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11.7細菌基因的轉移與重組_第1頁
(11.7.1)-11.7細菌基因的轉移與重組_第2頁
(11.7.1)-11.7細菌基因的轉移與重組_第3頁
(11.7.1)-11.7細菌基因的轉移與重組_第4頁
(11.7.1)-11.7細菌基因的轉移與重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概念基因轉移1外源性的遺傳物質由供體菌轉入某受體菌細胞的過程稱為基因轉移。重組2轉移的基因與受體菌DNA整合在一起稱為重組,使受體菌獲得供體菌的某些性狀。是細菌快速進化的主要手段。基因轉移和重組的方式3轉化、接合、轉導、溶原性轉換(一)轉化轉化1是供體菌裂解后,游離的DNA片段被受體菌直接攝取,并整合到受體菌的基因組中,使受體菌獲得新的性狀。轉化現(xiàn)象在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等中被證實。1928年Griffith的轉化試驗結果表明S型細菌,菌體有莢膜,有毒性,菌落光滑。R型細菌,菌體無莢膜,無毒性,菌落粗糙。攝取死亡有毒菌株的遺傳物質轉化因子1在轉化過程中,轉化的DNA片段稱為轉化因子,分子量小于107,最多不超過10~20個基因。感受態(tài):受體菌2能從周圍環(huán)境吸收外源性DNA進行轉化的生理狀態(tài)。一般出現(xiàn)在細菌對數(shù)生長期的后期,保持時間短。接合是細菌通過性菌毛相互連接溝通,將遺傳物質(主要是質粒DNA)從供體菌轉移給受體菌。1在結合過程中,有的質粒還能帶動供體菌的染色體基因向受體菌轉移,故而也是自然界中物種間遺傳物質交換的重要途徑。2(一)接合主要接合性質粒包含F(xiàn)質粒和R質粒。3F質粒的接合F+F-F+F-F+F+F+F+DonorRecipientF+F-oriT質粒性菌毛R質粒的接合R質粒與耐藥性有關,尤其與多重耐藥性有關。耐藥質粒從一個細菌轉移到另一個細菌中。1耐藥傳遞因子:與F質粒相似,編碼性菌毛的產(chǎn)生和通過接合轉移2耐藥決定子:能編碼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3r決定子在與RTF結合的狀態(tài)下,才能傳遞給受體菌。4使細菌產(chǎn)生滅活抗生素的酶類;1R質??刂萍毦淖兯幬镒饔玫陌胁课?;2R質粒決定耐藥的機制R質??煽刂萍毦毎麑λ幬锏耐ㄍ感?。3轉導是以噬菌體為載體,將供體菌的一段DNA轉移到受體菌內(nèi),使受體菌獲得供體菌的某些性狀。1轉導是有特異性的,只發(fā)生在同種細菌內(nèi)2(三)轉導分類3普遍性轉導局限性轉導普遍性轉導被包裝的DNA可以是供體菌染色體上的任何部分。普遍性轉導的結果完全轉導:外源性DNA片段與受體菌的染色體整合,并隨染色體而傳代,稱完全轉導1流產(chǎn)轉導:外源性DNA片段游離在胞質中,既不能與受體菌染色體整合,也不能自身復制,只能進行轉錄、翻譯,表達相應的生物學性狀,稱為流產(chǎn)轉導2普遍性轉導發(fā)生裝配錯誤的頻率約在10-7到10-5之間。但DNA片段被包裝在噬菌體衣殼內(nèi)可免受DNA酶的降解。所以雖然形成轉導噬菌體的概率不高,但其轉化效率高。局限性轉導局限性轉導或特異性轉導,是通過溫和噬菌體將供體菌某些特定的基因轉移給受體菌。如λ噬菌體進入大腸埃希菌K12。普遍性轉導和局限性轉導比較普遍性轉導局限性轉導噬菌體類型毒性或者溫和噬菌體均可溫和噬菌體發(fā)生時期裂解期溶原期后期轉導的遺傳物質供體菌任何DNA部位供體菌的特定部位發(fā)生原因錯誤裝配錯誤脫離轉導的結果完全轉導獲得特定遺傳特性,流產(chǎn)轉導無遺傳性變異獲得供體菌DNA特定部位的遺傳特性(四)溶原性轉換溶原性轉換是當溫和噬菌體感染細菌時,宿主菌染色體中獲得了噬菌體的DNA片段,使其成為溶原狀態(tài)時而致細菌獲得新的性狀。1當宿主丟失這一噬菌體時,獲得的新性狀也就同時消失。2溫和噬菌體不攜帶任何來自供體菌的外源基因,使宿主表型改變完全是噬菌體基因整合入宿主染色體的結果;1溫和噬菌體是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2獲得新性狀的是溶原化的宿主細胞,而不是轉導子;3獲得的性狀可隨噬菌體消失而同時消失。4注意:溶原性轉換與轉導有著本質的不同(四)溶原性轉換基因轉移與重組4種方式的主要區(qū)別基因轉移與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