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的性質-新高一化學暑假課(魯科版)_第1頁
硝酸的性質-新高一化學暑假課(魯科版)_第2頁
硝酸的性質-新高一化學暑假課(魯科版)_第3頁
硝酸的性質-新高一化學暑假課(魯科版)_第4頁
硝酸的性質-新高一化學暑假課(魯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講硝酸的性質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

RTT【學習目標】

1.掌握硝酸的主要性質。

2.認識硝酸在工業(yè)和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意義。

3.了解工業(yè)制硝酸的原理

4.認識氮的化合物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基礎知識】

一、硝酸的性質

1.實驗探究硝酸的性質

一一一

實驗裝虐

置硝

-銅酸<r,"-銅-鐵片

及操作濃硝酸q

瓶口產生包反應緩慢,有少反應劇烈,有大量

實驗現

霎,聞到刺激量無色氣泡產紅棕色氣泡產生,無明顯現象

性氣味生,溶液變藍溶液變藍

2.物理性質

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特性

無色液態(tài)刺激性比水的大易揮發(fā)

3.化學性質

(1)酸的通性

①電離方程式:HNO3=H++NO3一

②酸堿指示劑:能夠使石蕊試液變紅

③能與金屬、堿、堿性氧化物等反應

(2)不穩(wěn)定性

①性質:濃硝酸受熱或見光分解

受熱或光照

②反應:4HNO3(濃)4NO2T+O2T+2H2。

(3)強氧化性

稀硝酸3CU+8HNO3(稀)=^=3CU(NO3)2

一cJ+2NOt+4H2O

E名?濃硝酸CUXHN03(濃)=CU(NO3)2-

警理一+2NOJ+2H2O

用室溫時濃硝酸可使鐵、鋁表面形成

HNO3-氧化物保護膜

與非金屬

〔的吃丁CXHNC)3(濃)=^=4NO2t+CCht+2H2O

4.用途

(1)制造炸藥、染料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2)實驗室里重要的化學試劑

二、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

化石燃料的燃燒[氮_>產生光化學煙霧

植物體的焚燒產物M危害

農田土壤和動物排泄物一"年—J

中含氮化合物的轉化」」形成酸雨

(1)形成硝酸型酸麗

含氮物質_2^NO-°^NO2-^HNO3

(2)形成光化空煙霎

NCh和02go3型氫縛L有毒煙霧

(3)破壞臭氧層:NO催化03分解為。2

NO+O3=NO2+O9NO2+O—NO+O2

(4)水體富萱養(yǎng)化:水中含氮化合物引起水體污染

;

【考點剖析】

考點一:硝酸的強氧化性

(2021?吉林四平高一檢測)某學習小組探究濃、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對

強弱,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實驗表明濃硝酸能將NO氧化成NO2,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濃硝酸的氧化性強于稀硝酸。

可選藥品:濃硝酸、3moi稀硝酸、蒸儲水、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氫氧化鈉溶液不與NO反應,能與NO?反應: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實驗應避免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裝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藥品依次是

(2)滴加濃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加入藥品,打開彈簧夾后

(3)裝置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

(4)裝置②的作用是,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該小組得出的結論所依據的實驗現象是o

【解析】(1)根據裝置特點和實驗目的,裝置⑤收集NO,裝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

吸收NO2,因為要驗證稀硝酸不能氧化NO,所以裝置③中應該盛放稀硝酸。(2)

由于裝置中殘存的空氣能氧化NO而對實驗產生干擾,所以滴加濃硝酸之前需要通入

一段時間C02趕走裝置中的空氣,同時也需將裝置⑤中導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燒瓶內,

防止反應產生的NO氣體逸出。(3)Cu與濃硝酸反應:CU+4HNC)3(濃)=CU(N03)

2+2NO2T+2H?0。待濃硝酸變?yōu)橄∠跛岷?,Cu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W)=3CU

(NO3)2+2NOT+4H2O。(4)裝置②中盛放蒸儲水,使NCh與H2O反應生成NO:

3NO2+H2O=2HNO3+NOO(5)NO通過稀硝酸溶液后,若無紅棕色NCh產生,說

明稀硝酸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硝酸裝置的液面上方沒有顏色變化即可說明。裝

置④中盛放的是濃硝酸,若濃硝酸能氧化NO,則裝置④液面的上方會產生紅棕色氣

體。

【答案】(1)3moi稀硝酸、濃硝酸、氫氧化鈉溶液

(2)通入CO2一段時間,關閉彈簧夾,將裝置⑤中導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燒瓶內

(3)CU+4HNO3(濃)=Cu(N03)2+2NO2T+2H2O

(4)將NO2轉化為NO;3NO2+H2O=2HNO3+NO

(5)裝置③中液面上方氣體仍為無色,裝置④中液面上方氣體由無色變?yōu)榧t棕色

【互動探究】(1)若反應后裝置①中還有銅片剩余,則再加入少量稀硫酸后,有什

么現象?

提示:溶液中含有N03,加入稀硫酸后,H2s電離出H+,H+、N03—與Cu反應放出

NOo所以反應現象是:銅片逐漸溶解,銅片上又有氣泡產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

3CU+8H+2NO3=3CU+2NOT+4H2OO

(2)裝置④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什么?

提示:裝置④中盛有濃硝酸,濃硝酸能將NO氧化成N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O+2HNO3(濃)=3NO2t+H2Oo

【思維拓展】硝酸的強氧化性

1.硝酸和酸堿指示劑的反應

(1)紫色石蕊試液-濃硝酸>先變紅,后褪色

(2)紫色石蕊試液-稀硝酸.一只變紅,不褪色

2.硝酸和金屬的反應

(1)除Au、Pt等少數金屬外,硝酸幾乎可能氧化所有的金屬。

@Ag+2HNO3(濃)=AgNO3+NO2T+H2O

@3Ag+4HNO3(稀)=3AgNO3+NOt+2H2O

(2)活潑金屬與HNCh反應不生成H”HNCh的濃度不同,還原產物不同。

①還原產物

廠濃硝酸—>NOa

還原產物+*■稀硝酸—?NO

L■極稀硝酸—>用。、N?、NH4N1D3等

②表現性質:強氧化性和酸性

(3)Fe、Al與濃硝酸反應

①溫度不同,反應不同

L常溫條件:Fe、Al鈍化(化學變化)

濃HN(X—

「加熱條件:生成硝酸鹽+NO,+H2()

②應用:在常溫下用鋁質或鐵質容器盛放濃硝酸

4.濃硝酸和非金屬的反應

(1)反應規(guī)律:非金屬+濃硝酸▲最高價氧化物或其最高價含氧酸+NO2T

(2)反應舉例

①C+4HNO3(濃)^LCO2T+4NO2T+2H2。

②S+6HNO3(濃)H2SO4+6NO2T+3H2O

③P+5HNCX(濃)H3PO4+5NO2T+H,O

(3)表現性質:只表現出強氧化性

5.硝酸與還原性化合物反應

(1)—2價硫:3H2s+2HNO3(稀)=3S1+2NOt+4H2O

(2)+4價硫: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t+H2O

+-

(3)一2價碘:6r+8H+2NO3=3I2+2NOT+4H2O

2++-3+

(4)+2價鐵:3Fe+4H+NO3=3Fe+2H2O+NOt

考點二:

例2.25.6gCu完全溶于適量濃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

NO2)若干,這些混合氣體恰好能被500mLi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鹽溶

液中NaNCh和NaNC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A.2:1B.1:1C.4:1D.1:3

【解析】選C。縱觀反應始終,容易看出只有兩種元素的價態(tài)有變化,其一是Cu到

Cu(NO3)2,每個Cu升2價,失2個電子;另一個是HNO3到NaNCh,每個N降2價,

得2個電子。根據電子轉移守恒可知,銅失去的電子等于HNO3到NaNCh得到的電子,

64g

故2a(Cu)=2n(NaNCh),故w(NaNO2)=n(Cu)='=0.1moL氣體與

64g/mol

氫氧化鈉反應的鹽溶液為NaNCh、NaNCh混合溶液,根據鈉離子守恒有w(NaNCh)

+

+?(NaNO2)=w(Na+),所以溶液中"(NaNCh)=?(Na)—/(NaNCh)=0.5Lxlmol/L

—0.1mol=0.4moL溶液液中NaNCh和NaNC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4mol:0.1mol=4:

lo

例3-將2.4gFe、Mg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硝酸中,金屬與硝酸恰好完全反應,

共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VL(硝酸被還原成NO),若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

的NaOH溶液,待金屬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將沉淀過濾、洗滌、灼燒后稱量,質量為

3.6g。則收集到的氣體體積V值可為()。

A.0.986B.1.12C.3.36D.6.72

【解析】選B。灼燒后得到的固體是MgO和Fe2O3的混合物,質量增加的是O,一的質

量,4m=4m(0廠)=3.6g—2.4g=L2g,n(0廠)=,2g—=0.075mol,所以金

16g/mol

屬離子所帶的電荷的總物質的量為2x0.075mol=0.15mol,即2.4gFe、Mg合金失去的

電子的總物質的量為0.15moL由電子守恒:n(NO)x(5_2)=0.15moL所以為

(NO)uO.OmoLV(NO)=0.05molx22.4L/mol=1.12Lo

例4.(2021.肇慶高一檢測)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兩種溶質,

其濃度分別為0.2molir和1.5mol?L-1,現向該溶液中加入39.2g鐵粉使其充分反應,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后溶液中Fe3+物質的量為0.8mol

B.反應后產生13.44LH2(標準狀況)

C.反應后溶液中Fe2+和Fe?+物質的量之和為0.9mol

D.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應中先沒有氣體產生后產生氣體

【解析】選C。Fe(NO3)3和H2sO4的物質的量分別為0.2mol、1.5moLn(Fe3+)=

0.2mol,"(NO3-)=0.2molx3=0.6mol,zz(H+)=1.5molx2=3mobw(Fe)=3"2g

56g/mol

+

=0.7mol,氧化性為HNO3>Fe3+>H+,則可能發(fā)生的反應依次為:Fe+4H+NO3^=

3+3+2++2+

Fe+NOt+2H2O>Fe+2Fe=3Fe.Fe+2H=Fe+H2T,貝U:

Fe+4H++NO3—二=Fe3++NOT+2H2O

力口入/mol0.730.600

反應/mol0.62.40.60.60.6

剩余/mol0.10.600.60.6

則該反應后剩余”(Fe)=0.1mol,n(H+)=0.6mol,n(Fe3+)=0.2mol+0.6mol=

0.8mol,再根據Fe+2Fe3+=3Fe2+計算

Fe+2Fe3+=3Fe2

力口入/mol0.10.80

反應/mol0.10.20.3

剩余/mol00.60.3

則Fe完全反應,沒有剩余,溶液中存在0.6molFe3+、0.3molFe2+o反應后溶液中Fe3+

的物質的量為0.6mol,故A錯誤;因為鐵完全反應,剩余不會發(fā)生反應Fe+2H+=

2+2+

Fe+H2t,則沒有氫氣生成,故B錯誤;反應后溶液中存在0.6molFe3+、0.3molFe,

反應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質的量之和為0.9mol,故C正確;氧化性為HNC)3>Fe3+>

H+,先發(fā)生反應Fe+4H++NO3-=Fe3++NOT+2H2O,所以有NO氣體生成,故D錯誤。

【思維拓展】金屬與硝酸反應的計算

1.硝酸與金屬反應的規(guī)律

硝酸與金屬單質反應時一部分被還原,一部分生成硝酸鹽,故硝酸既表現了酸

性又表現了氧化性,但硝酸與金屬反應一般不生成H2O

(1)硝酸與銅的反應:

在反應中硝酸的作用可用下圖表示:

CU(NO)2、NOCU(NO3)2、NO

Cu-----------3-----------2--------------------------?

濃硝酸稀硝酸

可以看出,隨HNO3濃度的降低,還原產物會由NO2變成NO。

①由氮原子守恒可知,無論是NO2還是NO,被還原的硝酸與被還原生成氣體

的物質的量總是相等的;

②未被還原的NO3「與CiP+結合成Cu(NO3)2-NO3-的物質的量為Ci?+物質的

量的2倍;

③運用電子守恒、原子守恒,便可順利求解參加反應的CU、HNC>3以及產物NO2>

NO之間量的關系。

(2)稀硝酸與鐵的反應:

@Fe+4HNO3(稀)=Fe(NO3)3+NOT+2H2O

②3Fe(過量)+8HNO3(?。?3Fe(NO3)2+2NOT+4H2O

反應物的量與生成物的關系如圖所示:

Fe(NO)Fe(NO)

Fe(NO)3332Fe(NO)

33反應32

反應①反應②

01z?(Fe)

48

W(HNO3)

上述反應首先發(fā)生反應①,若Fe剩余再發(fā)生反應③Fe+2Fe(NCh)3=3Fe(N03)2,

合并①③即可得反應②。所以,無論反應①還是反應②,被還原的HN03皆占參與

反應的HNCh的工。

4

2.常用解題方法

(1)原子守恒:n(HNO3)=w(NO3D+n(還原產物中氮原子)。

(2)電子守恒:氮原子得到的電子數等于金屬原子失去的電子數。

(3)電荷守恒:NT+和H+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NCh一所帶負電荷總數

(4)利用離子方程式計算:

硝酸與硫(鹽)酸混合液跟金屬的反應,當金屬足量時,不能用硝酸與金屬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應用離子方程式計算,因為生成的硝酸鹽中的NCh一借助硫

(鹽)酸中的H+仍能繼續(xù)與金屬反應。

考點三:氮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關系

(1)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的氧化劑

為,還原劑為O

(2)補充并配平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NH3+_O2=^NO+o

(3)化學反應______(填序號)是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o

(4)有人設計了一個反應來制備硝酸NO2+NH3—HNO3+H2O(未配平),你認為

該反應______(填“能”或“不能”)發(fā)生,理由是O

【解析】(1)在反應3NO2+H2O=2HNO3+NO中,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既升

高(+4-+5),又降低(+4-+5),所以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2)

氨氣和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被氧氣氧化成NO,同時生成H2O,其反應的化學方

催什齊||

程式為:4NH3+5O2^^4NO+6H2OO(3)反應①、②、③都有單質參加,都是

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④NCh—HNCh,化合價發(fā)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⑤

NO-NO2,化合價發(fā)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為:

NH3+HNO3=NH4NO3,各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發(fā)生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

++

離子方程式為NH3+H=NH4O(4)若該反應能夠發(fā)生,則NO2-HNO3,氮元素

的化合價升高,NH3-HN03,氮元素的化合價也升高,不能滿足“在氧化還原反應

中,元素的化合價既有升高的,又有降低的“原理,所以該反應不能發(fā)生。

【答案】(1)3NO2+H2O=2HNO3+NONO2、NO2

(2)4、5、4、6H2O

++

(3)⑥NH3+H=NH4(4)不能,化合價只有升高,沒有降低

【思維拓展】氮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關系

1.氮元素的價類圖

2.氮元素的化合價與氧化性、還原性的關系

價態(tài)代表物性質

-3NH3、Mg3N2>NH4CI只有還原性

0N2

+1N2O

+2NO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3N2O3、HNCh、NaNO2

+4NO2、N2O4

只有氧化性

+5N2O5、HNO3、NaNO3

一、選擇題

1.(2020?江蘇學考真題)下列氣體排放到空氣中,不會導致酸雨的是(),

A.NOB.NO2C.CO2D.SO2

【解析】選C。一氧化氮屬于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氣中,會引起酸雨,故A錯誤;二

氧化氮屬于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氣中,會引起酸雨,故B錯誤;二氧化碳為空氣的成

分,過量排放會引起溫室效應,故C正確;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會引起酸雨,故D

錯誤。

2.(2021?日照高一檢測)下列污染現象主要與NO?有關的是()。

A.臭氧空洞B.水體富營養(yǎng)化

C.光化學煙霧D.溫室效應

【解析】選C。引起污染的主要物質:臭氧空洞一氟氯燒,水體富營養(yǎng)化一含N、P、

K物質,光化學煙霧一NO、NO2,溫室效應一CO2。

3.久置的硝酸呈黃色的原因是()。

A.硝酸露置在空氣中被氧氣氧化了

B.硝酸露置在空氣中被氮氣還原了

C.硝酸見光或受熱分解產生的NO2再溶于硝酸中

D.硝酸是強氧化性酸

【解析】選C。硝酸具有強氧化性,不會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故A錯誤;硝酸具有

強氧化性,氮氣的性質穩(wěn)定,二者在常溫下不會反應,故B錯誤;硝酸不穩(wěn)定,見光

或受熱分解產生的NO2再溶于硝酸中使溶液呈現黃色,故C正確;硝酸是強氧化性酸,

但與硝酸呈黃色無關,故D錯誤。

4.對于硝酸的物理性質,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可以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B.不易揮發(fā)

C.有刺激性氣味

D.質量分數在95%以上的硝酸為發(fā)煙硝酸

【解析】選B。硝酸是一種易揮發(fā)的液體。

5.在反應C+4HNO3(濃)2T+4NChT+2H2。中濃硝酸表現出()。

A.酸性B.揮發(fā)性C.強氧化性D.不穩(wěn)定性

【解析】選C。酸性是硝酸中氮元素化合價不變生成鹽,反應中不符合,故A不符合;

揮發(fā)性是硝酸的微粒性質,故B不符合;在反應C+4HNO3(濃)

q=CO2T+4NChT+2H2。中濃硝酸溶液中硝酸中氮元素化合價從+5價全部變化為+4

價,說明硝酸的氧化性,故C符合;不穩(wěn)定性是指硝酸見光或加熱分解的性質,故D

不符合。

6.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2+

A.Zn與稀硝酸反應:Zn+2H=Zn+H2T

+-2+

B.Fe與過量稀硝酸反應:3Fe+8H+2NO3=3Fe+2NOt+4H2O

+-3+

C.過量鐵粉與稀硝酸反應:Fe+4H+NO3=Fe+NOt+2H2O

D.Cu與稀硝酸反應:3Cu+8H++2NO3——3Cu2++2NOT+4H2。

【解析】選D。A項,不產生H2;B項,應生成Fe3+;C項,應生成Fe?+。

7.在下列反應中,HNO3既表現出氧化性,又表現出酸性的是()o

A.H2S+2HNO3(濃)=S;+2NO2t+2H2O

B.Fe2O3+6HNO3=2Fe(NO3)3+3H2O

C.4HNO3^L4NO2t+O2t+2H2O

D.3CU+8HNO3=3CU(NO3)2+2NOt+4H2O

【解析】選D。A項反應中硝酸只表現氧化性;B項硝酸只表現酸性,不是氧化還原

反應;硝酸分解,既表現出氧化性,又表現出還原性,不表現出酸性;硝酸被還原

生成NO,表現為氧化性,生成硝酸銅,表現為酸性。

8.(2021?泉州高一檢測)明崇禎年間《徐光啟手跡》記載:“綠磯五斤,硝(硝酸

鉀)五斤,將磯炒去,約折五分之一,將二味同研細,次用鐵作鍋,……鍋下起火,

取氣冷定,開壇則藥化為強水。五金入強水皆化,惟不化強水中,加鹽則化?!币韵?/p>

說法不正確的是()。

A.“強水”主要成分是硝酸

B.“將磯炒去,約折五分之一”是指綠帆脫水

C.“鍋下起火,取氣冷定”描述了蒸播的過程

D.“五金入強水皆化”過程產生的氣體都是H2

【解析】選D。根據“五金入強水皆化、惟不化強水中”判斷“強水”主要成分是硝酸,

故A正確;“將磯炒去,約折五分之一”是指綠帆脫水,故B正確;“鍋下起火,取氣

冷定”描述了蒸儲的過程,故C正確;“五金入強水皆化”是指金屬溶于硝酸,過程產

生的氣體主要是氮的氧化物,故D不正確。

9.(2021?江蘇常州高一上期末)銅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熱后無明顯現象發(fā)生。

當加入一種鹽后,銅粉的質量減少,溶液呈藍色。有下列鹽:?Fe2(SO4)3;②Na2co3;

③KNO3;@FeSO4;⑤Fe3O4;@Fe2O3;⑦HC1,符合條件的組合為()。

A.①③⑤⑥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⑦D.①③④⑦

【解析】選A。加入①后也能溶解銅,鐵離子跟銅反應,生成銅離子和亞鐵離子;

加入③后硝酸鉀電離出的硝酸根在稀硫酸的環(huán)境下可以將銅氧化成銅離子;加入⑤

后硫酸和四氧化三鐵反應生成硫酸鐵和硫酸亞鐵,硫酸鐵可以將銅氧化;加入⑥后

稀硫酸和三氧化二鐵反應生成硫酸鐵,硫酸鐵可以將銅氧化成銅離子,故A正確;

加入④FeSCU,硫酸亞鐵和銅反應,故B錯誤;加入⑦HC1,銅不與鹽酸反應,故C

錯誤;加入④、⑦硫酸亞鐵、鹽酸都不與銅反應,故D錯誤。

10.(2021.廣州高一檢測)關于硝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向濃硝酸中投入Fe片,不會產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沒有反應發(fā)

B.與金屬反應時,稀硝酸可能被還原為更低價態(tài),則稀硝酸氧化性強于濃硝酸

C.硝酸電離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屬還原成H2

D.硝酸與金屬反應時,是+5價的氮得電子

【解析】選D。常溫下,濃硝酸使鐵鈍化,無紅棕色氣體產生,因表面生成致密的

氧化膜而阻止了濃硝酸與鐵的進一步反應,A錯誤;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濃硝酸弱,

不能根據氮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多少判斷,B錯誤;硝酸能電離出H+,有酸的通性,

但與金屬反應不產生Hz,此時是+5價氮原子得電子,C錯誤,D正確。

11.木炭屑與濃HNO3共熱,產生的氣體X等分為①和②兩份,將兩份氣體分別按

下圖實驗:

則澄清石灰水的變化可能是()o

A.①不變渾濁,②變乳白色

B.①變?yōu)槿榘咨珳啙?,②不變渾?/p>

C.①、②均變?yōu)槿榘咨珳啙?/p>

D.①、②都不變渾濁

【解析】選B。①中X先通過水,NO2轉變?yōu)镹O,故澄清石灰水只與CO2反應變

渾濁,②中X通入澄清石灰水,依次發(fā)生的反應:3NO2+H2O=2HNO3+NO,CO2+Ca

(OH)2=CaCO3l+H2O,生成的CaCC)3沉淀會被HNO3溶解,故澄清石灰水不變渾

濁,所以B項正確。

12.(2022?福建省泉州高一下學期期中)氨和硝酸是重要的化工產品,工業(yè)合成氨

及制備硝酸的流程如圖:

空氣空氣、水尾氣

N?、H2

It

合成塔一氨分離器一氧化爐吸收塔一*硝酸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o

A.“氨分離器”中主要應用了氨氣易液化的性質

B.為提高氮的利用率,尾氣可循環(huán)進入“合成塔”

C.流程中的轉化涉及復分解反應

D.工業(yè)上可用鐵槽車儲運濃硝酸

【解析】選C。氨氣易液化,將液氨分離出來,剩余的氮氣、氫氣可以循環(huán)利用,“氨

分離器,,中主要應用了氨氣易液化的性質,A正確;如圖,為提高氮的利用率,尾氣

高溫高壓

可循環(huán)進入“合成塔”,B正確;流程中的轉化涉及的反應為N2+3程-贏標『“2NH3,

催化劑

4NH3+5O2a4NO+6H2O,4NO+3O2+2H2O=4HNO3,沒有涉及復分解反應,

C錯誤;常溫下,濃硝酸能夠使鐵鈍化,工業(yè)上可用鐵槽車儲運濃硝酸,D正確。

13.(2021?山東師大附中高一期末檢測)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有關Cu、硝酸、硫

酸化學性質的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o

硫酸

A.實驗①中溶液呈藍色,試管口有紅棕色氣體產生,說明稀硝酸被Cu還原為

NO2

B.實驗③中滴加稀硫酸,銅片繼續(xù)溶解,說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強

C.實驗③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Cu(NO3)

2+4H2so4=4CuSO4+2NOT+4H2O

D.由上述實驗可得出結論:Cu在常溫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應,也可以和稀硫

酸反應

【解析】選C。①中發(fā)生反應3CU+8HNO3=3CU(NO3)2+2NOT+4H2O,硝酸被還

原為NO,故A錯誤;③中加稀硫酸,Cu與稀硫酸不反應,但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

下具有強氧化性,能與Cu反應,稀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強,故B錯誤;實驗③中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T+4H2O,故C

正確;Cu在常溫下可以和稀硝酸反應,但不能和稀硫酸反應,故D錯誤。

14.(2021.廣西憑祥高一下學期期末)硝酸鏤鈣[5Ca(N03)2?NH4NO3?10H2O]是

一種新型高效復合肥料,具有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經濟效益高等多方面的優(yōu)

點。在實驗室模擬合成硝酸鏤鈣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o

碳酸鈣氨氣硝酸

.III.

粗硝酸鈣一>|~^^卜|中和卜T蒸發(fā)卜|^ii斗T結晶

A.若要加快“過濾”的速率,可以采用抽濾的方法

B.“蒸發(fā)”時所用的用堀應該放置在泥三角上

C.“結晶”時為防止晶體脫水通常采用降溫結晶的方式

D.加入碳酸鈣的目的之一是調節(jié)錢鈣比

【解析】選B。粗硝酸鈣(含硝酸鈣、難溶物及硝酸)加水溶解,過濾得含硝酸鈣和

硝酸的溶液,加入碳酸鈣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鈣、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再通入氨氣

中和硝酸生成硝酸鍍,最終所得的溶液為硝酸鈣和硝酸鐵的混合溶液,蒸發(fā)結晶得

到硝酸鏤鈣[5Ca(N03)2?NH4NO3?10H2O]晶體。用抽氣泵抽出裝置中的空氣,

形成壓強差,抽濾漏斗(即布氏漏斗)中的溶液受壓能較快速地通過漏斗孔,這樣

就達到了加快過濾速度的效果,故A正確;蒸發(fā)所用儀器為蒸發(fā)皿,地堪用于固體

加熱分解,故B錯誤;為避免脫水,溫度不能過高,可采用降溫結晶,故C正確;加

入碳酸鈣,可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鈣,且可調節(jié)鍍鈣比,故D正確。

15.(2021?四平高一檢測)35.2gFeS與lOOOmLL3moi/L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反應

后氧化產物為Fez(SO4)3和Fe(NO3)3,則硝酸的還原產物為()。

A.N2B.N2OC.NOD.NO2

【解析】選B。w(FeS)=35.2g=。4mn(HNO3)=1.3mol硫元素從反應前

88g/mol

的一2價升高到反應后的+6價,失去8個電子,升高總數為8,0.4mol硫元素失去

3.2mol電子,鐵元素從反應前的+2價升高到反應后的+3價,失去1個電子,升高

總數為1,0.4molFe元素失去0.4mol電子則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得失相等,N

1

元素共得到3.6mol電子,因S?,Fez(SO4)3,所以“[Fe2(SO4)3]="巴2。

33

據鐵守恒,Fe2(SC>4)3中Fe物質的量="㈣,則還剩余的Fe元素必定在Fe(NO3)

3

3中,Fe(NO3)3中Fe物質的量=0.4mol—08moi=64moi,所以Fe(NQ)中

33

氮元素物質的量=義誓x3=0.4mol。因為一共有1.3molN元素,所以被還原的N

元素物質的量=1.3mol—0.4moi=0.9mol,0.9molN元素共得至!J了3.6mol電子,平均

每molN元素得到4moi電子,即1個N原子得到4個電子,從+5價下降到+1價,

而已知+1價的N元素只能形成N20O

二、非選擇題

16.(2021.廈門高一檢測)如圖的各方框表示有關的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某些物

質已經略去),其中常溫下A、C、D為無色氣體,C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F為紅棕色氣體。

LTTI.nn"?

nr1A-T5"i

做化劑加水稱號

(1)寫出下列各物質的化學式:F:—;G:

(2)寫出A―D變化的化學方程式:;寫

出G一E變化的離子方程式:o

(3)實驗室里,常用加熱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氣體C,常采用法來收

集。

【解析】C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則C是NH3,F為紅棕色氣體,則F是

N02,銅和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則G是HNO3,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

則B是H2O,銅和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氨氣被氧氣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則E

是NO,D是O2,常溫下A是無色氣體,能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則A是CO2,

X可能為NH4HCO3或(NHQ2co3。(1)通過以上分析知,F為NO?,G為HNO3;

(2)A—D為Na2O2WCO2的反應,方程式為2co2+2Na2C)2=2Na2co3+O2,G—E

為稀硝酸和銅的反應,方程式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實驗室常用加熱堿和鏤鹽的方法制取氨氣,氨氣極易溶于水,且氨氣密度小于

空氣,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

【答案】(1)NO2;HNO3

(2)2co2+2Na2O2=2Na2co3+O2;3Cu+8HNO3(稀)=3Cu(N03)2+2NOT+4H2O

(3)鍍鹽和堿;向下排空氣

17.某校為了改進碳與濃硝酸反應的實驗,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實驗步驟:先

預熱盛有無水氯化鈣的燒瓶,然后投入幾小塊紅熱的炭塊,再緩緩向炭塊上滴加濃

硝酸(最好用發(fā)煙硝酸),反應即可連續(xù)發(fā)生。請完成下列空白:

媼鰥一紅熱的炭塊正y

r、無水CaCh過量石灰水電U

(1)紅熱的炭塊投入燒瓶中后先是由紅變暗,滴入濃硝酸后又由暗變紅,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燒瓶中的現象是;試管中的現象是

(3)無水氯化鈣的作用是,水濕棉花的作用是

,氣球的作用是o

(4)若在反應結束后,在試管中得到20g沉淀(假設各步反應均進行完全),若要使

氣球中所得氣體完全被水吸收(4NO+3O2+2H2O_4HNO3),則需要再通入。2的體

積為L(標準狀況,裝置中的空氣在此處計算時,可忽略)。

【解析】(1)紅熱的炭塊投入燒瓶中后,由于溫度降低,所以會由紅變暗,滴入濃

硝酸后又由暗變紅,說明溫度又升高了,即反應放熱。(2)紅熱的炭塊和濃硝酸反

應,產生CO2和NO?,由于NO?是一種紅棕色氣體,所以燒瓶中充滿紅棕色氣體;當

混合氣體通過用水浸濕的棉花時,NO?和H2O反應生成HNC>3和NO,剩余氣體通入澄

清石灰水時,CO2和石灰水反應生成CaCCh白色沉淀。(3)由于隨著反應的進行,硝

酸的濃度降低,碳和稀硝酸不反應,加入無水氯化鈣可以吸收,可以保證硝酸濃度

不降低,保證反應連續(xù)進行。NO是一種有毒的氣體,不能直接排入空氣中,可以用

氣球收集尾氣,防止污染空氣。(4)試管中得到20g沉淀是CaCCh,其物質的量為w

20g

(CaCCh)==0.2mol,根據碳元素守恒可知:n(CO2)=n(CaCO3)二

1OOg/mol

=0.2mol,再木艮據方程式C+4HNO3(濃)CO2f+4NO2t+2H2O>

3NO2+H2O=2HNO3+NO和4NO+3O2+2H2O=4HNC)3,可得如下關系式:

4一

CO2?4NO2?一NO?。2,則九(O)=n(CO)=0.2mol,則通入的。2在標準狀況下

322

的體積為丫(Ch)=0.2molx22.4L-mor1=4.48Lo

【答案】(1)濃硝酸與炭反應放熱;C+4HNO3(濃)ACO2T+4NO2T+2H2O

(2)燒瓶中有紅棕色氣體產生;有白色渾濁產生

(3)吸水;使N02轉化為NO;吸收尾氣,防止污染

(4)4.48L

18.(2020~2021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合體高一下期中)(10分)實驗室利用廢銅

屑制備硫酸銅晶體,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和加熱裝置已略去),在實驗中將適量

KNO3溶液逐滴加入到廢銅屑與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熱使之反應完全,通過蒸發(fā)濃

縮、冷卻結晶,制得硫酸銅晶體.已知NO2可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兩種鹽,NO不

能與NaOH溶液反應。

(1)連接漏斗和燒瓶的橡膠管的作用是=

(2)燒瓶中生成無色的NO氣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o

(3)無色氣體進入廣口瓶后變?yōu)榧t棕色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

(4)實驗方案中KNO3溶液應改為稀硝酸效果更好,理由是o

(5)實驗過程中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上方仍然出現了紅棕色氣體,請對該實驗裝

置提出改進意見:?

【解析】(1)橡膠管將漏斗和燒瓶連接起來,其作用是平衡漏斗和燒瓶內氣壓,使

液體能順利流下;(2)燒瓶中Cu、H+、NO3-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Cu2+、NO、

H2O,根據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

3CU+8H+2NO3-=3Cu+2NOt+4H2O;(3)無色NO氣體遇空氣變?yōu)镹O2,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為:2NO+O2=2NO2;(4)實驗方案中若將KNO3溶液應改為稀硝酸效果更

好,這是由于KNO3會電離產生K+,會使制取得到的CuSONEO中含有雜質,導致

晶體不純;若溶液中沒有K+,制取得到的就是純凈的CUSO4?5H2。;(5)實驗過程中

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上方仍然出現了紅棕色氣體,說明NO沒有被NaOH溶液吸收,

逸出后被空氣中的02氧化產生NO2,則對該實驗裝置改進措施可以是:可以在廣口

瓶膠塞或燒瓶膠塞上加一根玻璃管向瓶內鼓入空氣,使NO與鼓入的02反應產生

NO2,N02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2NO2+2NaOH=NaNO3+NaNO2+H2O,就可以避

免NO氣體污染空氣。

【答案】(1)平衡漏斗和燒瓶內氣壓,使液體能順利流下

2+

(2)3Cu+8H++2NO3-=3Cu+2NO$+4H2O

(3)2NO+O2=2NO2

(4)溶液中沒有鉀離子,制得的硫酸銅晶體更純凈

(5)可以在廣口瓶膠塞或燒瓶膠塞上加一根玻璃管向瓶內鼓入空氣

19.(2021?北京昌平高一檢測)研究氮的循環(huán)和轉化對生產、生活有重要的價值。

I.(1)寫出實驗室制備氨氣的化學方程式o

II.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廠用氨制硝酸和銹鹽的流程如圖所示。

(2)設備1、3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設備2中通入的物質A是o

III.氨氮廢水的去除是當前科學研究的熱點問題。氨氮廢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

NH3H2O的形式存在。某工廠處理氨氮廢水的流程如下:

X達標

過程③邑巴■

(3)過程①的目的是將NH4+轉化為NH3,并通過鼓入大量空氣將氨氣吹出,寫出NH4+

轉化為NH3的離子方程式o

(4)過程②加入NaClO溶液可將氨氮轉化為無毒物質,反應后含氮元素、氯元素的

物質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