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教學教案_第1頁
《愛蓮說》教學教案_第2頁
《愛蓮說》教學教案_第3頁
《愛蓮說》教學教案_第4頁
《愛蓮說》教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愛蓮說》精品教案1.運用“讀—品—析—聯(lián)”的方法自學《愛蓮說》,并理解文中用“菊”“牡丹”襯托“蓮”高潔品質(zhì)的寫法。2.理解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品格,探討學習本文的現(xiàn)實意義。一、導入新課師:蓮又稱荷花、水芙蓉。它很早就出現(xiàn)在我國文人的筆下。在他們的作品中,蓮或與天真純潔的少女結(jié)下不解之緣,或被用作清高脫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贊為百美并陳、無私奉獻的化身??梢赃@樣說,對蓮的喜愛,已成為我國人民的一種文化心態(tài)。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看他是怎樣贊美蓮并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的。(板書文題)【設計意圖】由很多文人喜歡贊頌蓮,引出本文作者喜愛蓮,并有贊頌蓮的名篇,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二、自學課文,理解文意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陋室銘》這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今天我們采用類似的方法來自學《愛蓮說》,通過“讀”課文理解文意、“品”關(guān)鍵語句抓住蓮的特點、“析”蓮的品格理解作者的志趣、“聯(lián)”系材料探究作者的寫作目的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自主學習。自學任務1.讀:朗讀課文,根據(jù)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2.品:勾畫描寫蓮的關(guān)鍵語句,品析語句做批注,思考: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寫蓮花?寫出了蓮哪些特點?3.析: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蓮花表達了自己怎樣的志趣?4.聯(lián):聯(lián)系資料,探究作者寫菊花和牡丹的作用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生自主學習完成第1、2項,合作探究完成第3、4項)1.朗讀時讀準節(jié)奏,可運用之前所學的劃分句子停頓的方法,如主語與謂語之間停頓,連詞的前面或后面要停頓,句首虛詞后要停頓等。注意感受文章的句式特點,如對句、排比句、駢句、散句等。2.結(jié)合資料卡片提供的幫助,理解文章。資料卡片重要詞語:“之”的意義和用法:“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是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八懖菽局ā薄盎ㄖ[逸者也”中的“之”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詞類活用:“蔓”“枝”名詞活用為動詞,分別意為橫生藤蔓、旁生枝莖。特殊句式:文言句中句尾有“者也”“者”“也”“……者,……也”,為判斷句的標志,翻譯為“……是……”。如“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譯為: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3.描寫景物一般從事物的外形、姿態(tài)、顏色、氣味、內(nèi)在品質(zhì)等角度來寫,要抓住語句中的關(guān)鍵詞分析其特點。(生可仿照“分析示例一”來分析語句,填寫出“我的分析”)分析示例一: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描寫蓮的生長環(huán)境,“不染”寫出蓮在污濁環(huán)境中生長能保持自己的高潔,不被沾染的特點。中通外直:“通”“直”描寫蓮外形,它的莖中間是空的,外面是直的,寫出蓮內(nèi)心通達,外在正直的特點。香遠益清:描寫蓮的香氣,芬芳四溢,寫出蓮的美名遠揚。我的分析:濯清漣而不妖:“不妖”描寫蓮的,寫出蓮。亭亭凈植:“亭亭”描寫蓮的,寫出蓮。4.理解作者的志趣,要結(jié)合托物言志的特點,分析作者借助蓮贊美了君子哪些品質(zhì)。(生可仿照“分析示例二”理解語句,填寫出“我的理解”)分析示例二:“出淤泥而不染”寫蓮的高潔,象征君子在污濁的現(xiàn)實中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zhì)?!爸型ㄍ庵薄睂懮彽耐ㄟ_、正直,象征君子內(nèi)心正直不茍,豁達大度。我的理解:“濯清漣而不妖”寫蓮的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_______________?!安宦恢Α睂懮彽腳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_______________?!跋氵h益清”寫蓮的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_______________。【設計意圖】快速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志趣,逐步訓練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能力。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予以適當方法指導和示例引領(lǐng),將自學落到實處。三、展示成果,挖掘內(nèi)涵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展示學習成果。1.誦讀賽。小組各推選一名代表朗讀課文,全班集中評議。2.搶答賽。示例:(1)文中的重要詞語的含義。如:獨、濯、清漣、褻、鮮、益……(2)文中關(guān)鍵語句的翻譯。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參見《狀元大課堂》本課“字詞清單”“句段精析”欄目)3.必答賽。第一輪: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繪蓮?寫出了蓮哪些特點?預設描寫的角度:蓮花的生長環(huán)境、香味、形體姿態(tài)等方面。特點: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純真自然,不顯妖媚;內(nèi)心通達,行為正直;不攀附、不旁生枝節(jié);美名遠揚;高潔獨立;莊重、自尊自愛,令人敬佩。第二輪:蓮的各種特質(zhì)象征君子的哪些美好品質(zhì)?從作者對蓮的描繪和贊美中,表達了怎樣的志趣?預設君子的美好品質(zhì):在污濁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潔身自好;莊重、質(zhì)樸;內(nèi)心正直不茍,豁達大度;不攀附權(quán)貴,保持人格獨立;美德布于四方,聲名遠揚;端莊嚴肅,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作者的志趣:潔身自愛,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以及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惡。4.展示賽。第一輪:文中不僅寫了作者喜歡的蓮,還寫了陶淵明喜愛的菊花、世人喜歡的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各組代表展示探究結(jié)果。預設菊是隱逸者,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隱士,與蓮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高潔品格相似,從正面襯托蓮;牡丹是富貴者,它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權(quán)貴的庸碌之輩,從反面來襯托蓮的質(zhì)樸、自然。第二輪:對于隱逸者、富貴者、君子這三種人,作者在文中做出了怎樣的評價?結(jié)合下列資料,探究作者這樣評價的目的。各組代表展示探究結(jié)果。資料一:陶淵明一生清廉,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他從復雜的宦海中掙脫出來后,回到家鄉(xiāng),躬耕壟畝,過起了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并且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歸園田居》和《飲酒》詩系列。資料二:牡丹絢麗濃艷,國色天香,因此它是雍容華貴的象征。唐朝初期,特別推崇牡丹,把它視為珍品,譽為國花。到貞元時,對牡丹的賞玩風氣,更是盛行于長安。很多古詩文中都有描述自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的空前盛況,充分反映了當時追求富貴、驕奢淫逸的庸俗世風。預設以菊、牡丹、蓮喻隱逸者、富貴者、君子三種人,以三種“愛”象征三種生活態(tài)度。作者結(jié)尾處“鮮有聞”“同予者何人”“宜乎眾矣”對三種人的人生態(tài)度做出評價,愛菊者少而難得,愛蓮的同道之人沒有,愛牡丹的貪慕富貴的俗人太多!運用感嘆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也暗示作者厭惡爭名奪利的世態(tài),委婉隱晦地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驹O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幾種不同形式的比賽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深刻體會作者潔身自好的高尚品格,加深對“蓮”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這種形式,也有助于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四、聯(lián)系生活,探討問題師:以下兩個論題有助于深研課文,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個感興趣的問題,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談自己的理解。(1)如何理解蓮“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2)結(jié)合生活談談如何看待劉禹錫所說的“惟吾德馨”。(生討論交流,自由發(fā)表看法)預設(1)蓮“出淤泥而不染”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高潔、遺世獨立的人生境界,因為蓮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生長,不被污泥沾染,就如同君子處在紛擾的世俗中,卻能保持人格的獨立、自身的清白,不被污染,不會同流合污。(2)我們需要學習劉禹錫高潔的情操。身處陋室,不因外在物質(zhì)的好壞而改變內(nèi)在的精神操守,不喪失自己的志氣、骨氣,不被物質(zhì)所奴役,保持自己的美好德行。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在人們迫切追求經(jīng)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無論是身處哪個行業(yè),哪個職位,在追求物質(zhì)的同時,都應守住自己的原則、做人的底線,不放棄精神的堅守,不被物欲沖昏頭腦而喪失自我;在物質(zhì)滿足之時,更要注重精神追求。【設計意圖】通過兩個論題的探討,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劉禹錫和周敦頤高潔傲岸的情操,加強在俗世中更需要保持高潔操守的認識,理解學習本文的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