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修辭立其誠憐憫是人的天性學習目標1.把握文章的觀點,梳理文章的論證思路。2.探究文章在選擇和運用材料方面的特點及其論證風格。3.領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及其秉持的價值觀念,探究其人文價值。修辭立其誠憐憫是人的天性目錄索引
復合文本比較鑒賞課修辭立其誠學習活動一知人論世梳理積累作者簡介當代哲學大師——張岱年簡介張岱年(1909—2004),哲學家。別名季同,曾用筆名宇同。河北獻縣人。1933年畢業(yè)于北平師范大學,任清華大學哲學系助教,后任私立中國大學講師、副教授,清華大學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作品《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發(fā)微》《求真集》《玄儒評林》《文化與哲學》等。作品背景文因時而著
本文寫于1992年,當時,中國的市場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然而人心浮躁,一些文人甚至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辭浮夸。有感于此,張岱年先生寫了《修辭立其誠》一文,呼吁為人、作文都要“立其誠”?;A梳理1.讀準字音
huá
hóngyuán
qū2.寫對字形
詞語易錯字
詞語易錯字rú林
cuò綜復雜
rú動
手足無cuò
3.掌握詞語(1)順風轉舵:比喻順著情勢改變態(tài)度(含貶義)。(2)言行一致: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3)表里如一:指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儒蠕
錯措4.近義詞辨析違反
違犯課文原句所謂曲學阿世即是嘩眾取寵,曲解經(jīng)典的原義以討好于時尚,也就是背離了原則而順風轉舵,這就
了追求真理的學術宗旨。相同點二者都有“違背”的意思。不同點“違反”側重于“反”,常用于規(guī)章、制度、規(guī)定等。“違犯”側重于“犯”,指違背和觸犯法律、法令等,情節(jié)較為嚴重。運用新州12名個人及一家企業(yè),因
嚴格的環(huán)保限令而被處以罰款。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國家的法律與綱紀,我們不能任意
。
違反
違犯5.下列短語,最適合作為文章前五段標題的一項是(
)A.“修辭立其誠”芻議 B.“修辭立其誠”釋義C.“修辭立其誠”新解
D.修辭與立誠B解析
文章前五段首先指出“修辭立其誠”是《易傳·文言》的一句話,然后指出今天“修辭立其誠”仍是發(fā)言著論寫文章的一個原則。然后具體從“名實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個方面解釋什么是“立其誠”。綜上,文章前五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解釋什么是“修辭立其誠”。A項,“芻議”,謙辭,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談議論,亦指淺陋的議論,而文章前五段只是客觀解釋什么是“修辭立其誠”;C項,“‘修辭立其誠’新解”,文章前五段的內(nèi)容并不“新”;D項,“修辭與立誠”是講修辭和立誠的關系,文章前五段并非重在論述二者關系。故選B項。走近作者
張先生(張岱年)之學生有習篆刻者,欲治一閑章以相贈,請示印文,張先生命刻“直道而行”四字。余聞之曰:“此張先生立身之道也,非閑章也!”張先生之木訥氣質,至老不變??鬃釉?“剛毅木訥近仁。”直道而行則“剛毅”矣。“近仁”之言,其意當哉!——馮友蘭相關常識“修辭立其誠”原典意“修辭立其誠”是《易傳》的美學觀點。修辭,建立言辭。誠,思想誠正。意為建立言辭以表現(xiàn)自己的美好品德。《易傳·文言》:“子曰: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闭J為“進德”與“修辭”相較,應首先“進德修業(yè)”,然后才是“修辭立其誠”。“修辭”是為了“立誠”,“立誠”是“修辭”好壞的標準。春秋時已將“立德”看得重于“立言”?!蹲髠鳌は骞哪辍?“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睂ⅰ傲⒌隆绷性凇安恍唷敝?認為“立言”要受到“立德”的影響?!把浴薄稗o”是傳達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質的差異,必影響言辭的表現(xiàn),形成言辭的優(yōu)劣。學術論文概念: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后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分類:按研究的學科,可分為自然科學論文和社會科學論文;按研究的內(nèi)容,可分為理論研究論文和應用研究論文;按寫作的目的,可分為交流型論文和考核型論文。特點: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理論性、平易性、專業(yè)性、實踐性。成語積累關于誠信的成語(1)抱誠守真:志在真誠,恪守不違。抱,存在心里。(2)修辭立誠:原指整頓文教,樹立誠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達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3)言信行果: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同“言必信,行必果”。(4)閑邪存誠:約束邪念,保持誠實。閑,防備,禁止。(5)誠至金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學習活動二精研課文理解鑒賞文本研讀1.如何理解《修辭立其誠》一文標題的含意和作用?點撥
含意:在本文中,“修辭立其誠”指作文、為人都要說真話、講實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作用:作為全文的中心論點,統(tǒng)領全文。2.簡要分析《修辭立其誠》一文的論證思路。
點撥
文章先提出中心論點“修辭立其誠”;接著,闡釋“立其誠”的含義;然后,從認識世界、端正學風、社會現(xiàn)實三個角度闡述“修辭立其誠”的重要性;最后,闡述“修辭立其誠”是一個唯物主義的原則。3.請概括分析《修辭立其誠》一文在論證上的特點。
點撥
①論證結構清晰嚴謹。采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主體部分是層進式的論證結構,大致遵循由淺入深的思路;中間也有并列式的結構,如“立其誠”的三層含義。②論證方法綜合多樣。多處運用引用論證的方法,文中引用了《易傳·文言》《管子·心術上》《漢書·儒林傳》等傳統(tǒng)經(jīng)典著作中的語句,有力地證明了論點。③引論部分新穎巧妙,通過引用《易傳·文言》里的名言來引出中心論點。④論證語言理性嚴謹,深刻中富含理趣,且具有較高的文學性。4.《修辭立其誠》第9段用《漢書》為論據(jù)證明觀點,你認為論證是否充分?請具體分析。
點撥
(示例一)第9段提出端正學風要尊崇真理的學術宗旨,引用《漢書》的名言強調尊崇“正學”的重要性,并從漢代尊儒引到現(xiàn)代應強調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論據(jù)有針對性和時代性,論證充分,有說服力。(示例二)第9段提出端正學風要尊崇真理的學術宗旨,引用《漢書》的名言重點闡釋了“曲學”違反追求真理的宗旨,從論據(jù)支撐觀點的角度看,缺漏了對“務正學”的闡釋,論據(jù)有針對性,但論述欠嚴謹。5.本文論述語言嚴謹、準確。請賞析下面的句子,完成表格。
例
句賞
析誠者,實也,真也。現(xiàn)代所謂真,古代儒家謂之為“誠”。①多年以來,人民強調主體性的重要,這是正確的。但是,發(fā)揮主體性,應以認識的客觀性為前提。②
“者”“也”“所謂”“之”“為”的運用,增加了作品的文言色彩,體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
議論文語言最忌片面性、絕對化,作者首先肯定了“強調主體性的重要”是正確的,接著用“但是”一轉,提出了“發(fā)揮主體性,應以認識的客觀性為前提”的觀點,周密嚴謹,無懈可擊。思路整合填空:①
②
言行一致
唯物主義是科學研究的真實基礎主題歸納本文基于“誠”這個核心概念進行闡釋,就“立其誠”的三層含義,由修辭到為人,展開了深入的思考和闡述,進而運用唯物主義觀點,對“立其誠”方面存在的問題作了分析和批判,強調做人要“說真話、講實話”,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憐憫是人的天性學習活動一知人論世梳理積累作者簡介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盧梭簡介盧梭(1712—1778),法國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學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過教育代表作《愛彌兒》,提出了以人的自由發(fā)展和自然教育為基礎的培養(yǎng)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的顯赫地位。作品代表作《愛彌兒》和柏拉圖的《理想國》、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并稱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此外,著有《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懺悔錄》《新愛洛伊絲》等作品。評價伏爾泰結束了一個舊時代,而盧梭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時代?!璧伦髌繁尘?743年,盧梭在威尼斯逗留時,就已經(jīng)打算寫一部關于政治制度的鴻篇大論。1753年,第戎科學院公布了“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的征文題目。盧梭應第戎科學院的征文競賽,撰寫了他的論文《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后結集出版。《憐憫是人的天性》即節(jié)選自該論文?;A梳理1.讀準字音
bǐng
jí
xūnshì
bìng
sǔn2.寫對字形
詞語易錯字
詞語易錯字biǎn抑
qiā算
zhǎ眼
胡zhōu
精pì
奔fù
偏pì
pú役
貶眨
辟
僻
掐謅
赴
仆拓展鏈接《蜜蜂的寓言》
《蜜蜂的寓言》是英國哲學家曼德維爾的著作,曾被英國全面封禁。這本書之所以能夠引起軒然大波,并引起歐洲思想界和社會各界對它的批判,就是因為它提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維爾悖論:“私人惡德即公共利益。”從人是自私自利的這一基本認識出發(fā),作者曼德維爾堅持認為,在美德和商業(yè)社會的動力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張力。《蜜蜂的寓言》打破了人類“善良意志論”和“理性設計論”的迷夢,為人類大規(guī)模社會生活的組織方式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路徑。相關常識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指發(fā)生在17—18世紀的一場資產(chǎn)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是繼文藝復興后的又一次偉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以法國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這次運動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專制主義、宗教愚昧及特權主義,宣揚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為歐洲資產(chǎn)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這個時期的啟蒙運動,覆蓋了各個知識領域,如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歷史學、文學、教育學等。啟蒙運動同時為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促進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興起。3.掌握詞語(1)混為一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說成是同樣的事物。(2)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現(xiàn)多指雖未親身經(jīng)歷,但感受就同親身經(jīng)歷過一樣。(3)無動于衷:指對令人感動或應該關注的事情毫無反應或漠不關心。(4)明目張膽:形容公開地、無所顧忌地做壞事。(5)避而遠之:指對某事或某人不喜歡、厭惡或恐懼,所以避開,遠遠地離開。4.近義詞辨析濫用
亂用課文原句我們的法學家所說的阻礙野蠻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說的阻礙野蠻人
他們的官能的原因。相同點二者都有“使用不當”的意思。不同點“濫用”著重指過度、胡亂地用,指不必要或不該用而用。“亂用”指無條理、無秩序地用,該用甲而用了乙。運用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絕不可
。那些
法律手段要挾普通群眾的“當權者”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濫用
亂用充耳不聞
置若罔聞
課文原句它能讓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對它溫柔的聲音
。相同點二者都有“不聽”的意思。不同點“充耳不聞”指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見別人的意見。“置若罔聞”側重聽見了他人的話,但不理睬,不搭理。運用他對老板的話
,根本不把它當回事。我已經(jīng)一再勸告他,他卻總是
,實在令人生氣。
置若罔聞充耳不聞啟蒙主義文學啟蒙主義文學是18世紀啟蒙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啟蒙運動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生活在這個時期的啟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等,以鮮明的戰(zhàn)斗性、革命性,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他們在作品中直接宣揚自己的觀點,干預生活,抨擊社會中種種不平等現(xiàn)象,揭露封建制度與教會的罪惡,描繪理性王國的理想世界,表達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18世紀啟蒙主義文學以英國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揭開序幕,經(jīng)由法國哲理小說的發(fā)展,在全歐洲范圍的啟蒙戲劇的繁榮中達到高潮,而后由歌德以其創(chuàng)作對啟蒙主義文學作出光輝而全面的總結,最后與18世紀后期興起的感傷主義文學融合,從理性和情感兩個方向為19世紀西方文學的兩大潮流——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的繁榮鋪平道路。成語積累關于憐憫的成語(1)悲天憫人:對社會的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2)畏天憫人:敬畏天命,憐憫世人的困苦。畏,敬畏。(3)惜老憐貧:愛護老年人,憐憫窮苦人。(4)惻隱之心:指憐憫受苦受難者的心情。(5)大慈大悲:非常慈悲,原是佛教稱頌佛、菩薩的用語,現(xiàn)也用來稱頌人心地慈善。(6)矜貧救厄:憐憫救濟遭受貧窮苦難的人。學習活動二精研課文理解鑒賞文本研讀1.請分條概括《憐憫是人的天性》所表達的觀點。
點撥
①在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似乎彼此間沒有任何道義上的聯(lián)系,既無邪惡之心,也無為善的美德。②欲望是社會造成的,而且,正是因為人的欲望叢生,才使法律成為必需的東西。③憐憫心是人類在開始運用頭腦思考以前就具有的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2.作者寫《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點撥
故事中的目擊者作為陌生人雖然與當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關系,而且幼兒的安危與他的自身利益也沒有切實關系,但他由于目睹幼兒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巨大的悲痛之感,并生發(fā)出一伸援手的沖動。這種沖動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贊美,只是出于對受害者難以抑制的強烈的憐憫之心。這有力地證明,憐憫心是人類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3.《憐憫是人的天性》這篇文章是如何展開論述的?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
點撥
《憐憫是人的天性》圍繞“憐憫是人的天性”這一核心論點,一步步展開論述。第1段作者首先從在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談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話題,指出文明社會的問題所在,從而引向對自然狀態(tài)的理解和思考的必要性。第2段主要是對霍布斯的自然狀態(tài)觀念的駁斥。第3段作者提出:憐憫心的產(chǎn)生是純粹的天性的運動,是先于思維的心靈的運動,樹立起自己的觀點。第4段承前面進一步論述,先提出人類的種種社會美德也是由憐憫心所派生的這一觀點,接著論述憐憫心是如何作為一種自然狀態(tài)在人的身上得以體現(xiàn)的。第5段進一步明確本文的觀點,得出結論。4.本文論述語言嚴謹、準確。請賞析下面的句子,完成表格。
例
句賞
析我們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樣,因為人沒有任何善的觀念,便認為人天生是惡人;因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認為人是邪惡的……①這是純粹的天性的運動,是先于思維的心靈的運動;這種天然的憐憫心的力量,即使是最敗壞的風俗也是難以摧毀的。②先亮出觀點——“不可像霍布斯那樣”,接著運用兩個相同的句式“因為人……便認為……”列舉霍布斯的錯誤認識,用簡約的文字表達了豐富的內(nèi)容,句式整齊,語言簡潔、有力。
“純粹的天性”強調憐憫心與生俱來,“最敗壞的風俗也是難以摧毀的”強調人天生中的憐憫是根深蒂固的。
例
句賞
析他看到的這件事情雖與他個人無關,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傷啊;目睹這種情景,而自己卻不能對暈過去的母親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難道不難過嗎?③議論文的語言在準確的基礎上也講求文采。作者援引事例,發(fā)揮想象,由一個事例而想到了人性最柔軟、最本真的“憐憫心”?!昂蔚取奔础岸嗝础?表示程度之深;“難道不難過嗎?”運用反問句式,表示難過之極。例
句賞
析它能讓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對它溫柔的聲音充耳不聞。④這句話寫出了憐憫心對人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溫柔的聲音”來指憐憫心對人的熏陶,寫出了憐憫心對人熏陶的方式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5.盧梭對待霍布斯和曼德維爾的觀點,所持的態(tài)度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
點撥
不相同。①霍布斯認為“人天生是惡人”“人是邪惡的”,盧梭對霍布斯的觀點是基本否定的,因為霍布斯書中的解釋與他自己的觀點相矛盾,否定了“憐憫是人的天性”。②曼德維爾認為“大自然賦予人類憐憫心”,這是正確的,與盧梭的觀點是一致的。但是曼德維爾也認為“如果大自然不賦予人類以憐憫心來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類盡管有種種美德,也終歸會成為怪物”,這是因為他沒有看到“人類的種種社會美德(曼德維爾否認人類有這種美德)全都是從這個品質中派生出來的”,盧梭對此進行了補充和論述??梢钥闯霰R梭對曼德維爾的觀點是基本贊同的,只是指出其不足之處。思路整合填空:①
②
為什么應該這樣探討
確立正確觀點主題歸納《憐憫是人的天性》批駁了霍布斯“人天生是惡人”的觀點,作者指出野蠻人不是惡人,人天生就有一種不愿意看見自己同類受苦的厭惡心理,這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作者還認為人類的種種社會美德全都是由憐憫心派生出來的,這種憐憫之心在自然狀態(tài)下比在理智狀態(tài)下更真切。作者肯定憐憫心是一種自然的感情,它能緩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助于整個人類的互相保存。復合文本比較鑒賞課綜合探究任務探究一
論證特點的多維比較
同為真善美范疇下的哲學探討,《修辭立其誠》和《憐憫是人的天性》無論在論證方法、立論方式還是論證語言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分析這兩篇文章在論證特點上的異同,能讓我們更加全面地掌握議論文的文體知識。1.兩篇文章在提出論點的方式上有何不同?請結合文本填寫下表。
篇
目立論方式提出論點的具體方法《修辭立其誠》①②《憐憫是人的天性》③④正面立論
在文章開篇引用《易傳·文言》中的“修辭立其誠”,并對此加以闡釋,然后又引用《莊子》中的話對“誠”的含義進行闡釋,由此提出中心論點。
破立結合(駁論)作者先比較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和文明社會中的人的不同特點,然后批駁霍布斯的錯誤觀點,在此基礎上提出“憐憫是人的天性”的中心論點。2.《修辭立其誠》和《憐憫是人的天性》兩篇文章分別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效果?請結合文本用具體實例加以分析。篇
目主要論證方法具體實例及作用《修辭立其誠》①②引用論證
例子:“因也者,無益無損也?!蛞舱?舍己而以物為法者也?!?《管子·心術上》)作用:論證了“追求真理應尊重其客觀性,力求避免主觀的干擾”的道理。篇
目主要論證方法具體實例及作用《憐憫是人的天性》③④舉例論證
例子:如第2段提出“動物有時候也有明顯的憐憫之心”的論點,分別從母獸對幼獸的溫情,馬不愿意踩活的東西,動物從同類尸體旁走過時的不安甚至將尸體埋葬的表現(xiàn)來舉例證明論點。作用:大量事實論據(jù)的運用使論證富有說服力,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3.《修辭立其誠》與《憐憫是人的天性》兩篇文章同為學術類論述類文章,但風格迥異,請你從語言和作者情感態(tài)度方面簡要概括二者的差異,然后填寫下表。角
度《修辭立其誠》《憐憫是人的天性》語言①②情感態(tài)度③④直接簡明,不加修飾,較多提及專業(yè)術語,沒有人稱的變化,理性色彩濃厚。
直接簡明,不加修飾,較多提及專業(yè)術語,沒有人稱的變化,理性色彩濃厚。站在純粹的客觀角度,不融入個人感情,單純將所講的求真論點剖析清楚。
大量使用善惡一類的情感傾向濃重的詞語表現(xiàn)人性,不僅以理服人,也力圖以情感人。
任務探究二
“真”與“善”,人生的兩種品格
真和善是人類美好的品格,也是長期以來哲學領域探討的重要話題,《修辭立其誠》講的是真,《憐憫是人的天性》關注的是善,這兩篇文章都蘊含著深刻的理性精神和人生智慧,真和善給予當代社會的我們什么啟示呢?4.《修辭立其誠》關注的是“真”,《憐憫是人的天性》關注的是“善”,而“真”和“善”是人類美好的品格?!缎揶o立其誠》中把“真”化為“誠”,《憐憫是人的天性》中把“善”化為“憐憫心”,請結合文章,說說作者認為的“誠”指什么,“憐憫心”有何特點。點撥
(1)“誠”的含義:作者認為“誠”即真、實。包括名實一致、言行一致和表里一致三層意思。(2)“憐憫心”的特點:①憐憫心是人類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②憐憫心來自人不愿意看見自己同類受苦的心理;③憐憫心具有難以摧毀的力量;④憐憫心有助于整個人類的互相保存。5.《修辭立其誠》《憐憫是人的天性》都是關于人類美好品格的文章。請你結合文本內(nèi)容,探究這兩篇文章在思想內(nèi)涵和價值觀念方面的共通之處。點撥
(1)思想內(nèi)涵方面:兩篇文章都追求人類美好的品格,都以求真的態(tài)度去探求美好的前景,探究讓人類社會更加和諧美滿的方式、方法。(2)價值觀念方面:兩篇文章都注重人的價值,力圖引領人們修養(yǎng)自己的美好品質,以對他人乃至社會有益。6.結合對這兩篇文章的閱讀,聯(lián)系以下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談你對人性的理解,或談談做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①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禮記·中庸》)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告子上》)③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點撥
(示例一)我贊同“人性本善”的觀點。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盧梭認為,憐憫是人的天性?,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同情弱者,愿意伸出手去幫助弱者,這是最具有普遍性和說服力的“人性本善”的明證。我認為,人類之所以能不斷進步,不全是因為勞動,因為科學技術,因為都懷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是因為人類能夠互愛。而互愛的前提,便是人之善。當然,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性善”與“性惡”的爭論,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霍布斯也認為人天生是惡的。不管這種爭論的聲音有多么響亮,還要持續(xù)多久,我始終堅信,人是向真向善的,人類理應沿著真善美的道路,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光明未來。(示例二)做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待人以誠、善良、守信。主題閱讀誠信與修辭
“修辭立其誠”這一千年流傳的古訓,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中國修辭學的重要原則?!啊揶o立其誠’就是修辭學的生命;修辭學的社會價值就全在這個‘誠’字上,真正的修辭學應當建立在‘修辭立其誠’的基礎之上?!?/p>
材料一
信,是一種行為驗證,然而“誠信”這個詞,“誠”在“信”前,“誠”比“信”更為重要,誠,是內(nèi)心自覺。誠信,必須心意真誠,才好信守約定。
所以孔子論誠信,為我們所熟知的那句“言必信,行必果”之后加了一句令人驚愕的話:“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言就必須要信守,做事就必須要堅決,這并非君子所為,而是沒有判斷能力、不問是非黑白、淺薄固執(zhí)己見的小人行徑!這句話真是石破天驚!言行一致并不一定代表誠信品格?——在孔子這句話里,就涉及了“誠”的重要性:假如被迫做出的承諾不是本心所愿,假如一時糊涂的約定不是正義所為,那么還要去義無反顧地踐行它嗎?假如對壞人作出了違心承諾,假如做壞事順從了錯誤約定,這些權宜之計、這番歪理邪說反倒要如約信守嗎?當然不是!對孔子這句驚人論斷,孟子就深以為然,孔子說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確說君子的言行?!睹献印分姓f:“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薄拔┝x所在”,唯有正義存在,才能心正意誠。所以宋人晁說之就說:“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比藷o信不可立,心不誠更不能行。不講首要的誠心實意,僅憑“信”的結果來衡量人品未免會有失偏頗。沒有心之誠在前,信之行就成了刻板的教條、拘泥的桎梏、僵化的思維、固執(zhí)的行徑、不情不愿的強迫、形式主義的空洞?!洞髮W》里論到,“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后心正”,孟子所言的正義、正心,都是從“意誠”開始的。能秉真誠之性、能懷赤誠之心、能發(fā)坦誠之言,才能擁有正直的心,才能遵循正義的理,才能奉行正義的事。而《中庸》又說:“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毙恼\才能明了真理,明了真理才算真正心誠。所以,在不明理時作出的錯誤承諾,本就是心不正、意不誠的,怎能再信其行、順其非,讓錯誤更加荒謬地履行?“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貫串了萬事萬物的始終,不誠就沒有萬物,因而君子以誠為貴。這也正是“中庸”這一智慧思想的重要出發(fā)點,中庸之道的做法就是:本于誠,用于中,致于和?!罢\”是君子最看重的本心,先做到“誠”,而后才能達到《禮記·儒行》里描述的理想狀態(tài):“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闭\信這個詞因而涵蓋著內(nèi)外兩方面的意義:誠于中,信于外。中庸之道要“本于誠”,誠信之道要“誠于中”,由此可見,誠之為貴,就在于它關乎著內(nèi)心的本源,是為人為事的出發(fā)點,若本末倒置,只要求表面行為的達標而忽略了對內(nèi)心意愿的安頓,便是緣木求魚,背離了“誠信”的本質意義。《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敝挥刑煜伦顬檎嬲\的圣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根本法則,樹立天下的根本德性,了解天地萬物化育的道理。國之誠信,在固邦,在安民;人之誠信,在立世,在明道。(摘編自《人無誠不行》)材料二
什么是修辭?修辭就是在運用語言的時候,根據(jù)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選擇語言材料這樣一個工作過程。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都是把語言材料組織起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告訴別人一件事,說明一個問題,或者表示一個意見。語言材料很多,在表達的時候,有很大的選擇余地。比如說,有個小孩很靈敏,很好玩,我很喜歡他。要把我對他的印象說出來,用什么詞兒呢?用“靈”“機靈”“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兒”?或者用一般常說的“聰明”?這就有個選擇,從中選一個最足以表示我對他的印象的說法。說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說法,比如,可以說“這個小孩真聰明”,也可以說“這個小孩真不笨”,這又有所選擇。“他心靈手巧,樣樣都行”,這句話很整齊;“他干什么都很出色,真行”,這句話不像上一句四個字四個字的,不整齊,但是也可以,也不錯。我們可以很平實地說出對一個孩子的印象,“他舉止動作活潑靈敏”,也可以打個比方,“這小孩真麻利,活像個小猴子”。這是隨便舉幾個例子,從用詞到說一句話、一段話,這里邊可以選擇的方面很多很多。認真細致地選擇,并且能很迅速地選出最需要、最適當?shù)恼f法,就是修辭的能力。上面舉的是日常生活中無關重要的話。說重要的話,講重要的道理,發(fā)表重要的意見,也需要選擇,越是內(nèi)容重要,越需要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修辭很重要,應該具有這種能力。修辭不是把話這么裝飾那么裝飾,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樣翻新的說法,只不過是從現(xiàn)有的語言材料中精心選擇而已。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是可以的。所謂創(chuàng)造性,是指在選擇運用之中有獨到之處。(摘編自《修辭是一個選擇過程》)閱讀思考1.材料二是如何向讀者介紹“修辭”的?在主題上,它與課文《修辭立其誠》有何不同?參考答案
①先對“修辭”作了簡要闡釋,接著舉例說明“選擇”的重要性,然后對比說明對“修辭”的不同認識,打消一些人對“修辭”的畏懼感,指出要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修辭”。②材料二主要是說對“修辭”概念的理解,而課文主要是說修辭運用的原則。2.材料一認為“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員工保密及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書模版
- 投資增資協(xié)議
- 基本應急知識培訓課件
- 初三化學金屬反應計算試卷及答案
- 中巴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比較剖析與影響因素探究
- γ-γ'型鉑基高溫合金層錯能的第一性原理探究:微觀機制與性能關聯(lián)
- CO?腐蝕產(chǎn)物膜:離子選擇性與電化學行為的深度剖析
- 八年級數(shù)學方程組復習單元試卷及答案
- 基坑支護防水施工課件
- 培訓課件的結尾內(nèi)容
- 內(nèi)部勞動保障規(guī)章制度范本(5篇)
- 代收工程款協(xié)議書范本
- 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安全檢查記錄表
- 2023特食抽查考核題庫及答案-
- 網(wǎng)絡法律問題研究
- 方劑學溫膽湯課件
- 特種設備安全風險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管理制度及相關表格
- 移動商務基礎(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翻身拍背教學
- 胰島素皮下注射
- 精神科各類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