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題目及答案高考_第1頁
歷史題目及答案高考_第2頁
歷史題目及答案高考_第3頁
歷史題目及答案高考_第4頁
歷史題目及答案高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題目及答案高考

一、單項選擇題1.有學者認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編組,每一個封君受封的不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領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實行從內部和外部對原族群的血緣關系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變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對其親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圍、分解、隔絕、控制了。這種族群關系的重新組合()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創(chuàng)造B.徹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緣關系C.不利于原族群的進一步發(fā)展D.完成了華夏民族的形成過程答案:A2.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于漢,也是一大變動?!辈牧现袃纱巍按笞儎印狈謩e指的是()A.九品中正制、科舉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縣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內閣制答案:B3.有學者認為,“在樹立法國的國際威望方面,《人權宣言》所起的作用勝過了法國軍隊所打的一切勝仗”。這主要是因為它()A.超越了英國1689年的《權利法案》B.克服了美國《獨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為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D.對民主思想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答案:D4.19世紀中期,許多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來自中國,而在20世紀初年,大量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如勞動、方針、政策、理論等迅速傳入中國。出現這一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A.中國留學日本人數增多B.中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C.日本明治維新成效顯著D.日本先于中國接觸西學答案:C5.1942年1月2日,蔣介石接受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的建議,出任中國戰(zhàn)區(qū)(包括泰國、越南等國)最高司令。22日,羅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國戰(zhàn)區(qū)參謀長兼中緬印戰(zhàn)區(qū)美軍司令官。這表明()A.中國抗戰(zhàn)是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B.美國干涉中國內政C.中國軍隊接受美國人的領導D.國共兩黨開始合作抗戰(zhàn)答案:A6.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糧食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在農村向余糧戶實行糧食計劃收購的政策,由國家嚴格控制糧食市場。糧食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A.加快了我國農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B.有力地促進了各地農村的政權建設C.將農民經濟生活納入國家計劃體制D.為國家工業(yè)化建設提供勞動力資源答案:C7.公元前445年,羅馬廢除貴族與平民不能通婚的舊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與貴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權利……羅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法律體系B.穩(wěn)定社會秩序C.保障平民利益D.維護帝國統(tǒng)治答案:B8.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帝國議會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選舉產生。”此規(guī)定表明帝國議會()A.代表人民監(jiān)督政府B.是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C.依照直接民主原則產生D.其產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答案:D9.1921年列寧在給時任國家計委主任格·馬·克爾日扎諾夫斯基的信中指出:“關于新經濟政策有必要加以補充?!陆洕卟皇且淖兘y(tǒng)一的國家經濟計劃,不是要超出這個計劃的范圍,而是要改變實現這個計劃的辦法?!被谶@一認識,當時蘇俄政府()A.將大中小企業(yè)收歸國有由國家統(tǒng)一來管理B.利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C.制定五年計劃以加快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D.擴大集體農莊自主權刺激農民生產積極性答案:B10.20世紀70年代,美國與海灣國家相繼簽訂協(xié)議:只用美元進行石油結算,石油價格由美元標注。這造成原油價格與美元匯率反向運動的邏輯關系。因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為油價上漲提供了充分的理由。由此可知,當時國際油價上漲的直接原因是()A.美元持續(xù)貶值B.“滯脹”現象的出現C.石油危機的沖擊D.日歐經濟的沖擊答案:A二、多項選擇題1.以下關于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商業(yè)發(fā)展的表述,正確的有()A.商朝出現了職業(yè)商人B.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私商逐漸取代官商成為商人的主體C.隋唐時期商業(yè)貿易蓬勃發(fā)展,長安、洛陽、揚州等成為聞名中外的大都會D.明清時期商業(yè)活動中出現了會館和商幫答案:ABCD2.下列關于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敘述,正確的有()A.造紙術發(fā)明于西漢,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B.唐朝時期的僧一行,測算出了地球子午線長度C.北宋時期的沈括著有《夢溪筆談》,被稱為“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D.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綜合介紹了我國傳統(tǒng)農學成就,并介紹了歐洲先進的水利技術和工具答案:ABCD3.下列事件中,體現了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精神的有()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B.左宗棠收復新疆C.黃海海戰(zhàn)中鄧世昌英勇抗敵D.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答案:ABCD4.下列關于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制定的土地政策,表述正確的有()A.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B.抗日戰(zhàn)爭時期,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政策C.解放戰(zhàn)爭時期,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D.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新解放區(qū)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答案:ABCD5.以下關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正確的有()A.梭倫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B.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確立起來C.伯利克里執(zhí)政時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D.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種直接民主,適用于所有公民答案:ABC6.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相同點,表述正確的有()A.都發(fā)生在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之后B.都傳播和發(fā)展了人文主義C.都反對宗教信仰D.都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答案:ABD7.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國家為擺脫統(tǒng)治危機和解決內部矛盾,掀起了一場國家體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下列歷史事件屬于該“狂潮”的有()A.美國南北戰(zhàn)爭B.俄國農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維新D.英國憲章運動答案:ABC8.以下關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表述,正確的有()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線是薩拉熱窩事件B.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的標志是德國入侵波蘭C.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D.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是帝國主義性質的戰(zhàn)爭答案:ABC9.下列關于美蘇冷戰(zhàn)的表述,正確的有()A.冷戰(zhàn)開始的標志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B.馬歇爾計劃是冷戰(zhàn)在經濟上的表現C.北約和華約的建立標志著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正式形成D.冷戰(zhàn)期間,美蘇之間沒有發(fā)生任何直接的軍事沖突答案:ABC10.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以下關于經濟全球化的表述,正確的有()A.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B.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C.經濟全球化給各國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D.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消除了貧富差距答案:ABC三、判斷題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互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2.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加強了中央集權。(√)3.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是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從此國王的權力被完全剝奪。(×)4.19世紀中期,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5.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6.新經濟政策是蘇俄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一次有益探索,它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發(fā)展經濟。(√)7.羅斯福新政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發(fā)展的新模式,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8.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9.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是其重要表現。(√)10.20世紀現代主義美術興起,它強調表現自我,注重畫面的嚴整與和諧。(×)四、簡答題1.簡述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秦朝中央集權制度主要內容包括皇帝制度(皇權至上、皇帝獨尊、皇位世襲);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管理軍事、監(jiān)察百官,九卿分管各項具體政務);郡縣制(地方設郡、縣兩級行政機構,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影響:積極方面,有利于鞏固國家統(tǒng)一,促進經濟文化交流與發(fā)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消極方面,權力高度集中容易導致暴政,引發(fā)階級矛盾。2.概述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影響。原因:經濟根源是歐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社會根源是歐洲人對黃金等財富的渴望;商業(yè)危機是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商路;宗教因素是傳播天主教的熱情;技術條件如航海技術、造船技術的進步等。影響:對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引發(fā)了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對世界,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3.簡述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背景和特點。背景:鴉片戰(zhàn)爭后,自然經濟逐漸解體,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市場和勞動力條件;外商企業(yè)的刺激;洋務運動的誘導。特點:資金少、規(guī)模小、技術力量薄弱;行業(yè)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輕工業(yè)部門;地區(qū)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在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和妥協(xié)性。4.概括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原因。成就: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T颍褐袊C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美國在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調整對外戰(zhàn)略;中國長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五、討論題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經歷了從世卿世祿制到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舉制的演變。請討論科舉制相比之前的選官制度有哪些進步性,并分析其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產生的深遠影響。科舉制的進步性在于打破了門第限制,為社會各階層提供了平等的晉升機會,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以考試成績?yōu)檫x拔標準,相對公平公正,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選拔人才的權力集中到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其深遠影響: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推動了教育的發(fā)展,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對后世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選官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2.工業(yè)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請討論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在動力、生產組織形式、對世界市場的影響等方面有哪些不同之處,并分析兩次工業(yè)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動力方面,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蒸汽機為主要動力,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以電力和內燃機為主要動力。生產組織形式上,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使工廠制度確立,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產生了壟斷組織。對世界市場影響,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推動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對中國影響: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西方列強侵略中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先進中國人開始學習西方技術;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列強加緊侵略,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民族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發(fā)展,中國人開始學習西方政治制度。3.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了不懈的探索。請討論從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些探索在領導力量、革命目標、革命結果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并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領導力量上,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階級領導,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革命目標上,太平天國運動旨在建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辛亥革命目標是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目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統(tǒng)治,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革命結果上,太平天國運動失敗,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為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創(chuàng)造了前提。4.20世紀以來,世界政治格局經歷了多次變動。請討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