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皮下、皮內(nèi)、肌肉注射實習前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1頁
2025年皮下、皮內(nèi)、肌肉注射實習前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2頁
2025年皮下、皮內(nèi)、肌肉注射實習前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3頁
2025年皮下、皮內(nèi)、肌肉注射實習前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4頁
2025年皮下、皮內(nèi)、肌肉注射實習前培訓試題(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皮下、皮內(nèi)、肌肉注射實習前培訓試題(附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關于皮內(nèi)注射的描述,正確的是A.用于藥物過敏試驗時,注射劑量為0.5mlB.進針角度為5°,針頭斜面完全進入皮內(nèi)C.常用部位為上臂三角肌下緣D.注射后需立即用棉簽按壓針孔答案:B(解析:皮內(nèi)注射劑量通常為0.1ml,常用部位為前臂掌側下段;注射后不可按壓,以免影響結果觀察)2.皮下注射胰島素時,最佳注射部位是A.腹部(臍周5cm以外)B.上臂三角肌C.大腿前側D.臀部外上象限答案:A(解析:腹部皮下組織厚,吸收速度快且穩(wěn)定,是胰島素注射首選部位)3.肌肉注射時,成人單次注射量一般不超過A.1mlB.3mlC.5mlD.10ml答案:C(解析:成人肌肉注射單次最大劑量通常為5ml,兒童酌減)4.皮內(nèi)注射結核菌素試驗(PPD)時,正確的操作是A.進針后回抽無血再推藥B.注射后局部形成直徑5-8mm的皮丘C.選擇前臂背側作為注射部位D.消毒時使用75%乙醇,不可用碘酊答案:D(解析:碘酊會刺激皮膚影響結果觀察,故皮內(nèi)注射禁用;PPD注射應形成6-10mm皮丘,進針后無需回抽)5.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時,錯誤的操作是A.注射前不排氣,保留0.1ml空氣B.垂直進針,深度為針梗的2/3C.注射部位選擇臍周左右側10cm范圍內(nèi)D.注射后按壓針孔3-5分鐘,力度適中答案:B(解析:低分子肝素需皮下注射,進針角度為45°-90°(根據(jù)患者胖瘦調(diào)整),而非垂直進針)6.肌肉注射時,為避免損傷坐骨神經(jīng),最安全的定位方法是A.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向左/右畫水平線,從髂嵴最高點向下畫垂直線,外上1/4象限B.聯(lián)線法:髂前上棘與尾骨聯(lián)線的中1/3處C.三角肌法:肩峰下2-3橫指處D.臀中肌法:示指與中指尖分別置于髂前上棘與髂嵴下緣,兩指之間的區(qū)域答案:A(解析:十字法劃分的外上1/4象限是傳統(tǒng)認為最安全的肌肉注射區(qū)域)7.皮內(nèi)注射后,局部出現(xiàn)偽足、皮丘變大,可能的原因是A.針頭斜面未完全進入皮內(nèi)B.推藥速度過慢C.患者對消毒劑過敏D.針頭型號過大(如7號針)答案:A(解析:針頭斜面未完全進入皮內(nèi)時,藥物會注入皮下,導致皮丘不典型或擴散)8.皮下注射時,進針后回抽有回血,正確的處理是A.緩慢推藥,觀察是否繼續(xù)回血B.立即拔針,更換部位重新注射C.調(diào)整針頭角度后繼續(xù)注射D.注射腎上腺素對抗答案:B(解析:皮下注射回抽有回血提示誤入血管,需拔針更換部位,避免藥物直接入血)9.肌肉注射青霉素時,選擇臀大肌的主要原因是A.肌肉層厚,藥物吸收快B.神經(jīng)血管少,安全性高C.患者體位舒適D.便于操作答案:B(解析:臀大肌區(qū)域神經(jīng)血管相對較少,可降低注射風險)10.關于三種注射法的進針深度,正確的描述是A.皮內(nèi):針頭斜面完全進入皮內(nèi)(約2mm)B.皮下:針梗的1/3(約1cm)C.肌肉:針梗的1/2(約2cm)D.均需根據(jù)患者胖瘦調(diào)整答案:A(解析:皮下注射深度一般為針梗的1/2-2/3,肌肉注射為針梗的3/4或全部(視患者體型))11.皮內(nèi)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過敏試驗時,注射劑量為A.0.1ml(含15IU)B.0.2ml(含30IU)C.0.5ml(含75IU)D.1ml(含150IU)答案:A(解析:TAT過敏試驗標準劑量為0.1ml含15IU)12.皮下注射時,若患者過于消瘦,正確的進針方法是A.捏起皮膚,進針角度30°B.不捏皮膚,進針角度90°C.捏起皮膚,進針角度90°D.不捏皮膚,進針角度45°答案:A(解析:消瘦患者皮下組織薄,需捏起皮膚減少誤入肌肉層的風險,進針角度減小至30°)13.肌肉注射時,“二快一慢”原則指的是A.進針快、拔針快、推藥慢B.進針快、推藥快、拔針慢C.消毒快、進針快、拔針快D.排氣快、進針快、推藥慢答案:A(解析:“二快一慢”指進針、拔針快,推藥慢,以減輕疼痛)14.皮內(nèi)注射后,觀察結果的時間為A.5-10分鐘B.15-20分鐘C.30分鐘D.60分鐘答案:B(解析:多數(shù)藥物過敏試驗(如青霉素、TAT)需15-20分鐘觀察結果)15.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鐵時,正確的操作是A.采用“Z”型注射法B.進針角度45°C.注射后立即熱敷D.選擇三角肌作為注射部位答案:A(解析:鐵劑刺激性強,“Z”型注射法可避免藥物滲漏至皮下,減少局部刺激)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皮內(nèi)注射的目的包括A.藥物過敏試驗B.預防接種(如卡介苗)C.局部麻醉的前驅(qū)步驟D.胰島素治療答案:ABC(解析:胰島素治療屬于皮下注射范疇)2.皮下注射的常用部位有A.上臂三角肌下緣B.腹部(臍周5cm以外)C.大腿前側及外側D.臀部外上象限答案:ABCD(解析:以上均為皮下注射可選部位,需根據(jù)藥物特性選擇)3.肌肉注射時,需避開的部位包括A.炎癥、硬結、瘢痕處B.大血管走行區(qū)C.神經(jīng)支配區(qū)域(如坐骨神經(jīng))D.皮膚破損處答案:ABCD(解析:所有注射均需避開皮膚或組織異常部位)4.關于皮內(nèi)注射的操作要點,正確的是A.消毒范圍直徑≥5cmB.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5°角刺入C.推藥后局部可見半球形皮丘,皮膚變白,毛孔顯露D.注射后用無菌棉簽按壓針孔答案:BC(解析:皮內(nèi)注射消毒范圍直徑≤5cm(避免刺激),不可按壓針孔)5.皮下注射出現(xiàn)局部硬結的可能原因有A.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B.推藥速度過快C.藥物未充分溶解D.針頭型號過小答案:ABC(解析:針頭型號過小一般不會導致硬結,主要與藥物吸收不良、局部刺激有關)6.肌肉注射時,“十字法”定位的正確步驟是A.患者取側臥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彎曲B.找到臀裂頂點C.從臀裂頂點向左/右作一水平線D.從髂嵴最高點作一垂直線,取外上1/4象限(避開內(nèi)角)答案:BCD(解析:體位選擇不影響定位方法,側臥位、俯臥位均可)7.皮內(nèi)注射后判斷為陽性的表現(xiàn)包括A.局部皮丘隆起,直徑>1cmB.周圍有紅暈、偽足C.患者出現(xiàn)瘙癢、蕁麻疹D.皮丘無變化,直徑≤0.5cm答案:ABC(解析:D為陰性表現(xiàn))8.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注意事項包括A.注射前不排氣(保留0.1ml空氣)B.注射部位避開臍周2cm內(nèi)C.注射后無需按壓(避免皮下出血)D.禁止按摩注射部位答案:ABD(解析:低分子肝素注射后需按壓3-5分鐘,防止出血)9.肌肉注射時,減輕疼痛的方法有A.分散患者注意力B.選擇細長針頭(如5.5號)C.兩快一慢(進針、拔針快,推藥慢)D.多種藥物同時注射時,先注射刺激性小的藥物答案:ACD(解析:肌肉注射應選擇粗長針頭(如7號),以確保藥物注入肌肉層)10.關于三種注射法的對比,正確的是A.皮內(nèi):表皮與真皮之間,劑量0.1mlB.皮下:真皮與肌肉之間,劑量1-2mlC.肌肉:肌肉層內(nèi),劑量2-5ml(成人)D.進針角度:皮內(nèi)5°,皮下30-40°,肌肉90°(或45°瘦者)答案:ACD(解析:皮下注射劑量通常為1-3ml,具體根據(jù)藥物調(diào)整)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皮內(nèi)注射時,若患者對乙醇過敏,可用碘酊消毒。(×)(解析:碘酊會刺激皮膚,影響皮丘觀察,禁用)2.皮下注射胰島素時,需每次更換注射部位,同一部位間隔至少2cm。(√)3.肌肉注射時,為確保藥物注入肌肉層,進針后必須回抽無血再推藥。(√)(解析:部分藥物(如青霉素)誤入血管可引發(fā)嚴重反應,必須回抽)4.皮內(nèi)注射卡介苗時,進針角度為5°,注射后可見皮丘。(√)5.皮下注射時,針頭刺入深度為針梗的1/3(約1cm)。(×)(解析:深度應為針梗的1/2-2/3)6.肌肉注射選擇三角肌時,注射部位為肩峰下1-2橫指處。(×)(解析:三角肌注射部位為肩峰下2-3橫指處)7.皮內(nèi)注射后,若患者出現(xiàn)頭暈、心慌,應立即拔針,讓患者平臥,報告醫(yī)生。(√)8.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時,可捏起皮膚垂直進針(90°)。(√)(解析:根據(jù)患者胖瘦調(diào)整角度,肥胖者可垂直進針)9.肌肉注射時,“聯(lián)線法”指髂前上棘與尾骨聯(lián)線的外1/3處。(√)10.皮內(nèi)注射藥物過敏試驗時,若結果為陽性,應在病歷上標注“××藥陽性”。(√)四、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1.簡述皮內(nèi)注射的操作步驟。答案:①評估患者:核對信息、過敏史、注射部位皮膚情況;②準備用物:1ml注射器、4號半針頭、藥物、75%乙醇、棉簽等;③定位:選擇前臂掌側下段(過敏試驗)或三角肌下緣(卡介苗);④消毒:直徑5cm,待干;⑤進針: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5°角刺入,斜面完全進入皮內(nèi);⑥推藥:緩慢注入0.1ml藥物,局部形成半球形皮丘;⑦拔針:快速拔針,不按壓;⑧記錄:時間、部位、結果(需15-20分鐘后觀察)。2.對比皮下注射與肌肉注射的進針角度、深度及適用藥物。答案:①進針角度:皮下注射30°-40°(瘦者30°,胖者45°-90°);肌肉注射90°(瘦者45°)。②深度:皮下為針梗的1/2-2/3;肌肉為針梗的3/4或全部(視體型)。③適用藥物:皮下注射適用于小劑量、刺激性小的藥物(如胰島素、低分子肝素、疫苗);肌肉注射適用于劑量較大(2-5ml)、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如青霉素、鐵劑、止痛藥)。3.肌肉注射時,如何避免損傷坐骨神經(jīng)?答案:①正確定位:采用十字法(臀裂頂點水平線與髂嵴最高點垂直線交叉,取外上1/4象限)或聯(lián)線法(髂前上棘與尾骨聯(lián)線外1/3處);②避開炎癥、硬結、瘢痕部位;③對兒童選擇臀中肌、臀小肌或三角肌(避免臀大肌未發(fā)育完全);④進針前回抽無血再推藥;⑤推藥速度緩慢,避免壓力過大刺激神經(jīng)。4.皮下注射后局部出現(xiàn)硬結的原因及處理措施。答案:原因:①長期同一部位注射,藥物吸收不良;②藥物刺激性強(如低分子肝素);③推藥速度過快,局部壓力高;④針頭過淺(誤入皮下脂肪層)。處理:①熱敷(48小時后):40-45℃熱毛巾濕敷,每次20分鐘,每日2-3次;②按摩:環(huán)形輕揉硬結周圍,促進血液循環(huán);③更換注射部位,避免重復注射;④嚴重硬結伴紅腫熱痛時,需報告醫(yī)生,警惕感染。5.皮內(nèi)注射藥物過敏試驗時,出現(xiàn)假陽性結果的可能原因有哪些?答案:①消毒劑刺激:如碘酊未脫凈,導致局部發(fā)紅;②進針過深(誤入皮下),藥物擴散形成假陽性皮丘;③患者皮膚敏感(如蕁麻疹、皮炎),非藥物反應;④推藥速度過快,局部壓力高導致皮丘過大;⑤試驗前患者服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抑制過敏反應,可能掩蓋真實結果(但此情況更易導致假陰性)。五、案例分析題(共30分)案例1:患者王某,女,35歲,因“上呼吸道感染”需肌肉注射青霉素80萬U。護士定位臀大肌時,選擇髂前上棘與尾骨聯(lián)線的中1/3處進針,注射后患者訴注射部位疼痛,次日出現(xiàn)下肢麻木、無力。問題:(1)護士定位錯誤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2)患者出現(xiàn)下肢癥狀的可能原因是什么?(3)如何預防此類并發(fā)癥?答案:(1)聯(lián)線法正確定位應為髂前上棘與尾骨聯(lián)線的外1/3處,護士選擇中1/3處,靠近坐骨神經(jīng)走行區(qū)。(2)可能原因:注射部位錯誤,針頭損傷坐骨神經(jīng),導致下肢麻木、無力。(3)預防措施:①正確使用十字法或聯(lián)線法定位,確保在安全區(qū)域注射;②對兒童、瘦弱者選擇臀中肌、三角肌等替代部位;③進針后回抽無血再推藥;④推藥速度緩慢,觀察患者反應;⑤若患者訴劇烈疼痛或下肢放射痛,立即拔針并報告醫(yī)生。案例2:患者李某,男,68歲,2型糖尿病,需長期皮下注射胰島素。近1個月發(fā)現(xiàn)腹部注射部位出現(xiàn)多個硬結,自述注射時疼痛加重。問題:(1)分析硬結形成的主要原因;(2)提出針對性護理措施。答案:(1)主要原因:①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反復刺激局部組織;②注射部位未輪換,藥物吸收不良;③注射深度過淺(誤入皮下脂肪層),藥物堆積;④患者可能存在局部血液循環(huán)差(老年、肥胖)。(2)護理措施:①建立注射部位輪換表(腹部以臍為中心,分4個象限,每次注射間隔2cm);②選擇腹部外側(吸收最快)、大腿外側(吸收較慢)等部位交替;③指導患者捏起皮膚注射(避免誤入肌肉),進針角度45°-90°(根據(jù)胖瘦調(diào)整);④注射后熱敷硬結部位(48小時后),促進吸收;⑤教育患者避免在硬結、瘢痕處注射;⑥必要時更換胰島素類型(如短效換長效,減少局部刺激)。案例3:護士為患者張某(2歲)進行卡介苗接種,選擇上臂三角肌皮內(nèi)注射,注射后局部未形成明顯皮丘,30分鐘后觀察結果為陰性。問題:(1)護士操作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