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剖析: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含解析)_第1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剖析: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含解析)_第2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剖析: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含解析)_第3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剖析: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含解析)_第4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剖析: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高考生物考點剖析精創(chuàng)專題卷

考點46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和作用5顆星(1?9題,21?24題,31題)

考點47其他植物激素及應用5顆星(10-16題,25-28題,32題)

考點48環(huán)境因素參與調節(jié)植物的生命活動5顆星(17?20題,29-30題,33題)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說明:請將詵擇題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卡匕主觀撅寫在答題紙上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關于生長素及其發(fā)現(xiàn)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達爾文的實驗證明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以下一段

B.詹森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chǎn)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C.拜爾實驗是將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側置于光照下培養(yǎng)

D.溫特實驗的結果證實了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化學物質是叫味乙酸

2.有人提出,單側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的原因是向光側的生長抑制物分布較多引起

的,而并非生長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該觀點正確,則可能從背光側分離出生長抑制物

B.若該觀點正確,則可推斷胚芽鞘向光生長與生長素無關

C.若該觀點正確,則生長抑制物可能與相關基因的表達有關

D.若向光側和背光側的生長素含量相同,則此現(xiàn)象是該觀點的有力證據(jù)

3.如圖是生長素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部分實驗示意圖,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一證明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B.實驗二證明胚芽鞘尖端產(chǎn)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C.實驗三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尖端產(chǎn)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

D.實驗四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生長的刺激是單側光照

4.為探究植物在單側光下彎向光源生長是因為向光側的芻長素向背光側轉運,導致背光側生

長素含量增加,促進生長作用增強,還是因為向光側的生長素被分解,某實驗小組做了如圖

所示實驗(將玉米幼苗尖端分別置于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上,并進行不同處理,一段時間

后,測定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并分別用〃?俅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N.若b>a、c>d,說明在單側光下,向光側的生長素被分解了

B.^a>c+d=e+ff說明在單側光下,生長素由向光側向背光側轉運

C.若c<d、e<c,說明在單側光下,既有向光側生長素被分解,又有向光側生長素向背光側轉

D.若背光側生長素較向光側多,則會使向光側細胞伸長較背光側快

5.植物生長素的研究始于植物向光性機理的研究,歷經(jīng)許多科學家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在

1936年被發(fā)現(xiàn)。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達爾文發(fā)現(xiàn)胚芽鞘尖端是產(chǎn)生生長素的部位

B.拜爾發(fā)現(xiàn)單側光照射引起生長素在下部分布不均勻

C.溫特從胚芽鞘中提取出生長素,并證明其是呼I跺乙酸

D.科學家首先從人尿中分離出吧噪乙酸,叫珠乙酸在人體內不能被利用

6.在四個暗箱中培養(yǎng)蠶豆幼苗,暗箱的開孔和光線射人情況如圖1所示;不同濃度生長素與

植物生長的關系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選擇①③進行實驗,可探究蠶豆莖的生長方向與重力的關系

B.選擇①②進行實驗,可比較重力和單側光對蠶豆莖生長方向影響的大小

C.③中幼苗出現(xiàn)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時,若頂芽生長素濃度為g,則側芽生長素濃度大于c

D.④中幼苗出現(xiàn)向光彎曲生長時,若伸長區(qū)背光側生長素濃度為2m,則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

m-2m

7.從某植物長勢一致的黃化苗上切取等長幼莖段(無葉和側芽)。自莖段頂端向下對稱縱切

至約3/4處。將切開的莖段浸沒在蒸馀水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半邊莖向外彎曲生長,如圖

所示。若上述黃化苗莖段中的生長素濃度是促進生長的,放入水中后半邊莖內、外兩側細胞

中的生長素濃度都不會升高。請僅根據(jù)生長素的作用特點分析半邊莖向外彎曲生長這一現(xiàn)

象,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內外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相同,則該濃度抑制外側細胞生長

B.若內外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相同,則該濃度更有利于內側細胞生長

C.若內外側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相同,則有可能內例細胞中生長素濃度大于外側細胞

D.若內外側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相同,則有可能內側細胞中生長素濃度小于外側細胞

8.雙子葉植物在破土前,子葉和頂端分生組織及一部分下胚軸組織向下彎曲,形成彎鉤狀結

構,由彎鉤處的下胚軸優(yōu)先接觸土壤,這個局部特化的組織稱為“頂端彎鉤”(如下圖)。研究發(fā)

現(xiàn),生長素在彎鉤的外側濃度低于內側,并且多種植物激素參與彎鉤的形成。當雙子葉植物

出土后,生長素的分布發(fā)生改變,導致彎鉤打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頂端彎鉤的形成體現(xiàn)了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特性

B.頂端彎鉤的形成過程中生長素發(fā)生了橫向運輸和極性運輸

C.頂端彎鉤的內側中生長素可能促進了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反過來會抑制生長

素的作用

D.出土后,頂端彎鉤外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內側,生長速率大于內側

9.其生物興趣小組用若干個玉米胚芽格在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了兩組實驗"實驗①;將一部分解

A.圖中“?”組處理方式是噴灑等量蒸儲水

B.據(jù)圖推斷IAA和GA對促達玉米胚芽鞘伸長具有協(xié)同作用

C.實驗中用激素處理胚芽鞘時,應將IAA加在胚芽嘴尖端而不是加到培養(yǎng)液中

D.若實驗中使用的IAA濃度為則改用濃度低于〃?的IAA時,玉米胚芽鞘的長度會變短

12.研究人員探究生長素(IAA)和青霉素對小麥胚芽鞘切段生長的影響,得到下圖甲所示結

果:探究不同濃度的脫落酸(ARA)和青霉素對小麥胚芽鞘切段生長的復合影響,得到下圖

乙所示結果。據(jù)此可判斷()

A.圖乙中青霉素對脫落酸抑制胚芽鞘節(jié)段的伸長具有對抗作用

B.圖甲中高濃度青霉素對胚芽鞘切段的伸長不起作用

C.圖甲中青霉素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比生長素低

D.圖乙中要研究青霉素對脫落酸作用的影響,應以Oppm脫落酸組作對照組

13.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同激素的調節(jié)往往表現(xiàn)出一定的順序性,各種激素并不是孤

立的起作用。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生長素促進細胞質裂,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核裂,二者協(xié)調促進細胞分裂的完成

B.乙烯利在pH<3.5時比較穩(wěn)定,隨著溶液pH升高分解釋放出乙烯,促進果實成熟

C.當黃瓜莖端的脫落酸與赤霉素比值較高時,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D.培養(yǎng)無子番茄需在花蕾期去雄、套袋,在雌花柱頭施加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

14.科研人員配制了含有。0.1、1.0、10.0、100仙mol/L茉莉酸(JA)的培養(yǎng)基,將一定條

件下培養(yǎng)的水稻植株轉移至含有不同濃度的JA培養(yǎng)基表面生長48h,側根的生長情況如下表

所示。已知JA可以增強水稻根相應區(qū)域的生長素極性運輸,從而影響側根數(shù)目的增加,水稻

的根也具有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JA濃度(pmol/L)00.1110100

側根增加數(shù)目(條)42352980

A.適當切除水稻的根尖,可以使側根數(shù)目增加

B.水稻根形態(tài)學下端生長素越多,側根數(shù)目越多

C.題中l(wèi)OO.Ogmol/L的JA抑制側根生長的效果最顯著

D.上述結果不能表明JA對側根的生長作用具有兩重性

15.柿子在成熟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乙烯,使果實變得甜軟。有研究顯示赤霉素能延緩果實成

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果實變軟可能是乙烯有誘導果膠酶或纖維素醵合成的作用

B.赤霉素除了能夠延緩果實成熟還能夠促進種子萌發(fā)

C.果實的發(fā)育及成熟過程需要多種激素調節(jié)

D.赤霉素與乙烯之間通過負反饋調節(jié)來控制柿子的成熟度

16.在生產(chǎn)實踐中常用到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噴施一定濃度的蔡乙酸可提高掛果率是由于蔡乙酸提供了一定的營養(yǎng)

B.給未授粉的玉米噴灑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溶液,可提高玉米的產(chǎn)量

C.利用青鮮素處理馬鈴薯可抑制發(fā)芽與青鮮素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有關

D.脫落酸處理可使不同成熟期的菠蘿同步成熟,可提前上市以增加收入

17.光敏色素是植物中參與光調控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子,對種子萌發(fā)、開花周期等生理過程具

有重要作用??茖W家研究發(fā)現(xiàn),給予種子紅光照射,光敏色素發(fā)生活化,并經(jīng)一系列生理反

應,最終導致赤霉素含量增加,種子萌發(fā);而給予種子遠紅光照射,光敏色素發(fā)生鈍化,最

終赤霉素合成受抑制,種子無法萌發(fā)。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光敏色素是一種植物激素,可以調節(jié)植物生長發(fā)育

B.光敏色素活化與鈍化的過程,就是光敏色素結構發(fā)生改變的過程

C.光敏色素活化,最終導致赤霉素含量增加,其過程不需要酶的參與

D.赤霉素的化學本質是一種蛋白質,其合成場所是植物細胞內的核糖體

18.擬南芥的FT蛋白能夠從韌皮部運輸?shù)角o尖分生組織,促進開花。而FT基因的表達受到

CO基因(一種生物鐘基因)編碼的轉錄因子的調控,CO基因的表達乂受FKF1、GI、CDFs

和FBH等因子的調控。此外,光也能通過光受體調節(jié)CO蛋白的含量,其中光敏色素

PhyA、隱花色素Cyl和Cy2促進CO蛋白的積累,光敏色素PhvB的作用則相反。通過一系

列光信號轉導,最終影響了FT蛋白的積累進而影響植物開花。信號轉導途徑如圖所示,相

關敘述錯誤的是()

翻譯后調理用

PhyACrylCry2?

A.細胞中CO蛋白的含量可能會出現(xiàn)晝夜節(jié)律性變化

B.不同光周期導致FT蛋白在莖尖分生組織的積累量有差異

C.不同光周期和光敏色素對CO基因的調控均為轉錄水立的調控

D.在翻譯后調控上光敏色素PhyA可維持CO蛋白的穩(wěn)定性,而PhyB可促進CO蛋白的分解

19.下列有關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敘述錯誤的是()

A.只要適當使用植物生長調f劑就能提高作物產(chǎn)量、改善產(chǎn)品品質

B.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多種植物激素共同調控的結果

C.樹木的年輪、植物需要經(jīng)過春化作用才能開花體現(xiàn)了溫度的調節(jié)作用

D.植物激素產(chǎn)生和分布是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果,也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20.高等植物可以利用光敏色素接受光信號調節(jié)自身生長,如圖表示擬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

變體(phyA)和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phyB)在不同光照條件下下胚軸的生長狀況。下列敘述

正確的是()

A.光敏色素是一類蛋白質,只分布在植物分生組織的細胞中

B.在受到相應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fā)生變化,最終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

C.光敏色素A主要吸收紅光或白光,光敏色素B主要吸收遠紅光

D.光敏色素A、B被激活后均可促進擬南芥下胚軸的生長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每

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

0分。)

21根的向觸性能促進植物的根彎曲并繞過障礙物。有研究指出,根向觸性的第一次彎曲涉及

主動的信號轉導,這與生長素不對稱分布以及差異性細胞伸長有關(如圖,凹面處陰影區(qū)域

生長素含量較高)。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重力和障礙物是引起根尖生長素不對稱分布的外因

B.生長素能催化細胞代謝反應從而促進細胞伸長生長

C.兩次彎曲生長均體現(xiàn)了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D.根向觸性的第一次彎曲是障礙物引起的根主動彎曲

22.研究人員對生理狀況相同的水稻的根用不同強度的單側光照射相同時間后,生長狀況如圖

1所示,黑暗、弱光、強光條件下測得的a分別為0。17.5。、35.5。已知光照不會影響生長素

的合成,研究人員測定不同處理后根尖向光側和背光側的生長素含量,結果如圖2所示。以

下分析正確的是()

144

O1?6

?

5OIO

?■黑暗

國弱光

32

98Z.2□強光

A.由上述實驗可知單側光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B.由圖1結果可知,水稻根具有背光生長的特性

C.水稻根向光側生長素含量下降僅與生長素向背光側運輸有關

D.由圖2可知生長素對根生長的作用是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

23.下圖表示生長素在根尖分三區(qū)和伸長區(qū)的運輸情況,化學滲透假說認為,細胞膜上的載體

蛋白AUX1和載體蛋白PIN,二者分別負責向細胞內和細胞外運輸生長素。下列敘述正確的

是()

區(qū)

區(qū)

圖中箭頭表示生長素運輸方向

A.生長素由伸長區(qū)向分生區(qū)運輸時屬于極性運輸

B.我體蛋白AUX1分布在圖示細胞的底膜

C.在細胞水平上,生長素具有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等作用

D.生長素與靶細胞內受體特異性結合后,可誘導靶細胞特定基因的表達

24.下圖是三種不同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格木苗鮮重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格木苗細胞一定存在上述三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受體

B.圖中GA3對格木苗鮮重的影響未體現(xiàn)出其作用的兩重性

C.一定存在與5mg/L作用效果相同的另一GGR6溶液濃度

D.三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格木苗作用的最適宜濃度相同

25.乙烯(C2H4)是一種在植物生長和發(fā)育過程中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氣體激素,由前體物質1-

氨基環(huán)丙烷■瘦酸(ACC)轉化而來,并可與內質網(wǎng)上的ETR1受體蛋白結合。下列相關敘

述正確的是()

A.乙烯因其分子量小且不帶電荷,能夠輕易地穿越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

B.若ACC的運輸受到阻礙或ETR1基因發(fā)生突變,可能會導致果實晚熟

C.若在干旱脅迫下植物體內乙烯合成量上升,則會促進葉、花、果實脫落

D.在黃化的豌豆苗中乙烯和生長素的產(chǎn)生及其生物功能彼此獨立,互不影響

26.下圖是A、B、C、D四種植物激素調節(jié)幼苗生長的示意圖(已知A、B、C、D是生長

素、赤霉素、乙烯和細胞分裂素中的一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幼根、幼芽苗

K

多種組織

A.激素A能促進側枝發(fā)育、促進葉綠素合成等,主要在植物的根尖合成

B.激素B與脫落酸在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某些方面作用相反

C.激素D是乙烯,它能促進開花,還可以促進花、葉、昊實脫落

D.激素A、B、C、D都是通過傳達信息,改變細胞的代謝而發(fā)揮作用的

27.A?泰乙酸(NAA)能促進細胞分裂與伸長,它可經(jīng)葉片、樹枝的嫩表皮及種子進入到植株

內,通過輸導組織運輸?shù)饺?,主要適用于果樹促進開花、增加坐果、防止落果、催熟、增

產(chǎn)等方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NAA不是植物激素,而是一種生長調節(jié)劑

B.NAA可作用于植物根部分生區(qū)細胞和伸長區(qū)細胞

C.NAA只能運輸?shù)街参矬w的幼嫩部位促進其生長發(fā)育

D.NAA與乙烯在某些方面具有協(xié)同作用

28.科研人員以青翠菜心為實驗材料,研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X、口引躲乙酸、a.蔡乙酸對乙基多

殺菌素藥害的解毒作用,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組別播種后48小時發(fā)芽率(%)平均株高(cm)平均根長(cm)

清水96.67%2.674.72

乙基多殺菌素92.00%1.470.97

乙基多殺菌素+X94.67%1.970.83

乙基多殺菌素+咧口朵乙酸93.33%1.590.54

乙基多殺菌素+CC蔡乙酸93.33%1.411.22

A.同時使用X和a-蔡乙酸可以顯著緩解乙基多殺菌素對菜心幼苗的藥害,」噌加菜心幼苗的根

長和株高

B.a?蔡乙酸可緩解乙基多殺菌素對菜心幼苗根生長的抑制,但不能緩解其對莖生長的抑制作

C.乙基多殺菌素處理的幼苗莖生長狀況可能與其抑制了根的生長,導致菜心幼苗不能獲取足

量的水和礦質營養(yǎng)有關

D.a?蔡乙酸是一種分子結構和生理效應與生長素類似的物質

29植物光敏色素是一類色素一蛋白復合體,有紅光吸收型(Pr)和遠紅光吸收型(Pfr)。無活性

的Pr在細胞質中合成,接受紅光刺激后可轉化為有活性的Pfr并轉移到細胞核內,影響特定

基因的表達,從而表現(xiàn)出生物學效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個部位,分生組織中尤為豐富

B.光敏色素接受光刺激后傳遞信號,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

CPfr利Pr活性不同是由于其空間結構不同

D.在光合作用中,光敏色素能夠吸收、傳遞、轉化光能

30.當根橫放時,受重力影響根部某些細胞中的“淀粉體”會沿著重力方向沉降,并誘發(fā)內質網(wǎng)

順濃度梯度釋放Ca2+到細胞質基質,最終將重力信號轉化為生長素運輸信號,從而引起根的

向地生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當內質網(wǎng)中初始Ca2+水平較低時,根橫放時其向地性程度減弱

B.植物的莖中也存在感受重力的細胞或物質,可將重力信號轉化為生長素極性運輸?shù)男盘?/p>

C.生長素向近地側運輸,促進該側生長的效果更明顯

D.判斷植物根感受重力的部位是否為根冠,可將實驗組植物的根冠切除后橫放

第H卷(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30分。)

31.某同學利用萌發(fā)的玉米種子和胚芽鞘進行相關實驗。圖1表示萌發(fā)后的玉米種子,圖2表

示取玉米的胚芽鞘ab段設計的實驗。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萌發(fā)后的玉米種子在黑暗環(huán)境中一段時間后,根、莖分別出現(xiàn)不同的向性;其中,生長

受到抑制的是(填圖中的字母)側。

(2)據(jù)圖2可知,實驗一段時間后,甲?丁四組實驗的空白瓊脂塊中能檢測到一定濃度生長

素的是組。為證明生長素在胚芽鞘內只能由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shù)叫螒B(tài)學下端,最好選擇

做對照實驗,可排除重力因素的影響;若選用做對照實驗,雖然也可證明生長

素的上述運輸特點,但不能排除重力因素的影響。

(3)生長素在胚芽鞘內進行的極性運輸,是一種(填一種跨膜運輸方式)。

32.獨腳金內酯是近年新發(fā)現(xiàn)的一類植物激素。為了研究獨腳金內酯類似物GR24和生長素類

似物NAA對側枝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以下實驗,結果如下:

1

)

(1)生長素是植物體內產(chǎn)生的,對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的(填“大量”或“微

量”)有機物。對主莖(非成熟組織)處理時,NAA應加入圖1中固體培養(yǎng)基

(填“A”或"B”)o

(2)利用圖1裝置,分別做了四組實驗,結果如圖2。結果表明:單獨使用GR24對側枝生

長幾乎不起作用,單獨使用NAA對側枝生長起著作用,據(jù)此推測GR24影響側

枝生長的作用機理是O

(3)據(jù)圖2的結果,科研人員提出了一個假設:在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沿主莖極性運輸時,

GR24會抑制側芽的生長素向外(主莖)運輸。為驗證該假設,采用圖1的切段進行實驗。請

在下表中的①②中填寫相應處理內容,完成實驗方案。

組別處理檢測

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中

在主莖上端在側芽處施加①

實驗組施加②主莖下端放

施力口NAA

射性的含量

對照組同上同上不做處理

33.為探究暗前遠紅光(簡記為EOD?FR)處理下赤霉素(GA)和油菜素內酯(BR)對南瓜

下胚軸伸長生長的調控機制,研究人員對南瓜幼苗進行分組處理。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注:BRZ為油菜素內酯合成抑制劑、PAC為赤霉素合成抑制劑)

6

5

4

3

2

1

處理方式處理方式

圖I圖2

98r

7

6

5

4

3

2

I-

oLJI——■——■——■——■.■,??

水BRZBRZ+GAPAC+BRPACBRZ+PACBR+GA

暗前遠紅光處理條件卜

圖3

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感受遠紅光信號的光敏色素是一類(填化學本質),分布于植物的各個部

位,其中在的細胞內比較豐富。在受到光照射時,其結構會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的信

息會經(jīng)過信息傳遞系統(tǒng)到細胞核內,影響,從而表現(xiàn)出生物學效應。

(2)根據(jù)圖1可知,在EOdFR處理下,外源BR(實驗中添加的BR)可以南

瓜下胚軸伸長生長,外源BR的作用效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RZ的

作用效應。

(3)由圖1、圖2和圖3可知,在EOD-FR處理下,用處理的南瓜下胚軸長度最

長,用處理的南瓜下胚軸長度最小。綜合以上信息可知,在EOD-FR處理下,胚軸

伸長生長的過程中,GA和BR調節(jié)胚軸伸長生長的作用表現(xiàn)為(填“協(xié)同作用”或

“作用效應相抗衡”)。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達爾文通過設計對照實驗證明了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A錯誤;詹

森的相關實驗及結果:胚芽鞘尖端與下部之間放瓊脂片+單側光一向光彎曲,由此證明胚芽鞘

尖端產(chǎn)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B正確;拜爾的實驗是切去胚芽鞘尖端,

移至一側,置于黑暗中培養(yǎng),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對側彎曲生長,C錯誤:溫特的實險講一步

證明胚芽鞘尖端產(chǎn)生了某種物質,向下運輸,促進下部生長,他把這種物質命名為生長素,

但不清楚該物質的本質,D錯誤。

2.答案:B

解析:A、若該觀點正確,則說明生長抑制物是真實存在的,應能從背光側分離出生長抑制

物,A正確;B、生長抑制物可能與生長素發(fā)揮作用有關,例如生長抑制物可能抑制生長素與

其受休結合,從而抑制生長,B錯誤;C、生長抑制物可能通過抑制相關基因的表達,進而抑

制生長,C正確;D、若向光側和背光側的生長素含量相同,則此現(xiàn)象可否定是由生長素分布

不均勻引起向光性生長,D正確。

3答案:D

解析:D項,實驗四證實了胚芽的尖端會產(chǎn)生某種物質影響植物的生長,但沒有進行單側光

的照射,故D項錯誤。

A項,實驗一的自變量是感光的部位,所以可以證明感受單側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故A

項正確。

B項,實驗二實驗組加入了瓊脂片,所以可以證明胚芽鞘尖端產(chǎn)生的刺激可以通過瓊脂片傳

遞給下部,故B項正確。

C項,實驗三的自變量是尖端的位置,所以可以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尖端產(chǎn)生的刺激

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故C項正確。

綜」一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D。

4.答案:C

解析:若心b、c<d,可知向光側生長素含量少了,則說明在單側光照射下,向光側生長素被

分解了,A錯誤;若心c+d=Kf,則說明在單側光照射下,向光側生長素被分解了,B錯誤;

因為生長素不能透過云母片運輸,若c<d、說明在單側光下,既有向光側生長素被分

解,又有向光側生長素向背光側轉運,C正確;生長素能促進細胞的伸長生長,若背光側生

長素較向光側多,會使背光側細胞生長較向光側快,D錯誤。故選C。

5.答案:D

解析:A、達爾文認為胚芽鞘出現(xiàn)向光彎曲是因為胚芽鞘尖端向下傳遞了某種影響,造成背

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A錯誤;B、拜爾實驗證明胚芽鞘彎曲生長是尖端產(chǎn)生的影響在其下部

分布不均勻造成的,B錯誤;C、溫特實驗證明胚芽鞘彎曲生長是由確實是一種化學物質引起

的,并把它命名為生長素,但沒有確定其化學本質,C錯誤;D、1931年科學家首先從人尿

液中分離出具有生長效應的化學物質一口引口朵乙酸,口引跺乙酸在人體內不能被利用,D正確。

故選D。

6.答案:D

解析:①和③蠶豆幼苗分別水平放置和垂直放置,可以探究幼苗莖的生長方向與重力的關

系,A正確;①和②中蠶豆幼苗均水平放置,單一變量為是否有下部射入的單側光,可以比較

重力與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即蠶豆幼苗莖生長方向)影響的大小,B正確;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

向下運輸積累在側芽部位,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過高而抑制側芽生長,若產(chǎn)生頂端優(yōu)勢

的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則生長受到抑制的側芽生長素濃度大于c,C正確;背光側生長

素濃度高于向光側,且生長效應強于向光側,④中幼苗出現(xiàn)向光彎曲生長時,若伸長區(qū)背光

側生長素濃度為2m,則向光側生長素濃度應小于m,D錯誤。

7.答案:A

解析:AB、內外兩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相同,但內外側細胞對生長素敏感性不同,該濃度

的生長素更有利于內側細胞的生長,A錯誤;B正確;

C、若內外側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相同,內側細胞生長較快,則有可能內側細胞中生長

素濃度大于外側細胞,C正確;

D、若內外側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相同,內側細胞生長較快,則有可能內側細胞中生長

素濃度小于外側細胞,D正確。

故選A。

8.答案:D

解析:A、根據(jù)題干信息“生長素在彎鉤的外側濃度低于內側”,可知彎鉤兩側生長素分布

不均勻,有高濃度抑制,低濃度促進的作用,體現(xiàn)了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A正確;B、

在彎鉤的外側生長素濃度低于內側,說明生長素產(chǎn)生后進行了極性運輸和橫向運輸,B正

確;C、頂端彎鉤的內側較高的生長素可能促進了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進而會

抑制生長素的作用,引起“頂端彎鉤”,C正確;D、出土后,生長素的分布發(fā)生改變,導致

彎鉤打開,所以可推測彎鉤內側的生長速率大于外側,D錯誤。

9.答案:A

解析:A.實驗在黑喑中進行,是為了防止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影響實驗結果,A錯

誤;

B.每組實驗均使用多個胚芽鞘的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的影響,是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力,B

正確;

C.實驗①的目的是探究生長素的作用部位,a與b構成了對對照,其作用是為了說明生長素作

用的部位是b段,a段產(chǎn)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作用于b段,使b段表現(xiàn)生長,C正確;

D.若要證明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極性運輸,需要增加一組作為對照,其操作為將胚芽鞘進行

顛倒,其他不變,一段時間后檢測下方的瓊脂塊中是否含有生長素,D正確。

故答案為:Ao

10.答案:C

解析:A、生長素屬于信息分子,通過調控細胞代謝,從而調控細胞的伸長,生長素濃度增

加到一定值時,才會促進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從而控制生長,A錯誤;

B、乙烯具有促進果實成熟的作用,乙烯是信息分子,不能直接抑制細胞伸長的作用,其調

節(jié)作用,B錯誤;

C、植物體中的各個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合成生長素的主要部位是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

種子,有的部位不能合成生長素(如無尖端的胚芽鞘就不能合成),C正確;

D、生長素可通過主動運輸進行細胞間的跨膜運輸,乙烯是氣體,通過自由擴散進行細胞間

的跨膜運輸,D錯誤。

故選C。

11.答案:D

解析:圖中“?”是空白對照,所以處理方式是噴灑等量蒸鐳水,A正確;據(jù)圖可知,單獨

使用IAA和GA,胚芽鞘牛長均加快,IAA和GA混合使用后促進作用增強,說明二者對促

進玉米胚芽鞘生長具有協(xié)同作用,B正確;生長素在胚芽鞘中的運輸具有極性運輸?shù)奶攸c,

所以實驗中用激素處理胚芽鞘時,應將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養(yǎng)液中,C正確;

由于生長素在其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兩側對稱存在有相同生理效應的不同濃度,所以若實驗

中使用的IAA濃度〃?大于其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則改用濃度低于〃7的IAA時,玉米胚芽

鞘的長度不一定減少,D錯誤。

12.答案:A

解析:圖乙中脫落酸(ABA)對胚芽鞘節(jié)段的伸長有抑制作用,而隨著青霉素濃度的提高,

這種抑制作用減緩,說明青霉素對脫落酸抑制胚芽精節(jié)段的伸長具有對抗作用,A正確;與

對照組相比,圖甲中高濃度青霉素對胚芽鞘切段的伸長起促進作用,且促進作用保持穩(wěn)定,

B錯誤;圖甲中青霉素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lppm)比生長素(Ippm)高,C錯

誤。

13.答案:A

解析:A、生長素主要促進細胞核的分裂,而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細胞質的分裂,二者協(xié)調

促進細胞分裂的完成,A錯誤;

B、乙烯利在pH<3.5時比較穩(wěn)定,隨著溶液pH升高分解釋放出乙烯,而乙烯具有催熟的作

用,因而能促進果實成熟,B正確;

C、當黃瓜莖端的脫落酸與赤霉素比值較高時,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例低時有利于分化

成冊花,C正確;

D、培養(yǎng)無子番茄需在花蕾期去雄、套袋,在雌花柱頭施加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進

而在不受精的情況下促進果實發(fā)育,因而產(chǎn)生無子果實,D正確。

故選Ao

14.答案:B

解析:A、根具有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切除根尖可以減少側根部位生長素的濃度,因而可以去除

頂端優(yōu)勢,使側根數(shù)目增加,A正確;B、由于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使側根部位生長素濃度較

高,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了側根的生長,因而根尖形態(tài)學下端側根數(shù)目較少,B錯誤;C、由

題中表格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茉莉酸的濃度,因變量是側根增加的數(shù)目lOO.Oumol/L的

JA濃度處理時,側根增加數(shù)目為0,因此該濃度下抑制測根數(shù)目增加的效果最顯著,C正

確;D、圖示表明隨著茉莉酸濃度的增大,側根增加數(shù)目均少于對照組,說明JA對測根的生長

具有抑制作用(表格沒有體現(xiàn)促進作用),不能體現(xiàn)兩重性,D正確。

15.答案:D

解析:A、植物細胞壁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主要由纖維素和果膠組成,在番茄成熟過程

中,乙烯可能通過誘導細胞璧降解酶的合成,能促進細胞璧分解從而使果實軟化,A正

確;B、赤霉素除了能夠延緩果實成熟還能夠促進種子萌發(fā),B正確;C、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

孤立地起作用,果實的發(fā)育及成熟過程需要多種激素調節(jié),C正確;D、負反饋是指在一個系

統(tǒng)中,系統(tǒng)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jié)該系統(tǒng)的工作,并且使系統(tǒng)工作的效果減弱

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統(tǒng)保持穩(wěn)定,題干中赤霉素和乙烯之間調控柿子的成熟過程沒有體現(xiàn)

出負反饋調節(jié),D錯誤。故選D。

16.答案:C

解析:A、蔡乙酸不是營養(yǎng)物質,A錯誤;B、給未授粉的玉米噴灑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溶液,導

致大量營養(yǎng)用于莖稈生長,會降低玉米的產(chǎn)量,B錯誤;C、利用青鮮素處理馬鈴薯可抑制發(fā)

芽與青鮮素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有關,C正確;D、乙烯促進果實成熟,可用乙烯類似物處理

使不同成熟期的菠蘿同步成熟,D錯誤。

17.答案:B

解析:A、光敏色素不是植物激素,A錯誤;

B、光敏色素通過改變空間結構而改變活性,光敏色素活化與鈍化的過程,就是光敏色素結

構發(fā)生改變的過程,B正確;

C、光敏色素活化,導致赤霉素含量增加,整個生理生化反應過程,都需要醐的催化反應,C

錯誤;

D、赤霉素的化學本質是二菇類酸,D錯誤。

故選Bo

18.答案:C

解析:CO基因是一種生物鐘基因,且co蛋白的合成受光周期的影響,因此可能出現(xiàn)晝夜節(jié)

律性,A正確;光也能通過光受體調節(jié)CO蛋白的含量,通過一系列光信號轉導,最終影響

了FT蛋白的積累,B正確;根據(jù)圖示,CO的轉錄受到光周期的影響,光周期調控的FKF1、

Gl、CDFs、BH等蛋白因子會促進或抑制CO基因的轉錄水平從而影響CO蛋白的含量,而

光敏色素對CO含量的調控是翻譯后調控,不屬于轉錄水平的調控,C錯誤;在CO蛋白含量

的調控上光敏色素PhyA維持CO蛋白的穩(wěn)定性,而PyB促進CO蛋白的分解,D正確。

19.答案:A

解析:A、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需要注意用量以及使用方法,A錯誤;B、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各個

時期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中,是由植物激素的相對含量以及多種植物激素共同調摔的結果,

B正確;C、有的植物需要經(jīng)過春化作用才能開花,樹木的年齡,是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

這種現(xiàn)象主要與溫度有關,C正確;D、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控,是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

節(jié)和環(huán)境因素調節(jié)共同完成的,環(huán)境因素會影響基因表達的調控,也會影響激素的產(chǎn)生和分

布,D正確。

故選:Ao

20.答案:B

解析:A、光敏色素是一類蛋白質(色素-蛋白復合體),分布在植物的各個部位,A錯誤;

B、在受到相應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的信息會傳導到細胞核

內,最終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B正確;

C、分析題圖可知,在紅光或白光的條件下,擬南芥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phyB)的下胚

軸的長度更長,說明光敏色素B主要吸收紅光或白光;在遠紅光的條件下,擬南芥光敏色素

A缺失突變體(phyA)的下胚軸的長度更長,說明光敏色素A主要吸收遠紅光,C錯誤;

D、遠紅光的條件下,與對照組進行對比,擬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phyA)的下胚軸

的長度更長,說明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抑制擬南芥下胚軸的生長,在紅光或白光的條件

下,與對照組進行對比,擬南芥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phyB)的下胚軸的長度更長,說明

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擬南芥下胚軸的生長,故光敏色素A、B被激活后均可抑制擬南

芥下胚軸的生長,D錯誤。

故選Bo

21.答案:ACD

解析:重力使根出現(xiàn)向地性,障礙物會引發(fā)根的向觸性,都是引起根尖部位生長素不對稱分

布的外因,A正確;生長素不具有催化作用,也不能為細胞提供能量,而是作為信息分子調

節(jié)植物生命活動,B錯誤;圖中兩次彎曲生長,均為凹面(陰影區(qū)域)生長素濃度高抑制生

長,另一側表現(xiàn)出促進作用,C正確;據(jù)題意可知,根向觸性的第一次彎曲涉及主動的信號轉

導,推測根是主動彎曲的,D正確。

22.答案:BD

解析:B、由題干信息可知,黑暗、弱光,強光條件下測得的a分別為0。、17.5。、35.5。,這

一結果體現(xiàn)了根具有背光生長的特性,B正確;

D、由圖2可知單側光照射后,水稻根向光側生長素含量少,生長快,背光側生長素含量

多,生長慢,體現(xiàn)了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特點,D正確。

23.答案:BCD

解析:生長素由伸長區(qū)向分生區(qū)運輸時不屬于極性運輸,A錯誤;載體蛋白AUX1向細胞內

運瑜生長素,根據(jù)生長素極性運輸?shù)姆较?,可判斷其分布在圖示細胞的底膜,B正確;在細

胞水平上,生長素具有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等作用,C正確;生長素與靶細胞

內受體特異性結合后,可誘導靶細胞特定基因的表達,D正確。

24.答案:AB

解析:由圖可知,三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格木苗的鮮重都有影響,因此格木苗中一定存在相

應的受體,否則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無法發(fā)揮作用,A項正施;據(jù)圖分析,GA3只表現(xiàn)出了促進

效果,B項正確;只根據(jù)圖無法得出GGR6濃度在45mg/L之后的作用效果,C項錯誤;據(jù)圖

可知,三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木格木苗發(fā)揮作用的最適濃度并不相同,NAA最適宜濃度最小,

D項錯誤。

25.答案:ABC

解析:A、乙烯分子量小且不帶電荷,這使得它容易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與內質網(wǎng)上

的ETR1受體蛋白結合,A正確;

B、ACC是乙烯的前體物質,其運輸受阻會影響乙烯的生成。而ETR1基因發(fā)生突變則會影

響乙烯信號的傳導,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果實晚熟,B正確;

C、乙烯在植物遭受干旱等逆境時合成量會增加,乙烯的作用之一就是促進葉、花、果實的

脫落,C正確;

D、乙烯和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并不是完全獨立發(fā)揮作用的。它們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共同調

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例如,在某些情況下,乙烯可以拮抗生長素的作用,D錯誤。

故選ABC。

26.答案:ABCD

解析:A、激素A細胞分裂素能促進側枝的發(fā)育、促進葉綠素合成等,主要合成部位是根

尖,A正確;B、激素B赤霉素與脫落酸在某些方面的作用效果是相反的,如赤霉素能促進種

子萌發(fā),而脫落酸維持種子休眠,B正確;C、乙烯的主要作用有促進果實成熟,促進開花,

促進花、葉、果實脫落,C正確;D、植物激素屬于信息分子,通過傳遞信息改變細胞的代謝

發(fā)揮作用,D正確。故選:ABCD。

27.答案:ABD

解析:A、NAA不是植物激素,而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生長調節(jié)劑,A正確;

B、蔡乙酸(NAA)能促進細胞分裂與伸長,因此可作用于植物根部分生區(qū)細胞和伸長區(qū)

細胞,B正確:

C、由題可知,NAA可以經(jīng)葉片、樹枝的嫩表皮及種子進入到植株內,通過輸導組織運輸?shù)?/p>

全株,C錯誤;

D、NAA與乙烯在催熟方面具有協(xié)同作用,D正確。

故選ABDo

28.答案:AD

解析:A,實驗過程中沒有同時使用X和。?泰乙酸的處理,因此無法得出兩者聯(lián)用的效果,

A錯誤;

B、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a.蔡乙酸處理后,平均根長與只添加乙基多殺菌素組比較有所增加,

而平均株高沒有明顯變化,甚至更低,說明?!鼋宜峥删R解乙基多殺菌素對菜心幼苗根生長

的加制,但不能緩解其對莖生長的抑制作用,B正確;

C、與清水組比較,乙基多殺菌素處理后根的長度明顯減小,且株高也降低顯著,可能的原

因是乙基多殺菌素處理的幼苗莖生長狀況可能與其抑制了根的生長,導致菜心幼苗不能獲取

足量的水和礦質營養(yǎng)有關,C正確;

D、。.禁乙酸是一類與生長素分子結構不同,但生理效應與生長素類似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D錯誤。

29.答案:ABC

解析:A、光敏色素是指吸收紅光.遠紅光可逆轉換的光受體(色素蛋白質)。光敏色素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