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滑輪與斜面_第1頁
2024-2025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斜面_第2頁
2024-2025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斜面_第3頁
2024-2025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滑輪與斜面_第4頁
2024-2025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斜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理滬科新版八年級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

斜面

一.選擇題(共9小題)

1.(2025?東平縣二模)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GA=80N,GB=20N,A、B均為正

方體,在拉力F=30N的作用下,5s內(nèi),物體A、B一起向右勻速直線移動了3m。若不計滑輪和繩自

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下列說法中(

①A與B之間的摩擦力為0

②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90N

③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1.2m/s

④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30W

?7777>7777777777777777

A.只有①②正確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D.只有①④正確

2.(2025?長春模擬)國旗桿頂端裝有定滑輪,這是為了()

A.省力B.省距離

C.改變施力方向D.省功

3.(2025?濱??h一模)用圖中的裝置來提升重物,既省力又改變力的方向為()

B.

4.(2025春?萊蕪區(qū)期中)騎自行車是一種有氧運動。騎自行車上坡時往往要走S形路線,如圖所示。與

走直線相比,選擇S形路線騎行的好處是()

A.省力B,省距離C.省功D.省時間

5.(2025?斗門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個相同的滑輪組(繞線方式不同),在相同時間內(nèi)分別將同

一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計繩重及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A.繩端的拉力:FI=F2

B.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1=S2

C.拉力做的功:W1=W2

D.繩子拉力的功率:P1>P2

6.(2025?河東區(qū)校級一模)用如圖所示的四種機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A.B.

C.

7.(2024?內(nèi)江)如圖所示,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物體上,另一端拴在彈簧測力計上,沿四個

不同方向勻速拉起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Fi、F2、F3、F4,則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為()

B.F3>F4

C.FI<F4D.F1=F2=F3=F4

8.(2024?臨沐縣一模)某場館建設(shè)中,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物,工人師傅站在水平地面上,豎直

向下拉動繩子自由端,使物體A在5s內(nèi)勻速上升了2m。已知物體A重400N,該工人重550N,每個

滑輪重20N,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繩子的段數(shù)n=2

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8m/s

C.人對繩子的拉力為200N

D.人對地面的壓力為340N

9.(2024?青島二模)如圖所示,動滑輪重為2N,拉力F為6N,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重物G和彈

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不計繩重和摩擦)()

A.4N5NB.9NIONC.ION6ND.9N5N

二.多選題(共2小題)

(多選)10.(2024春?煙臺期末)勤勞智慧的我國古代人民巧妙地把簡單機械應(yīng)用于生產(chǎn)和軍事,如圖所

示為一種護城裝置,城樓上的戰(zhàn)士可以用較小的力拉起較重的吊橋。下列選項中關(guān)于用到的機械說法正

確的是()

C.頂端C處的滑輪可以減小拉力的大小

D.吊橋左端A是吊橋的支點

(多選)11.(2024春?井岡山市期末)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能提起重15N的物體的簡單機械是

()

A.一個定滑輪B.一個動滑輪

C.杠桿D.斜面

三.填空題(共9小題)

12.(2025?錫山區(qū)三模)如圖甲,斜面長3m、高1m,工人用400N的力沿斜面方向?qū)⒅貫?40N的木箱

勻速推到車上,此過程中木箱處于(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大小為No圖乙和圖丙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釘子,其中與斜面原理相同的是圖

(選填“乙”或"丙”)。

13.(2025?金水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是漢代畫像磚上描繪的《史記》中“泗水取鼎”畫面,兩邊各有數(shù)人用

繩子通過滑輪拉起掉落在水中的鼎。圖中的這種滑輪(選填“能”或“不能”)省力。若鼎

的重力為8X103N,鼎被拉出水面后在10s內(nèi)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2m,其中一邊繩子上拉力做功的功

率為Wo

14.(2025?錦江區(qū)模擬)如圖所示,斜面長4m,高1.5m。小南將重8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勻速推到頂端,

推力大小為50N,使用斜面省力(選填“能”或“不能”),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No

15.(2024秋?亭湖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旗桿頂端的裝置屬于(定/動)滑輪。手拉彈簧測力

計1、2、3三個不同位置時的拉力大小相等,說明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o螺絲釘是一

種類似斜面的機械,螺紋(密/?。┮恍┑穆萁z釘擰起來更省力。

16.(2025?蜀山區(qū)二模)如圖所示,A、B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分別用FA、FB將A、B兩物體勻速拉

到斜面頂端,斜面光滑,則FAFB(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2025?奉賢區(qū)二模)如圖(a)所示,使用滑輪提升重力為10牛的物體A,物體A運動的s-t圖像如

圖(b)所示。由圖像可知物體A上升時的速度為米/秒;在此過程中,物體A的動能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若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力F的大小為牛。

18.(2024秋?惠山區(qū)期末)圖甲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一種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汲水裝置一一轆,圖乙是它提水時

的示意圖,為方便提水,應(yīng)按照(省力/費力)杠桿來設(shè)計,支點是(A/B/C)點;

圖丙中水龍頭開關(guān)的設(shè)計也應(yīng)用了同樣原理,開關(guān)選用(①/②)效果更好。

19.(2025?湖北一模)“物理之魅,理蘊物中”。如圖所示,這是一種利用滾軸和繩子組裝的特殊提升裝置,

該提升裝置相當于(填簡單機械名稱)模型,裝置中輪軸B的作用是(選填

,,省力”,,省距離,,或“省功”)。

20.(2024?東湖區(qū)校級模擬)小明學習了簡單機械后,利用材質(zhì)相同的木板搭建了AB、CD兩個長度不同

的斜面,如圖所示。他把兩件完全相同的貨物分別從斜面AB、CD的底端以相同大小的速度沿斜面勻

速推到頂端,兩次搬運過程中,小明克服貨物重力做功的功率(填''相等"或“不相等”)。

日常生活中人們利用斜面可以(填“省力”或“省功”)。

A水平地面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理滬科新版八年級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滑輪與

斜面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9小題)

題號123456789

答案CCCACDDCC

二.多選題(共2小題)

題號1011

答案ABBCD

一.選擇題(共9小題)

1.(2025?東平縣二模)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GA=80N,GB=20N,A、B均為正

方體,在拉力F=30N的作用下,5s內(nèi),物體A、B一起向右勻速直線移動了3m。若不計滑輪和繩自

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下列說法中()

①A與B之間的摩擦力為0

②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90N

③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1.2m/s

④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30W

A.只有①②正確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D.只有①④正確

【分析】①A與B一起向右勻速直線運動,A、B間沒有相對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故A、B間沒有摩

擦;

②由圖可知,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不計滑輪和繩自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根據(jù)F=%"求A受到地

面的摩擦力;

③根據(jù)s=ns物可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根據(jù)v=器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④根據(jù)P=牛=牛=Fv求拉力F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①A與B一起向右勻速直線運動,A、B間沒有相對運動和相對運動趨勢,故A、B間沒

有摩擦,即A與B之間的摩擦力為ON,故①正確;

②由圖可知,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為n=2,不計滑輪和繩自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根據(jù)F=#可得,

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nF=2X30N=60N,故②錯誤;

③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s物=2X3m=6m,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5=饕=L2m/s,故③正確;

④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30NX1.2m/s=36W,故④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水平使用滑輪組時有關(guān)力、速度、功率的計算,難度一般。

2.(2025?長春模擬)國旗桿頂端裝有定滑輪,這是為了()

A.省力B.省距離

C.改變施力方向D.省功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定滑輪的特點和功的原理。

【解答】解: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使用定滑輪時也不例外;

旗桿上裝有定滑輪,利用它來升國旗時,人可以在旗桿下面往下拉動,使國旗向上運動,達到改變施加

力方向的目的;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定滑輪的使用特點,就是能改變力的方向,達到使用方便的目的。

3.(2025?濱??h一模)用圖中的裝置來提升重物,既省力又改變力的方向為()

A.B.

【分析】定滑輪的工作特點是:不省力也不費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動滑輪的工作特點是:省一半的力但費距離,并且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工作特點是: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解答】解:A、圖中是定滑輪,不省力,不符合題意;

B、圖中是動滑輪,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不符合題意;

C、圖中是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因拉力方向向下,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的方向,符

合題意;

D、圖中是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因拉力方向向上,達到最省力,但沒有改變力的方

向,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工作特點,滑輪組的工作時可以達到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

的方向。

4.(2025春?萊蕪區(qū)期中)騎自行車是一種有氧運動。騎自行車上坡時往往要走S形路線,如圖所示。與

走直線相比,選擇S形路線騎行的好處是()

A.省力B.省距離C.省功D.省時間

【分析】根據(jù)功的原理可以知道,在做功一定的情況下,如果費距離就一定能夠省力,所以騎自行車上

坡的人常走“S”型路線可以省力

【解答】解:騎自行車上坡時要走“S”形路線,是利用斜面原理;

上坡時,不管路線如何,自行車上升的高度不變,走S形路線所走的路線較長,相當于增長了斜面的長

度,由功的原理知,斜面越長越省力。

故選:Ao

【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jié)合功的原理進行分析求解,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2025?斗門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個相同的滑輪組(繞線方式不同),在相同時間內(nèi)分別將同

一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計繩重及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端的拉力:Fi=F2

B.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1=S2

C.拉力做的功:Wi=W2

D.繩子拉力的功率:P1>P2

【分析】不計繩重及摩擦,根據(jù)F=W(G物+G動),由圖可知,甲滑輪組繩子的段數(shù)n=2,乙滑輪組繩

子的段數(shù)n=3,則繩端的拉力分別為Fi=,G物+GJ),F2=/(G劭+GJ)。

由s=nh可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分別為si=2h,S2=3h。

因為不計繩重及摩擦,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由W額=6動11、W有用=6物卜可知,

利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而總功亞總=亞有用+W額,所以拉力做的總功相同。

因為拉力做的總功相同,所用時間相同,根據(jù)P=與可知,比較繩子拉力的功率大小。

【解答】解:A、不計繩重及摩擦,根據(jù)F=:(G物+G動),由圖可知,甲滑輪組繩子的段數(shù)n=2,乙

滑輪組繩子的段數(shù)n=3,則繩端的拉力分別為Fi=1(G#+G動),F(xiàn)2=*(G物+G動),所以繩端的拉力:

F1>F2,故A錯誤。

B、由s=nh可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分別為si=2h,S2=3h,所以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i<s2,

故B錯誤。

C、因為不計繩重及摩擦,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由W額=6動限W有用=6物卜可

知,利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而總功亞總=亞有用+W額,所以拉力做的總功相同,即

W1=W2,故C正確。

D、因為拉力做的總功相同,所用時間相同,根據(jù)P=^可知,繩子拉力的功率Pi=P2,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滑輪組特點、繩端拉力公式的應(yīng)用,難度適中。

6.(2025?河東區(qū)校級一模)用如圖所示的四種機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分析】(1)杠桿進行分類: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動力臂等

于阻力臂為等臂杠桿;

(2)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根據(jù)F=:G求出繩子的拉力。

【解答】解:圖中使用的簡單機械,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的條件下:

A.用該圖的杠桿提升重物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F(xiàn)>G;

B.用該圖的杠桿提升重物時,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F(xiàn)=G;

C.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n=2,則拉力F=g};

D.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n=3,則拉力F=/5;

比較各機械使用時繩子的拉力可知:D圖中的機械最省力。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杠桿和滑輪組的工作特點,比較拉力大小時,需逐個計算后再比較。

7.(2024?內(nèi)江)如圖所示,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物體上,另一端拴在彈簧測力計上,沿四個

不同方向勻速拉起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Fi、F2、F3、F4,則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為()

Fi

A.F1>F2B.F3>F4

C.F1<F4D.F1=F2=F3=F4

【分析】定滑輪的工作特點是:使用定滑輪只能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解答】解:定滑輪實質(zhì)是一個等臂杠桿,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無論沿哪個方向勻速拉起物體,力的

大小都相等,故F1=F2=F3=F4,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定滑輪的特點,屬于基本內(nèi)容,比較簡單。

8.(2024?臨沐縣一模)某場館建設(shè)中,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物,工人師傅站在水平地面上,豎直

向下拉動繩子自由端,使物體A在5s內(nèi)勻速上升了2m。已知物體A重400N,該工人重550N,每個

滑輪重20N,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繩子的段數(shù)n=2

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8m/s

C.人對繩子的拉力為200N

D.人對地面的壓力為340N

【分析】由圖可知n=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而,利用v=]=半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先

求得繩子的拉力,對人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求出水平地面對人的支持力。

【解答】解:A、由圖可知繩子的段數(shù)n=2,故A正確;

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1=苧=用等=0.8m/s,故B正確;

G+G

C、由于不計繩重摩擦,人對繩子的拉力F=一邁=駟學迎=210N,故C錯誤;

D、人對地面的壓力FJS=GA-F=550N-210N=340N,故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力的平衡條件條件、速度公式、功的公式和機械效率公式的應(yīng)用,關(guān)鍵是從圖中得

出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

9.(2024?青島二模)如圖所示,動滑輪重為2N,拉力F為6N,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重物G和彈

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不計繩重和摩擦)()

A.4N5NB.9NIONC.ION6ND.9N5N

【分析】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jù)拉力F=1(G+G動)即可求出物重;彈簧測力計與繩子一端相連,因

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拉力F的大小相等。

【解答】解: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jù)F=3(G+G動)得,G=2F-G動=2X6N-2N=10N;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拉力F的大小,即6N。

故選:Co

【點評】本題實際是把動滑輪的繩子固定端換成了彈簧測力計,以此來考查學生對動滑輪使用的理解。

二.多選題(共2小題)

(多選)10.(2024春?煙臺期末)勤勞智慧的我國古代人民巧妙地把簡單機械應(yīng)用于生產(chǎn)和軍事,如圖所

示為一種護城裝置,城樓上的戰(zhàn)士可以用較小的力拉起較重的吊橋。下列選項中關(guān)于用到的機械說法正

確的是()

B.頂端C處的滑輪作用是改變拉力的方向

C.頂端C處的滑輪可以減小拉力的大小

D.吊橋左端A是吊橋的支點

【分析】利用下列知識分析判斷:

(1)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叫支點;

(2)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為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為費力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

的杠桿為等臂杠桿;

(3)使用滑輪時,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稱為定滑輪,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解答】解:A、由題可知,城樓上的戰(zhàn)士可以用較小的力拉起較重的吊橋,動力小于阻力,根據(jù)杠桿

平衡,則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吊橋相當于省力杠桿,故A正確;

BC、頂端C處的滑輪使用時,軸的位置固定不動,是定滑輪,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故B正確,C錯誤;

D、支點是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根據(jù)圖吊橋右端B點是固定點,B是吊橋的支點,故D錯誤。

故選:ABo

【點評】解題本題要求學生知道支點及力臂的定義、定滑輪的作用,在解題時先找出支點的位置,然后

根據(jù)力臂的定義判斷動力臂與阻力臂的長短。

(多選)H.(2024春?井岡山市期末)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能提起重15N的物體的簡單機械是

()

A.一個定滑輪B.一個動滑輪

C.杠桿D.斜面

【分析】根據(jù)拉力與物重判斷是否省力,根據(jù)機械的省力情況分析。

【解答】解:用10N的拉力能提起重15N的物體,拉力小于物體的重力,故使用的機械一定是能省力

的機械,而在動滑輪、定滑輪、杠桿和斜面中,只有定滑輪是等臂杠桿,不能省力,其他都可以省力,

能達到目的,所以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體。

故選:BCD-

【點評】本題考查機械的省力情況,屬于基礎(chǔ)題。

三.填空題(共9小題)

12.(2025?錫山區(qū)三模)如圖甲,斜面長3m、高1m,工人用400N的力沿斜面方向?qū)⒅貫?40N的木箱

勻速推到車上,此過程中木箱處于平衡(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大小為120No圖乙和圖丙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釘子,其中與斜面原理相同的是圖乙(選

填“乙”或"丙”)。甲乙丙

【分析】(1)平衡狀態(tài)是指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利用W=Gh求出有用功,利用W=Fs求出總功;利用有用功加上額外功等于總功求出額外功,

再利用W=fs求摩擦力;

(3)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緩,越省力,但同時越費距離。

【解答】解:(1)沿斜面方向?qū)⒛鞠鋭蛩偻频杰嚿?,此過程中木箱處于平衡狀態(tài);

(2)對箱子做的有用功:Ww=Gh=840NX1m=840J,

利用斜面做的總功:^^^=Fs=400NX3m=1200J;

因為M^=W有用+W額,

所以W額=亞總-W有用=1200J-840J=360J,

w

由川額=£$得摩擦力:f=T=黑=120N。

(3)圖乙和圖丙所示為生活中常見的兩種釘子,其中圖乙的螺絲釘上的一圈圈螺紋的相當于斜面,使

用斜面可以省力,所以與斜面原理相同的是圖乙。

故答案為:平衡;120;乙。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摩擦力的計算、斜面及其應(yīng)用,熟練掌握相關(guān)公式和原理是關(guān)鍵。

13.(2025?金水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是漢代畫像磚上描繪的《史記》中“泗水取鼎”畫面,兩邊各有數(shù)人用

繩子通過滑輪拉起掉落在水中的鼎。圖中的這種滑輪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省力。若鼎的

重力為8X1()3N,鼎被拉出水面后在10s內(nèi)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2m,其中一邊繩子上拉力做功的功率

為1.6X103W?

【分析】使用定滑輪不省力,拉力做的功W=Fs,P=半計算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圖中的這種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是變形的等臂杠桿,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所以

答案是不能省力。

由于使用定滑輪不省力,所以繩子的拉力F=G=8X1()3N。

鼎上升的距離h=2m,s=h=2m,

34

則拉力做的功W=Fs=8X10NX2m=1.6X10Jo

4

拉力做功的功率P=y=—案」=1.6X103W?

故答案為:不能;1.6X103。

【點評】本題考查定滑輪的特點及功率的計算。

14.(2025?錦江區(qū)模擬)如圖所示,斜面長4m,高1.5m。小南將重8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勻速推到頂端,

推力大小為50N,使用斜面能省力(選填“能”或“不能”),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0No

【分析】(1)斜面也是一種簡單機械,越緩越省力,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知道木塊重力、斜面高,利用W有用=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知道拉力大小、斜面長,利用W總

=Fs求拉力做的總功;根據(jù)亞總=0有用+W額求克服摩擦力做的額外功,根據(jù)Wsi=fs求木塊與斜面間

的摩擦力。

【解答】解:根據(jù)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費了距離。

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Gh=80NXl.5m=120J,

人做的總功:M\e,=Fs=50NX4m=200J,

額外功:W額=W^-W有用=200J-120J=80J,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罌=20N。

故答案為:能;20?

【點評】此題考查了使用斜面時有用功、總功、額外功、摩擦力的計算,屬于基礎(chǔ)題目。

15.(2024秋?亭湖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旗桿頂端的裝置屬于定(定/動)滑輪。手拉彈簧測力

計1、2、3三個不同位置時的拉力大小相等,說明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螺絲釘是一種

類似斜面的機械,螺紋密(密/?。┮恍┑穆萁z釘擰起來更省力。

螺紋金屬桿手柄

【分析】(1)軸固定不變的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也不費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

(2)螺絲釘上的一圈圈螺紋的長相當于斜面的長度,斜面是一種變形的杠桿。

【解答】解:(1)由圖可知該滑輪是定滑輪;

由題知,手拉彈簧測力計1、2、3三個不同位置時的拉力大小相等,說明使用定滑輪不能改變力的大小,

只能改變力的方向。

(2)螺絲釘上的一圈圈螺紋的長相當于斜面的長度,斜面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因此螺絲釘是被擰成圓

柱形的類似斜面的機械;螺絲釘螺紋密、螺線長,相當于斜面較長,使用起來更省力。

故答案為:定;方向;密。

【點評】此題考查了定滑輪、斜面,是我們?nèi)粘I钪谐S玫暮唵螜C械,記住定滑輪和斜面的工作特點

是解決此題的關(guān)鍵。

16.(2025?蜀山區(qū)二模)如圖所示,A、B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分別用FA、FB將A、B兩物體勻速拉

到斜面頂端,斜面光滑,則FA小于FB(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斜面光滑,則物體不受摩擦力,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

【解答】解:物體相同,重力相等,高度h相等,則克服重力做的功:WA=WB,

斜面光滑,則物體不受摩擦力,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即Fs=Gh,

所以拉力做的功相等,WA'=WB',即FASA=FBSB,

因為SA>SB,

所以FA<FB。

故答案為:小于。

【點評】此題考查斜面及其應(yīng)用功的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屬于基礎(chǔ)題目,難度不大。

17.(2025?奉賢區(qū)二模)如圖(a)所示,使用滑輪提升重力為10牛的物體A,物體A運動的s-t圖像如

圖(b)所示。由圖像可知物體A上升時的速度為0.2米/秒;在此過程中,物體A的動能不變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若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力F的大小為二牛。

【分析】(1)根據(jù)v=,求出物體A上升速度;

(2)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3)動滑輪的本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費距離。

【解答】解:(1)物體上升過程中的s-t圖像如圖(b),則8秒內(nèi)物體A上升的高度為1.6m,則物體

A上升速度為v=*=嚕^=0.2m/s;

(2)由圖(b)可知,物體A上升的高度與時間成正比,則物體A時勻速上升,速度不變,則物體A

的動能不變;

(3)由圖知,(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