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器樂課件_第1頁
民間器樂課件_第2頁
民間器樂課件_第3頁
民間器樂課件_第4頁
民間器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間器樂第一部分概述1民間器樂1一、民間器樂的定義

民間器樂指用中國傳統(tǒng)樂器演奏的民間傳統(tǒng)音樂,有獨奏與合奏兩種表演形式。獨奏曲以樂器分類,并一般以演奏方式歸納為吹奏、拉弦、彈撥等類型;合奏曲以樂器組合的方式分類,分為清鑼鼓樂、絲竹樂、弦索樂、吹打樂等形式。不同的樂器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2一、民間器樂的定義民間器樂指用中國傳統(tǒng)樂器演奏的民二、民間器樂演奏在我國人民生活中的地位1、傳統(tǒng)民間器樂演奏多與民間婚葬喜慶、迎神賽會等風俗生活密切相連。

2、民間樂隊是民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有自娛性和職業(yè)性兩種形式。3二、民間器樂演奏在我國人民生活中的地位1、傳統(tǒng)民間器三、民間器樂的沿革(一)先秦時期(二)秦漢至魏晉時期的器樂(三)隋唐時期的器樂(四)宋、元、明、清的器樂4三、民間器樂的沿革4(一)先秦時期1、樂器發(fā)展特點(1)根據(jù)樂器制作的材料,把眾多樂器分為八類,稱為“八音”。其八類名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樂器分類的方法。(2)吹管樂器的形制方面,遠在上古時期已有開口管樂器(骨笛)與閉口管樂器(塤)兩種類型。(3)簧管樂器竽、笙在當時制作的水平已很高,品種多樣,有大中小等多種形制。特別是竽在當時宮廷樂隊中地位十分重要,處于領奏、主奏的地位。(4)鐘的制作已很精細,工藝水平相當高。如戰(zhàn)國初期的曾侯乙編鐘。2、演奏形式(1)先秦時期已有彈弦樂器琴、瑟,他們除用于聲樂伴奏外,還用于獨奏。(2)在上層社會和宮廷音樂中,樂隊組合形式有多種,其規(guī)模均很龐大。5(一)先秦時期1、樂器發(fā)展特點5(二)秦漢至魏晉時期的器樂1、樂器當時出現(xiàn)的樂器主要有箏、琵琶、笛、方響、箜篌瑟。這一歷史時期,吸收外來樂器數(shù)量不少。2、演奏形式(1)漢魏時期,比較重要的民間聲樂為“相和歌”。它伴奏樂器為箏、琵琶、笛、笙、節(jié)、瑟、琴七種。(2)西漢初期,鼓吹樂已傳入,有鼓吹、橫吹等類型(3)漢魏時期,文獻已有關于獨立器樂演奏形式的記載,稱為但曲(獨立器樂曲)。古琴獨奏藝術獲得高度發(fā)展,如嵇康演奏的《廣陵散》6(二)秦漢至魏晉時期的器樂1、樂器6(三)隋唐時期的器樂1、樂器隋唐時期,樂器數(shù)量聚增,特別是鼓類樂器。打擊樂器有銅鈸、拍板、腰鼓等三十多種;弦樂器有獨弦琴、三弦等二十多種;吹管樂器有洞簫、太平管等二十多種。這時期最重要變化是出現(xiàn)了拉弦樂器軋琴和奚琴,開辟了樂器演奏的新領域。2、演奏形式(1)隋唐時期,西域音樂盛行,(2)宴樂.,(3)法曲,(4)鼓吹樂,(5)器樂演奏方面,此時琵琶藝術獲得極大發(fā)展,除伴奏外,在獨奏方面也發(fā)展到相當高的水平。7(三)隋唐時期的器樂1、樂器7(四)宋、元、明、清的器樂1、樂器2、演奏形式宋以前的器樂發(fā)展多受聲樂演唱和歌舞音樂的影響,宋以后,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民間器樂主要受到戲曲音樂、說唱音樂以及民歌小調的影響。8(四)宋、元、明、清的器樂1、樂器8(1)在獨奏方面①已有關于宋代古琴流派的記載;②明清時期琵琶分南北兩大派系在民間發(fā)展著;③箏更以不同地域的旋律風格特點及師承關系自然形成了各地方派別④明清以來,由于琴譜的刊印傳播,理論上的總結研討,演奏技法等方面的規(guī)范化要求,更促使了獨奏音樂的進展。9(1)在獨奏方面①已有關于宋代古琴流派的記載;9(2)宋代絲竹樂的演奏形式已有多種①細樂:樂隊所用的樂器有簫、管、笙、軋箏、嵇琴、方響等。②清樂:樂隊使用樂器有笛、笙、篳篥、方響、小提鼓、拍板、扎子等(3)宋代見于記載的有“鼓笛曲”的演奏形式(今蘇南十番鼓的前身),鼓和笛是這一演形式中的兩件主要樂器。(4)鼓吹樂在各時期有不同發(fā)展。10(2)宋代絲竹樂的演奏形式已有多種①細樂:樂隊所用的樂器有簫(5)明清時期,器樂演奏形式①弦索樂:全部用弦樂器演奏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一般僅用三、四件富有地方特點的弦樂器演奏。②絲竹樂:以某一、二件弦樂器,竹管樂器為樂隊組合核心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③鼓吹樂:以吹管樂器嗩吶、海笛或笛子為主奏樂器,配合其他弦樂器、打擊樂器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④吹打樂:以管弦樂器與打擊樂器演奏并重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⑤清鑼鼓:全部用打擊樂器演奏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流傳至今的民間器樂曲可以分為獨奏曲和合奏兩大類。11(5)明清時期,器樂演奏形式①弦索樂:全部用弦樂器演奏的民四、我國民間樂器使用的分類方法1、周代:根據(jù)樂器制作的材料,把眾多樂器分為八類,稱為“八音”。其八類名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樂器分類的方法。2、清末,我國普遍采用將民間器樂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性能的分類方法。3、近十幾年,采用國外914年提出的現(xiàn)代樂器分類法,將我國民間樂器分為:體鳴、氣鳴、膜鳴、弦鳴四類。12四、我國民間樂器使用的分類方法1、周代:根據(jù)樂器制作的材料,第二部分民間器樂的藝術形式13第二部分民間器樂的藝術形式13一、民間器樂曲的標題民間器樂曲的標題有標名和標意兩類1、標名性標題與音樂內容無直接聯(lián)系2、標意性標題以曲名、分段標等提示樂曲的內容14一、民間器樂曲的標題14二、民間器樂曲的結構1、民間器樂曲按傳統(tǒng)習慣分為單曲和套曲兩類①單曲:主要是單一獨立的曲牌②套曲:有多個曲牌或若干獨立的段落連綴而成。2、在曲式結構方面民間器樂曲主要有變奏體、循環(huán)體、聯(lián)綴體、綜合體等形式,以變奏曲、聯(lián)綴體最為常見。15二、民間器樂曲的結構1、民間器樂曲按傳統(tǒng)習慣分為單曲和套曲兩三、民間變奏曲的變奏手法我國民間器樂曲常用的變奏手法大體有三類:

1、旋律結構基本不變時所用的變奏手法,如加花、變換頭尾、變化演奏技巧(北方管樂曲最常用的變奏手法)、變換音區(qū)音高或音色、變換節(jié)奏型、變換旋律線等。2、改變旋律結構時所用的變奏手法,如板式變奏等,它是南方絲竹樂中最常用的變奏手法。3、改變旋律調式調性時所用的變奏手法,如移調指法(弦法)變奏、按弦轉調變奏、借字變奏等。16三、民間變奏曲的變奏手法我國民間器樂曲常用的變奏手法大體有三思考題1、民間器樂的定義。2、何為“八音”?3、何為細樂、清樂?4、明清時期民間器樂演奏形式類別及定義。5、民間器樂曲的結構形式有哪些?6、我國民間器樂曲常用的變奏手法有哪三類?17思考題1、民間器樂的定義。17第三部分獨奏樂我國傳統(tǒng)民間器樂獨奏的特點1、許多器樂獨奏或直接演奏聲樂的曲牌和唱腔,或在聲樂曲牌和唱段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或音樂素材主要來自聲樂形式,并將聲樂演唱中的潤腔方式演化為器樂演奏中的特色語匯。2、器樂獨奏曲,其結構形式長期受到為之伴奏的聲樂形式的影響,主要影響來自兩種結構體制:曲牌體和板腔體。3、有些地方器樂合奏,用樂隊中的不同樂器單獨演奏就成為獨奏曲,幾種樂器合在一起演奏就成為合奏曲。18第三部分獨奏樂我國傳統(tǒng)民間器樂獨奏的特點18第一節(jié)笛一、概述笛,俗稱“笛子”或“梅”,按現(xiàn)代樂器分類法屬邊棱音氣鳴樂器,因多以竹子制作,又叫竹笛,因橫持,又稱橫笛。19第一節(jié)笛一、概述19(一)歷史沿革1、從長沙馬王堆號墓(公元前168年)出土的兩支斜吹笛,可知早在西漢初年,地雷樂器以在我國南方流行。2、隋唐時期,關于笛已有大橫吹、小橫吹的記載。3、宋朝,笛在民間音樂中的地位已經很重要。。4、明清時期,笛子在民間音樂中應用更加普遍。20(一)歷史沿革1、從長沙馬王堆號墓(公元前168年)出土的兩(二)樂器簡介1、笛子的形制笛,以竹制管身,管身上開有吹孔、膜孔、兩個(或四個)出氣孔以及六個按音孔。膜孔上蒙以蘆膜或竹膜,吹孔左端堵以笛塞,橫吹。21(二)樂器簡介1、笛子的形制212、笛的種類

笛子在全國流行的形制很多,主要有兩種:曲笛(又稱昆笛)和梆笛。222、笛的種類22①曲笛,常用于昆曲伴奏以及南方各地方樂種的合奏。23①曲笛,常用于昆曲伴奏以及南方各地方樂種的合奏。23②梆笛,用于梆子腔伴奏以及北方各地方樂種的合奏。24②梆笛,用于梆子腔伴奏以及北方各地方樂種的合奏。24曲笛與梆笛的比較

梆笛管身比曲笛短,管徑比曲笛略細,梆笛比曲笛音高四度。25曲笛與梆笛的比較25曲笛與梆笛比較圖26曲笛與梆笛比較圖26笛子演奏圖27笛子演奏圖273、記譜

為了記譜與視譜方便,笛子在用五線譜時記譜時均采用移低八度的記譜方法。283、記譜為了記譜與視譜方便,二、笛子的調

笛子以第三孔的實際音高稱作該笛子的調高。曲笛一般第三孔音高是d2,稱為D調笛子;梆笛一般第三孔音高是g2,稱作G調笛子。29二、笛子的調笛子以第三孔的實際音高稱作該笛子的調高三、笛子的技巧

笛子的聲音清脆明亮,指法及用氣也有多種技巧,主要有

垛音、疊音、顫音、吟音、吐音、花舌、喉音、滑音、歷音等,既可演奏優(yōu)美、婉轉流暢的歌唱性旋律,也可演奏快速跳動活潑的曲調,表現(xiàn)力相當豐富。30三、笛子的技巧30四、北方梆笛音樂(一)代表曲目及演奏風格1、流行地區(qū)梆笛曲主要流行于我國北方,其中主要是冀西北、冀中地區(qū)。2、代表曲目3、民間藝人馮子存(1904-1987)4、【欣賞】《喜相逢》31四、北方梆笛音樂(一)代表曲目及演奏風格31(二)梆笛曲中常用的旋律展開手法1、重復①段落的重復②樂句、樂逗的重復2、變奏北方梆笛曲的變奏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節(jié)奏的對比、速度的對比、旋律線的對比,特別是演奏技巧的對比等方面。32(二)梆笛曲中常用的旋律展開手法1、重復32(三)旋律反復中核心音調的擴充或減縮1、旋律反復中核心音調擴充的手法。為了反復強調和展開某一樂思,往往應用旋律反復中核心音調擴充的手法。它在樂曲中具有呈示性的作用。2、旋律反復中核心音調減縮的手法。旋律反復中核心音調減縮的手法,在樂曲中往往具有收縮的特點。33(三)旋律反復中核心音調的擴充或減縮1、旋律反復中核心音調擴五、南方曲笛音樂(一)代表曲目及演奏風格1、流行地區(qū)2、代表曲目3、演奏及曲目(1)陸春齡【欣賞】《鷓鴣飛》(2)趙松庭【欣賞】《早晨》《三五七》34五、南方曲笛音樂(一)代表曲目及演奏風格34思考題1、我國傳統(tǒng)民間器樂獨奏的特點2、馮子存及《喜相逢》3、梆笛曲中常用的旋律展開手法4、笛曲《鷓鴣飛》5、曲笛曲中常用的旋律展開手法35思考題1、我國傳統(tǒng)民間器樂獨奏的特點35第二節(jié)嗩吶曲一、概述1、按現(xiàn)代樂器分類法,嗩吶屬簧振動氣鳴樂器。

2、嗩吶在歷史上有多種稱謂

3、嗩吶可以獨奏、合奏和伴奏,并在民間婚喪儀式中普遍使用。36第二節(jié)嗩吶曲一、概述36二、嗩吶的種類、形制和演奏技巧1、嗩吶的形制嗩吶為雙簧單管樂器,由哨、氣盤、芯子、桿和碗五部分組成。2、嗩吶的種類民間以桿的長短不同,分為五種:

(1)小嗩吶

(2)中嗩吶

(3)大嗩吶

(4)柏木桿

(5)海笛37二、嗩吶的種類、形制和演奏技巧1、嗩吶的形制373、嗩吶的演奏技巧

嗩吶的演奏技巧大致可分為口內技巧和手指技巧兩類,在演奏中二者結合運用。嗩吶的主要技巧有:彈音、打花舌、蕭音、滑音、疊音、大音、墊音、循環(huán)換氣等383、嗩吶的演奏技巧嗩吶的演奏技巧大致可分為口內技巧三、代表曲目1、嗩吶的音色特點嗩吶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嗩吶曲多具有明亮、剛勁的風格。2、代表曲目有:

《百鳥朝鳳》、《婚禮曲》、《一枝花》、《小開門》等39三、代表曲目1、嗩吶的音色特點39欣賞《一枝花》

流行在山東省西南部的一首民間樂曲,素材來源于魯西南一帶的民間地方戲曲曲牌和唱腔,經民間藝人加工創(chuàng)造,成為有代表性的嗩吶獨奏曲,在民間《一枝花》常用于喜慶的場合。樂曲分為散板、慢中板和快板三個部分。散板采用了戲曲的“器腔”中的音調,悲壯而又纏綿。中板部分,帶有敘述性,旋律委婉柔美、歌唱性較強??彀宀糠?,節(jié)奏活潑,音樂輕快,并出現(xiàn)了被稱為“穗子”的展開段落,在旋律進行上圍繞中心音較自由地舒展變換,形成一個即興性的展開段落,在演奏上應用了強烈潑辣的花舌音模仿戲曲唱腔的風格,加上滑音、吐音等奏法造成了熾烈、歡騰的氣氛,與抒情的中板形成鮮明的對比,把樂曲推向高潮后結束。40欣賞《一枝花》流行在山東省西南部的一首民間樂曲欣賞《百鳥朝鳳》《百鳥朝鳳》又稱《百鳥音》、《百鳥爭鳴》,是魯西南鼓吹樂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它以曲牌《笛絞》的旋律為基礎,加入了模擬吹奏各種鳥鳴聲加以發(fā)展而成。曲調活潑,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各種鳥鳴模仿得十分逼真,生動細膩,歌頌了美好的大自然,用音樂描繪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山水畫。41欣賞《百鳥朝鳳》《百鳥朝鳳》又稱《百鳥音》、《百第三節(jié)管曲一、概述1、管,古稱蓽篥或笳管,在現(xiàn)代樂器分類法中屬簧振動氣鳴樂器。2、主要用于民間吹打樂、僧、道宗教音樂和地方戲曲伴奏中。42第三節(jié)管曲一、概述42二、管的種類、形制和演奏技巧1、形制管由管身與哨嘴兩部分組成?,F(xiàn)代管一般為木制,也有竹制、玉制的。2、種類主要有單管(分大、中、小三種)、雙管、喉管三類3、演奏技巧各類管中,單管的演奏技巧最為豐富,有顫音、滑音、墊音、溜音、吐音、花舌音、打音等,其基本演奏技法與嗩吶相同。43二、管的種類、形制和演奏技巧1、形制43欣賞:

代表曲目雙管曲《江河水》《江河水》是根據(jù)“遼南鼓樂”同名笙管去拍整理改編而成,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憤激越的曲調,哭訴了勞動大眾在舊社會遭受的壓迫和剝削,聲聲血淚,仇恨滿腔。這首樂曲在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被用作第一場“苦難的年代”的配音,后又被改編為二胡獨奏曲,流傳更廣,深受人們喜愛。44欣賞:

代表曲目雙管曲《江河水》《江河水》是根據(jù)“遼南思考題1、嗩吶的種類2、嗩吶曲《一枝花》3、管子曲《江河水》45思考題1、嗩吶的種類45第四節(jié)箏一、概述箏,近代人又稱“古箏”,籍以說明箏的歷史悠久。據(jù)《史記·李斯列傳》的記載可知,箏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流行于今陜西一帶,所以后世也常把箏稱作“秦箏”。在現(xiàn)代樂器分類法中,箏屬于撥奏弦鳴樂器。46第四節(jié)箏一、概述46二、箏的形制和演奏技巧1、形制2、演奏技巧

21弦S型箏為五聲音階調弦定音,每組五個音,共有四組音。其演奏分為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47二、箏的形制和演奏技巧1、形制47右手技法主要有大指、中指、食指的運用:

托,是大指向掌心方向運動彈弦。抹,為食指向掌心方向運動彈弦。勾,為中指向掌心方向運動彈弦。大撮,是勾、托技法同時進行。小撮,是抹、托技法同時進行。搖,是大指(或食指)快速(32分音符)單撥箏弦。48右手技法主要有大指、中指、食指的運用:托,是大指向掌心方向左手傳統(tǒng)技法以推、按、吟、揉為主①“推”為右手彈弦后,左手在該弦音柱左側按下,便會得到一個向上滑的音,②“按”是在箏上奏某聲,但又不在發(fā)該聲的弦上彈奏,而是按壓下一根較低的弦,使之達到該聲的高度,右手彈出后,左手松開,便可得到一個向下滑的音。③“吟”,彈得某聲后,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在音柱后面輕微按動便稱為“吟”。④“揉”,連續(xù)地推、按,使該聲發(fā)生波動,可得稱為“揉”的搖聲。49左手傳統(tǒng)技法以推、按、吟、揉為主①“推”為右手彈弦后,左手在三、近代漢代箏曲流派及代表曲目

在全國各箏藝流派中,特色比較鮮明、積累也比較豐厚、藝術上成熟的、影響也比較大的有山東箏、河南箏、客家箏、潮州箏以及后起的浙江箏。50三、近代漢代箏曲流派及代表曲目在全國各箏藝流1、山東箏曲

山東箏曲主要由山東琴曲和山東琴書唱腔曲牌以及民間小調組成。因此山東箏曲被人稱為“齊魯琴曲的山東箏”,也有稱為“齊魯大板的山東箏”。山東箏大都是傳統(tǒng)的十五弦的絲弦箏,彈奏時用真指甲,指甲的運用很講究,左手重顫,但顫音的時值較短,吟揉按滑剛柔并蓄。善用“勾搭”、大幅度的按滑音和余音按滑音等技法使旋律起伏波動,刮奏用得也較多。其風格樸實深沉、熱情奔放。山東箏曲分大板曲和小板曲兩類,山東箏派的藝術家有張為昭、趙玉齋、高自成、韓庭貴等。欣賞:《漁舟唱晚》、《漢宮秋月》511、山東箏曲山東箏曲主要由山東琴曲和山東琴書唱腔曲牌以及民欣賞《漁舟唱晚》《漁舟唱晚》是1912年古箏演奏家金灼南根據(jù)山東傳統(tǒng)箏曲《雙板》及由《雙板》演變成的兩首箏曲《三環(huán)套日》和《流水擊石》改編而成的??谷諔?zhàn)爭爆發(fā)前,古箏演奏家婁樹華又進一步改編,增加了后半部分。曲名引自初唐詩人王勃《滕王閣序》。全曲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節(jié)奏徐緩舒展、曲調優(yōu)美典雅的慢板,描繪出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畫面,抒發(fā)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及對景色的欣賞,后半段節(jié)奏逐漸活躍,描寫欵乃歸舟、漁舟唱晚的畫面。第二部分樂曲情緒轉換,出現(xiàn)清角音,并用花指表現(xiàn)漁人蕩槳歸舟、乘風破浪的歡樂情緒。第三部分的旋律先是復線式遞升,后是反線式遞降,使曲調接合成一個循環(huán)圈,刻畫出在搖櫓聲和浪花聲中漁船滿載而歸和漁民喜悅的心情。52欣賞《漁舟唱晚》《漁舟唱晚》是1912年古箏演奏家金2、河南箏曲

河南箏被人稱其為“中州古調”河南箏。河南箏曲是在長期為說唱音樂河南大調曲子伴奏的基礎上逐漸獨立出來的。河南箏特點是歌唱性很強,旋律中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其風格清新流暢,活潑靈巧、秀麗端莊。由于頻繁使用大二、小三度上下滑音,表現(xiàn)出中州話鏗鏘抑揚的聲調。又常用游搖和慢滑急顫相結合,同時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顫,顫音的時值比較長,按音與顫音的技巧使用頻繁,旋律厚重濃烈,奏出悠長連綿的拖腔樂句,這種長句在一首樂曲中常以移位、問答等形式反復出現(xiàn)。激昂處如引吭長嘯,聲振林木;悲切處似泉聲嗚咽,哀囀欲絕。河南箏也分兩大類,一類是演唱說唱音樂大調曲子用的板頭曲,都是68板;另一類來自歌唱性的民間小調、鼓子曲。河南箏派的代表曲目有:《陳杏元和番》、《陳杏元落院》、《蘇武思鄉(xiāng)》《打雁》、《上樓》、《下樓》等,河南箏代表性的演奏家有魏子猷、婁樹華、曹正、曹東扶、王省吾、任清志等。欣賞:河南箏曲《花流水》532、河南箏曲河南箏被人稱其為“中州古調”河南箏。3、廣東客家箏曲

客家箏曲一方面保存了中州古調古樸清秀的個性,另一方面又受到漢劇及當?shù)孛耖g音樂的影響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客家箏的演奏技法,左手特別講究“韻”即搖聲的運用,旋律質樸,所用的音雖然不多,但要求掌握好每個樂句的氣口、控制每個音的變化。客家箏曲所用的按音、顫音,輕柔、中速,相對應用數(shù)量不多,風格古樸、清新、優(yōu)美、高雅??图夜~常以板數(shù)來分類,大致也分兩類:一類是大套曲,必為68板,稱大調;一類是串調,串調板無定數(shù),從20、30板至80、90板的都有,串調中比較短小者稱小調。客家箏的代表曲目:《出水蓮》、《蕉窗夜雨》、《崖山哀》、《平山樂》、《翡翠登潭》《杜宇魂》等。代表性的演奏家有羅香九、何育齋等。欣賞:《出水蓮》543、廣東客家箏曲客家箏曲一方面4、潮州箏曲

潮州箏曲是潮州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潮州音樂用古老的二四譜,其調式體系獨特,有輕六調、重六調、反線調、活五調等。潮州箏奏法中左手的按滑音的變化,即所謂“以韻補音”;右手彈后,左手加以潤飾,即叫“彈按尾隨”與“勒弦”加花的使用,非常別致,具有南國特點。潮州箏的大部分曲目為68板,但也有不是68板的。其風格細膩委婉、秀麗優(yōu)美。代表曲目有重六調的《寒鴉戲水》、活五調的《深閨怨》、《柳青娘》,反線調的《倒騎驢》,輕六調的《一點金》、《過江龍》等。著名演奏家有徐滌生、林毛根等。欣賞:《昭君怨》554、潮州箏曲潮州箏曲是潮州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潮5、現(xiàn)代浙派箏

浙江箏又稱杭箏或武林箏。近代的浙江箏多以合奏或伴奏的形式出現(xiàn)在在民間“絲竹樂”、“杭灘”中。浙派傳統(tǒng)箏曲有《老六板》、《三十三板》、《燈月交輝》、《云慶》、《高山流水》、《霓裳曲》、《普庵咒》、《四合如意》、《將軍令》、《霸王卸甲》、《海青拿鶴》、《月兒高》等。浙派傳統(tǒng)曲目中,文曲典雅文靜、渾厚古樸,武曲奔放華麗、氣勢磅礴,有著獨特的風采。浙派箏曲新作突出表現(xiàn)時代精神,更易被現(xiàn)代人所接受和喜愛。浙派箏代表性的演奏家有王昌元、孫文妍、項斯華、范上娥、張燕等。565、現(xiàn)代浙派箏浙江箏又稱杭箏或武林箏。近代的浙江箏欣賞《將軍令》源于清代匯編的古譜《弦索十三套》,1957年,王巽之根據(jù)1935年杭州國樂研究會所印工尺譜整理為線譜,并在1958年到1961年間進行了修訂。樂曲運用多種技法,表現(xiàn)戰(zhàn)場上的鼓、角之聲,塑造了將軍威武的形象和古代戰(zhàn)爭的壯觀場面。57欣賞《將軍令》源于清代匯編的古譜《弦索十三套》,1957年,思考題1、箏演奏的主要技法2、山東箏曲的風格特點,即代表曲目與代表人物。3、河南箏曲分為哪兩類?4、廣東客家箏曲的風格特點,分為哪兩類?5、《漁舟唱晚》58思考題1、箏演奏的主要技法58第五節(jié)琵琶曲一、概述1、在現(xiàn)代樂器分類法中,琵琶屬于撥奏弦鳴樂器。2、發(fā)展概況59第五節(jié)琵琶曲一、概述59二、琵琶的形制和演奏技巧1、形制琵琶由琴頭、琴頸和琴身三部分構成。琴頭有弦槽、弦軸。琴身又叫龜盤,是琵琶體積最大的部分,中空,為琵琶的共鳴箱。前面是一塊平面的桐木板,叫做“腹面”。品與相識標志琵琶音位的裝置。相在琴頸前面的中部,品在相之下,位于腹面的上中部。琵琶的四條弦粗細不一:子弦最細,中弦、老弦次之、纏弦最粗。60二、琵琶的形制和演奏技巧1、形制602、琵琶的發(fā)展狀況(1)東漢時期(2)秦漢時期(3)東晉時期(4)唐代(5)宋代以后(6)20世紀50年代以來3、琵琶的主要指法612、琵琶的發(fā)展狀況(1)東漢時期61(1)右手主要指法①彈挑類:包括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剔、撫,而彈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指法。②輪類:輪指是五指循環(huán)周而復始的演奏,是彈琵琶時獲得長音的主要方法。③劃、拂、掃、撇類:都是在同一時間有四個音(或三個音)一齊發(fā)音的指法。62(1)右手主要指法①彈挑類:包括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2)左手主要指法有①按音:②斷音

③虛按④泛音⑤吟音⑥滑音⑦絞弦與并弦

63(2)左手主要指法有①按音:63三、琵琶曲的傳譜1、華秋萍《琵琶譜》,第一部琵琶譜,1818年刊印成書。2、《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譜》,第二部琵琶譜(1895年序)編者李芳園。64三、琵琶曲的傳譜1、華秋萍《琵琶譜》,第一部琵琶譜,181四、琵琶樂曲分類

琵琶曲分為大曲和小曲。1、小曲通常為68板結構。2、大曲大曲是多段曲調的聯(lián)套。65四、琵琶樂曲分類琵琶曲分為大曲和小曲。65(1)大曲的結構有三種①由多段曲調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描寫單一內容。如《十面埋伏》、《月兒高》②有幾個小曲聯(lián)成一套,所聯(lián)的小曲可多可少,如《塞上曲》等③以琵琶擬奏的鑼鼓音響與民歌小調的演奏交替進行,樂曲的長短根據(jù)演奏者對民歌小調加工的多少而定。如阿炳演奏的《龍船》。66(1)大曲的結構有三種①由多段曲調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描寫單(2)琵琶大曲又分為文套和武套①文套著重左手技巧的表達,格調細膩、輕巧、幽雅抒情,它以抒情為主,富有概括性和傾訴性。往往以簡樸動人的旋律或優(yōu)美清新的音調,表達出深刻地內心傾訴或令人向往的意境。代表曲目有《夕陽簫鼓》、《月兒高》、《漢宮秋月》、《塞上曲》、《青蓮樂府》、《飛花點翠》等。②武套著重右手的演奏技巧和力量。格調雄壯慷慨、氣魄宏大。樂曲以敘事為主,富有寫實性和敘事性,往往根據(jù)內容情節(jié)發(fā)展連續(xù)敘述,結構龐大,有聲有色,繪形繪影,段落分明。代表曲目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鵝》、《漢將軍令》、《滿將軍令》、《小兒操演》等。67(2)琵琶大曲又分為文套和武套①文套67五、代表曲目并欣賞1、武曲《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寫實性的樂曲,它取材于歷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戰(zhàn),描寫漢將韓信用“十面埋伏”之計擊敗項羽的戰(zhàn)斗情景。樂曲威武雄壯,氣勢磅礴,技法豐富,旋律多變,音樂形象鮮明,是中國傳統(tǒng)器樂曲中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作品。

《十面埋伏》在明代就已在民間流傳,目前有許多不同的傳譜。根據(jù)汪煜庭所傳,李庭松演奏譜,全曲分13段,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寫漢軍戰(zhàn)前的準備,刻畫了漢軍威武雄壯的形象。包括“列營”、“吹打”、“點將”、“排隊”等段落。第二部分,描繪了激烈緊張的戰(zhàn)斗情景。包括“埋伏”、“小戰(zhàn)”、“大戰(zhàn)”等段落。第三部分,描寫楚軍的復沒,漢軍的勝利。包括“敗陣”、“自刎”、“奏凱”等段落。本書曲譜中收錄的是現(xiàn)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先生根據(jù)這一版本整理加工的,刪去了第三部分,使樂曲更加集中、精煉。68五、代表曲目并欣賞1、武曲《十面埋伏》68文曲《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又稱《陽春古曲》、《陽春》,早在明代就已流傳在民間,由于各派傳譜段落不同,又有“大陽春”(包括10個或12個段落)“小陽春”(包括7個段落)之別。目前演奏的多為汪煜庭傳譜的“小陽春”,其各標小標題為:

1.飛花點翠2.風擺荷花3.一輪明月4.玉版參禪5.鐵策板聲6.道院琴聲7.東皋鶴鳴。 全曲七段可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均以《八板》的旋律出現(xiàn)為標志,帶有合頭變尾的特點。由于在四個部分的反復變奏中,除了每次都要重復貫穿全曲的《八板》及其變體流水板的部分旋律外,每個部分都有新的素材不斷出現(xiàn),因此使樂曲結構內部既有統(tǒng)一性又有對比性,推動了音樂的發(fā)展。

《陽春白雪》通過活潑新穎的旋律,稍快而具有動力的節(jié)奏,描繪了冰雪消融,大地回春,風和日麗,萬物生機,春意盎然的景象。整個樂曲流暢、活潑、輕快,給人以美的亨受?!度锨?9文曲《陽春白雪》《陽春思考題1、琵琶樂曲分為哪兩類?2、大曲的結構有哪三種?3、琵琶大曲分為哪兩類,分別有何特點?4、《十面埋伏》5、《陽春白雪》70思考題1、琵琶樂曲分為哪兩類?70第六節(jié)胡琴曲一、概述胡琴是我國廣泛流行的弓弦樂器,二胡、四胡、京胡、板胡、墜胡、越胡、馬為胡、二弦等均可稱為胡琴。二、胡琴的主要種類和演奏技巧71第六節(jié)胡琴曲一、概述71(一)二胡二胡也叫南胡、嗡子、胡琴,由古代東北少數(shù)民族樂器“奚琴”演變、發(fā)展而成。72(一)二胡二胡也叫南胡、嗡子、胡琴,1、形制二胡的琴筒用木制或竹筒制成,一端蒙以蟒皮,琴桿上端置有兩個木軫,用以調節(jié)音高。竹弓上張馬尾,夾于兩弦之間拉奏。二胡一般采用五度定弦,個別演奏者也采用四度或八度定弦。現(xiàn)代民族管弦樂隊所用的二胡音域為d1至e4。731、形制二胡的琴筒用木制或竹筒制成2、演奏技法演奏技法分為右手弓法和左手指法兩類(1)右手弓法:有分弓、連弓、頓弓、連斷弓、顫弓等(2)左手指法:按音、散音、顫音、滑音等。742、演奏技法演奏技法分為右手弓法和左手指法兩類743、代表曲目欣賞(1)《空山鳥語》劉天華《空山鳥語》初稿完成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樂曲標題采用了唐代詩人王維的名句“空山不見人”之意。樂曲以擬聲手法模仿百鳥的啁啾聲。劉天華通過音樂記述外界現(xiàn)象時,并非采用自然主義的態(tài)度,而是深深滲透了自己的感情。樂曲結構屬于多段體,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聲。引子猶如山林召喚,空谷回聲,簡單幾筆就描繪出題意幽邃、深遠、靜穆的意境,令人神往。接著,以非?;钴S的旋律進行,作為“人”的形象出現(xiàn),在全曲貫穿始終,時而單獨出現(xiàn),時而與鳥鳴相結合,情景交融。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民間三弦拉戲式的模擬手法,將鳥語音樂化,使樂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機結合,因而音樂優(yōu)美生動,富有情趣。753、代表曲目欣賞(1)《空山鳥語》劉天華75(2)華彥鈞作品杰出的民間音樂家華彥鈞是江蘇無錫人,小名阿炳,故當?shù)厝硕挤Q他為阿炳。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二胡曲,流傳下來的只有《聽松》、《二泉映月》和《寒春風曲》三首。76(2)華彥鈞作品杰出的民間音樂家華彥①《聽松》《聽松》作于1939年,雖然據(jù)作者說這首樂曲是描寫金兀術被岳飛打得大敗,躺在無錫惠山腳下的聽松石床上,心驚膽顫地傾聽宋朝兵馬的故事,但在這首曲子里既沒有對這一故事情節(jié)進行具體描寫,也沒有刻畫金兀術心驚膽顫的形象?!堵犓伞酚置堵犓巍罚瑩?jù)說阿炳經常在演奏此曲之前講述金兀術敗逃的故事,顯然是以金兀術的敗逃比喻日寇失敗,接著又用樂曲借抒寫宋軍的奮斗精神預言中華民族的勝利。因此,《聽松》不是敘事曲而是一首頌歌,它歌頌了中國人民青松般高潔的民族氣節(jié),鋼鐵般堅強的斗爭意志和戰(zhàn)勝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全曲由三個段落構成,并有引子和尾聲?!堵犓伞啡俣润w現(xiàn)了我國民間音樂散—慢—中—快—散的布局原則,尾聲和引子在情緒上和音樂素材上都有呼應,使作品獲得了統(tǒng)一性。77①《聽松》《聽松》作于1939年,②《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據(jù)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往往是阿炳賣藝一天仍不得溫飽,深夜小巷歸去之際,此曲拉得最為動人?!抖吃隆肥前⒈簧膶懻?,它既抒發(fā)了飽嘗人間辛酸痛楚,受盡欺壓凌辱的無比憤懣、怨恨之情,又表達了他倔強的性格和對新生活的憧憬。把它理解為一首表現(xiàn)月光的曲子,實在是委曲了故人,無形中貶低了它的思想內容和社會意義。樂曲從一聲長嘆開始,接下來是第一主題a(第一小節(jié)第三拍至第五小節(jié)第二拍),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區(qū)進行,情緒低沉、壓抑,表現(xiàn)了作者心潮起伏,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郁悶心情。第二主題b(第五小節(jié)第三拍至第十一小節(jié)第二拍)和第一主題構成鮮明對比,音區(qū)提高,不斷向上沖擊的旋律和多變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作者充滿憤懣的反抗和不甘屈服的個性,也表達了他對舊社會的激烈控訴。 這兩個主題做了五次變奏。這種由兩個主題交替出現(xiàn)并加以變奏的樂曲結構形式在宋代就已用在說唱音樂中,被稱為“纏達”,阿炳在《二泉映月》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纏達”曲式,淋漓地表現(xiàn)出反復傾訴也傾訴不盡的滿腹話語。78②《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阿炳(二)板胡1、概況板胡,又名梆胡、琴胡、胡呼、大弦等,是明末清初伴隨梆子腔戲曲的出現(xiàn)而在胡琴基礎上產生的樂器。其琴筒不蒙皮膜而膠以薄木板。板胡音色明亮、高亢、富于地方特色。79(二)板胡1、概況792、流行地區(qū)

板胡廣泛流行于我國西北、東北、華北各地,尤其是在陜北、甘肅、山西等省更為普遍。3、應用情況主要用于秦腔、眉戶、晉劇、呂劇、山東萊蕪梆子、豫劇等戲曲,以及蘭州鼓子、陜北道情等說唱音樂的伴奏中。802、流行地區(qū)板胡廣泛流行于我國西北、東北、華北各地,尤其是4、與二胡的區(qū)別主要區(qū)別在于琴筒:板胡的親筒多用半個椰殼制成,一頭大一頭小的形狀使共鳴集中,琴筒蒙以薄的桐木板,形成板胡特有的音色。板胡演奏上,多用快速小分弓,滑音長而強烈。814、與二胡的區(qū)別主要區(qū)別在于琴筒:815、分類

在地方戲曲中所用的板胡分為:(1)高音板胡(2)中音板胡(3)秦腔板胡(4)山西板胡6、定弦板胡以五度或四度定弦。825、分類在地方戲曲中所用的板胡分為:82(三)京胡1、概況京胡原名“胡琴”,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左右,隨著京劇的形成,京胡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83(三)京胡1、概況832、與二胡的區(qū)別京胡的形體比二胡小,發(fā)音有力,音色清脆、嘹亮、穿透力很強。傳統(tǒng)多用定把演奏。3、定弦京胡以五度定弦,常用有solre二黃、四平調、dosol反二黃、撥子、lami西皮、反西皮、南梆子等幾種定弦法。4、著名琴師京劇著名琴師梅雨田、徐蘭沅、楊寶忠等5、代表曲目及欣賞京胡曲《夜深沉》842、與二胡的區(qū)別京胡的形體比二胡小,發(fā)音有力,音色清脆、嘹亮思考題1、《空山鳥語》2、《二泉映月》

3、京胡、板胡與二胡的區(qū)別4、在地方戲曲中所用的板胡分為哪幾種?85思考題1、《空山鳥語》85第四部分合奏樂一、絲竹樂86第四部分合奏樂86(一)、概況

絲竹音樂即由絲弦樂器和竹管樂器合奏的音樂。全國著名的絲竹樂合奏樂種有江南絲竹、廣東小曲、福建南音中的“指”、“譜”和潮州弦詩等。

87(一)、概況絲竹音樂即由絲弦樂器和竹管樂器合奏的(二)、江南絲竹1、概況(1)產生(2)曲目(3)樂隊編制江南絲竹樂隊的編制可大可小,最少可只用一絲一竹,如一人吹簫、一人拉二胡即可;一般由三至五人一起演奏,也可由七、八個人組成樂隊。江南絲竹所用的絲竹樂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揚琴、簫、笛子、笙等,有時還用鼓、板、木魚、鈴等擊奏樂器擊節(jié)。江南絲竹的演奏,以二胡、笛子(或簫)為主奏樂器,其他樂器則起烘托作用。88(二)、江南絲竹1、概況88(4)音樂風格

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輕巧、明朗、歡快,旋律優(yōu)美清新、柔和婉轉,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由于流行地區(qū)不同,演奏風格亦有所異。上海市的演奏風格以清雅細膩、柔美流暢為特點;蘇南、浙西一帶的演奏風格則較為粗獷、簡樸。89(4)音樂風格江南絲竹的音樂2、樂曲結構江南絲竹的樂曲結構主要有四類:(1)“六板”或“八板”的變體(2)單曲板式變奏體,(3)循環(huán)體(4)多段連綴體,902、樂曲結構江南絲竹的樂曲結構主要有四類:903、代表曲目與欣賞

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中《老三六》和《慢三六》都是《三六》的變體,而《中花六板》、《慢六板》都是《老六板》的變體。除“八大名曲”之外,《春江花月夜》是流行最廣的一首絲竹樂曲。913、代表曲目與欣賞江南絲竹“《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

的樂譜最早見于1875年左右吳婉卿的抄本,全曲共分六段,無分段標題,名叫《夕陽簫鼓》,是描寫傍晚在船上奏著簫鼓,唱著棹歌的情景。1895年李芳園所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中,將原曲發(fā)展為十段,并根據(jù)內容和意境創(chuàng)作設計了分段標題,改名為《潯陽琵琶》。20世紀20年代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先生又將它編為絲竹合奏,改名為《潯陽夜月》或《春江花月夜》。20世紀50年代,經中央廣播民族樂團重新整理配器并演播后,這首古曲煥發(fā)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成為我國專業(yè)團體經常演出的優(yōu)秀曲目。 這首樂曲以恬靜,甘美而流暢的旋律,通過對夕陽西下,漁舟唱歸,波光月影,詩情畫意的描寫,刻畫了大自然的優(yōu)美景色和人們內心的感受。全曲原有十段,各段的小標題分別為: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瀨、唉乃歸舟及尾聲,本曲小標題以詩的語言解釋音樂,引導人們產生聯(lián)想。92《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三)、廣東音樂1、概述2、形成發(fā)展廣東音樂的形成和發(fā)展可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1)1921年以前是它的形成時期,(2)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是廣東音樂的興盛時期,(3)廣東音樂在20世紀50年代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93(三)、廣東音樂1、概述933、音樂風格

廣東音樂的風格明快活潑,音色清晰明亮,曲調優(yōu)美流暢,節(jié)奏富有變化,有著濃郁的嶺南情調。其曲目除一部分取材于民間風俗和故事傳說外,大部分為健康、明朗情緒的表露以及對花、鳥、景、物的描寫。雖然它的表現(xiàn)內容及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但總結起來可分為“敘景”和“敘情”兩大方面?!皵⒕啊钡臉非址帧坝木啊焙汀棒[景”兩類,前者如《鳥投林》,后者如《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皵⑶椤庇址帧皻g情”(如《步步高》、《旱天雷》)和“苦情”(如《昭君怨》、《雙聲恨》)兩類。943、音樂風格廣東音樂的風格明4、使用樂器

廣東音樂目前所用的樂器有高胡、揚琴、秦琴、洞簫、大阮、中胡等。高胡是主奏樂器954、使用樂器廣東音樂目前所用5、定弦與演奏技巧(1)主要弦式有:各種不同弦式善于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①合尺調(又稱正線,定弦為52)合尺調比較活潑、明朗、穩(wěn)?。虎谏狭{(又稱反線,定弦為15)上六調有力、生動③乙反調(定弦為52,但強調74兩個偏音)乙反調主要來表現(xiàn)哀怨、凄苦的情調④士工調(定弦為63)士工調則輕快、激昂(2)“滑指”是廣東音樂最有特色的演奏手法。又分“小綽”、“大綽”、“小注”、“大注”、“回滑”等。965、定弦與演奏技巧(1)主要弦式有:各種不同6、樂曲轉調(1)同弦轉調(2)異弦轉調976、樂曲轉調977、代表曲目及欣賞《旱天雷》由嚴老烈據(jù)傳統(tǒng)樂曲《三汲浪》改編。采用民間音樂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放慢加花技法,給原曲以新的節(jié)奏處理,發(fā)揮揚琴密打竹法和善于演奏大跳音程的特長,使陳調出新聲。改編后樂曲的情緒有了根本性變化,注重表現(xiàn)人們久旱逢甘霖時歡欣的情緒。此曲曾被改編為民族管弦樂曲、鋼琴曲、小提琴曲和弦樂四重奏?!队甏虬沤丁肥菑V東音樂形成時期的代表作之一。987、代表曲目及欣賞《旱天雷》由嚴老烈據(jù)傳統(tǒng)樂曲《三汲浪》改編(四)、潮州弦詩1、概述(1)流行地區(qū)(2)何為弦詩樂弦詩樂原指潮州古樂詩譜的演奏,后來逐漸成為民間絲弦、吹管、彈撥等樂器獨奏、重奏、合奏等形式的總稱。99(四)、潮州弦詩1、概述99(3)弦詩樂分類潮州弦詩樂根據(jù)不同的應用場合和演奏風格,分為①儒家樂②棚頂樂(4)弦詩樂的使用樂器(5)潮州弦詩樂的調式(6)代表曲目100(3)弦詩樂分類1002、節(jié)拍節(jié)奏特點

弦詩樂有“曲速三變”的特點。即一首套曲基本上都是由慢到快,多為從“頭板”(一板三眼)——“二板”(一板一眼)——“三板”(有板無眼)的板式連接在三板中,還常使用多種“催”的手法增加音樂的動力感,同時速度逐漸加快,形成全曲的高潮。1012、節(jié)拍節(jié)奏特點弦詩樂有“曲速三變”的特點。即一首套曲基本(五)、福建南曲指譜樂1、概述(1)流行地區(qū)(2)南曲的風格特點(3)南曲中的絲竹合奏“譜”102(五)、福建南曲指譜樂1、概述1022、指譜樂的形式

南曲由指、譜、樂三部分組成(1)曲曲是演唱部分,數(shù)量最多。(2)指指,民間藝人稱為“指譜”、“指套”,是一種有詞、有譜、有指法(琵琶演奏指法)的完整大型套曲。(3)譜譜,又稱“大譜”,即器樂套曲。1032、指譜樂的形式南曲由指、譜、樂三部分組成103音響資料欣賞:江南絲竹《春江花月夜》、《中花六板》廣東音樂《旱天雷》、《雨打芭蕉》潮州弦詩《大八板》、》《獅子戲球》福建南音104音響資料欣賞:江南絲竹《春江花月夜》、《中花六板》思考題1、江南絲竹的樂曲結構2、廣東音樂的形成和發(fā)展三個時期3、廣東音樂音樂風格4、潮州弦詩節(jié)拍節(jié)奏特點5、南曲的風格特點6、《春江花月夜》105思考題1、江南絲竹的樂曲結構105二、吹打樂(一)概述1、何為吹打樂民間吹打樂是由吹、打兩類樂器演奏的音樂形式,民間俗稱“鑼鼓”或“鼓吹樂”。2、民間吹打樂的演奏形式3、民間吹打樂的演奏者及曲調來源4、吹打樂的樂隊演奏形式分類(1)吹打樂的演奏有“坐樂”和“行樂”兩種(2)吹打樂又分為“粗吹鑼鼓”和“細吹鑼鼓”兩類106二、吹打樂(一)概述106(二)遼寧鼓樂1、流行地區(qū)2、遼寧鼓樂的演奏形式遼寧鼓樂的演奏形式有兩種:(1)嗩吶樂(2)笙管樂3、遼寧鼓樂的代表曲目107(二)遼寧鼓樂1、流行地區(qū)1074、樂曲結構形式

(1)遼寧鼓樂的嗩吶曲有四類①漢吹曲②大牌子曲③小牌子曲④水曲(2)遼寧鼓樂的笙管樂有兩類①堂曲②牌子曲1084、樂曲結構形式(1)遼寧鼓樂的嗩吶曲有四類108(三)山東鼓吹1、流行地區(qū)2、使用樂器3、山東鼓吹的曲目分三類:有些曲目名稱與宋元以來的雜劇曲牌相同具有地域和流派特色的樂曲咔戲109(三)山東鼓吹1、流行地區(qū)1094、樂曲結構形式

(1)山東鼓樂中有些古老曲牌音樂,其結構一般由慢板、二板、流水板三部分組成。代表曲目:有《大合套》、《鎖南枝》

(2)山東鼓樂中戲曲曲牌音樂,其結構一般由引子、正曲、二板、結尾四個部分組成1104、樂曲結構形式

(1)山東鼓樂中有些古老曲牌音樂,其結構一(四)晉北鼓樂1、流行地區(qū)2、演奏場合主要用于婚喪喜慶和社火廟會等場合。3、主奏形式有管子和嗩吶兩種主奏形式。4、晉北鼓樂“八大套”111(四)晉北鼓樂1、流行地區(qū)1115、樂曲結構形式(1)晉北鼓樂的套曲在速度布局上通常是由慢到快,聯(lián)套中的曲牌往往也是越來越短小,情緒也逐漸熱烈。(2)有的曲牌在多個套曲中使用。(3)套曲中多強調循環(huán)與再現(xiàn)原則。1125、樂曲結構形式(1)晉北鼓樂的套曲在速度布局上通常是由慢(五)冀中管樂1、流行地區(qū)2、曲目:有宗教音樂與民間音樂兩類3、樂隊組合形式:有兩種類型:以管子、海笛為主,輔以絲弦,再加一組打擊樂器。以嗩吶為主,加一組打擊樂器。4、常用曲目113(五)冀中管樂1、流行地區(qū)1135、樂曲結構形式,有四類(1)單一曲牌的變奏(2)曲牌聯(lián)綴(3)在曲牌變奏或曲牌聯(lián)綴的基礎上加“穗子”。(4)旋律段落與打擊樂器段落交替出現(xiàn),形成較大型的吹打套曲。1145、樂曲結構形式,有四類(1)單一曲牌的變奏114(六)十番鑼鼓1、應用場合2、特點115(六)十番鑼鼓1、應用場合1153、樂隊編制

有清鑼鼓(只用打擊樂器)和絲竹鑼鼓(兼用管弦樂器)兩類。(1)清鑼鼓分為:①粗鑼鼓②細鑼鼓清鑼鼓演奏的樂曲由鑼鼓牌子聯(lián)綴組成。(2)絲竹鑼鼓根據(jù)主奏樂器和演奏形式不同分為多種,如①笛吹鑼鼓②笙吹鑼鼓③粗細絲竹鑼鼓絲竹鑼鼓所演奏的是打擊樂與管弦樂相交替活象重疊的樂曲。1163、樂隊編制有清鑼鼓(只用打擊樂器)和絲竹鑼鼓(兼用管弦4、代表曲目5、樂曲結構:以鑼鼓段為中心6、數(shù)列節(jié)奏特點(1)金橄欖(2)螺獅結頂1174、代表曲目117(七)潮州鑼鼓1、演奏形式(1)潮州大鑼鼓①大鑼鼓分文套、武套之分。②主要曲目(2)潮州小鑼鼓(3)潮州蘇鑼鼓(4)笛套樂2、音樂結構特點潮州鑼鼓套曲主要是器樂曲牌與鑼鼓牌子的交替演奏。118(七)潮州鑼鼓1、演奏形式118三、清鑼鼓1、何為清鑼鼓2、樂器組合形式3、演奏技巧4、風格特點5、傳統(tǒng)代表曲目6、土家打溜子(1)流行地區(qū)(2)樂隊使用樂器(3)演奏特點四、民間器樂與我國其他民間音樂類別的關系119三、清鑼鼓1、何為清鑼鼓119音響資料欣賞:河北吹歌《小放?!肤斘髂瞎拇怠洞蠛咸住?、《一枝花》浙東吹打《武轅門》潮州大鑼鼓《拋網捕魚》蘇南吹打《將軍令》120音響資料欣賞:河北吹歌《小放?!?20思考題吹打樂的樂隊演奏形式分類何為吹打樂山東鼓吹的曲目分類遼寧鼓樂的樂曲結構形式晉北鼓樂的樂曲結構形式十番鑼鼓的數(shù)列節(jié)奏特點十番鑼鼓的樂隊編制何為清鑼鼓121思考題吹打樂的樂隊演奏形式分類121民間器樂第一部分概述122民間器樂1一、民間器樂的定義

民間器樂指用中國傳統(tǒng)樂器演奏的民間傳統(tǒng)音樂,有獨奏與合奏兩種表演形式。獨奏曲以樂器分類,并一般以演奏方式歸納為吹奏、拉弦、彈撥等類型;合奏曲以樂器組合的方式分類,分為清鑼鼓樂、絲竹樂、弦索樂、吹打樂等形式。不同的樂器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123一、民間器樂的定義民間器樂指用中國傳統(tǒng)樂器演奏的民二、民間器樂演奏在我國人民生活中的地位1、傳統(tǒng)民間器樂演奏多與民間婚葬喜慶、迎神賽會等風俗生活密切相連。

2、民間樂隊是民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有自娛性和職業(yè)性兩種形式。124二、民間器樂演奏在我國人民生活中的地位1、傳統(tǒng)民間器三、民間器樂的沿革(一)先秦時期(二)秦漢至魏晉時期的器樂(三)隋唐時期的器樂(四)宋、元、明、清的器樂125三、民間器樂的沿革4(一)先秦時期1、樂器發(fā)展特點(1)根據(jù)樂器制作的材料,把眾多樂器分為八類,稱為“八音”。其八類名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樂器分類的方法。(2)吹管樂器的形制方面,遠在上古時期已有開口管樂器(骨笛)與閉口管樂器(塤)兩種類型。(3)簧管樂器竽、笙在當時制作的水平已很高,品種多樣,有大中小等多種形制。特別是竽在當時宮廷樂隊中地位十分重要,處于領奏、主奏的地位。(4)鐘的制作已很精細,工藝水平相當高。如戰(zhàn)國初期的曾侯乙編鐘。2、演奏形式(1)先秦時期已有彈弦樂器琴、瑟,他們除用于聲樂伴奏外,還用于獨奏。(2)在上層社會和宮廷音樂中,樂隊組合形式有多種,其規(guī)模均很龐大。126(一)先秦時期1、樂器發(fā)展特點5(二)秦漢至魏晉時期的器樂1、樂器當時出現(xiàn)的樂器主要有箏、琵琶、笛、方響、箜篌瑟。這一歷史時期,吸收外來樂器數(shù)量不少。2、演奏形式(1)漢魏時期,比較重要的民間聲樂為“相和歌”。它伴奏樂器為箏、琵琶、笛、笙、節(jié)、瑟、琴七種。(2)西漢初期,鼓吹樂已傳入,有鼓吹、橫吹等類型(3)漢魏時期,文獻已有關于獨立器樂演奏形式的記載,稱為但曲(獨立器樂曲)。古琴獨奏藝術獲得高度發(fā)展,如嵇康演奏的《廣陵散》127(二)秦漢至魏晉時期的器樂1、樂器6(三)隋唐時期的器樂1、樂器隋唐時期,樂器數(shù)量聚增,特別是鼓類樂器。打擊樂器有銅鈸、拍板、腰鼓等三十多種;弦樂器有獨弦琴、三弦等二十多種;吹管樂器有洞簫、太平管等二十多種。這時期最重要變化是出現(xiàn)了拉弦樂器軋琴和奚琴,開辟了樂器演奏的新領域。2、演奏形式(1)隋唐時期,西域音樂盛行,(2)宴樂.,(3)法曲,(4)鼓吹樂,(5)器樂演奏方面,此時琵琶藝術獲得極大發(fā)展,除伴奏外,在獨奏方面也發(fā)展到相當高的水平。128(三)隋唐時期的器樂1、樂器7(四)宋、元、明、清的器樂1、樂器2、演奏形式宋以前的器樂發(fā)展多受聲樂演唱和歌舞音樂的影響,宋以后,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民間器樂主要受到戲曲音樂、說唱音樂以及民歌小調的影響。129(四)宋、元、明、清的器樂1、樂器8(1)在獨奏方面①已有關于宋代古琴流派的記載;②明清時期琵琶分南北兩大派系在民間發(fā)展著;③箏更以不同地域的旋律風格特點及師承關系自然形成了各地方派別④明清以來,由于琴譜的刊印傳播,理論上的總結研討,演奏技法等方面的規(guī)范化要求,更促使了獨奏音樂的進展。130(1)在獨奏方面①已有關于宋代古琴流派的記載;9(2)宋代絲竹樂的演奏形式已有多種①細樂:樂隊所用的樂器有簫、管、笙、軋箏、嵇琴、方響等。②清樂:樂隊使用樂器有笛、笙、篳篥、方響、小提鼓、拍板、扎子等(3)宋代見于記載的有“鼓笛曲”的演奏形式(今蘇南十番鼓的前身),鼓和笛是這一演形式中的兩件主要樂器。(4)鼓吹樂在各時期有不同發(fā)展。131(2)宋代絲竹樂的演奏形式已有多種①細樂:樂隊所用的樂器有簫(5)明清時期,器樂演奏形式①弦索樂:全部用弦樂器演奏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一般僅用三、四件富有地方特點的弦樂器演奏。②絲竹樂:以某一、二件弦樂器,竹管樂器為樂隊組合核心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③鼓吹樂:以吹管樂器嗩吶、海笛或笛子為主奏樂器,配合其他弦樂器、打擊樂器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④吹打樂:以管弦樂器與打擊樂器演奏并重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⑤清鑼鼓:全部用打擊樂器演奏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流傳至今的民間器樂曲可以分為獨奏曲和合奏兩大類。132(5)明清時期,器樂演奏形式①弦索樂:全部用弦樂器演奏的民四、我國民間樂器使用的分類方法1、周代:根據(jù)樂器制作的材料,把眾多樂器分為八類,稱為“八音”。其八類名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樂器分類的方法。2、清末,我國普遍采用將民間器樂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性能的分類方法。3、近十幾年,采用國外914年提出的現(xiàn)代樂器分類法,將我國民間樂器分為:體鳴、氣鳴、膜鳴、弦鳴四類。133四、我國民間樂器使用的分類方法1、周代:根據(jù)樂器制作的材料,第二部分民間器樂的藝術形式134第二部分民間器樂的藝術形式13一、民間器樂曲的標題民間器樂曲的標題有標名和標意兩類1、標名性標題與音樂內容無直接聯(lián)系2、標意性標題以曲名、分段標等提示樂曲的內容135一、民間器樂曲的標題14二、民間器樂曲的結構1、民間器樂曲按傳統(tǒng)習慣分為單曲和套曲兩類①單曲:主要是單一獨立的曲牌②套曲:有多個曲牌或若干獨立的段落連綴而成。2、在曲式結構方面民間器樂曲主要有變奏體、循環(huán)體、聯(lián)綴體、綜合體等形式,以變奏曲、聯(lián)綴體最為常見。136二、民間器樂曲的結構1、民間器樂曲按傳統(tǒng)習慣分為單曲和套曲兩三、民間變奏曲的變奏手法我國民間器樂曲常用的變奏手法大體有三類:

1、旋律結構基本不變時所用的變奏手法,如加花、變換頭尾、變化演奏技巧(北方管樂曲最常用的變奏手法)、變換音區(qū)音高或音色、變換節(jié)奏型、變換旋律線等。2、改變旋律結構時所用的變奏手法,如板式變奏等,它是南方絲竹樂中最常用的變奏手法。3、改變旋律調式調性時所用的變奏手法,如移調指法(弦法)變奏、按弦轉調變奏、借字變奏等。137三、民間變奏曲的變奏手法我國民間器樂曲常用的變奏手法大體有三思考題1、民間器樂的定義。2、何為“八音”?3、何為細樂、清樂?4、明清時期民間器樂演奏形式類別及定義。5、民間器樂曲的結構形式有哪些?6、我國民間器樂曲常用的變奏手法有哪三類?138思考題1、民間器樂的定義。17第三部分獨奏樂我國傳統(tǒng)民間器樂獨奏的特點1、許多器樂獨奏或直接演奏聲樂的曲牌和唱腔,或在聲樂曲牌和唱段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或音樂素材主要來自聲樂形式,并將聲樂演唱中的潤腔方式演化為器樂演奏中的特色語匯。2、器樂獨奏曲,其結構形式長期受到為之伴奏的聲樂形式的影響,主要影響來自兩種結構體制:曲牌體和板腔體。3、有些地方器樂合奏,用樂隊中的不同樂器單獨演奏就成為獨奏曲,幾種樂器合在一起演奏就成為合奏曲。139第三部分獨奏樂我國傳統(tǒng)民間器樂獨奏的特點18第一節(jié)笛一、概述笛,俗稱“笛子”或“梅”,按現(xiàn)代樂器分類法屬邊棱音氣鳴樂器,因多以竹子制作,又叫竹笛,因橫持,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