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診療規(guī)范2023版_第1頁
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診療規(guī)范2023版_第2頁
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診療規(guī)范2023版_第3頁
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診療規(guī)范2023版_第4頁
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診療規(guī)范2023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診療規(guī)范2023版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常見的急性并發(fā)癥之一。

是由于胰島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適當升高,弓起糖、脂肪和蛋白質(zhì)代謝紊亂,以

致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出現(xiàn)高血糖、酮癥,代謝性酸中毒和脫水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

床綜合征。

(-)誘因DKA的誘發(f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感染是DKA最常見的誘因,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伴發(fā)急性全身性感染。

2.降糖藥物應用不規(guī)范誘發(fā)DKA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重視。

3.某些影響糖代謝的藥物,如皮質(zhì)激素,廛嗪類利尿劑,多巴酚丁胺等。

4.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胃腸疾?。▏I葉.、腹瀉等)。

5.手術(shù)、創(chuàng)傷、妊娠、分娩。

6.飲食不當和心理障礙是1型糖尿病患者DKA反復發(fā)作的重要誘因。

(~)發(fā)病機制和病理生理胰島素活性的重度或絕對缺乏和升糖激素過多(如胰高血

糖素、兒茶酚胺類、皮質(zhì)醇和生長激素)是DKA發(fā)病的主要原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比率下降促進糖異生、糖原分解和肝酮體生成,肝的酶作用底物(游離脂肪酸、氨基酸)

產(chǎn)生增加,導致高血糖、胴癥和酸中毒°

I.高血糖DKA的血糖多呈中等程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葡萄糖生成(包括糖原分解和

糖異生)增多以及葡萄糖利用(糖酵解、脂肪酸合成利糖原合成)減少所致。

2.酮癥和代謝性酸中毒酮癥是由于脂肪細胞生成游離脂肪酸增多,肝酮體合成增加所

致。

3.脫水DKA時,血犍和血酮濃度升高使血漿滲透壓增高,細胞外液高滲時細胞內(nèi)液向

細胞外轉(zhuǎn)移,細胞脫水伴滲透性利尿。酸中毒失代償時的厭食、惡心、嘔吐使水攝入量減

少及丟失過多。這些因素相互和累加作用,引起患者脫水,嚴重者血容量不足,血壓下降,

甚至出現(xiàn)循環(huán)衰竭。

4.電解質(zhì)平衡紊亂滲透性利尿、嘔吐及攝入減少、細胞內(nèi)外水分及電解質(zhì)的轉(zhuǎn)移以及

血液濃縮等因素,均可導致電解質(zhì)平衡紊亂。

(三)臨床表現(xiàn)DKA起病急,病程通常小于24小時,根據(jù)酸中毒的程度,可以將其

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是指只有酮癥,無酸中毒(糖尿病酮癥);中度是指除酮疝外,

伴有輕至中度酸中毒(DKA);重度是指DKA伴意識障礙(DKA昏迷),或雖無意識障

礙,但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低于IOmmol/L者。

1.癥狀多數(shù)患者起病時有多尿、煩渴多飲和乏力等糖

尿病癥狀加重或首次出現(xiàn),如未及時治療,患者病情惡化,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食欲減退

等癥狀,常伴頭痛、煩躁、嗜睡等癥狀。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腹痛的癥狀,腹痛可能由胸癥本

身或原發(fā)病引起,腹痛與酸中毒的嚴重程度有關(guān),50%~75%的腹痛患者疼痛劇烈似急腹

癥,臨床上容易誤診。DKA的患者如有胃腸道出血可表現(xiàn)為嘔血。約30%的DKA患者可

同時伴有高滲狀態(tài)。發(fā)病早期患者神志多清楚,隨著病情的進展,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意識

障礙,嗜睡、昏睡或昏迷,另外注意患者有無誘發(fā)疾病的表現(xiàn),如泌尿系感染的癥狀,有

無咳嗽、發(fā)熱、寒戰(zhàn),冠心病患者近期胸痛情況等。

2.體征體檢時,患者常有脫水征象。老年人或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的患者本身可有宜

立性低血壓,評價此類患者的脫水程度有一定困難。酸中毒時有深長呼吸(Kussmaul呼吸),

部分患者呼氣中有爛蘋果味(丙酮氣味)。合并潛在感染的患者可發(fā)熱、但是無發(fā)熱并不

能排除感染,因為酸中毒可使血管擴張,導致體溫下降,低體溫是病情嚴重的征兆,提示

預后不良。

(四)實驗室及輔助檢查高血糖和酮尿強烈提示DKA,而DKA的確診需要進行一系

列詳細的實驗室檢查,包括血漿葡萄糖、血尿素氮/肌得、血酮體、電解質(zhì)、血滲透壓、尿

常規(guī)、尿酮體、動脈血氣分析和計算陰離子間隙等,其他的輔助檢查還包括心電圖、胸片

和血培養(yǎng)。

1.尿液檢查尿糖、尿酮常呈強陽性。

2.血糖和血酮血糖升高413.9mmol/L,超過33.3mmol/L時多伴有高滲狀態(tài)或有腎功

能障礙。血酮體增高,多在

l.8mmol/L(50mg/dlj以上。但需注意,丙酮和p-?T酸的生成速度是乙酰乙酸3倍以

上,而通常使用的酮體檢測試劑(硝普鹽)主要檢測乙酰乙酸,測量血清或血漿的P-輕丁

酸能更準確地反映體內(nèi)酣體的水平。某些藥物如卡托普利或青霉胺可能會弓I起假陽性反

應,應注意詢問相關(guān)病史以免誤診。

3.血電解質(zhì)及尿素氮、肌酹入院時患者血鈉水平多降低,但由丁血液濃縮,血鈉可升

高。酸中毒時鉀向細胞外轉(zhuǎn)移,因此雖然總體鉀水平下降,但患者血鉀可表現(xiàn)為升高、正

常或降低。而胰島素治療和糾止酸中毒后,鉀離子向細胞內(nèi)轉(zhuǎn)移,出現(xiàn)低鉀血癥。血尿素

氮和肌酹可輕、中度升高,經(jīng)治療后仍高者提示腎功能受損。

4.血酸堿度代謝性酸中毒,血pH和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CO2CP)及HCO?下降,陰離

子間隙明顯增大[AG=Na+-((T+HCO-)]。DKA的大量嘔吐使氫離子丟失過多,出現(xiàn)

代謝性堿中毒,血消氯離了濃度下降,碳酸氫鹽濃度正常。

5.其他DKA患者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可增多。:I6%~25%的DKA患者血淀粉酶和脂肪

酶可有非特異性的增高,如同時伴隨明顯腹痛,還需與急性胰腺炎鑒別。

(五)診斷和鑒別診斷詳細地詢問病史和發(fā)病過程,結(jié)合體檢發(fā)現(xiàn)意識障礙、Kussmaul

呼吸、脫水、休克等臨床表現(xiàn),要考慮DKA的可能性。實驗室檢查示尿糖和酮體強陽性

同時血糖、血酮明顯升高,且血pH和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降低,則無論有無糖尿病病史,均

可診斷為DKAo

DKA主要包括高血糖、酮癥和代謝性酸中毒三聯(lián)癥,而糖尿病其他急性并發(fā)癥也可有

這些代謝紊亂,出現(xiàn)類似DKA的表現(xiàn)。DKA與其他急性并發(fā)癥的鑒別見表19-4-5-1。

(五)治療DKA—經(jīng)診斷,應立即治療,并啟動代謝和心、腎功能監(jiān)護,觀察神志變

化。治療重點是糾正病理生理變化、補充液體和電解廢,控制血糖,糾正酸堿失衡,去除

誘因,防止可能導致復發(fā)的因素。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jù)患者病情輕重決定,對于輕度DKA

患者應鼓勵講食講水,補充胰島素,以利血糖的下降和酮體的消除,中重度酮疥酹中毒應

用小劑量胰島素療法,糾正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紊亂。

I.胰島素治療DKA發(fā)病的主要因素是胰島素缺乏,因此,迅速補充胰島素是治療的關(guān)

鍵。目前多采用小劑量普通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脂肪分解和肝糖異

生,且并發(fā)癥(如低血糖、低鉀血癥、低血磷、低鎂血癥、高乳酸血癥和滲透壓失調(diào))發(fā)生

表19-4-5-1DKA與其他并發(fā)癥鑒別

釜別點DKA高滲性高血糖狀態(tài)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

糖尿病及感染、胰島素停藥年齡較大的精尿病患者,

病史肝腎功能不全、休克、服川糖尿病史、進替少、活動過度

洲中斷i和用小傲右熊葉一旗汨中雙弧類藥物病史或注射胰島素后未進食

癥狀數(shù)小時起病,有惡心、嘔吐起病慢,口渴明顯、嗜睡、昏起病較急,厭食、惡心、原起病急,以小時計算,有交感

迷發(fā)病癥狀神經(jīng)興奮表現(xiàn)

體征

皮膚失水、干燥嚴重脫水失水、潮紅潮濕、多汗、蒼白

深、快(Kussmaul)快深、快正常

呼吸

脈搏細速細速細速速而飽滿

血壓下降或正常下降下降正?;蛏愿?/p>

檢查

尿糖+++++陰性陰性

尿的+?+十十陰性或+陰性陰性

血糖升高,多為16.7-33.3mmol/L顯著升高,多〉33.3mmol/L正?;蛏唢@著降低,常V2.5mnK)l/L

PH降低正常降低正常

陰離子間隙升高正常升高正?;蜉p度升高

顯著升高>33OmOsm/正常

血漿滲透壓升高正常

(kg-HjO)

乳酸升鬲止有顯著升高止布

率低。絕大多數(shù)患者在補液的同時即應開始胰島素治療,先給予0.lU/kg體重的普通胰島

素靜脈負荷量,隨后采用普通胰島素牛.理鹽水溶液,以0.1U/(kg?h)的速度持續(xù)靜脈滴注,

成人通常用5~7U/h,一般不超過10U/h。如患者合并休克或血鉀低于3.3mmol/L,在使用

胰島素治療之前需先補液或補鉀,待休克糾正,血鉀升至3.3mmol/L以上后,盡快使用

胰島素。靜脈滴注胰島素后其血濃度足以抑制脂肪分解、蛋白分解、酮體生成和肝糖異生,

可使血糖每小時下降

1.2-5.6mmoVLo<1-2小時密切監(jiān)測血糖、血酮、血鉀和其他電解質(zhì)水平,必要時腎

功能和血氣分析,及時調(diào)整治療措施。一旦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可改用5%葡萄糖

或糖鹽水,按葡萄糖與原島素比例2~4:1加入胰島素,如500ml5%葡萄糖液中加入胰

島素6-12U,胰島素滴注率下調(diào)至0.05U/(kg?h)持續(xù)靜詠滴注。當血糖降至U.lmmol/L以

下,碳酸氫鹽〉18咖。l/ril>7.3,酮體陰性后,可以開始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方案。皮

下注射短效胰島素后,靜林胰島素仍需緲續(xù)維持1~2小時以防止血糖回升。

2.補液大多數(shù)DKA患者存在液體和電解質(zhì)的丟失,補液不僅能糾正失水,還有助于血

糖下降和酮體的清除。先快速靜脈輸注生理鹽水,旨在擴充細胞外容量,恢復腎灌注,最

初每小時靜脈滴注15?20ml/kg.隨后根據(jù)脫水程度、血清離子濃度和尿量選擇輸液類型和

速度,在血壓已穩(wěn)定正常但血鈉和血滲透壓仍較高的患者,可短暫改用0.45%~0.6%的氯

化鈉[速率4?14ml/(kg?h)],并加強對神志觀測,一旦血滲透壓和血鈉有所下降,即應

考慮改回用生理鹽水(參見本節(jié)“高滲性高血糖狀態(tài)”),而血鈉較低的患者可繼續(xù)輸注生

理鹽水[速率4~14ml/(kg.h)]。補液應先快后慢,如無心力衰竭,在開始I小時內(nèi)輸入

1000-1500ml,以后根據(jù)血液、心率、每小時尿量、周圍循環(huán)狀況決定輸液量和速度,在

第3~6小時輸入1000?2000mL第1個24小時輸液總量一般為4000~5000ml,嚴重失

水者可達6000-8000ml。如治療前已有低血壓和休克,快速補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壓時,應

輸入膠體溶液,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老年患者、充血性心衰或腎功能不全患者需酌情

調(diào)整補液速度和液體種類。兒童患者的補液速度需控制,在前30~60分鐘給予10山1/3(少

數(shù)休克患兒需要20ml/kg),其后以常規(guī)補液速度的2-2.5倍補液,在24-48小時內(nèi)糾正脫水。

脫水和滲透壓糾止過快導致腦水腫的情況盡管少見,但是后果嚴重,而且在兒童中發(fā)生率

相對較高。

3.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通過輸注生理鹽水,低鈉、低氯血癥一般可獲糾正。DKA時總體鉀

丟失嚴重(估計損失量3~5mmol/kg)。補液、胰島素治療和糾正酸中毒使鉀離子向細胞內(nèi)轉(zhuǎn)

移,血鉀水平更低。為了防止低鉀血癥,在開始治療時,只要患者血鉀<5.5mmol/L,且尿

量足夠,即可開始補鉀,并注意血鉀和心電監(jiān)測。治療前已有高鉀血癥,等血鉀降至正常

范圍開始補鉀。每升液體需加入20?40mmol鉀。為了防止血氯增力口,可用磷酸鉀或醋酸

鉀替代氯化鉀治療。通過治療要使血鉀>3.5mmol/L。如治療前血鉀低于3.3mmol/L,在使

用胰島素之前需先補鉀,血鉀升至3.3mmol/L(3.3mcq/L)以上后,再開始使用胰島素。

4.補堿DKA患者經(jīng)上述治療后,酸中毒隨代謝紊亂的糾正而恢好,通常不需要補堿。

而當血pH低至6.9~7.0時,則應予以補堿治療,但過多過快補堿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包括

堿中毒,腦脊液pH反而降低、低鉀血癥、容量負荷過量、組織氧化作用改變和酮體生成

過多。如pH在6.9-7.0E寸,以50mmol/L碳酸氫鈉,稀釋于200ml的0.45%鹽水中1小時

內(nèi)滴完;如pH<6.9,以lOOmmol/L碳酸氫鈉,稀釋于400ml的0.45%鹽水中2小時內(nèi)滴完。

3。分鐘后復查血pH,若pH仍低于7.0,可再次補充碳酸氫鈉,如pH升至7.2,即可停止

補堿。

5.誘因和并發(fā)癥治療

⑴感染:既可是誘因,也可是并發(fā)癥,常因DKA的重篤癥狀而被忽略。

⑵肺水腫、呼吸窘迫:常見于老年人,可能是補液速度過快、左心室功能不全或毛細

血管痿綜合征。

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年老或合并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輸液過多等可導

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腫,應注意預防,一旦出現(xiàn),及早治療。

(4)腎衰竭:DKA時失水、休克,或原來已有腎病變以及治療延誤等,均可引起急性

腎衰竭。注意預防,一旦發(fā)生,及時處理。

(5)腦水腫:約占兒童患者的1%,成人少見。兒童DKA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突發(fā)神志改

變,需警惕腦水腫可能,一旦發(fā)現(xiàn),應采用高滲性脫水治療。

6.DKA的預防我國研究見到,當隨機血糖超過19.05mmol/L(血清酮體M3mmol/L)時,

可預警DKAo

【高滲性高血糖狀態(tài)】

高滲性高血糖狀態(tài)(hyperosmolarhyperglycemicstate,HHS)是糖尿病嚴重急性并發(fā)癥之

一,多發(fā)生于那些已有數(shù)周多尿、體重減輕和飲食減少病史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指上

述患者最終出現(xiàn)的精神錯亂、昏睡或昏迷的狀態(tài)。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嚴重高血糖而基本上無

酮癥酸中毒、血漿滲透壓升高、失水和意識障礙等精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

HHS的常見誘因有感染、急性胃腸炎、胰腺炎、腦血管意外、嚴重腎疾患、血液或腹

膜透析、水攝入不足、大量攝入含糖

飲料等;許多藥物也可成為HHS的誘因,包括糖皮質(zhì)激素(尤其是腎移植患者〕、利

尿劑(如嗟嗪類和聯(lián)塞米)、免疫抑制劑、氯丙嗪等:大量輸注葡萄糖、長期靜脈內(nèi)營養(yǎng)支

持亦可誘發(fā)或促進HHS的發(fā)生。.

(一)發(fā)病機制和病理生理學HHS是體內(nèi)胰島素相時缺乏使血糖升高,并進一步引起

脫水,最終導致的嚴重高滲狀態(tài)。HHS多發(fā)生于老年患者,口渴中樞不敏感,加上主動飲

水的欲望降低和腎功能不全,失水常相當嚴重,而鈉的丟失少于失水,致血鈉明顯增高;

脫水一方面能引起皮質(zhì)醉、兒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的分泌增多,另一方面進一

步抑制胰島素分泌,繼而造成高血糖狀態(tài)的繼續(xù)加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臨床表現(xiàn)HHS發(fā)病率低于DKA,多見于60歲以上老年人,男女發(fā)病率大致

相同,約2/3患者過去有糖尿病病史,且多為2型糖尿病。HHS起病多胞匿,從發(fā)病到出

現(xiàn)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一般為1~2周,偶爾急性起病?;颊咂鸩〕跗诙嘤锌诳?、多飲多尿、

于力等融尿病癥狀出現(xiàn)或加重,可同時伴有惡心、嘔葉.、食欲減退、反應遲鈍,表情淡漠

等臨床表現(xiàn)。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xiàn)典型的HHS臨床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嚴重脫水和中

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HHS患者常有嚴重的脫水征,體格檢查可見皮膚黏膜干燥、彈性減退,

眼球凹陷,唇舌干裂,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xiàn)脈細速,臥位時頸靜脈充盈不全,直立性低

血壓等周圍循環(huán)衰竭表現(xiàn)。不少患者就診時已處于休克狀態(tài),但因脫水嚴重,體檢時可無

冷汗。部分患者雖有嚴重脫水,但因血漿的高滲狀態(tài)促使細胞內(nèi)液外出,補充了血容量,

可能掩蓋了失水的嚴重程度,而使血壓仍然維持正常。

HHS患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的癥狀非常突出,患者意識水平主要決定于血漿滲透壓升

高的程度。通?;颊哐獫{有效滲透壓超過320mosm/(kg?比0)時,即可出現(xiàn)精神癥狀,

如淡漠、嗜睡等,而當患者血漿有效滲透壓超過350mosm/(kg-比0)時,可有定向力障

礙、幻覺、上肢拍擊樣粗震顫、癲癇樣抽搐、失語、偏盲、肢體癱瘓、昏迷及錐體束征陽

性等表現(xiàn)。這些體征提示患者可能有因脫水、血液濃縮或血管栓塞而引起的大腦皮質(zhì)或皮

質(zhì)下?lián)p害。經(jīng)治疔后,上述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體征多可完全恢復正常,但少數(shù)患者可能在HHS

糾正后一段時間內(nèi)仍遺留部分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表現(xiàn)。HHS常由嚴重的并發(fā)疾病如心肌

梗死或中風誘發(fā)。敗血癥、肺炎和其他一些感染是HHS常見的誘因。另外,一些導致機體

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如中風前或癡呆對HHS的發(fā)生發(fā)展有促進作用。所以在處理HHS患者

時也應注意有無誘發(fā)疾病表現(xiàn),及時糾正。

(三)實驗室檢查

1.尿液檢查尿糖強陽性,尿酮陰性或弱陽性;可杓蛋白尿和管型,與腎小管功能受損

有關(guān)。

2.血液檢查HHS患者主要的血生化指標檢查與DKA的比較見表19-4-5-2。最顯著的

特征是高血糖,高血滲透壓和腎前性氮質(zhì)血癥。血酮體正常或略高,半定量測定多不超過

1.8mmol/Lo另夕卜,因血糖每升高5.6mmol/L,血鈉下降

L6mmol/L左右,HHS時存在嚴重高血糖,可造成血鈉水平假性降低。滲透壓可直接

測定,也可用公式計算,即血漿總滲透壓[mOsm/(kg?H2O)]=2x(Na++K+)+血糖

(mmol/L)+BUN(mmol/L),HBUN能自由通過細胞膜,不構(gòu)成細胞外液的有效滲透

壓,略去BUN的值即為有效血漿滲透壓。HHS時,,有效血漿滲透壓明顯升高,一般在

350mosm/(kg-比0)以上。

表19-4-5-2DKA和HHS實驗室檢查

比較項目DKAHHS

血糖*,13.9-33.3?66.

(ms/dl)600)1200)

血鈉,mmol/L125-135135-145

血鉀*正?;蛏?/p>

血鎂*正常”正常

血氯*正常正常

磷酸鹽*降低正常

血肌乾輕度升高中度升高

血漿滲透壓300~320330~380

[riOsm/(kg,

血酮*+++++/-

碳酸氫鹽*,<15正?;蜉p度

mmol/L

動脈血pH6.8-7.3>7.3

動脈血PCO2,20-30正常

mmHg

陰離子間隙*明顯增高正?;蜉p度

注:*洽療過程中會發(fā)生極大變化;"血漿水平表現(xiàn)為正?;蛟龈?,機體的儲備量減少。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HHS的診斷依據(jù)是:①中老年患者,血糖M33.3mmol/L;

②有效血漿滲透壓M320mosm/(kg-H2O):③血清碳酸氫根M15mmol/L或動脈血pH>7.

30;④尿糖強陽性,血陰體陰性或弱陽性。另外,要注意HHS有并發(fā)DKA或乳酸性酸中

毒的可能性,因此診斷依據(jù)中的①、③或④不符合時不能作為否定診斷的依據(jù)。但HHS

患者均存在明顯的高滲狀態(tài),如昏迷患者血漿有效滲透壓低于320mosm/(kg-H2O),

應考慮到其他疾病引起昏迷的可能性,HHS與其他疾病的鑒別見表19-4-5-1及表19-4-5-2o

(五)治療對患者需啟動代謝、心、腎功能監(jiān)護,并觀察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變化。

血容量不足和高血糖是HHS和DKA的共同主要特征。HHS患者由于病程長、年齡比

較大,液體丟失和脫水的情況較DKA更加顯著。因此即使予以及時治療,HHS患者的死

亡率仍然比DKA要高(臨床統(tǒng)計顯示死亡率可高達15%),故要特別強調(diào)預防、早期診

斷和治療。

I.補液HHS患者均有嚴重脫水,而高滲狀態(tài)引起的腦細胞脫水是威脅患者生命的主

要原因,單純補液即可使血糖每小時下降1-lmmol/L(20mg/dl),可使血漿滲透壓下降,減

輕腦細胞水腫。因此積極補液在治療中至關(guān)重要,對預后起決定性作用。

對HHS患者而言,首選生理鹽水,因生理鹽水的滲透壓為308m0sm/(kg?H20),相對

于HHS情況下的血漿高滲透壓而言是低滲的。輸注生理鹽水能迅速有效地補充血容量,改

善腎功能并降低血糖。加治療前已有休克,可先補充牛理鹽水和話后膠體溶液,以盡快糾

止休克。如無休克,經(jīng)輸注生理鹽水I()0()-2000ml后,血漿滲透壓仍>35()mOsm/(kg?H2O),

血鈉>155mmol/L,可謹慎給一定量的低滲溶液(。45%~0,6%鹽水),并在中心靜脈壓及

血漿滲透壓監(jiān)測下調(diào)整補液量和速度;當滲透壓降至330mosm/(kg?比0)時,再改為等滲

溶液。治療過程中應注意大量使用生理鹽水可使患者的血鈉和血氯升高,導致高氯血癥。

5%前萄糖液的滲透壓為278mmol/L,雖為等滲,但糖濃度約為正常血糖的50倍,5%鋪萄

糖鹽水的滲透壓為586mmol/L,因此,在治療早期兩者均不適用,以免加劇高血糖、高血

鈉及高滲狀態(tài)。當血糖降至16.7mmol/L(30()mg/dl)時,可開始輸入5%葡萄糖液并酌情加用

胰島

輸液總量一般按患者原體重的10%?12%估算,補液速度應先快后慢,通常開始2小

時內(nèi)輸入1000-2000mL前12小時給輸液總量的1/2再加上當日尿量的液體量,其余在

24小時內(nèi)輸入。輸液中要觀察尿量、心功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表現(xiàn)和體征變化,必要時監(jiān)測中

心靜脈壓。

2.胰島素治療與DKA的治療一樣,盡管最初的補液和容量擴張可以降低血糖,HHS

患者仍需要胰島素治療,由于患者一般對胰島素比DKA患者敏感,通常所需胰島素的劑

量比酮癥酸中毒時少。目前多主張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方案,可先靜脈推注普通胰島素

5-10U,繼續(xù)用靜脈滴注維持治療(3-7U/h)o血糖和電解質(zhì)等的監(jiān)測要求與DKA相似。當患

者血糖降至16.7mmoI/L,血漿滲透壓V330mOsm/(kg?比0)時,轉(zhuǎn)為第二階段治療,改

用5%葡的糖或糖鹽水,按葡的糖與胰島素比例2?4:1加入胰島素,若此時血鈉低于正常

值,用5%葡萄糖鹽水效果更佳。

3.補鉀HHS患者體內(nèi)鉀丟失嚴重,只要患者血鉀不高,尿量充足,治療開始時即應補

鉀,可在1000ml生理鹽水中加入10%氯化鉀,每天可補4~6g,另外應鼓勵患者同時口服

補鉀。靜脈補鉀過程中需監(jiān)測血鉀和心電圖,如患者腎功能不全,補鉀時尤應注意。

4.其他治療注意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枳極去除誘因,輸氧等。對于合并DKA的患者,應

按DKA治療原則糾正酸中毒。對昏迷患者需加強護理,留置導尿管以觀察尿量變化,并

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預防和控制感染,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laclicacidosis)是由于各種原因?qū)е陆M織缺氧,乳酸生成過多,或由于

肝的病變致使乳酸利用減少,清除障礙,血乳酸濃度明顯升高引起。它是糖尿病的急性并

發(fā)癥之一,多發(fā)生于伴有全身性疾病或大量服用雙弧類藥物的患者。

(-)發(fā)病機制與分類孚,酸的牛成主要星通過帝萄糖無氧醉解途徑,由丙酮酸還原而成。

當各種原因?qū)е陆M織缺氧時,線粒體功能障礙,丙酮酸堆積在胞質(zhì)轉(zhuǎn)化成乳酸,從而引發(fā)乳

酸性酸中毒。正常情況下,機體代謝產(chǎn)生的乳酸主要在肝中氧化利用,或被轉(zhuǎn)變成軸原儲

存,少量乳酸經(jīng)腎排出。而在肝腎疾病的情況下,乳酸利用和排出減少也可誘發(fā)和加重乳

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大類。先天性乳酸性酸中毒是由遺傳性

酶的缺陷(如他萄糖-6一磷酸酶、丙酮酸脫氫酶和丙酮酸竣化酶),造成乳酸、丙甑酸代

謝障礙引起。而獲得性乳酸酸中毒根據(jù)發(fā)病原因主要分為A型和B型兩大類,耳體如卜.:

I.A型由組織缺氧引起,見于各種休克、貧血、右心衰竭、窒息、低氧血癥、CO中

母寺。

2.B型非組織低氧所致。

⑴系統(tǒng)性疾病引起:見于糖尿病、惡性腫瘤、肝功能衰竭、嚴重感染、尿毒癥、驚

厥、胰腺炎及胃腸病等。

⑵藥物及毒素引起:多見丁雙服類、果糖、山梨醉、甲醉、乙醉、水楊酸類及乙二

醉、可卡因、毓化物、兒茶酚胺等。

(一)臨床表現(xiàn)患者起病較急,有深大呼吸(不伴銅臭味)、神志模糊、嗜睡、木僵、昏迷

等癥狀,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缺氧引起者有發(fā)綃,休克及原發(fā)病表現(xiàn)。藥物引起者

常有服藥史及各種中毒表現(xiàn)。系統(tǒng)性疾病引起者,除原發(fā)病癥狀外,以酸中毒為主。但本

病癥狀與體征可無特異性,輕癥者臨床表現(xiàn)可不明顯,可能僅表現(xiàn)為呼吸稍深快,常被原

發(fā)或誘發(fā)疾病的癥狀所掩蓋,應注意避免誤診或漏診。

(三)實驗室檢查血乳酸濃度是診斷乳酸性酸中毒的特異性指標,患者乳酸濃度多超過

5mmol/L,有時可達35mmol/L,血乳酸濃度超過25mmol/L的患者通常預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