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常識民族自信-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義(新高考)_第1頁
基本常識民族自信-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義(新高考)_第2頁
基本常識民族自信-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義(新高考)_第3頁
基本常識民族自信-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義(新高考)_第4頁
基本常識民族自信-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義(新高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二基本常識、民族自信

?必備知識?

知識點一經(jīng)典史料中的化學物質

(1)《漢書》中“高奴縣有滑水可燃”,這里的“消水”指的是石油。

(2)《黃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鐵,鐵赤如銅”,其中“曾青”是可溶性銅鹽。

(3)《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中的堿是

K2c03

(4)《天工開物》中“凡石灰經(jīng)火焚煉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Ch。

(5)《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水銀熔化(加熱)還復為丹”里的“丹”是HgO。

(6)《夢溪筆談?器用》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的“劑鋼”是

指鐵的合金。

(7)唐代劉禹錫撰于818年的《傳信方》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治氣痢巴石丸,取向磯一

大斤,以炭火凈地燒令汁盡,則其色如雪,謂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學成分為

KA1(SO4)2-12H2O

(8)戰(zhàn)國所著《周禮》中記載沿海古人“煤餅燒蠣房成灰"("蠣房''即牡蠣殼),并把

這種灰稱為“蜃”,“蜃”的主要成分為CaO。

(9)《詠煤炭》(明?于謙)中“鑿開混沌得烏金……不辭辛苦出山林”其中“烏金”的主要

成分是煤炭。

(10)《天工開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間絲、麻、裘、褐皆具素質……”文中的“裘”

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11)《本草綱目拾遺》中在藥物名“鼻沖水”條目下寫到:貯以玻璃瓶,緊塞其口,勿

使泄氣,則藥力不減.氣甚辛烈,觸人腦,非有病不可嗅。鼻沖水指的是氨水。

(12)古代科學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識》卷七《金石類》中指出:“有破I水者,剪銀

瑰投之,則旋而為水”,"雨水''指的是硝酸;

(13)《易經(jīng)》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中有火''是石油蒸氣在湖泊池沼水

面上起火現(xiàn)象的描述。石油蒸氣是指沼氣,即甲烷氣體。

(14)《天工開物》記載“人賤者短褐.臬裳,冬以御寒,夏以蔽體,其質造物之所具

也。屬草木者,為臬、麻、荷、葛……”文中的"臬、麻、荷、葛”屬于纖維素。

(15)《本草綱目》中“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以水淋汁,……洗衣發(fā)面,亦去垢發(fā)

面。”文中所描述之物為K2c。3。

(16)傅鶉班集?太子少傅箴》中寫道:“夫金木無常,方園應行,亦有隱括,習與性形

o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边@里的“朱”指的是HgS。

(17)《本草綱目》如下敘述:“本作頗黎。頗黎,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

名水玉,與水精同名……有酒色、紫色、白色,瑩澈與水精相似”——指玻璃。

(18)《清嘉錄》中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其中“雄黃”

的主要成分是As4s4。

(19)《集注》:“雞屎砒不入藥用,惟堪鍍作,以合熟銅:投苦酒(醋)中,涂鐵皆

作銅色,外雖銅色,內(nèi)質不變”中雞屎磯指堿式硫酸銅或堿式碳酸銅。

(20)《新修本草》是我國古代中藥學著作之一,記載844種,其中關于“青磯”的描述

為:“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燒之赤色……青帆”的主要成分為

FeSO4*7H2Oo

知識點二經(jīng)典史料中的化學工藝

(1)鋅的冶煉: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火法”冶煉鋅:“爐甘石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nèi)

,……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墊盛,其底鋪薪,發(fā)火煨紅.....冷淀,毀罐取出,……,即倭

鉛也”(注:爐甘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鋅,泥罐中摻有燥炭)。其冶煉Zn的化學方程式為

ZnC5+2C上空=Zn+3coT。

(2)青銅的冶煉:冶煉青銅的過程較復雜,大概為先把選好的礦石加入熔劑,再放在

煉爐內(nèi),燃木炭熔煉,等火候成熟,取精煉銅液,棄去煉渣,即得初銅。初銅仍比較粗,

需再經(jīng)提煉才能獲得純凈的紅銅。紅銅加錫、鉛熔成合金,即是青銅。鑄造青銅必須解決采

礦、熔煉,銅、錫、鉛合金成分的比例配制,熔爐和用煙爐的制造等一系列技術問題。

(3)膽銅法煉銅:用膽水煉銅是中國古代冶金化學中的一項重要發(fā)明。這種工藝是利

用金屬鐵將膽磯溶液中的銅離子置換出來,還原為金屬銅,再熔煉成錠。早在西漢時就已有

人覺察到這一化學反應,《淮南萬畢術》、《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就提到:“白青(堿式碳酸銅)

得鐵化為銅”,"石膽……能化鐵為銅

(4)淘冶:都是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自然界,分沙金和脈金(小金)兩種。歷史上的早

期采金技術都是“沙里淘金例如,《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提到“麗水之中生金

(5)銀的冶煉:銀雖有以游離狀態(tài)或銀金合金狀態(tài)(黃銀)存在于自然界的,但很少,

主要以硫化礦形式存在,并多與鉛礦共生。中國大約在春秋初期才開始采集銀,東漢時期發(fā)

明了以黑錫(鉛)結金銀的“灰吹法明代著作《菽園雜記》、《天工開物》中有翔實記載

O

(6)汞的冶煉:在自然界中雖有游離態(tài)汞存在,但量很少,主要以丹砂(硫化汞)狀

態(tài)存在。方士們在密閉的設備中升煉水銀,先后利用過石灰石、黃磯、赤銅、黑鉛、鐵和炭

求來促進硫化汞的分解。南宋時期發(fā)明了蒸儲水銀的工藝,設計了專用的裝置,《天工開物

》中也有類似記載。在中國的醫(yī)藥化學中還曾利用過鉛汞齊、錫汞齊。唐代已開始用銀錫汞

齊作為補牙劑。

(7)黃銅的冶煉:明代以前,這種合金是利用爐甘石(碳酸鋅礦)和金屬銅、木炭合

煉而成的。這個煉制方法的記載最早見于五代末期的“日華子點庚法”,是一個煉金術的配

(8)銀白銅的冶煉:銀白銅自古是中國云南的特產(chǎn)。東晉常城《華陽國志》就已記載

:“螳螂縣因山名也,出銀、鉛、白銅、雜藥?!泵鞔颇弦汛罅可a(chǎn)似銀的鋅銀銅合金,含

銅40%?58%,銀7.7%?31.6%,鋅25.4%?45%,稱為“中國白銅

(9)《新修本草》對“青磯”的描述:“本來綠色,……正如璐璃……燒之赤色……”,”

燒之赤色”指的是“煨燒”。

(10)《徐光啟手記》中記載了“造強水法”:“綠磯(FeSO4?7H2O)五斤(多少任意),

硝五斤。將磯炒去,約折五分之一。將二味同研細,聽用。次用鐵作鍋……鍋下起火……

取起冷定,開壇則藥化為水,而鍋亦壞矣。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不化水中,加鹽則化

……強水用過無力……”?!蔽┎换?,加鹽則化”的原因是加入NaCl溶液后氧化性增強。

(11)《呂氏春秋》中有關于青銅的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燔(燒

)之則為淖(液體戶。相當于“合金”的制備。

(12)造紙:《天工開物》記載,竹紙制造分為六個步驟:以我國古書《天工開物》卷

中所記載的竹紙制造方法為例,步驟如卜.:

①斬竹漂塘:將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

洗去竹子的青皮;

②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內(nèi)與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堿性脫脂,殺死微生物等;

③舂臼:把上述處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爛,形同泥面;

④蕩料入簾:將被打爛的竹料倒入水槽內(nèi),并以竹簾在水中蕩料,竹料成為薄層附于

竹簾上面:

⑤覆簾壓紙:將竹市反過來,使?jié)窦埪溆诎迳?。重復蕩料與覆簾步驟,疊積上千張濕

紙后,加木板重壓以擠去大部分的水;

⑥透火焙干:將濕紙逐張揚起,生火焙干。

(13)燒制陶器:陶瓷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屬及其化合物,在高溫燒制時金屬及其化

合物發(fā)生不同的氧化還原反應,產(chǎn)生不同顏色的物質。

(14)釀酒:據(jù)《禮記》記載,西周已有相當豐富的釀泗經(jīng)驗和完整的釀酒技術規(guī)程,

其中“月令篇''敘述了負責釀酒事宜的官“大酋”在仲冬釀酒時必須監(jiān)管好的6個環(huán)節(jié).:“秫稻

必齊,曲麋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狈椒ǎ合扔妹?/p>

曲霉.黃曲霉等將淀粉水解為葡萄糖,稱為糠化;再用酵母菌將葡萄糖發(fā)酵產(chǎn)生酒精,發(fā)酵

后的混合料經(jīng)過蒸儲,得到白酒和酒糟。

知識點三傳統(tǒng)文化涉及"變化”的判斷

(10)《物理小識》中“以汞和金涂銀器上,成白色,入火則汞去而金存,數(shù)次即黃”

,該過程為汽化。

(II)《游宦紀聞》中記載了民間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錫為小甑,實花一重,香骨一

重,常使花多于香。竅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貯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氣體的冷凝過程。

(12)《本草衍義》中對精制砒霜過程有如下敘述:”取砒之法,將生砒就置火上,以

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累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蔽闹猩婕?/p>

的操作方法是升華。

知識點五傳統(tǒng)文化涉及化學反應原理

(1)《天工開物》中記載:“金黃色(植木煎水染,更用麻稿灰淋,堿水漂)……象牙

色(護木煎水薄染,或用黃土)涉及化學平衡的移動(護木中的黃木素在酸性介質中呈

淡黃色,而在堿性介質中呈金黃色,這是因為植物染料色素一般是有機弱酸或有機弱堿,

具有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在不同的酸.堿性介質中能發(fā)生化學平衡的移動)。

(2)《本草經(jīng)集注》中“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樸硝,云是真硝石也”

涉及焰色反應(硝石的土要成分為硝酸鉀,餌元素焰色反應為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利

用焰色反應來辨別“硝石''真假)。

(3)《過江州岸,回望廬山》中“廬山山南刷銅綠,粗銅發(fā)生電化腐蝕。

?解題技巧?

?專題特訓.

I.[2024.安徽適應性】敦煌壁畫是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也是顏料應用的重要科技史料。

下列有關我國傳統(tǒng)顏料主要成分的變化,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骨白[CaNPODKOH)]遇氟鹽轉化為Ca4PO/F

B.鉛白[2PbCO3?Pb(OH)2]遇H2s得到黑色PbS

C.石綠[CuCO3?Cu(OH)2]受熱分解得到黑色CuO

D.石黃(As2s3和As4s4)在地表逐漸轉化為硫酸鹽

2.12024?甘肅適應性】下列文物的材質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的是()

3.12024?吉林適應性】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E,近日被確定為聯(lián)合國假日。以下

有關春節(jié)習俗中的化學知識說法錯誤的是()

A.紅燒肉烹飪過程中蛋白質變性涉及化學變化

B.春晚演員的彩妝用品均屬于無機物

C.餃子與糯米年糕的口感差異與支鏈淀粉的含量有關

D.陳年老酒的芳香氣味與酯的形成有關

4.12024?吉林適應性】“銀朱”主要成分為?!短旃ら_物》記載:“凡將水銀再升朱用,故

名曰銀朱…即漆工以鮮物采,唯(銀朱)入桐油則顯…若水銀已升朱,則不可復還為束?!?/p>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銀朱”可由和S制備B.“銀朱”可用于制作顏料

C.“桐油”為天然高分子D.“水銀升朱”不是可逆反應

5.12024?廣西適應性】下列廣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工藝品中,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innnMwui

A.壯鄉(xiāng)銅鼓B.繡球C.泥興陶D.壯錦

6.12023?河北】《本草綱目》中記載了粗食鹽的一種制作過程:“取鹽于池旁耕地沃以池

水,每得南風急,則宿夕成鹽。”若將粗食鹽在實驗室提純,不涉及的操作是()

A.溶解B.蒸發(fā)C.過濾D.蒸播

7.12023?浙江6月】氯化鐵是一種重要的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氯化鐵屬于弱電蟀質B.氯化鐵溶液可腐蝕覆銅板

C.氯化鐵可由鐵與氨氣反應制得D.氯化鐵溶液可制備氫氧化鐵膠體

8.【2023?浙江6月】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鋁有強還原性,可用于制作門窗框架

B.氧化鈣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劑

C.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劑

D.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可作潛水艇中的供氧劑

9.【2023?浙江6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過X射線衍射可測定青蒿素晶體的結構

B.利用鹽析的方法可將蛋白質從溶液中分離

C.苯酚與甲醛通過加聚反應得到酚醛樹脂

D.可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鑒別苯.乙醛和醋酸溶液

10.12023?湖北】下列化學事實不符伊事物的雙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tǒng)一的哲學觀點的是

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氯氣與強堿反應時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C.銅鋅原電池工作時,正極和負極同時發(fā)生反應

D.Li.Na.K的金屬性隨其核外電子層數(shù)增多而增強

11.【2023?福建】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三之造》中記載茶葉制作過程:“晴采之、蒸之、搗之、

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學變化的是()

A.蒸B.搗C.焙D.封

12.12023?廣東「高山流水覓知音”。下列中國古樂器中,主要由硅酸鹽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環(huán)佩木古琴B-裴李又化骨c商朝后期陶填D.曾侯乙青銅編鐘

|苗

13.【2023?廣東】化學處處呈現(xiàn)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舞臺上干冰升華時,共價鍵斷裂

B.飽和CuSO4溶液可析出無水藍色晶體

C.苯分子的正六邊形結構,單雙鍵交替呈現(xiàn)完美對稱

D.晨霧中的光束如夢如幻,是丁達爾效應帶來的美景

14.【2023?廣東】勞動有利于“知行合一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的化學知識沒有關聯(lián)的是()

選項勞動項目化學知識

A幫廚活動:幫食堂師傅煎雞蛋準備午餐加熱使蛋白質變性

B環(huán)保行動:宣傳使用聚乳酸制造的包裝材料聚乳酸在自然界可生物降解

C家務勞動:擦干已洗凈的鐵鍋,以防生銹鐵絲在02中燃燒生成Fe3O4

D學農(nóng)活動:利用秸稈.廚余垃圾等生產(chǎn)沼氣沼氣中含有的CK可作燃料

15.12022?海南卷】《醫(yī)學入門》中記載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提純銅綠的方法;“水洗凈,細研水

飛,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A.洗滌B.粉碎C.萃取D.蒸發(fā)

16.12022?山東卷】古醫(yī)典富載化學知識,下述之物見其氯化性者為()

A.金(Au):“雖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熱蒸而解”

C.石硫黃(S):“能化……銀.銅.鐵,奇物”

D.石鐘乳(CaCCh):“色黃,以苦酒(醋)洗刷則白”

17.12022?天津卷】近年我國在科技領域不斷取得新成就。對相關成就所涉及的化學知識

理解錯誤的是()

A.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一種單糖

B.中國嘴海一號'平臺成功實現(xiàn)從深海中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和天然氣都是混合物

C.蜩實現(xiàn)了高慚哪鋰離子西卿J規(guī)模保播,鋰離子頓颯W將《存瞄Q啦

D.以硅樹脂為基體的自供電軟機器人成功挑戰(zhàn)馬里亞納海溝,硅樹脂是一種高分子材料

18.12022?廣東卷】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世界文明中獨樹一幟,漢字居功至偉。隨著時

代發(fā)展,漢字被不斷賦予新的文化內(nèi)涵,其載體也發(fā)生相應變化。下列漢字載體主要由

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漢字載體*

選項A.獸骨B.青銅器C.紙張D.液晶顯示屏

19.12021.天津卷】近年我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下列成就所涉及

的化學知識的判斷錯誤的是()

A.北斗三號衛(wèi)星搭載了精密計時的鋤原子鐘,鋤(Rb)是金屬元素

B.奮斗者號潛水器載人艙外殼使用了鈦合金,鈦合金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C.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把天和核心艙送入太空,火箭動力源于氧化還原反應

D.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過程中使用了芳綸制作的降落傘,芳綸是高分子材料

20.【2022.廣東卷】廣東一直是我國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館藏文物是其歷史見證。下列

文物主要由硅酸鹽制成的是()

選項A.南宋鎏金飾品B.蒜頭紋銀盒C.廣彩瓷咖啡杯D.銅鍍金鐘座

21.12021?河北卷】“灌鋼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鋼鐵冶煉技術的重大貢獻,陶弘景在

其《本草經(jīng)集注》中提到“鋼鐵是雜煉生領作刀鐮者“灌鋼法”主要是將生鐵和熟鐵(

含碳量約0.1%)混合加熱,生鐵熔化灌入熟鐵,再鍛打成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鋼是以鐵為主的含碳合金B(yǎng).鋼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

C.生鐵由于含碳量高,熔點比熟鐵高D.冶煉鐵的原料之?赤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2O3

22.12021?遼寧卷】《天工開物》中記載:“凡烏金紙由蘇.杭造成,其紙用東海巨竹膜為

質。用豆油點燈,閉塞周圍,只留針孔通氣,熏染煙光而成此紙。每紙一張打金箔五十

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烏金紙”的嗚”與豆油不完全燃燒有關

B.“巨竹膜”為造紙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打金成箔,說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參考答案?

1.D

故答案選D。

2.B

【詳解】A.銅奔馬為主要成分為金屬材料,A錯誤;

B,漢竹簡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B正確;

C.蓮花形玻璃托盞主要戌分為玻璃,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錯誤;

D.垂鱗紋秦公銅鼎主要戌分為金屬材料,D錯誤;

故選B。

3.B

【詳解】A.肉中含有蛋白質,烹飪過程中蛋白質變性涉及化學變化,故A正確;

B.彩妝用品中含有甘油,屬于有機物,故B錯誤;

C.餃子與糯米年糕中含有淀粉,口感差異與支鏈淀粉的含量有關,故C正確;

D.酒精在與氧氣接觸的過程中會氧化生成粉酸類物質,而按酸類物質則會進一步與酒精

反應形成酯類物質,具有芳香氣味,故D正確;

故選B。

4.C

【詳解】A.Hg和S反應可生成HgS,S+Hg=HgS,A正確;

B.HgS是紅色固體,可月于制作顏料,B正確;

C.“桐汕”中含有油脂類物質,屬于廿汕三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錯誤;

D.由“若水銀己升朱,則不可復還為汞”可知,生成Hg與S反應生成HgS不是可逆反應,D

正確;

故選C。

5.A

【詳解】A.銅鼓為合金材料制成的,A正確;

B.繡球為綢布或花布制成,不屬于合金材料,B錯誤;

C.泥興陶為硅酸鹽材料制成,不屬于合金材料,C錯誤;

D.壯錦為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不屬于合金材料,D錯誤;

故選A。

6.D

【詳解】若將粗食鹽在實驗室提純,需要將粗鹽溶解,然后過濾除雜,接著蒸發(fā)結晶,不需

要蒸儲,故選:Do

7.A

【詳解】A.氯化鐵能完全電離出鐵離子和氯離子,屬于強電解質,A錯誤:

B.氯化鐵溶液與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氯化亞鐵,可用來蝕刻銅板,B正確;

C.氯氣具有強氧化性,氮氣與鐵單質加熱生成氯化鐵,C正確;

D.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xù)加熱呈紅褐色,鐵離子發(fā)生水解反應可得到氫氧

化鐵膠體,D正確;

故選:A。

8.A

【詳解】A.鋁用于制作門窗框架,利用了鋁的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蝕等性質,而不是利

用它的還原性,A不正確;

B.氧化鈣易吸水,并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可吸收氣體中或密閉環(huán)境中的水分,所以

可用作干燥劑,B正確;

C.食品中含有的Fe2+等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且對人體無害,可

用作食品抗氧化劑,C正確;

D.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同時可吸收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可

作潛水艇中的供氧劑,D正確;

故選A。

9.C

【詳解】A.X射線衍射實驗可確定晶體的結構,則通過X射線衍射可測定青蒿素晶體的結構

,故A正確:

B.蛋白質在鹽溶液中可發(fā)生鹽析生成沉淀,因此利用益析的方法可將蛋白質從溶液中分

離,故B正確;

C.苯酚與甲醛通過縮聚反應得到酚醛樹脂,故C錯誤;

D.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與乙醛加熱反應條件得到磚紅色沉淀,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與醋

酸溶液反應得到藍色溶液,因此可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鑒別苯、乙醛和醋酸溶液,故D

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

10.D

【詳解】A.電解質的沉浣和溶解是對立的,當電解質的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時,電解

質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因此,沉淀和溶解又互相統(tǒng)一在這個平衡體系中;石灰乳中存在

著未溶解的氫氧化鈣和溶解的氫氧化鈣,因此,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這個化學事

實符合“事物的雙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tǒng)一”的哲學觀點,A不符合題意;

B.氧化劑和還原劑是對立的,但是,氯氣與強堿反應時,有部分氯氣發(fā)生氧化反應,同

時也有部分氯氣發(fā)生還原反應,因此,氯氣既是氧化劑乂是還原劑,氯氣的這兩種作用統(tǒng)

一在同一反應中,這個化學事實符合“事物的雙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tǒng)一”的哲學觀點,B不

符合題意:

C.銅鋅原電池工作時,正極和負極同時發(fā)生反應,正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上發(fā)生氧

化反應,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對立的,但是這兩個反應又同時發(fā)生,統(tǒng)一在原電池反應

中,因此,這個化學事實符合“事物的雙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tǒng)一”的哲學觀點,C不符合題

思;

D.Li、Na、K均為第IA的金屬元素?,其核外電子層數(shù)依次增多,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

吸引力逐漸減小,其失電子能力依次增強,因此,其金屬性隨其核外電子層數(shù)增多而增強

,這個化學事實不符合“事物的雙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tǒng)一”的哲學觀點,D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本題選D。

11.D

【分析】“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的含義是晴好的天氣

時采摘茶葉,經(jīng)過蒸青、搗泥、拍壓、烘焙、穿孔、裝袋等工序后,才能制造出優(yōu)質的茶

葉。

【詳解】A.蒸青,這樣做出的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加熱引起顏色的變化,有新物質產(chǎn)

生,故A不符;

R.搗泥壓榨,去汁壓餅,讓茶葉的苦澀味大大降低,可能引起物質的變化,故R不符:

C.烘焙加熱可能引起物質分解、氧化等,故C不符;

D.封裝,保持干燥、防止氧化,最木可能引起化學變化,故D符合:

故選D。

12.C

【詳解】A.九霄環(huán)佩木古琴主要構成是木材,動物筋制得,A錯誤;

B.裴李崗文化骨笛由動物骨骼構成,B錯誤;

C.商朝后期陶I員屬于陶瓷,山硅酸鹽制成,C正確;

D.曾侯乙青銅編鐘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D錯誤;

故選C。

13.D

【詳解】

A.舞臺上干冰升華物理變化,共價鍵沒有斷裂,A錯誤:

C.苯分子的正六邊形結構,六個碳碳鍵完全相同呈現(xiàn)完美對稱,C錯誤;

D.晨霧中由于光照射膠體粒子散射形成的光束如夢如幻,是丁達爾效應帶來的美景,D正

確;

故選D。

14.C

【詳解】A.雞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幫食堂師傅煎雞蛋準備午餐,加熱使蛋白質變性,有

關聯(lián),故A不符合題意:

B.聚乳酸在自然界可生物降解,為了減小污染,宣傳使用聚乳酸制造的包裝材料,兩者

有關聯(lián),故B不符合題意;

D.利用秸稈、廚余垃圾等生產(chǎn)沼氣,沼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用作燃料,兩者有關系

,故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C。

15.C

【詳解】水洗凈是指洗去固體表面的可溶性污漬、泥沙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滌;細研水

飛是指將固體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溶解;去石澄清是指傾倒出澄清液

,去除未溶解的固體,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傾倒;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將溶液蒸發(fā)至有少量

水剩余,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發(fā);因此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萃取,答案選C。

16.C

【詳解】A.金“雖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單質在空氣中被火灼燒也不反應,反應金的化學性質

很穩(wěn)定,與其氧化性無關,A不合題意;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熱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應放熱,產(chǎn)生大量的

水汽,而CaO由塊狀變?yōu)?/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