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學情調(diào)研試題_第1頁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學情調(diào)研試題_第2頁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學情調(diào)研試題_第3頁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學情調(diào)研試題_第4頁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學情調(diào)研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期中學情調(diào)研試題

閱卷人

--------------------、精挑細選(每小題2分,共20分)

得分

1.木匠師傅在工作過程中,經(jīng)常會用一只眼睛去“瞄”手中的木料是否“直”,這是應用了光的()特

A.反射B.折射C.沿直線傳播

2.當我們看到魚缸中有兩條金魚時,實際上魚缸中()

A.只有一條金魚

B.有兩條金魚

C.可能有一條金魚,也可能有兩條金魚

3.形成圖中怪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風的作用B.地震C.火山

4.雨過天晴后,我們看到陽光下的水洼處很明亮,是由于()

A.每個水洼都是一個光源

B.水洼反射陽光到我們的眼睛里

C.陽光照射到水洼后折射到了我們眼睛里

5.如圖所示,小科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把一張紙平放在桌上,然后把手放在紙上,慢慢用力向中間擠

壓,紙的中間會形成褶皺。這一張紙代表的是()

A.土壤B.巖層C.地幔

6.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快速影響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是()

A.火山噴發(fā)B.冷熱溫差C.風的侵蝕

7.地震時,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在一樓的教室里,靠近門的同學迅速跑到室外

B.在戶外,選擇開闊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C.躲在陽臺上

8.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是()

A.路燈下,地面上出現(xiàn)人的影子

B.水池底看起來比實際淺

C.平靜的水面映出橋的“倒影”

9.小明為了研究“土地坡度的大小對侵蝕的影響”設計了下列實驗,其中最科學的是()

10.黃河作為我們的母親河,多年來河流含沙量不斷增加,容易爆發(fā)水災,下列治理措施最合理的是

A.修建堤壩B.給黃河改道C.增加植被數(shù)量

閱卷人

------------------二'明辨是非(每小題2分,共20分)

得分

11.地殼是地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中的最外層,由巖石構(gòu)成。()

12.太陽光向四面八方傳播,每一束光都是沿直線傳播的。()

13.地球表面陸地多,海洋少,海洋被陸地包圍著。()

14.白光直接照到白屏上,就可以觀察到在白屏上形成了一條彩色光帶。()

15.地震帶來的危害很多如山體滑坡、阻塞河道等。()

16.只有地球的內(nèi)部變化會改變地形、地貌。()

17.安裝潛望鏡的鏡子時,要保持鏡子平行且反射面朝向同一方向。()

18.花崗巖很堅硬,不會發(fā)生任何變化。()

19.我們在幕前,能夠聽到幕后說話人的聲音卻看不見他本人,這是因為光只能沿直線傳播,不能繞過

障礙物。()

20.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谕瞧皆?。()

閱卷人

-----------------三、連一連(15分)

得分

21.把下列地形的名稱與相對應的特點用線連起來。

山地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高原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平原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盆地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閱卷人

-四'有問必答⑵分)

得分

22.簡答題。

簡要說說火山噴發(fā)對環(huán)境有利有弊兩方面的影響。

(1)地球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地震主要發(fā)生在這一部分,而火山噴發(fā)則與和的運動有關(guān)。

(2)火山噴發(fā)時產(chǎn)生的會使土壤更加肥沃。

(3)地球表面的巖石可分為、和三大類。

閱卷人

-----------------五、實驗探究(24分)

得分

24.“囊螢映雪”描述了兩個家貧而又刻苦讀書的人的故事。其中的“囊螢”是指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

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捉一些螢火蟲來照明讀書;“映雪”是指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

亮來讀書。

(1)在“囊螢映雪”中,屬于光源的是()

A.螢火蟲B.月亮C.雪

(2)“映雪”這個故事中,孫康主要利用的是()現(xiàn)象。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沿直線傳播

(3)類似的故事還有“鑿壁偷光”,講述的是西漢大文學家匡衡幼時鑿穿墻壁利用鄰居家的燭光讀書,

終成一代文學家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沿直線傳播

25.以下是小明研究“雨水對土壤的侵蝕程度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方案:

實驗研究方案(此方案空白處不用填寫)

研究的問題:雨水對土壤侵蝕程度與植被覆蓋多少有關(guān)嗎?我們的推測:▲

實驗方法:用____L實驗,設置實驗組與對照組。

實驗組與對照組要控制不同的條件:—

實驗組與對照組要保持相同不變的條件:____人

(1)在小明的方案中,主要采用了()的實驗方法。

A.對比B.觀察C.轉(zhuǎn)換

(2)在小明的方案中,實驗組與對照組控制的不同條件是()。

A.雨水多少B.土壤構(gòu)造C.植被覆蓋情況

(3)如果實驗成功,我們可以觀察到()。

A.有植被覆蓋組的徑流更清澈

B.無植被覆蓋組的徑流更清澈

C.兩組現(xiàn)象相同

(4)除了小明研究的影響因素以外,我們還知道和也會對雨水侵蝕土

壤的程度造成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C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木工師傅用一只眼觀察一根木料是否筆直,如果一只眼看,邊上都

能看到就是直的,邊上有看不到的地方,就不直。

2.【答案】C

【知識點】凸透鏡

【解析】【分析】從魚缸的一條棱處觀察里面的一條魚看上去是兩條,這個現(xiàn)象就證明了光的折射。當我

們看到魚缸中有兩條金魚時,實際上魚缸中可能有一條金魚,也可能有兩條金魚。

故選:Co

3.【答案】A

【知識點】風對地貌的影響;風化

【解析】【分析】風化作用會改變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這種變化是在緩慢的過程中進行的,外力的風

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巖石最終變成土壤,形成圖中怪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風的作用。

4.【答案】B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眼睛是我們的視覺器官,當物體發(fā)出的光或反射的光進入到人的眼睛,使我們能看到物

體,雨后天晴的晚上,我們看到月光下的水洼處很明亮,是由于水注反射月光到我們的眼睛里。

5.【答案】B

【知識點】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由內(nèi)營力引起地殼結(jié)構(gòu)改變、地殼內(nèi)部物質(zhì)變位的構(gòu)造運動叫地殼運動。用紙表示巖

層,手的擠壓表示巖層受到的力。把一疊紙平放在桌上,兩手按在紙上,用力慢慢向中間擠壓,紙的中

間部分會向上隆起。從這個現(xiàn)象可以推測,巖層受到擠壓時,會慢慢隆起形成山脈等地形地貌。當巖層

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又會發(fā)生破碎現(xiàn)象,進而發(fā)生地震、火山等。

6.【答案】A

【知識點】地殼的運動;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態(tài)是不斷運動變化的,促使地表形態(tài)不斷變化的作用有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

用,地形不斷變化是內(nèi)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風的作用和冷熱溫差會緩慢改變地球表面的

地形地貌。發(fā)生地震可以快速影響地球表面地形地貌。

7.【答案】C

【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識

【解析】【分析】地震來臨時要保持冷靜,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應迅速離開房間,跑到室外空曠地帶,如果

來不及逃生,應該躲在衛(wèi)生間、墻角等狹小空間內(nèi),用枕頭、書包等保護頭部。在戶外,選擇開闊平坦

的地方蹲下或趴下。陽臺位置容易發(fā)生塌落,地震時不應該躲在陽臺上。

8.【答案】B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A.路燈下,地面上出現(xiàn)人的影子,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

B.水池底看起來比實際淺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B符合題意;

C.平靜水面映出橋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

9.【答案】B

【知識點】植被對侵蝕的影響;對比實驗

【解析】【分析】對比實驗是通過有意識地改變某個條件來證明改變的條件和實驗結(jié)果的關(guān)系。對比實

驗要注意的問題:1.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2.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

素應保持一樣。小明為了研究“土地坡度的大小對侵蝕的影響”設計了下列實驗,改變的條件是土地坡度

的大小,其他的條件持一樣,所以B符合題意。

10.【答案】C

【知識點】植被對侵蝕的影響

【解析】【分析】黃河流經(jīng)黃土高原,隨著大量的泥沙沉積,如今它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罕見的“地上河”,植

樹造林、綠化荒山、增加植被覆蓋率是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最為有效的措施,對河流徑流量的調(diào)節(jié)

作用也很明顯,C是正確的選項。

11.【答案】正確

【知識點】地球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地殼的組成

【解析】【分析】地球的內(nèi)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地殼、地慢和地核,地殼位于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最外

層,由堅硬的巖石構(gòu)成,根據(jù)巖石的成因,巖石分為石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三類。所以題目說法是正

確的。

12.【答案】正確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光在真空中或者均勻媒介是沿直線向四面八方傳播的,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13.【答案】錯誤

【知識點】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在地球的表面,海洋面積廣闊,陸地面積僅占三分之一,海洋包圍著陸地。

14.【答案】錯誤

【知識點】棱鏡;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根據(jù)對光的色散實驗的認識,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直接照射無法形成彩

色光帶。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

15.【答案】正確

【知識點】地殼的運動;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識

【解析】【分析】地震破壞力驚人,對地表影響較大,會導致山體滑坡、堰塞湖等次生災害。題目的說法

是正確的。

16.【答案】錯誤

【知識點】地殼的運動;風對地貌的影響;水對地貌的影響

【解析】【分析】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獨特的方式綏慢地改變著地表。人類各種活動對地

表的變化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有的利于保護地表,如:植樹造林、挖河修渠、平整土地;有的不利于保

護地表,如過度耕種、過度放牧、亂砍濫伐,所以地球內(nèi)部的力量、外部的力量、同時包括人類自身的

活動都會改變地形地貌。

17.【答案】錯誤

【知識點】制作潛望鏡

【解析】【分析】替望說是光的反射原理的應用,用兩塊平面鏡和三節(jié)紙筒可以做潛望鏡,潛望鏡是通過

管子的上下拐角處各安裝一個平面鏡,兩塊平面鏡互相平行,且反射面朝向是相反的,都跟水平方向成

45度角,影像通過兩次折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像。

18.【答案】錯誤

【知識點】礦物的硬度;風化

【解析】【分析】用放大鏡觀察巖石的顏色、結(jié)構(gòu),用錘子散擊觀察巖石的軟硬、用滴鹽酸觀察巖石是否

冒氣泡等方法,了解常見巖石的特征,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不同的礦物具有不同的特

征?;◢弾r很堅硬,也會不斷發(fā)生變化。

19.【答案】正確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聲音傳播的方向是四面八

方。我們在幕前,能夠聽到幕后說話人的聲音卻看不見他本人,這是因為光只能沿直線傳播,不能繞過

障礙物。

20.【答案】正確

【知識點】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由于沉積作用,使得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谕瞧皆?/p>

山地、/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21.【答案】高原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平,'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知識點】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盆地是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山地是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平原是地

貌寬廣平坦,起伏很?。磺鹆晔歉叩推鸱?,坡度較緩,有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高原是面積廣大,地形

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22.【答案】火山噴發(fā)的危害:火山熔巖流降落到地面,會埋沒附近的城市、農(nóng)田、森林等。

火山噴發(fā)的好處:火山灰含有農(nóng)作物所需的多種養(yǎng)分,火山噴發(fā)時,會把地下深處的一些礦物帶到地

面,火山噴發(fā)還伴隨著豐富的地熱,形成溫泉。

【知識點】地殼的運動;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噴發(fā)對人類有利有害。

影響:①火山噴發(fā)及產(chǎn)生的火山灰、有毒氣體、熔巖流和火山碎屑流等不僅給人類的生命財產(chǎn)帶來嚴重

危害,還對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加速光化學煙霧的形成,導致環(huán)境惡化加劇。②大規(guī)模的

火山噴發(fā)所產(chǎn)生的火山灰可在大氣平流層長期駐留,從而影響全球氣候,使氣溫驟降。③火山灰的下落

也會給人們帶來傷害。④火山噴發(fā)后,熾熱的火山灰隨氣流快速上升,阻塞飛機發(fā)動機的零部件,火山

灰也會阻塞空速傳感器,使它產(chǎn)生錯誤的讀數(shù),飛行員可能因此無法獲知當時的參數(shù)。

積極作用:①火山灰會為土壤帶來豐富的養(yǎng)料,可以使土壤非常肥沃,有利于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②火山噴

發(fā)會給當?shù)貛砗芏嗟V物質(zhì)。③如果火山噴發(fā)不很劇烈,可以開發(fā)為旅游景點,如夏威夷群島上的一些

熔巖瀑布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觀光。④火山灰的工業(yè)用途也很多。

23.【答案】(1)地殼;地幔;地殼

(2)火山灰

(3)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

【知識點】礦物的組成;地球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地殼的組成

【解析】【分析】地殼是最外面的一層,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地殼在地球各處的厚度是不一樣的,從5千

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比較薄,陸地部分比較厚,地殼下面是地慢,主要由硅、鐵、鎂等成分組

成,厚度約290千米,這一層的溫度為1000~3000攝氏度,內(nèi)部壓力很大,是一種過熱狀態(tài)下的特殊固

態(tài)物質(zhì),地慢下面是地核,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徑為3470多千米。地核主要由鐵和鎮(zhèn)組成,這一層

密度很大,溫度約為4700攝氏度。

(1)地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是指地球內(nèi)部的分層結(jié)構(gòu),地球內(nèi)部可以劃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殼、地慢、地核。

(2)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巖漿活動和板塊運動等,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

殼內(nèi)?;鹕交顒优c地慢和地殼的運動有關(guān),一般認為軟流層是巖漿的發(fā)源地?;鹕絿姲l(fā)既有好處,也有

弊端,盡管火山噴發(fā)會帶來溫度上升,破壞生物,燒毀森林和房屋、導致泥石泥和地震等壞處;但是火

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時也會產(chǎn)生許多珍貴的礦產(chǎn)

(3)地質(zhì)學家根據(jù)巖石的形成方式,將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zhì)巖三類.

24.【答案】(1)A

(2)B

(3)C

【知識點】光的傳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自身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

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

(1)自身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螢火蟲自身能發(fā)光,屬于光源;月亮、雪自身不能發(fā)光,不屬于光源。

(2)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映雪”這個故事中,孫康利

用的雪反射的月光讀書,屬于光的反射。

(3)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著直線傳播,“鑿壁偷光”這個故事中,匡衡砸開墻壁,光照射進來,說明光是

沿著直線傳播。

25.【答案】(1)A

(2)C

(3)A

(4)坡度大??;淋水強度

【知識點】降雨對土地帶來的變化;水對地貌的影響;植被對侵蝕的影響

【解析】【分析】影響土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

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沒有植被覆蓋的土填最容易被侵

(1)對比實驗,指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比結(jié)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各種因素與實驗

對象的關(guān)系,這樣的實驗稱為對比實驗,根據(jù)題干可知,在小明的方案中,主要采用了對比的實驗方

法。

(2)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

因素應該保持一樣。由于研究的是雨水對土侵蝕程度與植被覆蓋多少有關(guān)嗎,所以唯一的變量是植被覆

蓋情況。

(3)在相同的土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沒有植被覆蓋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蝕,如果實驗成功,我們可以

觀察到有植被覆,蓋的組徑流更清澈。

(4)影響土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和相同

雨量下,坡度大、沒有植被覆蓋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蝕

試題分析部分

1、試卷總體分布分析

總分:100分

客觀題(占比)40.0(40.0%)

分值分布

主觀題(占比)60.0(60.0%)

客觀題(占比)20(80.0%)

題量分布

主觀題(占比)5(20.0%)

2、試卷題量分布分析

大題題型題目量(占比)分值(占比)

明辨是非(每小題2

10(40.0%)20.0(20.0%)

分,共20分)

有問必答(21分)2(8.0%)21.0(21.0%)

實驗探究(24分)2(8.0%)24.0(24.0%)

精挑細選(每小題2

10(40.0%)20.0(20.0%)

分洪20分)

連一連(15分)1(4.0%)15.0(15.0%)

3、試卷難度結(jié)構(gòu)分析

序號難易度占比

1普通(100.0%)

4、試卷知識點分析

序號知識點(認知水平)分值(占比)對應題號

1凸透鏡2.0(2.0%)2

2礦物的組成10.0(10.0%)23

3降雨對土地帶來的變化15.0(15.0%)25

4對比實驗2.0(2.0%)9

5棱鏡2.0(2.0%)14

6地殼的運動17.0(17.0%)6,15,16,22

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