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玉米作為我國糧食生產及農業(yè)經濟發(fā)展中的主要作物,具有極其重要的種植地位。玉米種植產量與質量關乎農業(yè)經濟水平及糧食生產安全,本文以某地為例,對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綜合研究分析,以期通過更加完整的種植技術流程及病蟲害防治要點為今后的玉米種植提供參考,提升玉米種植產量與質量。關鍵詞:玉米;病蟲害防治;糧食生產玉米不僅是我國的主要糧食生產作物,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糧食產物,從南美洲發(fā)源,進入我國后,在現代生物技術的不斷研究之下,逐漸培育出了更加適應我國氣候環(huán)境的玉米品種。玉米作物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及經濟價值,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隨著玉米種植范圍不斷擴大,為了達到更加良好的生產經濟效益,應當在種植過程中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加強病蟲害防治,確保玉米高產優(yōu)質。1玉米種植管理技術流程1.1選種科學選種是玉米種植環(huán)節(jié)的首要前提條件,這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地區(qū)較大的自然地理條件差異造就了不同的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因此在玉米種植中應當因地制宜,合理選擇種植品種。要求在種植前對種植地的地理環(huán)境進行考察,根據當地的氣候溫度、濕度及海拔高度等,選擇具有抗病害、抗倒伏能力的玉米品種。以我國東北地區(qū)為例,作為種植玉米的高產地區(qū),東北地區(qū)土壤肥沃,處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帶,年均降雨量充沛,夏季6~8月雨水較多,光照充足,冬夏溫差相對較大。因此東北地區(qū)常在4~6月種植玉米,包括常見的丹玉212、華農101、綏玉29等品種,均具有較強的適地性表現。購買玉米品種時應當對玉米種子的含水量、純度、凈度等進行檢驗,確保種子顆粒飽滿,品質良好,有助于后續(xù)健康生長[1]。選擇適宜的種植品種之后,在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通過浸種,將種子浸泡在30℃的溫水中6~8h后,將漂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剔除之后,可獲得健康飽滿的種子。隨后將種子取出,將其均勻曝曬在地面上,經過12~24h的陽光直射之后,能夠對種子表面的病菌等起到一定的殺滅作用,從而提升出芽率。1.2整地整地作業(yè)是保障玉米品種健康生長的重要基礎,盡管玉米本身具有較強的外界適應能力,但是通過合理的整地作業(yè),也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種子養(yǎng)分與水分吸收能力。種植時選擇地勢較為平坦、土層深厚且具有良好肥力的地塊,若需要種植在坡地位置,則應當控制其坡度不超過15°,土壤pH值以6.5~7.6為宜。種植前進行深翻作業(yè),要求深翻深度控制在25~30cm,打碎土壤中的土塊,確保土壤疏松,具有55%以上的孔隙度為最佳,保障土壤具有良好透氣性,避免其過于潮濕而滋生病蟲害。整地時,按照每一壟層15cm的寬度加以設置,并且保障土壤表面平整,上虛下實。清理田間雜草,并在整地環(huán)節(jié)按照2000~3000kg/hm2的用量施撒有機肥作為底肥,促進土壤肥力增強,促進玉米健康生長。1.3播種播種時間與播種方法是影響玉米種植結果的關鍵要素。根據玉米種植特性,應當根據土壤溫度對播種時間進行合理選擇。若土層中的溫度不超過8℃,玉米種子就會受凍而延緩出芽時間,土壤溫度在16℃以上時,玉米將獲得更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一般情況下,玉米在20~30℃的溫度條件下具有良好的生長表現。因此基于東北地區(qū)的種植環(huán)境來講,通常選擇在4月下旬開始種植,此時對土層5cm以下的土壤溫度進行檢測,通常能夠超過10℃。但是若遇到異常天氣,播種時土層的溫度相對較低,在地層表面覆蓋塑料薄膜的方式能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根據東北地區(qū)的土質結構,一般為黑土地或黏土地,因此在種植時按照4cm的深度加以控制。若種植地塊為砂壤土,則應當適當加深種植深度,保持在7cm左右[2]。根據種植環(huán)境的土壤肥力及降水條件等,種植間距應當控制在15~25cm。播種量一般應符合種植范圍需求,通常情況下每畝地的實際種植量應當保持在56000~67000株。根據當前農村地區(qū)種植玉米的實際情況,多采用機械化種植,從而保障種植參數一致。若在種植作業(yè)中同步展開玉米種及肥料的施撒作業(yè),則二者之間應當相距5~6cm,避免距離過近而造成燒種問題。1.4田間管理1.4.1灌溉灌溉作業(yè)是保障玉米獲得充足水分、促進玉米茁壯生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灌溉時間的選擇至關重要,一方面,需要在穗期做好水源灌溉作業(yè)。考慮到玉米在進入開花期后需要大量水源,因此應當充分進行灌溉作業(yè)。另外,需要根據降雨情況制訂灌溉計劃,若天氣干旱,應當充分進行灌溉作業(yè),避免玉米穗無法正常抽雌而影響發(fā)育。另一方面,在灌漿期也應當做好灌溉作業(yè),在灌漿期若不能為玉米提供充足的水分,玉米將缺水而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玉米可能會出現干癟問題。在灌漿期應當按照2~3次的頻率進行灌溉,且避免應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使用滴灌或噴灌等方式,展開合理的灌溉作業(yè)。1.4.2施肥施肥分為幾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首先是施撒底肥,該環(huán)節(jié)應當在整地過程中加以處理,選取腐熟有機肥或秸稈等,在整地時將其施入土壤,對土壤疏松度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提升土壤肥力。選擇有機肥作為底肥,一般情況下應當按照30000~45000kg/hm2的用量標準進行施撒,使用磷鉀肥或復合肥等作為底肥時,用量可適當減少,按照150~225kg/hm2的用量標準撒施即可。底肥的施撒深度應當保持在10cm以上,避免直接接觸玉米而造成燒種問題,同時也應當將撒施深度控制在15cm以內,避免肥料與玉米種之間的距離過遠而不利于養(yǎng)分的吸收。在玉米后續(xù)生長過程中進行合理追肥,追肥類型有稈肥、穗肥及粒肥等。若在拔節(jié)期施撒肥料,則可使用尿素,這能提升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按照225~300kg/hm2的用量標準合理撒施。在玉米結穗期可同樣選擇尿素,按照300~375kg/hm2的用量標準加以應用[3]。追肥時的肥料使用深度也應當合理控制,通常選擇7cm的深度,肥料與玉米植株之間具有7~10cm的距離為宜。1.4.3補苗、間苗當玉米種順利完成播種之后,也應當對其發(fā)芽狀況進行觀察。若發(fā)現田間玉米出苗情況不佳,應當及時進行補苗。同時可通過提前在苗床進行育苗的方式,發(fā)現田間出現大面積的斷壟缺苗情況后,及時將苗床同期培育的秧苗移植到田間,確保田間出苗整齊。移栽秧苗的時間最好選在降雨后或陰天時等,并在移植完成后及時進行灌溉,提高秧苗成活率。同時在玉米種子逐漸出苗之后,應當根據出苗率及時做好間苗與定苗作業(yè)。田間玉米秧苗出苗率過高,密度過大,可能會影響玉米生長養(yǎng)分的獲取。在玉米生長到3~4葉期時,需要將病弱秧苗及時去除,并在5~6葉時進行定苗。1.4.4中耕除草按照25~30cm的深度進行中耕作業(yè),將玉米生長全過程中的中耕次數控制在2~3次為最佳。在中耕作業(yè)的同時進行除草作業(yè),確保玉米具有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促進玉米作物健康生長。每畝田塊可用1500mL的4%玉農樂懸浮劑與450kg清水充分混合之后進行除草作業(yè)。2玉米病蟲害防治2.1病害防治2.1.1銹病防治結合玉米種植情況而言,若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受到銹菌影響,可能會導致玉米出現銹病問題,主要是玉米的葉片、苞葉及葉鞘等部位出現褐色銹斑,我國北方地區(qū)常發(fā)生這一病害問題。發(fā)病初期,葉片將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癥狀,以黃褐色病斑為主,隨著病情的逐漸加深,轉變?yōu)榧t褐色的病斑。玉米作物感染這一病癥的重要發(fā)病時間是在每年的5~6月,此時溫度處于15~25℃,是該病癥的高發(fā)期。針對這一病害展開有效的防治作業(yè),首先選種時應當選擇具有良好抗病性的品種,或者選成熟期較晚的品種,并在種植過程中選擇科學輪作的方式,對病害的發(fā)生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種植過程中發(fā)現玉米發(fā)生銹病后,可通過使用藥物的方法進行治療。如使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在田間進行均勻噴灑,或者應用20%苯醚甲環(huán)唑微乳劑1500倍液在玉米病害發(fā)生較為嚴重的位置進行噴灑。按照平均7~10d噴灑一次的頻率,經過連續(xù)2~3次的噴灑作業(yè),可發(fā)現該病害逐漸有所緩解。同時也可在藥劑中適當添加磷酸二氫鉀溶液,促進玉米本身形成更加良好的抗病性[4]。2.1.2紋枯病防治紋枯病發(fā)病初期癥狀主要是在玉米的葉鞘位置出現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淡褐色斑點,仔細觀察可發(fā)現斑點為水浸狀,邊界模糊。病癥逐漸加重之后,葉面斑點逐漸愈合連片,形成大面積的云紋狀斑塊,中間呈現為枯白色或土黃色等,邊緣部分則主要為褐色。若氣候過于潮濕,也可見發(fā)病部位出現明顯的菌絲體結構,并逐漸形成白色絨球,直到轉化為褐色菌核。該病癥主要集中在玉米拔節(jié)時期,主要發(fā)病原因是土壤中的殘留菌核在越冬后的次年春季對玉米造成侵染。進入到7~8月,降雨量相對較多,也可能會引發(fā)這一病害。對該病害進行防治,應當合理栽培,在施肥過程中對氮磷鉀元素的用量加以控制,避免氮元素過多而引發(fā)病害。同時也應當及時做好田間排水作業(yè),避免田間濕度過大而滋生細菌等,促進玉米形成較強的抗病能力。在發(fā)病初期使用藥物進行治理,每畝地可使用100~150mg的5%井岡霉素或150~200mL農抗120水劑等,加入50~60kg的清水進行充分混合形成溶液之后進行噴灑,可以起到一定的有效防治作用。2.1.3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主要是對玉米的葉片造成危害,同時隨著病害的不斷加劇,也可能會對葉鞘及苞葉等位置造成嚴重的損害。在大斑病發(fā)病初期階段,從玉米的根莖部位開始向上逐漸蔓延,以長梭形病斑為主向葉片進行蔓延,病斑顏色以黃褐色或灰褐色等為主。其長度為5~10cm,寬度大約為1cm,部分病斑較大,嚴重時在整片葉片上蔓延,造成葉片枯焦。7~8月降雨量較為集中,氣候較為潮濕,病斑上會出現較為密集的灰黑色霉層。發(fā)病時間多集中在20~28℃的溫度環(huán)境下,造成該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田間殘留孢子或菌絲體狀態(tài)的病原菌在越冬后的次年春季侵染玉米植株。對該病害進行防治,可通過合理密植并適當增加磷鉀肥與有機肥的方式,促進玉米植株茁壯生長,提升玉米植株本身的抗病性。同時可應用稀釋800~1000倍的50%退菌特溶液或500倍的50%可濕性多菌靈溶液,在玉米種植地按照50~75kg/hm2的用量進行均勻噴灑,用藥時間按照7~10d/次的間隔頻率,連續(xù)應用2~3次之后可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5]。2.2蟲害防治2.2.1玉米螟防治玉米螟是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害蟲之一,對玉米螟進行防治,現代農業(yè)生產中的前沿技術手段對其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通常情況下,釋放赤眼蜂對玉米螟的蟲卵狀態(tài)可起到有效的生物防治作用?;蛘呖梢詰脽o人機噴灑藥劑的方式全面防治幼蟲。具體來說,也可以通過二者相互結合的方式,在發(fā)現蟲卵之后及時進行防治處理。若率先在田間釋放赤眼蜂,平均每畝地設置45個放蜂點位,首次釋放量控制在8000~10000只/hm2,間隔7d之后,再次按照這一數量進行釋放,并在玉米的葉面莖基部分插入蜂卡,從而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與此同時,若在蟲卵時期沒有全部殺滅玉米螟,則可適當結合藥劑防治方式加以處理,通過使用200~250g的2000國際單位/微升BT乳劑與10kg的清水充分混合之后,在每畝玉米種植地中進行均勻噴灑?;蛘呖梢允褂?00mL的50%對硫磷乳油,與10kg的清水充分混合之后,在其中添加25kg過篩煤渣等,向玉米的喇叭口填入藥劑,按照12g/株的用量加以治理。2.2.2薊馬防治薊馬幼蟲會對玉米葉心進行啃食,并對汁液進行吸食。通過觀察玉米種植活動,發(fā)現在灌溉過程中跟隨水流導致薊馬幼蟲在玉米種植物上寄生,因此對薊馬進行防治尤為必要。在田間管理環(huán)節(jié),應當及時去除帶有薊馬幼蟲的秧苗,將其直接拔除并在田間以外的范圍進行燒毀。觀察玉米植株,若發(fā)現薊馬幼蟲寄生在葉片表面,則應當及時將患病葉片摘除,進而便于為新生葉片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同時也可結合藥劑對其進行防治處理,例如,可用40%毒死蜱乳油溶劑1500倍液進行殺蟲處理,或者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進行噴灑處理,直接在玉米植株的新葉及葉片位置等進行噴灑防治,從而取得更加良好的防治效果。2.2.3黏蟲防治在玉米生長過程中,進入到苗期之后可能會受到2~3代黏蟲的病害影響。這一類黏蟲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在葉片上寄生,并對玉米植株的莖葉進行啃食,促使玉米無法健康生長,嚴重時可能會造成玉米出現超過50%以上的減產問題。因此,在玉米種植管理中,對黏蟲進行防治至關重要,一般選擇在黏蟲處于幼蟲狀態(tài)時展開防治,發(fā)現幼蟲后,可由人工手動去除大面積的幼蟲,并使用工具將心葉內的幼蟲殺死。對黏蟲進行防治,可用10%高效氯氟氰聚酯乳油2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odule 9Unit 3 Language practice (1)-說課稿 2025-2026學年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上冊
- Unit1 Section B (1a-1d) 教學設計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參考活動1 我家的故事說課稿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蘇少版八年級上冊-蘇少版
- 實體店運營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中國干式金剛石拋光墊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2 祝福 魯迅說課稿-2025-2026學年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人教版
- 第二節(jié) 機器人學走路教學設計初中信息技術甘教版2011八年級下冊-甘教版2011
- 口腔前臺理論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中國氟橡膠硫化劑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酚醛補強樹脂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老人常見意外事故預防
-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課型分類(新)
- 《珍惜我們的眼睛:1 用眼習慣小調查》說課稿-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耳聲發(fā)射與聽力損失》課件
- 第八章-統(tǒng)計指數(平均指數)
- 《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技術規(guī)范》(DB 32-T 3904-2020)
- 2024年廢舊船舶拆解合同范本
- 川教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信息技術全冊教案
- 清潔間歇性導尿的護理
- 哈工大課件教學課件
- 森林防火智能預警監(jiān)測系統(tǒng)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