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則講課文檔_第1頁
消息二則講課文檔_第2頁
消息二則講課文檔_第3頁
消息二則講課文檔_第4頁
消息二則講課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息二則課件第1頁,共59頁。1新聞兩則第2頁,共59頁。學習目標1、掌握新聞的特點、結構形式等有關知識。2、根據所學新聞的知識理清內容、要素、結構,體會語言的真實準確。3、感受學習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氣勢和一往無前、壓倒敵人的大無畏精神。

第3頁,共59頁。文化助手新聞:從廣義來講包括消息通訊,報告文學。從狹義來講,就是指消息。消息是簡明概括和迅速報道國內、國際新近發(fā)生的重大事實的一種新聞體裁。內容上有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發(fā)生的起因、經過、結果。第4頁,共59頁。新聞的結構新聞的結構有五部分:1、標題(分為:正題、引題、副題)、2、導語3、主體4、背景5、結語。第5頁,共59頁。1、標題:高度概括已經發(fā)生的新聞事實。必須簡明、準確地概括消息內容,幫助讀者理解報道的事實。一般包括引題、主題、副題。

正題(也叫主題):概括與說明主要事實和思想內容。引題:提示消息的思想意義或交代背景,說明原因,烘托氣氛。副題:提示報道的事實結果,或作內容提要。

第6頁,共59頁。2、導語: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話。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實,是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材料,是本則消息報道的價值所在。

導語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讀者看下去。

3、主體: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導語之后,對導語作具體全面的闡述,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從而寫出導語的所概括的內容,表現全篇消息的主題思想。應按“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寫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寫次要的。

4、背景:是新聞事實發(fā)生的歷史條件或現實環(huán)境。

指的是消息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

5、結語: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話。

注意:背景和結語可以暗含在主體里。

第7頁,共59頁。消息固定的格式

“倒金字塔結構”:由主到次地組織內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第8頁,共59頁。文化助手消息的基本要求:真實性(內容真實準確,不能虛構或夸張);時效性(報道迅速及時);簡明性(簡明扼要)。注意:消息不是“純客觀”的報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場、觀點、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記敘為主,也可適當穿插議論。第9頁,共59頁。檢查預習一走近作者

毛澤東,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逝世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中國革命家、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論家和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間,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列主義的發(fā)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他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毛澤東被視為是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第10頁,共59頁。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第11頁,共59頁。

導入新課第12頁,共59頁。第13頁,共59頁。第14頁,共59頁。第15頁,共59頁。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相繼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在長江以北殲滅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主力。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雖然已經面臨總崩潰的局面,卻一面展開“和平攻勢”,玩弄和談騙局,爭取喘息時間,以便伺機反撲;一面積極部署所謂“千里江防”,企圖以此阻止人民解放軍南進,并且在對長江防線經過三個半月的苦心經營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絕簽訂國內和平協(xié)定。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立即發(fā)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月22日2時,解放軍在西起九江東北的湖口,東至江蘇省江陰的長達五百公里的戰(zhàn)線上強渡長江。在徹底摧垮敵人的長江防線的同時,新華社播發(fā)了毛澤東同志撰寫的消息《我三十萬大軍勝利渡過長江》,報道了中路軍萬船齊發(fā)、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qū)的戰(zhàn)況。同日夜,毛澤東同志又撰寫了這則全面報道前線最新戰(zhàn)況的新聞稿。4月23日晚間,解放軍占領了蔣家王朝巢穴——國民黨22年來的反革命統(tǒng)治中心南京城,宣告國民黨統(tǒng)治的徹底崩潰。同年4月,中共中央已由西柏坡遷至北平(北京)。背景:第16頁,共59頁。第17頁,共59頁。自主學習1.根據所學新聞知識分析《我三十萬大軍南渡長江》的新聞要素,結構及語言特點。2.感受學習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氣勢和一往無前、壓倒敵人的大無畏精神。第18頁,共59頁。合作探究

各學習小組合作交流“自主學習”中的疑難問題,不能解決的留給別組或老師。

精講點撥第19頁,共59頁。標題: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導語: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主體:渡江戰(zhàn)斗……諸城進擊中。結語:人民解放軍……的命令。1、分析消息的結構第20頁,共59頁。2、仔細閱讀課文,找出這則消息的要素:何時何地何人事件起因

經過

結果1949年4月20日長江前線(蕪湖—安慶)解放軍三十萬大軍、敵軍

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qū)3、新聞在表達方式上的特點:以記敘為主,可適當議論.第21頁,共59頁。4、“新華社長江前線1949年4月22日2時電”屬于新聞的什么?在新聞中起什么作用?答:是新聞的電頭。交代了通訊社名稱、發(fā)電地點和發(fā)電時間。電頭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實,報道及時。5、著名通訊社名稱:新華社(中國)美聯(lián)社(美國)路透社(英國)塔斯社(俄羅斯)共同社(日本)法新社(法國)第22頁,共59頁。品析語言,領悟情感

從理論上說,新聞只是向讀者提供最新的事實,好像是中立的、純客觀的。但是,完全中立的,客觀的,不帶主觀價值判斷的“事實”是不可能存在的,請你判斷記者傾向哪一方,從哪些傾向詞句可以看出?這其中蘊含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第23頁,共59頁。1)“南渡長江”,“南”怎么理解?(向南)2)、在課文中勾畫表現我軍英勇的詞語和敵人潰不成軍的詞語。寫我方的有:寫敵方的有:“萬船齊放”“突破敵陣”“占領”“進擊”

“軍無斗志”“紛紛潰退”“摧枯拉朽”字斟句酌第24頁,共59頁。3)、導語中的“大約”一詞能否刪掉,為什么?4)試找出“不到二十四小時,三十萬人民解放軍即已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qū)?!币痪渲斜憩F我軍攻勢猛烈、勢如破竹的詞語,并加以分析。5)、試分析下列紅色詞語的作用:①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②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放,直取對岸。第25頁,共59頁。6)、據了解,渡江戰(zhàn)役要有百萬大軍渡江,那么,標題中的“三十萬大軍”改為“百萬大軍”行不行?不行。因為新聞必須具有真實性。

7)、那么,等所有大軍渡江勝利之后再寫新聞發(fā)表,不可以嗎?

不可以,因為這樣的好消息必須及時告訴給全國人民。新聞必須具有及時性。第26頁,共59頁。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毛澤東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拓展:第27頁,共59頁。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豪邁最傲氣的一句話---一切反對派都是紙老虎。一條千古不變的真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最謙虛的一句話---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最充滿信任的一句話---你辦事我放心。最無奈的一句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毛澤東經典語錄:第28頁,共59頁。

寧波一甲流患者治愈2天后因基礎性疾病惡化死亡中新網杭州11月3日電(記者江耘通訊員俞欣)11月3日,浙江寧波1例60歲男性甲型H1N1流感重癥患者在甲流治愈2天后,因基礎性疾病惡化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經全力救治無效于11月3日死亡。今天,記者從浙江省衛(wèi)生廳了解到,截至11月3日15時,該省累計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共計3625例,已治愈2972例。目前仍住院治療32例、居家治療621例。浙江共報告重癥病例5人,其中2例治愈出院,2例尚在住院治療中。寧波市李惠利醫(yī)院于10月18日收治的1例60歲男性甲型H1N1流感重癥患者,該名患者在甲流治愈2天后,因基礎性疾病惡化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經全力救治無效于11月3日死亡,患者有3年原發(fā)性高血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疾患病史。另悉,今天下午,浙江省衛(wèi)生廳組織開展全省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甲型H1N1流感診療視頻培訓。2000余名骨干醫(yī)護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拓展:讀新聞,分析新聞的結構第29頁,共59頁。

中新網平壤10月4日電(記者周兆軍)溫家寶總理10月4日上午乘專機前往朝鮮進行正式友好訪問。訪問期間,溫家寶將同朝鮮領導人舉行會談、會見,就發(fā)展中朝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作為紀念朝中建交60周年活動的一部分,朝鮮總理金英日曾于3月訪問中國,這次溫家寶的回訪是就任總理后第一次訪問平壤。

《勞動新聞》當天還刊登了溫家寶總理的照片和簡歷,并刊載了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各個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文章。分析新聞的結構。第30頁,共59頁。

警方一小時破故意殺人案

中國菏澤網消息(記者郎孝文)為買一包香煙發(fā)生爭斗,中學生王某一時沖動,竟用鉛筆刀往其同學脖子上連劃數刀致其當場昏迷。目前,被王某劃傷的葛某已脫離生命危險,犯罪嫌疑人王某被刑事拘留。據鄆城縣公安局民警介紹,10月27日16時40分許,王某與同學葛某到校外購買香煙,兩人因由誰出資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后引發(fā)打斗。王某將葛某按倒在地,用隨身攜帶的鉛筆刀往葛某脖子上連劃數刀,致葛某當場昏迷。王某以為葛某已死,迅速逃離現場,欲回學校換下衣服。王某進入宿舍樓時,老師發(fā)現其身上有血跡且神色慌張,遂將其穩(wěn)住,并迅速報警。接警后,鄆城縣公安局迅速抽調刑警大隊和城郊派出所精干力量組成專案組,經過一小時的調查取證,確定王某為本案犯罪嫌疑人。

第31頁,共59頁。

找出新聞的導語部分,說說它在文中的特點及作用。特點:簡潔,概括,把主要事件簡明扼要的概括出來了。作用:為了盡快向讀者報告重要的新聞事實,吸引讀者的注意。第32頁,共59頁。六、牛刀小試請你就校園內發(fā)生的事情擬寫一則消息。第33頁,共59頁。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第34頁,共59頁。

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簽訂國內和平協(xié)定。解放軍堅決執(zhí)行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舉行了規(guī)??涨暗娜娲筮M軍。第二、三野戰(zhàn)軍和地方武裝在長江南北廣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長達500余公里的戰(zhàn)線上強渡長江,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4月23日,解放了國民黨22年來的統(tǒng)治中心南京。寫作背景第35頁,共59頁。檢查字詞:鄂()豫()綏靖()阻遏()()泄氣()潰退()殲滅()管轄()銳不可當()上當()要塞()瓶塞()阻塞()堵塞()講授新課預習檢測èyù

suí

zǔèxièkuìjiānxiádāngdàngsàisāisèsè第36頁,共59頁。講授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第37頁,共59頁。講授新課整體感知欣賞情景朗讀,整體感知:1.根據新聞的結構,劃分本文的結構。2.思考本文主體可劃分幾個層次?3.歸納出本文的新聞“六要素”?第38頁,共59頁。講授新課快速默讀新聞,理清結構和要素。

新聞的結構: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導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主體:二十日夜起,……課文最后。

第39頁,共59頁。講授新課1.請找出本文的導語,說說導語的內容?“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p>

內容:簡述渡江戰(zhàn)役勝利成功。第40頁,共59頁。講授新課2.讀新聞要抓住記敘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過、結果。相信你一定能概括出這則新聞的六要素。第41頁,共59頁。時間: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時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一千余華里長江戰(zhàn)線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時間發(fā)生的原因: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人民解放軍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而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經過與結果: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三十萬人全部渡過,占領長江南岸西路軍三十萬渡過三分之二,已占領廣大南岸陣地東路軍三十五萬已渡過大部,經過整天激戰(zhàn),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南岸陣地,控制江陰要塞,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第42頁,共59頁。講授新課3.給本文的主體部分劃分層次,分別概括其內容:一層:(20日夜起——24小時內即已渡過30萬人)寫中路軍渡江的時間、突破地點、渡過人數。二層:(21日下午五時起——不起絲毫作用)寫西路軍渡江情況并加以評論。三層:(湯恩伯認為南京——文末)寫東路軍渡江情況。第43頁,共59頁。講授新課

4.對照地圖,復述三路大軍的渡江情況。

第44頁,共59頁。九江江陰安慶蕪湖九江江陰安慶蕪湖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35萬)(30萬)(35萬)第45頁,共59頁。講授新課各路軍渡江情況:起止地點渡江時間兵力渡過兵力渡過地區(qū)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安慶-蕪湖九江-安慶南京-江陰20日夜到21日夜21日17時22日22時21日17時到22日22時30萬35萬35萬30萬三分之二大部分繁昌等地貴池等地揚中等地第46頁,共59頁。講授新課5.為什么先敘述中路軍?6.東路與西路是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的,為什么先說西路軍,再說東路軍?中路軍首先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中路軍和西路軍都從時間說起,層次分明而又緊相銜接。西路軍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敵軍抵抗甚為微弱,而東線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所以西路接著中路說,合在一起,可以議一議。最后說東路激戰(zhàn),文勢也涌起高潮。第47頁,共59頁。講授新課“此種情況……都很泄氣”。屬“背景”部分。分析了敵潰我勝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分,有什么表達效果?7.找出本文的議論句,看看它屬新聞結構的哪個部第48頁,共59頁。品味語言1、比較閱讀甲、乙兩句話,體會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甲: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越過安慶、蕪湖線,到達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共渡過了三十萬人。乙: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

第49頁,共59頁。品味語言“越過”只寫出了“經過”,“突破”表現了經過戰(zhàn)斗所取得的進展?!暗竭_”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達”之意,“渡至”則表現的是“從水路進軍,來到了……”“共”只表示一般的總結性的統(tǒng)計,“二十四小時內即已”強調了時間之短、進軍之神速。所以,乙句的語言更加準確恰當。第50頁,共59頁。品味語言2、比較閱讀甲、乙兩句,結合加點詞說說表達效果。甲:現在,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乙:至發(fā)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第51頁,共59頁。品味語言“現在”與“至發(fā)電時止”相比,后者時間概念更確切,且有“戰(zhàn)勢發(fā)展迅速,我軍勝利進軍”的豪邁之情蘊含其中。“剩下的”容易產生誤解,是人員,還是物資?“余部”是軍事術語,在這里指還未渡江的部隊,這個詞用在報道戰(zhàn)況的消息中,既確切,又得體。所以,乙句的語言準確,語言色彩恰當。第52頁,共59頁。品味語言3、“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此句中的“不料”在文中表現了我軍的(),同時又是對敵人的強烈的()。神勇嘲諷“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一句中,能把“南京”改為“蔣介石政府”嗎?不能;因為當時蔣介石已下野,李宗仁出任代總統(tǒng)。第53頁,共59頁。講授新課上述議論,作者主要抓住哪一方面來論述的?論述的作用意義是什么?主要抓住第二方面來論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