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9講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
[課程標準]
了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淵源。
"仕么梳理教材主干明晰命題核點夯基固本?練基礎
知識點一文藝復興
1.背景
(1)根本原因:西歐中世紀晚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⑵文化基礎:西歐文化自身的傳承與發(fā)展,意大利擁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
積淀,又從東方汲取了大量文化養(yǎng)料。
(3)人才優(yōu)勢: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
2.實質:以學習和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號召,實質上卻是創(chuàng)立符合新興資產
階級需要的新文化,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fā)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
動。
3.內容
⑴核心:精神內核是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
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2)主張:反對禁欲主義,抨擊教會腐敗和守舊思想,崇尚理性;重視發(fā)揮人的
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追求現世社會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
4成就
領域人物特點
薄伽丘
文學二木
-——*八、、但丁諷刺教會的封建腐朽,宣揚人性的自由
彼特拉克
達?芬奇運用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突破了中世
美術三杰拉斐爾紀呆板僵硬的風格,描繪現世生活,展
米開朗琪羅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5.擴展:15世紀后期,文藝復興擴展到歐洲各地。英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李爾王》等,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觀念。
6.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
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世世界。
知識點二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1)文藝復興使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2)人們對羅馬教廷的長期盤剝日益不滿。
2.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⑴興起: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
的序幕。
(2)內容
①改革教義: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瑣的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
平等。
②改革教會: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力主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
(3)結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
3.其他國家的宗教改革:建立了獨立于羅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爾文派和
英國的國教影響最大。
4.宗教改革的影響
(1)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fā)展了人文主義。
(2)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
⑶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知識點三近代科學的興起
1.時間:16—17世紀。
2.背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深入發(fā)展。
3.成就
⑴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否定天主教會宣揚的“地心說”,建立起一種新的
宇宙觀。
(2)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定律,為近代物理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⑶光學、熱學、電磁學、解剖學等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
4.意義
⑴形成了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化思維方式,確立了通過觀察、實驗、分析、
歸納和綜合等基本途徑發(fā)現目然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
(2)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知識點四啟蒙運動
L背景:人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專制王權和教會的
思想束縛。
2.實質: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熱和專制統(tǒng)治帶來的黑
暗。
3.歷程:17世紀,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18世紀,法國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
18世紀后期,啟蒙運動達到高潮,并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及北美地區(qū)。
4.核心:“理性”,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是判斷是非的標準。
5.主張
思想家觀點共性
寄希望于“開明”君主進行改
伏爾泰
革,建立君主立憲制
強調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相信進步,相信在科學和教育的
孟德斯鳩
相互監(jiān)督、制衡作用下,社會將趨于完美;對未
盧梭主張主權在民和直接民主制來社會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和衡量價值的天賦人權、平等、自由、法治和
亞當?斯密
尺度,主張自由競爭權力制衡等;都反對君主專制
人應該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主
康德
張民主、自由、平等
6.影響
(1)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
⑵直接推動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法國大革命,有助于在這些國家建立資產階級統(tǒng)
治。
⑶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精神武器。
輔欄知識?小練
1.13—15世紀,佛羅倫薩是歐洲主要的工商業(yè)和金融中心之一,市民生活豐富多
彩,世俗活動和個人發(fā)展受到重視。(摘自必修教材P45)這為文藝復興運動提供
了什么條件?
提示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榮提供了沃土。
2.恩格斯說:“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
人?!保ㄕ员匦藿滩腜45)你如何理解?
提示這是恩格斯對但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的精辟概括。但丁作為承前啟后的標
志性人物,給后世留下了精神和文學財富。
3.佛羅倫薩詩人彼特拉克在抒情詩集中,抨擊教會“是黑暗的監(jiān)獄,是充滿欺騙
的場所”,描寫人的喜怒哀樂。(摘自必修教材P46)他在文藝復興中有何作用?
提示彼特拉克抨擊教會,宣揚人性的自由,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4.盧梭說:“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得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
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時,他們就做得更對。”(摘自必修教材P48)據此我們
可以獲取哪些認識?
提示充分體現了盧梭作為啟蒙運動代表人物的斗爭精神,也很好地體現出了他
的主權在民的思想。
5.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tài)?!杏職膺\用你
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摘自必修教材P49)據此指出啟蒙運動時
期人文精神的涵義。
提示獨立思考、理性判斷;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專制;提倡真理、正義、自由、
平等、天賦人權等。
教材補遺?微練
1.重要觀點一一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神觀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一方面批判基督教的墮落和腐朽,鼓吹人性解放;另
一方面又是虔誠的基督徒。這導致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既注重人性的因素
又不忽視神性的內容,既講究世俗的文化又不背棄基督教精神。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闡
發(fā)基督教神學文化傳統(tǒng)的某些思想資源,用以解釋其新型的人本觀念。
想一想文藝復興時期對宗教的態(tài)度如何?
提示信仰宗教,反對宗教神學的世界觀。
2.重要概念——“因信稱義”與“因行稱義”的區(qū)別
羅馬教會馬丁?路德
因行稱義一因信稱義
教徒|神職人員|上帝教徒(信仰上帝)f*-上帝
L間接對話、得救」L■直接對話、得救」
I蒙昧1義I人文主義
想一想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提出“因信稱義”的實質是什么?
提示否定教皇的權威。
3.重要概念——理性主義
友y人的思考、判斷、、
理
侑扇y保障人的自然權/'、、I記憶思路:人的思
性''考一怎樣思考(科
隹可資產階級民主、科學
學)一思考什么(人
義便西啟蒙運動的旗幟的權利)
想一想有學者說“啟蒙運動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式,傳播到全世界,結果全世界
都改變了思想方法?!边@種“新的思維方式”是指什么?
提示理性主義。
4.重要觀點——近代自然科學
《自然哲學的一個標志兩大l物體運動的三大
數學原理》定律
注重實驗1----z?L萬有引力定律
數學化」兩個特征
想一想16-17世紀,歐洲的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學革命形成
了怎樣的思維方式?
提示形成了重視實驗和事實的理性化思維方式。
念考什么命題角度解讀核心素養(yǎng)提升選準角度?提能力
考向II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角度1從“文明傳承”角度考查文藝復興
[命題探究]
史料一大家知道,文藝復興掙脫了神的統(tǒng)治,確立了人的尊嚴。但是那時的我
全?勢力仍很大,人們是不敢公開提出反對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號的。所以馬
克思說,人們只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古代的理靈②”,來為自己壯膽,也就是“借
古喻今”的意思。
摘編自葉廷芳《18世紀歐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國風”》
解讀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獲取信息
①中世紀教會是最大的封建地主,教會神學控制著民眾的思想。
②指借助古希臘羅馬文化宣揚人文主義。
思考(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借古喻今”的含義及文藝復興這
樣做的原因。
提示含義:借助古希臘羅馬文化反對封建宗教神學,宣傳新的資產階級思想。
原因:基督教會壟斷文化;歐洲資本主義剛剛興起,新興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古
希臘羅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對封建宗教神學。
史料二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人文主義學者的作品(部分)
作品作者內容簡介
《歌集》彼特拉克熱情地褒揚人的純真愛情
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取財富,而不是為了
《論貪婪》波吉奧拯救靈魂,“每個人具有追求金錢的天生欲
望①”,即使是教士也是如此
“上帝是把人作為最美麗、最誠實、最富有
《論人的美和最有力量的創(chuàng)造物所塑造出來的”,而且
曼內蒂
德與尊嚴》賦予人以“偉大的本性”,并創(chuàng)造了這一世
界交給人去統(tǒng)治與管理②
據孟廣林《人的發(fā)現與世界的發(fā)現》整理
解讀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獲取信息
①提倡追求現世生活的幸福,重視財富的獲得。
②否定了神權統(tǒng)治,主張世俗權大于神權。
思考(2)史料二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具有哪些新特點?
提示肯定人間世俗生活的享受和樂趣(或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世幸福);認
為追求財富是世人的本能欲望;提倡人性以對抗天主教會的神性(或肯定現世生
活中人的地位和價值)。
[史論史識]
唯物史觀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文化運動
(1)文藝復興運動是14-17世紀歐洲發(fā)生的一場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
想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2)從形式上看,文藝復興是歐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復興古希臘羅馬的古
典文化,實際上它是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在文學、藝術、哲學、自然科
素養(yǎng)提升
學以及政治、法學、歷史學、教育學等領域內開展的一場新思想、新
文化的革命運動。
(3)文藝復興運動是以資本主義萌芽為經濟基礎,以反封建反教會為內
容,并以為資本主義發(fā)展開辟道路為目的的一場資產階級的文化運
動。
史論1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特征
(1)人文主義首先是一場文化運動,集中于人文學科,人文主義者推崇
古典文化并將其作為仿效的典范。
(2)主要以文學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3)人文主義的實質是強調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突出人的優(yōu)越性。
(4)人文主義肯定人的現世生活,要求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昭示了一
種全新的個人主義的倫理觀。
(5)對教會和貴族的虛偽和腐敗進行猛烈批判,從側面揭露禁欲主義與
史論歸納人性的沖突和對人性的扭曲。
史論2文藝復興借助古希臘羅馬文化外衣
(1)文藝復興不是一場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而是借文藝復興之名,
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所以說,文藝復興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解
放運動。
⑵文藝復興興起的經濟根源是意大利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
芽的產生,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無力與封建神學正面沖突,所以借
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之名,而行反對封建神學,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
化之實。
角度2從社會政治角度認識宗教改革的意義
[命題探究]
史料一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藝復興的印記,又體現了對文藝復興的
深化。他提出“唯信稱義……信徒皆為教士”……鼓吹俗權至上,主張各國教會
應與羅馬切斷聯系而由各國的政府來管理,則鮮明地反映了他對民族自由含義的
一種更深刻的理解。
——摘編自馬克在主編《世界文明史》
思考(1)根據史料一,概括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藝復興的印記,又體現
了對文藝復興的深化”的表現。
提示“印記”:其主張因信稱義明顯帶有人文主義傾向;“深化”:主張由各
國政府管理教會。
史料二路德的思想和教會成了自由的旗幟,因為路德的原則是每個人都是自己
的牧師,他將直接與上帝溝通。這種開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與神對話的信仰
方式,使基督教徒獲得了自由,特別容易在德國和歐洲流行開來。更為重要的是,
新教置宗教和教會于政府行政和國家法律的掌管之下,從而消除了教會對于世俗
權威的威脅,社會又恢復了它的秩序。
——摘編自馬克在主編《世界文明史》
思考(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史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張。分析宗教改革
運動在追求自由方面的進步。
提示主張:人人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國家權力高于教會。
進步:人們獲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動自由傳播到更廣泛的社會層面。
[史論史識]
唯物史觀——宗教改革的實質
(1)形式上是反對天主教教義和教會組織,實際上是對現存的社會
制度的反抗,實質上是西歐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
素養(yǎng)提升
⑵實際上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fā)動的反封建統(tǒng)治和羅馬教
會神權統(tǒng)治的社會、思想改革運動,是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一
個特殊階段。
史論歸納史論1從“以神為中心”逐步走向“以人為本”
-T以人為中心產迫■一
人以神為中心
1h宗
文
教
主T享受現世產血
禁欲和來世卜神
義
-學
((
含
-(H山平等產等級觀念}-含
義
義
)二
一u理性和科學產也蒙昧主義0
史論2宗教改革體現的人文精神
(1)“因信稱義”徹底否定了教皇和羅馬天主教會的至上權威,肯
定了個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具有鮮明的個人自由
和個性解放的人文主義色彩。
(2)以《圣經》和個人內在信仰的權威否定教會特權和等級制度,
確定了個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權利。
(3)馬丁?路德要求建立獨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會,實際上是把人
文主義關于民族自由的理想進一步推向政治現實。
(4)宗教改革的最突出的影響在于成功運用了人文主義的世俗精
神創(chuàng)造出新教倫理,把人的心靈從罪的折磨、來世拯救和教廷束
縛中解脫出來,使世俗生活與世俗人生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考向?近代科學的興起與啟蒙運動的開展
角度1從“社會轉型”角度認識近代自然科學
[命題探究]
史料一規(guī)則I尋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實.并艮必解釋其現妻
規(guī)則ni物體的性質,它們既不能被增強又不能被減弱②,并且屬于所能做的實
驗中所有物體的,應被認為是物體的普遍性質……
規(guī)則w在實驗哲學中,由現象歸納得出的命題,在其他現象使這些命題更加精
確或出現例外之前,都應被視為完全正確或基本正確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設...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解讀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獲取信息
①②體現理性思考、客觀評價歷史事物。
思考(1)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7世紀的科學研究方法對啟蒙運動的
影響。
提示科學革命中形成的科學理念和方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啟蒙運動創(chuàng)造
了條件。
史料二伽利略(1564—1642年),意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他自
幼受父親影響,酷愛讀書,并以懷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來被人們奉為經典的
學說。他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研究,逐漸認識到量自居的學說①是正確的,而托勒
密的地球中心說是錯誤的,從而沖擊了基督教的思想束縛,他對落體運動進行了
細致的觀察和實驗,確立了正確的自由落體定律。他不僅糾正了統(tǒng)治歐洲兩千多
年的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點、②,更創(chuàng)立了運用實驗研究科學的新方法。因此,他
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奠基人。
——摘編自吳國盛《科學的歷程》等
解讀
史料中有什么一一全面獲取信息
①提出了日心說,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改變了人類宇宙觀。
②即認為作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重的比輕的落得快,此結論被伽利略推翻。
思考(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西方近代科學的興起條件及特點。
提示條件:歐洲資本主義興起和發(fā)展;政府重視;文藝復興的影響;希臘羅馬
古典文化的奠基;近代科學研究方法的形成。特點:強調實驗;重視理論概括和
抽象。
[史論史識]
唯物史觀——近代科學興起的原因
(1)社會基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需要科技知識,又為科技發(fā)展奠定了
物質基礎,這是近代自然科學創(chuàng)立發(fā)展的社會基礎。
(2)思想基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為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和發(fā)展
素養(yǎng)提升奠定了思想基礎。
(3)制度基礎:歐洲資本主義國家保護獎勵科技發(fā)明,改革教育制度
和專利制度,組織科研機構,推動了近代科學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
(4)外在因素:中國的四大發(fā)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臘自然哲學傳入西
歐,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并為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5)主觀原因:科學家的努力探索,促進了科學的發(fā)展。
史論1近代思想解放促進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fā)展
(1)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從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從宗教神
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激發(fā)了人對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熱情。
文藝復興運動直接為打破“地心說”提供了思想動力和精神基礎。
(2)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對人們思想的解放為近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提
供了思想條件。
史論2近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新的思想解放
(1)近代天文學革命打破了中世紀神學世界觀的支柱之一——“地心
史論歸納
說”,給神學以極大沖擊。
(2)牛頓用數學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運行的自然法則,為啟蒙思想提
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3)促進了哲學的變革與發(fā)展,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
(4)近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資本主義社會觀念產生巨大的影響,從此
人類的思維更加科學化,文明發(fā)展呈現加速化。
(5)印刷術等科技進步與傳播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出現準備了條
件。
角度2從“社會轉型”角度考查啟蒙運動
[命題探究]
史料一若是把他們看成烏托邦分子或者集權主義者,這在哲學上是錯誤的,從
歷史而言則是荒謬的。事實上,他們實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試圖么求實際、,講愿
則的.方式解決問題①……啟蒙運動的知識分子提供了一種榜樣供當代知識分子奮
力追趕,也展示了一種與力迫性的制度、丕公正的績權和丕合時宜的久化實.踐②
做斗爭的樣板。
——摘編自[美]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納《重申啟蒙:論一種積極參與的政治》
解讀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獲取信息
①指運用理性思維的方式解決問題。
②指封建專制制度、封建貴族特權和基督教神學統(tǒng)治。
思考(1)根據史料一概括啟蒙思想家判斷問題的標準。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他
們針對“壓迫性制度”提出的政治主張。
提示標準:理性。主張:民主;人民主權;君主立憲;三權分立。
史料二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tài),不成熟狀態(tài)就
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
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如果現在有人問:“我們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個啟蒙了
的時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確實是在一個啟蒙的時代?!?/p>
——摘編自[德]康德《什么是啟蒙運動》
思考(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康德提出的“不是生活在一個啟蒙
了的時代”的原因,并解釋“但確實是在一個啟蒙的時代”的理由。
提示原因:封建專制的壓制;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宗教迷信思想束縛。
理由:啟蒙思想家們要求獲得人本身的解放,發(fā)展人文主義;努力構建一個民主
和科學的時代。
[史論史識]
歷史解釋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對宗教的態(tài)度
(1)文藝復興:信仰宗教,反對宗教的神學世界觀一一禁欲苦行,
注重現世的幸福。
素養(yǎng)提升⑵宗教改革:以一個新的宗教權威代替天主教會、羅馬教皇的權
威。
⑶啟蒙運動:反對教會的教權主義,對宗教持理性態(tài)度,主張信
仰自由。
史論1啟蒙運動對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
(1)批判對象:文藝復興矛頭指向天主教會的神學世界觀,而啟蒙
運動則直指整個“黑暗的中世紀”。
⑵涉及領域:文藝復興集中于文學、藝術領域,啟蒙運動擴展到
史論歸納
宗教、哲學、經濟、科學、史學、文學、美學等精神文明領域的各
個方面。
⑶批判形式:啟蒙運動擺脫了文藝復興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
思考和判斷。
⑷思想特點:啟蒙運動的思想家不再承認外界的任何權威,而把
理性作為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他們高舉理性、科學大旗,為解放
全人類宣傳真理。
史論2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
(1)從內容看:①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
會,動搖了封建統(tǒng)治。②為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一套政治構想,為
資產階級取得統(tǒng)治地位、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論上
的架構。
⑵從時間看:對17—20世紀的人類歷史乃至當今社會都產生了久
遠而巨大的影響。
(3)從空間看:①在歐洲,為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提供了思
想武器。②在美洲,為美國獨立戰(zhàn)爭以及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
據,推動了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③在亞洲,先后激勵著日本、
中國等亞洲國家的仁人志士為改造舊社會而斗爭。
(4)從政治看:①推動各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②推動亞非拉民
族解放斗爭。③為社會主義運動提供思想營養(yǎng)。
⑸從思想看:對人類的思想解放和人文主義的發(fā)展作出貢獻,極
大豐富了人類的精神文明。
3練什么高考內容衍生熱考題型對接隨堂演練?拿高分
1.(題型:因果類)14—15世紀,意大利的肖像畫成為展現個人風采、追憶先人的
媒介,世俗人員成為肖像畫表現的主體,繪畫風格也獨具個性、非常生動。這主
要緣于()
A.專制王權的強大B.宗教改革的推動
C.人文思想的影響D.近代科學的興起
答案C
解析據材料“展現個人風采”“獨具個性”并結合所學文藝復興的知識可知,
14—15世紀意大利的肖像畫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體現了人文思想,故選C項。
2.(題型:推理類)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為了糾正基督教和阿拉伯注疏者對
古典文獻的錯誤注釋,需要在同一論著的不同版本之間做出甄別,而甄別的理性
根據,常常是通過對自然的細致觀察來獲得的。由此可見,文藝復興()
A.孕育近代科學研究方法B.弘揚中世紀基督教文化
C.宣告了理性時代的到來D.推動人們擺脫宗教束縛
答案A
解析“而甄別的理性根據,常常是通過對自然的細致觀察來獲得的”符合近代
自然科學的研究路徑,表明孕育近代科學研究方法,故選A項。
3.(題型:反映類)14世紀中葉,英國頒布了教職選舉規(guī)章,規(guī)定英國教士的選舉
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國解決;15世紀中葉,法國頒布了“實利準許法”等法
規(guī),在任命教職、解決司法糾紛和征稅三個問題上限制教皇的權力。這反映了一
些西歐國家()
A.宗教改革的成效B.民族國家意識的興起
C.天主教會的腐朽D.封建專制制度的解體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英法均限制了教皇在本國的權力,這一做法體現了西歐國家萌生國
家權力高于教會的思想,反映了其民族國家意識的興起,故選B項。
4.(題型:說明類)文藝復興期間,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時代和中世紀時代那樣受鄙
視。人們尊重紡紗、織布、制陶術、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礦和冶金術
方面的實用工藝。這說明文藝復興()
A.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B.提高了工匠的政治地位
C.有助于推動技術的進步D.進一步弘揚了科學精神
答案C
解析根據“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時代和中世紀時代那樣受鄙視”“人們尊重紡
紗、織布、制陶術、玻璃制造”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匠人及其實用工藝持
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是因為人文主義主張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這說明文藝復興有
助于推動技術的進步,故選C項。
5.(題型:表明類)14、15世紀之交,佛羅倫薩某修女逃離修道院還俗結婚,因遭
教會譴責而向人文主義大師薩琉特蒂求助,大師嚴厲指責修女“墮落和亂倫”,
要她遵從上帝旨意,回歸修道院,去“享受靈魂的快樂和幸?!薄_@表明,該時
期人文主義()
A.帶有傳統(tǒng)“神本”觀烙印
B.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神學
C.主張人們追求現世的幸福
D.打破了中世紀神學的桎梏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修女追求個人幸福,卻遭到了“人文主義大師”的指責,并且大師
“要她遵從上帝旨意,回歸修道院”,可知仍然重視神而非重視人,故選A項。
6.(題型:特征類)培根倡導啟蒙而來的理性可以指導人類擺脫恐懼和無知。伏爾
泰認為啟蒙的目的是戰(zhàn)勝反人性的權威,解除迂腐思想和迷信的束縛,獲得人性
的自由??档抡J為啟蒙就是樹立批判的意識,擺脫不成熟的狀態(tài)。這反映出啟蒙
運動的特征是()
A.具有超越性與批判性
B.缺乏對權威和傳統(tǒng)再審視
C.保守性與破壞性共存
D.理性命題被無限制的夸大
答案A
解析培根倡導理性,伏爾泰反對權威,康德強調批判意識等,反映出啟蒙運動
具有超越性與批判性的特征,故選A項。
課時作業(yè)
1.(2020.山東濱州高三6月模擬)一西方學者對近代的某個歷史事件作了如下描述:
“沒有豐富多彩、全面發(fā)展的人格,就沒有燦爛的文化。個人主義造成了高度和
諧的個性……另一方面也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它一切丑惡的方面?!痹撌录?/p>
()
A.文藝復興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D.工業(yè)革命
答案A
解析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提倡個性解放,追求現世生活幸福,但由于
過度追求個性解放、現世幸福,造成拜金主義盛行、私欲泛濫,故選A項。
2.(2020?海南??诙#?348年,黑死病流行,促使薄伽丘寫出了《十日談》?!妒?/p>
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妒照劇繁蛔u為現實主義巨著緣
于()
A.采用了夢幻神秘創(chuàng)作套式
B.生動描寫教會的丑陋與愛情幸福
C.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發(fā)展
D.詳細記錄那場黑死病的巨大災害
答案B
解析由材料“黑死病流行,促使薄伽丘寫出了《十日談》。《十日談》是歐洲文
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可知《十日談》在歐洲黑死病蔓延的背景下,真實
地反映了14世紀意大利的社會現實,描繪出各個階級、各具性格的人物形象,
生動描寫教會的丑陋與愛情幸福,成為現實主義文學巨著,故選B項。
3.(2020.天津河北區(qū)二模)14世紀中葉歐洲爆發(fā)了俗稱“黑死病”的大瘟疫。意大
利文學家薄伽丘以這場瘟疫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短篇小說集《十日談》,抨擊封建道
德和教會,主張發(fā)展人的個性。這表明()
A.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B.薄伽丘具有時代敏感性和膽識
C.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D.歷史的偶然性促進了必然性發(fā)展
答案C
解析據材料“意大利文學家薄伽丘以這場瘟疫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短篇小說集《十
日談》,抨擊封建道德和教會,主張發(fā)展人的個性”,可知薄伽丘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
于現實中的瘟疫,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故選C項。
4.(2020?北京西城區(qū)一模)文藝復興時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以托斯卡方
言進行寫作。很多作家在作品中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寫作語言也從拉
丁文轉向本民族語言。由此可以看出()
A.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
B.近代民族國家意識正在形成
C.其目標是反對封建君主專制
D.這些作品屬于浪漫主義風格
答案B
解析“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體現了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主張,“寫作語
言也……轉向本民族語言”說明這些作品具有民族性,因此反映出近代民族國家
意識正在形成,故選B項。
5.(2020?遼寧丹東二模)下圖為14世紀英國赫里福德世界地圖。由此可知,當時
()
A.地圖繪制深受宗教影響B(tài).造紙術帶動了測繪發(fā)展
C.英國逐漸成為世界霸主D.歐洲人對世界沒有認識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14世紀英國赫里福德世界地圖中標識的“諾亞方舟”“伊甸園”
等信息可知,當時地圖繪制深受基督教的影響,故選A項。
6.(2020.山東威海二模)1529年,英王亨利親自主持召開國會,免去羅馬教廷在英
國的代表約克大主教兼國王樞機大臣烏爾西的職務。1534年,英國國會通過《至
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國教會和教士的保衛(wèi)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這表明英
國()
A.宗教神權遭遇挑戰(zhàn)B.立憲政體開始確立
C.宗教改革更加徹底D.世俗王權逐漸回歸
答案D
解析英王免去大主教的職務,并宣布英王是“英國教會和教士的保衛(wèi)者和唯一
的最高元首”,這反映了英國在宗教改革中加強世俗王權,使王權高于教權,故
選D項。
7.16世紀,圖像文本在德意志風靡起來,相對于文獻文本,圖像文本的內容更簡
明扼要,貼近人民,閱讀者更廣泛。其風靡是由于()
A.理性精神活躍B.政治變革加速
C.市民階級出現D.新教教義傳播
答案D
解析據所學16世紀,宗教改革在德意志興起,宗教改革中主張因信稱義,據
材料“圖像文本的內容更簡明扼要,貼近人民,閱讀者更廣泛”說明圖像文本更
加有利于人民理解新教的教義,故選D項。
8.(2020.海南普通高中高考調研測試)17—18世紀中期,歐洲許多著名的思想家、
文學家、戲劇家等經常出入王宮,新的劇本也往往在宮中首演。但自18世紀中
期起,哲學家和文學家們的活動中心逐漸轉移到具有自由主義氣氛的沙龍里。造
成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是()
A.思想專制的強化B.城市文化的興起
C.啟蒙思想的傳播D.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答案D
解析材料17—18世紀中期的現象體現了對王權的依附,而“哲學家和文學家
們的活動中心逐漸轉移到具有自由主義氣氛的沙龍里”則體現了對王權的擺脫,
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資本主義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要求擺脫
封建王權的束縛甚至要求推翻封建王權,故選D項。
9.下表是有關社會契約論思想的主張。最接近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主張的是()
人物締結契約的目的契約雙方主權承受方轉讓權力的程度
①安全人民:人民專制君主全部
②自由人民:政府受限制的政府部分
③平等人民:人民全體人民自己全部
④博愛人民:國家國家部分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C
解析《社會契約論》的主要觀點是: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國家只能是自由的
人民自由協(xié)議的產物,如果自由被強力所剝奪,則被剝奪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
權利,可以用強力奪回自己的自由;國家的主權在于人民,而最好的政體應該是
民主共和國,表格中③最符合盧梭的思想,故選C項。
10.(2020?北京昌平區(qū)高三模擬)下表是兩位啟蒙思想家對英國政治制度的看法,
其共同點是()
伏爾泰:英國是世界上抵抗君主達到節(jié)制君主權力的唯一的國家……在這個政府
里,君主……倘使想做壞事,那就雙手被縛了。
孟德斯鳩:這就是英格蘭的基本政體:立法機構由兩部分組成,二者用否決權彼
此約束,并與行政機構相互制約。
A.主張行政權高于立法權
B.倡導實行民主共和制度
C.猛烈抨擊了教會的特權
D.強調要對權力進行制約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倘使想做壞事,那就雙手被縛了”“二者用否決權彼此約束,
并與行政機構相互制約”可知二者都看到了英國政治制度中對權力的約束,故選
D項。
11.(2020.山東臨沂二模)英國學者約翰?羅伯遜認為近代西方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是
“‘公眾’群體開始受到重視”,“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類現世生存狀況而不問
來世福兮禍兮的運動”。這場運動()
A.促進近代民族國家形成B.動搖了教皇地位
C.樹立了理性的絕對權威D.改變了世界格局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公眾’群體開始受到重視”“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類現世
生存狀況而不問來世福兮禍兮的運動”可知這場運動是啟蒙運動,樹立了理性的
絕對權威,故選C項。
12.(2020?山東濱州二模)在近代西方世界,“16世紀被稱為是文藝創(chuàng)新的世紀,
18世紀則是思想創(chuàng)新的世紀”。后者與前者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推動了西方的社會轉型
B.構建了資本主義政治方案
C.發(fā)展了人文主義精神
D.批判了基督教會的專制
答案B
解析文藝創(chuàng)新的世紀指的是文藝復興,思想創(chuàng)新的世紀指的是啟蒙運動,這兩
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啟蒙運動構建了資本主義的政治方案,故選B項。
13.(2020?北京東城區(qū)高三第二學期綜合練習二)下列是對中國明清之際思想批判
與歐洲啟蒙思想的評論,最恰當的是()
A.前者側重對古代正統(tǒng)思想的揚棄,后者更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
B.前者在當時中國居于主導地位,后者被當時歐洲社會視為“異端”
C.前者是古代思想的重生,后者是古典文化的復興
D.前者是為君主專制辯護,后者是對君主專制批判
答案A
解析中國明清之際思想批判是對古代正統(tǒng)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屬于傳
統(tǒng)儒家思想范疇,歐洲啟蒙思想是資產階級思想,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
故選A項。
14.13世紀末到17世紀,被稱為西歐的“原初現代化”時期。現代意識的興起是
其中一個表現,其歷程包括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它們并
非環(huán)環(huán)緊扣,但精神實質卻相通相融。這四場運動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人在信仰事務上的自主性
B.培養(yǎng)新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
C.激發(fā)人運用理性的勇氣和決心
D.推進人類自主自覺自信的形成
答案D
解析據材料“13世紀末到17世紀,被稱為西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維修工5級題庫(含答案解析)
- 滬科版高一化學必修一學案:物質的分類(解析版)
- 中小微企業(yè)供應鏈金融與綠色金融創(chuàng)新實踐報告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民法知識產權專項練習
-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專英語完形填空鞏固
- 沉浸式課堂的特征
-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國網上購物行業(yè)市場調研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酥糖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市場發(fā)展?jié)摿︻A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海藻燃料行業(yè)市場全景監(jiān)測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T-CES 134-2022 電力碳計量服務終端技術規(guī)范
- 表C4-1材料、構配件進場檢驗記錄
- 醫(yī)學人文與人文醫(yī)學 課件
-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體檢表
- 《人才畫像 讓招聘準確率倍增》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 供應鏈ABN實操手冊(2021版)
- 機電安裝質量標準
- 2023年湖北農谷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DB15T 2748-2022 綠色電力應用評價方法
- 外科學肺部疾病教案(共18頁)
- 廠房改造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