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懷仁大地高中學校2025-2026學年上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生物(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大熊貓喜食竹筍,下列關于大熊貓和竹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組成大熊貓和竹子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相同B.大熊貓、竹子和其他生物共同構成了竹林中的生物群落C.大熊貓的單個細胞也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D.竹林中的土壤和水分不參與生命系統(tǒng)的組成【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驹斀狻緼、組成大熊貓和竹子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不完全相同,大熊貓屬于高等動物,高等動物有系統(tǒng)這個層次;竹子屬于高等植物,高等植物沒有系統(tǒng)這個層次,A錯誤;B、大熊貓、竹子和竹林中的其他生物共同構成了竹林中的生物群落,B正確;C、大熊貓是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大熊貓的單個細胞不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C錯誤;D、竹林中的土壤和水分可參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成,生態(tài)系統(tǒng)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梢?,竹林中的土壤和水分參與生命系統(tǒng)的組成,D錯誤。故選B。2.歸納法是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下列研究中沒有科學使用歸納法的是()A.顯微鏡觀察到植物的花粉、胚珠、柱頭等的細胞都有細胞核,得出植物細胞都有細胞核這一結論B.顯微鏡觀察到很多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得出動物細胞都沒有細胞壁的結論C.顯微鏡觀察到細菌沒有成形細胞核,得出沒有成形細胞核的細胞就是細菌的結論D.顯微鏡觀察到菠菜、天竺葵、柳樹椰肉細胞中都有葉綠體,得出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的結論【答案】C【解析】【分析】歸納法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歸納法得出的結論不都是可信的,還需要經(jīng)過實驗驗證?!驹斀狻緼B、不完全歸納法是以某類中的部分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屬性為前提,推出以該類對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該屬性為結論的歸納推理。顯微鏡觀察到植物的花粉、胚珠、柱頭等的細胞都有細胞核,得出植物細胞都有細胞核這一結論,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法;顯微鏡觀察到很多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得出動物細胞都沒有細胞壁的結論,也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法,AB與題意不符;C、顯微鏡觀察到細菌沒有成形細胞核,得出沒有成形細胞核的細胞就是細菌的結論,由于該研究中并沒有觀察多種細菌,因此結論的得出沒有使用歸納法,C與題意相符,D、顯微鏡觀察到菠菜、天竺葵、柳樹椰肉細胞中都有葉綠體,得出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的結論,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法,D與題意不符。故選C。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一句古詩寫出了杭州西湖一派生機勃勃、風光明媚的早春景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詩句中幾種生物具有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相同B.西湖邊所有的“暖樹”構成一個種群C.早鶯、暖樹、新燕及生存于西湖的各種動植物構成了群落D.新燕的細胞也參與了西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答案】D【解析】【分析】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形成一個整體,就是種群。群落是指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qū)域的各種生物的集合【詳解】A、植物不具有系統(tǒng)這個層次,但動物具有,因此詩句中幾種生物具有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不完全相同,A錯誤;B、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形成一個整體,就是種群?!芭瘶洹敝傅氖悄切┫蜿?、溫暖、最先被陽光照到的樹木,故西湖邊所有的“暖樹”包括了多個物種,不能構成一個種群,B錯誤;C、群落是指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qū)域的各種生物的集合。故早鶯、暖樹、新燕及生存于西湖的各種動植物不能構群落,C錯誤;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與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等有關聯(lián),新燕屬于消費者,故新燕也參與了西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D正確。故選D。4.歸納法是生物學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歸納法是由一個具體事實得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B根據(jù)部分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得出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壁屬于不完全歸納法C.生物學的研究常采用完全歸納法,因為采用該方法得出的結論更可靠D.研究一個果園中桃花的結構適合采用完全歸納法【答案】B【解析】【分析】歸納法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驹斀狻緼、歸納法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可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A錯誤;B、不完全歸納法是通過對某類事物的一部分對象或一部分子類的考察,從中概括出關于該類事物的一般性結論的推理,根據(jù)部分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得出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壁屬于不完全歸納法,B正確;C、因為研究的實驗對象往往較多,故生物學的研究常采用不完全歸納法,C錯誤;D、一個果園中桃花數(shù)量較多,故研究一個果園中桃花的結構適合采用不完全歸納法,D錯誤。故選B。5.在多位科學家探索的基礎上,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建立了細胞學說。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A.根據(jù)細胞學說可以推出現(xiàn)代生物的細胞都是遠古生物細胞的后代B.多細胞生物體中的每個細胞都是獨立的單位,細胞之間不會相互影響C.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標志著生物學研究進入細胞水平D.施萊登和施旺應用不完全歸納法建立了細胞學說,該方法得出的結論都可信【答案】A【解析】【分析】細胞學說指出:①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所構成;②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③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學說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tǒng)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驹斀狻緼、細胞學說的要點之一是: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chǎn)生的,它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tǒng)一性,因此根據(jù)細胞學說可以推出現(xiàn)代生物的細胞都是遠古生物細胞的后代,A正確;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多細胞生物體中的每個細胞之間會相互影響,B錯誤;C、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標志著生物學研究進入細胞水平,細胞學說沒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樣性,C錯誤;D、施萊登和施旺應用不完全歸納法建立了細胞學說,該方法得出的結論未必都可信,D錯誤。故選A。6.下列關于生命系統(tǒng)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魚和植物構成一個種群B.一分子蔗糖是系統(tǒng),也是“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C.江水、陽光、空氣等非生物可參與生命系統(tǒng)的組成D.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一定區(qū)域內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的所有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1)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3)生命系統(tǒng)各層次之間層層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4)生命系統(tǒng)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所以應包括其中的無機環(huán)境。【詳解】A、種群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占據(jù)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在這個定義中,關鍵要素是“同種生物”和“所有個體”。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魚雖不是同一種生物的個體集合。此外,植物與魚類屬于不同的生物種類,因此它們也不屬于同一個種群,A錯誤;B、蔗糖是分子,屬于系統(tǒng),但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B錯誤;C、生態(tài)系統(tǒng)組分是指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江水、陽光、空氣、無機鹽、有機質、巖石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因此江水、陽光、空氣等非生物可參與生命系統(tǒng)的組成,C正確;D、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一定自然區(qū)域內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的所有生物和無機環(huán)境,D錯誤。故選C。7.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A.普通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實質是放大細胞面積的倍數(shù)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為了避免壓碎載玻片應先提升鏡筒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jié)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shù)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答案】D【解析】【分析】1.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鏡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動裝片,將物像移至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調節(jié)反光鏡和光圈,使視野亮度適宜→應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使物像清晰。2.顯微鏡下觀察的物像是倒像,物像與標本的關系是上下倒、左右倒,玻片移動的方向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3.物像放大倍數(shù)是指放大的長度和寬度,物像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目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反之亦然?!驹斀狻緼、普通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實質是放大細胞的長寬的倍數(shù),A錯誤;B、從低倍鏡換高倍鏡直接轉動轉換器,不應提升鏡筒,B錯誤;C、低倍鏡換成高倍鏡的過程應該是找、移、轉、調,C錯誤;D、目鏡越短放大倍數(shù)越高,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高,放大倍數(shù)越高物鏡距離載玻片越近,所以放大倍數(shù)最大的組合是②③⑤,D正確。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的使用,是一道實驗操作題,形成清晰物像時,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與物鏡和玻片的距離之間的關系,只有記清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與物鏡和玻片的距離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用顯微鏡進行觀察。8.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3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甲、乙、丙)進行分析、觀察等實驗,獲得的結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下述甲、乙、丙3種細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核膜葉綠素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纖維素酶處理的結果甲×√××√無變化乙√××√√外層結構破壞丙√√√√√外層結構破壞①衣藻②酵母菌③乳酸菌④發(fā)菜⑤支原體⑥水稻根尖分生區(qū)細胞A.④⑥① B.①②⑥ C.④⑤⑥ D.③②①【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較,其根本區(qū)別是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驹斀狻恳罁?jù)表格信息,甲細胞無核膜,沒有葉綠體和線粒體,但具有核糖體,含有葉綠素,說明甲細胞最可能是④發(fā)菜;乙細胞具有核膜,說明其是真核生物,含有線粒體、核糖體,不具有葉綠體,同時加入纖維素酶外層結構被破壞,說明乙細胞是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高等植物細胞,最可能是⑥水稻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丙細胞有核膜,屬于真核生物,且該細胞含有葉綠體和細胞壁(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應為綠色植物細胞,如①衣藻,綜上,A正確,BCD錯誤。故選A。9.每一個生物科學問題的答案都必須在細胞中尋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渭湖中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B.“一棵楊樹”和“一頭?!倍咚械纳到y(tǒng)層次不完全相同C.低倍鏡下物像清晰,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首先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D.利用不完全歸納法得出的結論是完全可信的,可以用來預測和判斷【答案】B【解析】【分析】由低倍鏡換用高倍鏡進行觀察的步驟是:移動玻片標本使要觀察的某一物像到達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選擇高倍鏡對準通光孔→調節(jié)光圈,換用較大光圈使視野較為明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驹斀狻緼、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體,A錯誤;B、“一棵楊樹”是植物,植物沒有“系統(tǒng)”層次,動物有系統(tǒng)層次,所以“一棵楊樹”和“一頭?!睂哟尾煌耆嗤?,B正確;C、低倍鏡下物像清晰,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首先調節(jié)光圈或反光鏡,C錯誤;D、不完全歸納法因其本身具有局限性,得出的結論是可信的,可以用來預測和判斷,但可能存在例外,D錯誤。故選B。10.原核細胞的成形標志著原始地球上生命的正式誕生,而真核細胞的誕生伴隨了地球生命的空前繁榮。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jù)核糖體是原核細胞唯一一種細胞器可知,真核細胞僅僅依賴核糖體也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B.真核生物所有細胞都具有細胞核C.噬菌體與藍細菌的根本區(qū)別是有無細胞結構,藍細菌與草履蟲結構上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營養(yǎng)方式為自養(yǎng),后者營養(yǎng)方式為異養(yǎng)D.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共有的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且均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qū)別有:原核細胞體積小,無核膜、核仁,DNA上無蛋白質,除核糖體外,無其他細胞器。真核細胞體積較大,有核膜、核仁,DNA與蛋白質形成染色質(染色體),細胞器的種類多,結構復雜。其中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有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詳解】A、原核生物有且僅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但真核細胞不能僅依靠核糖體就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如真核細胞中分泌蛋白的形成需要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加工,A錯誤;B、并非所有真核細胞都具有細胞核,如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不具有細胞核,B錯誤;C、噬菌體為病毒,與藍細菌的根本區(qū)別是有無細胞結構,藍細菌與草履蟲結構上的根本區(qū)別是藍細菌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草履蟲具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C錯誤;D、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共有的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且均以DNA作為遺傳物質,說明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D正確。故選D。11.研究表明缺硒可導致克山病??松讲∈且环N地方性心肌病,急重癥病人可發(fā)生猝死。營養(yǎng)學和流行病學界專家認為,成人每天攝取硒40~100μg就可滿足人體需要。根據(jù)資料,下列解釋不正確的是()A.硒是人體必需的化學元素B.硒在人體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C.硒的作用重大,只要有了硒,人體就能正常生長發(fā)育D.硒是人體的微量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硒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也是人體必需的化學元素,在人體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驹斀狻緼、研究表明缺硒可導致克山病,這是說明硒是人體必需的化學元素,A正確;B、由題干信息分析可知,缺硒可導致克山病,嚴重時會導致猝死,故硒在人體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B正確;C、硒是人體必需的化學元素,其作用無法替代,但人體所需的元素很多,并不是只要有了硒,人體就能正常生長發(fā)育,C錯誤;D、成人每天攝取硒40~100μg就可滿足人體需要,據(jù)此推測硒是人體的微量元素,D正確。故選C。12.梨樹從土壤和空氣中吸收所需物質來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科學家發(fā)現(xiàn)梨的果肉細胞和葉肉細胞中的化合物不完全一樣。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梨的果肉細胞和葉肉細胞所含化合物的種類及含量都有差異B.梨的果肉細胞和葉肉細胞所含元素的種類大致相同C.生物體中的元素都來自自然界,故組成細胞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找得到D.梨的葉肉細胞和藍細菌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故二者的結構都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組成細胞的各種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細胞所特有的,這體現(xiàn)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但是每種元素在細胞內和無機自然界里的含量相差很大,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存在差異性?!驹斀狻緼、由題意可知,梨的果肉細胞和葉肉細胞中的化合物不完全一樣,據(jù)此可推知梨的果肉細胞和葉肉細胞所含化合物的種類及含量都有差異,A正確;B、不同細胞所含化學元素的種類大致相同,B正確;C、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歸根結底是從無機自然界中獲得的,因此生物體中的元素都來自自然界,組成細胞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找得到,C正確;D、梨的葉肉細胞是真核細胞,含有葉綠體,藍細菌的細胞是原核細胞,不含有葉綠體,二者的結構不完全相同,D錯誤。故選D。13.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圖中序號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積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兩大類化合物。請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Ⅶ代表糖類和核酸,則Ⅵ代表脂肪B.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ⅣC.Ⅳ的組成成分中可能含有Ⅴ的某些元素D.Ⅱ中共有的化學元素是C、H、O【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jù)題干信息和圖形分析,此圖表示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據(jù)圖示種類和含量可知,Ⅰ為無機物,Ⅱ為有機物,Ⅲ為水,Ⅴ為無機鹽,Ⅳ為蛋白質,Ⅵ為脂質(或糖類和核酸),則VII為糖類和核酸(或脂質)?!驹斀狻緼、據(jù)圖示種類和含量可知,Ⅰ為無機物,Ⅱ為有機物,Ⅳ為蛋白質,若Ⅶ代表糖類和核酸,則Ⅵ代表脂質,A錯誤;B、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即圖中的Ⅳ,B正確;C、Ⅴ為無機鹽,Ⅳ為蛋白質,某些蛋白質成分中含有無機鹽,如血紅蛋白中含有鐵元素,C正確;D、Ⅱ為有機物,包括蛋白質、糖類和脂質、核酸等,其共有的化學元素是C、H、O,D正確。故選A。14.如圖1是細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圖2是活細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圖1表示細胞鮮重,則A、B分別是水、蛋白質;圖2a、b、c依次表示碳、氧、氫B.若圖1表示細胞干重,則A化合物具有多樣性,其必含圖2中的a、b、c元素C.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A化合物中不含圖2中的bD.若圖1表示完全脫水的細胞,則此時含量最多的元素為圖2中的b【答案】A【解析】【分析】題圖分,析圖1中若該細胞是正常細胞,A化合物含量最多是水,B是蛋白質;若該細胞是表示細胞干重,則A含量最多,表示蛋白質;圖2為活細胞元素含量的柱形圖,a含量最多是O元素,b是C元素,c是H元素?!驹斀狻緼.細胞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質,則圖1中A、B化合物依次是水和蛋白質;圖2中a、b、c依次表示氧、碳、氫,A錯誤;B、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因此若圖1表示完全脫水后化合物含量,則A化合物是蛋白質,具有多樣性,其必含的元素為C、H、O、N,即含有圖中的a(O)、b(C)、c(H)元素,B正確;C、細胞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A化合物為水,其中不含b(C元素),C正確;D、若圖1表示完全脫水的細胞,則此時含量最多的元素為圖2中的b(C元素),D正確。故選A。15.下列關于生物體細胞中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和含量都相同B.C、H、O、N四種元素在細胞中的含量較高C.微量元素Ca是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D.生物和非生物在元素組成上沒有任何區(qū)別【答案】B【解析】【分析】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所特有的,體現(xiàn)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生物體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體現(xiàn)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差異性。【詳解】A、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但含量差異較大,A錯誤;B、無論鮮重還是干重,組成細胞的元素中C、O、H、N這四種元素含量最多,在干重中C元素含量最多,在鮮重中O因素含量最多,B正確;C、微量元素是生物體不可缺少的,但是Ca是大量元素,C錯誤;D、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體的化學成分時,發(fā)現(xiàn)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這一事實主要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無法證明生物與非生物沒有其它區(qū)別或生物來源于非生物,也不能證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差異,D錯誤。故選B。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52分。16.表1是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2為人體和玉米所含部分元素占細胞干重的質量分數(shù)(%)。請回答下列問題。表1元素OSiCNH地殼48.6026.300.0870.030.76細胞65.0極少18.03.010.0表2元素CHONPSKCaMg玉米43.576.2444.431.460.200.170.920.230.18人55.997.4614.629.333.110.781.094.670.16(1)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地殼中都普遍存在,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細胞所特有的,這一事實說明____________。(2)由表1中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元素在地殼和細胞中的含量相差甚遠,這一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表2可知不同生物體內所含元素種類_________,不同生物體內每種化學元素的含量_______;同一生物體內不同化學元素的含量______,其中__________四種元素所占比例較大。(4)生物體內的微量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等。(5)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一類是_________,另一類是_________。【答案】(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3)①.基本相同②.不同③.不同④.C、H、O、N(4)Fe、Mn、Zn、Cu、B、Mo(5)①.化合物②.有機化合物③.無機化合物【解析】【分析】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與差異性:統(tǒng)一性: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所特有的。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生物體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拘?詳解】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地殼中都普遍存在,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細胞特有的,這一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拘?詳解】同一元素在細胞和地殼中含量相差甚遠,這一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小問3詳解】由表2可知,元素種類在不同生物體內基本相同,體現(xiàn)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同一種元素在不同生物體內的含量不同,且同一生物體內不同化學元素含量不同,體現(xiàn)生物界的差異性。C、H、O、N為生物體內四種基本元素,細胞中四種元素所占比例較大?!拘?詳解】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是相對主量元素(大量元素)來劃分的,微量元素主要有Zn、Mo、Cu、B、Fe、Mn等,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含量雖然很少,但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卻起著重要作用?!拘?詳解】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一類是有機化學,一類是無機化合物。17.下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種細胞或組織圖像(A為口腔上皮細胞,D中細胞取自豬的血液),請據(jù)圖回答:(1)上述細胞中為原核細胞是_____(填字母)。一定具有細胞核的是_____(填字母)。(2)A、B、C、D、E所示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它們都有_______(至少兩點)。(3)圖中B生物中因含_______(填物質名稱),故屬于能進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填“自養(yǎng)”或“異養(yǎng)”)生物。(4)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含量最多的有機物一般是_______。缺乏_______(填元素名稱)將導致紅細胞中血紅素合成減少,該元素屬于_______(大量/微量)元素。(5)臨床上常用青霉素治療肺炎,青霉素通過干擾E的細胞壁合成導致其裂解,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能否用青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6)淡水水域污染后__________,導致B和綠藻大量繁殖形成讓人討厭的_______,影響水質和水生動物的生活,寫出兩個B類群中名稱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B、E②.A、C(2)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3)①.葉綠素和藻藍素②.自養(yǎng)(4)①.水/H2O②.蛋白質③.鐵元素④.微量(5)①.不能②.支原體無細胞壁(6)①.富營養(yǎng)化②.水華③.發(fā)菜、念珠藍細菌、顫藍細菌【解析】【分析】圖中A為口腔上皮細胞,B為藍細菌(舊稱藍藻),C為植物細胞,D中細胞取自豬的血液,E為細菌??茖W家按是否還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將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圖中ACD為真核細胞,BE為原核細胞?!拘?詳解】原核細胞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圖中細胞為原核細胞的是B、E。圖中真核細胞是A、C、D,但D中細胞取自豬的血液,D中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所以一定具有細胞核的是A、C。【小問2詳解】A、B、C、D、E這些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它們都有相似的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都有DNA和RNA,都以DNA為遺傳物質?!拘?詳解】圖中B為藍細菌,因含藻藍素和葉綠素,故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自養(yǎng)生物?!拘?詳解】組成生物體的元素按含量可以分為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有Fe、Mn、B、Zn、Mo、Cu。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生物體內,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含量最多的有機物一般是蛋白質。Fe2+參與血紅素的合成,所以缺鐵元素會導致紅細胞中的血紅素合成減少,鐵元素屬于微量元素?!拘?詳解】支原體肺炎是支原體感染后引起的疾病,支原體沒有細胞壁,而青霉素是通過干擾E細菌的細胞壁合成導致其裂解,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所以不能用青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因為支原體沒有細胞壁?!拘?詳解】淡水水域污染后由于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B藍細菌和綠藻大量繁殖形成讓人討厭的水華,影響水質和水生動物的生活,B藍細菌中常見的類群有:發(fā)菜、念珠藍細菌、顫藍細菌、色球藍細菌等。18.下圖1中甲為新冠病毒的結構模式圖,乙~丁為幾種生物的細胞結構模式圖,圖2為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乙細胞的④為該生物的遺傳物質集中分布的區(qū)域,該區(qū)域稱為_______;甲在結構上區(qū)別于乙、丙、丁的最典型特征是_______;乙、丙細胞在結構上和丁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_______;(2)與羊相比,圖1中丁細胞所代表的生物不具有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是_______。(3)圖2中的a代表_______;低倍鏡下若要提升鏡筒,應該調節(jié)_______(填名稱);在觀察細胞結構時,若將圖2的鏡頭e換成鏡頭d(已知鏡頭e比鏡頭d長一些)來觀察,則物像的放大倍數(shù)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視野亮度變_____。(4)某同學欲用高倍鏡觀察某種細胞,其正確的操作步驟為_______。①移動裝片,使目標位于視野中央②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鏡③在低倍鏡下找到目標④調節(jié)光圈,使視野亮度適宜,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5)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葉綠體時,發(fā)現(xiàn)它繞液泡逆時針流動,則裝片上的葉綠體在細胞中的流動方向為___________。(6)在放大倍數(shù)為10×40倍的視野中有16個細胞,則放大倍數(shù)為10×10倍的視野中有__個細胞【答案】(1)①.擬核②.沒有細胞結構③.乙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丙有(2)系統(tǒng)(3)①.目鏡②.粗準焦螺旋③.變小④.亮(4)③①②④(5)逆時針(6)256【解析】【分析】由低倍鏡換用高倍鏡進行觀察的步驟是:移動玻片標本使要觀察的某一物像到達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選擇高倍鏡對準通光孔→調節(jié)光圈,換用較大光圈使視野較為明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小問1詳解】圖1中乙細胞是原核細胞,其中④為該生物的遺傳物質集中分布的區(qū)域,該區(qū)域稱為擬核。甲是病毒,乙、丙、丁都是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故甲在結構上區(qū)別于乙、丙、丁的最典型特征是沒有細胞結構。乙、丙細胞是原核細胞,丁是真核細胞,故乙、丙細胞在結構上和丁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小問2詳解】丁細胞是植物細胞,與羊相比,圖1中丁細胞所代表的生物不具有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是系統(tǒng)?!拘?詳解】分析圖2,a是目鏡;低倍鏡下若要提升鏡筒,應該調節(jié)b粗準焦螺旋;物鏡的鏡頭越長,其放大倍數(shù)越大,與玻片的距離也越近,反之則越遠。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中看的細胞數(shù)目越少,細胞越大,視野越暗,反之亦然。若將圖2的鏡頭e換成鏡頭d(已知鏡頭e比鏡頭d長一些)來觀察,則物像的放大倍數(shù)變小,視野亮度變亮?!拘?詳解】由低倍鏡換用高倍鏡進行觀察的步驟是:在低倍鏡下找到目標→移動玻片標本使要觀察的某一物像到達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選擇高倍鏡對準通光孔→調節(jié)光圈,換用較大光圈使視野較為明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由此可知,某同學欲用高倍鏡觀察某種細胞,其正確的操作步驟為③①②④?!拘?詳解】顯微鏡成像是倒立的虛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動方向與標本的移動方向相反,故顯微鏡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虛像,若在視野中看到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隔離霜化妝品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綠色供應鏈管理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業(yè)的應用與推廣分析報告
- 教育行業(yè)2025年人才流失問題與吸引機制創(chuàng)新策略報告
- 2024-2025年太陽能硅片硅碇行業(yè)光伏產(chǎn)品市場拓展策略報告
- 第一課 工業(yè)革命教學設計-2025-2026學年初中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八年級下冊人教版(新課程標準)
- 2025年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經(jīng)濟效益與建筑智能化發(fā)展關系報告
- 2025年電動汽車電池回收利用技術與政策研究評價報告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4 Things we enjoy Unit 12 The ugly duckling第2課時說課稿 牛津滬教版(三起)
- 2025年中國高級電動拖把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高端瑜伽服飾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腦梗死臨床路徑表單
- 2020年全國II卷英語高考真題試題(答案+解析)
- 《林佳明經(jīng)方實踐錄》記錄
- 宅基地轉讓協(xié)議書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題數(shù)學分項匯編(全國)專題25 新定義綜合(數(shù)列新定義、函數(shù)新定義、集合新定義及其他新定義)(教師卷)
- 酒店數(shù)字化運營概論 課件 1.1 信息技術、數(shù)字技術與企業(yè)運營
- 日語N2必備單詞
- 燃氣行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實施路徑
- 抖音短視頻運營直播帶貨KPI績效考核指標(抖音直播運營規(guī)劃方案 抖音直播部門組織架構及職責說明)
- 去極端化教育課件
- YY/T 0661-2008外科植入物用聚(L-乳酸)樹脂的標準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