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jī)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1_第1頁
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jī)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1_第2頁
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jī)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1_第3頁
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jī)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1_第4頁
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jī)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1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匯編

機(jī)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1

一、單選題

1.(2021?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

的,都遠(yuǎn)遠(yuǎn)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

A.船B.山C.流水D.河岸

2.(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A、B兩個物體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它們的速度之比為2:3,通過的路

程之比為1:4,則A、B兩物體運動的時間之比為()

A.8:3B.3:8C.1:6D.1:4

3.(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兩人同時去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其結(jié)果分別是7.29dm和0.728m,則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這兩個測量值中必有一個是錯的

B.后面的測量結(jié)果比前面的測量結(jié)果精確

C.這兩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

D.第一把尺子的分度值是1cm,第二把尺子的分度值是1dm

4.(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用高速頻閃照相機(jī)拍攝正在做直線運動的甲、乙兩小球,得到一張頻閃照

片,如圖所示。已知每次曝光的時間間隔為(Ms。比較甲球通過N2段路程與乙球通過CD段路程的過程中,貝。

()

C?

A.甲球運動較快B.乙球運動較快

C.甲球和乙球運動的一樣快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5.(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小杜同學(xué)坐在行駛的火車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他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B.他相對于火車是靜止的

C.他相對于路邊的樹是靜止的

D.他相對于火車內(nèi)走動的乘務(wù)員是靜止的

6.(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

A.米B.米/秒C.千米D.秒

7.(2021?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下列有關(guān)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選用精密儀器測量可以減小誤差

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

C.誤差是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產(chǎn)生的

1/14

D.只要認(rèn)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8.(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xué)八年級期中)某次運動會的100m決賽中,甲、乙丙三位運動員距離起點20m、

80m、100m時各自所用的時間如表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距起點的距離20m80m100m

甲所用時間2.3s8.9s12.2s

乙所用時間2.4s8.3s11.8s

丙所用時間2.5s8.4s11.4s

A,最先到達(dá)距離起點801n處的是甲

B,乙在全過程中一直在做加速運動

C.在2.3s時,丙領(lǐng)先甲

D.比賽全程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丙

9.(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xué)八年級期中)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

A.mB.m/sC.sD.km/h

10.(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xué)八年級期中)“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天

門山》),詩中描述的青山是運動的,詩人所選的參照物是()

A.小船B.河岸C.青山D.岸邊的樹

二、雙選題

11.(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關(guān)于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誤差不是由于測量方法錯誤造成的

B.只要測量儀器足夠精密,就可以消除誤差

C.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避免誤差

D.選用精密測量儀器,誤差能減小不能消除

三、多選題

12.(2021?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如圖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過程,

關(guān)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甲010s20s30s40s

0300m600m900m1200m

乙010s20s30s40s

0200m450m750m1200m

A.甲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乙車在做變速直線運動

C.前10s內(nèi)甲車運動的路程小于乙車

D.兩車在4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相同

2/14

13.(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xué)八年級期中)圖是汽車上的速度表,一輛小汽車以此速度從玉屏駛向貴陽,若玉

屏至貴陽約為320km,則()

B.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80km/h

C.該汽車已經(jīng)累計行駛了136018kmD.該汽車只要4小時就可到達(dá)貴陽

四、填空題

14.(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停表所示時間為.So

15.(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物體A長為cm;如圖所示,物體B長為

___________cmo

A

B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0cm1234

5cm678910

16.(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小明同學(xué)3次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記錄為:25.91cm、25.93cm、25.93cm,

則物理課本長度的平均值是cmo

17.(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請你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km=m;

(2)汽車的速度72km/h=m/s;

(3)飛船繞地球轉(zhuǎn)一圈的時間L5h=s;

(4)一個標(biāo)準(zhǔn)籃球的直徑26.4cm=m。

3/14

18.(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在物理學(xué)中,字母“s”作為物理量表示(選填“路程”或“時

間”),“s”作為單位表示,它是物理量(選填“路程”或“時間”)的單位。

19.(2021?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80cm=m(2)7mm=nm

(3)5m/s=km/h(4)3h=s

20.(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xué)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記錄了一輛小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的數(shù)據(jù),這輛小

車在做運動(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在10s?30s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m/so

010s20s30s40s

0200m4SOm750mI200m

21.(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xué)八年級期中)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20m=km;

(2)2min30s=s;

(3)30m/s=km/ho

22.(2021?北京-lOl中學(xué)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物體/的長度為cm。

23.(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如下圖所示,將某種銅絲在鉛筆上緊密纏繞30圈,其中正確的視線是

,30厘米銅絲纏繞的總長度為cm,銅絲的直徑是mmo

24.(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微電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線寬在1微米左右。目前,世界上先進(jìn)的線寬已

降到0.013微米,即納米,合米。

五、實驗題

25.(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小剛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jìn)行“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在實驗過

程中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中所示,請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完成下列問題

4/14

小車的位置ABCDEF

距4點距離s/cm0.010.020.030.040.050.0

小車運動時間t/s059121415

(1)該實驗依據(jù)的原理是=

(2)小車從2點運動到E點的平均速度是cm/so(保留一位小數(shù))

26.(2021?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

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dá)/、2、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貝

(1)該實驗原理是。

(2)實驗時,應(yīng)調(diào)整斜面的坡度較(選填“大”或“小”),目的是o

(3)實驗中測得的平均速度小、“、力c的大小關(guān)系是,小車全程是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

速”)。

(4)在測量小車到達(dá)5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2點才停止記時,測得N2段的平均速度與B會偏(選填

“大’或“小”)。

六、計算題

27.(2021?北京師大附中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創(chuàng)下多項世界第一的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于2019年1月被中國

建筑業(yè)協(xié)會公布為“改革開放40年百項經(jīng)典工程”。朝天門大橋主橋長932m,如果小明從橋上人行通道過橋,已知

小明的步行速度約為2m/s,求他通過主橋所用時間。

28.(2021?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大連北站到哈爾濱西站的G47高速列車時刻表如表所示求:

(1)大連北站到長春西列車運行時間。

(2)長春西到哈爾濱西列車運行的路程。

(3)沈陽北到哈爾濱西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5/14

站次站名到達(dá)時間開車時間里程km

1大連北始發(fā)站08:300

2沈陽北10:0010:04380

3長春西11:0011:10681

4哈爾濱西12:04終點站1136

29.(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xué)八年級期中)老京張鐵路是詹天佑在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人自主勘測、設(shè)計、

施工的第一條干線鐵路,它穿過崇山峻嶺,最高速度約為35km/h。一百多年后,中國修建了第一條采用自主研發(fā)

的北斗衛(wèi)星導(dǎo)航系統(tǒng)、最高速度可達(dá)350km/h的京張高鐵,它再次見證了中國人民的智慧,祖國的強(qiáng)大。京張高鐵

連接北京和張家口,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設(shè)施。

(1)京張高鐵實際運行平均速度約為220km/h,從北京到張家口大約需要48min,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計算京張高鐵全程

的長度?

(2)若列車以老京張鐵路的運行速度從北京到張家口,最快需要多長時間?(保留到整數(shù))(要求:寫公式,代

入數(shù)據(jù)過程和結(jié)果,數(shù)值要寫明單位)

30.(2021?北京-lOl中學(xué)八年級期中)在運動會的60m短跑比賽過程中,小明跑完全程共用時8s,求他在該比賽

中的速度是多少?

6/14

參考答案

1.A

【詳解】

由題意可知,題中的研究對象是“山”,它的運動狀態(tài)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運動”。

A.若以船為參照物,船與山之間的距離發(fā)生了變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為參照物,山在“后退”,故所選的參照

物是船,故A符合題意;

B.不能以研究對象作為參照物,故B不符合題意;

C.若以流水為參照物,因為船在水中行駛,所以無法得出山向船尾跑去的結(jié)論,故C不符合題意;

D.若以河岸為參照物,山相對于岸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山是靜止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2.B

【詳解】

由u=:可得,A、B兩物體運動的時間之比

S1

tiV1S1Si也133

■■''1,,,

t2~S2~V1s2s2也428

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3.C

【詳解】

ACD.7.29dm最后的9是估讀值,倒數(shù)第二位是2,表示0.2dm即2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0.728m最

后的8是估讀值,倒數(shù)第二位是2,表示0.02m即2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那么兩把刻度尺的分度值

相同,則兩個讀數(shù)可能都是正確的,只是所用刻度尺不同或個人讀數(shù)時的估測不同,造成讀數(shù)結(jié)果不同而已,故C

正確,AD錯誤;

B.分度值越小,表示精確程度越高,分度值相同,則兩個測量結(jié)果的準(zhǔn)確程度相同,故B錯誤。

故選C。

4.A

【詳解】

由題圖知,甲球通過段的時間

t甲=0.3s

乙球通過CD段的時間

t乙=0.5s

SAB>SCD

D甲t甲s甲t乙SAB0.5S,

—=7-=~X-=—X77^->1

u乙衛(wèi)s乙t甲sCD03s

7/14

17甲>U乙

故A正確,符合題意,BCD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5.B

【詳解】

A.以地面為參照物,乘客和地面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所以他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故A錯誤;

B.以火車為參照物,乘客和火車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所以他相對于火車是靜止的,故B正確;

C.以路邊的樹為參照物,乘客和路邊的樹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所以他相對于路邊的樹是運動的,故C錯誤;

D.以火車內(nèi)走動的乘務(wù)員為參照物,乘客和火車內(nèi)走動的乘務(wù)員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所以他相對于火車內(nèi)走動

的乘務(wù)員是運動的,故D錯誤。

故選B。

6.B

【詳解】

A.米是長度的國際單位,故A不符合題意;

B.米/秒是速度的國際單位,故B符合題意;

C.千米是長度的常用單位,故C不符合題意;

D.秒是時間的國際單位,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A

【詳解】

ABD.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就是誤差。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儀器、改進(jìn)測量方法、認(rèn)真測

量都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和避免誤差,故A正確,BD錯誤。

C.誤差不是錯誤,測量錯誤是由于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讀數(shù)時粗心造成的,故C錯誤。

故選Ao

8.D

【詳解】

A.由表格的第2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到達(dá)距離起點80m處,乙所用時間最短,故乙最先到達(dá)距離起點80m處,故

A錯誤;

B.乙前20m的平均速度

Si20m

“i=E=2ZT8.33m/s

從20m到80m處的平均速度

S280m-20m

"2F=8.3s-2.4s“17m/s

最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S3100m-80m

"3工=11.8s一8.3s"-71m/s

因為

8/14

V3<V]<V2

故乙在全過程中不是一直在做加速運動,故B錯誤;

C.由表格的第1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甲跑完前20m用時2.3s,而此時乙丙尚未到達(dá)距起點20m處,所以三人中此時甲

領(lǐng)先,故C錯誤;

D.在路程相等的情況下,丙用時最短,所以比賽全程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丙,故D正確。

故選D。

9.C

【詳解】

A.m是長度的基本單位,故A不符合題意;

BD.m/s和km/h是速度的常用單位,故BD不符合題意;

C.s是時間的基本單位,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10.A

【詳解】

根據(jù)選項可知,河岸、青山和岸邊的樹相對于青山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相對是靜止的,而小船相對于青山的位置

發(fā)生了改變,相對是運動的,因此參照物是小船,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o

11.AD

【詳解】

A.誤差是在正確測量情況下,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存在的差異,因此誤差不是因為測量方法錯誤造成的,故A正

確;

BCD.測量儀器足夠精密,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只能減小誤差,不能消除或避免誤差,故BC錯誤;D正確。

故選AD。

12.ABD

【詳解】

A.甲車在相同時間間隔內(nèi)所通過的路程相同,故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

B.乙車在相同時間間隔內(nèi)所通過的路程不同,故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

C.前10s內(nèi)甲車運動的路程為300m,乙車路程為200m,前10s內(nèi)甲車運動的路程大于乙車的路程,故C錯誤;

D.甲、乙兩輛車在這40s內(nèi)的路程都為1200m,根據(jù)日可知,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確。

故選ABDo

13.BCD

【詳解】

A.根據(jù)圖中汽車表盤可知,汽車的速度單位為km/h,表盤指針正對80,說明該汽車此時的速度為80km/h,故A

不符合題意;

B.由表盤讀數(shù)可知,該汽車此時的速度為80km/h,故B符合題意;

9/14

C.汽車表盤中下方的路程數(shù)值表示汽車的累計行駛公里數(shù),表盤中表示該汽車已累計行駛了136018km,故C符

合題意;

D.根據(jù)速度的定義式u=:可直接計算出該車從玉屏到貴陽的行駛時間

s320km

"丁菽礪二必

故D符合題意。

故選BCD?

14.127.5

【詳解】

從小表盤上讀出示數(shù)為2min即120s,指針在2min到3min之間沒有過半,則大盤讀數(shù)小于30s,從大表盤上讀出

示數(shù)為7.5s,則秒表的讀數(shù)為127.5s。

15.3.604.4

【詳解】

口]該刻度尺0到1cm有10小格,每小格為0.1cm,即分度值為1mm;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物體A起始

位置在0刻度,所以終點位置讀數(shù)為其長度,該物體長度為

L=3.60cm

[2]該刻度尺5cm到6cm只有1小格,每小格為1cm,即分度值為1cm;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物體B起

始位置讀數(shù)為5.0cm,終點位置讀數(shù)為9.4cm,所以該物體長度為

L=9.4cm-5.0cm=4.4cm

16.25.92

【詳解】

物理課本長度的平均值是

25.91cm4-25.93cm+25.93cm

-------------------3--------------------~25.92cm

17.3.6x1042054000.264

【詳解】

等于ICPm,所以

36km=36x103m=3.6x104m

[2]11<111/11等于1111/5,所以

72

72km/h=——m/s=20m/s

3.6

[3]lh等于3600s,所以

1.5h=1.5x3600s=5400s

[4]lcm等于0.01m,所以

26.4cm=26,4x0.01m=0.264m

18.路程秒時間

【詳解】

路程的符號是s,時間的國際單位是秒,符號是s。

10/14

19.0.87x1061810800

【詳解】

(1)[1]已知lcm=0.01m,故

80cm=80x0.0lm=0.8m

(2)[2]已知lmm=106nm,故

7mm=7xl06nm

(3)[3]lm/s=3.6km/h,故

5m/s=5x3.6km/h=18km/h

(4)[4]lh=3600s,故

3h=3x3600s=10800s

20.變速直線27.5

【詳解】

[1]由圖知,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小車通過的路程在變大,說明小車在做變速直線運動。

[2]汽車在10s?30s內(nèi)的路程

5=750m-200m=550m

所用時間

Z=30s-10s=20s

汽車在10s?30s內(nèi)的平均速度

s550m

V=r20s=27.5m/s

21.0.02150108

【詳解】

(1)長度的單位換算

20m=20x10-3km=0.02km

(2)時間的單位換算

2min30s=2x60s+30s=150s

(3)速度的單位換算

30m/s=30x3.6km/h=108km/h

22.3.65

【詳解】

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

側(cè)與0.00cm刻度線對齊,右側(cè)與3.65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3.65cm。

23.B4.101.4

【詳解】

[1]測量物體長度讀取數(shù)據(jù)時,視線應(yīng)與要讀取的數(shù)據(jù)對齊,如圖其中正確的視線是B。

[2]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線圈左側(cè)與零刻線對

齊,所以線圈的寬度為4.10cm。

[3]銅絲在鉛筆上緊密纏繞30圈,銅絲的直徑為

11/14

I4.10cm41.0mm

d=『三一=』一="I

24.131.3x10-8

【詳解】

[1]世界上先進(jìn)的線寬已降到0.013微米,即

0.013jUm=0.013x103nm=13nm

合130nm。

⑵世界上先進(jìn)的線寬已降到13nm,合

13nm=13x10-9m=1.3x10-8m

故合為1.3x10

25.v=(3.3

【詳解】

(1)[1]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需要先測長度和時間,再利用,計算。

(2)[2]小車從2點運動到E點的距離為

s=40.0cm-10.0cm=30.0cm

小車從B點運動到E點運動的時間為

t=14s-5s=9s

小車從B點運動到E點的平均速度為

s30.0cm

v=-=———x3.3cm/s

26.V=|小便于測量時間^BC>VAC>VAB變速小

【詳解】

(1)口]“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

S

V=—

t

(2)[2][3]斜面的坡度越小,時間越長,更便于測量時間。

(3)[4]由圖從/到8的路程為40.0cm,時間2s,平均速度為

SAB40.0cm

VAB=—=—弓---=20cm/s

lAB乙S

從5到。的路程為50.0cm,時間Is,平均速度為

SBC50.0cm

vc=-=—;---=50cm/s

BtBCls

從4到。的路程為90.0cm,時間3s,平均速度為

SAC90.0cm

VAC=—=—0---=30cm/s

Z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