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1頁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2頁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3頁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4頁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蘇格拉底:產婆術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雄辯術(助產術):師生共同探討,互為激發(fā)思考,通過討論和問答的方法來揭露對方觀點中的矛盾,并逐步引導學生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有利于思維訓練和真理的發(fā)現(xiàn),是當今“發(fā)現(xiàn)法”和“探索性學習”的原型譏諷:追問,迫使對方陷入矛盾,承認無知助產術:幫對方得出結論歸納:尋找共性下定義:普通概念智德一統(tǒng)論:道德修養(yǎng)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正確的行為是由于正確的判斷,錯誤的行為是由于錯誤的判斷,因而知識和道德是密切聯(lián)系的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人的德行就是教育的結果

——蘇格拉底美德是可教的,人的德行就是教育的結果蘇格拉底肯定人的天賦上存在著差異,但是不論天賦好的還是天賦壞的,都必須受適合的教育,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一個有用的人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2.柏拉圖:教育國家化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蘇格拉底的學生公元前387年,柏拉圖在雅典城郊創(chuàng)辦了學園(Academia),既開展教育活動,又進行學術研究。學園講授哲學、算術、幾何學、天文學、音樂等科目,長達40年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零歲開始:教育就是對兒童習慣的影響和培養(yǎng);從小就應對兒童講故事和音樂教育(歌詞、曲調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寓教育于游戲教育國家化:取消私人辦學由國家辦理教育并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和控制,對所有兒童實行強迫教育

男女教育平等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3.亞里士多德:和諧博雅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柏拉圖的得意門生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創(chuàng)辦呂克昂學園,親自主持學園13年,講授哲學和自然科學他對哲學、政治學、倫理學、物理學、邏輯學、修辭學和美學都有開拓性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馬克思稱他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稱為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教育適應自然:教育應適應人的靈魂的各個部分,促進理性的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德育、智育、體育、音樂、藝術等文雅教育:發(fā)展理性、實現(xiàn)自我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教育年齡的分段:0-7:身體教育8-14:情感道德教育,凈化非理性靈魂中的不良沖動和欲望閱讀書寫體育鍛煉音樂教育:是核心(是美育手段;有智育的職能;滲透德育的內容)道德品質:中庸、適度、公正、節(jié)制、勇敢15-21:智育,發(fā)展理性靈魂,通過數學文法、詩歌、修辭、倫理、哲學等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4.昆體良:因材施教古羅馬修辭學家因材施教:教育者應該了解兒童的天賦、傾向、才能,遵循其發(fā)展特點分班教學:根據能力分班廣博知識:學科教育計劃提問激發(fā)的教學方法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5.蒙田:人文主義教育蒙田(MicheldeMontaigne,1533-1592法國散文家、教育思想家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者主要著作是《散文集》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全面發(fā)展紳士:蒙田反對學究教育,強調教育要注重實效,兼顧心智和身體,培養(yǎng)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新人——“完全的紳士”這種紳士具有淵博的、對生活有益的實用知識,具有良好的判斷力,具有堅韌、勇敢、謙遜、愛國、忠君、服從真理、關心公益等品質,具有堅強的體魄廣博知識教育:主張學習巨大的世界,主張把語言、歷史、哲學、詩歌等人文學科放在各種課程的首位自然發(fā)展:在教學方法上,他反對死記硬背,要求兒童多從生活中去學習、從事實中去學習,多行動,這樣獲取的知識才最具實效他反對強制壓迫,主張自然發(fā)展,反對嚴厲的懲罰,主張教育成為一種“沒有懲罰,沒有眼淚”、充滿興趣和歡樂的活動,使兒童的天性得以健康發(fā)展。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6.夸美紐斯:泛智教育J.A.Comenius,1592-1670年捷克文化巨子,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著有《母育學?!罚?628年)、《大教學論》(1632年)、《泛育學校》(1650年)等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其中,《大教學論》是西方第一本獨立形態(tài)的教育學著作創(chuàng)設現(xiàn)代教育制度:雙軌制分班教學(現(xiàn)代學校制班級制)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632年《大教學論》西方第一本獨立形態(tài)的教育學著作獨立的教育學產生標志(1)系統(tǒng)提出了學校教育制度(2)建立了廣泛的課程體系,編寫優(yōu)秀的教科書(3)提出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夸美紐斯的分類教學家庭出身差不多的孩子上同一種學校貴族學校平民學校讓他們差不多年齡入學(年級)成長經歷差不多身心發(fā)展水平差不多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借鑒工業(yè)推論:大前提A:假定原材料相同小前提B:加工過程和工藝相同結論C:最終的產品應符合同一標準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所以學校則:差不多的孩子,由同一個老師,用同一種方法在同一個地方教相同的內容最后的結果……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推理邏輯學生沒什么差異A大前提最后的結果……C結論教師教學沒什么差異B小前提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當年的做法:雙軌制平民學校:平民子弟,普通師資和辦學條件,培養(yǎng)具備一般知識和技能的勞動者貴族學校:貴族子弟,優(yōu)良師資和辦學條件,培養(yǎng)統(tǒng)治者和管理者學校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二次大戰(zhàn)后強調平等教育和民主教育反對納粹和歧視并軌浪潮:雙軌——

單軌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結果追求教育公平的同時犧牲了教育質量有抑長教育傾向——不利于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國外開始分流教育:以能力為本位學業(yè)教育職業(yè)教育中國出現(xiàn)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分化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7.洛克:白板說與紳士教育JohnLocke,1632-1704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著名實科教育和紳士教育的倡導者《教育漫話》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白板說:知識來源于人對客觀事實的經驗,感覺是認識的來源紳士教育:培養(yǎng)有身體強健、舉止文雅、有德行、智慧、才干的人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8.盧梭:自然教育J.J.Rousseau,1712-1778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教育小說《愛彌兒》(1762)是天性發(fā)展、身心健康、獨立自主與平等、承擔社會責任等“自然人”的典型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自然教育:遵循自然要求,順應人的自然本性,反對傳統(tǒng)教育中違反自然教育,反對干涉兒童、限制兒童的自由發(fā)展盧梭的“自然”包括:大自然、周圍人們、外界事物自由教育:兒童最重要的自然權利是自由,教育要保護兒童天性,使身心自由的發(fā)展,反對在兒童的心靈成熟之前就向他們灌輸種種本是要求于成人的東西,以免摧殘兒童的心靈,提出讓兒童在生活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主動發(fā)展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9.裴斯泰洛齊:教育民主、和諧發(fā)展J.H.Pestalozzi,1746-1827瑞士著名教育家,在法國辦農民教育主要教育著作有:《林哈德與葛篤德》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所有的人都應該接受教育:教育應該成為所有人的財富,包括農民發(fā)展人性、形成完善的人:有智慧、有德行、身體健康、能勞動并有勞動技能的人要素教育:教育過程要從一些最簡單的、為兒童所理解和易于接受的“要素”開始,再逐步過渡到更加復雜的“要素”,從而促使兒童各種天賦能力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教育心理學化:把教育科學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基礎上,在教育實踐中以心理學為依據來促使人的各種能力的發(fā)展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0.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J.F.Herbart,1776-1841年德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哲學家,被稱為“現(xiàn)代教育學之父”形成傳統(tǒng)教育學派,西方第一本教育學專著教育學代表作:《普通教育學》(1806年)和《教育學講授綱要》(1835年)。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分科教學:經驗:自然、物理、化學、地理思辯:數學、邏輯、文法審美:文學、唱歌、圖畫同情:本國語、外國語社會:歷史、政治、法律宗教:神學,可以防范熱情沖動,避免情緒爆發(fā)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2)把教學分成若干階段:明了:了解教材聯(lián)想:新舊教材聯(lián)結系統(tǒng):理解,建構方法:應用、作業(yè)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3)德育的方法:約束、限定、抑制、制裁、譴責、訓誡、勸告、懲罰(體罰、變相體罰)、警告五種道德:內心自由自在、仁慈、正義、完善、公平和報償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全人教育:培養(yǎng)真善美的人(真誠、愛好自由、剛毅、勇敢、精確、深謀遠慮、穩(wěn)重、有深厚情感)全民教育:不分種族、職業(yè)、信仰教師教育:進步的政治態(tài)度教學引人入勝、富有情趣永遠精力充沛良好的表達能力不滿足知識現(xiàn)狀11.第斯多惠:兩全教育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2.斯賓塞:學科結構改革《什么知識最有價值》(1)直接生存健康:生理學(2)間接生存、獲取生活資料及職業(yè)需要:邏輯、力學、物理、化學、天文、地質、生物、經濟等(3)為撫養(yǎng)子女:教育學科(4)公民:社會、歷史(5)閑暇情感需要:藝術(油畫、雕刻、音樂、詩歌)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利己主義、機械主義——沒有靈魂教育的開端反對工人教育——教育無用論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3.福祿蓓爾:世界幼教之父F.W.A.Frobel,1782-1852年德國著名幼兒教育家1840年,他在勃蘭根堡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Kindergaren),招收3-7歲的幼兒,實施他的幼兒教育思想著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曲及唱歌游戲集》(1843)、《幼兒園教學法》(1844)等。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游戲、恩物、作業(yè)是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游戲是幼兒時期最純潔、最神圣的活動,是組成兒童學習和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類在童年時代生活中最快樂的一種現(xiàn)象。游戲包括精神性游戲和運動性游戲兩種恩物是一種適合幼兒特點的游戲活動玩具。“恩物”主要有6種,基本形狀是球體、立方體和圓柱體。整套恩物體現(xiàn)了簡單到復雜、統(tǒng)一到多樣的法則,展現(xiàn)了自然事物的性質、特征,是幼兒理解周圍客觀世界和形成對萬事萬物的主觀認識的媒介作業(yè)是為幼兒設計的各種制作活動。例如,繪畫、紙工、刺孔、用小木棒拼圖、串聯(lián)小珠等,在作業(yè)的方法上,要求從簡到繁循序進行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福祿蓓爾的“兒童教育三階段”嬰兒期,即初生兒期。嬰兒期主要是“保育”的時期。對待孩子,母親不僅帶有內心充滿深情的目光,而且提供充滿愛的關懷和保護,這樣對孩子整個現(xiàn)在和未來的生活都是極其重要和極其有益的幼兒期,即兒童早期。兒童通常在3歲左右進入這一時期,開始了真正的人的教育。這時對兒童的關注,應較少注意于身體,較多地注意于心智。父母或教師應該讓幼兒背誦兒歌、小詩或復述故事等,借以發(fā)展其語言少年期,即學生期。兒童在7歲左右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這一時期主要是學習,擔負這一時期兒童教育任務的主要是學校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4.蒙臺梭利:蒙氏教學法Maria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蒙臺梭利方法》(1909)《高級蒙臺梭利方法》(1912)《蒙臺梭利手冊》(1914)《童年的秘密》(1936)《兒童的發(fā)現(xiàn)》(1948)《童年的教育》(1949)《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等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蒙臺梭利教學法的四個方面:肌肉訓練:幼兒時期是肌肉訓練的一個重要時期,應該為他設計各種有助于肌肉訓練的體操感官訓練:是最重要的。其目的是通過系統(tǒng)的和多方法的感官訓練,使幼兒發(fā)展對不同刺激的敏銳的感覺和觀察能力實際生活訓練:與幼兒自己有關的:自我服務的工作與環(huán)境有關的:管理家務的工作初步知識教育:初步知識教育與感官訓練是相聯(lián)系的,正確的感官訓練會有助于初步知識的教育。通過初步知識教育,幼兒迅速掌握了書寫、閱讀和計算,但最重要的是它們使幼兒感到高興和愉快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蒙臺梭利的教材物化,她用心研制了節(jié)節(jié)連貫,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具,包括五大領域

日常生活教育教具感官教育教具數學教育教具語文教育教具科學文化教育教具如今幼教界“蒙氏班”的“蒙事”化傾向嚴重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5.杜威:實用主義教育JohnDewey,1859-1952,美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

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強調“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做中學”

“兒童中心”“教育即經驗增長”、“活動課程”知識創(chuàng)新、實踐探索、創(chuàng)造素質培養(yǎng)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第一,“教育即生活”“生活”這個詞是杜威用來表示個人與種族的全部經驗,而且個人的經驗是在不斷更新的他認為教育是社會生活延續(xù)的工具,“沒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們可以說,教育即生活?!?/p>

教育的作用:一是傳遞經驗,二是交流經驗。他認為教育的過程與生活的過程是合一的,教育就是兒童現(xiàn)在生活的過程,而不是為兒童將來的某種生活做預備的。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第二,“教育即生長”他把生物學上的名詞“生長”搬到教育上來,他說:“因為生長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斷生長;在它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所謂“生長”,就是指兒童本能發(fā)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不僅包括身體方面,而且也包括智力和道德。因此,兒童的本能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礎。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過組織保證兒童繼續(xù)生長的各種力量,使教育得以繼續(xù)進行因此,從“生長”的含義出發(fā),教育就是發(fā)展,即學生個體經驗的不斷增長。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第三,“學校即社會”杜威強調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雛型的社會”,教育既然是一種社會生活過程,那么,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學校應該把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簡化起來,縮小到一個雛型的狀態(tài),呈現(xiàn)給兒童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學生應把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連接起來這就是說學生應在學校學習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所要求的基本態(tài)度、技能、知識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第四,“從做中學”在傳統(tǒng)學校的教室里,一切都是有利于“靜聽”的,兒童很少有活動的機會和地方,這樣必然會阻礙兒童的自然發(fā)展因此,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做”的過程,教學應該從兒童現(xiàn)在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兒童應該從自身的活動中進行學習。“從做中學”,實際上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第五,以兒童為中心杜威尖銳地批判了傳統(tǒng)學校教育以教師為中心而忽視兒童的做法。他強調學校生活組織應該以兒童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應該為了促進兒童的生長,學校的教育計劃、課程、方法以及一切教育活動,都應該服從于兒童的興趣和經驗的需要他認為兒童是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在學校生活中,兒童的生長,兒童的發(fā)展,就是理想的所在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全面系統(tǒng)、博大精深是把西方教育思想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的代表性的教育家。他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僅對當時美國、中國、日本、墨西哥、歐洲等國家與地區(qū)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至今仍然閃耀著思想的價值與實踐意義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我們在教育改革中不可盲目照搬,因為實用主義A、忽視系統(tǒng)知識學習;B、忽視教師的作用;C、忽視學校傳遞間接經驗的特質;D、忽視了靈魂教育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6.馬卡連柯:集體主義教育馬卡連柯(1888-1939)蘇聯(lián)早期著名教育家,一生獻身于蘇維埃教育事業(yè)生于烏克蘭主要教育著名有《教育詩篇》(1925-1935)、《塔上旗》(1938)、《父母必讀》(1937)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集體主義教育是馬卡連柯教育思想體系的核心,也是當時蘇聯(lián)教育的基本特征。他認為蘇維埃教育的任務和目的就是培養(yǎng)集體主義者。集體主義者應該是有文化和政治修養(yǎng)的;具有義務感和榮譽感;善于做一個有禮貌的、嚴肅的、善良的人;既是不屈不撓的和經受鍛煉的,又能約束自己并影響別人,善于生活和熱愛生活他認為集體主義者只有在集體中通過集體并為了集體才能培養(yǎng)出來。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集體主義教育的原則和方法一:

尊重與要求相結合要永遠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同時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所謂尊重,就是要尊重兒童的人格,相信兒童的力量,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并以深厚的感情對待和教育他們。但是,在尊重一個人的同時,必須對他們提出嚴格的要求,沒有要求就不可能有教育。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集體主義教育的原則和方法二:

平行教育影響教育和影響個人的一種形式,它是以集體為教育對象,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教育者對集體和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教育影響是同時的、平行的。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集體主義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前景教育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經常給集體指出美好前景,喚起集體對美好前途的向往,深信經過集體的努力未來一定會更美好,也就是給學生提出一個或好幾個需要經過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務。他說:“人的生活的真正刺激是對明天的歡樂。……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眹饨逃壹捌浣逃枷爰w主義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集體繼承在集體教育中,要發(fā)揚集體的優(yōu)良作用與傳統(tǒng),這對于美化集體和鞏固集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耙凰鶎W校如果沒有傳統(tǒng),當然就不會是好學?!保瑳]有優(yōu)良作風和傳統(tǒng)的學校,要成功地進行集體教育是不可能的在集體教育中,馬卡連柯強調教師集體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沒有教師集體就不可能培養(yǎng)出學生集體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7.蘇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諧的教育Sukhomlinski,Vasili

Aleksandrovich,1918~1970,烏克蘭人,

蘇聯(lián)教育家,蘇聯(lián)教育科學院院士,蘇聯(lián)功勛教師1948年至去世一直任帕夫雷什中學校長主要著作有《帕夫雷什中學》、《和青年校長的談話》、《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家長教育學》、《公民的誕生》等。曾獲2枚列寧勛章、1枚紅星勛章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提倡全面和諧的教育。認為沒有和諧的教育工作就不能達到理想個性的和諧發(fā)展。所謂和諧發(fā)展,就是各方面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地發(fā)展。所謂和諧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既相對獨立,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他反對妨礙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重智輕體、重才輕德的傾向重視學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為豐富多彩、文明幸福的學校精神生活,是使兒童獲得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最好途徑認為德育在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中是起決定作用的、主導的成分。要求自然科學知識傳授與道德教育同時并重終身致力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沒有“差生”,只存在“困難學生”或“難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三)主要教育流派介紹形式教育論與實質教育論自然主義教育與國家主義教育實驗教育學文化教育學實用主義教育學制度教育學批判教育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形式教育論起源于古希臘,貫穿中世紀,形成于17世紀,盛行于18-19世紀,20世紀初衰落,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齊主要觀點:教育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各種能力,形式學科(希臘文、拉丁文、數學、邏輯)和古典人文課程最具發(fā)展價值,教學原則和方法以學生的心理官能的內在發(fā)展秩序為依據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2.實質教育論起源于古希臘和古羅馬,中世紀受到壓制,形成于18世紀,興盛于19世紀,20世紀初衰落,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和斯賓塞教育的目的是向學生與生活相關的廣泛知識內容;與人類的世俗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質學科(如物理、化學、天文、地理、法律)或實科課程最有價值;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應適應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是愉快的、有效的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3.自然主義教育源于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藝復興時期,興盛與18世紀,延續(xù)到19世紀,對20世紀的人類教育思想也有影響代表人物有:夸美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等主張受教育權源自于民間反對中世紀的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對兒童個性的壓抑,主張教育要遵循兒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適應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需要的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人;學校應使兒童愉快地生活和學習;根據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進行教育;教育原則和方法要“模仿”自然,反對體罰;初步建立了現(xiàn)代教育的原則和方法體系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4.國家主義教育源于古希臘的柏拉圖,伴隨歐美民族國家的出現(xiàn)而產生,19世紀達到高潮代表人物為法國的孔多塞、愛爾維修、德國的費希特、美國的杰斐遜教育權歸屬于國家,由國家建立教育制度國家應承擔起教育民眾的責任,進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國家的利器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合格的國民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5.實驗教育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國家興起的用自然科學的實驗法研究兒童發(fā)展及其與教育關系的理論代表人物是德國的梅伊曼和拉伊反對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強調概念的思辨教育學提倡把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應用于教育研究主張用實驗、統(tǒng)計和比較的方法探索兒童心理發(fā)展過程的特點及其智力發(fā)展水平,用實驗數據作為改革學制、課程和教學方法的依據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6.文化教育學又稱精神科學教育學,19世紀末德國的教育學派,代表人物有狄爾泰、斯普朗格、利特人所一種文化的存在,人類歷史是文化的歷史教育過程是一種歷史文化過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會歷史的客觀文化向個體主觀文化的轉變,并將個體的主觀世界引向博大的客觀文化世界,培養(yǎng)完整的人格培養(yǎng)完整人格的方法是“陶冶”和“喚醒”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7.實用主義教育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興起的一種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為杜威、克伯屈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個體經驗的增長;學校是雛形的社會;課程組織以學生經驗為中心;師生關系以兒童為中心;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自己的獨立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體驗20世紀50年代后逐漸減弱,但在強調知識創(chuàng)新及學生的探究、創(chuàng)造素質培養(yǎng)的21世紀又出現(xiàn)了復興的跡象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8.制度教育學20世紀60年代法國教育學說。代表人物:烏里、瓦斯凱、洛布羅教育研究要以教育制度為優(yōu)先目標教育實踐中的官僚主義、師生與行政人員間的疏離主要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受教育者通過分析教育制度完成社會變遷教育制度分析不僅要分析顯性的教育制度(如教育組織制度、學校生活制度),而且要分析隱性的教育制度(如學校建筑、技術應用等)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9.批判教育學20世紀70年代后興起的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國的鮑爾斯、金蒂斯、阿普爾、吉魯和法國的布厄迪爾學校不再是一種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維護現(xiàn)實社會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會差別、社會歧視和社會對立的根源教育與社會是相對應的: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文化樣態(tài)、經濟結構都強烈地制約著學校的目的、課程師生關系和評價方式,學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產出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政治意識形態(tài)、文化關系、經濟結構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對教育問題的論述,即他們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學家們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對現(xiàn)代教育一系列問題的研究

唯物主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教育科研的方法論基礎10.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國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教育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不存在脫離社會影響的教育在階級社會里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教育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學校是人類社會進入到文明社會的產物在階級社會,統(tǒng)治階級可以通過國家政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