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對比閱讀(試題)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復習分類匯編_第1頁
文言文對比閱讀(試題)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復習分類匯編_第2頁
文言文對比閱讀(試題)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復習分類匯編_第3頁
文言文對比閱讀(試題)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復習分類匯編_第4頁
文言文對比閱讀(試題)50題-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復習分類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7文言文對比閱讀(優(yōu)選真題)50題(解析版)

溫馨提示經(jīng)典基礎(chǔ)題15題,優(yōu)選提升題35題

(一)(2023下?遼寧朝陽?八年級??计谥校╅喿x【甲】【乙】兩個文段,完成后面

題目。

【甲】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

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

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選自《桃花源記》

【乙】

明日,宿旦子岡①。甫②行數(shù)里,見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蓋江北之俗,

婦女亦耕田力作,以視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產(chǎn)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騎步行,過一農(nóng)家,其

丈夫方擔糞灌園,而婦人汲并且浣④衣,門有豆棚瓜架,又有樹數(shù)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犬

鳴吠。余顧而慕之,以為此一家之中,有萬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遠甚也。

——選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記》

【注釋】①旦子岡:在江蘇省江寧縣附近。②甫:剛。③洵(xiln):確實。④浣:洗衣。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傳,若有光()

(2)者如外人()

(3)其丈夫方擔糞灌園()

(4)自恨不如遠甚也()

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屋舍儼然見四野禾苗油油熔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余顧而慕之

C.縣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

3.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只標一處)

(1)其中往來種作

(2)其丈夫方擔糞灌園

4.翻譯下列句子。

(1)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

5.【甲】【乙】兩段文字所展現(xiàn)的生活圖景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案】1.隱隱約約全正,正在遺憾2.A3.(1)其中

/往來種作(2)其丈夫/方擔糞灌園4.(1)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的樣

子。(2)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間耕耘種作。5.和諧安寧自得其樂

【解析】L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

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洞子里面仿佛隱約透著點光亮。仿佛,隱隱約約。

(2)句意:都和外面的人一樣。悉,全,都。

(3)句意:這家男主人正給擔糞給園子施肥。方,正,正在。

(4)句意:我遺憾自己遠不如它們?。『?,遺憾。

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詞綴,……的樣子\詞綴,……的樣子;

B.助詞,的\代詞,他們;

C.副詞,詳細\副詞,全,都;

故選Ao

3.本題考查斷句。

(1)句意:人們在田間來來往往耕種勞動?!捌渲小笔蔷涫谞钫Z,其后應(yīng)斷開。

(2)句意:這家男主人正給擔糞給園子施肥?!捌湔煞颉笔侵髡Z,其后應(yīng)斷開。

4.本題考查譯句。重點詞語:

(1)黃發(fā)垂髯,老人和小孩。并,者上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

(2)俱,都。耘,耕耘。于,在。

5.本題考查兩文段內(nèi)容的對比。要結(jié)合描寫社會生活圖景的相關(guān)語句進行分析。

甲文“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髯,并怡然

自樂?!睂懗隽颂一ㄔ慈藗兩畹陌捕ê椭C,幸??鞓罚瑳]有戰(zhàn)亂、剝削和壓迫;

乙文“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其丈夫方擔糞灌園,而婦人汲井且浣衣”“兒女啼笑,

雞犬鳴吠”,寫出了旦子岡人們生活的安定和諧,自得其樂。

兩文段所展示的社會圖景的共同之處:沒有戰(zhàn)亂、剝削和壓迫,生活安定富足,幸???/p>

樂。

【點睛】參考譯文:

甲: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fā)現(xiàn)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子里面

仿佛隱約透著點光亮。漁人便下了船,從洞口走了進去。最開始非常狹窄,只能容得下一人

通過。又行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明亮開闊了。漁人眼前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

常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四通八達,

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人們在田間來來往往耕種勞動,男女的穿戴全都與桃花源以外的

人一樣。老年人和小孩兒,都怡然并自得其樂。

這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覺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漁人都詳細地作了回答。這

里的人便邀請他到家中做客,擺了酒、殺了雞用來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聽說來了這么一

個人,全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先祖是為了躲避秦朝時期的戰(zhàn)亂,率領(lǐng)妻子兒女

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此他們再沒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絕了一切往

來。村里的人問漁人現(xiàn)如今是什么世道,他們居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

漁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說了出來,村民們聽了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

邀請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

辭。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乙: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岡。剛走了幾里地,看見田間禾苗非常濃密,男女老少在田間

耕作。大概江北的習俗,女人也參加農(nóng)業(yè)勞作;比起西北那些不從事農(nóng)業(yè)勞作的懶惰男子,

江北的習俗的確好多了。有時我放棄騎馬開始步行,路過一農(nóng)家,這家男主人正給擔糞給園

子施肥,女人從井里打水洗衣。園子中間有豆蓬瓜架,還有幾株郁郁蔥蔥的樹木,孩子們嬉

戲歡笑,雞鳴狗叫。我看著越來越羨慕他們,覺得這一家中的萬物都怡然自得,我遺憾自己

遠不如它們??!

(二)(2023下?四川廣元?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文言文閱讀,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瓊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戰(zhàn),為嶼,為崛,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

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

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

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材料二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取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

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久其上為睥睨②、梁檄@之形,其旁出堡塢久有若

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huán)之可上,望甚遠,無

土壤而生嘉樹美箭周季奇而堅,其疏數(shù)偃仰,襲智者所施設(shè)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力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

而辱于此者?!被蛉眨骸捌錃夤れ`丕為傳人近理為趨物故.楚工南⑨少人而多走。”是二者,余

未信之。

(選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注釋】①垠:邊界,盡頭。②睥睨(pin!):“埠垸”,城上有孔的矮墻。③梁槌(1

1):屋的正梁。④堡塢(wu):小城堡,此處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因此作者稱其“小石

城山”。⑤箭:指竹子。⑥中州:中原,指黃河中下游一帶。⑦夷狄:這里指偏遠地區(qū)。⑧

伎:同“技”,技藝,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帶是古代楚國的南部。

6.下列對加點詞的解釋不亞螂的一項是()

A.“語法”釋義法是指在文言文閱讀中,通過詞語在句子中的位置推斷其詞性,進

而結(jié)合語境推測其詞義的一種方法。根據(jù)語法分析法,“其一西出”的“西”解釋為“向

西”。

B.“益”的釋義有“同‘溢’,水漫出來”“增加”“好處,有好處”“更加”等

意思,在“益奇而堅”中是“增加”的意思。

C.“類智者所施設(shè)也”和“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中的“類”的意思都是

“好像”。

D.成語“行兵列陣”的“列”是“排列,布置”的意思,根據(jù)成語釋義法,"而列

是夷狄”的“列”字可解釋為“排列,布置”。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投以小石以其境過清

B.是固勞項無用潭西南項望

C.其上為睥睨、梁耀之形馬之千里者

D.奉二者,余未信之星魚之樂也

8.對材料二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B.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C.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D.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9.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

10.這兩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到湖南永州時寫的作品,在這兩篇短文中,

作者借小石潭周圍清幽冷寂的氛圍和小石城景色奇秀卻在荒遠之地,各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答案】6.B7.D8.C9.(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

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2)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10.在《小石潭記》

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圍清幽冷寂的氛圍,表達了凄苦孤寂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記》中,作

者借小石城景色奇秀卻在荒遠之地,抒發(fā)了自己有才能卻無法施展的不平之氣。

【解析】6.本題考查詞語釋義。

B.益奇而堅:而且更顯得形狀奇特質(zhì)地堅硬。益,更加。故選B。

7.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介詞,用\介詞,因為;

B.表轉(zhuǎn)折,卻、表修飾,不譯;

C.助詞,的'定語后置的標志;

D.代詞,這、代詞,這;

故選Do

8.本題考查斷句。句意:這地方山川鐘靈之氣不孕育偉人,而唯獨凝聚成這奇山勝景,

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產(chǎn)奇峰怪石。斷句為: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

南少人而多石。故選C。

9.本題考查譯句。重點詞語:(1)而,表修飾,不譯。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

一樣。明滅可見,若隱若現(xiàn)。(2)自從。徑,徑直。逾,越過。而,表修飾。道,道路。

10.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聯(lián)系甲文中的“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可知,作者內(nèi)心因為被貶而產(chǎn)生的凄苦孤寂的感情,因為受到小石

潭環(huán)境的觸發(fā),而涌上心頭。前文雖然寫到了“樂”,但“樂”只是表象,“苦”才是實質(zhì)。

聯(lián)系乙文中“又怪其不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

用”可知,小石城景色奇秀卻在荒遠之地,雖有極佳的景致,卻無人欣賞。作者借小石城的

遭遇,含蓄的抒發(fā)了自己有才能卻不得施展的抑郁不平之氣。

【點睛】參考譯文

【甲】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

的玉佩、玉環(huán)相互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心里十分高興??撤ブ褡樱_辟道路,向下看見一個小

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

面,成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島,也有高低不平的石頭和小巖石(露了出來)。青蔥

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結(jié),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百多條,

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兒呆

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

得見,時而看不見。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

我坐在潭邊,四下里竹林和樹木包圍著,寂靜沒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

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那種環(huán)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于是記錄下了此

地就離開。

一同去游覽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我?guī)е煌サ?,有姓崔的兩個年輕

人。一個名叫恕己,一個名叫奉壹。

【乙】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一條向西走,沿著它走

過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條稍微偏北而后向東,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條河流截斷了,

有積石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石山頂部天然生成矮墻棟梁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一塊好像堡壘,

有一個像門的洞。從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小石子進去,咚地一下有水響聲,那聲音

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盤繞著登到山頂,站在上面望得很遠。山上沒有泥土卻長著

很好的樹木和竹子,而且更顯得形狀奇特質(zhì)地堅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參差,好像是

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懷疑造物者的有無已很久了,到了這兒更以為造物者確實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

把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煙輻篌的中原地區(qū)去,卻把它擺在這荒僻遙遠的蠻夷之地,即使經(jīng)過

千百年也沒有一次可以顯示自己奇異景色的機會,這簡直是白耗力氣而毫無用處,神靈的造

物者似乎不會這樣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沒有的吧?也有人說:“造物者之所以這樣安排是

用這佳勝景色來安慰那些被貶逐在此地的賢人的。”也有人說:“這地方山川鐘靈之氣不孕

育偉人,而唯獨凝聚成這奇山勝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產(chǎn)奇峰怪石?!边@兩種說

法,我都不信。

(三)(2023下?廣西防城港?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核舟記(節(jié)選)

魏學海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

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箸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石青穆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

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

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

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蝕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

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乙】

刻木巧匠

周暉

成化間,一樂工能刻木為舟,大可二寸,篷桅櫓咸具。兩人對酌于中,壺觴①“館燈”②

滿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櫓,一人運舵,皆有機能動。置之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③

側(cè)。一舟必需白金一兩。好事者竟趨焉。

(節(jié)選自《續(xù)金陵瑣事》,有改動)

【注釋】①壺觴:酒器。②館仃(douding):供陳設(shè)的食品。③欹(qi):傾斜。

11.下面對《核舟記》(節(jié)選)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選段文字主要介紹了核舟船頭部分的三個游覽者,蘇東坡、黃魯直、佛印。

B.選段文字運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加以介紹,充分表現(xiàn)了雕刻者精巧的技藝。

C.選段文字寫了三人外貌、衣著、姿態(tài)的各異,又顯現(xiàn)了他們的神態(tài)、風度。

D.選段文字描寫了三人陶醉于山光水色的神態(tài),表現(xiàn)了他們豁達、放曠的胸襟。

12.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佛印絕等彌勒

(2)神情與蘇、黃不盾

(3)大可二寸

(4)篷桅櫓感具

1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1)臥右膝,訕右臂支船

(2)置之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側(cè)。

14.《核舟記》中魯直“如有所語”。他在與東坡說些什么?結(jié)合語境,發(fā)揮想象,為

兩人設(shè)計一組對話。

15.《核舟記》《刻木巧匠》兩文都寫了中國古代的微雕藝術(shù),都寫了船上的五個人,

贊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藝,但寫法不同,試加以分析。

【答案】n.B12.像類似大約全、都13.(1)佛印臥

倒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2)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夠隨著風而行,完全不會

傾斜(或:一點兒也不傾斜)。14.[示例一]魯直:子瞻兄,你看書上記載的赤壁的

位置,似乎與實地不符。東坡:確實如此,古人多有誤記。[示例二]東坡:你看我這篇《赤

壁賦》寫得如何?魯直:大氣磅礴。(答案不唯一,注意兩人是共閱一手卷而語,想象

合理即可)15.[示例一]《核舟記》一文對船上五人的描寫細致入微,生動可感。如

用細節(jié)描寫,寫舟子兩人,一人悠閑自在,一人神情專注,生動逼真?!犊棠厩山场芬晃膶?/p>

船上五人的描寫概括、簡略。[示例二]《核舟記》一文用動作、神態(tài)描寫生動地刻畫了五

個人物,各具情態(tài)?!犊棠厩山场芬晃母爬ǖ貙懥宋鍌€人的動作,比較簡潔。[示例三]《核

舟記》一文多用正面描寫,且描寫詳細、生動、可感?!犊棠厩山场芬晃募扔姓婷鑼?,又

有側(cè)面描寫,但描寫較簡略、概括。(意對即可)

【解析】1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

B.“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有誤。選段文字重點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來刻畫三個人

物,從而表現(xiàn)雕刻藝術(shù)的技藝高超;

故選Bo

12.本題考查重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詞語解釋時要注意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

(1)句意:佛印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類:像。

(2)句意:神情和蘇東坡、魯直不相類似。屬:類似。

(3)句意:大約兩寸大小??桑捍蠹s。

(4)句意:船篷、旋桿,槳櫓、尾舵都齊備。咸:全、者口。

13.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做到譯句文從

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注意重點詞的解釋:

(1)詵,同“屈”,彎曲;支,支撐。

(2)置,放;略無,一點也不;欹,傾斜。

14.本題考查內(nèi)容和語言表達。結(jié)合語境“蘇、黃共閱一手卷”,充分發(fā)揮想象,符合

手卷內(nèi)容即可。

示例:蘇軾:你看古人描繪的赤壁風景多么形象生動。黃庭堅:確實是,讀來如在眼前。

15.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寫作手法。

根據(jù)甲文“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佛印

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

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

聲然”可知,甲文對船上五人的描寫細致入微,生動可感,運用了正面描寫,并且用細節(jié)描

寫寫出了舟子兩人,一人悠閑自在,一人神情專注,生動逼真。

同時運用了動作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從蘇軾和魯直”共閱一手卷”中“閱”“執(zhí)”

“撫”“指”等動詞可得出;神態(tài)描寫:如描寫佛印時“矯首昂視”以及描寫舟子時“視端

容寂”;

根據(jù)乙文“二人對酌于中,壺觴短釘滿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櫓,一人運舵,皆有機

能動”“一舟必需白金一兩,好事者競趨焉”可知,乙文運用正面、側(cè)面相結(jié)合的描寫方法

來介紹核舟,但是描寫較簡略、概括。描寫人物時主要運用動作描寫,從“對酌”“挽”“握”

“運”等動詞可看出。

【點睛】參考譯文:

【甲】明朝(有一個)有特殊技藝(技藝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遠。(他)能用直徑一寸

的木頭,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還有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部是按照材料原來的

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他)曾經(jīng)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頭到船尾大約長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么高。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

艙,用磐竹葉做的船篷覆蓋著它。旁邊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

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guān)上窗戶,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

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涂在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胡須濃密的人是蘇東坡(蘇軾),佛?。ㄌK軾

的好友)位于右邊,魯直(黃庭堅)位于左邊。蘇東坡,黃庭堅共同看著一幅書畫長卷。蘇東

坡右手拿著卷的右端,左手輕按在魯直的背上。魯直左手拿著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

像在說些什么。蘇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身子都)略微側(cè)斜,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

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佛印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袒著胸脯,露出乳頭,抬頭仰望,

神情和蘇東坡、魯直不相類似。佛印臥倒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豎著他的左膝,靠

在左膝上,念珠簡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數(shù)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名撐船的人。位于右邊的撐船者梳著椎形

發(fā)髻,仰著臉,左手倚著一根橫木上,右手扳著右腳趾頭,好像在大聲呼喊的樣子。在左邊

的人右手拿著一把蒲葵扇,左手輕按著火爐,爐上有一把水壺,那個人的眼光正視著(茶爐),

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

【乙】南京有個樂工,能把木頭雕刻成小船,(船)約兩寸大小,船篷、旋桿,槳櫓、

尾舵都齊備。有兩個人在船上對飲,酒壺、酒杯、各種食物擺滿了桌子。還有一個人在拉篷

索,一個人在搖櫓,一個人在掌舵,都裝設(shè)有機關(guān)控制轉(zhuǎn)動升降.把木船放置在水中,能隨

風行走,一點也下會偏斜。一艘這樣的木船必須要賣一兩銀子,喜歡新奇的人都競相去買。

優(yōu)選提升題

(四)(2023下?湖北襄陽?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

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

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

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

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

明日革桃源縣,之綠蘿山下,諸峰累累,極為瘦削①。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②

坐。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樹,夾道如錦幄③,花蕊藉④地寸余,

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屢陟⑤彌高,石乃泉嚙,皆若靈壁⑥。

(節(jié)選自袁中道《再游桃花源》)

【注釋】①瘦削:直立陡峭。②踞:蹲坐。③錦幄:錦繡織成的篷帳。④藉(ji?):襯

墊。⑤陟(zhi):升,登(高)。⑥靈壁:即靈璧石,質(zhì)地細膩溫潤,滑如凝脂,石表起伏

跌宕、溝壑交錯。

16.請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明日迎桃源縣

(2)石為泉嚙_______________

17.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至/白馬雪濤處匕/有怪石登舟皆踞坐。

B.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

C.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

D.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

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19.【甲】【乙】兩文都寫到了落花,【甲】文中描寫落花的句子是“",

【乙】文中描寫落花的句子是“"。(用原文語句回答)

20.【甲】【乙】兩文都寫到了桃花源,兩位作者寫的桃花源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案】16.經(jīng)過被17.C18.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進

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19.落英繽紛花蕊藉地寸余20.景色優(yōu)美,

環(huán)境幽靜;依山傍水,位置隱秘,與世隔絕;生活祥和安寧。(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解析】1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

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第二天經(jīng)過桃源縣。過:經(jīng)過;

(2)句意為:石頭被泉水侵蝕。為:被;

17.本題考查文言句子斷句。句意為:到了白馬雪濤(景點名,桃源八景之一)前,(因

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起身)?!爸涟遵R雪濤處”“上

有怪石”“登舟皆踞坐”為三個獨立的主謂句。故斷句為: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

踞坐。

故選Co

18.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

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重點詞語:泊,停泊;諸人,其他人。

19.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甲文“落英繽紛”意思是落花紛紛地散在地上。乙文“花

蕊藉地寸余”意思是地上的花瓣有幾寸高。都寫到了落花。

20.本題考查比較閱讀。結(jié)合甲文“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和乙文“桃可千余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汨汨”可知,都寫到了

景色優(yōu)美,環(huán)境幽靜;結(jié)合甲文“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和乙文“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

至桃花洞口”可知,都寫到了依山傍水,位置隱秘,與世隔絕;結(jié)合甲文“阡陌交通,雞犬

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和乙文“桃可千余樹,

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可知,都寫到了生活祥和安寧。

【點睛】參考譯文:

(甲)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

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

嫩美麗,落花紛紛地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xù)往前行船,想

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fā)源地,于是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

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

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

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

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

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

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設(shè)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

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

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

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

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

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

的人說??!”

(乙)第二天經(jīng)過桃源縣,到了綠蘿山下,山峰極多,而且很陡峭。到了白馬雪濤(景

點名,桃源八景之一)前,(因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

起身)。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進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大概有上千棵桃樹,

兩邊如設(shè)錦帳,地上的花瓣有幾寸高,泉水細細的流淌。沿著水向上尋找源頭,越走越高。

石頭被泉水侵蝕,都像峭壁一樣。

(五)(2023下?廣西貴港?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小石潭記

柳宗兀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氐,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

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

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

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乙】

游大林寺序①(節(jié)選)

白居易

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huán)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于時盂夏②

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如至人間仙

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迄今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

之誘人也如此!

【注釋】①此篇文章創(chuàng)作于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時,因無實權(quán)辦實事,白居易在閑暇

中漫游風景名勝之地。②孟夏:即陰歷四月。孟,四季的第一個月。

2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初到恍然初極狹,才通人

B.時節(jié)絕晚沿溯阻簞

C.乃記之而去乃不知有漢

D.潭中魚可百許頭可以調(diào)素琴

22.下列對《小石潭記》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第1段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講述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由小丘西行到看見篁竹、聽

聞水聲,尋得小石潭,移動變化中景致不同,極具動態(tài)畫面感。

B.文中“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垠,為嶼,為堪,為巖”,寫出了作

者為“石潭”命名的緣由及近岸石頭的千態(tài)萬狀。

C.第2段寫游魚的形神姿態(tài),虛實結(jié)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屬于虛寫,而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呈現(xiàn)的是游魚的動態(tài)美,屬于實寫。

D.作者以“發(fā)現(xiàn)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一一小潭源流一一潭中氣氛一一交代同游之人”

為順序來安排材料,移步換景,前后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緊湊。

2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山桃始華,澗草猶短。

24.【甲】文作者寫小石潭的水“清”,筆法達到了超妙的藝術(shù)境界。請簡要分析作者

是怎樣寫水“清”這一特點的?

25.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闭埬憬Y(jié)合甲乙兩文內(nèi)容簡要分析。

【答案】21.A22.C23.(1)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能知道

溪水的源頭。(2)山上桃樹才剛剛開花,山澗中的青草還未長高。24.作者采用了正

側(cè)面相結(jié)合的方法。先從正面落筆,直言“水尤清冽”,然后通過寫魚、陽光、影子側(cè)面烘

托出水的清澈。25.“一切景語皆情語”即作者寫景都是為了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缎?/p>

石潭記》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所寫,小石潭凄清的環(huán)境,觸發(fā)了作者被貶的悲傷;《游

大林寺序》是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所寫,大林寺的無人欣賞,正表現(xiàn)了作者懷才不遇、淡

泊名利的情感。(意對即可)

【解析】2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都解釋為“剛開始,起初”;

B.極,非常/隔絕;

C.于是/竟然;

D.大約/可以;

故選Ao

22.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

C.“虛實結(jié)合”有誤。第②段寫游魚的形神姿態(tài),動靜結(jié)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是從靜態(tài)上描寫;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呈現(xiàn)的是游魚的動態(tài)美,都屬于實寫。故選C。

23.本題考查翻譯語句。注意關(guān)鍵詞:

(1)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犬牙:像狗的牙齒一樣。差互,交相錯雜。

(2)始:才。華:開花。

24.本題考查寫法。根據(jù)【甲】文①段“下見小潭,水尤清冽”直接描寫水的清冽,②

段,,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

翕忽,似與游者相樂”主要通過日光和魚影,側(cè)面烘托出小石潭水清澈見底、清??设b的特

點;可知采用了采用了正側(cè)面相結(jié)合的方法。同時,采用動靜結(jié)合,“怡然不動”和“俶爾

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動靜結(jié)合,尤能顯出魚的活潑,描寫出魚的自由自在。

25.本題考查理解內(nèi)容主旨。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指的是詩詞中所有景物都寄托

有情思,強調(diào)情思要通過寫景表現(xiàn)出來?;?qū)拔锏拿鑼懫鋵嵵荚诒磉_情感,而非單純的寫

景。

根據(jù)《小石潭記》中“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可知,柳宗元借小石潭凄清的環(huán)境,抒發(fā)了被貶到永州之后的悲傷之情;

根據(jù)乙文“環(huán)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初到恍然,如至人間仙境”“由驛路至山門,

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迄今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結(jié)合"[注釋]①此篇文章創(chuàng)作

于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時,因無實權(quán)辦實事,白居易在閑暇中漫游風景名勝之地”和文末

議論“名利之誘人也如此”,可知,大林寺如人間仙境,卻“寂寥無繼來者”,蘊含著白居

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后懷才不遇、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

【點睛】參考譯文

【甲】從小土丘往西走約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好象掛在身上的玉佩、玉

環(huán)相互碰撞的聲音,心里很是高興。(于是)砍伐竹子,開出一條道路,下面顯現(xiàn)出一個小

小的水潭,潭水特別清涼。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像各

種各樣的石頭和小島。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

動。

潭中大約有一百來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往下一直照到潭

底,魚兒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兒)呆呆地靜止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來

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樂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樣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樣的蜿蜒,

(有時)看得見,(有時)看不見。兩岸的形狀像犬牙似的參差不齊,看不出溪水的源頭在

哪里。坐在石潭旁邊,四面被竹林樹木包圍著,靜悄悄的,空無一人,(這氣氛)使人感到

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環(huán)境過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待

下去,就記下這番景致離開了。

一同去游覽的有吳武陵、龔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著一同去的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

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乙】大林寺路遠又荒涼,(所以)人們很少到這里。寺院的周圍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

的巖石,矮小的松樹,清瘦的竹子。因山高地深,所以節(jié)氣來得很遲。當時已是初夏四月,(而

這里)還像正月、二月的天氣,山上的桃樹剛開花,澗中水草還很短??;人物風俗氣候與平地

村落都不相同。剛來十分驚訝,如同到人間仙境。由驛路到山門,也不到半天的路程,但是

自從蕭存、魏弘簡、李渤游覽后,到今天將近二十年,寂寞得竟無人問津。唉!可見名利誘

惑人到了何等程度?。?/p>

(六)(2023下?遼寧鐵嶺?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

題。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

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

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

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樂。

【乙】

有范延貴者為殿直①,押兵過金陵。張忠定公詠②為守,因問曰:“天使③沿路來,還曾見

好官員否?”貴日:“昨過袁州萍鄉(xiāng),縣邑宰④張希顏者,雖不識之,知其好官員也。”忠定

日:“何以言之?”延貴日:“自入萍鄉(xiāng)縣境,驛傳⑤橋道皆完葺,荒蕪不耕之田墾辟,野無

惰農(nóng)。及至邑則邸肆⑥無賭博市易不敢喧爭。夜宿邸中,聞更鼓分明。以是知其必善政也?!?/p>

忠定大笑曰:“希顏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員也?!奔慈胀]于朝。希顏后為發(fā)運使⑦,延貴亦

閣門祗候,皆號能吏也。

【注釋】①殿直:皇帝的侍從官。②張忠定公詠:張詠,謚號忠定,北宋名臣。③天使:

皇帝的使者。④邑宰:邑,縣宰,泛指地方官吏。⑤驛傳(zhudn):驛站。⑥廓(chan)肆:

店鋪。⑦發(fā)運使:與后面的“閣門祗候”都是官職名。

26.解釋加點的字。

(1)才通人

(2)香如外人

27.選出加點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回的一項。()

A.武陵人捕魚為業(yè)范延貴者為殿直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荒蕪不耕之田墾辟

C.欲窮募林知募好官員也

D.并怡然自樂自入萍鄉(xiāng)縣境

2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夜宿邸中,聞更鼓分明。

29.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及至邑則廓肆無賭博市易不敢喧爭。

30.【甲】【乙】兩文都有環(huán)境描寫,但目的卻不相同,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

【答案】26.僅僅,只全,都27.B28.(1)田間小路交錯相通,

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可以互相聽到。

(2)夜晚住在驛館內(nèi),聽到打更的鼓聲分明。29.及至邑/則邸肆無賭博/市易不敢

喧爭。30.甲寫桃花源環(huán)境的優(yōu)美,表現(xiàn)村中人生活的幸福,表達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向

往。乙寫萍鄉(xiāng)縣境治理整潔有序,表現(xiàn)縣邑宰是一個善治的好官。

【解析】2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

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只能容得下一人通過。才:僅僅,只;

(2)句意為:完全如同世俗之外的人一樣。悉:全,者口。

27.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動詞,作為/動詞,擔任;

B.均為代詞,這;

C.代詞,他的/代詞,他;

D.代詞,自己/介詞,自從表示時間的起點;

故選Bo

28.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

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

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雞犬相聞:(村落間)可以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2)句重點詞語:夜:夜晚。宿:住宿。?。后A館。聞:聽到。更鼓分明:打更的鼓聲

分明。

29.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

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對于單句:句首關(guān)聯(lián)詞和語氣詞(如:夫、蓋、若、而等)之后要作停

頓;幾個特殊的古今異義詞朗讀時必須分開;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

要作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需要著重強調(diào)的地方,一般要停頓;“也”

用在句中時表停頓語氣,朗讀時應(yīng)作停頓;省略句中句內(nèi)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頓;并列短

語間要略作停頓;總領(lǐng)性詞語后面要停頓。如果是幾個句子的組合,則要在句與句間要停頓。

根據(jù)句意“等到了城里,店鋪里沒有賭博的人,交易的時候人們不喧嘩爭執(zhí)”可知,“及

至邑”是時間狀語,放在句首應(yīng)停頓,“則市肆無賭博”“市易不敢喧爭”則從兩方面介紹

城里的情況,需要停頓。故可停頓為:及至邑/則市肆無賭博/市易不敢喧爭。

30.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甲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意思是(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

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

描寫了美麗的居住環(huán)境,結(jié)合“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

樂。”意思是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

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

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不滿。

乙文“驛傳橋道皆完葺,荒蕪不耕之田墾辟,野無惰農(nóng)。及至邑則郎肆無賭博市易不敢

喧爭”,意思是驛站橋道都修葺過,正在耕種及休耕的田地都得到開墾,野外沒有懶惰的農(nóng)

民。等到了城里,店鋪里沒有賭博的人,交易的時候人們不喧嘩爭執(zhí)。通過寫萍鄉(xiāng)縣境治理

整潔有序,側(cè)面表現(xiàn)出縣邑宰是一個善治的好官。

【點睛】參考譯文:

東晉太元(公元376396)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而行,

忘記了路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兩岸的幾百步之內(nèi),中間沒有其它樹木,花

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他繼續(xù)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

子的盡頭。

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fā)現(xiàn)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面隱隱約

約透著點光亮。漁人便下了船,從洞口走了進去。最開始非常狹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過。

又向前行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漁人眼前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

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四通八達,雞鳴

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人們在田間來來往往耕種勞動,男女的穿戴裝束,完全如同世俗之外

的人一樣。老年人和小孩兒,都怡然并自得其樂。

有個叫范延貴的人擔任皇帝的侍從官,押兵經(jīng)過金陵。張詠擔任當?shù)靥?,于是問到?/p>

“使者沿路過來,曾見到好的官員嗎?”范延貴說:“昨天路過袁州萍鄉(xiāng),縣令張希顏,我

雖然不認識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員?!敝叶ㄕf:“為什么這么說呢?”延貴說:“自從

進入萍鄉(xiāng)縣境,驛站橋道都修葺過,正在耕種及休耕的田地都得到開墾,野外沒有懶惰的農(nóng)

民。等到了城里,店鋪里沒有賭博的人,交易的時候人們不喧嘩爭執(zhí)。夜晚住在郵館內(nèi),聽

到打更的鼓聲分明。因此知道他一定擅長處理政務(wù)?!敝叶ù笮χf:“希顏本來就很好,

使者您也是一位好官員。”忠定當天將兩人一同舉薦給朝廷。希顏后來擔任發(fā)運使,延貴也

做到了閣門祗候的職位,都被稱作能干的官吏。

(七)(2023下?河北邯鄲?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箸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石青梅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

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

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

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蝕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

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選自魏學凈《核舟記》)

【乙】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

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

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