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考押題卷01(15+5)
(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
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哺乳動物的脂肪細胞分為三類:白色、米色和棕色脂肪細胞。白色脂肪細胞具有單房脂滴且線粒體較少,
主要負責能量儲存,白色脂肪細胞的大量積累會導致肥胖;米色和棕色脂肪細胞富含多房脂滴和大量線粒
體,參與能量消耗和熱量產生。研究發(fā)現(xiàn),三種脂肪細胞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脂肪的組成元素是C、H、O,蘇丹III染液可將脂肪細胞中的脂滴染成橘黃色
B.大多數(shù)動物脂肪含有飽和脂肪酸,在室溫時呈固態(tài)
C.同一個體內三類脂肪細胞結構和功能差異的根本原因是細胞中遺傳物質不同
D.將多余的白色脂肪細胞轉化為米色或棕色脂肪細胞利于代謝異常的肥胖患者減重
【答案】C
【分析】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
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詳解】A、脂肪的組成元素是C、H、0,蘇丹HI染液可將脂肪細胞中的脂滴染成橘黃色,A正確;
B、大多數(shù)動物脂肪含有飽和脂肪酸,在室溫時呈固態(tài),植物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室溫時呈液態(tài),B正確;
C、同一個體內三類脂肪細胞結構和功能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表達,C錯誤;
D、由題意可知,三種脂肪細胞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白色脂肪細胞具有單房脂滴且線粒體較少,主要負
責能量儲存,米色和棕色脂肪細胞富含多房脂滴和大量線粒體,參與能量消耗和熱量產生,將多余的白色
脂肪細胞轉化為米色或棕色脂肪細胞利于代謝異常的肥胖患者減重,D正確。
故選C。
2.海洋動物綠葉海天??惺尘G藻后,會把藻類所含葉綠體貯存進細胞并發(fā)揮其功能。在光照下,綠葉海天
??沙掷m(xù)生產有機物滿足生存需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1/21
得考生場
A.綠葉海天牛和綠藻的主要遺傳物質均是DNA
B.啃食綠藻的綠葉海天牛細胞中可能有核酸來自綠藻
C.綠葉海天牛和綠藻的細胞邊界分別是質膜和細胞壁
D.未啃食綠藻的綠葉海天牛自身不能生產有機物和ATP
【答案】B
【分析】根據(jù)題干信息"海洋動物綠葉海天??惺尘G藻后,會把藻類所含葉綠體貯存進細胞并發(fā)揮其功能",
可見綠葉海蝸牛體內具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據(jù)此答題。
【詳解】A、作為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綠葉海天牛和綠藻的遺傳物質均是DNA,A錯誤;
B、根據(jù)題意,海洋動物綠葉海天??惺尘G藻后,會把藻類所含葉綠體貯存進細胞并發(fā)揮其功能,而葉綠體
中含有DNA,因此啃食綠藻的綠葉海天牛細胞中可能有核酸來自綠藻,B正確;
C、綠葉海天牛和綠藻的細胞邊界都是細胞膜,即質膜,C錯誤;
D、未啃食綠藻的綠葉海天牛能通過細胞呼吸產生ATP,也可以合成有機物,D錯誤。
故選Bo
3.質子泵是生物膜上特異性轉運H+的蛋白質,也叫氫泵。如圖為V型質子泵和F型質子泵發(fā)揮作用的示意
圖。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V型質子泵F型質子泵
A.V型質子泵具有運輸H+的功能和ATP水解酶活性
B.通過V型和F型質子泵運輸H+的方式均為主動運輸
C.推斷線粒體內膜和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有較多的F型質子泵
D.吞噬細胞溶酶體內呈酸性可能與溶酶體膜上的V型質子泵有關
【答案】B
【分析】質子泵是生物膜上特異性轉運H+的蛋白質,V型質子泵水解ATP,將H+逆濃度梯度轉運至膜內,
屬于主動運輸。F型質子泵合成ATP,將H+順濃度梯度轉運至膜外,屬于協(xié)助擴散。
【詳解】A、由圖可知,V型質子泵能逆濃度梯度運輸H+,且能促進ATP的水解,具有ATP水解酶活性,A
2/21
得考生場
正確;
B、由圖可知,通過V型質子泵運輸H+要消耗ATP,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通過F型質子泵運輸H+時,H+
順濃度運輸,運輸?shù)姆绞綖閰f(xié)助擴散,B錯誤;
C、據(jù)圖可知,F(xiàn)型質子泵在順濃度運輸H+的同時,促進ATP合成。線粒體內膜上可進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階
段,類囊體薄膜上可進行光反應,這兩過程均有大量ATP的合成,故推斷線粒體內膜和葉綠體類囊體薄膜
上存在較多的F型質子泵,C正確;
D、吞噬細胞溶酶體內部的pH低于細胞質基質,溶酶體內部的H+濃度高于細胞質基質,故可能存在V型質
子泵將細胞質基質中的H+逆濃度梯度轉運至溶酶體內,D正確。
故選Bo
4.為探究pH對人體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的影響,研究人員以同等體積的蛋白塊為底物進行實驗,相
同時間內蛋白塊體積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A.胃腺細胞中不含有與胰蛋白酶合成相關的基因
B.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適pH分別為1和7
C.pH=7的胰蛋白酶作用后,可用雙縮版試劑檢測底物是否被徹底水解
D.胃蛋白酶隨著胃液流入小腸,其活性將逐漸喪失
【答案】D
【分析】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機物,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少數(shù)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
效性(酶的催化效率遠遠高于無機催化劑)、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的進行)、需要
適宜的溫度和pH值(在最適條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溫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隨著溫度升高,酶
的活性可以逐漸恢復,高溫、過酸、過堿可以使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詳解】A、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基因正常體細胞中均含有,A錯誤;
B、實驗結果不能說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適pH分別為1和7,只能初步判斷在1~3和5~9之間,B
3/21
得考生場
錯誤;
C、據(jù)圖分析,胰蛋白酶催化蛋白質分解為多肽,胰蛋白酶本質也是蛋白質,不能用雙縮版試劑檢測,C
錯誤;
D、人體小腸腸腔內的pH為中性至弱堿性,胃蛋白酶隨著胃液流入小腸,其活性將逐漸喪失,D正確。
故選D。
5.R環(huán)是一種特殊的核酸結構,主要是由一個RNA-DNA雜交體和一條單鏈狀態(tài)的DNA分子共同組成的三
鏈核酸結構。當某些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分子難以與模板鏈分離時,就會產生由非模板鏈、RNA-DNA雜
交體共同組成的R環(huán),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酶A為DNA聚合酶,酶B為解旋酶
B.酶B和酶C具有某種相似的功能
C.過程②、③合稱為基因表達,R環(huán)會影響基因的表達
D.若DNA上同一片段進行一次過程①消耗800個胸腺口密咤,則進行一次過程②需消耗400個腺嘿吟
【答案】D
【分析】題圖分析;據(jù)圖可知,圖示為DNA復制和基因表達過程。過程①是DNA復制,過程②是轉錄,
過程③是翻譯。結合圖示過程,可知酶B為解旋酶,酶A為DNA聚合酶,酶C為RNA聚合酶。
【詳解】A、由圖可知,過程①是DNA復制,過程②是轉錄,過程③是翻譯,因此酶A為DNA聚合酶,
酶B為解旋酶,A正確;
B、據(jù)圖可知,酶C是RNA聚合酶,RNA聚合酶具有催化RNA合成的功能,同時也具有解旋的功能,解旋
的功能與酶B(解旋酶)相似,B正確;
C、過程②(轉錄)、③(翻譯)合稱為基因表達,形成R環(huán)后,mRNA鏈被占用,核糖體無法閱讀其信息,
進而影響翻譯過程,C正確;
D、由于無法得知模板鏈中胸腺喀咤的數(shù)量,故無法計算出該DNA片段進行一次過程②需消耗多少個腺喋
4/21
為者生場
吟,D錯誤。
故選D。
6.乙烯作為一種氣態(tài)的植物激素,不僅能促進果實成熟調控植物衰老,還在響應逆境脅迫方面起重要作用。
科研人員以胭脂蜜和紅月這兩個杜鵑花品種的葉片為實驗材料,探究在高溫脅迫條件下,杜鵑花乙烯釋放
速率的變化,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乙烯在植物的任何部位均可合成,在促進果實脫落方面與脫落酸具有協(xié)同作用
B.高溫脅迫下杜鵑花葉片中控制乙烯合成的基因高效表達,誘導內源乙烯的釋放
C.外源噴施一定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乙烯利可能降低高溫脅迫對杜鵑花的影響
D.通過在兩品種的杜鵑花葉面噴施乙烯合成抑制劑可比較乙烯對兩者影響程度的差異
【答案】B
【分析】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促進果實成熟。乙烯存在于植物體的各個部位。用乙烯利催熟鳳梨,可改
善鳳梨品質,同一時間成熟上市;乙烯還能促進瓜類植物多開雌花。
【詳解】A、脫落酸的作用: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乙烯在植物的任何部位均可合成,
在促進果實脫落方面與脫落酸具有協(xié)同作用,A正確;
B、乙烯的合成受控制相關酶合成基因的表達調控,但不直接由基因控制合成,高溫脅迫下,杜鵑花葉片中
與乙烯合成相關的酶的活性可能發(fā)生變化,進而影響乙烯的合成,誘導內源乙烯的釋放,B錯誤。
C、分析圖可知,在高溫脅迫一天和兩天后,胭脂蜜和紅月這兩個杜鵑花品種的乙烯釋放速率都有所增加,
所以,外源噴施一定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乙烯利可能降低高溫脅迫對杜鵑花的影響,C正確;
D、要比較乙烯對兩個杜鵑花品種影響程度的差異,自變量是"杜鵑花的種類和是否能正常合成乙烯",因變
量是"兩種杜鵑花的生理狀態(tài)變化",所以,通過在兩品種的杜鵑花葉面噴施乙烯合成抑制劑,抑制乙烯的合
成,觀察和記錄兩種杜鵑花的生理狀態(tài)相關指標,與噴施乙烯合成抑制劑前相比,可比較乙烯對兩者影響
5/21
得考生場
程度的差異,D正確。
故選Bo
7.安哥拉兔的體色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灰身對黑身為顯性,只含有其中一個
基因的個體無法發(fā)育(致死)。如圖為安哥拉兔的培育和雜交實驗示意圖,實驗中未發(fā)生圖示以外的變異。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與乙雜交,子代雌雄個體均為灰身
B.培養(yǎng)乙的育種方法屬于誘變育種,乙的變異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C.若Fi的基因型為bXBX,則其發(fā)生了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D.乙的精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B基因與XB基因可發(fā)生基因重組
【答案】C
【分析】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和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染色體結構變異包括缺失、重復、倒位、
易位。圖中B、b位于常染色體上,因為在特殊環(huán)境中,灰身純合子雄性個體的一條含B的常染色體與X染
色體發(fā)生了易位,形成了乙的細胞。
【詳解】A、甲產生的配子是bX,乙產生的配子有BY、BX\X\Y,甲與乙雜交,子代雌性基因型為BbXBX、
bXBX,雄性基因型為BbXY,bXY;因為只含有其中一個體色基因的個體無法發(fā)育(致死),所以去除bXY的雄
性個體,子代個體(BbXBX.bXBX,BbXY)都表現(xiàn)為灰身,A正確;
B、根據(jù)圖示可知,圖乙的染色體發(fā)生了易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應用的原理是誘變育種,B正確;
C、若Fi的基因型為bXBX,原因是bX的雌配子與XB的雄配子結合,未發(fā)生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C錯誤;
D、乙的精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B基因與X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可發(fā)生基因重組,D正確。
故選C。
8.圖甲為某家系中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相關基因用A/a表示)的遺傳系譜圖,圖乙為此家系中,部分個體
用限制酶P處理相關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進行電泳的結果。已知代表的個體標簽丟失。不考慮變異,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6/21
得考生場
11.5kb-
6.5kb■■■
5.0kb■■■
乙
A.IL產生的次級卵母細胞中含有的基因A個數(shù)可能有0、1、2
B.X電泳結果的標簽丟失,推測X可能是圖甲中的IL
c.若m3為正常女孩,相關基因經過酶切、電泳后將產生2種條帶
D.山4基因電泳的11.5kb片段來自I14,6.5kb和5Qkb片段來自口3
【答案】D
【分析】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海?)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
色體顯性遺傳?。ㄈ绮⒅福⒊H旧w隱性遺傳?。ㄈ绨谆。?、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血友病、色盲)、
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ㄈ缈咕S生素D佝僂病);(2)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等位基因異常引起的,如青少
年型糖尿病;(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病(如貓叫綜合征)和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遺傳
?。ㄈ?1三體綜合征)。
【詳解】A、圖甲中11和12為正常個體,子女中114為患者,所以該病為隱性遺傳病,相關基因可能位于
常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無論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上,Ii均為雜合子,12
一定含有正?;颍Y合圖乙中11和12的電泳條帶可知,12不含致病基因,即圖中患病基因對應的條帶
為11.5kb條帶,6.5kb和5.0kb條帶對應正?;虮幻盖泻蟮膬蓚€片段,因此該遺傳病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
病,則11和12的基因型分別為XAX',XAY,Hi的基因型為XA*產生的次級卵母細胞中含有的基因A個數(shù)
可能有0、2,A錯誤;
B、X電泳結果只有11.5kb條帶,即只含有a基因,而112的基因型*人丫,B錯誤;
C、11和12的基因型分別為XAxa,XAY,若為正常女孩,的基因型為XA*,XAXA相關基因經過酶切、電泳后
將產生3或2條種條帶,C錯誤;
D、III4基因型XAxa,患病基因a對應的條帶為11.5kb條帶,來自父親xay,6.5kb和5.0kb條帶對應正常基
7/21
因A被酶切后的兩個片段,來自母親U3XAxa,D正確。
故選D。
9.研究人員將三種動物的神經元培養(yǎng)在相同的培養(yǎng)液中,給予相同強度的刺激,用電表測定了電位變化,
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甲
刺激
A.圖示是電表接線柱連在神經纖維同一側的結果
B.未受刺激時三種神經元K+外流量大小為甲〈乙〈丙
C.受刺激后三種神經元Na+內流量大小為甲>乙>丙
D.加強對丙神經元的刺激強度,一定能使其出現(xiàn)動作電位
【答案】C
【分析】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
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因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
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興奮就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下去,但在神經元之間以
神經遞質的形式傳遞。
【詳解】A、圖示中靜息電位為-70mV,應為電表接線柱連接在神經纖維膜內外兩側得到的結果,A錯誤;
BC、甲、乙、丙三種動物的神經元受刺激后,產生的電位變化的峰值大小關系為甲>乙>丙;動作電位主要
由Na+內流產生,根據(jù)三種神經元受刺激后電位變化的峰值及所處的培養(yǎng)液Na+濃度相同可知,甲神經元Na+
內流量最大,丙神經元Na+內流量最小。甲、乙、丙三種動物的神經元靜息電位相同;靜息電位主要是由
K+外流維持的,根據(jù)三種神經元靜息電位相同可知,三種神經元K+外流量可能相等,B錯誤、C正確;
D、限制丙神經元動作電位產生的原因為神經元內的Na+濃度較高,加強對丙的刺激強度不能使其出現(xiàn)動作
電位,D錯誤。
故選C?
10.手足口病可由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16等感染引起,常見于5歲以下兒童。下圖表示
不同疫苗接種情況的兒童手足口病二次感染的累計風險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8/21
00——甲未接種EV71滅活疫苗
---乙接種1針疫苗
5---丙接種2針疫苗
O.07
0.05
O
0.025
0.000
0122436486072
時間間隔/月
A.甲組首次感染EV71后,因缺乏特異性記憶細胞,二次感染風險最高
B.接種疫苗后18個月內由于抗體和記憶細胞較多,二次感染時能更快清除EV71
C.接種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感染風險和減輕疾病癥狀
D.接種疫苗后仍發(fā)生二次感染可能與感染不同類型毒株有關
【答案】A
【分析】1、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的,只含有一種核酸DNA或RNA,沒有細胞結構,寄生在活細胞中,
在自身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利用宿主細胞中物質來合成自身的組成成分。
2、分析題意,EV71疫苗是滅活的病毒,屬于抗原,可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
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抗體不能進入宿主細胞。
【詳解】A、甲組未接種EV71滅活疫苗,首次感染EV71后,機體會發(fā)生免疫反應產生特異性記憶細胞和抗
體,二次感染時屬于二次免疫,會比初次免疫反應更快、更強,二次感染風險應該相對降低,A錯誤;
B、接種疫苗后,機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在接種疫苗后的18個月內,由于體內的抗體和記憶
細胞較多,當二次感染時,記憶細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大量抗體,從而更快地清除
EV71,B正確;
C、從圖中曲線可以看出,接種疫苗(乙接種1針疫苗、丙接種2針疫苗)的兒童,其手足口病二次感染的
累計風險比未接種疫苗(甲未接種EV71滅活疫苗)的兒童低,這說明接種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感染風
險。同時,接種疫苗后機體會產生免疫反應,當再次感染時能更快應對,可減輕疾病癥狀。C正確;
D、手足口病可由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16等感染引起,接種的EV71滅活疫苗只能針對EV71
病毒起作用。如果接種疫苗后發(fā)生二次感染,可能是感染了柯薩奇病毒A16等不同類型的毒株,D正確。
故選Ao
11.我國遼寧省科爾沁沙地,氣候干旱,是我國土地沙化較為嚴重的地區(qū)之一、科爾沁沙地中小湖泊群落
9/21
得考生場
演替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廣冰草群落(沙丘)
湖泊翳灘囑一W熊一歌摘落/嬴羊草群落(甸地)
位下降
A.在湖泊水深變淺,最后形成冰草群落或羊草群落的過程中,其有機質沉積量可能增加
B.在不同地段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常呈鑲嵌分布
C.圖中發(fā)生的演替類型與棄耕農田的演替類型相同,有利于改善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
D.在湖泊中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的分層現(xiàn)象有利于充分利用陽光等環(huán)境資源
【答案】C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
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
他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
3、人類可以砍伐樹木,填湖造地、捕殺動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
群落。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詳解】A、隨著湖泊變淺,水生植物逐漸被陸生植物替代(如蘆葦玲冰草),植物殘體積累增加,同時沙
地植被的根系和凋落物會促進有機質沉積,A正確;
B、群落的水平結構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
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
密度也有差異,它們常呈鑲嵌分布。圖中不同地段分布著不同的植物群落,符合水平結構的特點,B正確;
C、科爾沁沙地的湖泊群落演替過程(湖泊好冰草群落)屬于逆向演替,反映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退化,此類演替
會進一步破壞植被覆蓋、降低生物多樣性,加劇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因此,這一演替過程不利于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棄耕農田上原本有農作物等植被,后來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有利于改善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C錯誤;
D、挺水植物(如蘆葦)、浮葉植物(如蓮)和沉水植物的分層現(xiàn)象是水生群落的典型垂直結構,能最大化
利用不同水深的光照資源,D正確。
故選C。
12.2024年,我國全面推進國家公園勘界立標,讓國家公園成為眾多珍稀野生動植物的溫馨家園,同時積
極倡議全民綠色出行,減小人均碳足跡。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10/21
得考生場
A.建立國家公園屬于易地保護,是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多樣性的有效措施
B.碳足跡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積
C.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回收處理有助于增大碳足跡
D.荒漠化土地得到綠化有利于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答案】D
【分析】1、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⑴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2)易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
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⑷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
提高公民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詳解】A、建立國家公園屬于就地保護,就地保護是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A錯誤;
B、碳足跡表示扣除海洋對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積,B錯誤;
C、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回收處理有助于減小碳足跡,C錯誤;
D、荒漠化土地得到綠化后營養(yǎng)結構變得復雜,有利于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D正確。
故選D。
13.從馬盲腸中分離出能夠降解纖維素的厭氧細菌并對其進行鑒定,實驗流程和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
正確的是()
1mL1mL1mL1mL
馬盲腸內容物i0i102is各接種0.1mL某一平板結果
注:剛果紅可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分解后,復合物就無法形成,會出現(xiàn)透明圈。
A.常用的接種方法除圖中所示外還有平板劃線法,但平板劃線法不適合對細菌進行計數(shù)
B.該實驗中可以使用牛肉膏蛋白陳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以保證細菌的正常生長
C.為了避免混淆。本實驗中使用的平板需要在培養(yǎng)皿的皿蓋做好標記
D.甲菌落纖維素分解酶的合成能力要低于乙菌落纖維素分解酶的合成能力
【答案】A
【分析】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分離實驗原理: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剛果紅,可與培養(yǎng)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復
11/21
得考生場
合物,當纖維素被分解后,紅色復合物不能形成,培養(yǎng)基中會出現(xiàn)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從而
可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詳解】A、據(jù)圖可知,圖示接種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常用的接種方法還有平板劃線法,但平板劃線法
只有最后一個接種區(qū)域可能得到單菌落,故不適合用于對細菌進行計數(shù),A正確;
B、牛肉膏蛋白腺培養(yǎng)基對細菌不具選擇作用,在該培養(yǎng)基上細菌可正常生長,但無法篩選出解纖維素的厭
氧細菌,B錯誤;
C、為了避免混淆。實驗中使用的平板需要在培養(yǎng)皿的皿底做好標記,C錯誤;
D、據(jù)圖可知,與乙菌落相比,甲菌落的透明圈大,甲菌落纖維素分解酶的合成能力要高于乙,D錯誤。
故選Ao
14.科學家將Nanog、Lin28和Glisl基因通過腺病毒載體轉入小鼠神經細胞中,已知腺病毒通過胞吞的方式
侵入細胞,然后在特定條件下培養(yǎng)這些細胞,誘導其成為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
是()
A.該技術可用于獲取供自體移植的組織和器官以解決免疫排斥
B.腺病毒載體攜帶基因進入神經細胞的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
C.培養(yǎng)iPS細胞時需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防止細胞代謝產物積累
D.神經細胞經誘導成為iPS細胞后細胞中的RNA沒有改變
【答案】D
【分析】胚胎干細胞簡稱ES或EK細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iPS與ES細胞一樣,
可通過定向誘導分化修補某些功能異常的細胞來治療疾病。
【詳解】A、利用該技術獲得的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細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種組織和器官,用于自體移植,
能夠避免免疫排斥問題,A正確;
B、腺病毒載體攜帶基因進入神經細胞是通過胞吞的方式,胞吞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B正確;
C、培養(yǎng)細胞時,細胞的代謝產物積累可能會對細胞產生毒害作用,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可以為細胞提供營養(yǎng)物
質,同時消除代謝廢物,所以培養(yǎng)iPS細胞時需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防止細胞代謝產物積累,C正確;
D、神經細胞經誘導成為iPS細胞后,相關基因的表達會發(fā)生變化,所以細胞中的RNA會發(fā)生改變,D錯誤。
故選D。
15.人RecQ解旋酶可作為新的白血病和乳腺癌腫瘤干細胞標志物。以RecQ解旋酶免疫小鼠為材料,融合
免疫小鼠脾臟中的細胞及骨髓瘤細胞,篩選出雜交瘤細胞以此制備抗RecQ解旋酶單克隆抗體,流程如圖所
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12/21
得考生場
A.在利用96孔板篩選雜交瘤細胞時,需要稀釋至每孔最多1個細胞
B.③過程中滅活的病毒能誘導A和B細胞表面的糖蛋白失去活性促進細胞融合
C.將能產生抗體的雜交瘤細胞II注入小鼠體內,從血漿中大量分離抗體
D.抗RecQ解旋酶單克隆抗體與RecQ解旋酶特異性結合,促進了腫瘤細胞的增殖
【答案】A
【分析】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制備產生特定抗體的B淋巴細胞:向免疫小鼠體內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從
小鼠脾內獲得相應的B淋巴細胞。獲得雜交瘤細胞:①將鼠的骨髓瘤細胞與B淋巴細胞融合;②用特定的
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將雜交瘤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內增
殖;提取單克隆抗體。
【詳解】A、在利用96孔板篩選雜交瘤細胞時,需要進行有限稀釋,使每孔最多1個細胞,這樣可以保證
每孔中的細胞是由單個細胞增殖而來,從而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A正確;
B、③過程中滅活的病毒能誘導細胞融合,其原理是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質可以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受
體結合,進而促進細胞融合,而不是使細胞表面糖蛋白失去活性,B錯誤;
C、將能產生抗體的雜交瘤細胞H注入小鼠體內,是從小鼠的腹水中大量分離抗體,而不是從血漿中,C錯
誤;
D、人RecQ解旋酶可作為腫瘤干細胞標志物,抗RecQ解旋酶單克隆抗體與RecQ解旋酶特異性結合,會抑
制腫瘤細胞的增殖等相關活動,而不是促進腫瘤細胞增殖,D錯誤。
故選Ao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55分)
16.(12分)《陸川本草》中記載,虎尾蘭具有解毒,消炎,治跌打、瘡痛、蛇咬傷的作用。某科研小組分
別探究了3、7、10、12月白天虎尾蘭葉片凈光合速率的變化,結果如圖1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3/21
得考生場
(1)虎尾蘭葉片葉肉細胞中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光,可將光能轉化為中的化學能,再經循
環(huán)將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2)圖1中7月10:30之后和15:30之后虎尾蘭的凈光合速率都呈現(xiàn)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
⑶圖1中10月限制8:30~9:30虎尾蘭葉片凈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10:30時虎尾蘭葉肉細胞
產生ATP的場所有,此時虎尾蘭固定CO2的速率不一定最大,其原因是o
⑷某興趣小組為探究虎尾蘭適合生長的條件,進行了不同鹽濃度對虎尾蘭光合作用影響的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
如圖2和圖3所示。
1
0A0I
/
〔■
曾(
S75
)?■
?■
、e
螂)5■
、
和■
8
■
眼I25
0?■
回I
如D0
3一
火
喬
圖2
圖1
依據(jù)圖2和圖3的數(shù)據(jù),在種植虎尾蘭時應將鹽濃度控制在_____mmol/L左右,推測鹽脅迫對虎尾蘭光合
作用影響的機制:0
【答案】(1)紅光和藍紫ATP和NADPH卡爾文
⑵10:30之后溫度較高,影響有關酶的活性,導致光合速率下降;15:30之后光照強度下降,導致光合速
率下降
⑶光照強度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固定CO2的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此時凈
光合速率最大,但呼吸速率大小不確定,無法判斷CO2固定速率是否為最大的
(4)60鹽脅迫會影響虎尾蘭葉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從而影響其凈光合速率
14/21
得考生場
【分析】1、葉綠體有內、外兩層膜,其內膜里面充滿了濃稠的液體,稱為基質。懸浮在基質中的是許多
類囊體。類囊體是由膜形成的碟狀的口袋,所有的類囊體連成一體,其中又有許多疊在一起,稱為基粒。
組成類囊體的膜被稱為光合膜。葉綠素及其他光合色素存在于光合膜上。除了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外,
光合膜上還分布了可以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多種蛋白質。在類囊體的空腔內含有多種酶,這些酶與H20
的裂解有關。
2、光合作用的強弱一般用光合速率來表示。光合速率也稱光合強度,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葉面積)
在單位時間內進行的光合作用,如釋放多少氧氣、消耗多少二氧化碳。光合速率受到多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強度、溫度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
【詳解】(1)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光合色素位于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
光合色素能夠吸收光能,并把光能轉換為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ATP和NADPH中,然后經過卡爾文循環(huán)將活
躍的化學能儲存為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2)7月10:30之后溫度較高,影響與光合作用有關酶的活性,導致光合速率下降;15:30以后光照強
度下降,導致光合速率下降。
(3)圖1中10月8:30~9:30限制葉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光照強度。10:30時,葉肉細胞同時
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產生ATP的場所是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固定CO2的速率即總光
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虎尾蘭固定CO2的速率由凈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共同決定,
10:30時虎尾蘭的凈光合速率最大,但呼吸速率大小不確定,故此時固定CO2的速率不一定最大。
(4)分析圖2和圖3可知,隨著NaCI溶液濃度的增加,虎尾蘭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凈光合速率的變化趨勢
均是先增大后減小,并在60mmol/L時凈光合速率最大,因此在種植虎尾蘭時應將鹽濃度控制在60mmol/L
左右。結合圖2和圖3可知,鹽脅迫通過影響虎尾蘭葉片中的光合色素(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從
而影響其凈光合速率。
17.(11分)某種雞的卷羽(F)對片羽(f)為不完全顯性,位于常染色體,F(xiàn)f表現(xiàn)為半卷羽;體型正常(D)
對矮?。╠)為顯性,位于Z染色體。卷羽雞適應高溫環(huán)境,矮小雞飼料利用率高。為培育耐熱節(jié)糧型種雞
以實現(xiàn)規(guī)?;a,研究人員擬通過雜交將d基因引入廣東特色肉雞"粵西卷羽雞",育種部分過程如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親本雜交組合
FiF2
組合一:粵西卷羽雌雞片羽矮小雄雞分別從群體和群體中選擇親本雜交獲得
X群體1Fi12F2
15/21
得考生場
組合二:片羽矮小雌雞X粵西卷羽雄雞群體2
(1)在遺傳學上,組合一和組合二可以互稱為,雜交組合一中,F(xiàn)i的表型與親本相同的概率
是。
⑵若組合一獲得的Fi群體1中雌、雄雞相互交配,則F2中雌雞表型及比例為,F2中基因d的頻率
為o
⑶與群體1內或群體2內的F1雜交相比,群體1與群體2間的雜交具有的優(yōu)勢是o為縮短育種時
間,選擇F2的親本時的具體方法是,F2中耐熱節(jié)糧型種雞占。
⑷已知基因D/d可控制某種消化酶的合成,矮小雞中該消化酶的活性顯著增高,通過分子檢測發(fā)現(xiàn),矮小
雞中該酶的氨基酸數(shù)量明顯多于正常雞,從基因表達的角度分析,基因d與基因D的差異為o
【答案】⑴正反交0
(2)卷羽正常雞:半卷羽正常雞:片羽正常雞:卷羽矮小雞:半卷羽矮小雞:片羽矮小雞=1:2:1:1:
2:12/3
⑶避免出現(xiàn)近交衰退選擇Fi群體中的雌性個體作為母本,群體2中的雄性個體作為父本1/8
⑷與D基因相比,d基因轉錄的mRNA中,終止密碼子延后出現(xiàn)
【分析】雞的卷羽(F)對片羽(f)為不完全顯性,位于常染色體,F(xiàn)f表現(xiàn)為半卷羽;體型正常(D)對
矮?。╠)為顯性,位于Z染色體,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卷羽正常雌性基因型為FFZDW,卷羽正常
雄性基因型為FFZDZD,片羽矮小雌性基因型為ffZdW,片羽矮小雄性基因型為ffZdZ*耐熱節(jié)糧型種雞的基
因型為FFZdZdo
【詳解】(1)在遺傳學上,組合一和組合二可以互稱為正反交,因雞的卷羽(F)對片羽(f)為不完全顯
性,所以%全部表現(xiàn)為半卷羽,與親本的表型不同,雜交組合一中,F(xiàn)i的表型與親本相同的概率是0.
(2)組合一卷羽正常雌性基因型為FFZ?W,片羽矮小雄性基因型為ffZdZ*Fi代群體I的基因型為FfZDZj
FfZdW,Fi群體1中雌、雄雞相互交配,則F2中雌雞表型及比例為卷羽正常雞:半卷羽正常雞:片羽正常雞:
卷羽矮小雞:半卷羽矮小雞:片羽矮小雞=1:2:1:1:2:1,Fi代群體I的基因型為FfZ?Zd、FfZdW,ZDZd
與ZdW雜交,則F2為ZDW、ZdW,ZDZ\ZdZd=F2中基因d的頻率為Z》(ZD+Zd)=4/6=2/3o
(3)與群體[內或群體2內的Fi雜交相比,F(xiàn)i代群體1和2雜交不是近親繁殖,可以避免近交衰退。選育
種雞,應考慮公母種雞一起產生還要避免近緣配種;為縮短育種時間應從Fi代群體1中選擇母本(基因型
為FfZdW),從Fi代群體2中選擇父本(基因型為FfZDZj,可以快速獲得基因型為FFZdW和FFZdZd的個體,
FFZdW=1/4x1/4=1/16,FFZdZd=1/4x1/4=1/16,F2中耐熱節(jié)糧型種雞占1/16+1/16=1/8=
16/21
得考生場
(4)由于矮小雞中該酶的氨基酸數(shù)量明顯多于正常雞,故與D基因相比,d基因轉錄的mRNA中,終止密
碼子延后出現(xiàn),導致d翻譯的氨基酸數(shù)目變多。
18.(11分)血糖平衡是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多種信號分子參與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其中胰島
素和細胞因子作用的部分生理過程如圖1所示。根據(jù)圖示信息,回答相關問題。
胰島素受體、胰島素激活或促進
滅活或抑制
細胞因子TBI
物質轉運
細胞因,
子受體
葡萄糖
轉運螯白
細胞因子
基因表達
-氨基丁酸
組織細胞
圖1
(1)正常人體空腹血糖濃度約為mmol/L,據(jù)圖1分析,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的原因是通
過=若該細胞為肝細胞,胰島素還能通過抑制,達到降低血糖濃度的目的。
⑵糖尿病的類型有多種,一般人們將由環(huán)境引起的胰島B細胞受損,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定義為1型糖尿
病,遺傳、環(huán)境、生活方式改變等多因子引起的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胰島素不能正常與受體結
合等)稱為2型糖尿病。圖1中的細胞因子與膜受體結合,影響組織細胞基因表達,過量細胞因子導致的
糖尿病屬于(填"1型"或"2型")糖尿病。*氨基丁酸對細胞因子通過NF-kB信號轉導通路形
成的(填"正"或"負")反饋效應起到(填"促進"或"抑制")作用。
⑶臨床發(fā)現(xiàn),某些糖尿病患者機體會積極地維持高水平的血糖濃度。研究人員以小鼠開展實驗,發(fā)現(xiàn)這與
下丘腦中的P神經元有關。已知改造的乙酰膽堿受體(hM3D)不能與乙酰膽堿結合,但藥物CNO能與其
結合,使神經元興奮。研究者構造了在P神經元中特異性表達hM3D的轉基因小鼠,探究P神經元的興
奮對胰島分泌功能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
17/21
得考生場
該實驗甲組的處理應為O由實驗結果可知,糖尿病患者機體會積極地維持高水平的血糖濃度與—
有關。
【答案】⑴3.961促進IRS磷酸化,增加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蛋白的數(shù)量,從而促進組織細胞
吸收葡萄糖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⑵2型正抑制
⑶hM3D小鼠+生理鹽水P神經元興奮后抑制胰島素的分泌
【分析】胰島素是由51個氨基酸形成的兩條肽鏈所組成的蛋白質,是已知的唯一降低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島素能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儲存和利用葡萄糖,抑制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
【詳解】(1)正常人體空腹血糖濃度約為3.9-6.1mmol/L。從圖1看,胰島素與胰島素受體結合后,激活
促進IRS磷酸化,使得細胞上葡萄糖轉運蛋白數(shù)量增加,能促進組織細胞攝?。ㄎ眨┢咸烟?,從而降低
血糖濃度。若為肝細胞,胰島素還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以及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減少血糖來源,達到降
低血糖濃度目的。
(2)圖中細胞因子與受體結合影響組織細胞基因表達,是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符合2型糖尿
病特征,所以過量細胞因子導致的糖尿病屬于2型糖尿病。V-氨基丁酸與受體結合抑制細胞因子通過NF
2B信號轉導通路,是負反饋調節(jié)。Y-氨基丁酸抑制細胞因子相關信號通路,起抑制作用。
(3)實驗目的是探究P神經元興奮對胰島分泌功能的影響,甲組是對照組,乙組是野生型小鼠+CNO(使
神經元興奮),丙組是hM3D小鼠+CNO,所以甲組應是hM3D小鼠+生理鹽水,排除藥物CNO對
hM3D小鼠自身的影響。從圖2結果看,CNO處理使P神經元興奮后,血清胰島素含量降低,血清胰高
血糖素含量升高,說明糖尿病患者機體維持高水平血糖濃度與P神經元興奮后抑制胰島素的分泌有關。
19.(11分)某封閉型湖泊中,浮游動物甲、乙均以單細胞藻類為食,二者生態(tài)位部分重疊。研究人員連續(xù)
5年監(jiān)測種群動態(tài)(數(shù)據(jù)見表1),并在第三年引入外來魚類丙(以浮游動物為食)。監(jiān)測期間,每月同步測
定甲和乙的相關指標(見表2)。
18/21
得考生場
表1種群數(shù)量與魚類丙密度
年份甲種群(X103個/L)乙種群(X103個兒)魚類丙密度(尾/km?)藻類生物量(mg/L)
第1年8.26.5012.5
第2年9.16.8011.8
第3年2.37.01518.6
第4年1.87.21820.3
第5年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常用股東退股協(xié)議書
- 基本安全消防知識培訓課件
- 初三化學金屬材料與冶煉測試試卷及答案
- 中小企業(yè)質量成本核算與控制的深度剖析與實踐策略
- ^(31)P-MRS在肝細胞癌研究中的應用與價值探究
- 初三道德與法治愛國敬業(yè)精神試卷及答案
- 八年級數(shù)學二元一次方程組單元試卷及答案
- 基坑開挖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心理健康服務產業(yè)鏈、市場供需現(xiàn)狀及行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新解讀《GB-T 8704.10-2020釩鐵 硅、錳、磷、鋁、銅、鉻、鎳、鈦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法》
- 2025年廣東省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骨科降低骨科住院患者圍手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PDCA醫(yī)院改善項目申報書
- 2024年個人信用報告(個人簡版)樣本(帶水印-可編輯)
- 16J914-1 公用建筑衛(wèi)生間
- 食品安全自身檢查記錄表
- 臨床常見危急值及處理培訓課件
- 5-2020年國家大氣顆粒物組分監(jiān)測工作方案
- 先心病介入治療技術醫(y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1年版)可編輯版
- DB51∕T 2616-2019 機關會議服務規(guī)范
- 氣瓶檢驗站乙炔瓶檢驗
- 工藝美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調研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