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16李憑箜篌引
一、文言文閱讀
(2021.全國?高二課時練習(x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元和中,進士李賀善為歌篇。韓文公深所知重,于季般之間每加廷譽,由此聲華藉甚。時
元相國稹年老,以明經(jīng)擢第,亦攻篇什,常愿交結(jié)賀。一日,執(zhí)贄造門,賀覽刺不容,遽令仆
者謂日:“明經(jīng)擢第,何事來看李賀?“相國無復(fù)致情,慚憤而退、其后自左撿遺制篦堂杜目當(dāng)
果路及為禮部郎中國以賀袒禰諱進丕合應(yīng)進士舉。賀亦以輕薄為時輩所排,遂成樗尊。文公惜
其才,為著《諱辯錄》明之,然竟不成事。
選自康暢《劇談錄》卷下
材料二
李藩侍郎嘗綴李賀歌詩,為之集序。未成,知賀有表兄與賀苓舉之舊者,召之見,托以搜
訪所遺。其人敬謝,且請日:“某盡記其所為,亦見其多點竄者,請得所輯者視之當(dāng)為改正。
李公喜,并付之,彌年絕跡。李公怒,復(fù)召詰之。其人曰:“某與賀中夕■卜,自小同處,恨其傲
忽,常恐報之,所得兼舊有者一時投于涸中矣。“李公大怒,叱出之,嗟恨良久。故賀詩篇什
流傳者少。
選自張固《幽閑鼓吹》)
材料三
《劇談錄》:“元和中,進士李賀善歌詩,元相國稹年老,以明經(jīng)擢第,常愿交結(jié)。執(zhí)贄造
門,賀覽刺,遽令閽者謂日:‘明經(jīng)擢第,何事來看李賀?‘相國慚憤而退。''按:元擢第既非遲
墓、于賀亦稱前,在容執(zhí)贊造門,反遭輕???,J、說之不根如此。
一選自王士祺《古夫于亭雜錄》卷二
材料四
走馬引
李賀
我有辭鄉(xiāng)劍,玉鋒堪裁云。
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朝嫌劍花凈,暮嫌劍光冷。
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材料五
劍客
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1.對上述材料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其后自左拾遺制登科日當(dāng)要路/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進/不合進士舉
B.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dāng)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yīng)進士舉
C.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dāng)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yīng)進士舉
D.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dāng)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yīng)進士舉
2.對上述材料中加點詞句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縉紳”,原指將笏板插于衣帶,是舊時官宦的裝束,轉(zhuǎn)為官宦的代稱。
B.“麟軻”,原指道路起伏不平,這里比喻朋友之間產(chǎn)生誤會,發(fā)生矛盾。
C.“筆硯”,筆墨硯臺是學(xué)習(xí)時的必備文具,也可以指在一起學(xué)習(xí)的同學(xué)。
D.“中外”,古代稱父系血統(tǒng)的親戚為“內(nèi)”,父系血統(tǒng)之外的親戚為“外”
3.對上述材料所作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李賀發(fā)現(xiàn)元稹在來信中暗含譏諷,所以一氣之下拒絕與他會面。
B.韓愈欣賞李賀的才能,希望調(diào)解他和元稹的矛盾,但未能如愿。
C.李賀的表兄覺得李藩傲慢無禮,因而不愿為他整理搜集的資料。
D.李賀拒見元稹的傳聞雖不可信,但反映了唐代注重進士科的風(fēng)氣。
4.把上述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某盡記其所為,亦見其多點竄者,請得所輯者視之,當(dāng)為改正。
(2)元擢第既非遲暮,于賀亦稱前輩,語容執(zhí)贄造門,反遭輕???
5.下列對李賀《走馬引》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辭鄉(xiāng)遠游,仗劍獨行,充分展現(xiàn)了襄陽走馬客縱橫灑脫、快意恩仇的風(fēng)采。
B.“玉鋒堪裁云”形容劍刃明凈鋒利,可以剪裁浮云,想象奇特,氣勢雄壯。
C.“朝嫌”與“暮嫌”互文見意,感嘆寶劍雖鋒利,卻未能受到主人的重視。
D.同樣是借劍打情,李賀的《走馬引》和賈島《劍客》表達的情感并不相同。
6.前人認為這首詩的主旨是“言己能持劍向人,而不能自照,所以不免于見嫌,感己不遇故云
爾耳”請結(jié)合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詩人的性格和遭遇,對此做簡要分析。
【答案】1.C
2.B
3.D
4.(1)我完全記得他所寫的作品,也見到他有很多刪改的地方,請將搜輯到的東西給我看看,
我會為您改正。
(2)元稹科舉考試及第既不是在晚年,對于李賀而言也是長輩,怎么可能帶著禮物去拜訪,
反而遭到輕視鄙?。?/p>
5.C
6.從材料一、二中可見李賀才華出眾而自視極高,在待人接物時不免放誕倨傲,由此也遭到
旁人的嫉恨排擠,以致經(jīng)歷坎坷,仕途不順。在《走馬引》一詩中,李賀自擬為仗劍遠游的“襄
陽走馬客”,雖才能出眾,卻終不見用,抒寫了懷才不遇的痛苦。
【解析】
1.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句首發(fā)語詞、句末語氣詞,要確
定謂語。一般情況下,句首發(fā)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要停頓;分析謂
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jié)構(gòu)上
的對稱,省略、對偶、反復(fù)等修辭;尤其要關(guān)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則”
這些關(guān)鍵詞。
本題:
畫線句“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dāng)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yīng)進士”譯為:后來
他當(dāng)左拾遺制訂策略,漸漸做到了重要的職位,等到他當(dāng)了禮部郎中,就說李賀的祖父李禰的名
諱是“晉”,與進士的“進”諧音,因此他應(yīng)該避諱,不能當(dāng)進士。此句中,“制策”,制科考試,是宋
朝開始的一種特殊的考試制度,是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暗强啤?,科舉考中進士。所以在“登
科”后斷開,排除A項;“日當(dāng)要路”,漸漸做到了重要的職位的意思,意思表達完整,“路”后
斷開,排除D項;“及為禮部郎中”,“為”擔(dān)任,“禮部郎中”作其賓語,其后斷開,排除B項;
故正確斷句為: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dāng)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yīng)進士舉。
故選C。
2.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此類文化常識題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
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
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
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
本題:
B項,“帽軻,這里比喻朋友之間產(chǎn)生誤會,發(fā)生矛盾”錯誤,依據(jù)“賀亦以輕薄為時輩所排,
遂成帽軻”可知,他當(dāng)時因為輕薄也為他人排擠,于是不能登第,也就是“不得志”的意思,而不
是“喻朋友之間產(chǎn)生誤會,發(fā)生矛盾”。
故選B。
3.本題考查學(xué)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題型,要基本
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guān)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
正確。本類題型設(shè)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
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guān)句子,然后將原文內(nèi)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fā)現(xiàn)問題。
本題:
A項,“李賀發(fā)現(xiàn)元稹在來信中暗含譏諷,所以一氣之下拒絕與他會面”無中生有。原文只是說
“一日,執(zhí)贄造門,賀覽刺不容,遽令仆者謂日:‘明經(jīng)擢第,何事來看李賀?’”,并沒有“發(fā)現(xiàn)
元稹在來信中暗含譏諷,所以一氣之下拒絕與他會面”。
B項,“希望調(diào)解他和元稹的矛盾,但未能如愿”理解錯誤,原文是“文公惜其才,為著《諱辯
錄》明之,然竟不成事”,意思是“韓愈愛惜他的才華,為他寫了一篇文章《諱辨錄》來辯明,但
是最后也沒有成功”。
C項,“李賀的表兄覺得李藩傲慢無禮,因而不愿為他整理搜集的資料”理解錯誤,原文是“某
與賀中外,自小同處,恨其傲忽,??謭笾?,所得兼舊有者一時投于渭中矣”,意思是“我與李
賀從小一起長大,討厭他的傲慢,常常想報復(fù)他。你給的李賀歌詩和我原來有的,一起投在了
臟水中”,所以此處應(yīng)該是“李賀的表兄覺得李賀傲慢無禮”。
D項,正確。
故選D。
4.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
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
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平時訓(xùn)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
實。
本題:
(1)某盡記其所為,亦見其多點竄者,請得所輯者視之,當(dāng)為改正。譯為:我完全記得他所
寫的作品,也見到他有很多刪改的地方,請將搜輯到的東西給我看看,我會為您改正。注意得
分點:某,我;盡,完全;為,動詞,寫;所為,所字結(jié)構(gòu),所寫的作品;點竄,指修整字句,
潤飾;輯,編輯,輯錄;視之,拿給……看;為,介詞,替、給。
(2)元擢第既非遲暮,于賀亦稱前輩,語容執(zhí)贄造門,反遭輕薄?譯為:元稹科舉考試及第
既不是在晚年,對于李賀而言也是長輩,怎么可能帶著禮物去拜訪,反而遭到輕視鄙?。孔⒁?/p>
得分點:擢第,科舉考試及第;遲暮,晚年;于,介詞,對于;語容,怎么可能;贄,禮物;
造,拜訪;輕薄,輕視鄙薄。
5.本題考查學(xué)生綜合解讀詩歌的能力,涉及煉詞煉句,內(nèi)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
斷等多個層面。解答該種題型時,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么景、什么人、什
么事,抒發(fā)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結(jié)合選項涉及的具體詩句逐一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
C項,“卻未能受到主人的重視”錯誤,“朝嫌劍花凈,暮嫌劍光冷?!边@兩句述寫市井少年的躁
進,意謂:他早上嘆息寶劍未能沾上鮮血,晚上也嘆息寶劍白白地射出幽冷的清光。也就是
說,他急切地想殺人立威,嫌日子過得太慢、太無聊。兩句詩都表達同一個意思,以重復(fù)的筆
法鋪寫其百無聊賴??梢?,這劍并不是未能受到主人的重視。
故選C。
6.本題綜合考查對詩歌的鑒賞能力,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內(nèi)容、情感、主題的鑒賞。這類
題目解答時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jīng)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領(lǐng)悟思想
情感,思考表現(xiàn)手法。
本題:
從材料一、二中結(jié)合“時元相國稹年老,以明經(jīng)擢第,亦攻篇什,常愿交結(jié)賀。一日,執(zhí)贄造
門,賀覽刺不容,遽令仆者謂日:‘明經(jīng)擢第,何事來看李賀?’”“某與賀中外,自小同處,恨
其傲忽,??謭笾?,所得兼舊有者一時投于渭中矣”可見李賀雖才華出眾而自視極高,在待人
接物時不免放誕倨傲,由此也遭到旁人的嫉恨排擠,以致經(jīng)歷坎坷,仕途不順。
而在《走馬引》一詩中,首聯(lián)“我有辭鄉(xiāng)劍,玉鋒堪截云?!边@兩句是市井少年的自夸之辭,意
謂:我擁有離鄉(xiāng)行俠用的寶劍,它的鋒利世上罕見。夸說武器的鋒利,實是吹噓技藝的高超,
自詡利刃天下無雙,猶言自負絕藝天下難敵。頷聯(lián)“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边@兩句述寫市
井少年的驕狂之態(tài),意謂:終日在市井走馬橫行的浮浪子弟,夸說起自己的武功來總是滿面得
意。頸聯(lián)“朝嫌劍花凈,暮嫌劍光冷?!边@兩句述寫市井少年的躁進,意謂:他早上嘆息寶劍
未能沾上鮮血,晚上也嘆息寶劍白白地射出幽冷的清光。也就是說,他急切地想殺人立威,嫌
日子過得太慢、太無聊。尾聯(lián)“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边@兩句是對自詡豪俠者的揶揄,意
謂:你別動不動就想殺別人,怎么就不想想該怎樣防護自己呢?言外之意是說,自稱能仗劍殺
人的俠客,未必真有過人的本領(lǐng),恐怕多半是言過其實的市井少年,連照看自身都未必能做到。
可見,李賀自擬為仗劍遠游的“襄陽走馬客”,雖才能出眾,卻終不見用,抒寫了懷才不遇的痛
苦。
【點睛】
準(zhǔn)確翻譯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語境中理解句子。無論何種句子,都不能脫離語境去理解,
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感情傾向。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②要注意詞類
活用、通假字這些文言現(xiàn)象,對這些文言現(xiàn)象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是翻譯好文言文語句的前提。
③對句子中難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籠統(tǒng)翻譯的辦法去逃避,而應(yīng)該前后推導(dǎo),認真理解。
④要善于調(diào)動已學(xué)知識進行比較,辨析異同。特別是對一詞多義、古代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
于我們把握文言詞語在句子中的具體用法和含義。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元和年間,進士李賀擅長作詩。韓愈深為器重,常在官僚措紳之間加以贅譽,李賀因此聲名
遠揚。當(dāng)時相國元稹年紀(jì)已老,是以明經(jīng)科及第的,也常在寫詩上下功夫,一直希望能結(jié)交李
賀。有一天他帶著禮物上門拜訪,李賀不接納他的名帖,叫仆人對元稹說:“你是明經(jīng)科及第,來
看我干什么?”元稹沒再說什么,羞憤地離開。后來他當(dāng)左拾遺制訂策略,漸漸做到了重要的職位,
等到他當(dāng)了禮部郎中,就說李賀的祖父李禰的名諱是“晉”,與進士的“進”諧音,因此他應(yīng)該避諱,
不能當(dāng)進士。李賀當(dāng)時因為輕薄也為他人排擠,于是不能登第,韓愈愛惜他的才華,為他寫了一篇
文章《諱辨錄》來辯明,但是最后也沒有成功。
材料二:
李藩侍郎經(jīng)常品讀李賀歌詩,為李賀歌詩作集。序文沒有寫成,知道李賀有一個表兄且是
賀的文學(xué)朋友,召見他,拜托他搜訪李賀所遺失的歌詩。那個人接受了。并且請求,“我都記
得他寫的歌詩,也見過他很多草稿。請你把所要整理的讓我察看一下,應(yīng)當(dāng)為他改正。”李藩
很高興,并且把所要整理的李賀歌詩交給了他,經(jīng)過一年,季賀歌詩全沒了。李公怒,又召見
他并責(zé)備他。他說:“我與李賀從小一起長大,討厭他的傲慢,常常想報復(fù)他。你給的李賀歌
詩和我原來有的,一起投在了臟水中。“李公大怒,喝斥他出去,悔恨了很長時間。因此李賀
歌詩流傳下來的很少。
材料三:
《劇談錄》:“元和年間,進士李賀擅長作詩。韓愈深為器重,常在官僚措紳之間加以贊譽,
李賀因此聲名遠揚。當(dāng)時相國元稹年紀(jì)已老,是以明經(jīng)科及第的,也常在寫詩上下功夫,一直
希望能結(jié)交李賀。有一天他帶著禮物上門拜訪,李賀不接納他的名帖,叫仆人對元稹說:'你是明
經(jīng)科及第,來看我干什么?'元稹沒再說什么,羞憤地離開?!辟|(zhì)疑:元稹科舉考試及第既不是在晚
年,對于李賀而言也是長輩,怎么可能帶著禮物去拜訪,反而遭到輕視鄙???小說沒有根據(jù)像
這樣。
二、古代詩歌閱讀
(2022.江蘇徐州.高二期中)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娟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吳絲蜀桐張高秋”,開門見山,“吳絲蜀桐”突出箜篌構(gòu)造精良、工藝精湛,借以襯托演奏
者技藝的高超,寫物即寫人。
B.“李憑中國彈箜篌”,點出演奏者名姓和演奏地點,在寫琴、寫聲之后寫人,安排精巧,有
先聲奪人的藝術(shù)效果。
C.“老魚跳波瘦蛟舞”,“老”和“瘦”兩個看似干枯的字眼突出了行動艱難的魚蛟形象,也襯托
出了音樂的艱澀。
D.“露腳斜飛濕寒兔”,玉兔任憑露水把自己浸濕也不肯離去,形象優(yōu)美。此處沒有對李憑技
藝作直接評判,卻飽含情思。
8.詩歌五、六句描寫音樂有不同之處,請簡要分析。
【答案】7.C
8.①“昆山”句是以聲寫聲(聽覺),表現(xiàn)樂聲的起伏多變?!坝袼椤睂懕娤引R步鳴,嘈嘈雜雜;
“鳳凰叫”表現(xiàn)一弦獨響,聲音高亢。②“芙蓉”句以形寫聲(視覺),表現(xiàn)樂聲的優(yōu)美動聽。“芙
蓉泣露”寫樂聲悲抑,“香蘭笑”寫樂聲歡快,形神兼?zhèn)洹?/p>
【解析】
7.
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C.“突出了行動艱難的魚蛟形象,也襯托出了音樂的艱澀”錯。詩人用“老”和“瘦”兩個看似干
枯的字眼修飾魚蚊,突出本已羸弱乏力,行動艱難的魚蛟,竟伴著音樂的旋律騰躍起舞,寫出
了音樂聲由高昂轉(zhuǎn)為低沉的神奇魅力。
故選C。
8.
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1)“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的句意: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
凰鳴叫;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
(2)“昆山”,即昆侖山。“玉碎”,訴諸聽覺,形容眾弦齊步鳴,樂音清脆,仿佛玉碎山崩,
令人不遑分辨;時而又一弦獨響,宛如鳳凰鳴叫,聲振林木,響遏行云;“鳳凰叫”,形容表現(xiàn)
一弦獨響,聲音高亢;“昆山玉碎鳳凰叫",以聲寫聲,表現(xiàn)樂聲的起伏多變。
(3)“芙蓉泣露”,訴諸視覺,摹寫琴聲的悲抑;“香蘭笑”,形容琴聲的歡快,不僅可以耳聞,
而且可以目睹;“芙蓉泣露香蘭笑”句,以形寫聲,表現(xiàn)樂聲的優(yōu)美動聽。
詩人用“芙蓉泣露”悲抑,而以“香蘭笑”。這種表現(xiàn)方法,真有形神兼?zhèn)渲睢?/p>
(2022.湖南師大附中高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娟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詩的首句開門見山,以“吳絲”“蜀桐”突出箜篌構(gòu)造精良、工藝精湛,借此襯托演奏者技藝
的高超嫻熟。
B.前四句先寫琴、聲,再寫人,時間和地點一前一后穿插其中。這樣突出了樂聲,有先聲奪
人的藝術(shù)效果。
C.“夢入”兩句,用“老”和“瘦”突出羸弱乏力的魚龍竟伴著音樂騰躍起舞,形象地寫出了音樂
的神奇魅力。
D.詩人通過對樂聲及其效果的摹繪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達了對李憑技藝的贊賞,也
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10.清人方扶南把這首詩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推為“摹寫聲音之至文”,
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本詩是如何摹寫琴聲及其效果的。
【答案】9.D
10.①運用比喻、通感(以聲摹聲、以形喻聲)、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來正面摹寫琴聲的特點。比
如“芙蓉泣露香蘭笑”描寫樂聲從悲戚轉(zhuǎn)為歡快。如“芙蓉泣露”“香蘭笑”。②通過夸張地描摹音
樂效果來側(cè)面烘托音樂本身。比如“空山”“江娥”兩句。③運用浪漫主義(想象)的方法,通過
瑰麗的神話世界來表現(xiàn)音樂的世界。詩歌后六句,寫到女娟補天、神山神嫗、老魚瘦蛟、吳剛
月兔都為李憑的彈奏沉迷不已。想象大膽,意象瑰麗神奇,令人浮想聯(lián)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解析】
【分析】
9.
本題考查學(xué)生綜合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D.“詩人通過對樂聲及其效果的摹繪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錯,詩歌是通過對琴聲及其效果的
描摹和聯(lián)想,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對樂曲的感受和評價。
故選D。
10.
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①運用比喻、通感(以聲摹聲、以形喻聲)、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來正面摹寫琴聲的特點?!败饺仄?/p>
露”以哭泣的聲音摹寫樂聲的凄慘,又以露水在殘荷上滾動、滑落的視覺感受比喻樂聲的悲切。
“香蘭笑”既描摹出樂音聽覺上的流麗爽朗,它還能給人以“笑倚如花”的視覺感受。
②通過夸張地描摹音樂效果來側(cè)面烘托音樂本身。比如“空山”“江娥”兩句,寫出樂聲使浮云凝
滯,仿佛在俯首諦聽,使善于鼓瑟的湘娥與素女,也被打動得潸然淚下。極力夸張音樂的魅力,
側(cè)面烘托了音樂的動聽和凄美。
③運用浪漫主義(想象)的方法,通過瑰麗的神話世界來表現(xiàn)音樂的世界。“女娟煉石補天處,
石破天驚逗秋雨”,樂聲傳到天上,正在補天的女娟聽得入了迷,竟然忘記了自己的職守,結(jié)
果石破天驚,秋雨傾瀉。這種想象是何等大膽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皦羧肷裆浇?/p>
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詩人又從天庭描寫到神山。那美妙絕倫的樂聲傳入神山,教令神嫗也
為之感動不已;樂聲感物至深,致使“老魚跳波瘦蛟舞”?!皡琴|(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成天伐桂、勞累不堪的吳剛倚著桂樹,久久地立在那兒,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憑深
夜的露水不停在灑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濕,也不肯離去。詩歌后六句,寫到女娟補天、神山神
嫗、老魚瘦蛟、吳剛月兔都為李憑的彈奏沉迷不已。想象大膽,意象瑰麗神奇,令人浮想聯(lián)翩,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2021.浙江省桐廬中學(xué)模擬預(yù)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季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娟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11.對這首詩理解和敘述有誤的一項是()
A.本詩想象豐富,色彩瑰麗,藝術(shù)感染力很強。清人方扶南把它與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韓
愈的《聽穎師彈琴》相提并論,推許為“摹寫聲音至文”。
B.詩歌前四句,詩人故意突破按照順序交代人物、時間、地點的一般寫法,另作精心安排,
先寫琴,寫聲,然后寫人,時間和地點一前一后,穿插其中。這樣,突出了樂聲,有著先聲奪
人的藝術(shù)力量。
C.詩中“夢入”兩句,用“老”和“瘦”兩個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飾魚、蛟,突出本已羸弱乏力,行
動艱難的魚、蛟,竟伴著音樂的旋律騰躍起舞,寫出了音樂的神奇魅力。
D.本詩不但成功地描寫了李憑彈的箜篌聲之神奇美妙,而且直抒胸臆,贊美了他的高超技藝
并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12.這是一首描摹音樂的詩歌,詩人是如何將抽象無形的音樂寫得形象生動、具體可感?請結(jié)
合詩句進行賞析。
【答案】ILD
12.(1)主要運用側(cè)面烘托的手法,通過描繪音樂效果來襯托音樂本身。李憑彈箜篌的樂聲連
沒有感覺的靜物、無知的動物都為之感動,連高踞仙界的神仙們也被樂聲緊扣心弦。
(2)運用化無形為有形的通感的手法和夸張的手法。如“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運用通感,“女蝸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運用夸張,把音樂寫得形象生動、具體可感。
(3)正面細致刻畫音樂。如昆山玉碎有時激越得像昆侖美玉碎裂的聲音,鳳凰叫有時又柔和
得像鳳凰對舞唱和的聲音,化無形為有形。
【解析】
11.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賞析詩歌的能力。
D.“而且直抒胸臆”錯誤。這首詩借對樂聲及其效果的描繪間接地表達了對李憑彈琴高超技藝的
驚嘆。
故選D。
12.
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作答本題首先要明確表現(xiàn)箜篌演奏的詩句。根據(jù)理解詩歌內(nèi)容,本詩沒有對李憑的技藝進行直
接的評判,只是運用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對樂聲及其效果進行描寫。詩人李賀如同一位神奇的魔
術(shù)師,他驅(qū)使著大自然的靜物、動物,調(diào)動了神話傳說中眾多的神人的形象,來寫出樂聲強烈
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表現(xiàn)了李憑彈奏箜篌的高超藝術(shù)。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
中的老魚、瘦蛟,神話傳說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嫗,吳剛、玉兔等等。李憑彈箜篌的樂
聲連沒有感覺的靜物、無知的動物都為之感動,連高踞仙界的神仙們也被樂聲緊扣心弦。
運用化無形為有形的通感的手法和夸張的手法。“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昆山”
句是以聲寫聲,著重表現(xiàn)樂聲的起伏多變;“芙蓉”句則是以形寫聲,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
刻意渲染樂聲的優(yōu)美動聽?!芭隉捠a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樂聲傳到天上,正在補天的
女娟聽得入了迷,竟然忘記了自己的職守,結(jié)果石破天驚,秋雨傾瀉。運用大膽想象和夸張的
手法,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正面細致刻畫音樂。昆山玉碎有時激越得像昆侖美玉碎裂的聲音,鳳凰叫有時又柔和得像鳳凰
對舞唱和的聲音,芙蓉泣露有時凄傷哀怨,像是帶露荷花在哭泣,香蘭笑有時又明快歡樂,像
是盛開的蘭花在微笑。詩人用“芙蓉泣露”摹寫琴聲的悲抑,而以“香蘭笑”顯示琴聲的歡快,
化無形為有形,不僅可以耳聞,而且可以目睹。這種表現(xiàn)方法,真有形神兼?zhèn)渲睢?/p>
(2021.全國?高二課時練習(x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長歌續(xù)短歌①
李賀
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發(fā)。
秦王②不可見,旦夕成內(nèi)熱。
渴飲壺中酒,饑拔隴頭粟。
凄涼四月闌,千里一時綠。
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尋,照出高峰外。
不得與之游,歌成鬢先改。
【注】①本詩寫于李賀考進士受到排擠打壓之后。②秦王:指唐憲宗。李賀在世時,憲宗有一
定作為。李賀對這樣的君主是寄予希望的。
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兩句化用樂府詩題,用語新穎奇特,體現(xiàn)李賀詩歌長于煉字的特點。
B.五、六句寫內(nèi)熱之因,百姓忍饑挨餓,自己不能面陳“秦王”,只能借酒澆愁。
C.七、八句寫夏日之景,草木蔥蘢,自己卻倍感凄涼,樂景寫哀情,意味深長。
D.本詩感情深沉,一唱三嘆,反復(fù)渲染,抒發(fā)了政治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悲憤之情。
14.前人評李賀詩“感怨刺思,寄托遙深,頗得《離騷》的神髓”,請結(jié)合“夜峰何離離,明月
落石底”二句談?wù)勀愕睦斫狻?/p>
【答案】13.B
14.這二句運用比喻的手法,表面上寫景,實際寫人事?!懊髟隆敝柑茟椬?,“夜峰”指他身邊的
大臣。夜幕中峰巒起伏重疊,將明朗的月亮遮住,月光只是照向深深的谷底,喻指憲宗為一些
大臣所包圍,雖有明光,卻不能下達。詩句抨擊朝廷弊病,抒發(fā)郁憤之情,沒有運用直接描寫,
而是將其融化在生動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蘊藉,頗得《離騷》的神髓。
【解析】
【分析】
13.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賞析詩歌語言、手法的能力。
B.“五、六句寫……百姓忍饑挨餓”錯誤,五、六句具體描繪自己苦悶的心情和清貧的生活,
不是對百姓生活的描寫?!梆嚢坞]頭粟”指自己為求見君王不惜忍饑挨餓,靠從地里拔粟充饑。
故選B。
14.
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詩歌煉句、表達技巧,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先理解“感怨刺思,寄托遙深,頗得《離騷》的神髓”這一評價。這段話是說李賀的詩歌情感
表達含蓄。
然后理解“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的意思,分析其中的手法和蘊含的情感。
“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意思是夜幕中峰巒起伏重疊,明亮的月光卻只向谷底照射。這兩句
表面上寫景物,實際上是寫人事?!耙狗搴坞x離,明月落石底”。夜間的峰巒一個挨一個地排列
著,黝黑而高,竟把那明朗的月亮遮得無影無蹤,讓詩人感到納悶?!耙狗濉?、“明月”等句喻意
微婉,“明月”借喻唐憲宗,“夜峰”指代他身邊的卿相們,意思是憲宗為一些大臣所包圍,閉目
塞聰,就像月亮為峰巒所阻隔,雖有明光,卻不能下達。這些表明詩人深知當(dāng)時朝廷的弊病,
他想向憲宗陳述國事,以匡時救弊,然而“山”高“月”遠,投告無門,只有暗自憂傷而已。這兩
句詩歌沒有直接表達情感,而是借助比喻來抒發(fā)內(nèi)心的郁憤,抨擊朝廷的弊病,確實是“感怨
刺思,寄托遙深,頗得《離騷》的神髓”
(2021.全國?高二課時練習(xí))
聽穎師彈琴
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匯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娟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15.對這兩首詩的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聽穎師彈琴》起調(diào)輕柔細碎,音調(diào)纏綿婉轉(zhuǎn),用一對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做比,讓人聯(lián)想
到他們在切切私語、談笑、傾訴。
B.“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寫聲音舒緩、悠揚,好像那白云悠然于碧空,也像
那柳絮隨風(fēng)癲狂、飄蕩,使人也為之神游四方。
C.在描繪李憑箜篌彈奏的樂聲時,詩人馳騁自己大膽的幻想和豐富的聯(lián)想,形成神奇變幻、
令人應(yīng)接不暇的藝術(shù)境界。
D.李詩脈絡(luò)沒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隨著詩人想象的流動,想象所至,筆之所至,故而使人難
以把握詩中描寫的音樂美。
16.試比較《琵琶行并序》《聽穎師彈琴》兩首詩與《李憑箜篌引》在音樂描寫上的異同。
【答案】15.D
16.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主要通過比喻等手法,力圖描繪出音樂
的形象。李賀在詩中雖然也用了“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兩句來描寫李憑彈箜篌的
音樂形象,但李賀不是主要使用描寫的手法去精雕細刻音樂的形象,而是著重寫“感”,寫音樂
給人的強烈的、驚心動魄的感受。
【解析】
15.
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D項,“故而使人難以把握詩中描寫的音樂美”說法錯誤。詩人想象著優(yōu)美悅耳的弦歌聲一經(jīng)傳
出,空曠山野上的浮云便頹然為之凝滯,仿佛在俯首諦聽;善于鼓瑟的湘娥與素女,也被這樂
聲觸動了愁懷,潸然淚下。詩人憑借想象的翅膀,飛向天庭,飛上神山,又從天庭描寫到神山,
致使“老魚跳波瘦蛟舞”??梢娫娙说乃季S活動時而地下,時而天上;時而動物,時而植物;時
而神人,時而天帝,在脈絡(luò)上,沒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隨著詩人想象的流動,想象所至,筆之
所至,這樣的寫法,既在內(nèi)容上使詩的意境內(nèi)涵豐富、變幻多樣,又在形式上使詩的意境具有
流動搖曳之美,并不是“使人難以把握詩中描寫的音樂美”。
故選D。
16.
本題考查比較鑒賞詩歌的能力。
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看,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主要通過比喻等手法,
力圖描繪出音樂的形象?!杜眯胁⑿颉酚酶鞣N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其形象性。用“如急雨”使大
弦的琴聲形象化,用“如私語”使小弦的琴聲形象化;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比,視覺形象與
聽覺形象就同時顯露出來?!伴g關(guān)”之聲,輕快流利,將這種聲音比作“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
優(yōu)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yōu)美?!坝难省敝?,悲抑哽塞,將這種聲音比作好象“泉流冰下”,視覺
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坝某畎岛蕖痹凇奥暆u歇”的過程中積聚了無窮的力量,無法
壓抑,終于如“銀瓶乍破”,水漿奔迸,如“鐵騎突出”,刀槍轟鳴,把“凝絕”的暗流推向高潮。
《聽穎師彈琴》中,把裊裊的琴聲比作小兒女在耳鬢廝磨之際,竊竊私語,互訴衷腸,中間夾
雜些嗔怪之聲。將昂揚激越的琴聲比作勇猛的將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氣勢非凡。將由剛轉(zhuǎn)柔
的琴聲比作經(jīng)過一場浴血奮戰(zhàn),敵氛盡掃。將高亢突起的琴聲比作一只鳳凰在百鳥齊鳴之中,
翩然高舉,引吭長鳴。
李賀在《李憑箜篌引》中,雖然也用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碳酸飲料考試題及答案
- 無人監(jiān)督面試題及答案
- 電工實操試題及答案
- 報紙記者面試題及答案
- 技師色彩考試題及答案
- 勞動方面面試題及答案
- 武術(shù)劍法面試題及答案
- 信息類文本閱讀(練習(xí))(原卷版)
- 南通海門中學(xué)2025屆高三上學(xué)期第一次調(diào)研考試語文試題答案
- 《雨巷》優(yōu)教導(dǎo)學(xué)案
- 民盟入盟申請書(通用6篇)
- 第二十四章 相似三角形50題(5類壓軸題專練)(解析版)
- 《蘇州科技大學(xué)》課件
- 商務(wù)標(biāo)投標(biāo)文件
- 氯乙烯變壓吸附操作規(guī)程
- 出入境檢驗檢疫申請和進出口報關(guān)單
- 混凝土局部受壓驗算計算書
- 大學(xué)英語六級詞匯表(全)含音標(biāo)
- 電氣設(shè)備狀態(tài)檢修技術(shù)與現(xiàn)狀
- 軋鋼廠安全檢查表
- YC/T 199-2006卷煙企業(yè)清潔生產(chǎn)評價準(zhǔn)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