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6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課標要求:掌握歐洲共同體的形成、了解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教材分析:本課教材的主題是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在美蘇對峙之時,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整個世界的發(fā)展也出現了新的形勢,區(qū)域合作組織發(fā)展起來,發(fā)展中國家逐步成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走向復興的西歐,聯合自強,建立歐洲共同體;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不結盟運動產生;第三世界開始興起。到20世紀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顯表現出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發(fā)展的走向。本課在整個單元中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前一課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課是它的延續(xù)。本課的核心問題是兩極格局下,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通過了解世界格局多極化發(fā)展的走向,進一步認識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脈絡,培養(yǎng)系統(tǒng)掌握歷史知識和掌握歷史規(guī)律的能力。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了解多極化趨勢和對世界的影響、歐盟的形成和擴展、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過程和原因、中國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實,培養(yǎng)學生綜合探究和歸納知識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1)通過相關資料的補充,理解法德關系的改善是歐洲走向聯合的關鍵,初步掌握從國際政治格局、國家利益、大國關系等方面分析國際關系發(fā)展演變的方法。(2)概括日本戰(zhàn)后經濟發(fā)展的兩個階段,分析日本經濟發(fā)展原因,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qū)、各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吸取人類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重點難點:重點是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表現;難點是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教學方法:講述法、史料閱讀、課堂討論等方法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美國與蘇聯的對峙形成了兩極對立的世界格局。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對世界各國的安全與主權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嚴重威脅。不過,這種局面沒有維持很長時間,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二戰(zhàn)后的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出現若干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即世界出現多極化趨勢.一、走向聯合的歐洲設問:50年前的歐洲是一片廢墟,但是50年后的歐洲不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還可以跟美國大哥抗衡!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歐洲的聯合1、原因:師生互動:歐洲的聯合的原因是什么?(1)現實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使西歐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yōu)勢地位,它要重新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有力影響,必須聯合起來。(3)政治因素:美蘇爭霸的影響:在美蘇兩極格局下受到美國的控制和蘇聯的威脅美蘇“冷戰(zhàn)”開始后,西歐國家逐漸認識到,必須走聯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獲得發(fā)展。如果我們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歐洲聯合是絕對迫切需要的。否則,歐洲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必須在聯合起來的歐洲建立一個第三種力量?!栋⒌羌{回憶錄》(4)思想因素:歐洲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思想的影響“總有一天……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維克多·雨果(2)根本原因: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在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過程中,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2、聯合過程:問題探究:(1)西歐國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聯合的?(2)歐洲一體化有什么特點?(1)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1年,法,意、荷、比,盧、聯邦德國六國簽訂了《巴黎條約》,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這個共同體促使政治宿敵法德之間的矛盾化解。(2)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3)歐洲共同體成立:1967年,這三個共同體合并為一個機構——歐洲共同體小結:
特點:成員國不斷增加;從單一的經濟領域發(fā)展到多種經濟領域;從經濟領域發(fā)展到政治、外交、軍事領域。3、影響:師生互動:一
美國與歐共體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GDP總額的比重國家或組織1955年1960年1965年1970年1974年美國%%%%%歐共體%%%%%
說明:歐共體以1974年時的歐洲共同體九國作為一個整體。二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與歐共體的出口方面對比國家或組織1965-1972年出口增長率1972年在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所占比重美國80%%歐共體150%%材料三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不得不承認西歐的伙伴地位,表示“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tài)度來很好地傾聽北約伙伴的意見”,并把1973年定為“歐洲年”,以示對西歐的重視。1974年,出任歐共體執(zhí)行主席的聯邦德國外長謝爾說:“在‘九國’商談有關政治行動、組織結構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個談判桌上,我們不能保證都有美國的座位?!睂W生分析以上材料,閱讀教材相關的內容回答問題:師: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問題?生:隨著歐洲國家不斷加強經濟合作,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以驚人的速度東山再起。師:材料三反映了歐共體和美國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生:隨著西歐由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其實力越來越大,在各個領域與美國展開激烈的競爭,在外交上逐漸做到了“用一個聲音說話”,執(zhí)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國馬首是瞻。師:這種變化對世界格局有何影響?生: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沖擊了美蘇的兩極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教師歸納:歐共體的影響:(1)歐洲共同體成立后,西歐國家不斷加強經濟合作,經濟實力大大增強。(2)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西歐國家開始擺脫美國的控制,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閱讀教材P123歷史縱橫(3)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4)增強與美蘇抗衡的實力,沖擊了兩極格局,使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小結:由二戰(zhàn)后歐洲走向聯合的必要性和實現過程,可以看到歐洲結束對抗實現和平、合作的歷史啟迪;由歐洲走向合作后各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可以看到建立區(qū)域性國際組織,促進本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啟示;由歐共體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可以看出今天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多極化趨勢。過渡:現在我們分析了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其中一極新的政治力量,那么接著我們來學習另一極新的力量——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日本。我們知道二戰(zhàn)中日本受到原子彈的殺傷,二戰(zhàn)后國家一片寥寂,人民生活困難,經濟受到嚴重破壞。那他們是如何擺脫這種困境的?二、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1、原因:經濟的發(fā)展和實力的增強,日本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獨特的作用(1)經濟恢復發(fā)展的原因:(閱讀歸納)①二戰(zhàn)后,日本政府進行民主改革:以鏟除軍國主義的社會經濟基礎,進一步消除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這就為日本經濟恢復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②1948年后,隨著“冷戰(zhàn)”的加劇,美國開始幫助日本恢復經濟.首先是一再削減直至免除日本對美國的戰(zhàn)爭賠償,井將已拆遷的工業(yè)設備全部發(fā)還日本。同時,美國還向日本提供恢復生產急需的資金和物資。③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通過提供商品和勞務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④日本政府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制定出合乎國情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⑤日本加強政府投資,重視教育⑥日奉還提出“貿易立國一出口第一”的口號問題探究:戰(zhàn)后美國為什么要幫助日本恢復經濟?當時世界形勢的特點是冷戰(zhàn)形成與加劇,美國出于遏制蘇聯和中國的戰(zhàn)略考慮,改變對日占領政策,開始扶植日本。(2)結果:①1956年—1972年,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2000年度國內生產總值535萬億日元,相當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國的2。5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美國,約達35600美元至2000年底,對外純資產(純債權)133萬億日元(約合11000多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和國際收支盈余國。外匯儲備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已經達到了4038億美元),相當于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等6個主要發(fā)達國家外匯儲備總和的約1。5倍。②改變了戰(zhàn)后初期向美國一邊倒的政策,實行以美日關系為軸心的全方位外交③形成了美、日、歐三足鼎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沖擊了兩極格局,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發(fā)展。2、史實:20世紀80年代,日本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閱讀P124學思之窗,聯系近年來日本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談談你如何認識中曾根康弘的這句話。近年來,日本積極謀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實力的增強,日本開始謀求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獨特作用,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3、影響:⑴不再受制于美國,在國際中與美國既有聯盟亦有摩擦。⑵在資本主義世界,與美、西歐三足鼎立。⑶提出“政治大國”的目標。⑷促使世界向多極化格局發(fā)展。知識歸納1:試述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及其影響(1)20世紀70年代,隨著西歐和日本的崛起,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嚴重動搖。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領域呈現出美、日、歐三足鼎立的局面。(2)這種經濟格局的多極化是對美國霸權的挑戰(zhàn),也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2:日本經濟的崛起給我們什么啟示(1)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是經濟發(fā)展的最大動力。(2)大力發(fā)展科技、教育,確立科教興國戰(zhàn)略。(3)制定合乎國情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4)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過渡:現在我們已經分析了導致多極化出現的兩個政治力量,而這兩個政治力量都是資本主義國家,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分析一下,除資本主義國家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的變化。回到我們本節(jié)課的線索,我們關注一下第三股新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國家,現在同學們閱讀書本124頁,了解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形成、內容及影響。三、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含義:不結盟運動是由鐵托、尼赫魯、納賽爾等人倡議成立的;不結盟運動并非真的不結盟,而只是不和與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結盟的國家結成聯盟;不結盟不是消極的中立,而是要積極地反對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主張用和平共處代替“冷戰(zhàn)”,實現全面徹底裁軍。1、不結盟運動的興起(1)原因:①政治基礎:二戰(zhàn)后,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fā)展,許多國家從殖民統(tǒng)治下相繼獲得獨立。②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新獨立的廣大亞非拉國家為了擺脫美蘇的控制和維護自身的獨立,主張團結起來,相互支持,不結盟運動興起。③1955年亞非會議召開,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新高漲(2)標志: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的舉行(時間、地點、倡議國、斗爭目標等)提出: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tǒng)鐵托、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印度總理尼赫魯正式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政策:非集團、不結盟的政策發(fā)展:20世紀七八十年代,重要任務和行動綱領(政治:反對美蘇霸權主義。經濟: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3)意義:①不結盟運動奉行非集團,不結盟的政策,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深入發(fā)展,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②20世紀70年代開始,不結盟運動把反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作為重要任務,同時,將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作為不結盟運動的行動綱領。③標志著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所構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開始改變由超級大國和西方國家決定世界事務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促進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四、中國的振興: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迅速,國際地位也不斷提高,成為世界政治舞臺上的重要力量問題探究:本課內容敘述了二戰(zhàn)后國際關系格局的演變過程: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世界多極化的加強。世界格局為什么從兩極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同學們在學習本內容時,能產生怎樣的歷史感悟呢?原因:思路引領:此題全面考查有關多極化的基礎知識和整體歷史觀,要求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答題時應從西歐、日本、中國和第三世界的迅速壯大以及蘇美實力的衰落兩條線索回答,最后歸結到新興力量對兩極世界構成巨大沖擊,得出多極化趨勢出現的結論。答案提示:(1)隨著西歐由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其實力越來越大,在各個領域與美國和日本展開競爭。在外交上逐漸做到了“用一個聲音說話”,執(zhí)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國馬首是瞻。(2)戰(zhàn)后日本抓住機遇,經濟高速發(fā)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為在經濟上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經濟上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展開“經援外交”,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其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3)不結盟運動,使得第三世界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反對美蘇的霸權主義,沖擊兩極格局。(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通過幾個“五年”的實施和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中國開始振興。同時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的地位日漸重要。(5)美國和蘇聯因軍備競賽和對外侵略戰(zhàn)爭的拖累,實力走向相對衰落??傊?,兩極格局因為美蘇的衰落和日本、西歐、中國和不結盟運動的興起而逐漸經受越來越大的沖擊,世界多極化趨勢已經出現,正向多極化方向前進。感悟:(1)一個國家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歸根結底是由一個國家的實力,尤其是經濟實力決定的。(2)大國之間的實力對比和利益關系,對國際關系格局的推移演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外交背后是實力和利益的較量。(3)國際正義和進步力量的團結合作將有力地牽制大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擴張,在國際事務中將發(fā)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問題探究:簡述多極化趨勢與兩極格局的關系(1)歐共體形成、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不結盟運動興起和中國的振興,這些共同構成了世界的多極化趨勢。(2)多極化趨勢還只是一種趨勢和方向,不是一種成熟的國際關系格局。(3)兩極格局雖然受到多極化的沖擊,在當時仍是國際關系格局的總體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極化趨勢是兩極格局下的多極化趨勢。(4)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雖然瓦解,但多極化的世界格局也沒有最終形成,直到今天,仍處于向多極化演變的過程中。
本課小結二戰(zhàn)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宰天下,形成兩極格局。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歐洲聯合,實力大增,提出了“歐洲人的歐洲”;日本崛起謀求政治大國;不結盟運動興起;中國振興,世界向多極化發(fā)展。同學們,今天的多極化趨勢源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兩極格局下多極化趨勢的出現。今天的發(fā)展來源于昨天的歷史。總之,世界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規(guī)律的作用,導致各國或區(qū)域集團之間力量對比此消彼漲,促進世界向多極化發(fā)展。第26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課前預習學案【目標要求】⒈走向聯合的歐洲;⒉日本崛起為經濟大國;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中國的振興?!究键c落實】一、走向聯合的歐洲〈☆★☆〉分析西歐各國是怎樣走向聯合的?理解法德和解的途徑和方法對國際關系的啟示;分析西歐的聯合給國際關系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通過歐共體的發(fā)展變化體現了當今世界發(fā)展的哪些新趨勢。⒈原因:⑴歐洲統(tǒng)一的思想源遠流長,有共同的心理認同感;⑵在美蘇兩極格局下,西歐國家感到;⑶二戰(zhàn)后,西歐各國在經濟迅速恢復與發(fā)展過程中聯系日益密切,逐漸走了聯合的道路;⑷的和解。⒉過程:⑴1951年簽訂,決定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⑵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⑶歐洲共同體成立。⒊影響:⑴西歐各家不斷加強經濟合作,經濟實力大大增強;⑵西歐國家開始擺脫的控制,推行;⑶推動西歐各家加強了政治上的聯合,促進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fā)展;※體驗問題⒈歐洲聯合的進程從1951年簽訂歐洲煤鋼聯營不斷向前發(fā)展。推動歐洲走向聯合的動力是()①同美國爭奪非洲殖民地②穩(wěn)定和發(fā)展西歐③同蘇聯抗衡④擺脫美國的控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⒉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曾經提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美國不是歐洲的一部分”。體現這一聲音的國際舞臺上的歷史事件有()①1945年雅爾塔體系的建立②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③1949年北約組織的建立④1967年歐共體的成立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3.歐共體形成和發(fā)展產生的影響不包括()A.使西歐經濟繁榮和政治穩(wěn)定B.消除了西歐各國的矛盾C.美國經濟霸權地位嚴重動搖D.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⒋(08江蘇)1946年,美國前總統(tǒng)胡佛宣稱:“目前,只有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發(fā)表聲明:“美國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tài)度來很好地傾聽北約伙伴的意見?!泵绹鴳B(tài)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國實力衰弱,尋求歐洲支持B.古巴導彈危機爆民,美國尋求歐洲幫助C.美歐關系惡化,美國力圖緩和D.歐洲共同體建立,美國重視歐洲地位二、日本崛起為經濟大國〈☆★☆〉分析理解“二戰(zhàn)”后,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表現及其影響是什么?通過對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及措施的認識,探究當今我國發(fā)展經濟應該從中吸取經驗。⒈原因:⑴,消除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為經濟恢復發(fā)展奠定了基礎;⑵幫助日本經濟恢復發(fā)展,包括減免戰(zhàn)爭賠款、提供資金和物質;⑶通過朝鮮戰(zhàn)爭,日本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還使日本商品進入了世界市場;⑷制定,如重視教育;提出“貿易立國”“出口第一”口號。⒉表現:⑴1956年—1973年,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fā)展時期;⑵20世紀80年代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⒊影響:日本開始,沖擊兩極格局,世界格局逐漸形成美、日、歐三足鼎立的局面?!w驗問題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上太陽神塔象征著日本經濟的重新崛起,與日本經濟崛起有關的因素是()①重視科技教育②美國的扶持③二戰(zhàn)前的民主改革④引進技術,制定經濟戰(zhàn)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三、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中國的振興〈☆★☆〉分析不結盟運動興起的原因有哪些?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中國振興有什么歷史意義?從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中國振興對國際社會產生的重要影響的分析,制約國際關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⒈不結盟運動的興起:⑴背景:①二戰(zhàn)后,亞非拉許多國家獲得民族獨立為其成立奠定了基礎;②新獨立的亞非國家為了擺脫美蘇控制和維護自身的獨立,主張團結起來,互相支持,推動不結盟運動的興起;⑵標志:。⑶特點:⑷任務和行動綱領:反對和⑸作用:①標志著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所所構成的政治力量上國際政治舞臺,沖擊了;②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深入發(fā)展,加速了殖民體系的崩潰。⒉中國的振興:⑴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迅速,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一支重要力量。⑵重視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在國際事務中與不結盟運動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體驗問題⒈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tǒng)鐵托、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提出了不結盟的主張,1961年貝爾格萊德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促使不結盟運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三個首倡國家都受到兩大軍事集團的威脅B.冷戰(zhàn)使國際關系趨于惡化C.和平中立是三個首倡國家戰(zhàn)后的一貫政策D.民族經濟的發(fā)展使第三世界國家已能與美蘇平等對談⒉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反映了()A.發(fā)展中國家放棄了彼此間的合作B.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平起平坐C.西方國家放棄了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控制D.第三世界國家的政治影響力擴大【考點檢測】一、單項選擇題:⒈(08濟南4月)維克多·雨果曾說過:“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睋丝梢缘贸龅慕Y論是()A.歐洲統(tǒng)一有很深的歷史淵源B.歌頌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C.反對戰(zhàn)爭,主張和平共處D.主張建立歐洲聯盟⒉(06山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法國和德國(聯邦德國)由敵視轉為和解。下列各項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歷史事件是()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 B.歐洲煤鋼聯營的建立C.原子能共同體的成立 D.《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簽訂⒊(07海南)1974年,西德外長謝爾說:“在‘九國’商談有關政治行動、組織機構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張談判桌上,我們不能保證都有美國的座位?!边@段話反映了歐洲各國()A.在國際關系中孤立美國并取得世界霸權B.經濟實力超過了美國,要求確立歐洲為世界經濟中心C.不滿美國的控制并與美國分庭抗禮D.希望擺脫美國的控制和聯合自強的要求⒋(08廣東)1960年,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聽到法國首次成功試驗原子彈的消息后高呼:“法國萬歲!從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強大了,更加驕傲了?!蹦軌蚝瓦@一情境聯系起來的是()A.世界政治的多極格局最終形成 B.西歐國家的復興和兩極格局的削弱C.歐共體形成和經濟全球化加強 D.西歐國家的衰落和美國霸權的穩(wěn)固⒌在決定把1973年定為“歐洲年”的時候,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說:“美國同新歐洲的關系非改變不可,“要建立一個比較完善、可以維持的伙伴關系,從而共同合作?!蹦峥怂傻倪@段話反映出()A.西歐實力增強,沖擊了美國的霸主地位B.世界呈現美、日、歐三足鼎立格局C.歐盟成立后實力大增,已成為世界霸主D.美蘇爭霸美國受挫,美國急需調整對歐政策⒍德法是西歐的兩個大國,普法戰(zhàn)爭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種子,又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廝殺,20世紀中期以后卻走向合作,這說明了()A.在世界范圍內追求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出發(fā)B.國際形勢是影響其關系走向的關鍵因素C.意識形態(tài)相同的國家最終會達成諒解D.大國競爭主要是綜合國力的競爭⒎(09南京市一調)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曾提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20世紀五六十年代歐洲開始了一體化的進程,該進程的特點不包括A.從單一經濟領域到多種經濟領域一體化B.從經濟一體化向政治經濟一體化發(fā)展C.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遏制共產主義D.是一種和平的聯合,努力實行共同的外交政策⒏(08)北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西歐國家之間維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①經濟一體化發(fā)展②政治聯合加強③法德實現和解④民族矛盾消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北約集團內部要分裂 B.國際局勢的發(fā)展要求北約加強臺作C.美國的霸權地位受到嚴重削弱 D.西歐各國要擺脫美國的控制⒑右圖是1987年美國《時代》雜志封面的漫畫,該圖反映的是A.日本開始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B.資本主義國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C.美國經濟衰退,無力與日本抗衡D.日本經濟崛起,對美國態(tài)度強硬⒒日本外務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動蕩的90年代與日本外交的新展開》中寫道:“當今世界20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中,美歐各占5萬億美元,日本為3萬億美元……這也是共同分擔國際責任的結構比例,要建立國際新秩序,就離不開5:5:3的合作?!边@表明日本的企圖是()A.不愿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B.謀求成為政治大國C.與美歐進行軍事抗衡D.確立美、歐、日三足鼎立格局⒓1961年,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宣言指出:“與會國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和平共處的原則是代替‘冷戰(zhàn)’和可能發(fā)生的全面核災禍的惟一的辦法”??梢姡敃r不結盟國家認為()A.兩極格局的“冷戰(zhàn)”威脅了國際和平B.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原則是“冷戰(zhàn)”C.和平共處可以避免兩極分化現象D.核災禍是人類面臨的惟一災難⒔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現多極化趨勢。下列因素對這一趨勢有重要影響是()①歐共體的成立②日本經濟實力的壯大③不結盟運動的興起④蘇聯軍事力量的削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⒕回顧近200年的歷史,有許多因素推動或制約著世界格局的演變,以下哪些因素具有這些作用()①科學技術的發(fā)展②經濟力量的消長③軍事實力的變化④重大國際組織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⒖(08山東)如果撰寫一篇關于20世紀70年代國際關系的論文,下列選題正確的是()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院護工規(guī)范化培訓體系構建
- 醫(yī)療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范本
- 醫(yī)院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對體系
- 肘關節(jié)恐怖三聯征康復治療
- 大老鼠找小老鼠課件
- 種植區(qū)改造匯報
- 醫(yī)學影像技術應用與發(fā)展
- 醫(yī)院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體系
- 足球技術與運球
- 教學板書設計經驗總結
- 會議會務服務投標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養(yǎng)老院服務評價與改進制度
- 棉花合伙種植合同模板
- 5S區(qū)域劃分總平面圖
- 超市經營服務方案
- “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中情報工作職能定位、運行困境與優(yōu)化路徑
- 2024新一代變電站集中監(jiān)控系統(tǒng)系列規(guī)范第1部分:總則
- 2024年秋季學期新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件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第一節(jié)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 仿生課程設計報告
- 放射科醫(yī)學影像科專案改善PDCA縮短住院病人等候核磁檢查時間品管圈QCC案例
- 鐵總物資〔2015〕250號:中國鐵路總公司物資采購異議處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