

故答案為:C

4.B

【分析】方法一:若增加一條船,正好每條船坐6人,不增加,則有6x1=6人坐不下。減

少一條船,正好每船坐9人,不減少,則空余座位9x1=9個。根據(jù)盈虧問題的解題方法,

即(盈+虧)一兩次剩余人數(shù)之差=船的只數(shù),原有船數(shù)可以求出。再根據(jù)已知條件求出該

班人數(shù)。

方法二:設使用x條船,根據(jù)關系式:(使用船數(shù)+1)x6=(使用船數(shù)-1)X9,列方程計

算即可求出使用船數(shù),再用(使用船數(shù)+1)*6,計算即可得解。

【詳解】方法一:(9+6)-(9-6)

=15+3

=5(條)

(5+1)x6

=6x6

=36(人)

方法二

解:設使用x條船,據(jù)題意可得方程:

(x+1)X6=(X—1)X9

6x+6=9x—9

9x—6x=9+6

3x=15

x=154-3

x=5

則班級人數(shù)為:(5+1)x6

=6x6

=36(人)

該班有36名同學。

故答案為:B

5.4

【分析】兩次分物的總差額是:3+5=8(塊),兩次分物的每人數(shù)量的差額是:6-4=2

(塊),那么人數(shù)是:8-2=4(人),據(jù)此解答。

【詳解】(3+5)-(6-4)

=8+2

=4(個)

一共有4個小朋友。

【點睛】盈虧問題的解答思路是:通過比較已知條件,找出兩個相關的差數(shù),一是總差額,

二是每份的差額,將這兩個差相除,就可求出總份數(shù),基本關系式為:總差額+每份的差額

=總人數(shù)。

6.7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兩次分配相差的是3+4=7(元),也就是每人少出8—7=1(元),

一共就少出7元,由此可知一共有7+1=1(人),據(jù)此解答。

【詳解】(3+4)+(8—7)

=7+1

=7(人)

一共有7人。

【點睛】此題屬于盈虧問題中一盈一虧,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

7.11

【分析】如果每人分5片,則差3片。如果每人分7片,則差25片,兩種分法中樹葉的總

差額是:25-3=22片,每份的差額是:7-5=2片,所以學生一共有:22+2=11人。

【詳解】(25—3)+(7—5)

=22+2

=11(人)

則學生一共有11人。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盈虧問題。盈虧問題的解題思路是:通過比較已知條件,找出兩個相

關的差數(shù),一是總差額,二是每份的差額,將這兩個差相除,就可求出總份數(shù)。

8.34

【分析】每人分1個還剩1個,如果每人分2個還少2個,也就是每人多分1個時,把剩下

1個給了1個人,還少2個,說明家中的人數(shù)是1與2的和,有3人;根據(jù)每人分1個橘子

還剩1個,可知買來橘子的個數(shù)比家中的人數(shù)多1,據(jù)此求出橘子的個數(shù)。

【詳解】1+2=3(個)

3+1=4(個)

爸爸分橘子,分給家中每人1個還剩1個,如果每人分2個還少2個。家中有3個人。爸爸

買了4個橘子。

9.152

【分析】如果每人分8個蘋果,那么還有5個小朋友分不到蘋果,也就是還少8x5=40(個)

蘋果。根據(jù)題意,第二次每人比第一次多分了(8—5)個蘋果,需要的蘋果總數(shù)就比第一次

多了(32+40)個,那么用(32+40)除以(8-5)可以求出小朋友的人數(shù)。如果每人分5

個蘋果,那么還剩余32個,用5乘小朋友的人數(shù),再加上剩余的32個蘋果,即可求出這批

蘋果的總數(shù)。

【詳解】(32+5x8)-(8-5)

=(32+40)+3

=72+3

=24(人)

24x5+32

=120+32

=152(個)

則這批蘋果共有152個。

10.

花瓶的只數(shù)是7只,月季花的朵數(shù)為41朵

【分析】本題考查了盈虧問題,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盈虧問題的公式,兩虧的解法:(虧

數(shù)+虧數(shù))+兩次每人分配數(shù)的差,求出花瓶數(shù),再進一步解答即可。

【詳解】花瓶數(shù):(15—1)-(8-6)

=14+2

=7(只)

月季花數(shù):8x7-15

=56-15

=41(朵)

答:花瓶的只數(shù)是7只,月季花的朵數(shù)為41朵。

11.15只

【分析】根據(jù)題意,如果每只猴子分10個桃子,則有兩只猴子沒有分到,假設這兩只猴子

最后分到8只桃子,其余猴子分到9個,那么就需要其他猴子給他們每個分出來1個,正好

夠(2x8)16個,正好差3個桃子,說明沒有那么多猴子,只能拿出來(16—3)個,也就

是13個桃子,說明只有13個猴子再加上它們兩個,一共15個猴子。

【詳解】10-2=8(個)

8+(8-3)+2

=8+5+2

=13+2

=15(只)

答:一共有15只猴子。

【點睛】此題考查了盈虧問題拓展運用,關鍵能理解桃子總數(shù)不變,也可以用方程解答。

12.30米

【分析】根據(jù)一定的人數(shù),分配一定的物品,在兩次分配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足(虧),

或者兩次都有余,或兩次都不足,求人數(shù)或物品數(shù),這類應用題叫做盈虧問題;根據(jù)題意:

原定時間=(盈+虧)+分配差,虧=每天跳3米又推遲天數(shù),盈=每天跳5米x提早天數(shù);

再用原定時間加上推遲天數(shù)再乘3即可;據(jù)此解答。

【詳解】(3x2+5x2)-(5-3)

=(6+10)+2

1692

=8(天)

(8+2)x3

=10x3

=30(米)

答:井口到井底有30米。

【點睛】此題考查了盈虧問題的運用,關鍵找出實際的“盈”和“虧”再解答。

13.9個人;70元

【分析】盈虧問題是把一定數(shù)量的物品平均分給一定數(shù)量的人,由于物品和人數(shù)都未知,只

己知在兩次分配中一次是盈(有余),一次是虧(不足);或者兩次都盈余,或者兩次都虧

的數(shù)量時,求參加分配的物品總量及人員總數(shù)。這類問題稱為盈虧問題。

每人出9元則多11元,若每人出6元則少16元。一個是余下了,一個是不足,相差了(11

+16)=27元,這就是說,如果按照第二種方法,可以比第一種方法多27元。因為每人多

出了(9-6)=3元。這樣,就能求出人數(shù);把求出的人數(shù)代入題中的條件,就能算出雞的

價格,BP9x9-11=70(元)。

【詳解】由分析知,(11+16)-(9-6)

=27+3

=9(個)

9x9-11

=81-11

=70(元)

答:共有9個人,雞的價格是70元。

14.72名

【分析】設學校有x間學生宿舍,根據(jù)“如果每個房間住4人,則多出24人”,人數(shù)為4x+

24;“如果每個房間住6人,則正好住滿”可得人數(shù)為6x,由此列方程即可。

【詳解】解:設學校有x間學生宿舍。

4x+24=6x

2x=24

x=12

6x12=72(名)

答:學校有72名男生住校。

【點睛】此題考查了學生盈虧問題,在此題中,運用了方程進行解答比較好理解。

15.1.9元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每千克多賣2.1—1.6=0.5元,則可以把原來每千克賣L6元虧的9

元補上,還能賺6元;就是每千克多賣0.5元,則可多賣9+6=15元,據(jù)此可以求出這箱

梨的重量,進而可以求出每千克賣多少元不虧不賺。

【詳解】(9+6)-(2.1-1.6)

=15+0.5

=30(千克)

(30x1.6+9)+30

=(48+9)+30

=57+30

=1.9(元)

答:每千克應賣L9元。

【點睛】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盈虧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盈+虧)一兩次的價格差=梨的數(shù)量,

再進行解答。

16.40個

【分析】先利用盈虧問題公式求出小班同學的總人數(shù),這籃蘋果總個數(shù)=(小班同學的總人

數(shù)一1)x5或這籃蘋果總個數(shù)=(小班同學的總人數(shù)+1)x4,據(jù)此解答。

【詳解】(4+5)-(5-4)

=9+1

=9(人)

(9-1)X5

=8x5

=40(個)

答:這籃蘋果一共有40個。

【點睛】找出兩種分配方式的數(shù)量差和人數(shù)差,再求出小班同學的總人數(shù)是解答題目的關鍵。

17.750噸

【分析】由題意可得,實際每天多運20噸,則先求實際的15天比計劃的15天多運:15x20

(噸),用多出來的300噸除以多出的天數(shù)可得計劃每天運的重量,進而求出貨物的總重量。

【詳解】(15x20)+(25-15)

=30070

=30(噸)

30x25=750(噸)

答:這批大米有750噸。

【點睛】此題考查了盈虧問題的靈活應用,關鍵是通過對比法求出實際的15天比計劃多運

的噸數(shù)。

18.10個;57粒

【分析】6-4=2(棵),根據(jù)題意,每人多種2棵向日葵,就會多需要(17+3)粒種子,

用(17+3)除以2即可求出小朋友的人數(shù)。用小朋友的人數(shù)乘4,求出每人種4棵需要多

少粒種子,再加上多的17粒種子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粒向日葵種子。

【詳解】(17+3)-(6—4)

=20+2

=10(個)

10x4+17

=40+17

=57(粒)

答:有10個小朋友,17粒向日葵種子。

【點睛】本題考查盈虧問題。(盈數(shù)+虧數(shù))+兩次分配的差=參與分配的數(shù),據(jù)此求出小

朋友的人數(shù)是解題的關鍵。

19.44人

【分析】如果每條船坐6人,則空出4個座位;如果每條船坐5人,則多出4人,總差額是

4+4=8(人),每份的差額是6—5=1(人),用總差額除以每份的差額即可求出船的數(shù)

量;由“每條船坐6人,則空出4個座位”求出人數(shù),據(jù)此解答問題即可。

【詳解】船的數(shù)量:

(4+4)+(6—5)

=8+1

=8(條)

人數(shù):

6x8-4

=48-4

=44(人)

答:四(1)班共去了44個同學。

20.11人;47本

【分析】這是兩虧問題,第一次每人獎5本,第二次每人獎7本,第二次比第一次每人多分

7—5=2(本),因此每人多分2本,則兩次的分配差額是30—8=22(本),可以用“總差

額+每人兩次差額=人數(shù)”求出總人數(shù),列式為:22+2=11(人),則鉛筆的總支數(shù)為:5x11

-8=47(本),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三好學生人數(shù):

(30-8)?(7-5)

=22+2

=11(人)

書本數(shù):

5x11-8

=55-8

=47(本)

答:學校有三好學生11人,學校共買了47本書。

21.480米

【分析】本題是把小明家到學校的路程分配給每分鐘(時間),第一種情況下遲到2分鐘,

表示還剩80米還沒走,第二種情況提前2分鐘,表示如果時間用完,會多走120米,因此

本題屬于“盈虧型”。

“盈虧型”的解題方法:

①盈數(shù)+虧數(shù)=總數(shù)差

②每份多的一每份少的=每份差

③總數(shù)差:每份差=時間數(shù)

【詳解】總數(shù)差:2x40+2x60=80+120=200(米)

每份差:60—40=20(米)

時間:200-20=10(分)

路程:

40x(10+2)

=40x12

=480(米)

60x(10-2)

=60x8

=480(米)

答:小明家到學校有480米。

22.744元

【分析】把商品定價看作單位“1”,以定價的80%出售,則為定價的80%,打六折出售,即

以定價的60%出售,則為定價的60%,兩次相差定價的(80%—60%))賣出的價格之差為

(120+96)元。也就是說,每多賣定價的(80%-60%),就要多賣(120+96)元,因此,

定價為(120+96)-(80%—60%),再進一步求出進價即可。

【詳解】(120+96)4-(80%-60%)

=216+0.2

=1080(元)

1080x80%-120

=864-120

=744(元)

答:這款羽絨服進價是每件744元。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百分數(shù)的應用,此題在解答時運用了盈虧問題的解法。

23.井深10米;繩長72米。

【分析】把繩子四折來量,井外每折余8米,也就是繩長比井深的4倍還多8x4=32米;

把繩子6折來量,井外每折余2米,也就是繩長比井深的6倍還多2x6=12米;根據(jù)盈虧

問題公式可求出井深,進而可求出繩長。

【詳解】井深:(8x4-2x6)+(6-4)

=(32-12)+2

=20+2

=10(米)

繩長:10x4+8x4

=40+32

=72(米)

答:井深10米,繩長72米。

【點睛】盈虧問題的解答思路是:通過比較已知條件,找出兩個相關的差數(shù),一是總差額,

二是每份的差額,將這兩個差相除,就可求出總份數(shù),然后再求物品數(shù);基本關系式為:總

差額+每份的差額=總份數(shù)。

24.10個;46塊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如果每人多分2塊餅干,需要16+4=20(塊)餅干;據(jù)此求出要

分不夠的人數(shù),即幼兒園有小朋友的人數(shù);然后根據(jù)其中任一分配方案即可求出餅干的塊數(shù)。

【詳解】4+16=20(塊)

5-3=2(塊)

20+2=10(個)

3x10+16

=30+16

=46(塊)

答:一共有10個小朋友,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