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要求:26首古詩詞及《中庸》背誦。課外文言文中不帶“釬
號的背誦,帶號的熟讀。
七年級下冊經(jīng)典詩文誦讀篇目
1.十五夜里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渡漢江唐宋之間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3.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潮涌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敢。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像。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涌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4.望薊門祖詠
燕臺一望客心驚,簫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5.塞下曲(其一)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伲荷丛础?/p>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汽
6.旅夜書懷杜甫
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橘獨(dú)夜丹。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7.登高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8.月夜憶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家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9.天末懷李白杜甫
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dá),娘魅喜人過。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附:夢李白二首?其二杜甫(附在后面即可)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fù)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dú)憔悴。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孤獨(dú)身后事。
10.離思(其四)元稹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11.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2.竹枝詞(其七)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百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13.《送春》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fēng)喚不回。
14.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宋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美荷香。
清風(fēng)明月無人管,
并作南樓一味涼。
15.勸學(xué)朱熹
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天行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16.相見歡南唐后主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忙。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17.破陣子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兒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18.蝶戀花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dú)上高摟,望盡天際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19.臨江仙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fēng)靜轂紋平,小舟從今逝,江海寄余生。
20.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
綸巾,談笑間,橘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
月。
21.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22.御街行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寧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
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火枕頭欹。諳盡孤眠味道。都來此事,眉間心上,
無計相回避。
23.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yuǎn)目,獻(xiàn)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
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伏說妒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惋惜流年,憂愁風(fēng)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
揭英雄淚?
24.點(diǎn)絳唇南宋朱翌
流水泠泠,斷橋橫路,梅枝亞。雪花飛下,渾似江南畫。
白璧青錢,欲買春無價。歸來也,風(fēng)吹平野,一點(diǎn)香隨馬。
25.大德歌冬景元代關(guān)漢卿
遷正是從這歷史和文化發(fā)展的艱難歷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樣和前驅(qū)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
矢志進(jìn)取的道路。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受極刑而無慍色”,堅毅地活下來,他的愿望
是“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償前辱之責(zé),雖萬被戮,豈有悔
哉”!
2.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⑴九年,歲在癸丑,暮春②之初,會⑶于會稽⑷山陰⑸之蘭亭,修禊事也⑹。
群賢⑺畢至⑻,少長⑵成(10)集.此地有崇山峻嶺⑴),茂林修竹(,2),又有清流激湍<13),
映帶左右“2引以為流觴曲水(⑶,列坐其次(⑹。雖無絲竹管弦之盛⑴〉,一觴一詠〈⑻,亦
足以暢敘幽情(,9,o
是日也的,天朗氣清,惠風(fēng)⑵)和暢⑺。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⑵),所以⑵)
游目騁B懷,足以極⑵)視聽之娛,信⑵〉可樂也。
夫人之相及,俯仰一世加?;蛉≈T⑵)懷抱,悟言加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
骸之外⑶〉。雖趣舍萬殊⑶,靜躁⑶)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⑶〉得于己,快然自足⑶〉,
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⑶〉,情隨事遷,皎,感慨系之由矣。向@之所欣,俯仰
之間,已為陳跡“I猶不能不以之興懷⑷)。況修短隨化⑷),終期如)于盡。古人云:“死生
亦大矣豈小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⑷I未嘗不臨文嗟悼“八,不能喻由之于懷。固知一死
生為虛誕,齊彭揚(yáng)為妄作,⑼。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⑶),錄其所述
(5,),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明后之覽者(⑶,亦將有感于斯文⑶)。
【注釋】
(1)永和:東晉皇帝司馬聃(晉穆帝)的年號,從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
年上巳節(jié),王羲之及謝安,孫綽等41人。實(shí)行禊禮,飲酒賦詩,事后將作品結(jié)為一集,由
王羲之寫了這篇序總述其事。
(2)暮春:陰歷三月。暮,晚。
(3)會:集會。
(4)會稽(kudiji):郡名,今浙江紹興。
(5)山陰:今紹興越城區(qū)。
(6)修禊(X1)事也:(為了做)禊禮這件事。古代習(xí)俗,于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魂
以后定為三月三日),人們?nèi)壕塾谒疄I游戲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事實(shí)上這是古人的一
種游春活動。
(7)群賢:諸多賢士能人。指謝安等三十二位社會的名流。賢:形容詞做名詞。
(8)畢至:全到。畢,全、都。
(9)少長:如工羲之的兒子工凝之、工徽之足少;謝安、工羲之等是長。
(10)咸:都。
(11)崇山峻嶺:高峻的山嶺。
(12)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樣子。
(13)激湍:流勢很急的水。
(14)映帶左右:輝映點(diǎn)綴在亭子的四周。映帶,襯托、圍繞。
(15)流觴(shdng)曲(qii)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彎曲的水道中任其飄流,
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飲酒。這是古人一種勸酒取樂的方式。流,使動用法。曲水,
引水環(huán)曲為渠,以流酒杯,
(16)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邊,水邊。
(17)絲竹管弦之盛:演奏音樂的盛況。盛,盛大。
(18)一觴一詠:喝著酒作著詩。
(19)幽情:幽深內(nèi)藏的感情。
(20)是日也:這一天。
(21)惠風(fēng):和風(fēng)。
(22)和暢,緩和。
(23)品類之盛:萬物的繁多。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
(24)所以:用來。
(25)騁:使?奔馳。
(26)極:窮盡。
(27)信:實(shí)在。
(28)夫人之相及,俯仰一世:人及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夫,句首發(fā)語詞,不
譯。相及,相處、相交往,俯仰,表示時間的短暫。
(29)取諸:取之于,從?中取得。
(30)悟言:面對面的交談。悟,通“晤二指心照不宜的妙悟之言。
(31)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予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
放縱無羈的生活。因,依、隨著。寄,寄予。所托,所愛好的事物。放浪,放縱、無拘束。
形骸,身體、形體。
(32)趣(qu)舍萬殊:各有各的愛好。趣舍,即取舍,愛好。趣,通”取二萬殊,
千差萬別。
(33)靜躁:寧靜及躁動。
(34)暫:短暫,一時。
(35)快然自足:感到興奮和滿足。然,?的樣子。
(36)不知老之將至:(竟)不知道蒼老將要到來。語出《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fā)
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一木有“曾”在句前.
(37)所之既倦:(對于)所寵愛或得到的事物已經(jīng)厭倦。之,往、到達(dá)。
(38)情隨事遷:感情隨著事物的變更而變更。遷,變更。
(39)感慨系之:感慨隨著產(chǎn)生。系,附著。
(40)向:過去、以前。
(41)陳跡:舊跡。
(42)以之興懷: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受。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為陳跡
興,發(fā)生、引起。
(43)修短隨化:壽命長短聽?wèi){造化。化,自然。
(44)期:全,及。
(45)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語出《莊子?德充符》。
(46)契:符契,古代的一種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為二,各執(zhí)一半,作為憑證。
(47)臨文嗟(ji@)悼:讀古人文章時嘆息哀傷。臨,面對。
(48)喻:明白。
(49)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修為妄作:原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shí)
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固,原來、當(dāng)然。一,把……看作一樣;齊,
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動詞。虛誕,虛妄荒誕的話。蕩,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
胡說。一生死,齊彭殛,都是莊子的看法。出自《齊物論》。
(50)列敘時人:一個一個登記當(dāng)時及會的人。
(51)錄其所述:錄下他們作的詩。
(52)其致一也: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
(53)后之覽者:后世的讀者。
(54)斯文:這次集會的詩文。
【譯文】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
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里,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里。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密的
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澄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huán)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
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diǎn)酒,作點(diǎn)詩,也足夠來暢快敘
述幽深內(nèi)藏的感情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爽,和風(fēng)暖和,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視察大地上眾
多的萬物,用來伸展視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shí)在很歡樂。
人及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在室內(nèi)暢談自己的胸懷理想;有的人就著自
己所愛好的事物,寄予情懷,放縱無羈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寧靜及躁動各不相同,
但當(dāng)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興奮時,一時感到自得。感到興奮和滿足,竟然不知道蒼老將
要到來。等到對得到或?qū)檺鄣臇|西已經(jīng)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更而變更,感慨隨之產(chǎn)生。
過去所寵愛的東西,轉(zhuǎn)瞬間,已經(jīng)成為舊跡,尚且不能不因?yàn)樗l(fā)心中的感受,況月壽命
長短,聽?wèi){造化,最終歸結(jié)于殲滅。古人說:“死生終歸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讓人哀思
呢?
每當(dāng)看到前人所發(fā)感慨的緣由,其緣由像一張符契那樣相和,總難免要在讀前人文章時
嘆息哀傷,不能明白于心,原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shí)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
的說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個一個登記當(dāng)時及
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v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fā)人們情懷的緣由,他們
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后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創(chuàng)作背景】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裴之,曾
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及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實(shí)行風(fēng)雅
集會。及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
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推集,即《蘭亭集序》。
【作品賞析】
《神龍本蘭亭集序》文描繪了蘭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fā)了作者盛事不
常、“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感嘆。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更由
安靜而激蕩,再由激蕩而安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yáng)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
篇佳作。
*3,山中及裴秀才⑴迪
王維
近臘月⑵下,景氣⑶和暢,故山殊可過⑷。足下⑷方溫經(jīng)⑹,猥⑺不敢相煩⑻,輒
便⑺往山中,憩感配寺⑴),及山僧飯訖⑴)而去。
北涉玄濡〈⑵,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崗〈⑶,輛水E,淪漣,及月上下。寒山遠(yuǎn)火,明滅
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⑸夜舂'⑹,復(fù)及疏⑺鐘相間。此時獨(dú)坐,僮仆靜默,⑶,
多思曼““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輜,臨清流也。
當(dāng)待⑵〉春中,草木蔓發(fā)⑴),春山可望,輕脩⑵;出水,白鷗矯翼⑵),露濕青皋⑵,
麥隴3)朝帷⑺,斯之不遠(yuǎn)施,倘(⑼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jī)清妙(酸者,豈能以此不急之
務(wù)<3,)相邀?然是中⑺有深趣矣!無忽⑶〉。因馱黃粟人往(34),不一(湖。山中人.王維白。
【注釋】
(1)秀才:唐代對參與進(jìn)士科考試的人的稱呼。
(2)臘月:農(nóng)歷十二月。古代在農(nóng)歷十二月實(shí)行“臘祭”,所以稱十二月為臘月。
(3)*氣:景色,氣候。
(4)故山殊可過:舊居藍(lán)田山很值得一游。故山,舊居的山,指王維的“輛川別業(yè)”
所在地的藍(lán)田山。殊,很s過,過訪、巡游。
(5)足下:您,表示對人的尊稱。
(6)方溫經(jīng):正在溫習(xí)經(jīng)書。方,正。
(7)猥:不敢不合時宜地
(8)煩:打攪。
(9)輒(zh6)便:就。
(10)憩感配寺:在感配寺休息。感配寺,王維集中有游感化寺的詩,《舊唐書?神秀
傳》中說,藍(lán)田有化感寺,感配寺可能是化感寺之誤。
(11)飯訖(ql):吃完飯。訖,完。飯,名詞作動詞,吃飯。
(12)北涉玄,霸(bd):近來渡湎水。比,俗本多誤作“北”,系形近而誤。涉,渡。
玄,黑色,指水深綠發(fā)黑,
(13)華子崗:王維耦川別業(yè)中的一處勝景。
(14)輛(wdng)水:即輛川,在藍(lán)田南。
(15)村墟:村莊。
(16)夜舂(chdng):晚上用臼杵搗谷(的聲音)。舂,這里指搗米,即把谷物放在石
臼里搗去外殼.
(17)疏:稀疏的。
(18)靜默:指已入睡。
(19)曩(ndng):從前。
(20)仄徑:狹窄的小路。
(21)當(dāng)待:等到。
(22)蔓發(fā):擴(kuò)散生長。
(23)輕脩(tido):即白,魚名。身體狹長,游動輕捷。
(24)矯翼:張開翅挎。矯,舉。
(25)青皋:青草地3皋,水邊高地。
(26)麥隴:麥田里3
(27)朝雎(gou):早晨野雞鳴叫。雒,野雞鳴叫。
(28)斯之不遠(yuǎn):這不太遠(yuǎn)了。斯,代詞,這,指春天的景色。
(29)倘:假使,假如。
(30)天機(jī)清妙:性情高遠(yuǎn)。天機(jī),天性。清妙,指超塵拔俗,及眾不同。
(31)不急之務(wù):閑事,這里指游山玩水。
(32)是中:這中間,
(33)無忽:不行疏忽錯過。
(34)因馱黃粱(bo)人往:借馱黃集的人前往之便(帶這封信)。因,憑借。黃集,
一種落葉喬木,果實(shí)和莖內(nèi)皮可入藥。莖內(nèi)皮為黃色,也可做染料。
(35)不一:古人書信結(jié)尾常用的套語,不一一詳述之意。
(36)山中人:王維晚年信佛,過著半隱的生活,故自稱。
【譯文】
農(nóng)歷十二月的木尾,氣候溫順安逸,I日居藍(lán)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溫習(xí)經(jīng)書,倉猝中
不敢打攪,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飯,便離開了。
我向北渡過深青色的菊水,月色清朗,映照著城郭。夜色中登上華子岡,見輛水泛起漣
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伴同上下。那寒山中遠(yuǎn)遠(yuǎn)的燈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
看得很清晰。深巷中狗叫,叫聲像豹叫一樣。村子里傳來舂米聲,又及稀疏的鐘聲相互交織。
這時,我獨(dú)坐在那里,跟來的仆人已入睡,多想從前你及我攙著手吟誦詩歌,在狹窄的小路
上閑逛,接近那澄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擴(kuò)散生長,春天的山景更可欣賞,輕捷的穌魚躍出水面,白色的鷗鳥
張開翅膀,晨露打濕了青草地,麥田里雉雞在早晨鳴叫,這些景色很快就來了,(您)能和
我一起游玩嗎?假如你天性不是及眾不同的話,莫非我能把你邀請來游山玩水嗎?而這當(dāng)中
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視。因?yàn)橛休d運(yùn)黃集的人出山,托他帶給你這封信,不一一詳述了。
【作品賞析】
王維于開元二十年前后曾在^川隱居,他對田園風(fēng)光、自然山水懷有特殊的情感,寫了
很多詩歌贊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在隱居生活中他常常和野老共話桑麻,同摯友飲酒賦詩,
及山僧談經(jīng)論道.在這些人中,裴迪是他最好的伴侶.早在移居輛川之前,他們就一同在
終南山隱居過,得宋之間藍(lán)田別墅后,他們又常?!案≈弁鶃砩瑥椙儋x詩,嘯詠終F1”.
《輛川集》就是他二人的唱和詩集,記錄了他們的生活和逸興雅趣.寫這封信時,裴迪已
回家去溫習(xí)經(jīng)書打算應(yīng)試了,王維深感孤獨(dú),只得獨(dú)自去游山賞景.文中“深趣”反映了
作者酷愛自然,醉情山水,身居其中,其樂無窮;也可理解為作者厭惡官場,意欲歸隱之意。
全文描繪了輛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隱隱的城郭、淪漣的水波、落寞的寒山、
明滅的燈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夜舂,山寺的疏鐘,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寫出了冬
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輕快
“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歲末寒冬的山間景致在王維眼中也是很美麗動人的.故
山景氣如何和暢,他略而不述,專講了飯后歸來時所見到的一片晚景:溺水深厚、月照城郭;
輛川在月光中漣漪起伏;山上燈火,透過樹林明滅可見;村巷里的寒犬叫聲、夜舂聲和山寺
里的疏鐘聲一并傳來.作者所寫的是夜景,那河水、城郭、遠(yuǎn)火,都是在月色朦朧中看到
的,而那犬吠、夜舂和疏鐘則是在黑夜里聽到的,作者通過所見所聞,來寫那寒夜的景物特
色,這樣就更切實(shí)、逼真.下面寫他歸家后的境遇和感受.當(dāng)僮仆靜默時,他卻思緒不寧,
感到特別孤獨(dú)了!他不禁想到往日及裴迪一起走過仄徑去尋幽訪勝,對著清流賦詩論文的歡
樂.這一段所寫是一大中游山的經(jīng)驗(yàn)和感受,但從“提小敢相煩”至IJ“多思曩昔”卻是寫
對裴迪的思念,這是信的本旨,目的是引起對方來同游故山的愛好.
下面便是正式的邀請了,王維希望裴迪來年春天能夠前來.他用想像中的大好春光呼
喚對方,“草木蔓發(fā)”以下六個四字句,凝練地描繪出了一片生氣勃勃的景色.白穌輕快
地在水中游動,白鷗綻開那矯捷的翅膀掠空翱翔,野雉在麥隴中鳴叫,草木染綠了春山,露
水滋潤了堤岸.這一切及前面歲末景色的淡雅清冷恰成顯明的比照.作者不但在寒冬夜
色中保留著深厚的游興,還能敏銳地預(yù)感到春天不久就要駕臨,他已起先品嘗到將來的深
趣,這說明山中人王維正是那種“天機(jī)清妙者”,即對自然風(fēng)光有深厚的愛好,對佳山麗水
具有極強(qiáng)領(lǐng)悟?qū)嵙Φ娜?他既能發(fā)覺歲末寒冬之夜朦朧可見、清晰可聞的景物,又能憑自
己的閱歷想像出來年春光的美麗動人.人們說王維“詩中有畫”,其實(shí)王維文中也是有畫
的.《山中及裴秀才迪書》雖然是一封書信,但可以說它也是作者以詩人的語言、畫家的
構(gòu)思寫成的一篇美麗的寫景記游散文,一首贊美自然風(fēng)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詩。
4.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韓愈
燕趙⑴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⑵。董生舉進(jìn)士,屢不得志于有司⑶,懷抱利器⑷,郁郁
適茲土⑸。吾知其必有合⑹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時⑺,茍慕義強(qiáng)仁者⑻皆疼惜焉。知I⑺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
聞風(fēng)俗及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⑴?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⑴)。董生勉平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為我吊望諸君⑴)之墓,而觀于其市,復(fù)有昔時屠狗者‘⑷乎?為我
謝(⑸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⑹矣
【注釋】
(1)燕、趙:借指的河北一帶。
(2)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壯的歌聲抒發(fā)內(nèi)心悲憤的人,多指有理想而不得施展的人。
(3)有司:這里是指禮部主管考試的官。
(4)利器:鋒利的武器,這里比方杰出的才能。
(5)郁郁適茲土:愁悶地到那個地方去。意思是荒生想去燕趙地區(qū)謀職。適,到……去。
茲,這。茲土,指燕趙之地,當(dāng)時受地方割據(jù)勢力統(tǒng)治。
(6)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賞識和重用.
(7)夫以子之不遇時:像你這樣不走運(yùn)的人。
(8)慕義強(qiáng)(qidng)仁者:仰慕正義、力行仁道的人。
(9)知I(shSn):何況。
(10)風(fēng)俗及化移易:風(fēng)俗隨著教化而變更。及,跟隨。易,變更。
(11)吾惡(wU)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風(fēng)氣跟古時說得有什么不
同呢?惡,怎么。
(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憑你這次的前往測定一下吧。聊:姑且。卜:測驗(yàn)、
推斷。
(13)望諸君:即戰(zhàn)國時燕國名將朱毅,后因政治失意,離燕至趙,趙封他為望諸君。
望諸,古澤名,在河南東北部,又稱“孟諸”。
(14)屠狗者:凡指高漸離一類埋沒在草野的志士。高漸離,荊軻的摯友,他的職業(yè)是
屠狗。荊軻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敗后被殺。據(jù)《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戰(zhàn)國時燕
國有以屠狗為業(yè)的義士,這里泛指隱于市糜暫不得志的俠義之士。
(15)謝:告知。
(16)出而仕:出來做官。
【譯文】
燕趙一帶自古就稱說多有慷慨重義、悲壯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參與進(jìn)士考試,接連幾
次未被主考官錄用而不得志,懷抱著杰出的才能,心情愁悶地想去燕趙地區(qū)(謀職)。我料
知他此去肯定會有所遇合,(受到賞識)。董生努力吧!
像你這樣不走運(yùn),即使一般仰慕正義、力行仁道的人都會憐憫疼惜你的,更何況燕趙一
帶豪杰之士的仰慕仁義是出自他們的本性呢!然而我曾聽說風(fēng)俗是隨著教化而變更的,我怎
么能知道那里的風(fēng)氣跟古時說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過你這次的前往測定一下吧。董生努
力吧!
我因?yàn)槟愕倪@次前往而產(chǎn)生一些感想。請?zhí)嫖覒{吊一下望諸君(樂毅)的墓,并且到那
里的集市上去看看,還有像過去的屠狗者一類的埋沒在草野的志士嗎?替我向他們致意說:
“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當(dāng)攻,可以出來做官(為國家效力)了!”⑴
【作品賞析】
從文章的題目看,韓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應(yīng)是為送董邵南游河北作的送別贈序,
但細(xì)思之,又有不憐憫味3
其一,當(dāng)時的河北是藩鎮(zhèn)割據(jù)的地方,韓愈堅決主見削藩平鎮(zhèn),實(shí)現(xiàn)唐王朝的統(tǒng)一。因
而在他看來,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鎮(zhèn),那就是“從賊”,必需鳴鼓而攻之。
其二,韓愈為了實(shí)現(xiàn)唐王朝的統(tǒng)一,很希望朝廷能夠招攬人才,但在這一點(diǎn)上朝廷使他
大失所望。所以他在很多詩文中,都替自己及他人抒發(fā)過明珠暗投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
董生行》的詩,也是為董邵南寫的,詩中小序有這樣的語句:“縣人董生邵南隱居行義于其
中,刺史不能薦,天子不著名聲,爵祿不及門?!比娫谫潛P(yáng)董生“隱居行義”的同時,也
對“刺史不能薦”表示缺憾。這位董生隱居了一段時間,大約擔(dān)心于“天子不著名聲,爵祿
不及門”的現(xiàn)狀,最終主動出山了,選擇了去河北投靠藩鎮(zhèn)。對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
韓愈自然是抱有肯定的憐憫的。
文章表面上始終是送愛生游河北。開頭就預(yù)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其次段雖懷
疑燕趙的風(fēng)俗可能變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還是要送他去;結(jié)尾托他去吊望諸君之
墓、勸諭燕趙之士歸順朝廷,仍舊是送他去??傊?,的確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為
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筆墨之外。
*5.始得西山宴游記
柳宗元
自余為修人⑴,居是州⑵,恒⑶惴栗⑷。其⑸隙⑹也,則施施而行⑺,漫漫而游8。
日⑺及其徒(⑷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⑵,幽泉⑴〉怪石,無遠(yuǎn)不到”,到則披草(⑸
而坐,傾壺3而醉。醉則更相⑴,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⑶。覺⑺而起,
起而歸;以為的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⑵)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的知西山之怪特⑵)。
今年⑵)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25西亭望西山,始⑼指異之⑵)。遂命仆人過
湘江(咒緣°。)染溪⑶),斫⑺榛莽⑶),焚茅茯⑶,窮山之高而止由。攀援而登,箕踞⑶,
而遨(37),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叱皆在衽席(W>之下。其(財高下之勢,呀然⑷)洼然(42),若埋
(5,)
3若穴,尺寸千里"I授8蹙m〉累積莫得他遁隱縈青繚白“,外及大際,
四望如一的。然后知是山曲之特立⑸),不及培壤由為類。悠悠乎⑸)及題氣⑸)俱由,
而莫得其涯皿;洋洋乎(60)及造物者(6,)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63),頹然就"
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yuǎn)而至,至無所見,而猶⑼不欲歸。心凝由形釋由,
(70)(72)(73)(?4)
及萬化冥合(7,)o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⑺以志"3
是歲,7”,元和的四年也。
【注釋】
(1)修人:同“戮人”,受過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
故自稱修人。修,通“戮”,恥辱。
(2)是州:這個州,指永州。
(3)恒:常常。
(4)惴栗:恐驚擔(dān)心。惴,恐驚。栗,顫抖。此意為膽怯政敵落井下石。
(5)其:假如,連詞。
(6)隙:指空閑時間。
(7)施施而行:漸漸地行走。施施,慢步緩行的樣子。
(8)漫漫而游:自由自在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樣子。
(9)日:每日,時間名詞作狀語。
(10)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類的人,指愛好巡游的人。
(11)窮:走到終點(diǎn),
(12)回溪:曲折溪流。
(13)幽泉:深僻的泉水。
(14)無遠(yuǎn)不到:沒有一處僻遠(yuǎn)的地方不曾到過。
(15)披草:分開草,披,用手分開。
(16)傾壺:倒盡壺里的酒。傾,倒出來。
(17)更相:相互。
(18)意有所極,夢亦同趣:心里有憧憬的好境界,夢里也就有相同的樂趣。所極,所
憧憬的境界。極,至,憧憬。
(19)覺:睡醒。
(20)以為:認(rèn)為。
(21)異態(tài):奇妙的形態(tài)。
(22)未始:未曾。
(23)怪特:奇異特殊。
(24)今年:指元和四年(809年工
(25)法華:指法華寺,在原零陵縣城東山之上。
(26)西亭:在法華寺內(nèi),為柳宗元所建,他常常在這里游賞山景,飲酒賦詩。
(27)始:才。
(28)指異之:指著它覺得它奇妙。指,指引。異,覺得?奇妙。
(29)湘江:應(yīng)為瀟水。瀟水流經(jīng)永州城西,至萍州才及湘江匯合。
(30)緣:沿著。
(31)染溪:又作“冉溪”,柳宗元又稱為“愚溪”,是瀟水的一條小支流。
(32)斫:砍伐。
(33)榛莽:指朵亂叢生的荊棘灌木。
(34)茅茂:指長得繁密雜亂的野草。筏,草葉茂密。
(35)窮山之高而止:始終砍除、焚燒到山的最高處才停止。窮,盡,指把榛莽、茅筏
砍除、焚燒盡。
(36)箕踞:像簸箕一樣地蹲坐著。指坐時隨意伸開兩腿,像個簸箕,是一種不拘禮節(jié)
的坐法。正規(guī)坐法,屁股要壓在腳后跟上,兩腿不能伸直?;?,簸箕。踮,蹲坐。
(37)遨:游賞。
(38)土壤:土地,指地域。
(39)衽席:坐墊、席子。
(40)其:代詞,指上句“數(shù)州之土壤”。
(41)嶗然:高山深邃的樣子?!稄V韻》:“蛛,蛤呀,山深之狀?!?/p>
(42)洼然:深谷低洼的樣子?!捌槿弧背小案摺?,"洼然”承"下
(43)&蟻封,即螞蟻洞邊的小土堆。“若埋”承“呀然”,“若穴”承“洼然二
(44)尺寸千里:(從西山頂上望去)只有尺寸之遠(yuǎn),事實(shí)上有千里之遙。
(45)攢:聚集在一起。
(46)蹙:緊縮在一起。
(47)累積:積累。
(48)莫得:沒有什么能夠。莫,沒有什么,代訶。得,能。
(49)遁隱:隱藏。
(50)縈青繚白:青山縈回,白水繚繞。作者為了突出“縈”“繚”景象,有意把主謂
式變成動賓式。白,指山頂所見瀟、湘二水。
(51)際:接近。
(52)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樣的。
(53)是山:這座山,指西山。
(54)特立:特殊突出。
(55)培康:小土堆,
(56)悠悠乎:寬闊浩渺啊。
(57)瀕氣:同“浩氣”,指天地間的大氣。
(58)俱:在一起。
(59)涯:邊際。
(60)洋洋乎:閑情逸致啊。
(61)造物者:創(chuàng)建萬物的天地,指大自然。
(62)引觴:拿起酒杯。
(63)滿酌:斟滿酒,
(64)頹然:東倒西歪地.頹,跌倒。
(65)就:接近,進(jìn)入。
(66)蒼然:灰暗的樣子,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
(67)猶:還,仍舊,
(68)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
(69)形釋:形體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70)萬化:萬物變更,指自然界萬物。
(71)冥合:不知不覺地融合為一體。
(72)向:以前。
(73)未始游:小曾(真正)游賞過。
(74)于是:從這里,
(75)為之文:把這次西山之游寫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游,是動詞“為”的間接賓
語。
(76)志:記載下來,
(77)是歲:這一年,
(78)元和:唐憲宗李純年號。
【譯文】
我自從成為有罪的人,住在這個州里,就常??煮@擔(dān)心。如有空閑時間,就漸漸地行走,
無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終點(diǎn)。幽僻的泉水,奇
異的山石,沒有一處僻遠(yuǎn)的地方不曾到過。到了目的地就分開草而坐下,倒盡壺中酒:一醉
方休。醉了就相互枕著睡覺,睡覺了就做夢。心里有憧憬的好境界,夢里也就有(在這種境
界中獲得的)相同的樂趣。睡醒了就起來,起來了就回家。我以為凡是這個州的山有奇妙形
態(tài)的,我都游過了;可是我還未曾知道西山的奇異特殊。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華寺西亭,遠(yuǎn)眺西山,才指引著覺得它奇妙。于是吩咐
仆人渡過湘江,沿著染溪,砍伐荊棘,焚燒亂草,始終到山頂才停下。(我們隨后)攀援登
上山頂,隨意坐下欣賞,旁邊幾個州的土地,就全在我們的坐席之下了。這幾州的地勢凹凸
不平,高處是深山,低處是凹地,像蟻封,像洞窟,(看上去)只有尺寸之遠(yuǎn),事實(shí)上有千
里之遙。(這為千里之內(nèi)的景物)聚集、緊縮、累積在眼下,沒有什么能夠隱藏。青山索回,
白水繚繞,外及天際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樣的景象。(登上山頂)然后才知這座山的特
殊突出,及小土丘不一樣,寬闊浩渺啊及天地間的大氣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邊際,閑情逸致
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盡期。(于是我們)拿起酒杯斟滿酒.,喝得東倒西歪地進(jìn)入醉態(tài),
不知太陽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遠(yuǎn)而至,直到看不見什么了還不想返回。(我只覺得)思
想停止了,形體消散了,及自然界萬物不知不覺地融為一體了。(游過西山)然后才知我以
前不曾真正游賞過,真正的游賞是從這里起先的。所以我把這次西山之游寫成文章以記載下
來。
這一年是元和四年。1,1
【創(chuàng)作背景】
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革新運(yùn)動,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貶到永州擔(dān)當(dāng)司馬。到
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處死,他自己也不斷受到統(tǒng)治者的誹謗和攻擊,心情壓抑。永
州山水幽奇雄險,很多地方還鮮為人知。柳宗元在這漫長的戴罪期間,便到處巡游,搜奇探
勝,借以開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队乐莅擞洝肪褪沁@種心態(tài)之下的游歷結(jié)晶,這篇
文章寫于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
【賞析】
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題目“始得”二字有親密關(guān)系。全文五次或明或
暗點(diǎn)出“始得”之意。文章內(nèi)容是寫發(fā)覺并且宴游的經(jīng)過,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感受。詳細(xì)支配
是,先寫游西山的情形,再寫游西山的經(jīng)過和感受。這樣文章自然而成兩段。
第一段寫始游西山時的心情及對西山景色總的評價:怪特。其次段正面寫游西山的情景,
這段文字緊緊圍圍著“始”字綻開。面對眼前奇異的景觀,作者胸懷頓覺開闊。一種從未有過
的感受油然而生:廣袤得猶如浩氣看不到它的邊際。欣喜滿足地同天地交游而設(shè)有盡期。于
是“引筋滿酌,頹然就醉”,以至于暮色駕臨也渾然不覺,仍不愿歸去。此時作者覺得自己
的心好像已凝聚,形體好像已消散,他整個兒地同不停地運(yùn)動變更著的萬物融合在一起,達(dá)
到了物我合向?yàn)橐坏耐揖辰?。然后才明白以前自以為“尢遠(yuǎn)小到”“皆我有也”,其實(shí)并未真
正游過,而真正的游賞應(yīng)視作現(xiàn)存“始得西山”才起先。作者這個體驗(yàn)特別珍貴,是他精神上
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的表現(xiàn),他從政治,七的失敗、被貶滴的一度消沉,起先解脫出來,看
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這是他始游西山的最大收獲。因此他寫了這篇游記。最終說明巡游
時間。
這篇游記語言清麗,結(jié)構(gòu)完整,景和情完全融為一體,寫景重在寫意抒情深厚而含蓄。
6.《勸學(xué)》(節(jié)選)荀子
君子⑴日:學(xué)不行以已⑵。
青,取之于藍(lán)⑶而青于藍(lán)⑷;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⑸,棘(左應(yīng)為“車”,
原字已廢除)以為輪⑹,其曲中規(guī)⑺。雖有槁暴(e),不復(fù)挺⑼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10)
則直,金⑴)就礪⑺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⑶。
吾嘗終日而W思矣,不如須臾〈⑸之所學(xué)也;吾嘗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⑴〉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yuǎn)”、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⑼也,而間者彰'9。假"”
輿馬者,非利足㈤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冰也,而絕⑵)江河。君子生非異⑸也,善假于物〈⑹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⑵'焉,⑻;積水成淵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
心備焉g。故不積陛的步,無以⑶)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騙⑶》一躍,不能
十步;鷲馬十駕⑶),功在不舍⑶。鍥Q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如。蚓
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專心一也⑶。蟹六跪Q而二螯⑷),非蛇
鰭之穴無可寄予者,專心躁⑷,也。
【注釋】
(1)君子:指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
(2)學(xué)不行以己:學(xué)習(xí)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藍(lán):靛青,從藍(lán)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種染料。藍(lán),蓼藍(lán)。蓼(lid。)
藍(lán):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紅紫色,葉子長橢圓形,干時暗藍(lán)色?;ǖt色,穗狀花序,結(jié)瘦果,
黑褐色。葉子含藍(lán)汁,可以做藍(lán)色染料。于:從
(4)青于藍(lán):比蓼藍(lán)(更)深。于:比。
(5)中繩:(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線。木工用拉直的墨線來取直。
(6)棘以為輪:糅:通“煤”,用火烤使木條彎曲(一種手工藝)。以:把。為:當(dāng)作。
(7)規(guī):圓規(guī),測圓的工具.
(8)雖有槁暴:即便乂被風(fēng)吹日曬而干枯了。有,通“乂”。槁,枯。暴,同“曝二
曬干。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繩:用墨線量過。
(11)金:指金屬制的刀劍等。
(12)就礪: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礪,磨刀石。就,動詞,接近,靠近。
(13)君子博學(xué)而FI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參省乎己:對自己檢查、省察。參,
一譯檢驗(yàn),檢查;二譯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詞,于。博學(xué):廣泛地學(xué)習(xí)。日:
每大。知:通"智”,才智。明:明達(dá)。行尢過:行動沒有過錯。
(14)而,表修飾
(15)須臾:片刻,一會兒。
(16)跤:踮起腳后跟站著。
(17)博見:望見的范圍廣,見得廣。
(18)而見者遠(yuǎn):意思是遠(yuǎn)處的人也能望見。而,表轉(zhuǎn)折。
(19)疾:快,速,這里引申為“噫亮”,指聲音宏大。
(20)彰:清晰。
(21)假:借助,利用。輿:車。
(22)利足:腳步快。致:達(dá)到。
(23)水:指游泳。名詞,用作動詞。
(24)絕:橫渡。
(25)生非異: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生,通''性"天賦,資質(zhì)。
(26)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種客觀條件。
(27)興:起。
(28)焉:于之,在那里。
(29)淵:深水。
(30)蛟:一種似龍的生物。
(31)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積累善行而養(yǎng)成品德,達(dá)到很高的境界,通
明的思想(也就)具備了。得,獲得。而,表因果關(guān)系。
(32)蓮:古代的半步。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跳”,跨兩腳為“步
(33)無以:沒有用來……的(方法)
(34)騏驥:駿馬,千里馬。
(35)鴛馬十駕:劣馬拉車連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yuǎn)。)鴛馬,劣馬。駕,馬拉車一天
所走的路程叫“一駕工
(36)功在不舍:(它的)勝利在于不停止。舍,停。
(37)鍥:用刀雕刻.
(38)金石可鏤:金:金屬。石:石頭。鏤:原指在金屬上雕刻,泛指雕刻。
(39)專心一也:(這是)因?yàn)閷P膶R唬ǖ脑颍S?,以,因?yàn)椤?/p>
(40)六跪:六條腿,蟹事實(shí)上是八條腿。跪,蟹腳。(一說,海蟹后面的兩條腿只能
劃水,不能用來走路或防衛(wèi),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說,“六”虛指。這兩說中學(xué)課
本中沒有提到)
(41)螯:螃蟹的大鉗子。
(42)躁:浮躁,不專心。
【譯文】
君子說:學(xué)習(xí)不行以停止。
靛青是從蓼藍(lán)里提取的,可是比藍(lán)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聚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
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經(jīng)火烘烤(能)把它彎曲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
合乎(圓到)如圓規(guī)畫的一般的標(biāo)準(zhǔn)了,即使又被風(fēng)吹日曬(而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
挺直,是因?yàn)榻?jīng)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jīng)輔具加工就能取直,
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xué)習(xí),并且每天多次檢驗(yàn)反省自
己,那么他就會才智明理,行為沒有過錯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
王的遺教,就小知道學(xué)問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后
風(fēng)俗習(xí)性卻不相同,這是教化使之如此。《詩經(jīng)》上說:“你這個君子啊,不要總是貪圖安逸。
恭謹(jǐn)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祥瑞。”精神修養(yǎng)
沒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沒有比無災(zāi)無禍更長遠(yuǎn)了。
我曾經(jīng)成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xué)到的學(xué)問(多);我曾經(jīng)踮起腳遠(yuǎn)望,(卻)不如登
到高處看得廣袤。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yuǎn)處也望見;順著風(fēng)呼
叫,聲音沒有變的瞭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晰。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
達(dá)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擅長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資質(zhì)秉性跟一
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君子)擅長借助外物罷了。
積累土石成了高山,風(fēng)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里產(chǎn)生了;
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
半步的行程,就沒有方法達(dá)到千里之遠(yuǎn);不積累細(xì)小的流水,就沒有方法匯成江河大海。駿
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yuǎn);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yuǎn),)它的勝利就在于不停地走。
(假如)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假如)不停地刻下去,(那么)
金石也能雕刻勝利。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qiáng)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
以喝到泉水,這是由于它專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假如沒有蛇、鰭
的洞窟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yàn)樗鼘P母≡臧 ?/p>
【賞析】
本文運(yùn)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方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詳細(xì)、生動,深化淺出,使
讀者簡單接受。比方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shè)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fù)說明問
題,強(qiáng)調(diào)作者的觀點(diǎn)。有時將兩種相反的狀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顯明的比照,讓讀者從中明
白道理。《勸學(xué)》各段的條理特別清晰,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詳細(xì)問題。而且總在文章的
開頭、結(jié)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
荀子用比方說埋的寫法,在其他先秦諸子散文中也是罕見的,應(yīng)當(dāng)說這是他的一種獨(dú)創(chuàng)。
《勸學(xué)》的第三個重要特點(diǎn),是句式整齊,讀時瑯瑯上口。但作者乂留意在排偶中適當(dāng)
夾進(jìn)散句,使文氣流暢而不呆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yǎng)老機(jī)構(gòu)授權(quán)委托書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國麥芽糖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 MySQL數(shù)據(jù)庫應(yīng)用實(shí)戰(zhàn)教程(慕課版)(第2版)實(shí)訓(xùn)指導(dǎo)-9-1 用戶管理
- 個人對個人紙質(zhì)版的協(xié)議合同
- 關(guān)于合同差價的補(bǔ)充協(xié)議
- 江蘇省常州市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農(nóng)村建房加盟協(xié)議書范本
- 廣東省韶關(guān)市2024-2025學(xué)年七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一課一練 (含答案) 2025-2026學(xué)年統(tǒng)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
- 如何與業(yè)主簽租賃合同協(xié)議
- 2022年邵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DB23∕1270-2019 黑龍江省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shè)計標(biāo)準(zhǔn)
- (推薦精選)膠質(zhì)瘤復(fù)發(fā)與放射性壞死鑒別
- 淺談地下室底板無梁樓蓋設(shè)計
- ISO14001內(nèi)部審核檢查表
- 立柱樁施工匯總
- 雙塊式無砟軌道施工工藝及質(zhì)量控制
- 管理會計知識點(diǎn)整理
- 導(dǎo)管相關(guān)血流感染的治療
- 工程進(jìn)度款支付申請書
- 我國常見的草坪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