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6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通用)
專題07:古詩詞鑒賞之對比閱讀(講義)
課標解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誦讀古代詩詞,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
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古詩詞對比閱讀,便是落實這一要求的重要考查形式。它將內容、
形式有聯(lián)系的多首古詩詞放在一起,讓學生分析比較、求同存異。這能綜合考查學生對課內知
識的掌握及課外遷移能力,助力學生在知識交叉、滲透與整合中,拓寬視野,提升學習效率,
培養(yǎng)綜合能力與思維素質。通過對比,學生能深入剖析詩詞在人物形象、意象內涵、情感基調、
遣詞煉句、表達技巧、意境營造等方面的異同,深化對古詩詞的理解。
考查重點
1.形象與意象分析:對比人物形象的性格、情感特質,或意象(如“月”“柳”)的象
征內涵差異,如李白與杜甫筆下“江船”意象的情感側重。
2.情感主旨比較:辨析詩詞情感基調(如豪放與婉約)、思想內涵的異同,如對比《春望》
與《錢塘湖春行》的憂國與樂景之情。
3.表達技巧鑒別:考查修辭手法(比喻、用典)、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運
用差異,如王維“以動襯靜”與李賀“濃墨重彩”的手法對比。
4.語言風格體會:比較用詞特點(如“大漠孤煙直”的雄渾與“小樓昨夜又東風”的
細膩)及句式節(jié)奏的不同。
5.課內外遷移應用:常以“課內+課外”組合命題,考查對課內知識點(如杜甫“沉
郁頓挫”風格)的遷移賞析能力。
主要題型
1.內容、情感比較題:要求考生比較不同詩詞在內容上的異同,分析所表達情感的差異。
如比較兩首送別詩,一首通過寫西風煙雨等表現(xiàn)離別時的悲傷,另一首通過勸慰朋友表現(xiàn)離別
時的樂觀曠達。
2.意象、意境、形象比較題:??疾閷υ娫~中自然景物形象等的分析,以及由景物等構成
的意境的比較。如對比不同詩詞中洞庭湖的景象,有的氣勢磅礴,有的平和靜美。
3.語言賞析比較題:一方面考查對詩詞中關鍵字詞的賞析比較,如動詞、形容詞等的運用
效果;另一方面考查對語言風格的比較,如樸素自然與婉約細膩、清新明麗與沉郁頓挫等風格
的差異。
4.手法、技巧比較題:涉及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借景抒情)、表現(xiàn)手法(如對比、襯
托、虛實相生)、表達方式(如抒情、描寫)和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方面的比較。如
比較兩首詩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分析各自突出的觀點。
命題趨勢
一、文本組合多元化
1.跨文體融合:將古詩詞與文言文、名著等文本關聯(lián),形成“群文閱讀”。例如2023年
江蘇連云港卷將古詩《陶歌》與古文《活板》《天工開物》結合,要求考生圍繞“中國創(chuàng)造”
主題綜合分析。此類命題打破單一文本限制,強調知識遷移與綜合運用。
2.多維度對比:從“異中求同”轉向“同中求異”,不僅比較表層異同,更注重深層
思想內涵的挖掘。如2023年四川廣安卷對比《岳陽樓記》與《黃州快哉亭記》,要求分析“樂”
的不同內涵,需結合作者生平與創(chuàng)作背景深入探究。
二、能力考查綜合化
1.思維深度提升:命題從“知識復現(xiàn)”轉向“思維建?!?,強調批判性思維與邏輯分
析。例如2024年浙江金華卷通過“表情包解碼”“偵探法”等策略引導學生多層次分析情
感,突破淺表化解讀。
2.情境化與遷移應用:設置真實情境任務,如“班級專題學習活動”,要求學生將課內
知識遷移至課外文本。2023年浙江寧波卷以“文言文中的勸說技巧”為主題,整合《誡子
書》《鄒忌諷齊王納諫》等多篇文本,考查學生歸納與遷移能力。
三、核心素養(yǎng)導向明確
1.文化傳承與理解:命題強化對傳統(tǒng)文化的考查,例如選擇反映地域文化或歷史事件的詩
詞。2023年江蘇連云港卷以“青花瓷”“活字印刷”等為切入點,要求考生結合文本分析
其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凸顯文化自信。
2.審美與創(chuàng)新能力:注重比較詩詞的意境營造與語言風格,例如2024年甘肅臨夏卷對比
杜甫《月夜憶舍弟》與《秦州雜詩》,要求從感官角度和地名意象分析情感差異,體現(xiàn)審美鑒
賞的細膩性。
四、題型設計開放化
1.開放性問題增加:鼓勵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或現(xiàn)實情境作答。如2023年重慶卷要求考生
結合《曹劌論戰(zhàn)》與鏈接材料,分析“古今奇人”的共同特質,并聯(lián)系實際生活談啟示。
2.多維度綜合設問:從單一角度(如情感、手法)轉向多維度綜合比較。例如2024年四
川眉山卷對比王士稹兩首《夜雨題寒山寺》,要求從意象、情感、結構等方面全面分析異同,
考查系統(tǒng)性思維。
五、課內外結合常態(tài)化
1.課內知識遷移:以課內詩詞為基礎,延伸至課外文本。例如2024年江西卷對比《新筍》
與《詠新荷》,要求考生運用課內所學的托物言志手法分析課外詩詞的創(chuàng)作意圖。
2.跨文本互證:通過“鏈接材料”提供補充信息,如作者生平、評點等,幫助考生理解
詩詞背景。2023年重慶卷結合《曹劌論戰(zhàn)》與清代文獻,要求考生綜合分析人物形象,體現(xiàn)“互
文性”命題思路。
六、技術賦能命題創(chuàng)新
1.可視化與互動性:部分模擬題嘗試引入圖表、注釋等輔助材料,如2024年浙江金華卷
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梳理對比點,從“答題模板”轉向“思維建模”。
2.主題式整合:以大概念統(tǒng)攝多文本,如“邊塞詩中的家國情懷”“山水詩中的人生哲
思”,考查學生對詩歌主題的系統(tǒng)認知。2023年江蘇連云港卷圍繞“創(chuàng)造之美”整合古詩
與古文,體現(xiàn)專題化命題趨勢。
苗考策略
一、立足課本,構建知識體系
回歸教材中的古詩詞,梳理常見意象(如“雁”表思鄉(xiāng)、“柳”寓離別)、情感類型
(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等)、表達技巧(借景抒情、用典)和語言風格(豪放、婉約)。整理
課內詩詞的賞析筆記,搭建基礎框架,為課外遷移做準備。例如,掌握《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
有此寄》中借景抒情手法,便能類比分析同類課外詩詞。
二、強化群文閱讀訓練
開展專題化群文閱讀,圍繞同一詩人不同時期作品、不同詩人同一題材作品、不同文體關
聯(lián)詩詞等類型進行對比。如將杜甫的《春望》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對比,感受其在不同境
遇下情感的變化;把邊塞詩集中對比,總結此類詩歌的常見意象與情感內涵,培養(yǎng)快速捕捉文
本異同的能力。
三、掌握對比閱讀方法與技巧
總結“求同存異”的分析方法,從詩詞的意象意境、情感主旨、表達技巧、語言特色等
維度進行比較。答題時,先明確比較角度,再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比如對比兩首詩的情感,需
找出詩中能體現(xiàn)情感的關鍵詞句,提煉概括后進行異同闡述,避免空泛表述。
四、提升思維與表達能力
針對開放性和綜合性題型,加強邏輯思維與語言表達訓練。日常練習中,多嘗試從不同角
度解讀詩詞,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答題時規(guī)范表述,采用“觀點+分析”的結構,結合具體
詩句有條理地作答,增強答案的邏輯性與完整性。
五、關注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實情境
復習時注重積累古詩詞中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如節(jié)日習俗、地域文化等。同時,關注與
現(xiàn)實生活結合緊密的主題,如家國情懷、人生哲理,提升對詩詞內涵的理解深度與遷移應用能
力,以應對情境化命題。
C考點精講
考點1:意象與意境分析
梳理解析
意象是詩詞表情達意的載體,意境則是意象組合營造的整體氛圍。中考常要求對比兩首詩詞中意象的
象征意義,或意境的特點與作用。如對比“月”在思鄉(xiāng)詩與離別詩中的不同情感指向,或分析“大漠孤
煙”與“小橋流水”營造的意境差異。答題時需結合詩句,明確意象的內涵,體會其構建的畫面感和情
感基調。
答題模板
1.指出兩首詩中的具體意象;2.分析意象在各自詩中的象征意義或作用(如“XX意象在詩中象
征……,表達了……情感”);3.總結意象營造的意境特點(如雄渾壯闊、孤寂凄涼);4.對比兩首詩
意象與意境的異同,說明其對情感表達的影響(如“兩首詩都用XX意象,但甲詩營造出……意境,
側重表達……,乙詩則……”)。
【例題剖析】
(2025?福建?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黃子陂荷花[唐]唐彥謙
十頃狂風撼曲塵①,緣堤照水露紅新。
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②人。
[注]①曲塵:借指柳樹、柳條。②惱:撩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聯(lián)系已學課文學習新詩詞,開展以下三項活動,請你參與。
活動一:朗讀
2.詩歌朗讀,重讀某些字詞可以更好地傳情達意。比如楊詩第三句"無窮"一詞重讀,可以強化開闊感和縱
深感,令人心生喜愛。朗讀唐詩第四句,你認為哪個字詞應重讀?請說明理由。
:了7舌動二:比較
3.兩首詩均描寫荷花,但側重點不同,請分別用兩個字加以概括。
活動三:描寫
4."露紅新”是夏日風荷圖的點睛之筆,請展開想象,寫一段文字加以描述。
【答案】2.示例:重讀"更",強調荷香最是撩人,令人沉醉。3.示例:唐詩側重寫"荷香”,楊詩側重
寫"荷色"。4.示例:狂風中,大片大片的荷葉時起時伏,含苞待放的荷花箭時隱時現(xiàn),千畝陂塘,新
艷流香。
【導語】這兩首荷花詩各具風韻:唐詩以“愁絕"反襯蓮香撩人,通過"撼""露"等動詞展現(xiàn)動態(tài)美,暗含詩人
微妙心緒;宋詩用"無窮碧""別樣紅"的強烈視覺對比,勾勒出西湖荷花的壯闊意境。兩詩一動一靜,一婉約
一豪放,共同構成中國古典詩歌的荷花意象譜系。
2.本題考查朗讀設計和詞句的賞析。
唐詩第四句為"恰是蓮香更惱人",句意為:蓮花的香氣雖然美妙,但卻讓人感到煩惱和憂愁。
從內容情感看,"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人",先言世間其他花氣"愁絕",而蓮香"更"添撩撥。重讀
"更",能突出蓮香在一眾花氣里的獨特,強調其撩人程度之深,比其他花更勝一籌,凸顯詩人對蓮香沉醉、
格外鐘情的情感;
從詩歌節(jié)奏講,"更"字重讀,可形成節(jié)奏上的頓挫,把蓮香的"惱人"韻味,也就是深深吸引詩人、令其沉醉
的感覺,通過聲音放大傳遞,讓聽眾更易感知詩人對蓮香的偏愛。
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對比閱讀。
《黃子陂荷花》:詩中"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人"的意思是:在這個世界上,各種花卉的香氣都帶
有一種愁緒,而蓮花的香氣更是讓人心生煩惱??梢?,此詩著重寫荷花香氣"惱人"(撩撥人),突出其獨特
韻味,圍繞"香”與韻味展開;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思是: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
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
嬌紅??芍嗽娋劢股徣~的"碧"、荷花的"紅",從形態(tài)(接天無窮)與色彩角度,展現(xiàn)西湖六月荷花盛景;
由此可知,唐詩側重寫"荷香",楊詩側重寫“荷色"。
4.本題考查畫面描繪。
“緣堤照水露紅新”的意思是:荷花沿著河堤生長,在水中映照出紅色的新花。此句描繪出了帶著露水的紅色
荷花時隱時現(xiàn),分外清新俏麗的樣子。"露"點明荷花沾著露珠的狀態(tài),"紅”突出荷花的色彩,“新”則
強調荷花的清新嬌嫩。在描述時,需要緊扣"露""紅""新"三個特點,融入周圍環(huán)境,通過細膩的描
寫展現(xiàn)夏日風荷的獨特美感。
示例:微風拂過黃子陂十頃水面,泛起層層曲塵般的漣漪。朵朵荷花沿著堤岸舒展身姿,晶瑩剔透的露珠
在圓潤的荷葉上滾動。剛剛綻放的荷花,宛如二八少女初施粉黛,紅得鮮嫩欲滴。那抹嬌艷的紅,倒映在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與翠綠的荷葉相互映襯,又隨著水波輕輕晃動,仿佛一幅靈動鮮活的水彩畫,盡顯夏
日風荷的清新與柔美。
考點2:情感主旨比較
梳理解析
情感主旨是古詩詞的核心,對比閱讀??疾閮墒自娫~情感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赡苌婕巴活}材(如
送別、邊塞)下不同的情感傾向,或同一詩人不同時期作品的情感變化。答題時需抓住詩中直接抒情的詞
句,以及間接抒情的意象、場景,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情感。
答題模板
1.分別概括兩首詩的情感(如“甲詩表達了……之情,乙詩抒發(fā)了……之感”);2.找出體現(xiàn)情感
的關鍵詞句(如“從‘XX'一句可看出……”);3.對比情感的相同點(如“兩首詩都表達了對友人
的不舍”);4.分析情感的不同點及原因(如“但甲詩更側重……,乙詩則通過……表達了……,因詩
人所處境遇不同”)。
【例題剖析】
(2025?甘肅武威?中考真題)閱讀下面詩詞,完成題目。
【甲】
送李中丞①歸漢陽別業(yè)
劉長卿
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罷歸無舊業(yè),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②靜,輕生一劍知③。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乙】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注釋】①李中丞:名字不詳。中丞是唐代官職,為御史臺長官之一。②三邊:在古代泛指邊疆地區(qū)。
③一劍知:指自己舍生忘死、奮勇殺敵的精神只有隨身的寶劍知曉。
1.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曾驅十萬師”"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是對李中丞過去征戰(zhàn)經歷的回憶,展現(xiàn)其昔日的輝
煌與英勇。
B.【甲】詩"流落征南將""罷歸無舊業(yè),老去戀明時""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是對李中丞罷官后生活
的想象,有諷刺之意。
C.【乙】詞中"燈""劍""連營""戰(zhàn)馬""弓"等物都是詞人當年從軍時的常見之物,詞人用它們描繪了軍營
生活及戰(zhàn)斗場面,屬于實寫。
D.【乙】詞中"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運用對偶和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戰(zhàn)斗的激
烈和順利。
2.這兩首詩詞表達的情感有什么相同之處?
【答案】LA2.都表達了昔日的壯志豪情,而今的悲慨(落寞)與無奈。
【導語】甲詩借老將"曾驅十萬師"的往昔與"罷歸無舊業(yè)”的現(xiàn)狀對比,嘆英雄遲暮;乙詞以"夢回沙場"的壯
懷與“白發(fā)生"的現(xiàn)實反差,抒壯志未酬。二者均以今昔之變,道盡英雄失路的悲慨與無奈,沉郁蒼涼中見赤
子之心。
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辨析。
B.有誤,結合"流落征南將"(漂泊失意的征南將軍)、“罷歸無舊業(yè),老去戀明時"(罷官后無田產,年老仍
心系朝廷)、“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在茫茫江漢上,日暮時分該歸向何處)可知,這些詩句描繪的是
李中丞罷官后的凄涼處境與矛盾心境:"無舊業(yè)"見其落魄,"戀明時"顯其忠誠,"日暮欲何之"則以景物烘托
迷茫無奈。全詩充滿對其遭遇的同情,并無"諷刺之意";
C.有誤,結合"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可知,"燈""劍"是眼前實景,但"連營""戰(zhàn)馬""弓"等是詞人"夢
回"(夢中)的場景,屬于對往昔軍營生活的虛寫(回憶),而非"當年從軍時的實寫";
D.有誤,結合"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可知,詩句以"飛快""霹靂弦驚"夸張地寫出戰(zhàn)馬疾馳、弓弦震
響的場景,且"馬作"對"弓如"、"的盧飛快"對"霹靂弦驚",運用了對偶與夸張手法。但詩句僅描繪戰(zhàn)斗的激
烈場面,未體現(xiàn)"戰(zhàn)斗的順利","順利"屬于過度解讀;
故選Ao
2.本題考查對比閱讀及情感理解。
結合甲詩"曾驅十萬師”"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可知,詩句直接回憶李中丞當年統(tǒng)帥大軍、鎮(zhèn)守邊疆、舍
生忘死的英勇戰(zhàn)績,展現(xiàn)其昔日馳騁沙場的壯志;結合乙詞"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場秋點兵"
可知,詞人通過夢境還原軍營生活,"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更以夸張筆法描繪戰(zhàn)斗場景,凸顯其對
收復失地的報國之志。由此可知,兩首作品均通過對往昔軍事生涯的刻畫,流露主人公的壯志豪情。
結合甲詩”流落征南將,罷歸無舊業(yè)”可知,李中丞罷官后漂泊無依、無田可歸,“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以暮色蒼茫的江景,烘托其晚年落魄迷茫的悲慨;結合乙詞"可憐白發(fā)生"可知,詞人從建功立業(yè)的夢境中驚
醒,以"白發(fā)"這一細節(jié),陡然轉折,直抒年華已逝、壯志未酬的無奈。由此可知,甲詩借人物遭遇與景物渲
染悲情,乙詞以夢境與現(xiàn)實的反差強化無奈,均表達了英雄遲暮的落寞心緒。
兩首作品均通過“昔日輝煌"與"今日困頓”的對比:甲詩以"曾驅十萬師”的往昔英勇對照"罷歸無舊業(yè)”的凄涼,
乙詞以“夢回沙場"的壯志凌云對照"白發(fā)生”的現(xiàn)實殘酷,共同抒發(fā)了對昔日豪情的追憶,以及如今理想落空
的悲慨與無奈。
考點3:表達技巧鑒賞
梳理解析
表達技巧包括修辭手法(比喻、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和表達方式(抒情、
描寫)。中考會要求對比兩首詩在技巧運用上的異同及效果。例如對比兩首詩如何通過不同手法表現(xiàn)思鄉(xiāng)
之情,或分析同一手法在不同詩中的作用差異。
答題模板
1.明確指出兩首詩運用的表達技巧;2.結合詩句分析技巧的具體體現(xiàn)(如“甲詩運用XX手法,'義
X'一句……”);3.說明技巧的表達效果(如“生動形象地寫出……,表達了……情感”);4.對比
技巧運用的異同(如“兩首詩都用了XX手法,但甲詩……,乙詩……,效果各有側重”)。
【例題剖析】
(2025?四川廣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石灰吟明?于謙詠煤炭明?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鑿開混沌得烏金①,藏蓄陽和意最深。
烈火焚燒若等閑。燧火②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粉骨碎身渾不怕,鼎彝③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
要留清白在人間。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注釋】①烏金:本為銅與金的合金,色黑紫,這里指煤炭。②帽(jue)火:小火把。③鼎彝(yi):原
指古代銅鑄的器具,后來專指帝王宗廟的祭器,引申為國家朝廷的代稱。
(1)兩首詩從題材上看都屬于①____詩,都運用了②____的寫作手法,其語言風格卻不盡相同:《石
LJLy
灰吟》③,《詠煤炭》含蓄典雅。
(2)《四庫提要》評論于謙:"志存開濟......而品格轉出文士上"。請結合兩首詩,談談詩人于謙之品格。
【答案】(1)詠物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質樸剛健(自然簡潔、平實自然)意思接近即可
⑵《石灰吟》"千錘萬擊""烈火焚燒""若等閑""渾不怕"可以看出詩人像石灰一樣不怕任何艱險,不怕犧牲一
切的高貴品質?!对伱禾俊分?,抓住"鼎彝""鐵石"等意象,通過寫煤炭的胸懷、志愿,突出詩人以天下為己
任、憂國愛民、鞠躬盡瘁的抱負。兩詩用黑(煤炭)白(石灰)分明的顏色,表達了詩人追求本真、清白、
正直的高貴品質。(言之有理,意思接近即可)
【導語】這兩首詠物詩以石灰、煤炭自喻,展現(xiàn)了于謙剛正不阿的士大夫精神?!妒乙鳌芬浴胺酃撬樯?
的決絕彰顯清白之志,語言直白鏗鏘;《詠煤炭》用"烏金""陽和"等意象暗喻濟世情懷,措辭含蓄深沉。兩
詩共同構建了詩人“以物明志"的精神圖譜,將個人操守與家國情懷熔鑄于尋常物象之中。
【詳解】(1)本題考查表現(xiàn)手法。
第一空:兩首詩分別以"石灰""煤炭"為吟詠對象,借物抒情表意,所以是詠物詩。故①處填寫"詠物"。
第二空:《石灰吟》借石灰經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骨碎身,仍要留清白在人間,表達自身追求;《詠
煤炭》借煤炭藏蓄陽和、燃燒自己照亮溫暖世間、愿蒼生飽暖的特點,寄托情懷,均是托物言志。故②處
填寫“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第三空:《石灰吟》語言直白,如"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骨碎身"等,直述石灰經歷與志向,風格質樸、
剛健有力。故③處填寫“質樸剛?。ㄗ匀缓啙崱⑵綄嵶匀唬┮馑冀咏纯?。
(2)本題考查人物品格分析。
《石灰吟》:根據(jù)"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可知,意思是: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
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梢娛覛v經磨難卻從容,根據(jù)"粉骨碎身渾不怕,要
留清白在人間",即便犧牲也堅守"清白"可知,體現(xiàn)詩人不懼艱難、堅守高潔操守,以清白正直立世的品格。
《詠煤炭》:根據(jù)“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可知,寫煤炭蘊含能量;根據(jù)"爵火燃回春浩浩,洪
爐照破夜沉沉”可知,突出其溫暖、照亮作用;根據(jù)"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可知,直接抒發(fā)愿
為蒼生飽暖,不惜奉獻自己的胸懷。展現(xiàn)詩人心系蒼生、甘愿自我犧牲,以濟世救民為己任的高尚品格。
綜上,于謙兼具堅守清白、正直無畏,與心系天下、無私奉獻的偉大品格,借物傳志,盡顯“志存開濟”的胸
懷與高于一般文士的境界。(言之有理,意思接近即可)
考點4:語言風格賞析
梳理解析
語言風格考查對詩詞用詞、句式、整體語言特色的感知。常見風格有豪放飄逸、婉約細膩、清新自然、
沉郁頓挫等。對比閱讀中,需辨別兩首詩語言風格的差異,并分析其如何為情感和主題服務。
答題模板
1.分別判斷兩首詩的語言風格;2.從用詞(如“甲詩多用……等字詞,體現(xiàn)……風格”)、句式(如
“乙詩句式長短錯落,富有節(jié)奏感”)等角度舉例說明;3.闡述風格對情感表達的作用(如“這種風格使……
情感表達更加……”);4.對比兩首詩語言風格的不同之處及產生的藝術效果。
【例題剖析】
(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閱讀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乙】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1.下列對兩首宋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詞作于詞人被貶黃州之時,描寫了詞人深夜漫步時的所見所感。
B.【甲】詞中"缺月""疏桐""漏斷"等意象連用,營造了萬物靜謐、寂寞清冷的氛圍。
C.【乙】詞上片,寫梅花的生長環(huán)境,獨自開放且無人欣賞,暖陽夕照,處境悲涼。
D.【乙】詞作者對梅花情有獨鐘,本詞以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詠贊梅花,與眾不同。
2."詩緣情而托物",請結合內容分析兩首詞表現(xiàn)手法的相同之處及作用。
【答案】LC2.表現(xiàn)手法:托物言志?!炯住吭~借孤鴻表明個人志趣,表現(xiàn)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高潔自持,對理想的堅守?!疽摇吭~中詞人以梅喻人,梅花縱使凋落于地,馬踏車碾成為塵埃,仍是香氣
不改,精神猶在。表現(xiàn)了詞人獨立不倚,堅持正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志趣。
【解析】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C.在乙詞中提到"更著風和雨",這里說的是梅花所處的環(huán)境是風雨交加的,而不是"暖陽夕照";
故選Co
2.本題考查分析表現(xiàn)手法和對比閱讀。
甲詞中,蘇軾通過對孤鴻這一形象的細致刻畫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和表達自己的志向。詞中孤鴻"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孤鴻的孤獨、寂寞以及它的高潔(揀盡寒枝不肯棲)與詞人
在被貶黃州后的心境和他堅守自我、不隨波逐流的品格相呼應,因此這里運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在乙詞里,陸游以梅花作為寄托情感和表達志向的載體。梅花生長在"驛外斷橋邊",無人欣賞且遭受"風和
雨"的侵襲,但它“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梅花在惡劣環(huán)境中獨自開放,
不與百花爭艷,即使凋零化為塵土依然香氣不變,這與詞人自身的境遇和他堅持正義、不同流合污的高潔
志趣相契合,所以也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甲詞中托物言志的作用:孤鴻的"縹緲""驚起""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等特征,反映出蘇軾被貶黃州
后內心的孤獨、惆悵以及他在困境中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堅守。孤鴻就像是蘇軾的化身,它在世間獨自徘
徊,不被人理解,卻依然保持著自己的高潔,這種高潔就是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通過對孤鴻這一形象的塑
造,蘇軾將自己內心復雜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寄托其中,生動地展現(xiàn)了他在困境中堅守自我、不愿隨波
逐流的高潔志趣。
乙詞中托物言志的作用:梅花所處的環(huán)境惡劣,"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更著風和雨",這象征著詞人在
現(xiàn)實生活中所處的艱難處境。而梅花"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體現(xiàn)了它不與世俗爭名逐利的品質,"零落
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則進一步強調了梅花即使在遭受磨難后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本質和香氣,這與詞人
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堅持正義、保持自身高潔品格的精神相一致。以梅花喻人,把梅花的遭遇和品格與詞
人的經歷和理想相結合,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詞人獨立不倚、堅持正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志趣,使詞人
的情感和志向得到了含蓄而又深刻的表達。
C%總結吩
??陽汽
初中古詩詞對比閱讀知識梳理
比較角度舉例詩詞共同點不同點
意象與意《使至塞上》都運用了《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以孤煙、長河
境(王維)、《漁大漠、落等意象,勾勒出塞外沙漠中孤寂、宏大的意境,側重于展現(xiàn)塞
家傲?秋思》日等意外風光的奇特壯美;《漁家傲?秋思》里“千嶂里,長煙落日
(范仲淹)象,營造孤城閉”,“千嶂”“孤城”等意象,營造出的是邊塞的荒僻、
出雄渾壯孤寂,以及戰(zhàn)事緊張的氛圍,更強調戍邊生活的艱苦與思鄉(xiāng)之
闊的氛圍情交織的復雜意境。
《聞王昌齡左都用“月”李白詩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將明月人格
遷龍標遙有此意象來寄化,借月抒發(fā)對友人被貶的擔憂與牽掛;杜甫詩里“露從今夜
寄》(李白)、托情感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以月引發(fā)對故鄉(xiāng)、對兄弟的思念,更側重
《月夜憶舍思鄉(xiāng)懷親,月在此處成為故鄉(xiāng)的情感寄托。
弟》(杜甫)
《錢塘湖春都描繪了《錢塘湖春行》通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等,
行》(白居易)、自然之展現(xiàn)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營造出活潑歡快、充滿希望的意境,
《西江月?夜景,有生洋溢著對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愛;《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以
行黃沙道中》機勃勃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等,呈現(xiàn)夏夜鄉(xiāng)村的寧靜
(辛棄疾)意象,營與豐收景象,營造出閑適、悠然的意境,抒發(fā)詞人對鄉(xiāng)村生活
造出清新的熱愛。
自然的意
境
情感主旨《望岳》(杜都表達出《望岳》通過描繪泰山的雄偉磅礴,“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
甫)、《登飛詩人積極小”抒發(fā)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
來峰》(王安向上、追氣概,以及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側重展現(xiàn)詩人的壯志豪情;
石)求高遠境《登飛來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借登
界的情懷飛來峰所見之景,表達詩人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
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更多體現(xiàn)出詩人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與
堅定信念。
《送元二使安都與送別《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西》(王維)、相關,有通過勸酒細節(jié),將對友人遠行的擔憂、牽掛以及惜別之情表達
《別滁》(歐惜別之情得真摯深沉,基調較為哀傷;《別滁》里“花光濃爛柳輕明,
陽修)酌酒花前送我行”,雖也是送別,卻在描繪滁州城明媚春光中,
融入與民眾的深厚情誼,既有惜別之意,更有對滁州生活的留
戀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情感更為復雜,基調相對明快。
《過零丁洋》都體現(xiàn)強《過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展現(xiàn)
(文天祥)、烈的愛國文天祥在國破家亡之際,寧死不屈、舍生取義的高尚氣節(jié),彰
《示兒》(陸情懷顯對國家忠誠不二的決心,情感悲壯豪邁;《示兒》里“王師
游)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以臨終遺囑的形式,表達陸
游至死不渝的收復失地的渴望,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情感
深沉執(zhí)著。
表達技巧《錢塘湖春都運用了《錢塘湖春行》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等
行》(白居易)、借景抒情詩句,描繪了西湖早春生機勃勃的景象,借景抒發(fā)了詩人對西
《春望》(杜的手法湖早春美景的喜愛與贊美之情,是樂景寫樂情;《春望》中“國
甫)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寫了長安城淪陷后的破敗荒蕪之
景,借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對國破家亡的悲痛之
情,屬于哀景抒哀情,且還運用了對比手法,以昔日長安的繁
華與眼前的破敗作對比,強化情感。
《望岳》(杜都運用托《望岳》借泰山的雄偉高大,寄托詩人攀登人生高峰、實現(xiàn)遠
甫)、《陋室物言志手大抱負的志向;《陋室銘》通過對陋室環(huán)境、交往人物和日常
銘》(劉禹錫)法生活的描述,以陋室自比,表達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和高
(雖《陋室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所托之物不同,表達的志向側重點有別。
是銘,但可對
比其托物言志
手法)
《飲酒(其都運用了《飲酒(其五)》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
五)》(陶淵動靜結合飛鳥相與還”,“采菊”的動態(tài)與南山、山氣、飛鳥等靜態(tài)畫
明)、《天凈手法面相結合,營造出寧靜閑適的氛圍,展現(xiàn)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沙?秋思》(馬《天凈沙?秋思》里“小橋流水人家”的動態(tài)與“枯藤老樹
致遠)昏鴉”等靜態(tài)意象組合,以動襯靜,烘托出天涯游子孤寂愁苦
的心情,動靜結合的作用不同。
語言風格《行路難?其語言都凝《行路難?其一》語言豪放灑脫,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
一》(李白)、練優(yōu)美,云帆濟滄海”,詞匯大氣磅礴,句式長短相間,節(jié)奏明快有力,
《夜雨寄北》富有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李白詩歌豪邁奔放、意境奇妙的風格,充滿浪漫主義色
(李商隱)力彩;《夜雨寄北》語言則含蓄委婉,“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夜雨時”,用詞細膩,以委婉的方式表達出詩人對妻子的
深切思念以及對未來相聚的期盼,整體風格清麗、意韻深長,
是典型的婉約風格。
《木蘭詩》、都簡潔明《木蘭詩》以質樸的語言敘事,如“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觀滄?!罚ú芸觳宦剻C杼聲,唯聞女嘆息”,簡潔勾勒木蘭的形象與心事,節(jié)
操)奏明快,敘事流暢,多口語化表達;《觀滄?!分小皷|臨碣石,
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用詞簡潔,卻生動描繪出
大海的雄渾壯闊,語言剛健有力,展現(xiàn)曹操詩歌的慷慨悲涼風
格,雖簡潔但意境開闊。
《望洞庭》(劉語言清新《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
禹錫)、《愛自然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用清新質樸的語言,生動描繪出洞
蓮說》(周敦庭湖水光月色交相輝映的寧靜優(yōu)美畫面,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
頤)(《愛蓮畫;《愛蓮說》以簡潔清新之語,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
說》語言風格而不妖”,描寫蓮花,表達對君子品格的贊美,語言清新中蘊
可與詩對比)含深刻哲理,風格雅致。
中考“古詩詞對比閱讀”解題技巧及常見誤區(qū)
一、解題技巧
(-)審題抓關鍵
拿到題目后,首先明確題目要求對比的角度,如情感主旨、表達技巧、意象意境等。例如題目問“兩首
詩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異同”,則需重點關注詩詞中抒情語句與手法,避免答非所問。同時留意題目中的提示
信息,如作者、朝代、注釋等,輔助理解詩詞背景。
(二)讀詩找線索
快速瀏覽兩首詩詞,標注詩中意象、情感關鍵詞、特殊手法詞句。如看到“月”“雁”等意象,可聯(lián)想到
思鄉(xiāng)、懷遠之情;遇到“夸張”“比喻”等修辭語句,圈畫出來,為分析表達技巧做準備。結合詩詞標題、注
釋及課內所學知識,整體把握詩詞內容與主題。
(三)對比分層次
采用“先同后異”或“逐點對比”的方式。若對比情感,先找出兩首詩情感的共同點,如都表達了對自
然的喜愛;再分別闡述不同點,如一首側重贊美景色,另一首借景抒發(fā)歸隱之志。分析時結合具體詩句,
做到有理有據(jù)。
(四)答題有規(guī)范
答案結構采用“觀點+分析”模式。先明確回答異同點,再結合詩句展開論述。例如:“兩首詩都運用
了借景抒情手法(觀點)。如甲詩中‘xxxx',通過描寫XX景色,表達了XX情感;乙詩中‘xxxx',以XX
之景,抒發(fā)了XX之情(分析)?!闭Z言簡潔準確,避免冗長啰嗦。
二、常見誤區(qū)
(-)脫離文本空談
誤區(qū)表現(xiàn):答題時僅憑主觀感覺或背誦的詩詞賞析套話,不結合具體詩句分析。例如回答情感對比題,
只寫“都表達了悲傷之情”,卻不指出詩中哪些詞句體現(xiàn)了悲傷。
應對策略:養(yǎng)成“以詩證詩”的習慣,每一個觀點都要用詩中具體內容支撐,做到“無詩句,不答題”。
(二)忽略細微差異
誤區(qū)表現(xiàn):比較時只關注表面相同點,忽略深層情感、手法的差異。如對比兩首送別詩,只看到都寫
了離別場景,卻沒發(fā)現(xiàn)一首重在惜別,一首重在祝福。
應對策略:仔細研讀詩詞,從用詞、意象組合、情感表達的程度等方面深入挖掘,培養(yǎng)細致分析的能
力。
(三)答題邏輯混亂
誤區(qū)表現(xiàn):答案層次不清,想到哪寫到哪,甚至將相同點與不同點混在一起表述。
應對策略:答題前先列提綱,明確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如先寫相同點,再分點闡述不同點,使答案條
理清晰。
中考古詩詞對比閱讀答題方法整理
常見題型考查方式答題思路答題模板
情感主旨對比兩首詩詞所1.逐首分析詩詞情感,抓住1.相同點:兩首詩都表達了之情
對比題表達的思想感情、直接抒情句(如“人生自古(結合詩句說明)。2.不同點:甲詩通
主旨內涵的異同。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_______(詩句/意象),表達了
和間接抒情意象(如_______;乙詩則以________(詩句/意
“月”“雁”)。2.先總結情感象),抒發(fā)了_______二者差異源于
共同點,再分別闡述不同點_______(背景/經歷等)。
及產生原因。
意象意境比較詩詞中意象1.找出詩詞中的核心意象,1.意象方面:兩首詩都使用了______意
對比題的象征意義、意境分析其象征內涵。2.描繪意象,但甲詩中_______象征________乙詩
特點及作用的異象組合營造的畫面,判斷意中_______象征_______o2.意境方面:
同。境風格(如雄渾壯闊、孤寂甲詩營造出______的意境,乙詩營造出
凄涼)。3.分析意象意境對_______的意境,分別烘托了______情
情感表達的作用。感。
表達技巧對比修辭手法(比1.識別兩首詩詞運用的技1.兩首詩都運用了______手法。2.甲
對比題喻、擬人等)、表巧類型。2.結合詩句說明技詩中“”(詩句),通過(手法),生動
現(xiàn)手法(借景抒巧的具體體現(xiàn)。3.分析技巧形象地寫出了_______,表達了_______;
情、托物言志等)、對表情達意的作用及效果差乙詩中“”(詩句),運用同樣手法,側
表達方式(描寫、異。重表現(xiàn),效果上_______O
抒情)的運用及效
果。
語言風格比較詩詞用詞、句1.從詞匯特點(如華麗/1.甲詩語言風格_______如“”(詩句),
對比題式、整體風格(如質樸)、句式結構(如長短用詞,句式_______體現(xiàn)出_________的特
豪放、婉約、清新)句)、情感表達方式判斷風點,使_______情感表達更_______。2.乙
的異同。格。2.引用詩句分析風格的詩語言風格________以“”(詩句)為例,,
具體體現(xiàn)。3.說明風格對情突出了_______情感,二者風格差異體現(xiàn)
感表達的獨特作用。在_______O
內容場景對比詩詞描繪的1.概括每首詩詞的主要內1.相同點:兩首詩都描寫了_______場
對比題場景、事件、畫面容,劃分場景層次。2.對比景,如_______(具體詩句)。2.不同點:
的異同。場景的時空、氛圍、細節(jié)差甲詩著重刻畫_______(場景特點),乙
異。3.分析內容場景與情感詩則突出(場景特點),分別為
主旨的關聯(lián)表達情感作鋪墊。
c譬演練吩
、(2025?云南昆明?三模)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乙】夜上受降城聞笛
劉禹錫李益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貥贩榍吧乘蒲?/p>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受降城外月如霜。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不知何處吹蘆管,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1.下面對【甲】詩的理解和賞析,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質量保證金協(xié)議
- 基建公司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交易成本視角下期權定價模型的優(yōu)化與實證研究
- 初三化學金屬防護與回收試卷及答案
- shRNA沉默PLCε基因對腎癌786-0細胞增殖的影響:機制與展望
- 初二數(shù)學全等三角形測試試卷及答案
- 基層廉潔自律學習課件
- 新解讀《GB-T 35381.12-2020農林拖拉機和機械 串行控制和通信數(shù)據(jù)網絡 第12部分:診斷服務》
- 培訓課件團隊協(xié)作模式
- 叛逆心理面試題及答案
- 新生兒科護理進修
- 2025至2030中國生物反應器和發(fā)酵罐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園中園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云南高考真題化學試題含答案
- JG/T 355-2012天然石材用水泥基膠粘劑
- 2025消瘦診治與管理專家共識解讀課件
- DB32/T 3390-2018一體化智能泵站應用技術規(guī)范
- 2025“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知應會網絡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三套)
- 《患者滿意度提升》課件
- 2024年廣東省連州市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筆試題帶答案
-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及評分指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