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計量標準考核用表用證的填寫與使用說明1計量標準考核原則上應當采用本規(guī)范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格式,并按規(guī)定的要求填寫。規(guī)范附錄給出的計量標準考核用表用證有兩類,一類是正式格式,另一類是參考格式。參考格式,包括附錄D計量標準履歷書,附錄E計量標準的重復性試驗記錄,以及附錄F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考核記錄,這些用表用證屬于推薦采用的格式。也就是說,如果這些表格的格式不適合于所建計量標準的話,建標單位可以另行設計適用的格式,但其內容不得少于推薦格式所規(guī)定的內容。其他所有的用表用證均屬于正式格式,這些用表用證的格式屬于必須采用的統(tǒng)一格式,也就是說,是強制采用的格式。2由于不同領域、不同計量標準的具體情況存在差異,本規(guī)范
2、附錄中規(guī)定的計量標準考核用表用證可能不能完全適應所有的計量標準,對于不適用的欄目可以按照各自專業(yè)項目的特殊性約定填寫方法,但不應與本規(guī)范的基本要求相矛盾,并應在本專業(yè)內統(tǒng)一。3 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 申請計量標準考核的單位應按要求填寫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無論申請新建計量標準,或計量標準的復查考核均應提供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原件和電子版各一份。各欄目的填寫要點和具體要求如下: 4一、封面1 “ 量標 證字第 號” 填寫計量標準考核證書的編號。新建計量標準申請考核時不必填寫,待考核合格后,根據(jù)主持考核的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簽發(fā)的計量標準考核證書填寫計量標準考核證書的編號。2 “計量
3、標準名稱”和“計量標準代碼” 按計量標準命名規(guī)范JJG1022-1991的規(guī)定查取計量標準名稱和代碼。計量標準命名技術規(guī)范中沒有的,可按該規(guī)范規(guī)定的命名原則進行命名。3 “申請考核單位”和“組織機構代碼” 分別填寫申請計量標準考核(或復查)單位的全稱和該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 申請考核單位的全稱應與本申請書 “申請考核單位意見”欄內所蓋公章中的單位名稱完全一致。54 “單位地址”和“郵政編碼” 分別填寫申請計量標準考核(或復查)單位的具體地址,以及所在地區(qū)的郵政編碼。5 “聯(lián)系人”和“聯(lián)系電話” 聯(lián)系人可以是該單位分管計量標準的負責人,也可以是所建計量標準的具體負責人。聯(lián)系電話應是聯(lián)系人的辦公電
4、話號碼(同時注明所在地區(qū)的長途區(qū)位號碼),或手機號碼。6 “ 年 月 日” 填寫申請計量標準考核(或復查)單位提出計量標準考核(或復查)申請的日期。該日期應與本申請書 “申請考核單位意見”一欄內的日期相一致。6二、申請書內容1 “計量標準名稱” 與本申請書封面的“計量標準名稱”欄填法一致。2 “計量標準考核證書號” 申請新建計量標準時不必填寫,申請計量標準復查時應填寫原計量標準考核證書的編號,并與本申請書封面的相關欄目填法一致。3 “存放地點” 填寫該計量標準存放部門的名稱,存放地點所在的地址、樓號和房間號。 74 “計量標準總價值(萬元)” 填寫該計量標準的計量標準器和配套設備原值的總和,單
5、位為萬元,數(shù)字一般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該總價應當和計量標準履歷書中“總價值(萬元)”相一致。5“計量標準類別” 需要考核的計量標準,分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部門最高計量標準和企事業(yè)單位最高計量標準三類。經(jīng)過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授權的,屬于計量授權。此處應當根據(jù)該計量標準的類別和是否屬于計量授權在對應的“”內打“”。86 “前兩次復查時間和方式” 填寫該計量標準前兩次復查時間和方式。如果是新建計量標準則不填;如果是新建后的第一次復查,則僅填新建計量標準考核時的時間和方式;如果是第二次復查,則填新建計量標準考核時和第一次復查的時間和方式。如果考核僅采用書面審查的方式,僅在書面審查的“”內打“”,如果采用
6、現(xiàn)場考核方式,則在書面審查和現(xiàn)場考評兩者的“”內均打“”。97 “測量范圍” 填寫該計量標準裝置的測量范圍,根據(jù)計量標準裝置具體情況的不同,它可以與計量標準器所提供的標準量值的范圍相同,也可能與計量標準器所提供的標準量值范圍不同。本欄應該根據(jù)計量標準裝置的具體情況填寫。對無法填寫測量范圍的計量標準裝置,可以填寫該計量標準所復現(xiàn)的標準量值或量值范圍。 對于可以測量多種參數(shù)的計量標準應該分別給出每一個參數(shù)的測量范圍或量值。108 “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 對于不同的計量標準,可以填寫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具體采用何種參數(shù)表示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或遵從本行業(yè)的規(guī)定或約
7、定俗成。填寫時必須用符號明確注明所給參數(shù)的含義。 11 最大允許誤差用符號MPE表示,其數(shù)值一般應帶“”號。例如可以寫為“MPE:0.05 mm”,“MPE:0.01mg”。 準確度等級一般以該計量標準所符合的等別或級別表示,可以按各專業(yè)的規(guī)定填寫,例如:可以寫為“2等”,“0.5級”。 12 本欄中的不確定度,是指用該計量標準檢定或校準被測對象時,該計量標準在測量結果中所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其中不應包括由被測對象、測量方法、以及環(huán)境條件等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例如:由環(huán)境效應導致的被測對象的不穩(wěn)定,或由于被測對象和計量標準之間的失配而對測量結果的影響。13 當填寫不確定度時,可以根據(jù)該領域的習慣
8、和方便的原則,用標準不確定度或擴展不確定度來表示。標準不確定度用符號u表示;擴展不確定度有兩種表示方式,分別用U和Up表示,與之對應的包含因子分別用 k 和 kp 表示。當用擴展不確定度表示時,應同時注明所取包含因子的數(shù)值。不確定度數(shù)值前不帶“”號,也不得用小于符號表示。14當包含因子的數(shù)值是根據(jù)被測量 y 的分布,并由規(guī)定的置信水準 p 計算得到時,擴展不確定度用符號Up表示,與之對應的包含因子用kp表示。具體地說,當規(guī)定的置信水準p分別為0.95或0.99時,分別用符號U95或U99以及k95和k99表示。當包含因子的數(shù)值是直接取定(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取2),而不是根據(jù)被測量 y 的分布計算
9、得到時,擴展不確定度用符號U表示,與之對應的包含因子用 k 表示。15本欄目應根據(jù)計量標準的具體情況填寫不同的參數(shù)(1) 若計量標準簡單地由單臺儀表或量具組成 a) 若在檢定或校準中直接采用該儀表或量具的示值或標稱值,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則填寫該儀表或量具的最大允許誤差; b) 若在檢定或校準中,該儀表或量具需要加修正值使用,即采用其實際值,則填寫該修正值的不確定度; c) 若該儀表或量具有準確度等別和(或)級別的規(guī)定,則也可以填寫該儀表或量具的等別和(或)級別。使用等別,相當于用不確定度來表示;使用級別,相當于用最大允許誤差表示。16 (2) 若計量標準由多臺儀表或測量設備組成的一套系統(tǒng),則在
10、原則上可以將計量標準分成計量標準器和比較器兩部分。 a) 若可以分辨這兩部分各自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則按上面的原則分別 填寫這兩部分的有關參數(shù)(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當比較器是由多種設備構成時,則填寫這些設備的合成不確定度。 b) 若無法分辨這兩部分各自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則直接填寫上述兩部分的合成不確定度。17無論采用何種方法來表示,均應明確用符號表明所提供數(shù)據(jù)的含義。對于可以測量多種參數(shù)的計量標準,應分別給出每種參數(shù)的測量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對于不同測量點或不同測量范圍,計量標準具有不同的測量不確定度時,則應該分段給出其不確定度,以每一分段中的最大不確定度表
11、示。如有可能,最好能給出測量不確定度隨測量點變化的公式。若對于不同的分度值,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不同時,應給分別給出對應于每一分度值的不確定度。189 “計量標準器”和“主要配套設備” 計量標準器是指計量標準在量值傳遞中對量值有主要貢獻的那些計量設備。主要配套設備是指除計量標準器以外的對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有明顯影響的其它設備。 本欄目中各子欄目的填法如下: “名稱”和“型號”兩欄分別填寫各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的名稱和型號。 “測量范圍” 欄填寫相應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的測量范圍或量值。19 “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 欄填寫相應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的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
12、最大允許誤差。填寫要求與本申請書的同名欄目相同。 “制造廠及出廠編號”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的制造廠及出廠編號。 20 “檢定周期或復校間隔”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的檢定周期或復校間隔,例如:1年,半年。 “末次檢定或校準日期”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最近一次的檢定或校準日期。 “檢定或校準機構及證書號”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溯源單位的名稱及檢定或校準證書編號。2110 “環(huán)境條件及設施” (1) 應填寫的環(huán)境條件項目可以分為三類: 在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中提出具體要求,并且對檢定或校準結果及其測量不確定度有顯著影響的環(huán)境項目; 在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
13、中未提具體要求,但對檢定或校準結果及其測量不確定度有顯著影響的環(huán)境項目; 在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中未提出具體要求,并且對檢定或校準結果及其測量不確定度的影響不大的環(huán)境項目。22對第一類項目,“要求”欄填寫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對該環(huán)境項目規(guī)定必須達到的具體要求?!皩嶋H情況”欄填寫實際使用該計量標準時環(huán)境條件所能達到的實際情況?!敖Y論”欄是指是否符合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對該項目所提的要求。視情況分別填寫“合格”或“不合格”23對第二類項目,“要求”欄按計量標準技術報告的“檢定或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欄目中對該項目的要求填寫?!皩嶋H情況”欄填寫實際使用該計量標準時環(huán)境條件所能達到的實際情況。
14、“結論”欄是指是否符合計量標準技術報告的“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欄中對該項目所提的要求。視情況分別填寫“合格”或“不合格”24對第三類項目,“要求”和“結論”欄可以不填,“實際情況”欄填寫實際使用該計量標準時環(huán)境條件所能達到的實際情況。25 (2) 在本欄中還應填寫在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中提出具體要求,并對檢定或校準結果及其測量不確定度有影響的,同時又是獨立隸屬于該計量標準裝置的設施和監(jiān)控設備。在“項目” 欄內填寫設施和監(jiān)控設備名稱,在“要求”欄內填寫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對該設施和監(jiān)控設備規(guī)定應達到的具體要求。“實際情況”欄填寫設施和監(jiān)控設備的名稱、型號和所能達到的實際情況,并
15、應與計量標準履歷書中相關內容一致?!敖Y論”欄是指是否符合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對該項目所提的要求。視情況分別填寫“合格”或“不合格”。2611 “檢定或校準人員” 分別填寫使用該計量標準進行檢定或校準工作的持證計量檢定或校準人員的有關信息。每項計量標準應有不少于兩名的持證計量檢定或校準人員?!靶彰薄ⅰ靶詣e”、“年齡”、“從事本項目年限”、“文化程度”等欄目按實際情況填寫;“核準的檢定或校準項目”應填寫檢定或校準人員所取得的相應的檢定或校準項目?!百Y格證書名稱及注冊編號”可以填寫計量檢定員證的編號,或填寫注冊計量師資格證書的編號以及注冊計量師注冊證編號。“發(fā)證機關”填寫頒發(fā)這些證件的機
16、構簡稱。2712 “文件集登記” 對表中所列18種文件是否具備,分別按情況填寫“是”或“否”,若填寫 “否”應在“備注”中說明原因。2813 “擬開展的檢定及校準項目” 本欄目是指計量標準擬開展的檢定或校準項目。各子欄目的填寫要求如下: “名稱” 欄填寫被檢或被校計量器具名稱(如果只能開展校準,必須在被檢或被校計量器具名稱(或參數(shù))后注明“校準”字樣?!皽y量范圍”欄填寫被檢或被校計量器具的測量范圍或量值?!安淮_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欄填寫用該計量標準對被檢計量器具或被校準對象進行測量時所能達到的測量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29 (1) 如果被檢定或被校準的計量器具不加修正
17、值使用,則填寫該計量器具的最大允許誤差。如果被檢定或被校準的計量器具有準確度級別的劃分,也可以填寫可以檢定或校準的計量器具的級別。30 (2) 如果被檢定或被校準的計量器具需加修正值使用,則填寫所出具的檢定或校準證書上所提供的修正值的擴展不確定度,并同時給出有關該擴展不確定度的足夠多的信息。如果被檢定或被校準的計量器具有準確度等別的劃分,也可以填寫可以檢定或校準的計量器具的等別。31 “所依據(jù)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的代號及名稱”欄填寫開展計量檢定或校準所依據(jù)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的代號及名稱。填寫時先寫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的代號,再寫名稱的全稱。例:JJG240-1981一等標準液體壓力
18、計試行檢定規(guī)程,JJG146-2003量塊檢定規(guī)程。若涉及多個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時,則應全部分別予以列出。此處應當填寫被檢或被校計量器具(或參數(shù))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而不是計量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3214 “申請考核單位意見” 申請考核單位的負責人(即主管領導)簽署意見并簽名和加蓋公章。15 “申請考核單位主管部門意見” 申請考核單位的主管部門在本欄目簽署意見。如申請建立部門最高計量標準,則應在意見中明確寫明“同意建立本部門最高計量標準”并加蓋公章。如企業(yè)申請建立本單位最高計量標準,申請考核企業(yè)的主管部門應在本欄目簽署“同意建立該企業(yè)最高計量標準”意見。33
19、16 “主持考核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意見” 主持考核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在審閱申請資料并確認受理申請后,根據(jù)所申請計量標準的準確度等級確定組織考核(復查)的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主持考核的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應將是否受理的明確意見如“同意受理,請局組織考核”寫入本欄并加蓋公章。17 “組織考核(復查)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意見” 組織考核(復查)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在確認受理申請后,確定考評單位或成立考評組,并將處理意見寫入欄內并加蓋公章。34計量標準技術報告申請計量標準考核的單位應按要求填寫計量標準技術報告。無論申請新建計量標準,或計量標準的復查考核均應提供計量標準技術報告原件一份。計量標準技術報告一般由由計量標準負
20、責人填寫。計量標準考核合格后由申請考核單位存檔。351 封面和目錄1“計量標準名稱” 本欄填寫的名稱應與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中的名稱相一致。2“計量標準負責人” 填寫所建計量標準負責人的姓名。3 “建標單位名稱(公章)” 填寫建立計量標準單位的全稱并加蓋公章。該單位名稱應與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中申請考核單位的名稱和公章中名稱完全一致。364 “填寫日期” 填寫編寫計量標準技術報告的日期。如果是重新修訂,應注明第一次填寫日期和本次修訂日期。5 “目錄” 目錄共12項內容,應在每項()內注明頁碼。372 技術報告內容1“建立計量標準的目的” 簡要敘述建立計量標準的目的意義,簡要分析建立
21、計量標準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以及建立計量標準的傳遞對象及范圍。2“計量標準的工作原理及其組成” 用文字、框圖或圖表簡要敘述該計量標準的基本組成,以及開展量值傳遞時采用的檢定或校準方法。計量標準的工作原理及其組成應符合所建計量標準的國家計量檢定系統(tǒng)表和國家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383 “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 填寫內容和方法與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的對應欄目完全相同。4 “計量標準的主要技術指標” 明確給出整套計量標準的量值或量值范圍,分辨力或最小分度值,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以及其它必要的技術指標。 對于可以測量多種參數(shù)的計量標準,必須給出對應于每種參數(shù)的主要技術指標
22、。 若對于不同測量點,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或最大允許誤差)不同時,建議用公式表示不確定度(或最大允許誤差)與測量點的關系。如無法給出其公式,則分段給出其不確定度(或最大允許誤差)。對于每一個分段,以該段中最大的不確定度(或最大允許誤差)表示。 若對于不同的分度值具有不同的測量不確定度時,也應當分別給出。395 “環(huán)境條件” 本欄的填寫內容應與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中的相應欄目一致。6 “計量標準的量值溯源和傳遞框圖” 根據(jù)與所建計量標準相應的國家計量檢定系統(tǒng)表,畫出該計量標準的量值溯源和傳遞框圖。要求畫出該計量標準溯源到上一級計量標準和傳遞到下一級計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和傳遞框圖。407 “計
23、量標準的重復性試驗” 計量標準的重復性是指在重復性條件下用該計量標準測量一常規(guī)的被檢定或被校準對象時,所得到的測量結果的重復性。重復性條件包括測量程序、人員、儀器、環(huán)境等。為保證在盡可能相同的條件下進行測量,因此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重復性測量。計量標準的重復性通常用單次測量結果yi的實驗標準差s(yi)來表示。 本欄應該列出重復性試驗的全部數(shù)據(jù),建議用表格的形式反映重復性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過程,并判斷其重復性是否符合要求。418 “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考核” 在計量標準考核中,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是指用該計量標準在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內測量穩(wěn)定的被測對象時所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一致性。也就是說,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
24、除與計量標準中計量標準器的穩(wěn)定性有關外,與包括主要配套設備在內的測量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也有關。 在計量標準穩(wěn)定性的測量過程中還不可避免地會引入被測對象對穩(wěn)定性測量的影響,為使這一影響盡可能地小,必須選擇一穩(wěn)定的測量對象來作為穩(wěn)定性測量的核查標準。新建計量標準一般應經(jīng)過穩(wěn)定性考核,證明其所復現(xiàn)的量值穩(wěn)定可靠后方能申請建立計量標準。已建計量標準應有歷年的穩(wěn)定性考核記錄,以證明其計量特性的持續(xù)穩(wěn)定。本欄應該列出計量標準穩(wěn)定性考核的全部數(shù)據(jù),建議用表格的形式反映穩(wěn)定性考核的數(shù)據(jù)處理過程,并判斷其穩(wěn)定性是否符合要求。429 “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此處的“測量不確定度”是指在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
25、范規(guī)定的條件下,用該計量標準對常規(guī)的被檢定(或校準)對象,進行檢定(或校準)時所得結果的不確定度。因此,在該不確定度中應包含被測對象和環(huán)境條件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本欄應詳細給出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過程。 當對于不同量程或不同測量點,其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不同時,如果各測量點的不確定度評定方法差別不大,允許僅給出典型測量點的不確定度評定過程。 對于可以測量多種參數(shù)的計量標準,應分別給出各主要參數(shù)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過程。 4310 “檢定或校準結果的驗證” 檢定或校準結果的驗證是指要求對用該計量標準得到的檢定或校準結果的可信程度進行實驗驗證。也就是說通過將測量結果與參考值相比較來驗證所得到的測量結果是否
26、在合理范圍之內。由于驗證的結論與測量不確定度有關,因此驗證的結論在某種程度上同時也說明了所給的檢定或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否合理。 驗證方法可以分為傳遞比較法和比對法兩類。傳遞比較法是具有溯源性的,而比對法則并不具有溯源性,因此檢定或校準結果的驗證原則上應采用傳遞比較法,只有在不可能采用傳遞比較法的情況下才允許采用比對法進行檢定或校準結果的驗證,并且參加比對的實驗室應盡可能多。 4411 “結論” 經(jīng)過分析和實驗驗證,對所建計量標準是否符合國家計量檢定系統(tǒng)表和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是否具有相應的測量能力,是否能夠開展相應的檢定及校準項目,是否滿足本規(guī)范要求等方面給出總的評價。12 “附加說明”
27、 填寫認為有必要指出的其它附加說明。45計量標準履歷書 計量標準履歷書為參考格式。 申請計量標準考核單位原則上應當按照本參考格式填寫。對于某些計量標準,如果本參考格式不適用,申請計量標準考核單位可以自行設計計量標準履歷書格式,但其包含的內容不應少于本參考格式規(guī)定的內容。我院計量標準履歷書分為兩部分,即質量技術部保存部分與實驗室保存部分。46 (一)封面和目錄1“計量標準名稱”該名稱應與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中的名稱相一致。 2“計量標準代碼” 按JJFl0221991計量標準命名規(guī)范的規(guī)定取得的計量標準代碼。該代碼應與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中的代碼相一致。 3“計量標準考核證書號”新建
28、計量標準申請考核時不必填寫,待考核合格后,根據(jù)主持考核的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簽發(fā)的計量標準考核證書填寫計量標準考核證書的編號。474“建立日期 年 月 日”填寫計量標準的籌建日期。5“目錄”目錄一共11項內容,應在每項( )內注明在計量標準履歷書中的頁碼。48(二) 計量標準履歷書內容1“計量標準基本情況記載”“計量標準名稱”、“測量范圍”、“不確定度或最大允許誤差或準確度等級”及“存放地點”填寫同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的相關欄目。 “總價值(萬元)”填寫該計量標準的計量標準器和配套設備原值的總和,單位為萬元,數(shù)字一般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 “啟用日期”填寫該計量標準正式投入使用的日期。 49“
29、建立計量標準晴況記錄”填寫該計量標準籌建的基本情況,包括什么情況提出建立,建立的過程(計量標準器、配套設備及設施購置、安裝、送檢,人員培訓,環(huán)境條件,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的情況)。 “驗收情況”填寫該計量標準的計量標準器、配套設備及設施整體驗收情況,并要求驗收人簽名。驗收一般由計量標準器、配套設備及設施購買部門(例如:申請考核單位的設備部)和使用部門共同驗收,通過驗收后,移交給計量標準負責人。50 2“計量標準器、配套設備及設施登記”該處不僅要登記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的信息,還要登記設施及其他監(jiān)控設備的信息?!懊Q”、“型號”、“測量范圍”、“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制造廠及
30、出廠編號”的填寫同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的相關內容?!皟r值(元)”填寫該計量標準器、配套設備或者設施的原值,所有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的價值之和等于“計量標準基本情況記載”中的“總價值(萬元)”。 51 3“計量標準考核(復查)記錄” “計量標準名稱”與計量標準履歷書中的名稱相一致?!翱己巳掌凇碧顚懺撚嬃繕藴蕷v次考核或者復查的具體日期。 “考評單位”填寫歷次承擔該計量標準考評的單位,如果是組織考核(復查)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組成的考評組,則填寫“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組成的考評組,組長為:”。 52“考核方式”填寫“書面審查”或者“現(xiàn)場考評”。 “考核結論”填寫“合格”或者“不合格”。 “考評員姓名”
31、填寫承擔該計量標準歷次考核的考評員姓名。 “計量標準考核證書有效期”填寫該計量標準本次考核的證書有效期。例如:2007年5月5日2011年5月4日。 53 4“計量標準器穩(wěn)定性考核圖表” 根據(jù)計量標準器的實際情況可以選擇“計量標準器穩(wěn)定性考核記錄表”和“計量標準器穩(wěn)定性曲線圖”中的一種或兩種均可。對于可以測量多種參數(shù)的計量標準,每一種參數(shù)均要給出其“計量標準器穩(wěn)定性曲線圖”和(或)“計量標準器穩(wěn)定性考核記錄表”。 54 5“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量值溯源記錄” “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名稱”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的名稱。 “檢定或校準日期”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該次檢定
32、或校準日期。 “檢定周期或校準間隔”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檢定周期或校準間隔,例如:1年,半年等。 55“檢定或校準機構名稱”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溯源單位的名稱。 “結論”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的檢定或校準的結論。對于檢定,填寫“合格”、“不合格”或“符合等”、“符合級”;對于校準,填寫是否符合要求。 “檢定或校準證書號”欄填寫各計量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的檢定或校準證書號。 566“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修理記錄” “修理對象”欄填寫修理的計量標準器或配套設備的名稱、規(guī)格、型號和出廠編號。 “修理日期”欄填寫修理計量標準器或配套設備的日期。 “修理原因”欄填寫計量
33、標準器或配套設備的故障情況。 “修理情況”欄填寫計量標準器或配套設備修理時的情況。 “修理結論”欄填寫計量標準器或配套設備修理后能否滿足計量標準的要求。 “經(jīng)手人簽字”欄由經(jīng)手人簽字。 57 7“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更換登記” 計量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發(fā)生任何更換,均應進行登記。 “更換前計量器具名稱、型號和出廠編號”欄填寫更換前的計量標準器或配套設備的名稱、型號和出廠編號。 “更換后計量器具名稱、型號和出廠編號”欄填寫更換后的計量標準器或配套設備銘牌上的名稱、型號和出廠編號。 “更換原因”欄填寫計量標準器或配套設備的更換原因。 58 “更換日期”欄填寫計量標準器或配套設備的更換日期。 “經(jīng)手
34、人簽字”欄由經(jīng)手人簽字。 “批準部門或批準人及日期”由建立計量標準單位內主管計量標準部門或其負責人簽字批準更換,并注明簽字日期。 59 8“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更換)登記” 在計量標準履歷書應當?shù)怯涢_展檢定或校準所依據(jù)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如果所依據(jù)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發(fā)生更換,也應當在計量標準履歷書中予以記載。 新建計量標準僅填寫“現(xiàn)行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代號及名稱”欄。此后,每當規(guī)程或規(guī)范發(fā)生更換時,“現(xiàn)行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代號及名稱”欄填寫替換后的新規(guī)程或規(guī)范;“原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代號及名稱”欄填寫被替換的原規(guī)程或規(guī)范。同時填寫“更換日期”和“主要的變化內容”
35、兩欄目。 60 9“檢定或校準人員(更換)登記”在崗的全部檢定或校準人員的有關信息應在“檢定或校準人員(更換)登記”表中予以記載,填寫除“離崗日期”以外的其他所有欄目。當檢定或校準人員離崗時,填寫“離崗日期”欄。 lO“計量標準負責人(更換)登記” 在計量標準履歷書中應當記載計量標準負責人的信息。填寫“負責人姓名”、“接收日期”、“交接記事”、“交接人簽字及日期”四欄目。其中“負責人”是指新上任的負責人;而“交接人”是指將卸任的負責人。 61 11“計量標準使用記錄” 使用計量標準時應當填寫“計量標準使用記錄”。 “計量標準使用記錄”可以單獨印制使用。 當計量標準使用頻繁時,可以每隔一段合理的
36、時間記錄一次。我院使用的是單獨印行的記錄本,即“儀器設備使用登記簿”(計量標準)或者“儀器設備使用登記簿”(質檢設備)。 62計量標準考評表 計量標準考評表中考評內容共六方面30項。帶“*”的項目為重點考評項目,共10項;帶“”的項目為書面審查項目,共20項;帶“”的項目為可以簡化考評的項目,共3項??荚u員應在考評過程中對計量標準考評表中相關項目逐項進行考評??荚u員將每個項目的考評結論,分別在“考評結果”欄下四個子欄目之一內打“”。每一個項目只能打一個“”。63考評結論規(guī)定為四種:“符合”,“不符合”,“有缺陷”和“不適合”。其判斷原則如下: “符合”:所有指標均符合要求 “有缺陷”:全部主要
37、指標符合要求,有個別次 要指標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有一項主要指標不符合要求。 “不適合”:該項目不適合被考評的計量標準如果有重點考評項目不符合要求,則為考評不合格;重點考評項目有缺陷或其他項目不符合或有缺陷時,可以限期整改,整改時間一般不超過 15個工作日。超過整改期限仍未改正者,則為考評不合格。64對于構成簡單、準確度等級低、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高,并列入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的簡化考核的計量標準目錄的計量標準,其重復性、穩(wěn)定性、以及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等3個項目可以不作要求。如果出現(xiàn)“有缺陷”、“不符合”或者“不適合”應當在“考評記事”欄內記錄具體原因。對于某些比較容易整改的問題,考
38、評員可允許申請考核單位立即改正?!翱荚u結果”按改正后的情況評定,但需在考評記事中予以記載。656 計量標準的重復性符合要求 從下述幾方面審查申請資料中計量標準的重復性試驗方法和結果是否符合要求: 按本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計量標準的重復性,若所得結果不大于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中所采用的重復性數(shù)據(jù),判為“符合”; 若所得結果大于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中所采用的重復性數(shù)據(jù),則應重新進行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如所得不確定度滿足要求判為“符合”,否則判為“不符合”; 若重復性試驗方法和結果基本正確,只是試驗數(shù)據(jù)和記錄不太完善等次要項目不符合,則判為“有缺陷”。667 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符合要求 從下述幾方面審查申請資
39、料中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考核方法和結果是否符合要求: 穩(wěn)定性的測量程序和方法是否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 所得的穩(wěn)定性結果是否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 如果達到要求,判為“符合”;達不到要求,判為“不符合”。如果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考核方法和結果基本正確,只是試驗數(shù)據(jù)和記錄不太完善等次要項目不符和,則判為“有缺陷”。8)計量標準的其他計量特性符合要求 審查申請資料中計量標準的其他計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荚u員根據(jù)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6714 文件集的管理符合要求 檢查文件集中的文件是否符合本規(guī)范第的要求,是否包括了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18個方面的文件。 檢查文件集的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各種文件是否為有效的版本。 本條重
40、點審查以下文件: 有計量標準操作程序且內容完整正確 是否有計量標準操作程序; 計量標準操作程序是否完整。 有計量標準履歷書且內容填寫完整 計量標準履歷書中各欄目的填寫是否符合要求。68 計量標準更換按要求進行 計量標準器和主要配套設備的更換是否按規(guī)定進行了申報和審批。 有使用說明書 計量標準器一般應有使用說明書。說明書應由使用人員保存,以備隨時查閱。對于規(guī)定由專門部門統(tǒng)一保管使用說明書的單位,使用人員應保存使用說明書的復印件,如因篇幅較大而無法全套復印時,使用人員應至少應保存關鍵部分的復印件。 使用說明書遺失后應設法復制。如果實在已無法得到,則可按下述情況區(qū)別對待: 如果無使用說明書已經(jīng)影響到
41、該計量標準器的正常使用,則判為“不符合”; 如果無使用說明書并不影響該計量標準器的正常使用,并且該計量標準器已經(jīng)購置很長時間無法重新得到(例如對于計量標準復查,較多屬于這種情況),則可以判為“不適合”。6915 有有效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 所進行檢定或校準的項目應該有國家、部門或地方頒布的有效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 在進行檢定和校準的場所,應備有有效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以備隨時查閱。16 建立計量標準的目的、計量標準的工作原理及其組成表述清晰 是否用文字、框圖或圖表簡要并清楚地敘述了該計量標準的目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并且符合所建計量標準的國家計量檢定系統(tǒng)表和計量檢定規(guī)程的規(guī)定和要求
42、。17 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填寫滿足要求 考評員根據(jù)填寫要求結合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7020 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合理 從下述幾方面檢查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是否合理: 1)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中,各輸入量的誤差限是否符合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 2) 所提供的測量不確定度是否包含被測對象和環(huán)境條件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3)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方法是否符合計量技術規(guī)范JJF 1059-1999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 的規(guī)定,或符合有關領域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細則的規(guī)定; 4) 所用計量術語的含義是否符合JJF 1001-1998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的規(guī)定; 5)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
43、定程序是否正確;71 6) 用以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數(shù)學模型是否完整,是否包含了所有對測量不確定度有影響的輸入量; 7) 是否給出測量不確定度分量一覽表,并且其中應包含足夠的信息; 8) 得到包含因子 k 值的方法是否合理; 9) 擴展不確定度的表述方法是否正確; 10) 得到的測量不確定度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程或規(guī)范的要求; 11) 對于可以測量多個參數(shù)的計量標準,是否對每一個參數(shù)進行了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 12) 所給出的不確定度能否覆蓋全部測量范圍。7221 檢定或校準結果驗證方法正確,驗證結果符合要求 本規(guī)范規(guī)定可以采用傳遞比較法或比對法進行“檢定或校準結果的驗證”。由于傳遞比較法的可靠性較高
44、,并能保證溯源性,因此一般應選用傳遞比較法。只有在無法找到更高一級的計量標準時,才能采用比對法,并且參加比對的實驗室應盡可能多。 可從下述幾方面檢查檢定或校準結果驗證的合理性: 當采用比對法時,是否確實無法找到更高一級的計量標準來進行傳遞比對; 當采比對法時,是否參加比對的實驗室已足夠多; 是否給出了檢定或校準結果驗證的全部測量數(shù)據(jù); 是否對所得到的測量結果的合理性作出正確判斷。7322 原始記錄格式規(guī)范、信息量齊全,填寫、更改、簽名及保存等符合相應規(guī)定。 從以下幾方面審查原始記錄是否符合相關規(guī)定: a原始記錄格式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 b原始記錄信息量齊全及保存等符合相應規(guī)定;
45、c填寫原始記錄用筆是否符合規(guī)定; d原始記錄需要更改時,不得涂圈。應進行杠改,修改后的數(shù)字應寫在邊上,修改后應能看清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數(shù)字, 在修改后的數(shù)字邊上應簽名蓋章; e原始記錄應有簽名及日期。23 原始數(shù)據(jù)真實,數(shù)據(jù)處理正確 檢查申請考核單位用該計量標準進行檢定或校準的原始記錄中的觀測結果、數(shù)據(jù)和計算是否是在檢定或校準時準確及時予以記錄,數(shù)據(jù)處理是否正確,是否對離群值進行了判別和剔除,并進行評價。7424 證書的格式、簽名、印章及副本保存等符合要求 檢查申請考核單位用該計量標準進行檢定或校準所出具的證書的格式、簽名、印章及副本保存等符合要求,并進行評價。25 檢定或校準證書結論正確,內容
46、符合要求 檢查申請考核單位用該計量標準進行檢定或校準所出具的證書結論是否正確,內容是否符合要求,并進行評價。26 制訂并執(zhí)行相關管理制度 檢查申請考核單位是否按本規(guī)范規(guī)定制訂并執(zhí)行八項管理制度,制度的內容是否能保證計量標準正常運行。7527 檢定或校準方法正確,操作過程規(guī)范 在進行操作技能考評時,要考評事先確定的兩名計量檢定員(必要時,考評員可以增加現(xiàn)場實驗人員)。被考評人員應是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中備案的計量檢定員。 考評時,檢查被考人員是否按計量標準操作程序中規(guī)定的步驟進行。檢查所用的方法是否符合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28 檢定或校準結果正確 現(xiàn)場實驗時,考評員應當檢查出具的
47、檢定或校準證書格式是否符合規(guī)范。測量結果及測量不確定度的表述正確,不會使用戶產(chǎn)生誤解,檢定或校準證書中應具有足夠的信息?,F(xiàn)場實驗時,考評員還要檢查檢定或校準的人員數(shù)據(jù)處理是否正確,并能根據(jù)測量結果和參考值之差的大小來判斷測量結果是否處于合理范圍內。7629 回答問題正確 現(xiàn)場提問主要從三方面來進行:有關的專業(yè)性問題,計量檢定規(guī)程和技術規(guī)范中的有關問題和考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考評時應作好記錄及評價。30 通過對技術資料的審查確認計量標準測量能力 通過申請考核單位提供的測量能力的驗證、穩(wěn)定性考核、重復性試驗等技術資料,綜合判斷計量標準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測量能力是否滿足開展檢定或校準工作的需要??荚u
48、員應當在“考評記事”欄注明相應的證明材料,例如:測量能力的驗證、穩(wěn)定性考核或重復性試驗等技術資料目錄及簡要情況。77計量標準整改工作單 計量標準整改工作單先由考評員填寫,申請考核單位簽收。申請考核單位完成整改后,填寫整改結果,再由考評員確認后簽字。78附錄C計量標準考核中有關技術問題的說明79C1 計量標準的重復性 計量標準的重復性是指在相同測量條件下,重復測量同一個被測量,計量標準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通常用測量結果的分散性來定量地表示,即用測量列結果的實驗標準差s(yi)來表示。 80重復性的試驗方法 在重復性條件下,用計量標準對常規(guī)的被檢定或被校準對象進行 n 次獨立重復測量,若得到的測量
49、結果為yi (i = 1,2, n ),則其重復性s(yi)為 (C-1)式中n 為 重復測量次數(shù),n 應盡可能大,一般應不少于10次。如果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在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中不是主要分量,允許適當減少重復測量的次數(shù),但至少應滿足n6。81被測對象對重復性測量的影響由于被測對象也會對測量結果的分散性有影響,特別是當被測對象是非實物量具的測量儀器時。因此,由式(C-1)計算得到的分散性通常比計量標準本身所引入的分散性稍大。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中,當測量結果由單次測量得到時,它直接就是由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當測量結果由N次重復測量的平均值得到時,由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
50、分量為 82分辨力對重復性測量的影響被測儀器的分辨力也會對重復性測量有影響。在不確定度評定中,當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大于被測儀器的分辨力所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時,可以不考慮分辨力所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當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小于被測儀器的分辨力所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時,應該用分辨力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代替重復性分量。若被測儀器的分辨力為dx,則分辨力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為0.289dx。 83合并樣本標準差對于常規(guī)的計量檢定或校準,當無法滿足n10時,為使得到的實驗標準差更可靠,如果有可能,建議采用合并樣本標準差sp,其計算公式為: (C-2) 式中,m 測量的組數(shù); n 每組包含的測量次數(shù);
51、ykj 第 j 組中第k 次的測量結果; 第 j 組測量結果的平均值。84計量標準重復性的要求 新建計量標準應當進行重復性試驗,并提供試驗的數(shù)據(jù);已建計量標準,至少每年進行一次重復性試驗,測得的重復性應滿足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也就是說,對于新建計量標準,只要按照要求進行重復性試驗,并提供試驗的重復性數(shù)據(jù)即可;對于已建計量標準,至少每年進行一次重復性試驗,如果重復性試驗結果不大于新建計量標準時的重復性,則重復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復性試驗結果大于新建計量標準時的重復性時,應按照新的重復性結果重新進行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并判斷檢定或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是否滿足被檢定或校
52、準對象的需要。計量標準的重復性試驗記錄.doc計量標準的重復性試驗原始記錄.doc85重復性試驗的幾點說明 (1)測量結果的重復性通常都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來源之一,因此在進行檢定或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時,應當考慮重復性對測量結果的影響。(2)重復性試驗結果也會受被測對象不穩(wěn)定的影響,所以在進行計量標準的重復性試驗時,選擇的測量對象應為常規(guī)的被檢定或被校準計量器具,而不是本身重復性和穩(wěn)定性都是最佳的被檢定或被校準計量器具,這樣評定得到的不確定度可以用于大多數(shù)的檢定或校準結果。86(3)如果采用控制圖的方法對檢定或校準過程進行連續(xù)和長期的統(tǒng)計控制,則可 以不必再單獨進行重復性試驗。87C2 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是指計量標準保持其計量特性隨時間恒定的能力。因此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與所考慮的時間段的長短有關。88穩(wěn)定性測量的對象核查標準 計量標準通常由計量標準器和配套設備所組成,因此一般說來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應包括計量標準器的穩(wěn)定性和配套設備的穩(wěn)定性。同時在穩(wěn)定性的測量過程中還不可避免地會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深度分析: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建筑企業(yè)的合同管理策略
- 2025租房協(xié)議書個人版
- 供應鏈管理實操課件
- 供應鏈管理基礎課件
- o2o銀行行業(yè)分析報告
- 供應室超聲波清洗器課件
- 人的智能與人工智能課件
- 供應室分類課件
- 2025至2030中國肉鴿養(yǎng)殖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6屆貴州省畢節(jié)市大方縣三中 化學高三上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試講稿(教師招聘面試)安塞腰鼓
- 2024年安全生產(chǎn)事故案例分析
- 2025-2030中國冷凍掃描電鏡(CryoSEM)行業(yè)供需狀況及發(fā)展痛點分析研究報告
- 網(wǎng)絡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務員考試真題及參考答案(滿分必刷)
- 江蘇無錫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2-2024)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招聘140人筆試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肺源性心臟病》課件
- 化工廠班組員工安全活動
- 酒店客房驗收工程項目檢查表
- RFID固定資產(chǎn)管理系統(tǒng)解決方案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