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6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通用)
真題演練
分析吩
課標解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會賞析詩詞語言,
從遣詞等方面揣摩作者煉字達意的技巧。在中考中,通過考查學生對古詩詞“煉字”的賞析,
檢驗其對詩歌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審美體驗和感悟能力,以及深度理解與精準分析能力,
要求學生能把握字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和表達效果,體會詩人的創(chuàng)作匠心和情感寄托。
考查重點
1.字詞的含義及語境義:不僅要理解字詞的基本義,更要準確把握其在具體詩句語境中的
特殊含義。如“黑云壓城城欲摧”中的“壓”字,不僅有“壓迫”的意思,還生動地營
造出敵軍兵臨城下的壓抑氛圍和緊張局勢。
2.修辭手法與表現手法:考查字詞是否運用了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或化靜為動、
虛實結合等表現手法。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運用了使動用法,將春風的作
用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化無形為有形,同時也蘊含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欣喜之情。
3.對意境的營造作用:看字詞如何通過自身的表意和修飾,為詩歌構建出獨特的意境。如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直”和“圓”,兩個字將塞外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
盡頭落日渾圓的奇特壯麗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營造出一種雄渾、壯闊又略帶孤寂的意境。
4.對情感的表達效果:分析字詞怎樣精準地傳達出詩人的情感、心境或思想。如“感時
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的“濺”和“驚”,將詩人因感時傷懷、恨別而產生的特殊心理
和情感,通過花和鳥的狀態(tài)表現出來,深刻地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悲痛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主要題型
1.直接賞析題:
提問方式:“某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請賞析某句中'X,字的表達效果。”
例:賞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見”字的妙處。
2.比較賞析題:
提問方式:“某字能否換成‘X,字?為什么?”“原詩用'X,,另一版本用'Y,,哪
個更好?”
例:“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能否換成“到”?請說明理由。
3.作用分析題:
提問方式:“某字在詩中起到什么作用?”“從煉字角度分析某句的表達作用?!?/p>
例:分析“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中“空”字的表達作用。
4.課內外遷移題:
提問方式:給出課外詩詞,要求用課內煉字方法賞析;或對比課內外詩句的煉字技巧。
例:結合《望岳》中“造化鐘神秀”的“鐘”字賞析方法,分析課外詩“綠樹村邊
合”中“合”字的妙處。
命題趨勢
1.考查形式更靈活:主觀題比重增加,綜合題型涌現,常將“煉字”與詩歌的意象、意
境、情感、表現手法等結合起來考查,全面考查學生對詩歌的整體把握和綜合素養(yǎng)。
2.考查內容有拓展:更加重視課外詩詞,課內外對比鑒賞的題目增多,要求學生具備較強
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比較思維,能運用煉字的方法技巧賞析不同類型、風格的作品。
3.能力要求在提升:強調深度理解與精準分析,注重考查學生對詩歌語言美、意境美、情
感美的審美體驗和感悟能力,要求學生能準確把握字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表達效果,體會
詩人的創(chuàng)作匠心和情感寄托。同時,還可能會考查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如根據詩詞內容進
行場景還原等。
備考策略
備考中考古詩詞“煉字”題,可從知識積累、方法掌握、能力訓練三方面入手。
知識積累上,歸納高頻煉字類型。重點關注動詞,如“山隨平野盡”中“隨”字化靜
為動;形容詞,像“大漠孤煙直"中“直”字勾勒雄渾意境;還有虛詞及活用字詞,如“但
使龍城飛將在“中“但”字強化語氣。同時,總結字詞在營造意境、刻畫形象、傳遞情感
等方面的常見作用。
方法掌握方面,針對不同題型總結答題技巧。直接賞析題按“解詞意一明手法一描
畫面一析效果”步驟作答;比較賞析題先表明態(tài)度,再對比原字與替換字的優(yōu)劣。答題時
避免孤立分析,要結合全詩背景、詩人情感與整體意境綜合考量。
能力訓練上,以課內經典詩句為范例總結規(guī)律,強化課內外知識遷移能力;通過分類刷真
題,熟悉命題規(guī)律與考查重點;建立煉字筆記和錯題本,積累妙字妙句,記錄典型錯誤,定期
復盤,提升答題準確率與詩歌鑒賞能力。
c考點精講吩
考點1:從表達效果入手
詩詞賞析中的詞語表達效果,指詩人通過精準選詞,使詞語在語境中產生的藝術感染力。包括詞語的
形象性(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中“鬧”活化春意)、情感張力(如“感時花濺淚”中“濺”強
化哀愁)、節(jié)奏韻律(如疊詞、平仄搭配),以及對意境營造、主旨凸顯的作用,是解讀詩詞語言魅力的
關鍵。
【例題剖析】
(2025?福建?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黃子陂荷花[唐]唐彥謙
十頃狂風撼曲塵①,緣堤照水露紅新。
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②人。
[注]①曲塵:借指柳樹、柳條。②惱:撩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聯系已學課文學習新詩詞,開展以下三項活動,請你參與。
活動一:朗讀
(^1.詩歌朗讀,重讀某些字詞可以更好地傳情達意。比如楊詩第三句"無窮"一詞重讀,可以強化開闊
感和縱深感,令人心生喜愛。朗讀唐詩第四句,你認為哪個字詞應重讀?請說明理由。
活動二:比較
2.兩首詩均描寫荷花,但側重點不同,請分別用兩個字加以概括。
活動三:描寫
3."露紅新”是夏日風荷圖的點睛之筆,請展開想象,寫一段文字加以描述。
【答案】1.示例:重讀"更",強調荷香最是撩人,令人沉醉。2.示例:唐詩側重寫“荷香”,楊詩側重
寫"荷色"。3.示例:狂風中,大片大片的荷葉時起時伏,含苞待放的荷花箭時隱時現,千畝陂塘,新
艷流香。
【導語】這兩首荷花詩各具風韻:唐詩以“愁絕"反襯蓮香撩人,通過"撼""露"等動詞展現動態(tài)美,暗含詩人
微妙心緒;宋詩用"無窮碧""別樣紅"的強烈視覺對比,勾勒出西湖荷花的壯闊意境。兩詩一動一靜,一婉約
一豪放,共同構成中國古典詩歌的荷花意象譜系。
1.本題考查朗讀設計和詞句的賞析。
唐詩第四句為"恰是蓮香更惱人",句意為:蓮花的香氣雖然美妙,但卻讓人感到煩惱和憂愁。
從內容情感看,"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人",先言世間其他花氣"愁絕",而蓮香"更"添撩撥。重讀
"更",能突出蓮香在一眾花氣里的獨特,強調其撩人程度之深,比其他花更勝一籌,凸顯詩人對蓮香沉醉、
格外鐘情的情感;
從詩歌節(jié)奏講,"更"字重讀,可形成節(jié)奏上的頓挫,把蓮香的"惱人"韻味,也就是深深吸引詩人、令其沉醉
的感覺,通過聲音放大傳遞,讓聽眾更易感知詩人對蓮香的偏愛。
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對比閱讀。
《黃子陂荷花》:詩中"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人"的意思是:在這個世界上,各種花卉的香氣都帶
有一種愁緒,而蓮花的香氣更是讓人心生煩惱??梢?,此詩著重寫荷花香氣"惱人"(撩撥人),突出其獨特
韻味,圍繞"香"與韻味展開;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思是: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
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
嬌紅。可知,此詩聚焦蓮葉的"碧"、荷花的"紅",從形態(tài)(接天無窮)與色彩角度,展現西湖六月荷花盛景;
由此可知,唐詩側重寫"荷香”,楊詩側重寫“荷色"。
3.本題考查畫面描繪。
“緣堤照水露紅新”的意思是:荷花沿著河堤生長,在水中映照出紅色的新花。此句描繪出了帶著露水的紅色
荷花時隱時現,分外清新俏麗的樣子。"露"點明荷花沾著露珠的狀態(tài),"紅"突出荷花的色彩,“新”則
強調荷花的清新嬌嫩。在描述時,需要緊扣"露""紅""新"三個特點,融入周圍環(huán)境,通過細膩的描
寫展現夏日風荷的獨特美感。
示例:微風拂過黃子陂十頃水面,泛起層層曲塵般的漣漪。朵朵荷花沿著堤岸舒展身姿,晶瑩剔透的露珠
在圓潤的荷葉上滾動。剛剛綻放的荷花,宛如二八少女初施粉黛,紅得鮮嫩欲滴。那抹嬌艷的紅,倒映在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與翠綠的荷葉相互映襯,又隨著水波輕輕晃動,仿佛一幅靈動鮮活的水彩畫,盡顯夏
日風荷的清新與柔美。
考點2:從氛圍烘托入手
詩詞賞析中的詞語氛圍烘托,指詩人借詞語的色彩、質感、動態(tài)等特征,在句中構建特定情感場域。
如“枯藤老樹昏鴉”用“枯”“老”“昏”等詞疊加蕭瑟意象,營造孤寂氛圍;“大漠孤煙直”以“大
漠”“孤煙”的闊大與孤直,烘托蒼涼雄渾之感,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詩詞情感基調。
【例題剖析】
(2025?山東?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遣意二首(其二)
[唐]杜甫
檐影微微落,津流脈脈斜。
野船明細火,宿雁聚圓沙。
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
鄰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賒。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亞頌的一項是()
A.這首詩取材于日常生活,從村舍檐影寫起,以村舍周邊景色和村居閑事來遣懷自娛。
B.首聯下句描寫渡口邊的流水連綿曲折遠去,動靜結合,凸顯了詩人孤獨沉悶的心情。
C.頸聯用視覺形象和嗅覺感受,描繪了一彎新月被云遮掩、縷縷花香暗傳的幽美景色。
D.尾聯不僅敘寫了賒買鄰家美酒來遣懷,而且用"夜"字與前三聯的景物描寫相關聯。
頷聯中的"圓"字,有的版本作"寒"字。請你從"圓""寒"中任選一個,結合本詩內容,簡要分析其妙
處。
【答案】1.B2.例如:選"圓"字。"圓"字繪出沙洲圓形輪廓,與聚宿的雁群相映成趣,畫面靜謐和諧。
其與"明火”形成動靜對比,亦暗含"團聚"之意,呼應尾聯村居溫情,凸顯鄉(xiāng)野閑適。
示例:選"寒"字。"寒"字點出秋夜沙洲清冷,借雁群因寒相聚,暗襯環(huán)境寂寥。與“明火"冷暖反襯,既現季
節(jié)特征,又隱寓詩人漂泊孤寂,為尾聯賒酒遣懷蓄勢。
【導語】此詩以細膩筆觸勾勒江村暮色,檐影、津流、野火、宿雁等意象,暗含隱逸之趣。"云掩初弦月"
一聯虛實相生,嗅覺與視覺通感,烘托出靜謐中的生機。尾聯"稚子賒酒"平添生活意趣,全詩以景遣懷,在
蕭散中見溫潤。
1.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
B.首聯下句"津流脈脈斜”的意思是:村外渡口那里一片寂靜,水流脈脈含情,從村邊斜斜地流過。這里寫了
寂靜的渡口以及從村邊斜斜流過的水,動靜結合,首聯通過"檐影落""津流斜”勾勒村居暮色景象,營造了寧
靜、柔和的村居暮色氛圍,從全詩來看,詩人通過描繪檐影、津流、船火、宿雁、云月、花香等清幽景色,
以及尾聯“鄰人賒酒”的生活瑣事,整體表達的是村居生活的閑適與自得,并無孤寂沉悶之感。選項”凸顯了
詩人孤獨沉悶的心情"表述不正確;
故選Bo
2.本題考查賞析重點字詞。作答時先解釋所選字的字面含義,再結合詩句明確其在詩中的具體指向(如"圓"
指沙洲形狀,"寒"指沙洲觸感),接著可分析所選的字對畫面、感官的塑造作用,是否形成對比、動靜結合
等藝術手法,還可以探究所選的字與詩人心境的關系,或對烘托全詩的氛圍所起到的作用等。
例如,選"圓"字。"圓"本義為圓形,詩中形容沙洲輪廓,與"宿雁聚"形成"雁群棲于圓沙”的具象畫面,突出
形態(tài)的規(guī)整和諧。與前句"野船明細火"形成對比:"明火”是動態(tài)光點,"圓沙”是靜態(tài)面狀,動靜互補,豐富
視覺層次。"圓"暗含"圓滿""團聚"之意,雁群聚于圓沙,隱喻生活的安穩(wěn)感,契合全詩遣懷自娛的閑適基調。
圓沙的“團聚"意象與尾聯"鄰人美酒""稚子賒酒"的人間溫情呼應,強化“村居生活和睦”的主題,傳遞出村居
生活的閑適與自得,與全詩寧靜柔和的氛圍渾然一體。
又如:"寒"本義為清冷,詩中賦予沙洲觸覺感受,暗示秋夜的蕭瑟,與"宿雁"棲息形成因果(雁因寒而聚)。
與“野船明細火"形成冷暖對比:火光的"暖"反襯沙洲的"寒",以局部暖意凸顯整體環(huán)境的清寂,增強畫面張
力。"寒"字暗喻詩人漂泊的孤寂感(如晚年流離的蒼涼),為尾聯"賒酒遣懷"埋下情感伏筆,隱含借酒消愁
的沉郁。"寒沙"的清冷意境與首聯"檐影落""津流斜"的暮色氛圍相承接,共同鋪陳出孤寂的底色,與尾聯的
生活場景形成“景冷情暖"的反差。
考點3:從表現手法入手
詩詞賞析中的詞語表現手法,指詩人運用詞語時采用的藝術技巧,通過修辭(如“白發(fā)三千丈”用
夸張)、煉字(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煉“綠")、意象組合(如“月落烏啼霜滿天”堆疊意象)等
方式,讓詞語在表情達意時更具感染力,是分析詞語如何增強詩詞表現力的核心角度。
【例題剖析】
(2025?四川達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詩詞,完成小題。
蝶戀花?送春
[南宋]朱淑真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青春①,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②作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注釋】①青春:指春季。②便:即使。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錯卷的一項()
A.隨風飄舞的柳絮引起詞人的想象,柳絮似乎要尾隨春天歸去,探看春的去處,把春找回來。
B.詞人遠望暮春碧野,聽到傳來杜鵑的歡啼聲,詞人以為杜鵑無情,無法理解自己內心的愁苦。
C.詞人用"黃昏""瀟瀟雨"兩個意象,描繪一幅黃昏時分春雨瀟瀟的畫面,營造了凄涼落寞的氛圍。
D.詞的上片借"柳"表達了詞人惜春之情,詞的下片抒發(fā)了詞人惜春不得,無奈送春的傷感之情。
[]^2.你更喜歡把下面哪個字放入橫線中,請簡要說明理由。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青春,少住春還去。
A.留B.系
【答案】1.B2."系〃字;理由:擬人化,柳條欲"系住"春天,突出惜春之癡;動態(tài)感,與“千萬縷"呼
應,展現柳絲纏繞之態(tài);"留"字直白,"系"字含蓄雋永。
【導語】這是朱淑真的《蝶戀花?送春》,上片借垂楊、柳絮寫留春不住,下片用杜宇、風雨繪送春之景。
全詞借景抒情,以"系春”等癡語、凄迷意象,將惜春傷春之情表達得纏綿怫惻,盡顯婉約詞風。
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辨析。
B.有誤,結合“綠滿山川聞杜宇"可知,杜宇(杜鵑)的啼聲在古典詩詞中常象征悲愁,而非"歡啼聲"。且下
句"便作無情,莫也愁人苦”意為:即使杜鵑本是無情之物,難道也不懂人的愁苦嗎?這是借杜鵑啼鳴烘托詞
人的悲愁,并非說杜鵑"無法理解內心愁苦〃;
故選B。
2.本題考查詩歌煉字。
結合“樓外垂楊千萬縷"可知,垂楊枝條繁復綿長,"系"字將柳條擬人化為欲用絲縷纏繞春的主體,與"千萬
縷"形成視覺上的呼應,仿佛柳枝正動態(tài)地試圖捆綁春天,比"留"字更具畫面張力;從"少住春還去"來看,
春天短暫易逝,"系"字以纏繞之姿強化了挽留的癡態(tài),比"留"的直白表述更顯含蓄,通過動作的象征性傳遞
出深沉的惜春之情。由此可知,"系"字在擬人化、動態(tài)感與情感表達的雋永度上更貼合詞句意境。
方法總結]
中考“古詩詞詞語賞析(煉字)”知識梳理
一、教材高頻煉字類型梳理
(一)動詞的靈動之美
在初中教材古詩詞中,動詞的巧妙運用極為常見,它們能賦予畫面動態(tài)感,活化意象。如王灣《次
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生”與“入”二字,將“日”與“春”人格
化,生動展現了海上日出沖破殘夜、新春氣息闖入舊年的動態(tài)過程,不僅描繪出時序交替的壯美景象,
更蘊含著新舊交替、時光流轉的哲理。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爭”和“啄”兩個動詞,
細膩刻畫了早鶯搶占暖枝、新燕銜泥筑巢的活潑場景,將早春的生機盎然展現得淋漓盡致,表達出詩
人對西湖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二)形容詞的渲染之力
形容詞常用來突出事物特征、渲染氛圍。杜甫《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
字寫出國都淪陷后的破敗荒蕪,“深”字描繪出長安城因戰(zhàn)亂而雜草叢生的蕭條,二者結合,營造出
一種荒涼、凄慘的氛圍,深刻體現詩人憂國傷時的沉痛心情。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孤”字形容邊塞小城,突顯其在
崇山峻嶺中的孤立無援,配合“閉”字,營造出孤寂、壓抑的氛圍,既寫出了塞外環(huán)境的惡劣,也
烘托出戍邊將士的思鄉(xiāng)之情與壯志難酬的苦悶。
(三)數量詞的情感濃度
數量詞雖簡單,卻能以簡勝繁,強化情感表達。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
百花殘”,兩個“難”字連用,強調了相見之不易與分別之痛苦,將戀人之間聚少離多的無奈與不
舍表現得尤為深刻。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千樹萬樹”運用夸
張的數量詞,描繪出大雪覆蓋下樹木銀裝素裹的壯麗景象,展現出塞外風光的奇特壯美,也體現出詩
人面對奇景的驚喜之情。
(四)疊詞的韻律與情感
疊詞可增強韻律感,深化情感。李清照《如夢令》中“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
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爭渡,爭渡”的重復,不僅使詞句節(jié)奏急促,
生動展現出詞人急于出藕花深處的慌亂與急切,也增添了作品的活潑趣味。
《詩經?兼葭》中“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蒼蒼”描繪出蘆葦茂盛
的樣子,渲染出一種蕭瑟、凄清的氛圍,烘托出主人公對“伊人”的思念與追尋的惆悵之情,同時
疊詞的使用讓詩歌韻律和諧,朗朗上口。
(五)虛詞的情感紐帶作用
虛詞在表情達意上也有獨特作用。晏殊《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
可奈何”“似曾相識”兩個短語,“可”“何”“似”等虛詞的運用,細膩地表達出詞人對時光流
逝、美好事物難以挽留的惋惜與惆悵,以及對似曾相識場景的淡淡感慨。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不應”“何事”等虛詞,
以詰問的語氣,表達出詞人對明月的埋怨,實則是借月抒發(fā)對親人的思念和對人生離合無常的無奈之
情。
二、結合教材詩詞理解煉字與表現手法
(-)修辭手法與煉字
1.擬人: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知”和
“潛”將春雨人格化,仿佛春雨知曉時節(jié),在春天悄然降臨,無聲地滋潤萬物,生動表現出春雨善解
人意的特點,表達詩人對春雨的喜愛與贊美。
2.夸張: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三千尺”運用夸張,極
言瀑布之高,突出廬山瀑布雄偉壯觀的景象,展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神奇力量的驚嘆與贊美。
(二)其他表現手法與煉字
1.以動襯靜: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落”
“驚”“鳴”等動詞,以動襯靜,通過桂花飄落、山鳥驚飛啼鳴,襯托出春山、春澗的幽靜,營造出
空靈清幽的意境,體現詩人閑適恬淡的心境。
2.虛實結合: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夜闌臥聽
風吹雨”是實寫眼前風雨交加的情景,“鐵馬冰河入夢來”則是虛寫夢境中馳騁疆場的場景,虛實
結合,表達出詩人雖年老體衰卻仍渴望為國效力的愛國情懷。
三、教材經典詩詞煉字總結
詩詞篇目煉字示例表達效果
《飲酒(其五)》“悠然見南山”的“見”表現詩人采菊時無意望山的隨性自然,體現歸隱
陶淵明后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閑適心境。
《使至塞上》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描繪沙漠中孤煙升騰、落日渾圓的雄渾壯闊景
維圓”的“直”“圓”象,營造出蒼茫孤寂的塞外意境。
《行路難(其“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表現詩人心境的轉折,從迷茫到重拾希望,展現
-)》李白舟夢日邊”的“忽復”出樂觀自信的精神。
《泊秦淮》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的兩個“籠”字,將輕煙、寒水、淡月、細沙融
“籠”合,描繪出秦淮河畔朦朧凄清的夜景。
中考“古詩詞詞語賞析(煉字)”解題技巧及常見誤區(qū)
一、解題技巧核心要點
(一)精準審題,明確方向
中考煉字賞析題提問方式多樣,需快速定位考查重點。若題目要求“賞析某字妙處”,應圍繞字詞在
形象塑造、情感表達、意境營造展開;若問“某字能否替換”,則需對比原字與替換字在表現力上的差異,
突出原字不可替代性。例如,分析“悠然見南山”的“見”字,若替換為“望”,需指出“見”更
強調不經意間的自然感,契合詩人閑適心境,而“望”則顯刻意。
(二)三步拆解,構建答題框架
1.釋義明法:先解釋字詞本義,點明活用、修辭等特殊用法。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由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意為“吹綠”,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春風生命力。
2.繪景摹情:結合語境描繪畫面,傳遞情感。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為例,“直”“圓”二
字勾勒出沙漠中孤煙升騰、落日渾圓的雄渾景象,凸顯塞外蒼涼壯闊。
3.析效點睛:從情感、結構、手法多角度總結效果。如“感時花濺淚”的“濺”,既強化詩人傷時
之痛,又與全詩憂國憂民的情感脈絡相呼應。
(三)聚焦高頻字詞,分類突破
字詞類型賞析重點示例分析
動詞動態(tài)感與情感傳遞“蕩胸生曾云”中“生”,生動展現云層涌動,體現詩人對泰山
的贊嘆與豪邁心境。
形容詞特征渲染與氛圍營造“枯藤老樹昏鴉”中“枯”“老”“昏”,疊加蕭瑟意象,烘托
孤寂氛圍。
數量詞情感濃度與夸張效果“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三月”“萬金”突顯戰(zhàn)亂中思
親之切。
疊詞韻律感與情感深化“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疊詞強化詞人孤寂彷徨的情緒流動。
(四)關聯手法,深化理解
煉字常與修辭、表現手法結合。如“白發(fā)三千丈”中“三千丈”運用夸張,極言愁緒之深;“月
出驚山鳥”以“驚”字動態(tài)襯托春山靜謐,體現以動襯靜手法。答題時需點明手法與煉字的聯動效果。
二、常見誤區(qū)及應對策略
(-)誤區(qū)一:孤立解詞,脫離語境
錯誤表現:僅解釋字詞本義,未結合全詩分析。如賞析“潮平兩岸闊”的“闊”,僅答“寬闊”,
未提及潮水上漲與兩岸開闊的關聯,以及詩人視野與心境的變化。
應對方法:將字詞置于詩句、全詩中理解,分析其對整體意境和情感的作用。
(二)誤區(qū)二:忽略手法,分析片面
錯誤表現:未識別字詞中的修辭或表現手法。如分析“羌笛何須怨楊柳”的“怨”,未指出擬人手
法,導致無法深入理解詩人借笛聲表達的思鄉(xiāng)之情。
應對方法:積累常見手法,答題時主動思考字詞是否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技巧。
(三)誤區(qū)三:表述籠統(tǒng),缺乏細節(jié)
錯誤表現:用“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等套話,未具體說明如何生動。如賞析“紅杏枝頭春意
鬧”的“鬧”,僅答“生動寫出春天景象”,未闡述通感手法及動態(tài)效果。
應對方法:結合具體意象、畫面和情感,用“將……(景象)與……(感覺)結合,生動展現……”
等句式展開分析。
(四)誤區(qū)四:邏輯混亂,層次不清
錯誤表現:答題步驟顛倒或雜糅,如先分析情感,后解釋字義。如回答“山隨平野盡”的“隨”字,
直接寫“表現出詩人喜悅之情”,未先說明“隨”意為“伴隨、隨著”,描繪群山漸遠的動態(tài)。
應對方法:嚴格遵循“釋義一繪景一析效”步驟,分點作答,增強邏輯性。
掌握解題技巧并規(guī)避誤區(qū),能顯著提升答題準確率。若你在練習中遇到具體難題,或想針對某類誤區(qū)
加強訓練,歡迎隨時分享,我可提供更多案例解析。
中考“古詩詞詞語賞析(煉字)”主要題型及答題模板
一、直接賞析型
題型特點
題目直接要求對某句中特定字詞進行賞析,如“請賞析‘會當凌絕頂‘中‘凌’字的妙處”“說說‘山
隨平野盡‘中'隨'字的表達效果”。這類題型考查學生對字詞在詩詞中作用的直接分析能力。
答題模板
1.解釋字義:先點明字詞的本義,若存在詞類活用、修辭手法等特殊用法需說明。
2.描繪畫面:結合詩句描述該字所展現的具體景象或情境。
3.分析效果:從情感表達、意境營造、結構作用等角度,闡述字詞的表達效果。
示例
題目: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直”“圓”二字的妙處。
答:“直”本義為筆直,“圓”本義為圓形,二字簡潔而準確地描繪出沙漠中孤煙垂直升騰、黃河
盡頭落日渾圓的奇特壯麗景象?!爸薄弊滞伙@孤煙的勁拔堅毅,“圓”字強調落日的蒼茫渾圓,二者共
同營造出雄渾壯闊、孤寂荒涼的塞外意境,既體現詩人對塞外風光的驚嘆,也暗含其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
在結構上也與全詩雄渾大氣的風格相呼應。
二、字詞替換型
題型特點
題目給出替換字詞,詢問能否替換原字,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換成‘吹’字好不好?
為什么”“'悠然見南山’的‘見‘換成‘望'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此類題型重點考查對原字獨特
表現力的理解。
答題模板
1.表明態(tài)度:明確回答“不能替換”。
2.分析原字:解釋原字含義、描繪的畫面及表達效果。
3.對比新字:說明替換字在表現力上的不足,突出原字不可替代性。
示例
題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能否換成“望”?請說明理由。
答:不能替換。“見”字意為不經意間看見,生動描繪出詩人在東籬下采菊時,無意中抬頭望見南山
的自然隨性之態(tài),體現出詩人歸隱后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閑適、恬淡心境;而“望”字有主動張望之意,
顯得刻意,破壞了這種悠然自在的意境,無法準確傳達詩人超脫塵世的情感,因此“見”字更為精妙。
三、比較賞析型
題型特點
將同一詩人不同作品,或不同詩人同一題材作品中的字詞進行對比賞析,如“比較'星垂平野闊'與
'山隨平野盡‘中‘垂‘和‘隨‘二字在表達上的異同”。該題型考查對字詞在不同語境中作用的辨析能
力。
答題模板
1.分析相同點:從字詞的詞性、描繪的景象特點、營造的氛圍等方面,找出共同之處。
2.分析不同點:結合具體詩句,分別闡述字詞在情感表達、意境營造等方面的差異。
示例
題目:比較“海日生殘夜”與“江春入舊年”中“生”和“入”二字的表達效果。
答:相同點:“生”和“入”均為動詞,且都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日”和“春”以人的動作,
使詩句富有動態(tài)感與生命力。不同點:“生”字描繪出海日沖破殘夜、噴薄而出的壯麗景象,強調新事物
沖破舊事物的力量,蘊含著新希望;“入”字則寫出新春氣息仿佛主動闖入舊年,展現出時光交替的自然
與不經意,更突出時序變遷的不可阻擋,二者在情感表達上各有側重。
.箕演練吩
一、(2025?海南???三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各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南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1.本詞描寫夢境中麾下分炙、塞外聽聲、①等豪壯場面,也抒發(fā)了現實中"②"的悲壯的感嘆。
《破陣子》以“壯"字貫穿全篇。有同學認為其情感"豪壯",亦有同學認為其情感"悲壯"、你持何種
觀點?請結合具體詞句闡述。
【答案】1.沙場點兵可憐白發(fā)生2.示例一:我認為本首詞抒發(fā)了"雄壯之情"醉里挑燈
看劍",詞人夜里酒醉后挑亮燈芯觀看寶劍,念念不忘軍營生活及點兵出征的雄壯場景,表達詞人渴望馳騁
沙場殺敵報國、收復國土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示例二:我認為本首詞抒發(fā)了"悲壯之情"。"可憐白發(fā)生",由于朝廷的腐朽無能,詞人的理想難以實現,當
夢想回到現實,看到自己鬢邊新生的白發(fā),不由得發(fā)出壯志難酬的慨嘆,抒發(fā)報國無門的痛苦與憤慨之情。
示例三:我認為此詞既抒發(fā)了"雄壯之情",也呈現了“悲壯之情"。"夢回吹角連營”既是詞人曾經馳騁沙場的
回憶,也是渴望回到戰(zhàn)場的新生,可謂豪情萬丈;而最后一句"可憐白發(fā)生",發(fā)出壯志難酬的慨嘆,抒發(fā)報
國無門的痛苦與憤慨之情。
【導語】這首《破陣子》以夢境寫豪情,用"挑燈看劍""沙場點兵”等壯闊意象展現報國壯志,末句"可憐白
發(fā)生"卻陡然轉折,將滿腔熱血化為英雄遲暮之嘆。全詞在雄渾與悲涼間形成強烈張力,堪稱"以壯寫悲”的
典范,深刻體現了辛棄疾壯志難酬的郁憤。
1.本題考查對詞句內容的分析和理解。
①根據詞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一句中可以直接提取“麾下分炙、塞外聽聲、
沙場點兵"三個場面,其中“沙場秋點兵”直接描繪了秋季在戰(zhàn)場上檢閱軍隊的場景,屬于夢境中的豪壯場面;
②全詞前九句均為夢境中的豪壯情景,結尾"可憐白發(fā)生”突然轉折,從虛幻的勝利拉回現實中白發(fā)己生的
無奈,直接抒發(fā)了作者壯志未酬、歲月流逝的悲壯感嘆。
2.本題考查對詞句思想情感的分析和理解。
開放性試題,任選一種觀點,結合詞句內容進行合理分析即可。
如認為情感"豪壯",可以分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以"挑燈看劍""夢回軍營"的動作,營造出軍人
對戰(zhàn)場的向往,基調雄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用"分烤肉""奏軍樂"的軍營生活細節(jié),展現
將士豪情壯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直接點明收復失地的政治理想,"贏得功名”的表述充滿
自信,屬于豪情壯志。
如認為情感"悲壯",可以分析前九句極力鋪陳夢境的勝利與榮耀,結尾"可憐白發(fā)生"突然轉折,”了卻天下
事”的理想與"白發(fā)生”的現實形成強烈反差,"可憐"一詞直接流露無奈、悲壯之情。
如認為既抒發(fā)了"雄壯之情",也呈現了“悲壯之情",可以分析全詞以"壯"起筆,以"悲"收束,看似矛盾的情
感實則統(tǒng)一于作者的生命體驗:他既有"夢回吹角連營"的渴望,又不得不面對"白發(fā)生”的蒼涼現實。這種“雄
壯"與"悲壯"的交織,既展現了個體在歷史洪流中的抗爭精神,也揭示了理想與現實沖突的無奈與悲憤。
示例一:我認為本首詞抒發(fā)了“雄壯之情"。上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借挑燈看劍、夢回軍營等
細節(jié),勾勒出一位豪情滿懷、心系戰(zhàn)場的將軍形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從
分食烤肉、聆聽激昂軍樂到秋日沙場點兵,一系列場景宏大壯闊,盡顯軍隊的磅礴氣勢與將士們的昂揚斗
志。下闋"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以夸張筆法描繪戰(zhàn)斗場面,駿馬奔騰、弓弦雷鳴,充滿緊張刺激
之感,充分展現詞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所以本詞抒發(fā)了"雄壯之情"。
示例二:我認為本首詞抒發(fā)了“悲壯之情"。整首詞看似豪邁,實則蘊含無盡悲情。詞人一心想要收復失地、
報效國家,卻只能借酒消愁,在醉意中夢回軍營。曾經戰(zhàn)場上的豪情壯志,如今都化為泡影。"了卻君王天
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看似是對理想的追求,實則反映出他在現實中難以實現抱負的無奈。而“可憐白發(fā)
生”一句,直接點明一切皆成空想,自己已年老體衰,理想徹底破滅,將詞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
情推向高潮。
示例三:我認為此詞既抒發(fā)了"雄壯之情",也呈現了“悲壯之情”。詞的上闋盡顯壯詞風采。"醉里挑燈看劍"
開篇就營造出一種沉郁又充滿斗志的氛圍,"夢回吹角連營"讓讀者仿佛置身于緊張有序的軍營之中。"八百
里分麾下炙"等句,展現出軍隊的豪邁氣魄與將士們的團結一心,充滿豪情壯志。然而下闋筆鋒陡轉,"馬作
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雖仍寫戰(zhàn)斗激烈,但最后"可憐白發(fā)生"卻如一盆冷水,將前面的豪情瞬間澆滅。
詞人從夢想回到殘酷現實,抒發(fā)了自己空有報國之志,卻因歲月流逝、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所以此詞兼
具壯詞與悲情。
二、(2025?江蘇鎮(zhèn)江?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登潤州城
江為
天末①江城晚,登臨客望迷。春潮平島嶼,殘雨隔虹霓。
鳥與孤帆遠,煙和獨樹低。鄉(xiāng)山何處是?目斷廣陵②西。
【注釋】①天末:天邊,以皇城為中心的邊緣偏僻地區(qū)。②廣陵:今之揚州。
3.根據詩歌內容填空。
詩人登城遠眺:春潮漫過江中島嶼,,一棵獨立的樹在煙霧中顯得低矮朦朧。
[£^4.尾聯"目斷廣陵西"中的"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答案】3.殘雨過后出現虹霓孤帆遠逝伴飛鳥4."斷"字寫盡詩人極目遠眺卻不見鄉(xiāng)山的悵惘,強化了
思鄉(xiāng)之情的濃烈與無奈,畫面感強烈,情感深沉。
【導語】這首詩寫登潤州城所見之景,晚潮、殘雨、虹霓、孤帆、獨樹等意象營造迷蒙氛圍。"迷"字奠定基
調,尾聯以"目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理自我挑戰(zhàn)應對考核試卷
- 鹽類的水解 課后練習-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1
- 醫(yī)療設備智能化發(fā)展趨勢考核試卷
- 元素周期律-2024年高中化學學業(yè)水平考試考點歸納(解析版)
- 智慧水利解決方案2025年
- 河工院煤礦開采學課件第19章 井底車場
- 翻譯作品版權保護相關法律問題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新趨勢題提優(yōu)訓練(B)單元試卷(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江門市第一實驗學校八年級(下)3月月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AI+數智應用科技活動服務如何提升活動策劃和執(zhí)行效率
- 2024 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行測【行政執(zhí)法、省直、綜合管理崗、A類、申論】5套 真題及答案
- 2025年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題庫(含參考答案)
- DB37-T 4522-2022平原河網區(qū)夏玉米清潔生產技術規(guī)程
- SA8000社會責任法律法規(guī)清單一覽表
- 2025年上半年國航股份廣東分公司航空醫(yī)師崗位招聘2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消化道出血介入術后護理
- 第四章 第3節(jié) 平面鏡成像2024-2025學年新教材八年級上冊物理新說課稿(人教版2024)
- 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圖表完整版解讀
- 2025營養(yǎng)指導員師崗位技能及理論知識考試題庫(附答案)
- 《DB51-T 2616-2019 機關會議服務規(guī)范》
- 新課標考綱詞匯1600詞背誦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