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認識千米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
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
和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臉千米的應用
價值。
2、在課前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學會積累與查找資料,繼續(xù)體會數(shù)
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教學的信心,獲得
枳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增強學習教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
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互動對話——生成“千米”的概念
1、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常用的長度單位?用你喜歡的方式表
示1厘米、1分米、1米。
2、填空:給下面的物體填上合適的長度9位
橡皮長4()
學校跑道一圈長250()
鎮(zhèn)江到南京的鐵路長()
問:為什么鎮(zhèn)江到南京的鐵路長度要用千米做單位?
3、說明: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
米”做單位。介紹千米的符號學習千米的讀法。
4、舉例: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米?(出示圖片),你知
道每幅圖的含義嗎?
二、實踐體驗——建構“1千米”的概念
1、初步體驗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1)猜測: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比較廣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
長呢?猜一猜。
(2)觀察:請大家仔細觀察測量公路長度的過程,吧你看到的記下
來。
(3)問:通過觀看你知道了什么?(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
10個100米)
(4)小結:1千米=1000米,指導學生讀出這個算式時要注意前面
的數(shù)和后面的單位之間需停頓一下。
2、進一步體驗“1千米”的概念。
⑴算一算,課前我們已經量出了我們學校跑道一圈的長度是250
米,想一想記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課前已經請大家到操場走了走,一圈大約走了多少步,
大約用了多少分鐘?你能估計出大約走多少步是1千米嗎?走1千米
大約要用多少分鐘嗎?
⑶說一說:你感覺1千米長嗎?自由交流。
(4)找一找:從學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你還能在生活
中找出1千米嗎?
三、深化“千米”的知識
1、想想做做1
讓學生獨立描出1千米的長度。
交流從哪到哪是1千米,其余學生參與評價。
2、想想做做2
引導學生說出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獨立練習,組織交流,強調米與千米的換算方法。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完成。
組織交流,說一說是怎樣思考的。
4、想想做做4
學生討論用什么長度單位比較合適,組織交流。
5、想想做做5
讓學生直接比較河流的長短。說一說每一條河流大約有幾千米。
6、想想做做6
第1小題讓學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題組織學生討論,提出解
決問題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四、拓展“千米”的知識
1、問:今天你又學到什么新知識,和以前學習的哪些知識有關?
學了有什么用?
2、實踐作業(yè):課后調查各種交通工具的一般時速,各路段的距離,
記錄下調查結果。
認識噸
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象和推
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培養(yǎng)用噸這個單位估計物體質量
的能力。
2、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3、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
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
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圖畫,要求回答:一個蘋果重200(),一箱蘋果重15
(),一車蘋果重3()o
2、揭示課題:噸的認識
二、參與實踐,充分體驗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體重,請出4個體重大約25千克的同學站在一
起。
算一算4個學生的體重大約是多少千克。再推算一下40個這樣的
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
講述:為了簡便計算1000千克,我們把1000千克規(guī)定為1噸。
噸也可以用英文字母氣”表示。
2、結合實際,進一步認識噸
我們教室里的桌、椅、書本等,你認為用噸做單位合適嗎?你認
為多少張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約重1噸?
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問: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是用噸做單位的?學生舉例。
講述:計量比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時,通常用噸做單位。
練習:1棵白菜重1千克,()棵白菜重1噸。
1袋大米重100千克,()袋大米重1噸。
1頭奶牛重500千克,)頭奶牛重1噸。
1桶油重200千克,()桶油重1噸。
練習,照樣子填一填:1頭豬重100千克,那么10頭豬重1噸。
一箱蘋果重10千克;一副啞鈴重5千克;一袋面粉重25千克,
那么()重1噸。
練習: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卡車載重4()
小明體重35()
一塊橡皮的重量是8()
一座橋的限載量是10()
再復習噸和千克、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背誦。
3、想想做做3
組織學生看圖,了解圖意和題意。
組織學生討論,明確解題的關鍵是先出示意圖幫助思考。
獨立完成示意圖,再思考題中問題。組織交流。
4、想想做做4
出示圖,引導理解圖意。
要求先猜測,再指名說說猜測的依據(jù),然后算一算驗證猜測的結
果。
班級交流。
5、想想做做5
出示圖,明確題意。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題目要求,并獨立思考除法計算的問題。
組內交流想法,并組織班級交流。
根據(jù)問題列出算式并解答。
二、課內練習
1、選擇題
⑴每塊磚重2千克,()塊磚重1噸。
A.5B.50C.500
(2)3輛汽車同時運煤,2天共運120噸,平均每天()噸。
A.40B.60C.20
(3)張老師2小時行32千米,估計張老師是()的。
A.步行B.騎自行車C.乘汽車
2、一只蘋果重15克,同樣的4只蘋果是()克。()只這
蟀的蘋果重量接近1千克。
一輛自行車每小時行15千米,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是這輛
自行車的3倍。這輛自行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3、果品公司上午妝購蘋果25噸,運走9噸,剩下的用一輛載重4
噸的卡車來運,幾次可以運完?
三、拓展練習
超市貨架上放著大、中、小三種瓶子裝的鮮橙汁。每只小瓶里裝
500克,每層裝的總重量相等。則中瓶、大瓶各裝多少克鮮橙汁?
練習六2
教學內容:
P51_53第6_9
教學目標:
通過綜合練習,進一步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和就基本技能的訓練,
并進一步注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不斷拓展學生的
視野,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想想做做6
引導看圖,讀懂圖意。
組織學生從圖中收集有用信息,然后運用這些信息去解決問題,
最后組織交流討論。
2、想想做做7
看圖,明確圖意和題意。
獨立思考后組內交流,最后班級匯報討論。
3、想想做做8
獨立完成第1個問題后反饋交流。
談話:同學們可以利用課后時間了解你家每月的用水量大約是多
少噸,你家有哪些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我們將利用實踐課的時間進行交
流O
4、想想做做9
獨立讀題后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與同
桌進行交流。
(7-9題的教學,可以有機地進行勤儉節(jié)約和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
的思想教育。)
二、小常識
P53"你知道嗎?”
三、拓展練習
1、水果超市有42噸蘋果,準備租用卡車把這些水果運到火車站。
小卡車載重2噸,每輛車運費50元;大卡車載重5噸,每輛車運費100
元。如果要求一次全部運完,怎樣租車最省錢?最少要花多少錢?
2、明明家、學校、圖書館在一條直線上,從明明家到學校1900
米,從學校到圖書館720米。你能想出它們的位置有幾種情況嗎?請
你計算出每一種情形下,明明家到圖書館的距離。
教學后記:
了解千米
教學內容
P54-5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
長度觀念。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
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學會查找資料,學會與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
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每個學生準備手表或電子表一塊。
2、布置學生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課本P55的相關資料。
3、在100米跑道的起點和終點各插一面彩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上室外課嗎?今天這節(jié)課就和同學們出去走
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
教師把學生帶到100米跑道的起點處,告訴學生兩面彩旗之間
的長度就是100米。
2、看一看。讓學生觀察100米的實際長度。
3、估一估:如果讓你沿著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你大約要走
多少步?
二、實踐活動
1、走一走
分組讓學生沿著100米跑道走一走,邊走邊數(shù)出走的步數(shù),并
汜錄所用的時間。
2、說一說
問題一:雄來告訴同學們,走100米大約走了多少步?用了幾分
鐘?
問題二:通過這幾位同學的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3、想一想
談話:剛才同學們都走了100米的路程,知道了走100米大約需
要多少步,用了多少時間,如果讓你在100米的跑道上有一個來回,
知道走了多少來嗎?走幾個來回就是1千米呢?
4、算一算
談話:照這樣的步子,算算大約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
約要多少分鐘?
5、分組活動,進行驗證
談話:你們計算出的走1千米的步數(shù)和所用的時間對嗎?想臉證
一下嗎?
分小組在跑道上來回走走,驗證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這么多步,
是不是需要這么多時間,并把得到的數(shù)據(jù)記下來。
6、分組活動,再次體驗1千米的實際長度
談話:你們現(xiàn)在估計一下,從學校大門口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究竟從校門口到哪里是1千米呢,大家按剛才在跑道上走出的1千米
的時間和速度或步數(shù)走一走,看能走到哪里,把學生分乘兩組,一組
留在學校門口,一組走出1千米。
三、應用深化
教師把學生帶進教室。
講述:剛才同學們去室外了解了1千米,并感知了1千米的實際
長度,課前老師布置捏們查閱課本P55中的記個相關資料,你們查到
了嗎?
1、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是通過什么途徑知道這些數(shù)據(jù)的。
2、集體交流匯報,學生填寫數(shù)據(jù)。
3、問:通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在查閱資料中你還知道了哪些
與千米有關的知識?
四、全課總結
問:今天我們一起去室外了解了千米,你有什么收獲?
五、拓展延伸
談話:今天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你能應用今天了解到的與千米
有關的知識去體驗一下你家到學校的距離嗎?你打算用什么辦法測出
你家到學校的距離?
教學后記:
軸對稱圖形
教學內容:
P56-61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事物,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
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會識別并能做出一些簡
單的軸對稱圖形。
2、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圖形的
對稱美,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掌握判另']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學用具:
彩紙、剪刀、釘子板、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同學們,春天到了,天氣暖和起來了,美麗的昆蟲也都飛
起來了,一只美麗的蝴蝶飛到了我們的眼前(出示蝴蝶圖片的一半),
可它把自己的半邊翅膀和半個身體給藏了起來,你知道它的另半邊翅
膀使半個身體是怎樣的嗎?
學生選擇圖片,問:為什么選擇這一種?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談話:老師不僅喜歡昆蟲,還喜歡旅行,上次利用假期去參觀了
一個展覽館,那里展出了各種各樣的物體,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巳龢?/p>
物體的照片(天安門、飛機、杯子)。觀察這些照片上的物體,說說
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請同學們拿出你課前剪下的這三件物體的平面圖,自己折一折、
比一比,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先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在全班匯報。
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我們把這些圖形稱為軸對
稱圖形。請你們把對折后的圖形翻開來看看,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條折
痕所在直線就是這個圖冊的對稱軸。
指名說說什么叫軸對稱圖形。
2、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問:你打算用什么辦法來判斷每個圖形是步是軸對稱
圖形?
學生拿出發(fā)給他們的圖形紙片折疊、判斷。
匯報自己的判斷結果。
三、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2
獨立判斷并說明理由。
2、想想做做1
學生獨立判斷,教師介紹第4個圖形。
3、操作:
要求學生在釘子板上做一個軸對稱圖形。并展示作品。
4、想想做做4
獨立完成后匯報交流。
5、想想做做5
觀察下面的國旗,你能找出哪些國家的國旗是軸對稱圖形?
6、想想做做3
畫出下面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
7、想想做做6
四、全課總結
談話:能說說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同學們的收獲可真大呀,其
實對稱給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的美,請閱讀P60~61的“你知道
嗎?“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用心去研究,你會覺得生活中的美無處
不在,老師更希望你們能用學到的知識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美。
奇妙的剪紙
教學內容:
P62-63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培養(yǎng)在實際
生活中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2、通過參與創(chuàng)作,合作交流,啟迪靈感,感受生活。
3、通過欣賞剪紙作品,感受古今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培養(yǎng)民族
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學習運用軸對稱圖膨的特點創(chuàng)作美麗的圖案。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剪紙作品、剪刀、彩色紙片。
教學過程:
一、作品賞析
1、利用實物投影儀欣賞剪紙作品。
2、介紹: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民間藝術——剪紙,又叫做
窗花。這古老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風格獨特,深受
國內外人士的喜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和學習制作剪紙。
3、問:你最喜歡剛才的哪一幅剪紙?
教師相機對部分作品進行解說。
二、作品分類
1、觀察分析。
談話:在民間藝人的創(chuàng)作中,這些剪紙使分不同種類的,那么你
們能進行分類嗎?
小組討論,學生分類只要合理就予以充分肯定。比如:分為人物、
動物、花草、文字等類別或以顏色分類。
小結: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創(chuàng)作內容上看可以分為這幾類,
我們還可以從創(chuàng)作的方法進行分類,比如有的剪紙圖案是由以組或幾
組完全相同的圖案組合而成的,大家來看看有哪些。
2、研究方法
引導觀察:你們再來看現(xiàn)在這些作品,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教師拿出其中以一次對折形式剪成的楓葉圖案。問:這張剪紙是
什么圖案?你知道這樣漂亮圖案是怎樣剪成的嗎?
組織學生拿出工具進行剪紙。
三、作品創(chuàng)作
1、嘗試創(chuàng)作(一次對折剪紙)
教師指導楓葉圖案:
一次對折——沿外邊畫輪廓線——剪去輪廓線以外的部分。
同桌進行交流、評析,將優(yōu)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小結:剪紙時對折要整齊,畫樣要美觀,用剪要穩(wěn)當。
2、二次創(chuàng)作
出示P62下方的剪紙步驟。
提出要求:按照要求及順序動手試一試,看誰做得好。
組內進行交流,選出優(yōu)秀作品。
小結:我們通過學習剪紙,發(fā)現(xiàn)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
剪出了一幅圖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圖案呢?
P63長方形剪花邊——疊剪圖案
3、獨立創(chuàng)作
談話:剪紙的分類大體可以分成三大類:陽刻(剪去的輪廓線之
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輪廓線)、陰刻(剪去輪廓線保留其他部分)、
陰陽混刻。
要求:可以用對折的形式創(chuàng)作,也可以不用對折進行創(chuàng)作,對紙
張的樣式也不受限制,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幅或兩幅作品。
四、全課總結
1、啟發(fā):同學們的作品樣式繁多,都很美觀,這些作品與我們以
注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區(qū)別?
規(guī)律:凡是對折后完成的剪紙作品都是軸對稱圖形,不對折而完
成的圖形卻不是。
2、引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原因:折痕就是圖形(圖案)的對稱軸,折痕的兩側是能夠完全
重合的。
五、課后作業(yè)
利用軸對稱圖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組“可愛的動物”的花邊,
裝飾班級墻報。
教學后記: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內容:
P64——65
教學目標:
1、結合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些物體看
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2、體會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
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看過猴王分桃嗎?聽說花果山上有一位
猴王準備今天給小猴子們分桃呢,想去看一看嗎?
(課件演示)猴王問:“把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
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你們會算嗎?”只見小猴們連連搖頭,表
示不會。
二、教學新知。
1、學習例1
(1)談話:小朋友們,關于猴王分桃的事引出了一個數(shù)學問題“每
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這就要把4個桃看做一個整體(課
件演示)。你能幫小猴們分一分嗎?
(2)學生獨立思考,畫出結果。
⑶分組討論,匯報結果。
(4)師生歸納:把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就要把4個桃看成一
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這盤桃的1/4。
2、學習“想一想”
⑴談話:如果把4個桃平均分給只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
分之幾呢?
(2)學生動手畫一畫,分一分。
(3)小組合作,交流分法。
(4)匯報結果,并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分的。
(5)師生歸納: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是這些物體
的幾分之一。
三、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1
先讓學生填寫,再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填的。
小結:只要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幾份,這樣
的一^分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0
2、想想做做2
學生獨立填寫。匯報交流。
小結:這兩幅圖都是把12個小方塊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
數(shù)不同,用來表示其中一份的份數(shù)也不同。
3、想想做做3
讓學生根據(jù)分數(shù)的意義平均分一分。
讓學生看每份是幾個,然后在圖中適當?shù)牟糠滞可项伾?/p>
集體評析。
4、想想做做4
教師提出要求,學生拿出相應根數(shù)的小棒C
5、想想做做5
學生直接完成在書上后集體交流。
四、全課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你還想用哪些簡單的分數(shù)來描
述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現(xiàn)象?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P66—67
教學目標:
1、能運用生活經驗和分數(shù)的知識,借助對圖形的觀察或實物操作,
初步學會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
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索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實際含義,并獲
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3、體會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大家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為大家講一個猴媽媽分桃
的故事。
課件演示,問:一共摘了多少個桃?老大說:“我可以分得這盤
挑的1/4?!崩隙枺骸斑@盤桃的1/4是幾個呢?”
二、主動探究,感悟新知
1、合作探究
談話:你們能幫助小猴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
這盤桃的1/4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樣解決問題,可以借助學具幫忙,
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看哪個小組討論得最
好。
學生獨立思考操作,然后四人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⑴分組展示交流
每組選一名代表講解,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想法有:
想法一:用學具分一分。
想法二:畫圖看一看。
想法三:聯(lián)系分數(shù)的含義想。
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
(2)比較方法
問:這幾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最簡便?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3)小結:要知道這盤桃的1/4是幾個,就是要把4個桃平均分成4
汾,求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4=1(個)的除法算式來算出結果。
3、嘗試練習
(課件演示)猴老大說:“桃真好吃,要是我能吃這盤桃的1/2
就好了?!?/p>
問:這盤桃的1/2是幾個呢?你能用剛才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嗎?
學生嘗試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重點讓學生說說4:2=2(個)表示的意義。
三、組織練習,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1
指名讀題后,要求學生在書上畫豎線分一分,然后獨立填寫算式。
集體訂正,問:12個草莓的1/3和12個草莓的1/4哪個多?
2、想想做做2
教師說要求,學生先操作,再列出算式。
擺8個圓片,拿出它的1/2o
擺12個圓片,拿出它的1/2。
問:都是拿出圓片的1/2,為什么拿出的個數(shù)不一樣呢?
3、想想做做3
讓學生說說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嘗試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全班訂正。
4、想想做做4
學生獨立解答,班級交流。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___________________認識幾分之幾1
教學內容:
P68——69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的基礎上認識幾
分之幾。
2、發(fā)展動手操作、與人合作交流以及表達能力。
3、體會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積極參與具體的教學活動,產生
對教學的親切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課件出示例題的場景。
談話:同學們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嗎?在這熟悉的場景里,我們解
決了什么問題?
2、學生觀察分桃的情景,各抒己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⑴提出問題
猴媽媽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把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3只小
猴共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⑵學生自主探究,組內交流。
談話:請拿出學具,動手擺一擺,分一分,然后和小組內成員議
一議,每只小猴分得幾分之幾,
3只小猴一共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⑶班級交流。
問:能說說你是怎樣分的嗎?
⑷課件演示分地3/4的過程。
2、教學“想一想”
(1)提出問題,猴媽媽:“我有10個桃,平均分給5只小猴,3
只小猴一共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2)學生用學具分一分。
⑶班級交流。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意見:一是分得這些桃的3/5,另一是分得這
些他3/10,引導學生討論。
⑷課件演示分得3/5的過程。
3、小結: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一份是它的
幾分之一,幾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三、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仔細觀察,思考把幾個看成1份,在圖上分一分。
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2、想想做做2
引導學生看清每幅圖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涂色部分占這樣的幾份。
獨立完成。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涂色,同桌交流。
4、想想做做4
問:2/3、3/4是分別把這堆小棒平均分成幾份,有這樣的幾份呢?
學生動手擺一擺,試一試,得出結果。
與同桌邊練習邊交流,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幾?
四、全課總結。
談談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
五、作業(yè):想想做做5
認識幾分之幾2
教學內容:
P69—70第6—1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的基礎上認識幾
分之幾。
2、發(fā)展動手操作、與人合作交流以及表達能力。
3、體會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積極參與具體的數(shù)學活動,產生
對教學的親切感。
教學過程:
獨立練習。
一、基本訓練
1、出示圖,讓學生說出圖中涂色部分用怎樣的分數(shù)表示。
2、口答
2/5里面有()個1/53/4里面有()個1/4
3/7里面有()個1/77/10里面有()個1/10
3、想一想再口答
一堆小棒有18根。
這堆小棒的1/3是()根。
這堆小棒的2/3是()根。
這堆小棒的1/6是()根。
這堆小棒的5/6是()根。
學生回答后問:你是怎樣想的?
二、練習指導
1、想想做做6
學生獨立完成。
練習后讓學生說說,各涂了幾個小方塊,為什么要這樣涂。
2、想想做做7
看線段填分數(shù)
你是怎么填的?為什么這么填?
引導學生體會分數(shù)與“1”、幾分之一與幾分之幾的聯(lián)系。
3、想想做做8
看著直尺說一說,1厘米是1分米的十分之幾?3厘米和7厘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4、想想做做9
看著圖,說一說1角是1元的十分之幾?5角和8角呢?
5、想想做做10
學生嘗試練習,直接填寫在書上。
交流后要求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三、課堂游戲:
提出游戲規(guī)則,及游戲目的。
學生活動并填寫。
全班交流。
四、全課總結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P71——72
教學目標:
1、能運用生活經驗和分數(shù)的知識,初步學會解決簡單的求一個數(shù)
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解決這類問題
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合理性。
2、積極參與具體的數(shù)學活動,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實際含義,獲得
與他人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經歷,體會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
感受數(shù)學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價值和作用,發(fā)展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發(fā)
展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課
1、談話:(課件演示)森林里小兔們在采蘑菇,小白兔一會兒就
采了一大蘿筐(12個)。聰明的小白兔說:“我們來做個小游戲,你
能拿出這堆蘑菇的3/4嗎?”
(1)讓學生拿出12個圓片擺一擺,分一分。
指名說說分的過程(你拿出了這堆蘑菇的幾分之幾?你是怎樣分
的?是幾個?)學生回答后出示:把這堆蘑菇平均分成4份,取出這
詳?shù)?份,是9個。
⑵談話:我們可以分一分得到12個蘑菇的3/4,是9個蘑菇,我
們還能不能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高血壓試題(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醫(yī)院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專業(yè)試題庫(附答案)
- 南山九年級二模數(shù)學試卷
- 男孩吐槽數(shù)學試卷
- 江蘇學校六上數(shù)學試卷
- 南寧期末九年級數(shù)學試卷
- 閔行區(qū)初中二模數(shù)學試卷
- 錦州一年級數(shù)學試卷
- 昆明市高一數(shù)學試卷
- 刑法的基本原則
- 某醫(yī)院2025年基孔肯雅熱診療方案
- 企業(yè)廉潔管理辦法
- 2025年列車長(官方)-高級工歷年參考試題庫答案解析(5卷套題【單項選擇題100題】)
- 閥門裝配調試工上崗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保育員考試題庫及答案【真題匯編】
- 2025年廣東高考政治試卷真題答案詳解講評(課件)
- 2025年郵政社招筆試考試歷年真題及答案
- 2025年甘肅省高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好聲音決賽活動方案
- 2025年深圳市羅湖區(qū)教育系統(tǒng)全國選聘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供水管網運行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