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營造技術》課件 項目五任務 1 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_第1頁
《森林營造技術》課件 項目五任務 1 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_第2頁
《森林營造技術》課件 項目五任務 1 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_第3頁
《森林營造技術》課件 項目五任務 1 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_第4頁
《森林營造技術》課件 項目五任務 1 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五

主要樹種營造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張玉芹森林營造技術教學要求

育人目標

引導學生弘揚“大樹精神”,學習“大樹品格”。培養(yǎng)學生不畏艱苦,崇德向善無私奉獻的優(yōu)良品德。

知識目標

掌握本地區(qū)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的生物學、生態(tài)學特性,造林技術。

能力目標

①能夠根據造林目的、社會需求、立地條件為造林地選擇適宜的造林樹種。②掌握具體樹種造林技術及撫育管理措施的設計。

重點、難點重點:本地區(qū)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造林技術。難點:本地區(qū)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實訓項目1.1本地區(qū)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設計皇帝手植柏實踐訓練

一、實訓目標

掌握本地區(qū)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的生物學、生態(tài)學特性,學會造林技術設計。

二、實訓場所

森林營造實訓室、閱覽室等。三、實訓形式學生5-6人一組,在老師或林場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實操訓練。四、實訓工具

1∶10000或1∶25000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分布圖、地貌類型圖、氣象資料、土壤資料等。實踐訓練五、實訓內容與方法實訓項目1.1本地區(qū)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設計本地區(qū)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設計①本地區(qū)主要造林樹種、適生條件、主要造林技術調查。②本地區(qū)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設計。樹種生物學特性生態(tài)學特性立地條件

造林技術撫育措施種苗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土壤質地土壤PH值林種造林面積樹種組成混交比例造林方式造林時間初植密度整地方式整地時間整地規(guī)格撫育次數撫育時間施肥種類施肥數量需種量苗木規(guī)格需苗量________________縣(區(qū)、林場)③

落葉松(Larix?spp.)是松科落葉松屬的落葉喬木,是優(yōu)良的速生用材樹種。

1.1.1林學特性

3)生物學特性

(1)生長速度快。

(2)生長期長,春季萌動早,秋季停止生長晚。背景知識1.1落葉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1林學特性

3)生物學特性

(3)樹干通直圓滿,自然整枝良好,根系可塑性大。

(4)在濕潤、肥沃、深厚的土壤中,Ⅰ級側根可貼地表生長,主根深長;在土層淺薄或水分過多時,往往形成淺根性樹種,不定根發(fā)達;在干旱條件下主根較深,側根不甚發(fā)達。

背景知識1.1落葉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1林學特性

4)生態(tài)學特性

喜光性強,耐低溫寒冷,對土壤水分、養(yǎng)分條件的適應范圍廣,在濕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長最好,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生長緩慢。背景知識1.1落葉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2造林技術

1)育苗

落葉松以播種育苗為主。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落葉松在結構良好、深厚、肥沃、濕潤的沙壤土、壤土及河谷沖積土上生長較好。生豐產用材林要求坡度小于15°,厚土層。

背景知識1.1落葉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2造林技術

2)造林

(2)整地方式因造林地類型不同而異。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可進行小魚鱗坑整地;在雜草繁茂、灌叢較多的地方,可先割帶,然后在帶中間穴狀整地。背景知識1.1落葉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背景知識1.1落葉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

1.1.2造林技術

2)造林

(3)造林密度各地區(qū)落葉松適宜的造林密度③

1.1.2造林技術

2)造林

(4)種植點配置采取長方形或正方形配置。

(5)造林季節(jié)和造林方法一般春季造林.

(6)樹種組成適宜與落葉松混交的樹種有水曲柳、榆樹、椴樹、樺樹、色木槭、赤楊等。

混交方式以帶狀混交為主,也可塊狀混交。小面積造林可造純林。(7)撫育管理幼林撫育宜持續(xù)3-5年。背景知識1.1落葉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油松為松科松屬常綠喬木,高達25m,胸徑可達1m以上。

1.2.1林學特性

1)分布范圍

油松,中國特有樹種,分布范圍廣。北至內蒙古的陰山;西至寧夏賀蘭山,青海祁連山、大通河、湟水流域一帶;南至川甘兩省接壤地區(qū),陜西秦嶺、黃龍山,河南伏牛山,山西太行山、呂梁山,河北燕山;西南達四川,東達山東沂蒙山及長白山區(qū)西部。背景知識1.2油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油松為松科松屬常綠喬木,高達25m,胸徑可達1m以上。

1.2.1林學特性

2)生物學特性油松的生長速度中等,幼年期生長緩慢。根系發(fā)達主根明顯,側根伸展范圍較廣。背景知識1.2油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2.1林學特性

3)生態(tài)學特性

喜光,抗寒能力較強,耐旱、耐瘠薄,不耐水濕和鹽堿,適宜在中性和微酸性的土壤上生長;在通氣、排水不良的黏重土壤上生長緩慢,枝葉稀疏,早期干梢。背景知識1.2油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2.2造林技術

1)育苗

油松常采用播種育苗。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用材林,選擇地勢比較平緩、土壤深厚肥沃、排水通氣良好的造林地。

(2)整地方式根據造林地立地條件,可采用魚鱗坑、穴狀、水平溝整地。背景知識1.2油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2.2造林技術

2)造林

(3)造林季節(jié)和造林方法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植苗造林為主。

(4)造林密度油松幼年時生長較慢,干形不夠通直,側枝較粗壯,應適當密植,造林密度為3330-6660株/hm2

。背景知識1.2油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2.2造林技術

2)造林

(5)種植點配置長方形或品字形配置。

(6)樹種組成

油松可與櫟類、山楊、小葉楊、元寶楓、側柏、紫穗槐、沙棘、刺槐等帶狀混交,或塊狀混交造林。

(7)撫育管理造林后,連續(xù)3-5年適時松土除草、擴穴培土、施肥,有條件時灌水,幼樹超出雜草層即可停止。背景知識1.2油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華山松為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樹高可達35m,胸徑可達1m,樹體高大挺拔,冠形優(yōu)美,為優(yōu)良的用材林、綠化樹種。

1.3.1林學特性

1)分布范圍

華山松主產于我國中部至西南部高山,包括陜西南部秦嶺(東起華山,西至辛家山,,甘肅南部、四川、湖北西部、貴州中部及西北部、云南及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等。

2)生物學特性華山松生長迅速,根系較淺,主根不明顯,側根、須根發(fā)達,具菌根。背景知識1.3華山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3.2造林技術

1)育苗

常采用播種育苗。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

造林地應選擇適宜的海拔,如

陜西渭北海拔在1000-1600m,坡向以陰坡、半陰坡為主;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

(2)整地方式采用帶狀或塊狀整地。

(3)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以2505-3330株/hm2

為宜。

(4)種植點配置長方形或品字形配置。

(5)造林方法

①植苗造林。

②直播造林。

背景知識1.3華山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3.2造林技術

2)造林

(6)樹種組成可與樺樹、側柏、椴樹、槭樹、楊樹闊葉樹種以行間或帶狀、塊狀混交。

(7)撫育管理造林第1年,需要割除穴周圍的雜草,2-4年生時要松土除草,并擴大穴面,一般連續(xù)撫育3-4年,每年1-2次。背景知識1.3華山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樟子松為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樹干通直,生長快,材質優(yōu)良,用途廣泛,是我國北方地區(qū)重要的速生用材林樹種。

1.4.1林學特性

1)分布范圍

在我國,樟子松天然分布于大興安嶺北部(北緯50°以北)和呼倫貝爾草原東南部,是我國東北、華北地區(qū)北部和西北地區(qū)主要造林樹種。背景知識1.4樟子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4.1林學特性

2)生物學特性

人工造林5-6年后高生長加快,一般年高生長量可達50-70?cm,比相同條件下的油松生長快。

3)生態(tài)學特性

喜光性強,不耐庇蔭,抗寒性強,耐旱、耐瘠薄,耐寒,能耐-50--40℃的低溫,耐高溫;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風積沙土、礫質粗沙土、沙壤土、黑鈣土、栗鈣土、淋溶黑土、白漿土上都能正常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良好。背景知識1.4樟子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4.2造林技術

1)育苗

播種育苗。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

速生豐產用材林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Ⅰ、Ⅱ類立地。

(2)整地方式立地條件好,穴狀整地;坡度較緩,帶狀整地;地形破碎,魚鱗坑整地。背景知識1.4樟子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4.2造林技術

2)造林

(3)造林密度大徑級用材林,2500-3300株/hm2;中小徑級用材林,3300-4400株/hm2

(4)樹種組成適宜與落葉松、紅皮云杉、紅松、水曲柳、椴樹等帶狀混交或塊狀混交造林。

(5)造林季節(jié)早春土壤返漿期頂漿造林為好,應先陽坡,后陰坡。也可秋季造林。容器苗可在雨季造林。背景知識1.4樟子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甘肅河西干旱荒漠區(qū)樟子松造林③

1.4.2造林技術

2)造林

(6)種苗規(guī)格速生豐產用材林,選擇苗木地徑在0.45cm以上、苗高15cm以上、根系長度不低于20cm、大于5cm長Ⅰ級側根不少于15條的2年生樟子松移植Ⅰ級苗。背景知識1.4樟子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甘肅河西干旱荒漠區(qū)樟子松造林③1.4.2造林技術2)造林

(7)栽植方法穴植法為主。

(8)撫育管理造林后15-20d要扶苗、培土、踩實。造林后前兩年,在土壤封凍前要進行埋土防寒處理。背景知識1.4樟子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甘肅河西干旱荒漠區(qū)樟子松造林③1.4.2造林技術2)造林

(7)栽植方法穴植法為主。

(8)撫育管理造林后15-20d要扶苗、培土、踩實。造林后前兩年,在土壤封凍前要進行埋土防寒處理。背景知識1.4樟子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甘肅河西干旱荒漠區(qū)樟子松造林③

側柏是柏科側柏屬常綠喬木,是我國干旱地區(qū)主要的造林樹種。

1.5.1林學特性

1)分布范圍

側柏在我國分布很廣,全國各地都有栽培.黃河及淮河流域為集中分布區(qū)。

2)生物學特性

側柏生長緩慢,高生長持續(xù)期長,生命周期長。根系分布淺,側根發(fā)達。萌芽力較強,側枝濃密。背景知識1.5側柏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5.1林學特性

3)生態(tài)學特性

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耐輕度鹽堿。

喜光,幼苗和幼樹耐庇蔭,在郁閉度0.8的林地上天然更新良好,20年后需光量增大。

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向陽、干燥、瘠薄的山坡和石縫中均能生長,在石灰?guī)r、花崗巖等山地都可以造林。耐水濕能力較弱,在地下水位過高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上生長易爛根死亡。背景知識1.5側柏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5.2造林技術

1)育苗

播種育苗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

在低山或中山海拔1000m以下的陽坡、半陽坡,石質山地干燥、瘠薄的地方,輕鹽堿地、沙地,均可造林。

(2)整地方式

穴狀整地、魚鱗坑整地、水平溝整地和水平階整地。背景知識1.5側柏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背景知識1.5側柏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

1.5.2造林技術

2)造林

(3)造林密度地區(qū)造林密度/(株.hm2)生態(tài)公益林商品林東北地區(qū)2500-50002500-5000華北中原地區(qū)3000-35004350-6000中南華東區(qū)3500-60004350-6000長江中上游地區(qū)16671111黃河上中游地區(qū)11111200三北風沙區(qū)11111200側柏造林密度表③

1.5.2造林技術

2)造林

(4)樹種組成

側柏與油松混交效果較好。帶狀混交或行間混交。

(5)造林季節(jié)和造林方法

春、秋、雨三季均可。側柏雨季造林易成活。

植苗造林為主,穴植法。

(6)撫育管理

側柏生長緩慢,造林后生長易受雜草壓制,造林后的2-3年內應加強松土除草工作,禁止放牧。背景知識1.5側柏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紅松,又名果松、朝鮮松和海松,為松科松屬的常綠高大喬木。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珍貴的用材樹種和果林樹種。

1.6.1林學特性

1)主要品種類型

粗皮紅松和細皮紅松。

2)分布范圍

我國東北地區(qū)是紅松自然分布區(qū)的中心地帶。背景知識1.6紅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6.1林學特性

3)生物學特性

淺根性樹種,主根不發(fā)達。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常出現分叉現象,過早分叉影響木材的質量和產量

背景知識1.6紅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6.1林學特性

4)生態(tài)學特性

對氣候條件的要求較嚴,要求溫和、涼爽的氣候條件。喜濕潤氣候,分布區(qū)的年降水量在500-600mm,空氣相對濕度在70%以上生長較好,在50%以下生長不良。在土壤肥沃、通氣良好,土層深厚、pH值為5.5-6.5的山坡地帶生長得最好。不耐瘠薄、水濕,不耐旱和鹽堿。背景知識1.6紅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6.2造林技術

1)育苗

播種育苗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

排水良好的緩坡、斜坡為宜,斜坡又以陰坡為好。濕潤、肥沃、土層較厚的山地暗棕壤土或棕壤土為佳。

背景知識1.6紅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6.2造林技術

2)造林

(2)林地清理方法與整地方式

割帶是林地清理的重要方法。采用暗穴整地、塊狀整地和帶狀整地。

(3)造林季節(jié)和造林方法

春季為主,植苗造林為主。

(4)造林密度

一般為3300-4400株/hm2。

背景知識1.6紅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6.2造林技術

2)造林

(5)樹種組成

提倡營造紅松混交林。

適宜與紅松混交的喬木樹種有落葉松、水曲柳、紫椴、樺樹、春榆、裂葉榆、花曲柳、赤楊、胡桃楸、黃波羅等。

背景知識1.6紅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6.2造林技術

2)造林

(6)撫育管理①幼林撫育。

措施包括除草(割草)、割灌、伐除上層木等。一般要連續(xù)撫育3-5年,每年1-2次。

②成林撫育。成林撫育包括修枝和間伐。

背景知識1.6紅松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水杉

杉科水杉屬落葉大喬木。我國特產,世界著名的孑遺植物,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目前,全國各地都有引種栽培,特別是長江流域中下游各省栽培甚廣。

1.8.1林學特性

1)分布范圍

水杉天然分布在我國重慶(石柱)、湖北(利川)、湖南(龍山)三地邊境的小范圍內。背景知識1.8水杉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8.1林學特性

2)生物學特性

樹干通直,樹高可達35m。雌雄同株,花期3月,果實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

3)生態(tài)學特性

喜光,喜溫和濕潤,夏秋多雨的氣候。較耐水濕,但不能長期積水。在酸性黃壤土的山坡、山間、溝谷及河流兩岸均能較好生長。耐寒性較強。

背景知識1.8水杉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8.2造林技術

1)育苗

播種育苗、扦插育苗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

選擇平原、山地及丘陵坡地的中下部、坡麓及溝谷、河流兩邊。要求土層深厚、肥沃。

(2)整地方式

江、湖灘地采用帶狀整地;在溝谷、山洼、較濕潤的山麓緩坡及丘陵崗地采用塊狀整地。背景知識1.8水杉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8.2造林技術

2)造林

(3)造林密度

一般為1665-2505株/hm2。

(4)造林季節(jié)

從晚秋到初春均可。

(5)苗木規(guī)格

一般以2-3年生、高徑比50:1左右為好。

(6)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背景知識1.8水杉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8.2造林技術

2)造林

(7)撫育管理①幼林撫育。栽植當年撫育1-2次或2次以上,進行除草松土;第2、第3年每年撫育1-2次,②成林撫育。a.修枝。栽植后第3年開始修枝。b.間伐撫育。林木下層枝條出現枯死時,可進行間伐。背景知識1.8水杉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杉木

杉木科杉木屬常綠喬木樹種,為我國南方特有的優(yōu)良速生用材樹種。

1.9.1林學特性

1)分布范圍

杉木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各省,黔東南、湘西南、桂北、粵北、贛南、閩北、浙南等地區(qū)是杉木的中心產區(qū)。

2)生物學特性

生長快,生長量大。淺根型,主根不明顯的,側根、須根發(fā)達。樹干通直,萌芽能力強。背景知識1.9杉木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9.1林學特性

3)生態(tài)學特性

(1)氣候

亞熱帶樹種,喜溫、喜濕,怕風、怕旱,生長期長。

(2)光照

較喜光

。幼苗耐蔭,幼樹稍耐蔭,速生階段要求光照充足。

(3)土壤

喜肥沃、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不耐鹽堿。中壤土至重壤土最好。

(4)地形

山洼、山谷、山坡中下部、陰坡等地為好。背景知識1.9杉木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9.2造林技術

1)育苗

播種育苗。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

豐產林以Ⅰ類立地為主,條件較好的Ⅱ類立地亦可。

(2)整地方式

因地制宜

。一般采用塊狀或帶狀沿等高線整地。

(3)造林季節(jié)和造林方法

一般以1-2月為好。植苗造林。背景知識1.9杉木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9.2造林技術

2)造林

(4)造林密度

大徑材,1600-2000株/hm2;中徑材,1667-2500株/hm2;中小徑材,2500-3000株/hm2。

(5)種植點配置

長方形或三角形配置。

(6)樹種組成

適宜與杉木混交的樹種有榿木、楓香、楊梅、紅豆樹、擬赤楊、光皮樺、栲、楠木、木荷、檫樹、毛竹等。

(7)撫育管理

幼林撫育工作主要有松土除草、除萌條和施肥。背景知識1.9杉木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楊樹

楊柳科楊屬樹種的統稱。楊樹品種類型多,栽培面積和范圍大,是我國重要的速生用材林、防護林和四旁綠化樹種之一。

1.12.1林學特性

1)分布范圍

我國主要分布在北緯25°-50°,東經80°-134°的廣大地區(qū),以東北、華北、西南、西北地區(qū)的資源較多。

2)生物學特性

適應性廣,生長速度快,輪伐期短。深根性樹種。萌芽和萌蘗能力都很強。背景知識1.12楊樹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2.1林學特性

3)生態(tài)學特性

楊樹喜光、喜溫暖、喜氣、喜肥,需水量大。

1.12.2造林技術

1)育苗

可采用播種育苗或營養(yǎng)繁殖育苗。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

一般選擇在地勢較平坦、地下水位較高的沙壤土上造林,在山谷河灘、江河沖積土上也可以造林。背景知識1.12楊樹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2.2造林技術

2)造林

(2)林地清理方法

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塊狀清理。

(3)整地方式

地勢平坦地塊采用機械全面整地或帶狀整地,然后挖穴。崗地或低山地區(qū),帶狀整地,然后挖穴。

(4)造林季節(jié)以春季為主。

(5)苗木規(guī)格

Ⅰ、Ⅱ級苗木。背景知識1.12楊樹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2.2造林技術

2)造林

(6)造林密度

根據經營目的、立地條件、品種特性等確定。

大徑材:株行距6m×7m、7m×7m、8m×8m。

中徑材:株行距4mx5m、5mx6m。小徑材:株行距3m×3m、3m×4m、4m×4m。背景知識1.12楊樹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2.2造林技術

2)造林

(7)種植點配置

可采用正方形、長方形、品字形等配置方式。

(8)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為主,也可插條造林、插干造林。

(9)樹種組成

營造混交林為好。

(10)撫育管理①幼林撫育。

一般連續(xù)撫育3年,各年撫育次數為2-2-1,主要撫育措施有松土除草、施肥、澆水、補植、抹芽、修枝、樹干涂白、防治病蟲害等。

②成林撫育。修枝、間伐。背景知識1.12楊樹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刺槐

為豆科刺槐屬落葉喬木。是用材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和四旁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

1.13.1林學特性

1)分布范圍

刺槐在我國的栽培范圍很廣,黃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是刺槐成片栽植的集中區(qū)。

2)生物學特性

速生樹種

。根系發(fā)達,具有根瘤,能固氮,萌蘗能力強。

背景知識1.13刺槐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3.1林學特性

3)生態(tài)學特性

喜光,

耐旱、耐瘠薄,但在土層薄、水分條件差的立地生長不良;怕風,不耐水濕,稍耐鹽堿。

1.13.2造林技術

1)育苗

播種育苗為主,也可插根、插條、嫁接育苗。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

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在適生地區(qū)的山地和各種類型的沙地、輕鹽堿地都可以栽植刺槐。背景知識1.13刺槐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3.2造林技術

2)造林

(1)造林地的選擇

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在適生地區(qū)的山地和各種類型的沙地、輕鹽堿地都可以栽植刺槐。

(2)整地方式

石質山地,采用水平階整地;黃土地區(qū),采用帶狀整地或塊狀整地。

(3)造林季節(jié)和造林方法

我國北方山地春季或秋季植苗造林為主。

背景知識1.13刺槐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1.13.2造林技術

2)造林

(4)造林密度

刺槐側枝發(fā)達、樹干不直,

可適當加大造林密度,如采用1m×3m、2m×3m、1m×4m等株行距。

(5)撫育管理①幼林撫育。及時松土除草。②成林撫育。

整形、修枝。背景知識1.13刺槐造林技術任務1?主要用材林、防護林樹種造林技術③

泡桐為玄參科泡桐屬落葉喬木,是我國特產的速生用材樹種。

1.14.1林學特性

1)主要類型及分布范圍

泡桐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