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單元23鳥的天堂_第1頁
7單元23鳥的天堂_第2頁
7單元23鳥的天堂_第3頁
7單元23鳥的天堂_第4頁
7單元23鳥的天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3 鳥的天堂【教學目標】1.認識“槳、樁”等3個生字,會寫“槳、榕”等11個字,會寫“陸續(xù)、白茫?!钡?0個詞語。2.朗讀課文,懂得作者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3.能說出“鳥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點,初步感受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能用不同的語氣和節(jié)奏朗讀相關段落?!窘虒W重難點】1.朗讀課文,懂得作者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2.能說出“鳥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點,初步感受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能用不同的語氣和節(jié)奏朗讀相關段落。【教學準備】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窘虒W課時】 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槳、樁”

2、等3個生字,會寫“槳、榕”等11個字,會寫“陸續(xù)、白茫茫”等10個詞語。2.了解“鳥的天堂”在傍晚時的景色特點,感受大榕樹的無限生機,初步了解課文描寫大榕樹的靜態(tài)美?!窘虒W過程】一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1.談話導入:同學們,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指名答)2.教師引入:是的,杭州和蘇州的風景美麗如畫,就像天堂一樣。那“鳥的天堂”是個怎樣的地方呢?(“鳥的天堂”是指能讓鳥兒生活得美好、快樂的地方)今天我們將和大作家巴金爺爺一起到“鳥的天堂”去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3.板書課題:鳥的天堂。(學生齊讀課題)設計說明:上課伊始,老師直接以俗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引入課題,營

3、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誘發(fā)學生對“鳥的天堂”的向往之情,喚醒了學生的閱讀期待。二 初讀課文,識寫生字1.自由讀文,學習生字詞并反饋自學情況。(1)檢查字詞。課件出示詞語:課件出示:燦爛 白茫茫 船槳 規(guī)律 一簇簇 不計其數 榕樹縫隙 照耀 應接不暇 顫動 靜寂 拋在后面(2)指導生字書寫?!皹保簞澊ぞ?,多為木制,因此是木字底。要寫得上窄下寬,“木”橫要長,豎出頭要短。“暇”:借助日字旁,理解“暇”與時間有關,并在“應接不暇”中理解字義,不要寫成目字旁。2.引導思考:同學們,“鳥的天堂”在哪里呢?“鳥的天堂”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并試著完成下面的填空。課件出示:作

4、者一共( )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看到了( );第二次是在( ),看到了( )。預設:作者一共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株靜靜的茂盛的大榕樹,卻看不見一只鳥;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眾鳥紛飛的熱鬧場景。3.教師小結:看,同學說得多好啊!學會概括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同一株榕樹,在不同的時間,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象。設計說明:談話導入的方式既聯(lián)系了生活又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正式學習課文內容之前通過學生自學字詞,教師指導書寫生字,掃清閱讀障礙,為學習文本作鋪墊。讓學生填空、概括課文內容,不僅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本,也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三 走近榕樹,品味寫法1.

5、過渡: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筆,寫出了“鳥的天堂”兩種不同的美,讓我們先走近傍晚時候的大榕樹。課文中寫榕樹的文字有好幾處,請默讀第59自然段,說說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并說說你的理由。(生認真默讀)預設:作者是按從遠到近的順序來寫的,文中說“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說明“我們”是慢慢接近榕樹的。2.啟發(fā)思考:你真會讀書!請再默讀描寫榕樹的句段,說說這是一株怎樣的榕樹。(生再次默讀)預設一:這是一株枝繁葉茂的榕樹。預設二:這是一株生機勃勃的榕樹。預設三:這是一株生命力旺盛的榕樹。預設四:這是一株巨大的榕樹。3.引導體會榕樹的“大”。(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

6、?!睆摹安豢捎嫈怠斌w會出榕樹枝干的數目很多,說明樹很大。重點體會“真”字。句中兩個“真”有什么不同呢?聽老師讀,體會一下。課件出示:真:真實,跟客觀事物相符合,跟“假”相對。清楚,顯明。副詞,確實,的確。本性,本原。預設:第一個“真”的意思是真實的,本來的。第二個“真”指的是確實、的確。這句話應讀出驚嘆的語氣。(2)“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背鍪敬箝艠涞膱D片:誰來指一指哪些是根?(體會大榕樹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獨木成林的景觀)課件出示:(3)“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边@株大榕樹占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答:約16畝,

7、約10666平方米) 課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相當于多少間教室?經過換算,你有什么感受?(榕樹實在太大了)指名朗讀描寫大榕樹的語句。4.深入引導,體會榕樹生命力的旺盛:是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寫出大榕樹旺盛的生命力的?課件出示:榕樹正值茂盛的時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5.學生自學,小組交流,教師指導。6.指名讀句,談體會。(1)“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鳖A設:“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8、,不留一點兒縫隙”寫出了樹葉之多。(2)“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鳖A設:“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寫出了葉子之綠。(3)引導思考:寫葉子的多和綠,我們也會啊。老師也寫了兩個句子,請大家比較一下。課件出示:葉子多,葉子綠。啊,真漂亮!那樹葉真是多啊,多得不得了??!葉子還綠,片片綠得發(fā)亮??!生命力多么旺盛?。?)比較感悟:同學們,你們是喜歡巴金爺爺寫的句子還是喜歡老師寫的兩個句子呢?說說你的理由。(生靜靜思考)預設一:我覺得巴金爺爺的“堆”字用得特別好。因為樹葉都堆在一起,沒有任何縫隙,顯

9、得很茂盛、很稠密。預設二:“照耀著我們的眼睛”,葉子又綠又亮,綠油油的,說明生命力十分旺盛。預設三:我覺得“顫動”一詞寫出了榕樹旺盛的生命力,因為作者好像看見樹葉在生長。7.教師小結:大家說得太好了!“顫動”這個詞語,只有巴金先生才寫得出來。片片綠葉蘊含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那是生命在顫動,其實,也是作者的心在顫動。因為他已被深深地感染了,所以情不自禁地發(fā)出這樣的贊嘆(齊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8.體會靜態(tài)描寫:同學們,作者從遠到近,寫了一株枝繁葉茂、生機勃發(fā)的大榕樹。此時的大榕樹安靜又充滿生機,呈現(xiàn)出一種靜態(tài)的美。這種對事物靜止狀態(tài)的描寫,我們把它叫作“靜態(tài)描寫”。那這段文字應該怎么來讀呢?9.

10、朗讀指導。(1)教師范讀,讓學生體會教師的朗讀節(jié)奏。(感悟舒緩的節(jié)奏,感受贊美中蘊含著深情)(2)指名讀,教師指導。朗讀時要讀出贊美、感慨的語氣,如“那么多”可拉長字音,突出綠葉多;“堆”重讀,“明亮、照耀、顫動”可讀響亮,讓人感受到大榕樹旺盛的生命力。(3)課件播放視頻美麗的大榕樹。(學生觀看視頻,教師配樂朗讀第58自然段)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學習本課的過程中,充分抓住重點描寫榕樹的句子,通過不同的方法訓練學生的體會感悟能力,在讀中體會用詞的準確,對比閱讀領悟作者的靜態(tài)描寫方法。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收集有關“鳥的天堂

11、”的視頻資料,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直觀作用,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再現(xiàn)文字描寫的生動,圖文結合加深印象,激發(fā)興趣。四 回味感受,小結寫法1.回顧小結:我們隨著作者第一次經過了“鳥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麗的大榕樹。它枝繁葉茂,靜靜地臥在水面上,充滿著無限的生命力。作者對榕樹的大,以及根、葉、干、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進行了描寫,這是靜態(tài)描寫。我們通過對課文這部分的學習已經欣賞到了一幅美麗的靜態(tài)圖。2.布置作業(yè)。(1)抄寫詞語。(2)摘錄喜歡的段落,寫賞析。(3)師:傍晚“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可是第二天早晨,卻呈現(xiàn)出完全不一樣的情景,作者寫得特別精彩。請同學們課后讀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下

12、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設計說明: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層次,了解“鳥的天堂”傍晚時的景色特點,感受榕樹的無限生機,初步了解課文描寫大榕樹的方法。第2課時【課時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品味第1014自然段,感受鳥兒的歡騰雀躍,懂得作者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2.能說出“鳥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點,初步感受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能用不同的語氣和節(jié)奏朗讀相關段落?!窘虒W過程】一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1.教師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大榕樹的奇特、美麗。其實在這棵樹上棲息著無數只小鳥。第二天清早,作者又來到這里,有幸目睹了百鳥歡騰、群鳥紛飛的情景,你們想看嗎?

13、(課件出示百鳥紛飛圖)2.引導想象:請大家靜靜地看,仔細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觀看視頻資料)3.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自己觀看視頻后的感受。設計說明:復習回顧,借用視頻資料讓學生感悟百鳥騰飛的壯觀景象,激發(fā)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為后文學習作鋪墊。二 走進鳥群,感受熱鬧1.引發(fā)思考:“鳥的天堂”里的鳥兒生活得怎么樣呢? 巴金爺爺又是怎樣描寫的呢?2.學生默讀課文描寫鳥的這一部分,邊讀邊畫邊想,讀完以后,說說你有哪些體會和收獲。(課件出示第1213自然段)(1)教師引導:這部分寫了哪些內容呢?我們來梳理一下:先寫周圍是靜寂的;接著寫一聲鳥叫,一只鳥兒飛起,這叫“一鳥飛鳴”;然后,第

14、二只,第三只,許多只,樹上變得熱鬧起來,“我”應接不暇,這叫(生齊說)百鳥飛鳴。作者最后寫一只畫眉鳥,你們看,寫得多有條理呀!這也值得我們學習。出示關鍵詞語:周圍靜寂、一鳥飛鳴、百鳥飛鳴、一只畫眉。(2)引發(fā)思考:“百鳥飛鳴”這一部分作者用的筆墨最多,作者是怎樣寫出百鳥飛鳴的熱鬧場面的?像上節(jié)課那樣,抓住一兩個關鍵地方,大家說一說。課件出示:我們繼續(xù)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預設一:我覺得“到處都是”寫出了熱鬧歡騰的

15、場面。“到處都是”說明鳥多。鳥多,自然就熱鬧了。預設二:從“有的有的有的”可以看出鳥兒自由自在、姿態(tài)萬千。教師引導:鳥兒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歡快呀!還有嗎?預設三:還有“應接不暇”,眼睛都看不過來,足以說明鳥多和場面的熱鬧。師:作者寫“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還寫了“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讓我們感到很有畫面感,這就是作者的(齊聲讀)高明之處。(3)對比朗讀。課件出示: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這段話的句子都比較短,我想來改一改,請看老師改的大一點的,小一點的,穿花衣服的,黑不溜秋的,有的站在樹枝上歡叫,有

16、的呼啦一聲就飛了起來,有的在用力地撲著翅膀。大家覺得老師寫得好不好?男生讀巴金先生寫的,女生讀老師寫的。(學生對比朗讀)引導發(fā)現(xiàn):老師寫的句子長,作者寫的句子短。短句,讀起來給你什么感覺?(激動、開心,節(jié)奏歡快)指導朗讀:說得真好!老師寫得長,顯得啰唆,感覺這鳥都飛不起來。而短句,讀起來有一種驚喜的感覺。誰能讀出這種歡快的節(jié)奏和驚喜愉悅的語氣?(配鳥鳴聲,指名朗讀)(4)感悟寫法:(出示百鳥飛翔圖)你們看,這就是百鳥飛鳴、歡騰雀躍的場面。這種對事物的變化和活動的描寫,叫什么描寫?(動態(tài)描寫)(5)啟發(fā)想象:(動情地)孩子們,樹和鳥兒幸福相依,多么動人的畫面啊!所以,巴金先生在文章最后說,“我”

17、感到一點兒留戀,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第一個“鳥的天堂”是指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指什么呢?誰來把這句話填寫完整?課件出示:那( )的大榕樹的確是( )?。☆A設一:那碩大的大榕樹的確是鳥兒們居住的地方??!預設二:那生機無限的大榕樹的確是鳥兒歡騰雀躍的家??!預設三:那茂盛的大榕樹的確是鳥的家園啊!預設四:那巨大的大榕樹的確是鳥的王國??!3.教師小結:鳥的家園,鳥的王國!課文寫了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枝繁葉茂、生機勃發(fā)的大榕樹;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眾鳥飛鳴、歡騰雀躍的場面。畫面有動有靜,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讓人如臨其境。4.指導朗讀。(1)教師范讀指導:第

18、12自然段從靜到動,朗讀時要由慢到快?!办o寂”要讀得輕一點,“忽然”語調要略高,通過輕快的節(jié)奏體會景物的動態(tài)美。讀第13自然段時,語速要稍快,“應接不暇、這、那、另”要重讀。(2)學生朗讀、感悟。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關注文本,在學習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部分的過程中充分抓住重點句子,通過不同的方法訓練學生的體會感悟能力,讀中體會用詞的準確,對比閱讀幫助學生體會動態(tài)描寫的方法和表達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三 回歸文本,感悟寫法1.引導發(fā)現(xiàn):同學們,課文的題目是“鳥的天堂”,開頭的四個自然段卻沒有從“鳥的天堂”寫起,前四個自然段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生討論交流)預設:文章開

19、篇從晚霞、河流、劃船出游等寫起,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輕松、快樂的出游畫面。2.引發(fā)思考:此時作者的心情怎樣呢?(平靜、愉悅)3.這樣寫與后文寫“鳥的天堂”有什么關系呢?預設:這樣寫為后文遇到“鳥的天堂”作鋪墊 。4.引導想象:課文分別描寫了兩次看到“鳥的天堂”的情景,同學們,你能說說它們有哪些不同的特點嗎?預設一:第一次看到的是榕樹枝繁葉茂的靜態(tài)場景,第二次看到的是群鳥飛翔的動態(tài)場景。預設二:先寫樹后寫鳥,一動一靜,對比強烈。靜態(tài)描寫只寫樹但處處為寫鳥作鋪墊,動態(tài)描寫表面上寫鳥,但又與樹有關。5.引導思考:“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嘆呢?預設:加引

20、號的“鳥的天堂”是指大榕樹,不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是作者親身感受到鳥兒們在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樹就是鳥的天堂。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和當地農民的保護是分不開的,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板書:和諧之美)設計說明:交流研討前四個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寫作技巧;最后引導學生回歸文本,總體感知文本所蘊含的情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四 模仿遷移,領悟表達1.課文后面的“閱讀鏈接”節(jié)選自巴金先生的筑渝道上,請同學們朗讀節(jié)選片段,結合本篇課文感悟巴金先生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摯情感。2.作者寫安靜的大榕樹時,句子長短錯落,讀上去深情舒展,令人陶醉。寫百鳥飛鳴、歡騰雀躍時多

21、用短句,運用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讀起來歡快動感讓人回味。大家有沒有學會這種寫法?請模仿“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有的在撲翅膀”來寫一段話??梢詫懩闶煜さ挠螛穲@、操場,也可以寫馬路上、菜市場里的場景。3.學生認真寫,然后交流。預設一:菜市場變得很熱鬧了。到處都是叫賣聲,到處都是人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討價還價,有的在大聲吆喝,還有的談笑風生。預設二:游樂園變得很熱鬧了。到處都是人聲,到處都是人影。男的,女的,胖的,瘦的,有的談笑風生,有的在奔跑嬉戲,有的在玩各種體驗項目。4.教師小結:孩子們,“鳥的天堂”在不同的時間,景色有動靜變化,我們生活中的景物也是如此。譬如,校園的一角,早晨寧靜,課間變得熱鬧,傍晚又恢復了寧靜。請大家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動靜變化,為習作積累材料。相信你們也一定能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