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fù)習古代詩歌鑒賞課件123張_第1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古代詩歌鑒賞課件123張_第2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古代詩歌鑒賞課件123張_第3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古代詩歌鑒賞課件123張_第4頁
高考語文復(fù)習古代詩歌鑒賞課件123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古代詩歌鑒賞高考古代詩歌鑒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情感古代詩歌鑒賞之形象鑒賞

鑒賞詩歌的形象是鑒賞詩歌的基礎(chǔ)。詩歌中的形象可以是人,可以是景,還可以是物。但無論是人、是景還是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作者站在那里,詩歌中刻畫的形象只不過是作者的感情寄托而已。考點風向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是高考古代詩歌鑒賞板塊重要的考查內(nèi)容,主要包括:(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前者即詩中的詩人形象“我”,如《登幽州臺歌》中抒情主人公——陳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的形象。(2)景物形象,即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如杜甫《旅夜抒懷》中所描繪的景象。(3)事物形象,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如駱賓王《詠蟬》中“蟬”的形象,于謙的《石灰吟》中“石灰”的形象。(4)意境,意境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生活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境界,即詩中“意”和“境”的和諧統(tǒng)一?!耙狻笔窃娙嗽谠娭惺惆l(fā)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鑒賞詩歌的形象是高考重要考點。一、人物形象1.常見提問方式(1)詩(詞)中塑造了一位怎樣的主人公形象?(2)詩(詞)中刻畫的某形象有怎樣的特征?2.答題步驟(1)概括形象特點;(2)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3)指出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義;(4)揭示作者通過形象所表達出的情感。二、事物形象(意象)1.常見提問方式(1)詩歌刻畫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概括××意象的內(nèi)涵。2.答題步驟(1)分析事物形象的外在特征(形態(tài)、色澤等)和環(huán)境特點;(2)挖掘事物形象的內(nèi)在品格,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3)分析塑造此事物形象的意義,即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情操,或表達了作者的什么追求。三、景物形象(意境)1.常見提問方式(1)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詩歌畫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氣氛?(4)詩歌中某句詩展現(xiàn)的是什么樣的畫面,作者寫這句是表達×××情感(情懷)的嗎?為什么?(5)詩歌描寫了怎樣的情景?2.答題步驟(1)描繪詩中的畫面。這里有兩個要點:①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2)概括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體,比如只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yīng)答出為什么而“感傷”(如是仕途失意還是長年漂泊)一、景與情的關(guān)系1.觸景生情2.借景抒情3.因情選景4.寓情于景5.情景交融二、情與景的感情色彩1.以樂景寫樂情2.以樂景寫哀情3.以哀景寫樂情4.以哀景寫哀情鑒賞詩歌的語言學習目標1、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是考試重點,考查詩歌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就是從語言切入的。2、歸納鑒賞字詞,詩句的表達效果,詩歌語言風格的方法。3、能學而致用,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在具體詩句中。(一)賞析字詞表達效果(煉字)(二)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三)分析詩歌的語言特點(或風格)(一)賞析字詞表達效果【常見題型】1、某句詩或某聯(lián)詩中,哪一個字(詞)用得精妙?請找出來,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2、某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3、某字歷來被人稱道,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4、詩中的某個詞有什么表達效果?5、你最欣賞哪個字?請賞析。(一)賞析字詞表達效果【變式設(shè)問】(1)某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個字?為什么?(2)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3)詩歌中的某字或詞有什么表達效果?(4)某字能否改為某字?【點撥】第一步,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或運用的手法(修辭);第二步,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傳神的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方法歸納1、選準關(guān)鍵詞(或“詩眼”)把該詩歌中的重要詞語予以標注,然后反復(fù)比較,看看哪些詞語最為傳神。2、解題步驟:詞義+效果+感情3、結(jié)合語境品味煉字的妙處。結(jié)合語境分析語法特點或修辭方法。煉字(1)動詞:例如杜甫《春望》第三、四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盀R”和"驚"都是煉字。它們都是使動詞,花使淚濺,鳥使心驚。春來了,鳥語花香,本應(yīng)該歡笑愉快,現(xiàn)在由于國家遭逢喪亂,一家流離分散,花香鳥語只能使詩人濺淚驚心罷了。再如王之煥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中的“怨"字明顯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動詞玉樓春.春景(宋祁)東城漸覺風光好,榖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評價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境界全出。”請分析“鬧”字的妙處賞析:“鬧”熱鬧,戲耍。它與“紅杏”和“春意”組合在一起表達春意盎然,春光爛漫之意。(詞義)營造了春光無限的意境之美,(效果)寫出了詩人心頭蓬勃的春意,表達了詩人對明媚春光的喜愛之情。(感情)動詞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第三聯(lián)中的“咽”“冷”字用得好,好在哪?請分析說明。賞析:山中的泉流由于巖石的阻擋,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顯得很陰冷。(詞義)兩字繪聲繪色,精煉傳神地寫出了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效果)襯托出作者寂靜思慮的心境。(感情)(2)數(shù)量詞錦瑟唐代: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五十弦”一弦”“一柱”這此并非富于詩意的數(shù)量詞,在詩人的筆下,卻獲得了一種朦朧之美與多義之美?!扒按迳钛├?昨夜數(shù)枝開”,鄭谷把詩僧齊己的《早梅》詩中的“數(shù)枝開”改為“一枝開",鄭谷改為“一”字妙在哪里?“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用字雖然平淡無奇,卻很耐咀嚼?!耙恢﹂_”是詩的畫龍點睛之筆:梅花開于百花之前,是謂“早”;而這“一枝”又先于眾梅,悄然“早”開,更顯出此梅不同尋常。使“一枝”與"早"意絲絲入扣。齊已因此而拜鄭谷為"一字師"(3)名詞名詞:一些意象名詞,由于意象的獨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過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個名詞連用時意象的組合會營造一定的意境。如有送別相思之情的詩作常常會出現(xiàn)柳、酒、月、雁、樓等意象。如趙根的《寒塘》"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游子心中蓄積的愁情,因秋而觸發(fā),化作無邊的鄉(xiāng)愁;孤雁從南樓飛過,凄哀的鳴叫,使鄉(xiāng)愁更抹上一層"雁歸人未歸"的感傷。情景交融,含蓄而耐人尋味。(4)形容詞形容詞。如王維《觀獵》第三、四句:"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边@兩句話共有四個主謂短語,“村"“疾”“"盡”"“輕”,都是謂語。"枯"與"盡"是平常的謂語,而“疾”與“輕"是煉字。草枯以后,鷹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詩人不說看得清楚,而說“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盡以后,馬路走得更快了,詩人不說快,而說“輕",“輕"比"快"更形象。再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像一幅巨大的風景畫,形象地描繪了塞外遼闊蒼涼的景象。"直"字展現(xiàn)一種挺拔堅數(shù)之美:落日之圓,襯托在萬里戈壁背景之上,給人以蒼茫之感。"直"圓"二字將直線之美與渾圓之美融為一體,畫面壯觀,其他字確實難以代替。(5)還有兩種情況值得特別注意,一種是形容詞的重疊運用,一種是表顏色的形容詞于句首與句末的運用。如王維的《積雨輞莊作》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郭彥深曾說"漠漠’‘“陰陰”,用疊字之法,不獨摹景之神,而音調(diào)抑揚,氣格整暇,悉在四字中"。再如"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蝴蝶飛來過墻去,應(yīng)疑春色在鄰家?!边@是王駕寫的《晴景》,王安石改后兩句為"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除了易“蝴"為“蜂”,易“應(yīng)"為“卻"之外,煉字的關(guān)鍵就在于去"飛來”而改為“紛紛",因為只有蜂忙蝶亂的側(cè)寫妙筆,才能傳神地表現(xiàn)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李清照《聲聲慢》疊詞---加強感情的表達,同時增強了詩歌的韻律感。②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铎稀独颂陨场窋M聲詞——使得詩文生動、形象、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③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紅”“綠”顏色詞——一般可表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畫面感,渲染氣氛。品詞方法小結(jié):一、關(guān)注“動詞”“修飾詞”“特殊詞”“意象組合名詞”等二、注意語言賞析答題規(guī)律:詞義+效果+感情三、特別留意一些詞語的表達效果,如特殊詞

【演練:】

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回答問題南溪弄水回望山園梅花【宋】楊萬里梅從山下過溪來,近愛清溪遠愛梅。溪水聲聲留我住,梅花朵朵喚人回。1、結(jié)合全詩,分析第一句中“過”字的妙處“過”字寫出了梅花茂盛的特點。(詞義)詩人富有想象力,賦予梅花人的情感,(效果)表現(xiàn)梅花急切過溪喚“我”回去的情態(tài),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情感)

【演練:】

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回答問題南溪弄水回望山園梅花【宋】楊萬里梅從山下過溪來,近愛清溪遠愛梅。溪水聲聲留我住,梅花朵朵喚人回。

2、分析詩歌三、四句中疊詞的表達效果。

溪水聲聲不停,像在熱情的挽留詩人;梅花朵朵爭艷,像是急切呼喚詩人。(詞義)兩個疊詞,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韻之美。(效果)在詩人筆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別有趣味。(情感)(二)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常見題型】1、“.....”這句詩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2、詩歌的某聯(lián)流傳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3、某句詩中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

【變式設(shè)問】(1)這句詩好在哪里?(2)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什么效果?(3)X聯(lián)是千古名句,請自選一個角度,做簡要賞析

【答題思路】

1.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1)采用的修辭方法(如擬人、比喻等)?!?)采用的描寫手法(如環(huán)境描寫,側(cè)面描寫等)。(3)用詞的生動形象等。(4)寫景的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jié)合等)(5)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如對比、反襯等)。2、要說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答題規(guī)律】表達方式/修辭/表現(xiàn)手法+結(jié)合詞句具體分析+表達(抒發(fā))了詩人......的思想感情【例題】

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請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做簡要賞析。

賞析:這兩句詩運用工整的對偶句和生動形象的比喻修辭手法,(修辭)把國家破敗與個人的不幸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具體分析)形象的展現(xiàn)了當時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感情)

【演練】

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回答問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賞析詩歌后兩句的妙處?!举p析】這兩句不直接敘寫政治軍事形勢的變化,而間接地通過東吳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以小見大,巧妙自然。(表現(xiàn)手法)詩人未從正面去評論這次戰(zhàn)爭勝敗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shè),(具體分析)從而抒發(fā)了對歷史的感慨。角度新穎,思路奇特。(情感)(三)分析詩歌的語言特點(或風格)【常見題型】1、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2、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3.談?wù)劥嗽姷恼Z言藝術(shù)。

【答題思路】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1、了解詩人的整體創(chuàng)作風格,如杜甫的沉郁頓挫、李賀的奇崛瑰麗、白居易的平實質(zhì)樸等。2、積累相關(guān)的術(shù)語:如平實質(zhì)樸、樸素自然、含蓄雋永、清新明麗、絢麗飄逸、婉約細膩、幽默諷刺、雄渾、豪邁奔放、沉郁頓挫、慷慨悲壯、平和沖淡、曠達飄逸。

【典題例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橫波亭為青口帥賦①元好問孤亭突兀插飛流,氣壓元龍百尺樓②。萬里風濤接瀛海,千年豪杰壯山丘。疏星澹月魚龍夜,老木清霜鴻雁秋。倚劍長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咀ⅰ竣俦驹娛菫殒?zhèn)守金國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寫于元滅金之前。②元龍百尺樓:元龍指三國時的陳登,劉備贊他有文才武略。這里指高峻。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特色。考生在解題時,首先,可以根據(jù)詩歌的內(nèi)容提煉出一個概括語言特色的詞語(語言風格術(shù)語),如通過詩歌中的“插飛流”“氣壓元龍百尺樓”“萬里風濤接瀛?!薄扒旰澜堋薄耙袆﹂L歌”等詞句,很容易感悟到詩歌的語言風格為“豪邁”。然后再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加以分析,如詩歌的豪邁語言風格體現(xiàn)在情感(豪情萬丈)、遣詞用字(“插”“壓”)、意境開闊(空間的廣闊與時間的久遠)等方面。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答案】豪邁。一是思想情感之豪邁,如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作者以橫波亭的孤高之勢、周圍山川的雄壯暗喻青口帥豪杰之豪情;尾聯(lián)寫倚劍高歌,慷慨豪飲,遙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現(xiàn)出勇往直前、收復(fù)故土的豪情壯志。二是遣詞用字不同凡響,像首聯(lián)中的“插”“壓”等字把橫波亭下臨飛流的孤高之勢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了;頷聯(lián)中的“萬里”“千年”分別從空間的廣闊與時間的久遠上來表現(xiàn)景之壯觀與人之英武,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一種磅礴的豪邁之情。出處送柴侍御王昌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狙菥殹克筒袷逃醪g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答案】曠達豪放,深情婉轉(zhuǎn)的語言?!扒嗌揭坏劳朴?,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人分兩地,情同一心,我們還是像兩地的青山一樣同臨一片云雨,詩人連用兩個形象的比喻,加重了寬慰的語氣,這話說得曠達豪放,一面是對朋友的寬慰,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后的思念,滲透在字里行間了。曲折,跌宕地抒情,表達出了詩人的思念之情。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考點分析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是古代詩歌鑒賞常常涉及的內(nèi)容。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等,分析其藝術(shù)效果,評價其對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綜觀近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可知,高考對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現(xiàn)以下特點:1.考查形式。以主觀表述題為主,僅極個別地區(qū)采用客觀題的形式。2.考查內(nèi)容。主要有:(1)考查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辨析,如2019年高考全國Ⅱ卷第15題;考查了抒情方式和詩歌的構(gòu)思立意等??忌趥淇紩r,應(yīng)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審視整首詩歌的內(nèi)容,分析詩歌的表達方式;其次,從詩歌的結(jié)構(gòu)入手,理清詩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現(xiàn)手法;最后,縱覽全篇,多角度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即從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結(jié)構(gòu)技巧等多方面去綜合分析。預(yù)計2020年高考仍會側(cè)重于綜合考查表達技巧,因此,考生不可掉以輕心。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明確考綱要求寫什么?怎樣寫?為何寫?考點分析表達技巧是一個含義很寬泛的概念,而古典詩歌的表達技巧十分豐富,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修辭手法,如比喻、對偶、擬人、夸張、對比、借代等;二是表達方式,如記敘、議論、描寫、抒情等,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而抒情方式又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三是表現(xiàn)手法,如象征、襯托、用典、想象、聯(lián)想、渲染、動靜、虛實等;四是篇章結(jié)構(gòu),如照應(yīng)、過渡等。高考詩歌鑒賞專題提醒在古詩鑒賞中,命題者往往將“表達技巧、寫作特色、寫作技法、藝術(shù)特色、表現(xiàn)手法、手法”等幾種稱謂綜合使用,實則大同小異。答題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高考詩歌鑒賞專題【提問方式】⑴這首詩(或某句)運用了什么修辭?請簡要分析。⑵請從動、靜(或其他)的角度賞析這首詩。⑶說說這首詩是怎樣營造意境的

(或:表現(xiàn)了怎樣的景與情?)⑷某個字是怎樣貫穿全篇的?試做簡要分析⑸某句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以上問題指向明確)鑒賞修辭手法鑒賞抒情手法鑒賞篇章結(jié)構(gòu)鑒賞描寫手法難:試從表達技巧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提問籠統(tǒng),指向不具體)【關(guān)于籠統(tǒng)提問答題思路】

先考慮修辭;然后描寫手法或抒情手法(寫景詩的特點基本上離不開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基本上從這兩個方面考慮就夠用了。最后篇章結(jié)構(gòu)。古代詩歌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表達方式:敘述、描寫(遠近、點面、動靜、虛實、正側(cè)等)、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等)、議論、說明;表現(xiàn)手法:對比、聯(lián)想想象、襯托、渲染、象征等;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反問、設(shè)問、夸張、對比、互文、反復(fù)、頂針、雙關(guān)、通感等;結(jié)構(gòu)安排:開門見山、欲揚先抑、欲抑先揚、首尾呼應(yīng)、前后照應(yīng)、伏筆、鋪墊、卒章顯志等。修辭手法修辭手法的考查一般分兩部分,即辨認修辭格和闡釋表達效果。古典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對比、對偶、反問、設(shè)問、反復(fù)、互文等。對修辭手法的鑒賞,就是要明確辨識和判斷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現(xiàn)情感和體現(xiàn)主旨的作用。修辭方法表達作用夸張增加表達效果,引起讀者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共鳴。擬人把物人格化,使描繪生動形象,表意更加豐富。對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現(xiàn)象、不同的思想情感區(qū)分得更加鮮明。比喻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給人以鮮明、生動、深刻的印象。借代借用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可使語言簡練、含蓄。對偶從形式上使作品對稱;從內(nèi)容上使作品意義集中含蓄。語言簡練,整齊設(shè)問用問題引入,牽動全篇,承上啟下,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反問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請指出下面詩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1、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3、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4、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5、()用典設(shè)問擬人擬人雙關(guān)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6、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7、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8、舉酒欲飲無管弦()9、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10、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11、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12、閑心浮云隨孤雁,雁歸無書入碎簾。簾已亂。()夸張互文借代擬人設(shè)問反復(fù)頂真考查形式:1.這首詩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2.詩中的某句抒發(fā)情感時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3.請從修辭的角度談某一句的妙處。【答題步驟】第一步:審清題干要求,確定答題步驟。第二步:明確指出詩中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第三步:結(jié)合詩句闡釋此種修辭手法在詩中是如何運用的。第四步:指出運用此種修辭手法的藝術(shù)效果。【答題范式】

點明修辭手法+結(jié)合詩歌分析其具體運用+使用效果知識方法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驟一)

把水面比作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步驟二)

表達作者對雨后初晴景色的喜愛(步驟三)

(2005全國卷三)雨后池上劉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萬點聲。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2010·浙江)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但留云對宿,仍②值月相尋。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罷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22.簡析第三聯(lián)中詩人表現(xiàn)情感的手法。(3分)

(1)運用擬人手法(2)詩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詩人欲和白云對宿,又逢明月追尋。(3)寫出在定林流連忘返的愉悅心境。表達方式五種基本的表達方式:記敘、議論、說明、描寫、抒情,詩歌鑒賞中重點注意描寫、抒情。描寫方式1.描寫角度:(1)寫景角度:上下、遠近(2)感覺角度: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3)觀察角度:定點觀察、移步換景、俯視仰視2.描寫方法:(1)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2)動靜相諧(3)虛實相生(4)點面相結(jié)(5)白描工筆(6)烘托(襯托)(7)渲染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1、正側(cè)結(jié)合直接地描寫人或事物通過描寫對象周圍的人或事物來寫本體,使所描寫的對象更鮮明突出。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例1: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疚觥孔髡邚娜齻€側(cè)面來表現(xiàn)夜雪之大這一主題:(1)從“衾枕冷”寫,寫被子、枕頭的冷,襯托雪之大(2)從“窗戶明”來寫,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3)從“折竹聲”來寫,雪大,積壓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會被壓折,“折竹聲”自然烘托雪大。另:從描寫內(nèi)容,此詩還從觸覺、視覺、聽覺來描寫。

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以求得動中顯靜,靜中有動構(gòu)成一種情趣。2、動與靜

鳥鳴澗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用了以動襯靜的方法,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鳥鳴山更幽”,通過這些動景,動中見靜,愈見其靜。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

品味下面的詩,分析有關(guān)表達技巧:

3、虛實結(jié)合

有者為實,無者為虛;

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

顯者為實,隱者為虛;

現(xiàn)實為實,想象為虛;

客觀為實,虛構(gòu)為虛;

正面直接描寫為實,側(cè)面間接描寫為虛。

虛實相生指眼前的、現(xiàn)實的、具體的景、事與過去的、想象中的、虛構(gòu)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表達某種思想感情。虛寫的三類內(nèi)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如《夢游天姥吟留別》②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如:《虞美人》③設(shè)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虛實結(jié)合

初入淮河四絕句㈢楊萬里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咀ⅰ看疚跏晔?,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xiàn)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請從“虛實”關(guān)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敬鸢浮壳皟删鋵崒懟春觾砂吨鄞绸Y、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鶩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tǒng)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愿望。

4、點面相結(jié)

所謂“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tài)特征的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點面結(jié)合就是“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的有機結(jié)合?!包c”可以突出重點,體現(xiàn)深度;“面”可以顧及全局,體現(xiàn)廣度。例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5、白描工筆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對景物進行了排列,卻達到了一種千古絕唱的效果。在這幅圖中,藤是枯的,樹是老的,鴉是黃昏中的。它們給人的情緒是蕭索的是暗淡的。此時再看到小橋流水人家,那種思鄉(xiāng)思家的情緒很自然就會從心底彌漫開來。抬頭望望遠處的漫漫古道,聽聽耳邊的呼嘯的秋風,看看胯下的瘦馬,是什么感覺?只能斷腸!這就是白描。白描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tǒng)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畫法中的速寫或素描,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色線條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細描(工筆)《孔雀東南飛》中以工筆亮彩描繪了劉蘭芝的形象: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鐺。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它也是繪畫中的術(shù)語,又叫細描,是指對事物進行精雕細刻式的描寫。它的特點是詳盡而細膩。

表現(xiàn)手法之描寫類6、細節(jié)描寫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痹囄鰪埣嗽妼懥松钪心膫€“尋?!钡募毠?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家書將要發(fā)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表達了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盡思念。細節(jié)指細微的動作或細小的情節(jié),這些動作或情節(jié)人們一般不在意,但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或抒發(fā)情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細節(jié)描寫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可以管中窺豹,一葉落而知秋。

表現(xiàn)手法之描寫類

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秦觀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牛刀小試

(2)“憑欄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4分)

(2)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細節(jié)描寫。寫動作描寫也可。用捻花、放花兩個細節(jié)(動作)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的感情變化也可。7、襯托(烘托)

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運用襯托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襯托又分為兩種形式:1.正襯: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李白;2.反襯:他的年紀小,器量可大。(以年紀小襯托志向大。)問題: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a.用了反襯手法。b.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以動襯靜。c.兩處反襯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和環(huán)境之靜。e.表達作者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早行陳與義【注】駝褐:是一種用獸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濕透。闌干:縱橫貌。8、渲染

通過對環(huán)境、景物或人物的行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shù)表達效果。渲染和烘托常常并提,在使用時,渲染一般從正面著眼,而烘托一般從側(cè)面用筆。

例1“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保ㄚw師秀的《約客》)【析】詩中以“家家雨”“處處蛙”渲染一種氣氛,襯托夜的深和夜的靜。

8、渲染

通過對環(huán)境、景物或人物的行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shù)表達效果。渲染和烘托常常并提,在使用時,渲染一般從正面著眼,而烘托一般從側(cè)面用筆。

例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析】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gòu)成了絢麗的圖景。象征賦比興曲筆以小見大聯(lián)想想象欲揚先抑其他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詩歌思想情感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是詩歌鑒賞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此考點要求從內(nèi)容、主題、思想、感情四個方面對古代詩歌進行評價。但從近幾年高考試題來看,對于本考點的考查,多以“概括并分析詩中抒發(fā)的思想感情”的命題思路出現(xiàn)。設(shè)問方式: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2.這首詩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請簡要概括。3.詩中的XX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簡要分析。4.詩中的XX字/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5.詩中用到XX典故,表達了作者紋樣的思想感情?根據(jù)題材分類,我國古代詩歌大致分詠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羈旅思鄉(xiāng)詩、邊塞征戰(zhàn)詩、送別懷人詩、愛情閨怨詩、山水田園詩、即事(景)抒懷詩等8種類型。為方便理解和記憶,根據(jù)這8類詩歌某些方面的共性和相關(guān)性,將其合并成了四類:雙詠詩情境詩懷人詩異地詩羈旅思鄉(xiāng)、邊塞征戰(zhàn)詠物詩、詠史懷古詩送別抒懷、愛情閨怨山水田園、即事/景抒情對接教材篇目:《詠柳》(賀知章)、《卜算子·詠梅》(陸游)、《石灰吟》(于謙)、《望岳》(杜甫)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借助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內(nèi)容單純詠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諷世。(1)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寫(繪形繪色)與側(cè)面烘托。(2)從修辭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擬人和對比。(3)從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標志(1)從對象上來看,詠物詩的對象是單純的某個物。著重對所詠之物的特征、功能進行刻畫,或者著重對所詠之物的某一內(nèi)蘊、精神進行吟詠。(2)從題目上來看,或以所詠之物為詩名或以“詠某物”“題某物”“某物吟”等為題目形式。情感(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負,或?qū)崿F(xiàn)個人理想,或報效國家。(2)寄寓高尚的節(jié)操,或表達懷才不遇與命途多舛的傷感,或抒發(fā)年華易逝與理想破滅的哀愁。(3)托物諷世,或憂國憂民,或感時傷世,或憤世嫉俗,或針砭時弊,或冷嘲熱諷。雙詠詩—詠物詩對接教材篇目:《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張養(yǎng)浩)《赤壁》(杜牧)、《詠懷古跡》(杜甫)、《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等為題材。借詠嘆史實、描寫古跡來抒發(fā)詩人的興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諷今。內(nèi)容借懷古嘆今嘆個人命運的坎坷。(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對比手法,描寫眼前衰敗、荒涼的景象,與歷史上的繁華興盛形成鮮明的對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傷或?qū)碌闹S喻。(4)襯托,詩人往往臨古跡而抒懷,以悲景襯悲情。標志標題中有“史”“懷古”“登某古跡有懷”“古跡”“古人名”等。情感(1)針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看法。(2)緬懷前賢,表達敬仰或惋惜;類比古人,寄托傷感或哀思。(3)借論古之得失,托古諷今,憂國憂民。

雙詠詩----詠史懷古詩練習1

這首詩的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在獄詠蟬

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練習1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希望得到救援,昭雪冤獄的愿望。詩中詩人以蟬的高潔象征自己品行的高潔,希望得到救援并為自己沉怨昭雪。。

教材:《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灣)《秋思》(馬致遠)《夜雨寄北》(李商隱)《黃鶴樓》(崔顥)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詩人因長期客居在外,滯留他鄉(xiāng),或漂泊異地等,對所見所聞有所感,借此抒發(fā)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盡思念和人生感嘆、漂泊愁苦。內(nèi)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嘆,表達思親懷鄉(xiāng)之情。主題有潦倒意,漂泊哀傷,思念親人等。(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樂景襯哀情(樂景寫哀)。(3)側(cè)面落筆。詩人在表現(xiàn)懷遠、思歸之情時,不是直接抒發(fā)思念之情,而是從對方著筆,想象對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詩人的苦恨離情。(4)因夢寄情,虛實結(jié)合。標志(1)標題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憶”“寄”“行”“思”等詞語以及元宵、中秋、重陽、除夕等節(jié)日名。(2)常見意象:月亮、秋風、秋霜、杜鵑、猿啼、沙鷗、孤雁、浮云、梧桐葉落、西樓、高樓、危樓、危欄等。情感(1)天涯漂泊羈旅愁。敘寫客居他鄉(xiāng)的艱難,抒發(fā)漂泊無定的孤苦。(2)望盡天涯懷人愁。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親人的思念。(3)羈旅他鄉(xiāng)的幽怨之情?;虮磉_人生感嘆,流露年華易逝的苦悶;或抒發(fā)獨居他鄉(xiāng),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異地詩—羈旅思鄉(xiāng)詩客中聞雁黃仲則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華。獨上高樓慘無語,忽聞孤雁竟思家。和霜欲起千村杵,帶月如聽絕漠笳。我亦稻粱愁歲暮,年年星鬢為伊加。練習2本詩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概括。練習2(1)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蕭瑟的景象,頓生感慨。(2)孤獨寂寞的思鄉(xiāng)之情。漂泊在外,孤身一人。(3)為生計而奔波的愁苦之情。(4)感慨人生易老,年華逝去。對接教材篇目:《出塞》(王昌齡)、《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燕歌行》(高適)、《使至塞上》(王維)、《十五從軍征》(佚名)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邊塞征戰(zhàn)詩是以邊疆地區(qū)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內(nèi)容邊塞詩多表現(xiàn)從軍出塞,保家衛(wèi)國,民族交往,塞上風情;或抒報國壯志,或發(fā)反戰(zhàn)呼聲,或記現(xiàn)實戰(zhàn)事。(1)修辭方面:主要有夸張、對比、互文、用典等。(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側(cè)面烘托、肖像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3)意境的營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虛實結(jié)合等手法。標志(1)標題中往往有“行”“軍”“征人”“塞”“戍”等與軍旅有關(guān)的字。(2)常見意象:自然景物類(黃沙、秋月、大漠、孤城、邊關(guān)、雨雪、風沙等)、地理區(qū)域類(塞外、雁門關(guān)、玉門關(guān)、黃河、陰山、樓蘭、薊北等)、戰(zhàn)事器具類(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戰(zhàn)馬等)、樂曲類(《梅花落》《折楊柳》《關(guān)山月》《陽關(guān)三疊》《渭城曲》等)、人物類(戍卒、將帥、胡人、單于等)。情感(1)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名的壯志豪情。(2)奮勇殺敵、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3)雄奇瑰麗、奇異獨特的邊塞風光。(4)征人思鄉(xiāng)、閨婦盼歸的兩地情愁。(5)凄苦哀怨的怨戰(zhàn)情緒,凄厲沉痛的反戰(zhàn)思考。(6)對和平安寧的邊疆生活、民族和睦友好往來的向往。異地詩—邊塞征戰(zhàn)詩練習3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參

聞?wù)f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yīng)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詩的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感情的抒發(fā)有何作用?①表現(xiàn)了詩人雖有羈旅思鄉(xiāng)之愁,卻能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熱忱。②使得詩中的思鄉(xiāng)之情不至流于感傷,也提升了全詩的格調(diào)。聞?wù)f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yīng)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對接教材篇目:《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雨霖鈴》(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與家人、情人或親朋好友離別,送別之際,人們往往設(shè)酒餞別,折柳相送,吟詩贈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內(nèi)容送別詩涉及的范圍極廣,有君臣官場贈別,有市井朋友相別,有親人情人送別。(1)寓情于景,以景襯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寫人的離情別緒,而是通過寫眼中物有傷離之意來烘托人的傷離之深。(3)以樂景襯哀情(也叫樂景寫哀情或反襯)。(4)想象(也叫虛擬或虛實結(jié)合)。送別詩常借助想象表達自己對朋友的留戀和關(guān)切。標志(1)標題中往往有“送”“別”“贈”“酬”。(2)常見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長亭”“短亭”“陽關(guān)”“舟”“灞橋”等意象也在送別懷人詩中出現(xiàn)),情感(1)依依惜別的不舍與傷感;(2)離別后的思念與牽掛;(3)對友人的安慰與勉勵;(4)借送別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態(tài);(5)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詩表達的情感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情感交雜在一起的集合體,它豐富復(fù)雜卻不雜亂無章。懷人詩—送別抒懷詩練習4臨江仙

歐陽修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負曲江花。聞?wù)f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注:此詞當作于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歐陽修貶任滁州太守期間。當時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將赴任閬州(今四川閬中)通判,遠道來訪,歐陽修席上作此詞相送。這首詞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請簡要概括。練習4(1)因朋友遠道來訪的喜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與留戀。(2)對自己宦海浮沉、一無成就的悲嘆。(3)對和朋友同病相憐的感慨,更有對朋友離別在即的不舍與憂愁。對接教材篇目:《無題》(李商隱)、《涉江采芙蓉》(佚名)、《一剪梅》(李清照)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愛情閨怨詩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fā)離別相思之苦。內(nèi)容(1)表現(xiàn)詩人對妻子的真摯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贈內(nèi)詩和悼亡詩兩類。(2)以婦女角度寫的閨怨詩,它包括宮怨詩、離婦詩、棄婦詩、別離相思詩。(1)比興(托物起興)。先從自然之物寫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達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寫起烘托感情、渲染氣氛的作用。(2)襯托(正襯和反襯)。寒月孤燈、冷衾淚枕、月落星稀、凄風苦雨、漏聲雁影等凄涼之景往往襯托主人公的孤寂與幽怨,青青楊柳、斜燕雙飛、春風浩蕩等充滿活力生機之景更能反襯閨中思婦的悲傷與幽怨。(3)抑揚結(jié)合(先揚后抑和欲揚先抑)。標志(1)標題中多含“怨”“懷”“思”“別”“憶”“望夫”“婦嘆”“閨怨”“幽恨”或直接用“無題”等字眼。(2)常見意象:“眉鎖”“翠樓”“碧紗”“白發(fā)”“秋風”“夜雨”“寒月”“寒衣”“殘夢”“淚如雨”“春風楊柳”“雁聲月明”“紅妝對鏡”“喜鵲報枝”“雨燕雙飛”“臨箋淚長”等。情感(1)表現(xiàn)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2)孤苦幽寂的命運之悲。此類情感主要體現(xiàn)在宮怨詩中。(3)思婦空閨、思念親人、盼夫早歸、渴望團聚的哀傷之情。(4)情夢難圓的遺憾與悵惘之情。(5)陰陽兩隔的悼亡之痛。懷人詩—閨情宮怨詩

寄夫夫戍邊關(guān)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練習5士子以宮怨、閨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懷。因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