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穎傳》原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第1頁
《毛穎傳》原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第2頁
《毛穎傳》原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第3頁
《毛穎傳》原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第4頁
《毛穎傳》原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毛穎傳》原文、注釋、翻譯和賞析原文毛穎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東方土,養(yǎng)萬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為十二神。嘗曰:“吾子孫神明之后,不可與物同,當吐而生?!币讯弧C鞅i八世孫?,世傳當殷時居中山,得神仙之術,能匿光使物,竊姮娥、騎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隱不仕云。居東郭者曰?,狡而善走,與韓盧爭能,盧不及。盧怒,與宋鵲謀而殺之,醢其家。秦始皇時,蒙將軍恬南伐楚,次中山,將大獵以懼楚。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筮者賀曰:“今日之獲,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長須,八竅而趺居,獨取其髦,簡牘是資。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遂獵,圍毛氏之族,拔其豪,載穎而歸,獻俘於章臺宮,聚其族而加束縛焉。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日見親寵任事。穎為人強記而便敏,自結繩之代以及秦事,無不纂錄。陰陽、卜筮、占相、醫(yī)方、族氏、山經(jīng)、地志、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及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又通於當代之務,官府簿書、巿井貸錢注記,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蘇、胡亥、丞相斯、中車府令高,下及國人,無不愛重。又善隨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隨其人;雖見廢棄,終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見請,亦時往。累拜中書令,與上益狎,上嘗呼為“中書君”。上親決事,以衡石自程,雖宮人不得立左右,獨穎與執(zhí)燭者常侍,上休方罷。穎與絳人陳玄、弘農陶泓,及會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處必偕。上召穎,三人者不待詔,輒俱往,上未嘗怪焉。后因進見,上將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謝。上見其發(fā)禿,又所摹畫不能稱上意。上嘻笑曰:“中書君老而禿,不任吾用。吾嘗謂中書君,君今不中書邪?”對曰:“臣所謂盡心者。”因不復召,歸封邑,終於管城。其子孫甚多,散處中國、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繼父祖業(yè)。太史公曰:毛氏有兩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謂魯、衛(wèi)、毛、聃者也。戰(zhàn)國時,有毛公、毛遂。獨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孫最為蕃昌?!洞呵铩分?,見絕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將軍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無聞。穎始以俘見,卒見任使。秦之滅諸侯,穎與有功,賞不酬勞,以老見疏,秦真少恩哉!注釋與翻譯第一段原文毛穎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東方土,養(yǎng)萬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為十二神。嘗曰:“吾子孫神明之后,不可與物同,當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孫?,世傳當殷時居中山,得神仙之術,能匿光使物,竊姮娥、騎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隱不仕云。居東郭者曰?,狡而善走,與韓盧爭能,盧不及。盧怒,與宋鵲謀而殺之,醢其家。注釋-毛穎:寓言中毛筆的擬人化名字(“穎”指毛的尖端,代指筆毫)。-中山:古代地名(今河北一帶),傳說產(chǎn)優(yōu)質兔毛,為制筆佳材。-明眎(shì):“眎”通“視”,古代傳說中大禹時的兔神(對應十二生肖“卯兔”)。-卯地:十二地支中“卯”對應兔,故“卯地”為兔的象征封地。-十二神:指十二地支對應的神靈(卯神為兔神)。-吐而生:古代傳說兔子“吐子”(實際為母兔產(chǎn)仔時叼毛筑巢,誤傳為“吐生”)。-?(yù):兔的別稱。-匿光使物:隱藏光芒、驅使萬物(神仙術的想象)。-姮(héng)娥:即嫦娥,傳說中玉兔隨嫦娥入月,此處暗合“兔”的身份。-?(tù):兔的別稱。-韓盧、宋鵲:均為古代著名獵犬(韓盧是韓國良犬,宋鵲是宋國名犬)。-醢(hǎi):古代酷刑,將人剁成肉醬,此處指獵犬滅兔族。翻譯毛穎是中山人。他的祖先叫明視,曾輔佐大禹治理東方的土地,因滋養(yǎng)萬物有功,被封在卯地,死后成為十二地支神之一(卯神)。明視曾說:“我的子孫是神明的后代,不能和普通生物一樣,應當‘吐’而生子。”后來果然如此。明視的第八代孫叫?,世間傳說他在商朝時住在中山,掌握神仙之術,能隱藏光芒、驅使萬物,還曾偷了嫦娥、騎著蟾蜍進入月宮,他的后代便隱居起來,不再做官。當時住在東郭的一只兔子叫?,狡猾且擅長奔跑,和名犬韓盧比本領,韓盧比不上它。韓盧發(fā)怒,和另一只名犬宋鵲合謀殺了?,并把它的家族都剁成了肉醬。第二段原文秦始皇時,蒙將軍恬南伐楚,次中山,將大獵以懼楚。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筮者賀曰:“今日之獲,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長須,八竅而趺居,獨取其髦,簡牘是資。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遂獵,圍毛氏之族,拔其豪,載穎而歸,獻俘於章臺宮,聚其族而加束縛焉。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日見親寵任事。注釋-蒙將軍恬:蒙恬,秦朝名將,傳說中毛筆的發(fā)明者。-次:駐軍、停留。-懼楚:威懾楚國(以打獵顯示軍威)。-左右庶長、軍尉:秦朝官職(庶長為爵位名,軍尉為軍中武官)。-《連山》:古代占卜書,與《歸藏》《周易》并稱“三易”。-筮(shì):用蓍草占卜。-不角不牙:無角無牙(暗指毛筆,非野獸)。-衣褐之徒:穿粗布衣服的人(指筆桿如“褐衣”包裹筆毫)。-缺口而長須:筆尖不齊似“缺口”,筆毫似“長須”。-八竅而趺(fū)居:“八竅”指筆桿上的孔,“趺居”指筆平放時如蹲坐。-髦(máo):通“毫”,指兔毛(制筆原料)。-簡牘(dú)是資:“簡牘”指竹簡木牘,“資”指憑借,意為可用來書寫。-豪:通“毫”,指兔毛。-湯沐:原指沐浴,此處指清洗兔毛(制筆前的工序)。-管城:寓言中筆桿的代稱(筆桿多為竹制,“管城”暗指筆)。-管城子:毛筆的經(jīng)典別稱。翻譯秦始皇時期,將軍蒙恬南下攻打楚國,在中山駐軍,準備通過大規(guī)模打獵來威懾楚國。他召集左右庶長和軍尉,用《連山》占卜,得到天象與人事相合的吉兆。占卜者祝賀說:“今天捕獲的獵物,無角無牙,像穿粗布衣服的人,有‘缺口’般的筆尖和‘長須’般的筆毫,有八個孔且平放如蹲坐,我們只取它的毛,就能用來書寫竹簡木牘。天下或許會統(tǒng)一文字,秦國大概要兼并諸侯了!”于是打獵,包圍了毛氏(兔族),拔取它們的毛,帶著毛穎(兔毛制的筆)回去,在章臺宮獻上“俘虜”(指毛筆),并把兔族都束縛起來(指收集兔毛)。秦始皇讓蒙恬賞賜毛穎“沐浴”(清洗兔毛),并把它封在“管城”(筆桿),賜號“管城子”,毛穎一天天被親近寵愛,承擔起書寫的職責。第三段原文穎為人強記而便敏,自結繩之代以及秦事,無不纂錄。陰陽、卜筮、占相、醫(yī)方、族氏、山經(jīng)、地志、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及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又通於當代之務,官府簿書、巿井貸錢注記,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蘇、胡亥、丞相斯、中車府令高,下及國人,無不愛重。又善隨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隨其人;雖見廢棄,終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見請,亦時往。累拜中書令,與上益狎,上嘗呼為“中書君”。上親決事,以衡石自程,雖宮人不得立左右,獨穎與執(zhí)燭者常侍,上休方罷。穎與絳人陳玄、弘農陶泓,及會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處必偕。上召穎,三人者不待詔,輒俱往,上未嘗怪焉。注釋-強記而便敏:記憶力強且敏捷(指毛筆能記錄各類內容)。-結繩之代:上古結繩記事的時代。-纂(zuǎn)錄:記錄、編纂。-九流、百家:指先秦諸子學派(九流:儒家、道家、墨家等;百家:各類學說)。-浮圖:即佛教(“浮圖”為梵語“佛陀”的音譯)。-簿書:官府文書。-巿井貸錢注記:市井中借貸的賬目記錄。-中書令:秦朝官職,掌文書起草,此處指毛筆常用來書寫中書省文書。-狎(xiá):親近。-中書君:毛筆的另一別稱(因常代“中書令”履職)。-衡石自程:“衡石”為稱量工具(一石約120斤),“程”指規(guī)定;意為秦始皇每天規(guī)定自己處理的奏章需用衡石稱量(形容勤政)。-絳(jiàng)人陳玄:“絳”為古地名(今山西絳縣),“陳玄”代指墨(墨色黑,“玄”為黑;墨越陳越佳,故稱“陳玄”)。-弘農陶泓(hóng):“弘農”為古地名(今河南靈寶),“陶泓”代指硯臺(陶制硯臺盛墨如“泓”(水深),故稱)。-會稽(kuàijī)褚先生:“會稽”為古地名(今浙江紹興),“褚先生”代指紙(古代紙常用褚樹皮制造,故稱)。-相推致:互相推崇。-出處必偕:“出處”指出仕(被使用)、退隱(被擱置),“偕”指一起;意為筆墨紙硯必一同使用。翻譯毛穎為人記憶力強且敏捷,從上古結繩記事的時代到秦朝的事跡,沒有不記錄的。陰陽、占卜、相面、醫(yī)方、宗族譜系、山海經(jīng)、地理志、字書、圖畫、諸子百家、天人之學,乃至佛教、道家、外國的學說,它都詳盡了解。它還通曉當代事務,官府文書、市井借貸賬目,只要皇上差遣,它都能完成。從秦始皇到太子扶蘇、胡亥,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再到普通百姓,沒人不看重它。它還善于隨順人的心意,寫正直的內容、邪曲的內容,或寫得精巧、粗拙,全隨使用者的需求;即使被棄置不用,也始終不泄露曾記錄的內容。它只不喜歡幫武士(寫東西),但如果被請求,也會偶爾去。毛穎多次升遷任中書令,和皇上越來越親近,皇上曾稱它“中書君”?;噬嫌H自處理政事,用衡石稱量奏章來規(guī)定自己的工作量,即使宮女也不能站在左右,只有毛穎和拿蠟燭的人常伴身邊,直到皇上休息才退下。毛穎和絳地人陳玄(墨)、弘農人陶泓(硯)、會稽人褚先生(紙)關系友好,互相推崇,無論被使用還是擱置,都一定在一起?;噬险僖娒f時,這三人不等詔令,就一同前往,皇上也從沒責怪過它們。第四段原文后因進見,上將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謝。上見其發(fā)禿,又所摹畫不能稱上意。上嘻笑曰:“中書君老而禿,不任吾用。吾嘗謂中書君,君今不中書邪?”對曰:“臣所謂盡心者?!币虿粡驼?,歸封邑,終於管城。其子孫甚多,散處中國、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繼父祖業(yè)。注釋-拂拭之:擦拭它(指擦毛筆,準備使用)。-免冠謝:“免冠”指取下筆帽,“謝”指謝恩(擬人手法,寫毛筆準備履職)。-發(fā)禿:指筆毫磨損變禿。-摹畫:書寫、描畫。-不中書:雙關語,既指“不能擔任中書令”,也指“不能書寫”(“中書”即書寫)。-封邑:指筆桿(對應前文“封諸管城”)。-中國、夷狄:指中原和邊遠地區(qū)(指毛筆普及范圍廣)。-冒管城:冒用“管城”的名號(指各地的毛筆都稱“管城子”)。翻譯后來毛穎因進見皇上,皇上正要任用它,擦拭它時,它便取下“帽子”(筆帽)謝恩。皇上見它的“頭發(fā)”(筆毫)禿了,且它書寫描畫的內容也不符合心意?;噬闲χf:“中書君老了且毛禿了,不能勝任我的使用了。我曾叫你中書君,你現(xiàn)在不能‘中書’(書寫)了嗎?”毛穎回答:“我只是盡了自己的心力啊。”從此皇上不再召見它,毛穎回到“封邑”(筆桿),最終死在管城。它的子孫(指各類毛筆)很多,分散住在中原和邊遠地區(qū),都冒用“管城”的名號,只有住在中山的(用中山兔毛做的毛筆),能繼承祖輩的事業(yè)(指書寫效果好)。第五段原文太史公曰:毛氏有兩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謂魯、衛(wèi)、毛、聃者也。戰(zhàn)國時,有毛公、毛遂。獨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孫最為蕃昌?!洞呵铩分桑娊^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將軍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無聞。穎始以俘見,卒見任使。秦之滅諸侯,穎與有功,賞不酬勞,以老見疏,秦真少恩哉!注釋-太史公曰:模仿《史記》的評論格式(韓愈以“太史公”自比,增強寓言的莊重感)。-姬姓:周朝王室姓氏(周文王為姬姓)。-魯、衛(wèi)、毛、聃(dān):均為周文王兒子的封地(毛國為姬姓毛氏的起源)。-毛公、毛遂:戰(zhàn)國時姬姓毛氏的名人(毛公為趙國隱士,毛遂為“毛遂自薦”的主人公)。-蕃(fán)昌:興旺(指毛筆使用廣泛,“子孫”眾多)。-見絕於孔子:指《春秋》中未記載中山毛氏(兔族)的事跡。-拔中山之豪:拔取中山的兔毛(“豪”通“毫”)。-賞不酬勞:賞賜不能報答功勞(指毛筆助秦統(tǒng)一文字,卻因“老”被棄)。翻譯太史公(韓愈)說:毛氏有兩個家族。其中一支是姬姓,是周文王的兒子,被封在毛地,就是人們所說的魯、衛(wèi)、毛、聃四支中的毛氏。戰(zhàn)國時,這一支有毛公、毛遂這樣的名人。只有中山的毛氏(指兔族,代指毛筆),不知道它的本源出處,子孫卻最興旺?!洞呵铩穼懗珊?,中山毛氏的事跡沒被孔子記載,并非它的罪過。等到蒙恬將軍拔取中山的兔毛,秦始皇把它封在管城,中山毛氏才在世間有了名聲,而姬姓毛氏反而默默無聞。毛穎最初以“俘虜”(兔毛)的身份被召見,最終被重用。秦國消滅諸侯,毛穎(毛筆)也有功勞,卻得不到與功勞相稱的賞賜,還因“年老”(筆毫禿)被疏遠,秦朝真是少恩啊!賞析韓愈的《毛穎傳》是唐代寓言散文的巔峰之作,全文以擬人化手法將“毛筆”塑造成“毛穎”這一士人形象,借筆的一生暗喻古代士人的境遇,兼具幽默趣味與深刻寄托,堪稱“以物喻人”的典范。一、構思奇絕:把“文具”寫活成“士人”韓愈的巧思,在于將毛筆的“物理屬性”與士人的“人生軌跡”完美綁定,讓荒誕的“筆傳”變得真實可感:1.出身對應“士人根脈”:開篇給毛穎安上“佐禹有功”的祖先“明眎”(“眎”通“視”,暗合“兔”,因古代毛筆多以兔毫制成),又寫其后代“隱不仕”,既扣住“兔毫筆”的本源,又模仿士人“追溯名門”的心態(tài),荒誕中藏嚴謹。2.文具皆成“友朋同僚”:毛穎與“陳玄”(墨)、“陶泓”(硯)、“褚先生”(紙)交友,四人“出處必偕”,恰是文人“筆墨紙硯不離身”的日常,把文具關系轉化為士人間的知己情誼,妙趣橫生。3.人生對應“士人起落”:毛穎被蒙恬“拔豪”(取兔毫制筆)、始皇“封管城”(“管城子”是毛筆的別稱),是士人“得遇明主、受任重用”;“強記便敏,無不纂錄”是士人“才華出眾、輔佐國事”;晚年“發(fā)禿(筆毛禿)見疏”,則是士人“年老失寵、壯志難酬”,每一處都暗合士人命運,無一字多余。二、寄寓深刻:借“筆的遭遇”諷“士的困境”表面是寫毛筆,實則是韓愈借毛穎的一生,抒發(fā)對古代士人“遇與不遇”的感慨,甚至暗諷時政:1.贊“士的價值”:毛穎“通當代之務”,上至帝王下至國人“無不愛重”,連始皇決事時“獨穎與執(zhí)燭者常侍”,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