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能、內(nèi)能及其轉(zhuǎn)化章節(jié)綜合_第1頁
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能、內(nèi)能及其轉(zhuǎn)化章節(jié)綜合_第2頁
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能、內(nèi)能及其轉(zhuǎn)化章節(jié)綜合_第3頁
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能、內(nèi)能及其轉(zhuǎn)化章節(jié)綜合_第4頁
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能、內(nèi)能及其轉(zhuǎn)化章節(jié)綜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北京初二(下)期中物理匯編

機械能、內(nèi)能及其轉(zhuǎn)化章節(jié)綜合

一、多選題

1.(2022?北京市順義區(qū)第三中學八年級期中)一位攝影愛好者采用在同一張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攝

了極限跳傘運動員從懸崖上跳下的過程。從運動員離開懸崖時開始,每隔0.3s曝光一次。得到了一張記錄

運動員在打開降落傘之前的一段下落情況的照片,如下圖所示。已知運動員從。點到d點可視為沿豎直方

向運動,通過油、6c和cd的時間間隔均為0.6s,空氣阻力不可忽略。對于運動員從。點到1點的下落過

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運動員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

B.運動員下落過程中的速度的大小逐漸變大

C.運動員所受的重力在油段所做的功等于在cd段所做的功

D.運動員所受的重力在防段做功比在cd段做功慢

2.(2022?北京市順義區(qū)第三中學八年級期中)下列關(guān)于功和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機械做功的功率越大,做功就越多

B.作用在物體上的某個力越大,這個力對該物體做的功就越多

C.在平衡力作用下運動的木塊,其機械能可能發(fā)生變化

D.在空中豎直自由加速下落的籃球,其增加的動能是由重力勢能轉(zhuǎn)化來的

3.(2022?北京房山?八年級期中)圖為游樂園的過山車運行的情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過山車從高處加速滑下的過程中,動能增加

B.過山車從高處加速滑下是由于過山車所受的重力大于過山車的慣性

C.過山車從低處上升的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不變

D.過山車從低處上升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

4.(2022?北京房山?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質(zhì)量一定的木塊放在由同種材料制成的粗糙程度均勻的水平

桌面上,木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從A點由靜止開始運動,運動得越來越快;當木塊到達B點時,撤去拉

力F,木塊繼續(xù)滑動,運動得越來越慢,最后停在C點。已知48=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在45段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

B.拉力E在4B段做的功等于在8C段做的功

C.木塊在A8段的動能越來越大

D.木塊在B點的機械能大于在C點的機械能

5.(2022?北京昌平?八年級期中)2015年7月31日,中國北京成功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主辦權(quán)。圖

中所示為冬奧會的一些運動項目,關(guān)于這些項目中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跳臺滑雪

A.跳臺滑雪運動員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不變

B.短道速滑運動員在水平冰道上加速沖刺的過程中,其動能增加

C.冰壺運動員將冰壺沿水平冰面推出后,冰壺的動能逐漸減小

D.冰球運動員用球桿推著冰球使其水平滑動的過程中,冰球所受重力沒有做功

6.(2022?北京豐臺二中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的四個熱學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將紅墨水同時滴入冷、熱水燒杯中,熱水先變紅,說明分子運動快慢跟溫度有關(guān)

B.用彈簧測力計提起貼在水面的玻璃板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說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C.事將活塞迅速下壓,使筒內(nèi)的硝化棉燃燒,說明外界對物體做功,使物體的內(nèi)能增大

D.向燒瓶內(nèi)打氣,當瓶塞跳出時,瓶內(nèi)出現(xiàn)白霧,說明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內(nèi)能減

7.(2022?北京.牛欄山二中八年級期中)一個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落,速度越來越大,相繼經(jīng)過3、C

兩點,如圖所示.若A、8兩點間的距離等于8、C兩點間的距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在下落過程中動能不變

B.小球在C點的重力勢能小于在2點的重力勢能

C.小球所受的重力在段做的功等于在2C段做的功

D.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

二、單選題

8.(2022?北京市順義區(qū)第三中學八年級期中)如下圖所示,跳傘運動員在空中沿直線勻速下降,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運動員只受到重力作用

B.運動員的動能增加

C.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減小

D.運動員的機械能不變

9.(2022?北京房山?八年級期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有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機械能就改變

B.只要物體的位置發(fā)生變化,物體的機械能就改變

C.在平衡力作用下,水平運動的木塊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物體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10.(2022.北京房山.八年級期中)圖是小朋友正在蕩秋千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朋友運動到最高處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小朋友從高處向低處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

C.小朋友從高處向低處運動過程中,重力做功

D.小朋友從低處向高處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11.(2022?北京昌平?八年級期中)蘋果由靜止開始下落,每隔0.1s記錄一次蘋果的位置,如圖所示。關(guān)于

蘋果下落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

A.蘋果的重力勢能變大

B.蘋果的動能轉(zhuǎn)化為蘋果的重力勢能

C.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蘋果所受的重力做功增大

D.蘋果所受的重力做功的功率不變

12.(2022?北京豐臺二中八年級期中)下列現(xiàn)象中,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是()

A.放進冰箱冷凍室的水變成冰塊

B.天冷時雙手相互摩擦手會變暖和

C.用手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鐵絲的溫度升高

D.用鋸條鋸木板時,鋸條溫度升高

13.(2022?北京通州?八年級期中)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屆北京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開幕,本屆

奧運會中國選手有著很強的實力。圖甲是單板滑雪跳臺項目,運動員不借助滑雪杖,只踩著雪板從高處滑

行而下,通過起跳臺起跳,完成各種空翻、轉(zhuǎn)體等技術(shù)動作后落地。圖乙中虛線所示是某次比賽過程中運

動員的軌跡,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a、b、c、d四個點中,。點處的運動員機械能最大

B.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在增加

C.從c點到落地點d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變小

D.在。點和。點速度都為零,因此運動員的重力勢能相等

14.(2022.北京豐臺二中八年級期中)將“氣壓火箭”發(fā)射筒內(nèi)充滿氣體,并在發(fā)射管外安裝好紙火箭外

殼。如圖所示,按下發(fā)射氣閥,隨著“砰”的一聲響,火箭飛出,同時看到下端管口出現(xiàn)了明顯的“白氣”。

B.“白氣”是由于外界水蒸氣吸熱產(chǎn)生的

C.發(fā)射筒內(nèi)氣體與外界氣體發(fā)生熱傳遞,內(nèi)能增加

D.發(fā)射筒內(nèi)氣體對筒身與紙火箭做功,內(nèi)能減小

三、填空題

15.(2022?北京?牛欄山二中八年級期中)在一個圓柱形塑料筒中,把橡皮筋和配重螺母按圖所示裝配好。

水平地板上向前滾動,橡皮筋逐漸擰緊,橡皮筋的彈性勢能(選填“增加”或“減少”)。我們會發(fā)現(xiàn)

圓柱形塑料筒自己還會滾動回來,甚至可以來回滾動幾次。在來回滾動的過程中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與

16.(2022?北京豐臺二中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已知鉛柱的接觸面積約為lxl0-4m2,兩只滅火器總重

130N,大氣壓值取p°=lxl05pa,鉛柱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請你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證明:粘合的鉛柱能先后拉起

鉤碼和滅火器不是大氣壓作用的結(jié)果,而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

1

五、實驗題

17.(2022.北京房山?八年級期中)圖是探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的實驗。己知小球甲、乙的質(zhì)量分布均勻,

甲的質(zhì)量小于乙的質(zhì)量,它們的體積相等。根據(jù)圖中情景回答下面的問題:

門cn

MABMACMA

(1)實驗中通過觀察盒子被推動的,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

(2)比較圖甲和圖乙,把小球甲從相同斜面的不同高度釋放,到達水平面M點時的速度(選填

“相同”或“不同”);

(3)比較圖乙和圖丙,把小球甲、乙從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比較盒子被小球推動的距離AC和

AD,說明:速度相同時,動能大小與有關(guān);

(4)比較圖甲和圖丙,不能探究小球的動能與速度有關(guān),原因是o

18.(2022?北京昌平?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示意

圖。

小鋼球

我一一

(1)要探究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時,要保持相同,就是要小鋼球從靜止開始從高度

滾下(選填“相同”或“不同”);

(2)在探究動能與物體的速度是否有關(guān)時,要保持不變,讓小鋼球從的高度滾下(選填“相

同”或“不同”);

(3)實驗中通過比較,來比較小鋼球具有動能的大小,這種物理研究的方法是轉(zhuǎn)換法。

19.(2022?北京?牛欄山二中八年級期中)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麗同學設

計了如圖所示甲、乙、丙三次實驗。讓鐵球從同一斜面上某處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與放在水平面上的木

塊相碰,鐵球與木塊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

(1)鐵球撞擊木塊,通過的大小來判斷鐵球具有的動能大??;

(2)要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應選用兩圖;實驗中應保證相同。為了達

到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體操作方法是;

(3)選用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20.(2022?北京通州?八年級期中)實驗桌上有三個體積相同,質(zhì)量分別為500g、400g、200g的小球A、

B、C,一根一端削尖的木樁,一個裝有足夠深沙子的沙槽,刻度尺一把,如圖所示。請選用上述實驗器材

證明:“高度一定時,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

(1)寫出實驗步驟;

(2)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ABC木樁沙槽亥ij度尺

21.(2022?北京通州?八年級期中)小明在“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跟速度是否有關(guān)”的實驗中,在同一斜面的

不同高度〃和反(H>h)處,分別將質(zhì)量不同的兩個鋼球機和M的質(zhì)量大于根)由靜止開始釋放,

到達水平面后推動同一個紙盒在水平面上前進,觀察到圖乙中的紙盒被推動的距離更長,實驗過程如圖

甲、乙所示。

(1)小明通過觀察,來比較兩球動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比較兩個小球動能大小的目

的(選填“能”或“不能”)實現(xiàn);

(2)小明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物體的動能大小與速度有關(guān)”,你認為他的結(jié)論是(選填“正確”或“錯

誤”)的,理由是:=

22.(2022?北京市順義區(qū)第三中學八年級期中)實驗桌上有如下器材:已經(jīng)組裝好的傾角固定的斜面和長

木板(如圖所示)、質(zhì)量已知且不同的甲、乙兩個小鋼球、木塊、刻度尺。某同學利用上述器材,設計一

個實驗探究“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他利用小鋼球撞擊木塊,通過觀察木塊在水平板

面上滑行的距離的大小來判斷小鋼球具有的重力勢能大小。

c

以下是他的主要實驗步驟:

①將甲、乙兩個小鋼球的質(zhì)量相記錄在表格中。

②在斜面上標記點A、點8,讓小鋼球甲從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撞擊放在C點的木塊。用刻度尺測量木

塊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離s,并記錄在表格中。

③讓小鋼球甲從8點由靜止開始滾下,撞擊放在C點的木塊。用刻度尺測量木塊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

離s,并記錄在表格中。

⑴該同學的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請你針對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寫出改正措施:;

(3)改正措施后進行實驗,請你幫助他設計實驗記錄表格0

23.(2022?北京市順義區(qū)仁和中學八年級期中)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鋼球從高為的斜

槽上由靜止?jié)L下,在水平面上運動.運動的鋼球A碰上物體B后,能將B推動一段距離s,這說明A對B

做了功,如圖所示.在同樣的平面上,B被推得越遠,A對B做的功越多,A的動能越大.以下為小京的

部分實驗過程及結(jié)論,請你補充完整

(1)同一鋼球從同一斜面不同高度人由靜止?jié)L下,高度〃越高,鋼球運動到水平面時越(選填“快”

或“慢”),物體B被推得越遠.所以,質(zhì)量相同時,鋼球的速度越大,動能越一.(選填“大”或“小”)

(2)讓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觀察發(fā)現(xiàn)質(zhì)量越(選填“大”或

“小”)的鋼球能將物體B推得越遠.所以,鋼球的速度相同時,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選填“大”或

“小”)

六、綜合題

24.(2022?北京市通州區(qū)第二中學八年級期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單板滑雪

單板滑雪(即滑板滑雪)又稱冬季的沖浪運動,單板滑雪選手用一個滑雪板而不是一雙滑雪板,利用身體

和雙腳來控制方向。1994年國際滑聯(lián)(FIS)將滑板滑雪定為冬奧會正式項目。

無論你是個頂級高手還是第一次踏上滑雪單板,你的滑雪體驗直接與你的裝備質(zhì)量相關(guān),好的裝備會增加

你滑雪的樂趣。滑雪裝備可劃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硬件——用于滑雪,包括滑板、靴子和固定器;二是軟

件——使你保持溫暖,如夾克、褲子、頭盔等?;宓牡装宀牧现饕伤芰匣蚋叻肿幽猃埐牧现瞥桑叻?/p>

子材料的底板更為光滑。

應如何選擇一塊合適的滑板呢?合適的滑板長度應依賴于使用者的滑雪方式、身高和體重來選擇,大多數(shù)

人需要的滑板豎立在地面上時應該達到使用者的下巴或嘴唇附近(如圖甲所示)。寬度是挑選單板的另一

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基本原則是:當使用者橫向站在滑板上時,人的靴子底長度應該與滑雪板寬齊平或稍

稍超過其邊緣。

北京2022年冬奧會共設有男女U型場地技巧、坡面障礙技巧、平行大回轉(zhuǎn)、大跳臺和障礙追逐等項目,

一共產(chǎn)生11枚金牌,其中障礙追逐混合團體比賽是北京冬奧會新增小項。我國運動員蘇翊鳴在北京冬奧

會摘得了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銀牌和大跳臺金牌。

甲乙丙

(1)如圖乙所示,中國選手蘇翊鳴向上騰空躍起到最高點的過程中,他的速度(填“增大”或“減

小”)。

(2)蘇翊鳴在空中下落過程中(如圖丙所示),他受力填“平衡”或"不平衡”)。

(3)小強要去玩單板滑雪,他的身高為170cm,體重為600N,穿40碼的鞋。你會幫他從下列三種型號

的滑板中選擇型號的滑板最為合適。

型號①:長度約100cm,寬度約20cm;型號②:長度約150cm,寬度約25cm;型號③:長度約170cm,

寬度約40cm。

(4)請估算小強在進行單板滑雪時雪板對雪地的壓強約為Pa0(雪板質(zhì)量可忽略)

25.(2022?北京市順義區(qū)第三中學八年級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22年2月,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近日,有“冰絲帶”之稱的國家速滑館

完成速滑滑冰賽道的首次制冰工作,正式具備了迎接測試賽的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速滑館采用二氧

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tǒng),是全球首個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蒸發(fā)制冷的冬奧速滑場館。經(jīng)理論分析,

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有把握實現(xiàn)冰表面溫差不超過05C。溫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勻,冰面便越平

整,越有利于出成績。此屆冬奧會將使中國成為第一個實現(xiàn)冬夏奧運舉辦“全滿貫”國家。

材料二;

北京冬奧會的跳臺滑雪比賽將在張家口賽區(qū)的北歐中心跳臺滑雪場進行。此次冬奧會的跳臺滑雪比賽設有

90米標準跳臺。120米大跳臺兩種規(guī)格的賽道,跳臺由助滑坡.著陸坡.停止區(qū)組成,如圖所示?;┻\

動員兩腳各綁一塊專用的滑雪板,每只滑板質(zhì)量約為4kg,板長2.3~2.7m,寬約0.1m。比賽時運動員不用

雪杖,不借助任何外力,以自身重力從出發(fā)臺起滑,經(jīng)助滑坡到起跳點時可獲得約110km/h的速度;在起

跳點飛起后,身體前傾和滑雪板成銳角,兩臂緊貼體側(cè),沿自然拋物線在空中飛行;在著陸坡著陸后繼續(xù)

自然滑行到停止區(qū)。裁判們根據(jù)運動員從起跳點到著陸坡的飛行距離和動作姿勢進行評分。跳臺滑雪比賽

項目包括男女個人標準臺。男子個人大跳臺.男子團體大跳臺以及新增的混合項目,將會產(chǎn)生5枚金牌。

中國跳臺滑雪項目在引入風洞訓練后,成績突飛猛進,我們期待北京冬奧會上中國跳臺滑雪健兒們帶來更

多驚喜。

(1)二氧化碳直冷制冰系統(tǒng)的優(yōu)點是;

(2)跳臺滑雪比賽時,從出發(fā)臺到起跳點的過程中,滑雪運動員的重力勢能0(選填選項前的字

母)

A.一直減小B.一直增加C.先減小后增加D.先增加后減小

(3)在跳臺滑雪項目中,一位質(zhì)量為70kg的運動員站在出發(fā)臺上準備比賽,請你估算出此時他對出發(fā)臺

的壓強,并寫出估算過程O

26.(2022?北京市順義區(qū)仁和中學八年級期中)閱讀《為什么空間站能使用毛筆》,并回答。

為什么空間站能使用毛筆

當宇航員進入太空時,因為傳統(tǒng)的鋼筆、圓珠筆必須依靠重力將墨水漏入筆尖,所以無法使用;鉛筆雖然

可以正常書寫,但微小的導體石墨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現(xiàn)代的太空筆則依靠氣壓將墨水壓出。在神

舟十三號的飛行任務中,翟志剛攜帶中國傳統(tǒng)文房四寶進入空間站,將中華兒女骨子里的劍膽琴心展現(xiàn)得

淋漓盡致。如圖所示,虎年新春翟志剛在空間站給全國人民拜年祝福。

為什么毛筆這種古老文具,能在21世紀的星海探險中發(fā)揮作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筆是怎么書寫的。答案看起來很簡單:毛筆上面吸收了墨水,

在筆尖與紙張接觸的時候,墨水就從筆尖轉(zhuǎn)移到紙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為什么只有當筆尖接觸到紙

張時,墨水才發(fā)生轉(zhuǎn)移,其他時候呢?

我們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筆筆尖是一個開放的區(qū)域,各處的大氣壓是平衡的,于是只

需要考慮重力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墨水分子受力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液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另

一部分是液體和與之接觸固體的相互作用。當液體和與之接觸的固體的相互作用比液體分子之間相互作用

強時,液體會潤濕固體并附著在固體表面上,發(fā)生浸潤現(xiàn)象。反之,液體不會潤濕固體,也不會附著在固

體的表面,發(fā)生不浸潤現(xiàn)象。如果在宏觀上把兩部分力結(jié)合起來,就發(fā)生一種“神奇現(xiàn)象”——毛細現(xiàn)象。

毛細現(xiàn)象就是指將一根毛細管浸入液體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內(nèi)的液面會自發(fā)升高或降低的現(xiàn)象。

毛細現(xiàn)象實際上最終要求達到一種平衡:液體分子間相互作用與液體和與之接觸的固體相互作用的平衡。

在達到這個平衡的過程中,液體表面會發(fā)生變形,浸潤毛細管管壁的液體在細管中升高,不浸潤毛細管管

壁的液體在細管中降低。毛筆筆毛的材料是獸毛,可以被水浸潤,書寫時墨水能依附筆毛上升。由于分子

間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響,毛細現(xiàn)象在空間站自然也可以發(fā)生,于是毛筆在失重條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

地吸入墨水,并正常書寫。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空間站仍能用毛筆是由于存在一種“神奇現(xiàn)象”一,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_________(選填

“受”、“不受”)重力影響。

(2)地球上的人,站在地面上寫字時,墨水也可依附獸毛上升,這個過程墨水從低處向高處移動,墨水

的重力勢能(選填“增大”、“減小”),是由于做功引起的。

參考答案

1.BD

【詳解】A.由于空氣阻力不能忽略,所以運動員下落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會消耗一部分機械能,轉(zhuǎn)化為

內(nèi)能,所以減少的重力勢能并沒有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故A錯誤;

B.由圖可知,運動員下落過程中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運動員下落過程中的速度的大

小逐漸變大,故B正確,

C.由圖可知,運動員在油段通過的距離小于在cd段通過的距離,且重力不變,根據(jù)W=G/z可知,運動

員所受的重力在ab段所做的功小于在cd段所做的功,故C錯誤;

D.重力在M段所做的功小于在cd段所做的功,且所用時間相等,根據(jù)尸=?可知,重力在仍段所做

的功率小于在cd段所做的功率,即運動員所受的重力在必段做功比在cd段做功慢,故D正確。

故選BDo

2.CD

【詳解】A.功率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物體做功越快,功率越大,但機械做功的功率越大,只

能說明做功越快,不能說明做功越多,故A錯誤;

B.作用在物體上的某個力越大,這個力對該物體做的功不一定越多,因為功等于力與距離的乘積,做功

多少還要看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大小,故B錯誤;

C.在平衡力作用下運動的木塊,若其在豎直方向上做勻速運動時,其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改變,其機械

能可能發(fā)生變化,故c正確;

D.在空中豎直自由加速下落的籃球,質(zhì)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故其增

加的動能是由重力勢能轉(zhuǎn)化來的,故D正確。

故選CDo

3.AD

【詳解】A.過山車從高處下滑的過程,質(zhì)量不變,速度變大,動能增加,故A正確;

B.過山車下滑過程加速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而且慣性不是力,兩者不能比較,

故B錯誤;

C.從低處上升的過程中,過山車的速度變小,做曲線運動,所以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C錯誤;

D.從低處上升的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高度升高,重力勢能增加,故D正確。

故選ADo

4.ACD

【詳解】A.木塊在A8段和8c段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所受的摩擦力不變,

即木塊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等干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故A正確;

B.拉力廠在A3段做的功等于拉力與木塊在拉力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在段撤去拉力凡因此拉力

尸不再對木塊做功,故B錯誤;

C.木塊從A點由靜止開始運動,在到達B點的過程中運動得越來越快,速度越來越大,木塊的質(zhì)量不

變,木塊在A3段的動能越來越大,故C正確;

D.木塊在2點與在C點的高度相同,重力勢能相同,木塊在2點的速度大于在C點速度,因此木塊在B

點的動能大于在C點的動能,機械能是動能與勢能之和,故木塊在B點的機械能大于在C點的機械能,

故D正確。

故選ACD。

5.BCD

【詳解】A.跳臺滑雪運動員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因運動員質(zhì)量不變,而運動員高度變小,故重力勢能

變小,故A錯誤;

B.短道速滑運動員在水平冰道上加速沖刺的過程中,運動員質(zhì)量不變,其速度變大,其動能增加,故B

正確;

C.冰壺運動員將冰壺沿水平冰面推出后,冰壺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阻力的作用,故冰壺的速度逐漸變

小,動能逐漸減小,故C正確;

D.冰球運動員用球桿推著冰球使其水平滑動的過程中,因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冰球沒有沿重力的方向

移動距離,故冰球所受重力沒有做功,故D正確。

故選BCD?

6.ACD

【詳解】A.兩杯水除溫度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由控制變量法可得分子運動快慢跟溫度有關(guān),故A正

確;

B.用彈簧測力計提起貼在水面的玻璃板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其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間存在引力作用,

故B錯誤;

C.筒內(nèi)的硝化棉燃燒,說明溫度升高達到了硝化棉的燃點,則可得內(nèi)部內(nèi)能增大,可說明外界對物體做

功,可使物體的內(nèi)能增大,故C正確;

D.向燒瓶內(nèi)打氣,當瓶塞跳出時,瓶內(nèi)出現(xiàn)白霧,瓶內(nèi)氣體對外做功,內(nèi)能減小,故D正確。

7.BCD

【分析】(1)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2)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

量和物體的高度;(3)根據(jù)W=G/z判斷出做功的多少;(4)根據(jù)尸=判斷出功率的大小。

【詳解】A.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落,質(zhì)量不變,速度越來越大,動能不斷變大,故A錯誤;

B.小球的質(zhì)量不變,C點的高度小于在B點的高度,故小球在C點的重力勢能小于在B點的重力勢能,

故B正確;

C.已知A2和的距離相等,根據(jù)W=G/z可知,重力一定,通過的距離相同,所以重力做的功相同,故

C正確;

D.由題意知,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段的平均速度,和的距離相等,所以在2C段所

用的時間小于在”段所用時間,根據(jù)可知,重力做功相同的情況下,初段的時間短,所以8C段

做功的功率大,故D正確。

故選BCD?

8.C

【詳解】A.跳傘運動員在空中沿直線勻速下降,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重力和空氣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所以運動員除了受到重力作用,還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故A錯誤;

B.跳傘運動員在空中沿直線勻速下降,質(zhì)量不變,速度不變,所以動能不變,故B錯誤;

C.跳傘運動員在空中沿直線勻速下降,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所以重力勢能減小,故C正確;

D.跳傘運動員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小,由于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之和,所以機械能減小,故D錯

誤。

故選C。

9.C

【詳解】AB.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機械能,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因此,有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機械

能不一定改變,例如用水平推力推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物體的動

能和勢能大小都不變,則物體的機械能不變,故AB錯誤;

C.木塊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質(zhì)量不變,運動速度不變,其動能不變,質(zhì)量不

變,高度不變,其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之和,則其機械能也不變,故C正確;

D.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動能不變,如果位置上升或下降,重力勢能改變,則其機械能改變,故D錯

誤。

故選C。

10.C

【詳解】A.小朋友運動到最高處時,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不斷的發(fā)生變化,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受到非平

衡力的作用,故A錯誤;

B.小朋友從高處向低處運動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高度變小,重力勢能減小,故B錯誤;

C.小朋友從高處向低處運動過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重力做了功,故C正確;

D.小朋友從低處向高處運動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速度變小,動能變小,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是動

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故D錯誤。

故選C。

11.C

【詳解】AB.由圖可知,蘋果下落過程中,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變大,根據(jù)速度公式可知速度變大,質(zhì)

量不變,動能變大;蘋果的高度減小,質(zhì)量不變,重力勢能減小,所以此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故

AB錯誤;

CD.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通過的路程變大,根據(jù)W=G/z可知,蘋果所受的重力做功增大,根據(jù)尸=:可

知,功率變大,故C正確,故D錯誤。

故選C。

12.A

【詳解】A.水變成冰塊,屬于凝固,需要放出熱量,因此是通過熱傳遞來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故A符合題

忌;

B.雙手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手的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因此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nèi)

能的,故B不符合題意;

C.用手來回彎折鐵絲時,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鐵絲的內(nèi)能,鐵絲的內(nèi)能增大,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改變了物

體的內(nèi)能,故C不符合題意;

D.用鋸條鋸木板,克服摩擦力做功,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故D不符合題

思、O

故選Ao

13.A

【詳解】A.由于滑道對運動員有阻力作用,故運動員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的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故

機械能減小,從。、氏c機械能不斷減小,從c、d,沒有空氣阻力,機械能不變,故。點處的運動員機械

能最大,故A正確;

B.從6點到c點的過程中,遠動員的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小,故B錯誤;

C.c點到落地點d的過程中,沒有空氣阻力,機械能不變,故C錯誤;

D.在。點和c點速度都為零,但是高度不同,重力勢能不同,故D錯誤。

故選A。

14.D

【詳解】管口的“白氣”是水蒸氣溫度降低,放熱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因為與外界氣溫低發(fā)生熱傳遞,

發(fā)射筒內(nèi)氣體對筒身與紙火箭做功,氣體內(nèi)能減小,紙火箭機械能增大。

故選D。

15.增加動

【詳解】口]塑料筒向前滾動時,配重螺母由于慣性不旋轉(zhuǎn),使得橡皮筋擰緊在一起,該過程主要是動能轉(zhuǎn)

化為彈性勢能,橡皮筋的彈性勢能增加。

⑵塑料筒在向后滾動時,前半段路程,橡皮筋展開,越滾越快,橡皮筋的彈性勢能減少、塑料筒動能增

大,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后半段,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在來回滾動的過程中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與動能

相互轉(zhuǎn)化。

16.粘合的鉛柱分子間存在引力拉起了滅火器,不是大氣壓作用的結(jié)果。

【詳解】滅火器靜止在半空中,此時受力平衡,對其進行受力分析得,如果是大氣壓的作用,大氣壓力應

該與滅火器的重力平衡。大氣壓力為

5_42

F=j9oS=l.OxlOPaxl.OxlOm=lON

滅火器的重力為G=130N,通過計算可得尸<G,大氣壓的作用不足以和重力平衡,所以是粘合的鉛柱分

子間存在引力拉起了滅火器,不是大氣壓作用的結(jié)果。

17.距離不同質(zhì)量沒有控制質(zhì)量相同

【詳解】(1)[1]本實驗是通過盒子被小球撞擊后盒子移動的距離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移動的距離越

遠,表明小球的動能越大,采用的是轉(zhuǎn)換法。

(2)[2]比較圖甲和圖乙,把小球甲從相同斜面的不同高度釋放,小球到達水平面M點時的速度不同,高

度越高,速度越大。

(3)[3]比較圖乙和圖丙,把小球甲、乙從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甲

的質(zhì)量小,甲中盒子被小球推動的距離較小,說明甲中小球的動能小,這說明:速度相同時,動能大小與

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4)[4]比較圖甲和圖丙可知,小球滾下的高度不同,速度不同,小球的質(zhì)量不同,此時存在兩個自變

量,所以無法探究小球的動能與速度的關(guān)系。

18.速度相同質(zhì)量不同木塊移動的距離s

【詳解】(1)口]⑵根據(jù)控制變量法,要探究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時,需用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進行實

驗,同時保持其他量不變,因此要讓小鋼球從相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以保證小鋼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

相同。

(2)[3]⑷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在探究動能與物體的速度是否有關(guān)時,要改變物體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因

此讓小鋼球從不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同時保持其他量不變,由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有關(guān)可知,

要保持質(zhì)量不變。

(3)[5]根據(jù)轉(zhuǎn)換法,實驗中將動能的大小轉(zhuǎn)換為木塊移動的距離長短。故通過比較木塊移動的距離s,來

比較小鋼球具有動能的大小。

19.木塊被推動的距離甲、乙速度讓小球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見解析

【詳解】(1)[1]鐵球從斜面上滾下后撞擊木塊,對木塊做功,使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一段距離,根據(jù)木塊

在水平面上運動距離的遠近判斷鐵球的動能大小。

(2)[2][3][4]要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應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質(zhì)量不同,所以應使質(zhì)量不同

的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jié)L下,因此要選擇甲、乙兩圖,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使小球從斜面上同一高

度滑下。

(3)[5]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小球從斜面相同高度滾下,進入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小球質(zhì)量不同,撞

擊后木塊運動的距離遠近不同,甲圖中小球質(zhì)量大,撞擊木塊后,木塊運動距離較遠,則甲圖中小球進入

水平面時的動能較大,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速度相同時,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

20.(1)見解析;(2)見解析

【詳解】(1)需要控制小球到木樁的高度相同,改變小球的質(zhì)量,即讓不同質(zhì)量的小球從同一高度靜止落

下,通過觀察木樁插入的深度來判斷重力勢能的大小,故實驗步驟為

①將裝滿沙子的沙槽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木樁豎直扎入沙子中,使其尖端全部沒入,用刻度尺測出木樁

露出沙子的高度瓦,并記入表格;

②在距木樁頂部高度為反的正上方,讓小球A由靜止開始自由落下撞擊木樁,用刻度尺測出木樁A露出

沙子面的高度hi,并將小球A質(zhì)量和切記入表格;

③每次都按照步驟①重新扎好木樁,分別取小球B和C,在距木樁頂部高度為H的正上方,由靜止開始

自由落下撞擊木樁,用刻度尺分別測出木樁A露出沙子面的高度0,并將小球B、C質(zhì)量和/記入表格;

④用/?-歷計算出三次木樁扎入沙子的深度的變化量A/?,用的大小來表示重力勢能的大小,將△場記入

表格。

(2)需要記錄的數(shù)據(jù)有質(zhì)量、木樁露出沙子的高度〃。、小球撞擊后木樁露出沙子的高度0、沙子的深度的變化量Ah。

實驗次數(shù)小球m/gho/cmhi/cmA/z/cm

1A

2B

3C

21.紙盒移動的距離長短不能錯誤沒有控制小球質(zhì)量不變

【詳解】(1)口]小球到達水平面后,會推動紙盒前進,小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越大,紙盒被推動的距離越

長,故通過觀察紙盒移動的距離長短可以比較兩球動能的大小。

⑵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無論小球以多大的速度推動紙盒,紙盒都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故比較兩個小

球動能大小的目的不能實現(xiàn)。

(2)[3][4]要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應控制物體的質(zhì)量不變,而圖中兩個鋼球的質(zhì)量不同,

故該結(jié)論是錯誤的。

22.兩次實驗沒有改變自變量質(zhì)量,沒有控制小鋼球高度相同在步驟③中,讓小鋼球乙從4點由靜

止開始滾下,其他操作不變

m/kg

s/m

【分析】(1)(2)實驗過程要采用控制變量法,當研究動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