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洗手消毒穿手術衣袋無菌手套第一頁,共54頁。手術刷手目的:減少手術者體表細菌數(shù)量,避免術野污染。方法:1、穿洗手衣、帶帽子、口罩、修剪指甲等。2、先用肥皂一般洗手、前臂和上臂。3、流水沖凈,無菌毛刷蘸消毒肥皂液或刷手液行三段三遍刷手。4、先刷手指甲緣和手、前臂、上臂。從指尖到肘上1Ocm處
。第二頁,共54頁。5、棄掉毛刷,手指向上肘關節(jié)向下,呈拜佛狀拱手姿勢,流水從指尖向肘關節(jié)沖洗。6、重新取無菌毛刷,重復刷手第2、3遍。共需時10分鐘。7、流水沖凈手、前臂、上臂刷手液,肘關節(jié)外展,拜佛狀拱手姿勢。8、取消毒無菌毛巾擦干手、前臂、上臂。棄掉毛巾。9、乙醇泡手:將手、前臂、肘關節(jié)上6CM浸入75%酒精5分鐘。目前多數(shù)為應用滅菌王/消毒液涂擦手、前臂、上臂,再涂擦手一次。第三頁,共54頁。注意的問題:1、刷手時左右交替進行,不能手和前臂或者前臂和上臂交叉。2、順序只能從手向上臂。3、一旦開始刷手始終保持肘關節(jié)低位。4、刷手后活動范圍受到嚴格限制,禁忌下垂、過度上舉。5、刷手后不能接觸有菌物品,污染無菌物品。6、浸泡前需特別注意沖凈手臂上的肥皂,以免影響溶液的殺菌能力。這種溶液在使用40次后即需棄去,重新配制。第四頁,共54頁。碘爾康刷手法
肥皂水刷洗手部至肘上10cm處,用時3分鐘,清水沖洗后用浸透0.5%碘爾康的小紗布依次涂擦手、前臂、上臂,至肘上6cm處一遍,待稍干后即可穿衣及戴手套。目前應用的消毒液品種很多,還有如活力碘、碘伏等。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丹尼爾洗手液洗手法
先用肥皂一般清洗手部至肘上10cm,沖凈后用丹尼爾液3~5ml依次刷洗手、前臂、上臂,至肘上6cm處,待自然風干后穿衣及戴手套。第五頁,共54頁。滅菌王刷手法
肥皂一般清洗手部至肘上10cm,沖凈后用無菌刷蘸滅菌王3~5ml依次刷洗手、前臂、上臂,至肘上6cm處3分鐘。流水沖凈,用無菌紗布擦干,再取吸足滅菌王的紗布球涂擦手及前臂一次,待自然風干后穿衣及戴手套。第六頁,共54頁。手術區(qū)消毒目的:清潔手術區(qū)內病人皮膚,殺滅手術切口一定范圍內皮膚表面的細菌,預防手術切口感染發(fā)生。方法:1、戴帽子、口罩/完成刷手后進行。2、取盛有碘伏消毒棉球/紗布的換藥碗放在左手上。手術中是器械護士傳遞盛有棉球/紗布的換藥盤,巡回護士倒消毒液。第七頁,共54頁。3、站在手術者的右側,右手持卵園鉗,給皮膚消毒。4、以手術切口為中心,自內上而下,由內向外消毒2-3遍。5、消毒范圍距切口15cm以上。第八頁,共54頁。注意事項:1、卵園鉗始終保持頭斷低位。2、自內上而下,由內向外順序不能顛倒。3、每遍不留空白區(qū),即涂擦時可以重疊不能留空隙。4、不能逆向涂擦消毒劑。5、后一次消毒不能超過前一次的消毒范圍。6、感染區(qū)消毒應從外向內。7、會陰部消毒應從外向內,肛門最后。第九頁,共54頁。常用消毒液:①2.5%~3%碘酊涂擦皮膚三遍,待干后70%酒精涂擦二遍脫碘。②0.5%碘爾康或0.1%新潔爾滅涂擦三遍。③0.75%吡咯烷酮碘消毒,同時可應用于嬰兒、面部、口腔、肛門、外陰部的消毒。因此消毒液刺激性小,作用持久。消毒三遍。④植皮時供皮區(qū)可用70%酒精涂2~3次。第十頁,共54頁。第十一頁,共54頁。第十二頁,共54頁。第十三頁,共54頁。第十四頁,共54頁。鋪巾目的:使消毒區(qū)與非消毒區(qū)隔離,保證暴露組織無菌狀態(tài)。操作方法:1、先鋪四塊小方巾,每塊方巾與切口接觸緣折疊少許。2、鋪巾順序:先對側、下端、上端、自己側。3、四個角應用布巾鉗鉗夾,固定手術暴露區(qū)。第十五頁,共54頁。穿手術以后完成下兩步4、鋪中單:消毒者和器械護士共同完成,先鋪下端(其上緣和切口下緣平齊),再鋪上端(其下緣和切口上緣平齊)。5、鋪洞巾(空巾):有消毒者和器械護士共同完成。方法:將洞巾口對準術野,向上、下展開。第十六頁,共54頁。注意事項:1、鋪小方巾時注意保護手,手不能碰觸消毒區(qū)皮膚。2、鋪巾時只能向外移動布巾,禁止向內移動。3、鋪中單和洞巾時外展應將手包裹,避免碰觸其它物品。4、中單和洞巾足端和兩側應垂下手術臺30cm以上,頭端蓋過麻醉架。5、穿手術衣后鋪巾順序:自己側、下端、上端、對側。第十七頁,共54頁。穿手術衣目的:避免術者身體表面的細菌污染手術野,保持手術野無菌。操作方法:1、刷手完成后,右手抓起疊放的手術衣領部。2、雙手提起衣領兩側抖開。3、有腰帶的一面向外,逐漸展開。第十八頁,共54頁。4、將手術衣輕輕向上拋起,順勢將雙上肢同時插入袖筒內,有助手(巡回護士)在身后協(xié)助穿上手術衣,使雙手伸出袖口。5、身體略向前傾斜,雙手在前交叉,提起腰帶向后傳遞給助手(巡回護士),有助手在身后打結。包背式手術衣助手系頸部帶后,需要袋好手套后解開腰帶,助手用無菌鉗提住腰帶,穿衣者轉身一周接住腰帶,自己在身體前打結。第十九頁,共54頁。注意事項:1、抓拿手術衣時手不能碰觸其他物品,尤其是衣服下層物品。應一次拿起。2、提起手術衣時不能倒拿。必須抓衣領。3、抖手術衣時應在寬敞區(qū)進行,不碰觸其他物品,手術衣下擺不能觸地。如掉地零分。4、上拋手術衣時不能過高,掉地零分。5、傳遞腰帶時手不能碰觸衣面和助手。6、手的活動范圍上不過肩、下不過臍、兩側不超過腋前線。7、發(fā)現(xiàn)手術衣破損更換或用無菌巾包蓋。第二十頁,共54頁。戴無菌手套目的保持手術野無菌,對患者和手術者進行保護。操作方法1、穿手術衣后再戴無菌手套。2、取手套包放在適當臺面,手指端指向自己。3、打開手套包,取出手套。第二十一頁,共54頁。4、左手捏住手套反折部,分清左右手。5、右手指卷曲插入手套內,戴上,暫不將反折部上翻。6、右手四指插入(注意右手拇指不能碰觸反折部內側面)左手套反折部,左手卷曲,插入手套內,將反折部上翻蓋在衣袖口上。7、左手插入右手反折部(不能插入時捏起近反折部外面提起再插入),將反折部上翻蓋在衣袖口上。第二十二頁,共54頁。注意事項:1、取手套包時手不能碰觸其他物品,在手術時可以有器械護士傳遞,傳遞時不能接觸護士的手。2、取手套時不能碰觸非反折面。3、手指沒有完全插入時,戴好手套后可以調整。4、戴好手套后,不能再接觸非無菌物品。5、一旦手套破損及時更換。第二十三頁,共54頁。脫手術衣目的:自我保護,避免病人血液等污染自己。或連臺手術減少刷手。操作方法:1、有助手協(xié)助解開背后衣帶。包蓋式手術衣助手解開背后上部衣帶,自己解開前部衣帶。2、助手面對手術者,抓住手術衣肩部向前拉,并將衣面反折脫下。第二十四頁,共54頁。3、左手抓住右手反折部內側面,將右手套脫至掌指關節(jié)處,右手抓住左手反折部內側面,或拇指深入左手套內,將雙側手套脫下。4、連臺手術時,將手流式?jīng)_洗,無菌毛巾擦干,涂消毒液,待干后重新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第二十五頁,共54頁。注意事項:1、助手解開背側衣帶后,術者也可以自己雙手交叉抓住手術衣肩部,脫下手術衣。2、脫手套時外面部分認為是污染的,接觸皮膚部分為清潔面。3、污染面不能碰觸清潔面。4、脫下的手術衣和手套應反折后放于指定地點,如為傳染病人,應將手術衣和手套放入黃色塑料袋內,統(tǒng)一銷毀處理。第二十六頁,共54頁。更換敷料法更換敷料(dressingexchange),又稱換藥,是對經(jīng)過初期治療的傷口(包括手術切口)做進一步處理的總稱。目的是動態(tài)觀察傷口變化,保持引流通暢,控制局部感染,使肉芽組織健康生長,以利于傷口愈合或為植皮作好準備。注意操作中嚴格遵守無菌原則,防止交叉感染。第二十七頁,共54頁。換藥的原則
ThePrinciplesofDressingExchange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的原則接觸傷口的器械、敷料及物品應無菌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分清有菌和無菌第二十八頁,共54頁。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的原則2、合理安排換藥順序清潔傷口→沾染傷口→感染傷口特異性感染派專人換藥換藥的原則
ThePrinciplesofDressingExchange第二十九頁,共54頁。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的原則2、合理安排換藥順序3、換藥間隔時間根據(jù)傷口情況而定
一期縫合傷口術后2-3日換藥一次一般化膿性感染傷口,每日或隔日換藥肉芽組織生長良好的傷口,每日或隔日換藥感染嚴重傷口,每日1次至數(shù)次換藥的原則
ThePrinciplesofDressingExchange第三十頁,共54頁。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的原則2、合理安排換藥順序3、換藥間隔時間4、引流物的拔除根據(jù)傷口情況而定
手術傷口的預防性引流,術后1-2天無明顯引流液時拔除感染傷口應待感染控制,基本無膿液分泌時才停止引流換藥的原則
ThePrinciplesofDressingExchange第三十一頁,共54頁。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的原則2、合理安排換藥順序3、換藥間隔時間4、引流物的拔除5、局部用藥刺激性大的消毒劑一般不在傷口內使用(碘酒、酒精)正確觀念:
創(chuàng)傷愈合是一種正常的生物作用,換藥目的在于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換藥的原則
ThePrinciplesofDressingExchange第三十二頁,共54頁。(一)換藥前準備(二)換藥基本步驟(三)換藥后整理換藥過程
TheProcessofDressingExchange第三十三頁,共54頁。
(一)換藥前準備preparative
1、環(huán)境準備
光線充足空氣清潔溫度適宜第三十四頁,共54頁。
(一)換藥前準備preparative
1、環(huán)境準備2、病人準備做好解釋工作體位舒適傷口充分暴露第三十五頁,共54頁。
(一)換藥前準備preparative
1、環(huán)境準備2、病人準備3、換藥人員準備無菌原則態(tài)度和藹,動作輕柔無菌操作前不要安排換藥工作第三十六頁,共54頁。
(一)換藥前準備preparative
1、環(huán)境準備2、病人準備3、換藥人員準備4、物品準備第三十七頁,共54頁。(二)換藥基本步驟procedure揭除沾染敷料清理傷口覆蓋無菌敷料第三十八頁,共54頁。揭除沾染敷料第三十九頁,共54頁。
清理傷口第四十頁,共54頁。覆蓋無菌敷料第四十一頁,共54頁。更換下來的敷料,繃帶及棉球,集中放于彎盤內,倒入污物桶彎盤及器械沖洗后,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2小時,整理妥當,重新消毒滅菌特殊感染的敷料應全部燒毀。
(三)換藥后整理clean第四十二頁,共54頁。不同傷口的處理1、縫合傷口的處理無引流物的縫合傷口,如無感染現(xiàn)象,可至拆線時更換傷口敷料。對于手術中滲血較多或有污染的傷口,傷口內常放置橡皮片或橡皮管引流,如滲血、滲液濕透外層紗布,應隨時更換敷料,引流物一般術后24~48小時取出。局部以70%酒精消毒后,更換敷料。傷口拆線時間:一般頭、面和頸部手術4~5日拆線,四肢手術10~12日拆線,其他部位手術7~8日拆線,減張縫合需14日拆線。年老體弱或營養(yǎng)不良者,應適當推遲拆線時間。第四十三頁,共54頁。術后3~4日若病人自覺傷口疼痛或有發(fā)熱,應及時檢查傷口,是否有感染發(fā)生。如出現(xiàn)縫線反應,針眼周圍發(fā)紅,可用70%酒精濕敷或紅外線照射,使炎癥吸收。出現(xiàn)線眼處小膿皰時,即刻拆去此針縫線并去除傷處膿液,再涂以碘酊。傷口感染初期給予物理療法,化膿時應拆除部分縫線,進行引流。第四十四頁,共54頁。2、肉芽創(chuàng)面的處理根據(jù)創(chuàng)面的變化采取不同措施。①生長健康的肉芽為鮮紅色,較堅實,呈顆粒組織、分泌物少,觸之易出血,處理時先以生理鹽水棉球沾吸除去分泌物,外敷等滲鹽水紗布或凡士林紗布即可。較窄的傷口可用蝶形膠布拉攏創(chuàng)緣,以利盡早愈合,減少瘢痕形成。面積較大的新鮮肉芽創(chuàng)面,應盡早植皮覆蓋,縮短愈合時間,增強傷口表層強度。第四十五頁,共54頁。②肉芽生長過度,高于創(chuàng)緣者,阻礙周圍上皮生長,可將其剪平,以棉球壓迫止血,或用硝酸銀燒灼后生理鹽水濕敷,數(shù)小時后肉芽可復原,再拉攏創(chuàng)緣或植皮。③肉芽水腫者,創(chuàng)面淡紅、表面光滑,質地松軟,觸之不易出血,宜用3%~5%高滲氯化鈉液濕敷,并注意病人全身營養(yǎng)狀況。④傷面膿液量多而稀薄時多用抗菌溶液的紗布濕敷,促進水腫消退。⑤傷面膿液稠厚,壞死組織多,且有臭味者,應用含氯石灰硼酸溶液(優(yōu)瑣)等濕敷。第四十六頁,共54頁。3、膿腫傷口的處理傷口深而膿液多者,換藥時必須保持引流通暢,必要時沖洗膿腔??上蚰撉徊迦雽蚬?,選用生理鹽水、碘酊溶液等進行有效的膿腔沖洗。根據(jù)創(chuàng)面、傷口情況選用引流物,淺部傷口常用凡士林或石蠟油紗布;傷口較小而深時,應將凡士林紗條送達創(chuàng)口底部,但不可堵塞外口,個別小的引流口需再切開擴大。由于肉芽組織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一般無需在局部使用抗菌藥物。第四十七頁,共54頁。拆線一期愈合的傷口或切口,應按預期愈合的時間及縫合方法按清潔傷口操作和拆除皮膚縫線。消毒皮膚和縫線后,以手術鑷夾起縫合線結,用線剪在線結下緊貼皮膚處剪斷縫線,隨即將其抽出。再消毒切口,用無菌敷料覆蓋,膠布固定。第四十八頁,共54頁。清創(chuàng)術清創(chuàng)術(debridem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wǎng)格化系統(tǒng)匯報
- 芯片技術提取顏色
- 小紅書內容制作實戰(zhàn)課程
- 新思想綱要解讀
- 三甲醫(yī)院婦產(chǎn)科進修匯報
- 皮膚科常用藥物
- 小學信息技術融合實踐路徑
- 洋蔥的植物細胞結構解析
- 星空露營節(jié)活動方案
-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一單元復習課件
- 自然災害信息員業(yè)務知識考核試題
- 房產(chǎn)租賃合同文本與房產(chǎn)租賃合同模板
- 2022年臨滄市市級單位遴選(選調)筆試試題及答案
- 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人民醫(yī)院消防安全整改工程施工方案
- 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總體部署完整版
- 天津電網(wǎng)規(guī)劃設計技術原則
- YY 0054-2010血液透析設備
- LY/T 2383-2014結構用木材強度等級
- GB/T 8017-2012石油產(chǎn)品蒸氣壓的測定雷德法
- GB/T 528-2009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拉伸應力應變性能的測定
- 2023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奧賽)初賽試題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