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說新語》二則對比閱讀
(一)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日:“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
“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選自《詠雪》)
【乙】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p>
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工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陳太丘與友期行》)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亞確的一項是()
A.撒鹽空中羊可擬(差別)B.相參而去(舍棄)
C.木若柳絮因風起(不如,不及)D.太丘舍去(離開)
2.下列對【甲】文中劃線句子停頓的判斷,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白雪/紛紛何/所似?B.白雪/紛紛/何所似?
C.白雪紛紛/何所/似?D.白雪/紛紛何所/似?
3.下列對【甲】文中相關句子的翻譯,有埼誤的一項是()
A.與兒女講論文義一一給侄兒侄女講解文章的義理
B."君與家君期日中一一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
C.白雪紛紛何所似?一一白雪紛紛揚揚像什么呢?
D.對子罵父,則是無禮一一對著老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4.下列對【甲】【乙】選文的理解與分析,有簿誤的一項是()
A.【甲】選文中"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兩句交代了詠雪的背景。
B.【乙】選文中的陳元方小時候傲慢無禮,竟敢教訓長輩,目中無人。
C.【甲】選文只是客觀地寫出謝家子弟詠雪的事,對"兄子"與"兄女"的兩個比喻并未加任何評論,但作
者的褒貶卻已在其中,一望而知。
D.【乙】選文僅103個字,就刻畫了三個有鮮明個性的人物,闡明了為人處世應該守信、講禮的道理。
5.把【乙】選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答案】1.A
2.B
3.D
4.B
5.朋友感到慚愧,(于是)下車子想拉元方。元方走進房門不回頭看。
【解析】
1.A.句意:跟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差"譯為"大體",并非"差別”;
故選A。
2.B.句意: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
“白雪"為主語,"紛紛"為謂語,描繪雪下落的樣子;"何所似"正確語序為“所似何(像什么)",提出疑
問,為補語;應在"紛紛"前后各斷一處;
故斷為:白雪/紛紛/何所似?
故選Be
3.D.子:指孩子。句意: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故選D。
4.B.根據(jù)【乙】文"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皆唬骸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可知,元方面對父親友人的"非人哉",不卑不亢,分條理羅列出父親友
人的過錯,指出父親友人不信守諾言,沒禮貌的過失之處,據(jù)理力爭維護父親的形象,表現(xiàn)了元方是明禮
善言懂得誠信的重要性的人;本項“陳元方小時候傲慢無禮,竟敢教訓長輩,目中無人"表述有誤;
故選Bo
5.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慚,
感到慚愧;弓I,拉、牽拉;之,代詞,指元方;顧,回頭看。
【參考譯文】
【甲】:謝太傅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給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
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孩子胡兒說:"跟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兒
說:"不如比作柳絮憑乘風飛舞。"謝太傅(聽了)開心的大笑起來。她就是謝無奕的女兒謝道掘,左將軍王
凝之的妻子。
【乙】: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
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
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jīng)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別
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
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二)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目:“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日:“撒
鹽空中差可擬?!毙峙?“未若柳絮因風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乙】
有犬為人所棄,惶惶于阡陌間。張元見之,即收而養(yǎng)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將欲逐之,元
乞求毋棄,目:“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乃自然之理。今犬為人所棄,非道也。若見而
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許焉。
明年,犬隨叔父夜行。叔父為蛇所嚙,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聲不停,張元怪之,隨犬出
門,見叔父幾死。速延醫(yī)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視犬如親。
(《北史?孝行傳?張元》)
【注釋】①陌:田間小路。②延:引進,請。
6.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①公欣然日()②未若柳絮國風起()
③惶惶于阡陌間()④著見而不收養(yǎng)()
7.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錯誤的一項是()
A.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B.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C.白雪紛紛、何所似D.張元、見之,即、收而養(yǎng)之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兄子胡兒曰:"撤鹽空中差可擬。"
②今犬為人所棄,非道也。
9.聯(lián)系全文,說說【甲】中兩個比喻句哪一個更好?
10.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說說【乙】文中的張元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案】6.高興,開心,愉快趁,乘在如果
7.B
8.(1)兄長的兒子胡兒說:“向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p>
(2)現(xiàn)在它被人所遺棄,不是道義。
9.把雪比作柳絮,既道出了比喻的形似,又體現(xiàn)了雪花的輕盈之態(tài),后者詠雪做到了形與神的統(tǒng)一,
所以把雪比作隨風飄舞的柳絮更好。
10.從張元打算收養(yǎng)棄狗,并說服自己的叔父收養(yǎng)棄狗。張元是個有仁愛之心、善良、關愛動物的人。
【解析】
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
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謝太傅高興地說。欣:高興,開心,愉快;
(2)句意:不如比作柳絮憑乘風飛舞。因:趁,乘;
(3)句意:驚惶不安地在田間小路(走著)。于:在;
(4)句意:倘若看見(它將死)而不收養(yǎng)的話。若:如果。
7.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王凝之”為人名,中間不能斷開;"左將軍"是"王凝之"的官職;"妻也"表判斷,指謝道鎘是"王凝之”的
妻子,應在"王凝之"前后各斷一處;
故斷為: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故選Bo
8.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兄子:兄長的兒子;差:大體;擬:相比;
(2)今:如今、現(xiàn)在;為:被;棄:遺棄;道:道義。
9.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甲】文中的謝道鎘用"未若柳絮因風起"來描繪雪花飛舞時的輕盈之態(tài),取柳絮比擬飛雪的形狀,說明
飛雪驟且大的特征,點明當時的“雪驟"之景,而"因風起”更指出它隨風飄舞,漫無邊際的自然特點。后者詠
雪做到了形與神的統(tǒng)一,既形象又生動,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10.本題考查人物形象。
根據(jù)【乙】文第一段"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乃自然之理。今犬為人所棄,非道也。
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可知,在張元看來萬物都有生命,應該尊重、愛護它們,認為不收養(yǎng)棄犬,讓棄
犬自生自滅是不道義的,并以此來說服自己的叔父收養(yǎng)棄狗;可見張元是有仁愛之心、善良、關愛動物的
人。
【參考譯文】
【乙】:有一條狗被人拋棄了,驚惶不安地在田間小路(走著)。張元看見了,立刻將小狗收養(yǎng)了。他
的叔父很生氣地說:"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丟掉。張元乞求(叔父)不要丟棄它,說:"(小狗)
也是有生命的東西,不能不重視它的生命。如果是出生老死,這是自然的道理?,F(xiàn)在它被人所遺棄,不是
道義。倘若看見(它將死)而不收養(yǎng)的話,就是沒有仁慈之心了。"(張元的)叔父被他的話感動了,于是
就允許(張元撫養(yǎng)小狗)。
第二年,狗跟隨著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
叫著。張元感到很奇怪,跟著狗走出家門,看見叔父(倒在地上)已經(jīng)不省人事。(張元)馬上(把醫(yī)生)
請來醫(yī)治叔父,沒過幾天(叔父)就痊愈了。從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親人一樣。
(三)閱讀下面兩篇短文,完成下題。
[甲]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目:“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日:“撒
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乙]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②。充少孤,鄉(xiāng)里稱孝。后到京師,受業(yè)太學,師
事扶風③班彪④。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日久,遂博通
眾流百家之言。
(節(jié)選自范曄《后漢書,王充傳》)
[注]①會稽上虞:古地名。②焉:于之,到這里。③扶風:古地名。④班彪:漢代著名學者、史學家。
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俄而雪零
②撒鹽空中差可坦
③充少孤
④好博覽而不守章句
12.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有錯誤的一項是()
A.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B.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C.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D.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風起
②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14.謝道鎰和王充的成長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才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案】1L急;相比;年輕;喜歡,喜好
12.B
13.①不如(此不上)柳絮乘(趁)風而起。②于是精通眾多學派的學說(觀點、言論、知識)
14.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勤奮刻苦的精神,博覽群書的習慣是成才的重要
因素。
【解析】
1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①句意為:不久雪下得大了。驟:急。
②句意為: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擬:相比。
③句意為:王充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少:年輕。
④句意為:王充喜歡廣泛地閱讀書籍但不死記硬背。好:喜歡,喜好。
1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
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
B."左將軍"是"王凝之”的官職,定語加中心詞,不能分開,因此斷句為: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故選Bo
13.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
①若:比得上;因:趁著。
②遂:于是;之:的;言:學說、言論。
14.本題考查主題分析。
【甲】文"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可以看出家里面經(jīng)常組織這樣的活動,而兄子、兄女的
精彩表達看出才華都比較出眾,可見,良好地家庭教育對于成才起著重要作用?!疽摇课?好博覽而不守章句"
中看出博覽群書對成才的重要,從“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日久,遂博通眾
流百家之言〃中,王充勤奮看書并看過一次后就背誦,后來對各家各派的學說著作都很熟悉。從中可以看出
勤奮刻苦對成才的重要。
【參考譯文】
【乙】王充字仲任,是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國元城郡遷徙而來。王充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在
鄉(xiāng)里以孝順母親被稱贊。后來到京師,在太學求學,扶風人班彪(漢代著名史學家)做了他的老師。王充
喜歡廣泛地閱讀書籍但不死記硬背。由于家里窮,沒有書可讀,他常在洛陽的市集上游走,看人家賣的書,
看過一次后就能背誦,因此,對各家各派的學說著作都很熟悉。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日:“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日:
“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無此必不明?!?/p>
15.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⑴俄而雪零驟:________
⑵未若柳絮國風起因:________
(3)學月下戲嘗:________
⑷人謂之語:________
16.請用為【乙】文中劃線部分斷句。(斷兩處)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撒鹽空中差可擬。
⑵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
18.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分別簡析謝道鎘和徐孺子回答的“妙"處。
【答案】15.急乘、趁曾經(jīng)對……說,告訴
16.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17.(1)把鹽撒在空中大體可以相比。
(2)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沒有,應當極其明亮吧?
18.謝道鎘的回答運用了比喻,意蘊深刻,給人以春天即將來臨的感覺;徐孺子的回答將人的眼睛和
月亮作了比較(類比),不是正面回答提問者的問題,借助“眼有瞳仁”來告訴提問者他的回答。
【解析】
15.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不久,雪下得大了。驟:急;
(2)句意為: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飛舞。因:乘、趁;
(3)句意為:曾經(jīng)在月亮地里玩耍。嘗:曾經(jīng);
(4)句意為:有人對他說。語:對……說,告訴。
16.本題考查劃分文言文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劃分依據(jù)。
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作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這句話句意為:不對,比方說人眼中都有瞳仁,沒有瞳仁就看不見光明了?!安蝗弧北矸穸ǖ呐袛嗑洌?/p>
引出觀點,該處為第一處停頓;“譬如”一詞引出“人眼中有瞳子”這一事實,“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為
第二處停頓;“無此”的“此”指代前面所說的“瞳子”,“必不明”是“無此”的結(jié)果,因此,“無此
必不明”為第三處停頓;
故斷句為: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17.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
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差:大體;擬:相比。
(2)若:如果;極明:極其明亮;牙B:句末語氣詞,相當于“吧”。
18.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來分析。
結(jié)合甲文內(nèi)容,從“未若柳絮因風起”中可知,謝道鎘回答的“妙”處體現(xiàn)在她用柳絮喻雪,柳絮,
作為春時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風而起,飄忽無根,滿天飛舞的特征。謝道鎰將北風飛雪的嚴寒冬景,比
作東風吹拂的和煦春色,給人以春天即將來臨的感覺。這樣既貼切又有意蘊,足見她的才氣。
結(jié)合乙文內(nèi)容,從“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中可知,徐孺子回答的“妙”處體現(xiàn)在他并沒
有直接回答提問者的問題,而是通過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類比來告訴提問者的答案,生動形象地表明月亮
要是沒有物體,就像是眼睛沒有瞳仁一樣,強調(diào)了某些事物的重要。表現(xiàn)了他的機敏有趣。
據(jù)此理解作答。
【參考譯文】
【乙】徐家有個孩子,年方九歲,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對他說:“若是月亮里什么也沒有,
他是不是應該更加明亮呀?”這個姓徐的孩子說:“不對。比方說人眼中都有瞳仁,沒有瞳仁就看不見光
明了?!?/p>
(五)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日:“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日:“撒鹽
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乙】
謝安憐翁
謝奕①作劌②令,有一老翁犯法,謝以醇酒③罰之,乃至過醉,而猶未已。太傅時年七八歲著青布玲④在
兄膝邊坐,諫日:“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日:"阿奴⑤欲放去邪?”遂遣⑥之。
【注釋】①謝奕:字無奕,謝安的長兄,謝道鎘之父。②翔(shan):指判縣,在今天的浙江噪州。③
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④綺:褲子;紈綺:用細絹做的褲子。
⑤阿奴:對幼小者的愛稱,弟弟。⑥遣:打發(fā)。
19.用“/”給文中畫橫線句斷句(限斷兩處)。
太傅時年七八歲著青布綺在兄膝邊坐
20.根據(jù)《古漢語常用字詞典》提供的部分義項,給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1)而猶未弓()
①停止,完畢;②副詞,已經(jīng);③副詞,太,過分;④語氣詞,用法同“矣”
(2)奕于是改容曰()
①容納;②寬容,容忍;③許可,允許;④臉色,儀容
21.聯(lián)系語境,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俄而雪驟翻譯:沒過多久,雪又下起來了。
B.未若柳絮因風起翻譯:不如用柳絮乘風而起的情景來比喻空中撒鹽。
C.謝以醇酒罰之翻譯:謝奕用喝烈酒的方式懲罰他。
D.阿奴欲放去邪?翻譯:弟弟想要去哪里呢?
22.閱讀兩篇文章,用自己的語言補全下列對話。
小君:讀了上面這兩則短文,我發(fā)現(xiàn)兩篇文章都抓住了人物的語言描寫
小峰:你說的沒錯,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也往往最能展現(xiàn)人物的形象。兩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
我在甲文中感受到了童年時的謝道鎘是的一個人,乙文中我感受到童年的謝安是的一
個人。
23.你贊同這兩篇選文中成人對待兒童的態(tài)度嗎?結(jié)合兩篇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的理由。
【答案】19.太傅時年七八歲/著青布綺/在兄膝邊坐。
20.①④
21.C
22.聰慧、才思敏捷、有柳絮之才善良、富有同情心
23.贊同。甲文“公大笑樂”表現(xiàn)了謝安對兒童毫不掩飾自己的贊賞,乙文中謝奕聽了弟弟的話后不
但不生氣,反而聽從弟弟的意見,改變臉色并放了老翁。這兩人都表現(xiàn)了對兒童的尊重、愛護,關心兒童
的感受。
【解析】
19.本題考查劃分文言文停頓的能力。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根據(jù)前后詞語
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節(jié)奏來劃分停頓。
句意為:謝安當時七八歲,穿著青布褲,在哥哥謝奕的身邊坐著。
“太傅時年七八歲”是介紹謝安當時的年紀,“著青布綺”是介紹謝安的穿著,“在兄膝邊坐”是介
紹謝安當時的狀態(tài),這三句都是復句中的并列單句,中間應當有所停頓。
所以停頓應該是:太傅時年七八歲,著青布綺,在兄膝邊坐。
20.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①句意為:卻還不停罰。已,停止。故選①。
②句意為:謝奕神色平和下來,說道。容,容貌。故選④。
21.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A.句意為:不久,雪下得大了。所以本項翻譯有誤;
B.句意為:不如比作柳絮憑乘風飛舞。所以本項翻譯有誤;
D.句意為:你是想放了他嗎?所以本項翻譯有誤;
故選Co
22.本題考查人物性格的分析。
根據(jù)甲文的“未若柳絮因風起”可知,謝道鎘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想到用柳絮來形容紛飛的雪花,
可見她是一個才思敏捷、冰雪聰明、文采斐然的孩子;根據(jù)乙文“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和“阿
奴欲放去邪?”可知,謝安勸自己的哥哥放過那個老人,可見他是一個心地善良,純真可愛,有同情心的
人。
23.本題考查自由表達觀點的能力。此為開放類試題,言之成理即可。做答本題時,可以贊同,也可
以不贊同。
示例一:贊同。甲文“公大笑樂”是謝安對孩子的贊賞的笑、喜悅的笑,在乙文中謝奕原本是“以醇
酒罰之,乃至過醉,而猶未已”,聽了弟弟謝安的話后沒有生氣,而是對老翁“遂遣之”。可見這兩人都
表現(xiàn)了對孩子的愛護與尊重,能夠關心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和想法。
示例二:不贊同。由乙文“謝奕作冽令,有一老翁犯法”可知,謝奕為一方父母官,遇到百姓犯法一
案,應當明察秋毫,秉公處理,不能執(zhí)法不嚴。文中謝奕因為謝安說“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便放
了犯法的老翁,這樣不能讓當?shù)匕傩招欧?,斷案之事不能兒戲?/p>
【參考譯文】
《謝安憐翁》譯文:
謝奕做利縣縣令的時候。有一個犯了法,謝奕就讓他喝烈酒來懲罰他,已經(jīng)喝醉了,還不讓停。謝安
當時七八歲,穿著青布褲,在哥哥謝奕的身邊坐著,勸道:“哥哥,很可憐,你怎么能這樣做!”謝奕神
色平和下來,說道:“你是想放了他嗎?”謝安點了點頭,于是謝奕就把放了。
(六)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p>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眨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一一《世說新語〈方正〉》
【乙】
顧司空①未知名,詣王丞相。丞相小極②,對之疲睡。顧思所以?叩會之,因謂同坐日:“昔每聞元公④
道公協(xié)贊中宗,保全江表。體小不安,令人喘息?!必┫嘁蛴X。謂顧曰:“此子珪璋特達⑤,機警有鋒?!?/p>
——《世說新語〈言語〉》
【注釋】①顧司空:指顧和,死后被贈為司空。②小極:身體疲乏不適。③所以:表方法。④元公:
指顧榮,顧和的族叔,死后謚號為"元"。⑤珪璋特達:珪、璋皆為朝會官員所持之器。此處比喻人才出眾。
24.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1)太丘舍去()
(2)下車引之()
(3)元方入門不顧()
(4)詣王丞相()
25.翻譯下面句子。
(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2)丞相小極,對之疲睡。
26.乙文中的顧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用原文中的話回答)
27.你認為元方"入門不顧”的行為是否失禮?請說說理由。
【答案】24.離開拉、牽拉回頭看拜訪
25.(1)與別人約好一起走,卻丟下我走了。
(2)王丞相有點疲乏,對著他打瞌睡。
26.珪璋特達,機警有鋒
27.示例(言之有理即可,不能態(tài)度模糊,二者都回答):
失禮:元方批評友人無禮,自己更應該做到有禮。友人已經(jīng)認錯,又是父親的朋友,是長輩,即使有
錯,也應該以禮相待。
不失禮:友人失信失禮在前,態(tài)度惡劣,元方用入門不顧的行為和態(tài)度維護了自己和父親的尊嚴,是
堅持原則的體現(xiàn),也給友人一個教訓。
【解析】
24.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去:離開。
(2)句意為:下車去拉元方。弓I:拉、牽拉。
(3)句意為: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大門。顧:回頭看。
(4)句意為:去拜訪丞相王導。詣:拜訪。
25.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
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此句中重點的詞有:
(1)期,約定;委,丟下;去,離開。
(2)小極,有點疲乏;疲睡,打瞌睡。
26.考查人物形象。顧司空用巧妙的辦法即贊美和關心的語氣引起了丞相王導的注意,結(jié)合王導對他
的評價“此子珪璋特達,機警有鋒(這個人才華出眾,既聰明又善于言談)”可直接提取答案。
27.本題考查表達看法的能力。不要求統(tǒng)一答案。作答本題時,認為其失禮或不失禮均可。認為其失
禮,可以從“友人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錯誤了,就應該原諒他”的角度來談自己的看法。若認為不失禮,可以
從“友人對著孩子罵他的父親,這是一種極其無禮的行為,是不可原諒”的角度來談自己的看法。言之成
理即可。
示例:我覺得元方的做法有些失禮,父親的友人已經(jīng)表示了歉意,應該給人改正過錯的機會。誰都可
能會犯錯誤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總是抓住人的“小辮子”不放。
【參考譯文】
【乙】司空顧和尚未出名的時候,去拜訪丞相王導。王導有點疲累,對著他打瞌睡。顧和想要向他請
教,便對同座的人說:“過去我經(jīng)常聽我的族叔元公顧榮跟我說起王公輔佐中宗(司馬睿)保全了江南的
事。王公身體不太好,叫人不安?!甭犓@么說,王導便醒來了,評價顧和說:“這個人才華出眾,既聰
明又善于言談。”
(七)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p>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浚骸胺侨藨?zhàn)!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侥浚骸败?/p>
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晉文公攻原
晉文公攻原①,襄十日糧,逐與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②,擊金而退,罷兵而去。士有從原中
出者,目:“原三日即下矣?!比撼甲笥抑G目:“夫原之食竭力盡矣,君姑待之?!惫唬骸暗桥c士期土
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為也?!敝鹆T兵而去。原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
乃降公。衛(wèi)③人聞目:“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乃降公。
【注釋】①原:原國。②下:攻克。③衛(wèi):衛(wèi)國。
2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1)尊君在不()(2)下車引之()
(3)罷兵而去()(4)原人厚曰()
2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相委則去至原十日畫原不下
B.與人期行遂與大夫期十日
C.下車引石夫原本食竭力盡矣
D.去后乃至乃降公
30.用“/”給下面的語句斷句,斷兩處。
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31.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2)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
32.閱讀上面兩文段,完成下面填空。
《陳太丘與友期行》和《晉文公攻原》兩文都告訴我們?yōu)槿俗鍪碌闹匾?,同時【甲】文還
告訴我們做人應該的道理。
【答案】28.同“否”拉,牽拉離開聽說
29.B
30.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31.(1)您與我父親約定在正午時分見面,到了正午您卻沒有到,這就是不講信用(的表現(xiàn))。
(2)有君主像文公這樣講信義的,怎可不跟隨他呢?
32.守信(或誠信)方正(或正直、明禮、守禮)
【解析】
28.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你的父親在嗎?不:同“否”;
(2)句意:下車去拉元方。弓I:拉,牽拉;
(3)句意:于是撤兵離開。去:離開;
(4)句意:原國人聽到后說。聞:聽說。
29.A.表順承,可不譯/表轉(zhuǎn)折,去人但是;
B.都為連詞,都譯為“和”;
C.代詞,他/助詞,的;
D.副詞,才/連詞,于是;
故選Bo
30.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我和大夫約定十天,如果不離開的話,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吾與士”為主語,“期”為謂語,“十日”為賓語,“吾與士期十日”為句意表述完整的語句,應
在“吾與士期十日”后斷一處;
“不去(如果不離開的話)”是假設,“是亡吾信也”是“不去”的結(jié)果,應在“不去”后斷一處;
故斷為: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31.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
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期:約定;
(2)如:像;信:講信義;從:跟隨;乎:語氣詞,可譯為“呢”。
32.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
根據(jù)【甲】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可知,陳太丘與好友約定同行,友人不僅食言,還指責陳太丘丟下自己;“君與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
則是無信”文章借元方之口點出陳太丘的友人才是失信之人;意在告誡守信是交友之基,做人要守信的道
理;元方面對父親友人的“非人哉”,不卑不亢,分條理羅列出父親友人的過錯,指出父親友人不信守諾
言,沒禮貌的過失之處,據(jù)理力爭維護父親的形象,表現(xiàn)了元方是明禮之人?!炯住课母嬖V我們做事要守信,
為人應明禮(方正、正直、守禮)。
根據(jù)【乙】文“原三日即下矣”“夫原之食竭力盡矣,君姑待之”“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
也。得原失信,吾不為也”可知,晉文公在不需多日就能攻占原國的情況下,為了不違背與大夫十天內(nèi)收
兵的約定而選擇收兵;聯(lián)系后文”原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乃降公。衛(wèi)人聞曰:'有
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乃降公"可知,原國人與衛(wèi)國人聽聞此事都歸順了晉文公;【乙】文體現(xiàn)了為
人做事守信的重要性。
【參考譯文】
【乙工晉文公攻打原國,攜帶了十天的糧食,于是和大夫約定在十天內(nèi)收兵。到達原地十天,卻沒有
攻下原國,文公鳴金后退,收兵離開原國。有個從原國都城中出來的人說:“原國三天內(nèi)就可攻下了?!?/p>
群臣近侍進諫說:“原國城內(nèi)糧食已經(jīng)吃完了,兵力耗盡了,君主暫且等一等吧?!蔽墓f:“我和大夫
約定十天,如果不離開的話,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國而失掉信用(的事),我是不做的?!庇谑浅?/p>
兵離開。原國人聽到后說:“有君主像文公這樣講信義的,怎可不跟隨他呢?”于是投降了晉文公。衛(wèi)國
人聽到后說:“有像他那樣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歸順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晉文公。
(八)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
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
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魏文侯①與虞人②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日:"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
將焉之?"文侯日:"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③。魏于是乎始強。
(選自《魏文侯書?資治通鑒》)
【注釋】①魏文侯:(?一前396年),名斯,是魏武侯的父親,魏國百年霸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②虞人:
管理山林的官員。③身自罷之:親自取消了這次活動。
3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尊君在不(同“否”)B.相春而去(委屈)
C.下車引之(牽引,拉)D.元方入門不顧(回頭看)
3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之”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乃往,身自罷之。(代詞,指代打獵這次活動。)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詞,它,指學問和事業(yè)。也指仁德。)
C.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書。(代詞,指代狼。)
D.國人道之。(指代挖井人。)
3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2)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
36.【甲】【乙】兩文表現(xiàn)的共同主題是什么?
【答案】33.B
34.D
35.(1)翻譯: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您沒到,這是不講信用(的表現(xiàn));對著孩子罵他的父親,這是
沒禮貌(的表現(xiàn))。
(2)翻譯:即使現(xiàn)在很快樂,怎么可以不遵守約定呢?
36.主題:為人一定要講誠信。
【解析】
33.B.句意: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委:拋棄、舍棄;
故選B。
34.D.句意:全國人都把“鑿井得一人”這個消息相互傳說著。之:代詞,指“鑿井得一人”這個消
息。
故選Do
35.本題考查翻譯句子。要在整體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結(jié)合具體語境翻譯。注意文言特殊句式、一詞
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此題重點詞語:
(1)至:至!L無信:不講信用。無禮:沒禮貌。判斷句。
(2)雖:即使。豈:怎能。期:約定。
36.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要整體理解文意,然后結(jié)合具體語境,提煉關鍵語句分析作答。
【甲】文中“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表明要講誠信,要按照約定去做,不能毀約;
【乙】文中“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表明文侯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
正因為他的誠信,“魏于是乎始強”。
可見,【甲】【乙】兩文都表達了誠信做人這一主題。
【參考譯文】
【乙】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定好去打獵。那天,(魏文侯和大臣們在宮中)喝酒喝得很開心,天下
起了雨。魏文侯將要出去,大臣們說:“今天喝酒這么快樂,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說:
“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去打獵,雖然現(xiàn)在很快樂,(我)難道可以不遵守約定嗎?”魏文侯于是前往(約
定的地方),親自取消了這次活動。魏國開始變得強盛了。
(九)閱讀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p>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目:“君
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yǎng)老機構(gòu)授權委托書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國麥芽糖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 MySQL數(shù)據(jù)庫應用實戰(zhàn)教程(慕課版)(第2版)實訓指導-9-1 用戶管理
- 個人對個人紙質(zhì)版的協(xié)議合同
- 關于合同差價的補充協(xié)議
- 江蘇省常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農(nóng)村建房加盟協(xié)議書范本
- 廣東省韶關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一課一練 (含答案) 2025-2026學年統(tǒng)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
- 如何與業(yè)主簽租賃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投標項目設備培訓方案(3篇)
- 2025年鄭州轉(zhuǎn)業(yè)士官考試題庫
- 一級建造師《公路工程》備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5年心理健康指導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挖掘機掛靠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
- 勞動合同瑜伽館(2025版)
- 幼兒園基孔肯雅熱防控預案
- 工會內(nèi)控管理辦法
- 崗位職責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