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2024-2025學年上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模擬練習卷_第1頁
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2024-2025學年上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模擬練習卷_第2頁
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2024-2025學年上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模擬練習卷_第3頁
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2024-2025學年上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模擬練習卷_第4頁
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2024-2025學年上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模擬練習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煙臺市龍口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模擬練習卷

限時:45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科學探究是探索未知的重要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下列關(guān)

于科學探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分析問題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

B.作出的假設(shè)應(yīng)有一定依據(jù),不能臆斷

C.應(yīng)用控制變量法時除了變量外其他因素必須相同

D.初步推理的結(jié)果不一定符合事實

2.[[2025?荷澤期中]]葉蟲脩(直觀)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的外形像一片

”會動的樹葉”,如圖所示是某科研人員拍到的一只葉蚯乳請根據(jù)圖片中相關(guān)

信息,估測這只葉蝴的長度約為()

A.10mmB.10cmC.10dmD.10m

3.(立德網(wǎng)人妾圣額1年滿12周歲的青少年才可以騎自行車,且需要佩戴頭

盔。如果認為圖中同學是運動的,那么選擇的參照物是()

A,自行車B.頭盔C.書包D.地面

4.天壇公園有一個回音壁,回音壁的中心有個三音石,站在上面拍手可能會聽

到三次回聲,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聽到的第三次聲音和原聲

相比發(fā)生變化的是()

A.音調(diào)B.響度C.音色D.聲速

5.真其情境體檢時,小德站上身高體重秤,醫(yī)生在尺子上讀出他的身高是

1.634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用尺子的分度值是lcm

B.再向下估讀一位數(shù)字可使測量更準確

C.測量結(jié)果的準確值是1.63

D.末位數(shù)字不準確無意義

6.潛艇是海上隱形殺手,能夠在水下執(zhí)行偵察、打擊、防御等多種任務(wù),是國

家海權(quán)的重要保障力量。它在水下航行時是通過聲吶系統(tǒng)發(fā)出的超聲波感知附

近海域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其他聲波

B.聲吶可以用來測量地球與月球的距離

C.潛艇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D.潛艇上的潛艇兵能夠聽見超聲波

7.[[2025?鎮(zhèn)江期中]]手機具有錄音和顯示波形的功能。某乒乓球愛好者將

一乒乓球從一定高度由靜止釋放,利用手機記錄乒乓球碰撞臺面發(fā)出的聲音,

A.每次發(fā)聲的時間間隔相等

B.乒乓球每次彈跳的高度保持不變

C.乒乓球發(fā)聲的響度逐漸變?nèi)?/p>

D.乒乓球每次發(fā)聲的頻率變化較大

8.甲、乙兩列火車車長分別為5和與。在相鄰的兩條平直軌道上,甲車以速度

%向東勻速行駛,乙車在甲車后方以較大的速度方也向東勻速行駛,則乙車從

追上甲車到離開甲車的時間為()

A,坦里B,幺堆C.D,

V1+V2V2-V1V2-V!V2-V1

9.[多選]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輛汽車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從同一起點同時向右

行駛時的運動情況記錄,在這段時間內(nèi),關(guān)于兩車的運動情況表述正確的是

()

010s20s30s40s

田⑥,g雄④,&妗&g?

中?????

0300m600m900m1200m

010s20s30s40s

J'~~---------------------、f

0200m450m750m1200m

A,甲、乙兩車在0?40s內(nèi)的平均速度均為108km/h

B.整個運動過程中每10s內(nèi)甲車都比乙車行駛的路程多

C.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甲、乙兩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

D.在某一時刻甲車中的乘客相對于乙車中的乘客可能是靜止的

10.[多選]汽車在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駕駛員發(fā)現(xiàn)前方路口信號燈轉(zhuǎn)為

紅色,經(jīng)0.5s反應(yīng)時間后開始踩剎車,汽車車速〃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

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在數(shù)值上等于汽車在0.5?1.5s內(nèi)通過的路程,

A.從信號燈變?yōu)榧t色起,汽車就開始做減速運動

B.在0.5s的反應(yīng)時間內(nèi)車子仍然做勻速直線運動

C.開始剎車后1s,車速為5m/s

D.從開始剎車到停止,汽車滑動距離為5m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4分)

11.:[2024?吉安期末]]物理學是研究、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xiàn)象的

規(guī)律和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一門______科學。一天晚上,小榮正在學習,突然電燈熄滅

了,小榮想:電燈為什么熄滅?可能是燈絲斷了。這個過程中,“可能是燈絲

斷了”屬于科學探究的_______________環(huán)節(jié)。

12.[[2024?徐州一模]]聲音是由物體的——產(chǎn)生的。“宮、商、角、徵、

羽”起源于春秋時期,是中國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亦稱五音,相當于現(xiàn)代7

個音階中的do、re、mi>sol、la。五音實際上是指聲音的。錄音棚的墻面

材料要求是盡量減小對聲音的——(填“吸收”或“反射”)。

13.[[2024?荷澤]]中國高鐵正在高速發(fā)展。在曠野里,遠遠看到疾馳的列

車猶如一枚“白色子彈”,如圖所示。若它以100m/s的速度沿直線勻速行駛

12s,則行駛了一_m。以列車為參照物,座位上安靜看書的乘客是一—的。

列車上交談的乘客自覺壓低聲音,這是在_一處減弱噪聲。

14.(科竽捱理如圖甲、乙所示,記錄了前后兩個不同時刻小德從車中看到的

后車的位置。你預(yù)計后車能追上小德的車嗎?_______,說出你判斷的理由:

15.古代典籍王維在《觀獵》中有這樣的描述:“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

營?;乜瓷涞裉?,千里暮云平?!睆奈锢淼慕嵌瓤?,詩人是在描述馬的——

快,以詩人為參照物,“新豐市”是——(填“運動”或“靜止”)的?!靶?/p>

豐市”在今臨潼新豐鎮(zhèn),“細柳營”在西安西,兩地相隔七十里,馬奔跑時最

快速度能達到60?70km/h,如果按20km/h的速度計算,詩人從“新豐市”

歸來,用了__h。

16.課外活動小組進行自制玩具賽車15m跑比賽。甲、乙、丙、丁四輛賽車同

時從起點出發(fā),假設(shè)它們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結(jié)果最先到達終點的是丙車,最

后到達終點的是丁車。已知甲、乙兩車的s-t圖像如圖1所示,則丙車的s-

t圖像應(yīng)該在______(填“I”“n”或“in”)區(qū)域。丁車在某次測試過程

中的運動情況如圖2所示,丁車在這8s內(nèi)運動了_______m,第5s時處于______

_(填“靜止”“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在6?8s內(nèi)的速

度是______m/so

三、實驗探究題(第17題12分,第18題18分,共30分)

17.[[2025?臨沂月考]]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特性。

甲乙丙丁

(1)為了探究音調(diào)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小德設(shè)計了幾個實驗,如圖甲、乙、

丙、丁所示。你認為不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的是_______。

A.硬紙板接觸齒數(shù)不同的齒輪

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

C.改變薄塑料卡片滑過梳子的速度

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

通過探究可知:音調(diào)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的——決定的。

(2)如圖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第一次讓其一端伸出桌邊短一

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第二次讓其一端伸出桌邊長一些,再撥

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

況,第次鋼尺振動快,它的音調(diào)(填“高”或“低”)。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

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了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

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德還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來探究真空能否傳聲。如圖戊所示是暖水瓶

的簡易剖面圖。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音樂芯片放入瓶中,根據(jù)聽到的聲音進行

判斷。下列是他設(shè)計的幾組比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外殼

真空瓶

絕熱支座

A.用一個完好的和一個已經(jīng)漏氣的瓶膽進行比較

B.將音量大小不同的音樂芯片先后放入同一瓶膽中進行比較

C.把同一個暖水瓶的瓶膽放在近處和遠處進行比較

18.(新情境其狗在城市中高層及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一旦發(fā)生火災(zāi),不可盲

目逃生。受到兒童滑梯的啟發(fā),小德想要設(shè)計一個安裝在樓房上的消防逃生滑

梯模型。小德想知道人從滑梯上滑下時速度的變化情況。小德利用小車、斜

面、擋板等器材組裝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并設(shè)計實驗方案:讓小車從斜面4點

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路程和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

段的平均速度,從而判斷物體從斜面下滑時速度的變化情況。

□□

□□

□□

□□

□□

(1)在實驗中,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適當緩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記錄一

_O

(2)實驗時,若小車撞擊擋板c之前就停止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時間一

,平均速度以一。(均填“偏大”或“偏小”)

(3)如果小車從a滑到B的時間以B=3s,從a滑到c的時間以0=5s,ac的路

程為cm。則2C段的平均速度以c=m/s;BC段的平均速度外。=

m/So

(4)小德實驗時,又選用了形狀相同、輕重不同的小車,在同一個斜面上做

了多次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的平均速度與小車的輕

重——(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序號小車的輕重運動距離/cm運動時間/s

1較輕80.02.5

2較重80.02.5

3更重80.02.5

(5)如圖乙所示,若消防逃生滑梯“1”“2”“3”的坡度和長度均符合安全

標準。則從第三層樓層沿不同的滑梯滑下時,到達地面時間最少的滑梯是____

o物體沿斜面下滑時做——(填“勻速”“加速”或“減速”)直線運動。

四、計算題(6分)

19.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重陽節(jié)來臨之際,小德一家人開車去探

望爺爺奶奶。如圖甲所示是小德在某時刻觀察到的汽車速度表。行駛途中小德

觀察到路旁的交通標志牌如圖乙所示。

(1)求汽車以速度表顯示的速度勻速行駛30min的路程。

(2)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求汽車從交通標志牌處到達保定的最短時

間。

(3)若汽車向著山崖以54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在距離山崖一定距離

的地方鳴笛,經(jīng)過2s后小德聽到了回聲。求聽到回聲時汽車距山崖的距離。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20.如圖甲所示,小車2和小車B在馬路上相向而行,小車2向右運動,小車B

向左運動。如圖乙是小車4和小車B的路程隨著時間變化的圖像,從開始計時到

第15s兩車正好相遇。求:

甲乙丙

(1)小車a和小車B在開始計時的時候相距多遠?

(2)如圖丙所示,馬路為雙向兩車道,每條車道寬3.5m。一輛長5m、寬

2.1m的小車C(小車C可看成一個長方體)以6m/s的速度由西向東勻速行駛

在右側(cè)車道的正中間。此時,一行人突然從圖中E點橫穿馬路,人與小車C在東

西方向的距離為S3=25m。為了能夠安全通過,行人速度的范圍。(不考慮小

車C車速和方向變化,以及制動情況)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B

3.D

4.B

【解析】聲音在空氣里的傳播過程中,音調(diào)、音色和聲速不變,響度會變化。

故選B。

5.A

【解析】身高是1.634m,最后一位是估讀的,所以測量結(jié)果的準確值是

1.63m,末位數(shù)字不準確但有意義,尺子分度值為0.01m=1cm,精確度由測

量儀器決定,和估讀無關(guān),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6.C

【解析】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和其他聲波的傳播速度相同,故A錯誤;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吶不能用來測量地球與月球的距離,故B錯誤;潛艇

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故C正確;超聲波的頻率高于

20000Hz,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潛艇上的潛艇兵不能夠聽見超聲

波,故D錯誤。故選C。

7.C

【解析】由圖可知,乒乓球每次發(fā)聲的時間逐漸變短且聲音振幅變小,乒乓球

每次彈起的高度不同,則乒乓球發(fā)聲的響度逐漸變?nèi)?,故C正確。故選C。

8.B

【解析】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以速度%-%向東勻速行駛,乙車從追上甲車

到離開甲車這一過程中運動的路程為5=加+人,由速度公式裂=:可知,乙車

從追上甲車到離開甲車的時間為t==故選B。

V2-V1V2-V1

9.AD

【解析】甲車和乙車在40s內(nèi)行駛的路程都是1200m,那么甲車和乙車的平均

速度b用=D/=u=:==30m/s=108km/h,A正確;由圖可知,甲車

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每10s內(nèi)行駛的路程均為300m;乙車第一個10s內(nèi)行駛的路

程為200m,第二個10s內(nèi)行駛的路程為250m,第三個10s內(nèi)行駛的路程為

300m,第四個10s內(nèi)行駛的路程為450m,可見,乙車第四個10s內(nèi)行駛的路程

比甲車多,B錯誤;甲車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所以甲車做勻速

直線運動,乙車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長,所以乙車做變速運

動,C錯誤;甲、乙兩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存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速度相等的可能,

因此此段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乘客之間的位置可能沒有發(fā)生變化,說明有某一時

刻甲車中的乘客相對于乙車中的乘客是靜止的,D正確。

10.AC

【解析】駕駛員發(fā)現(xiàn)前方路口信號燈轉(zhuǎn)為紅色,經(jīng)0.5s反應(yīng)時間后開始踩剎

車,車開始減速,在0.5s的反應(yīng)時間內(nèi)車仍然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正

確;汽車從0.5s開始剎車,1.5s時停止,故開始剎車后1s,車速為Om/s,故C

錯誤;從開始剎車到停止,汽車的滑行距離s滑=滑=[xlOm/sxls=

5m,故D正確。故選AC。

二、填空題

n.聲;猜想與假設(shè)

12.振動;音調(diào);反射

13.1200;靜止;聲源

14.能;小德的車的速度小于后車的速度

【解析】從圖甲可看到后車距離小德較遠,到圖乙時,已經(jīng)可以清晰地看到后

車的外形,說明此時后車距離小德較近,由此可知,后車的速度大于小德的車

的速度,所以后車可以追上小德的車。

15.速度;運動;1.75

【解析】從物理的角度看,詩人是在描述馬的速度快;以詩人為參照物,“新

豐市”相對于詩人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新豐市”是運動的;兩地相隔

七十里,根據(jù)1里=500m可得,70里=35000m=35km,按20km/h的速

度計算,詩人從“新豐市”歸來,用的時間t=2=W2=L75h。

v20km/h

16.Ill;15;靜止;5

【解析】四輛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它們的圖像均為過原點的直線,由題意

知,丙車最先到達終點,故丙車速度最大,在相同時間內(nèi),丙車通過的距離最

長,故丙車的s圖像應(yīng)在III區(qū)域。圖2中,丁車在8s內(nèi)運動了15m;丁車

在2?6s內(nèi),運動路程一直保持不變,故第5s時丁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丁車在6?

8s內(nèi),通過路程為15m—5m=10m,所用時間為8s—6s=2s,T車在6?

8s內(nèi)的速度u=-=吧巴=5m/So

t2s

三、實驗探究題

17.(1)D;頻率

(2)一;高;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很難振動,振動頻率低于

20Hz,屬于次聲波,不在人耳的聽覺范圍內(nèi)

(3)A

【解析】(1)硬紙板接觸齒數(shù)不同的齒輪,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

音調(diào)不同,故A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振動的頻率不

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故B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用薄塑料卡片在梳子上快

慢不同的滑動時,薄塑料卡片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故C能

夠完成探究目的;改變吹筆帽的力度,筆帽內(nèi)空氣柱振幅不同,響度不同,可

探究響度跟振幅的關(guān)系,故D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故選D。通過探究知道,音調(diào)

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振動頻率越低,音

調(diào)越低。

(2)第一次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短,振動快,頻率高,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

第二次鋼尺伸出桌面長度更長,振動慢,頻率低,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低,說明音

調(diào)與頻率有關(guān)。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很難振動,振動頻率低于

20Hz,屬于次聲波,不在人耳的聽覺范圍內(nèi),故鋼尺振動了卻聽不到聲音。

(3)探究真空能否傳聲的關(guān)鍵在于比較有無真空環(huán)境下的聲音傳遞情況。選

項A中,用一個完好的和一個已經(jīng)漏氣的瓶膽進行比較,可以有效地模擬有無

真空環(huán)境,從而探究真空能否傳聲。其他選項無法有效區(qū)分真空與非真空環(huán)

境,不能探究真空能否傳聲。故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選A。

18.(1)時間

(2)偏?。黄?/p>

(3)80.0;0.16;0.2

(4)無關(guān)

(5)1;加速

【解析】(1)實驗時坡度小一些,小車運動的就會慢一些,這樣我們就方便

記錄時間。

(2)若小車撞擊擋板C之前就停止計時,時間偏小,路程測量準確,根據(jù)》=

:可知,速度測量偏大。

(3)圖甲中可以得出2C段的長度為=80.0cm=0.8m,4C段的平均速度

v―――"E=0.16m/s,小車在段運動的時間為CBC=以。一1AB=5s—

ACMC5S

3s=2s,圖甲中可以得出BC段的距離為gc=40.0cm=04m,貝段的平

均速度為c=—=°4m=0.2m/so

tBC2S

(4)實驗時選用了形狀相同、輕重不同的小車,在同一個斜面上做了多次實

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不同車子運動的距離和時間相同,速度相同,故小車

的平均速度與小車的輕重無關(guān)。

(5)圖乙所示,在第三層樓層沿坡度和長度不同的滑梯“1”“2”“3”滑下

時,斜面越陡,下滑的速度越快?!?”的路程最短,且最陡,則能最快到達地

面的滑梯是“1”;實驗中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則上半

段的平均速度小于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小車在整個過程中做加速運動。因此物

體沿斜面下滑時做加速直線運動。

四、計算題

19.(1)【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